4、短文两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爱莲说》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爱莲说》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短文两篇—爱莲说》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谜”,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描绘自然的文章,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课《爱莲说》是一篇以莲花为主题的古文短文,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對於古文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同时,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有一定的认知,但通过对莲花的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对自然之美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莲花的形象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高尚的品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对莲花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莲花的生态特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莲花的生态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莲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莲花的美丽。
提问:你们对莲花有什么了解?莲花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寓意?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注意课文的停顿和语气。
提问:课文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莲花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对莲花的描写。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是如何表现莲花的美丽的?4.巩固(10分钟)学生背诵课文。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课文中的莲花是什么象征?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对待美好事物的?分享自己的经历。
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篇二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相关日月的诗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位文章诗化的语言。
2.难点: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
《日》和《月》是两首很有感情的散文诗,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文章诵读起来很有一种音韵的美感。
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课文的主旨,培养感受水平、理解水平。
2.讨论点拨法。
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文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讨论环境,诱发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预习,备课。
五、教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设计:(一)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导入设计:同学们,对于“夸父追日”和“姮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我们耳熟能详。
在当代作家巴金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散文诗《日》和《月》中,则赋予了它们别样的深意。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篇短文,去感受作者心灵的无限风光。
(板书文题、作者)。
2. 明确目标(略)(二)自主学习(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1)《日》一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月》一文中的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文中的哪些词句表现了这点。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略)2.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日》文中写“飞蛾”、“夸父”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2)、《日》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3)、《月》文中的句子“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月》文中“嫦娥奔月”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回答。
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原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原文
《陋室铭》和《爱莲说》原文如下: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短文两篇知识点

短文两篇知识点短文1:音乐和记忆的关系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与记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听到一首曾经熟悉的歌曲,就能立刻回想起过去发生的事情。
这是因为音乐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并与记忆时的环境和情景产生联系。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音乐会影响大脑中与情感与记忆相关的区域。
当我们听到一首熟悉的歌曲时,大脑会释放出多巴胺,这是一种让我们感到愉快和兴奋的化学物质。
同时,音乐还能引发记忆的返现,让我们回忆起与这首歌曲相关的人、地点和情感。
除了个人回忆,音乐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记忆知识。
研究表明,音乐能够刺激大脑右半球,这是处理空间能力和创造力的区域。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喜欢在学习或工作时听音乐。
相比于完全的寂静环境,音乐能够提供一种让人放松和专注的状态,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
此外,音乐还与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紧密相连。
研究显示,听音乐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增加幸福感。
音乐能够改变人们的心情,传递情感和情绪。
因此,许多人会在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时,寻求音乐的帮助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总的来说,音乐和记忆、学习以及情绪调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音乐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唤起记忆,提高学习效果,并帮助调节情绪。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运用音乐来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同时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心灵愉悦。
短文2:自尊的重要性与提升方法自尊是指对自己的价值、能力和自我价值感的正面评价和肯定。
拥有良好的自尊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首先,自尊能够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
当一个人对自己有批判和负面的评价时,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相反,当一个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认同和评价时,会感到自信和满足。
这种积极的自我形象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其次,自尊对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拥有良好的自尊会让人更加自信和乐观,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赛罕区四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短文两篇教案湘教版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①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准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②(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2.教师出示课件,要求学生按下面的句式进行描述。
“我认为--写(用)得好,因为它表现了(说明了、写出了)——。”
3.学生分小组进行自由陈述。
4.指名学生陈述,其他同学评议。
六、课堂小结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分小组陈述读后感。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在《鸟的天堂》这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的个性投入。这是学生用心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堂语文课。
1.以《听》这篇短文为例,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分组相互朗读,小组评议.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评议.
4.播放短文录音,学生边听边体会。
5.学生自由朗读短文.
五、揣摩品味
1.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这两篇短文,(以《听》为主)从语言准确优美的角度,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
(1)我们能从朱兰身上看到她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的美好心灵。
(2)“班主任的沉默”,是因为他为两块玻璃被打破的原因感到震撼,为朱兰的行为感到叹服,同时在思索:自己的学生竟有如此美好的心灵,作为老师可能自愧不如吧!但是学生能为放飞一只蝴蝶而开一扇窗户,自己为什么不能为朱兰做点什么呢?于是,他就到财务室交了两块玻璃的钱,老师的行为也让人佩服.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短文两篇》作者简介素材 新人教版

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有《周元公集》。
这篇“说”,是他在南康郡(现在江西星子)任职时写的。
在此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
附:周敦颐传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
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
”二年果有得。
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
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
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
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
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
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以疾求知南康军。
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
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嘉定十三年,赐谥曰元公,淳右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件第4单元-短文两篇 谈读书

谈读书新知导入读书有径。
著名作家刘心武有所谓“狼式读法”,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目十行,匆匆翻页,颇似“狼吞”;“牛式读法”,即不但细嚼慢咽,而且通过反刍,再加以精磨详研;“猫式读法”,即慎重选择,分清良莠,吸取精华,抛弃糟粕。
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谈读书》,看看培根教给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新知讲解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积累文中精辟的语句。
2.学习文中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新知讲解作者简介: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毕业于剑桥大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他的散文对英国乃至全世界影响都很大。
他的作品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启人深思。
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随笔》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的首创体裁。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主要内容:阐述哲学、伦理处世之道以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名言警句:①知识就是力量②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腐难存③在事情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机,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智慧。
典型情节:《谈读书》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谈美》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不足之处:尽管《培根随笔》能教给人们很多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的知识,但作者毫不隐瞒的贵族立场,男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主义思想,应该摒弃。
作品简介新知讲解注音及读读写写 怡()情 统筹( ) 藻( )饰 狡黠() 诘( )难 要诀( )蒸馏( ) 滞( )碍吹毛求疵()练达 枝节 涉猎 聪颖高谈阔论 味同嚼蜡 诸如此类yí chóu zǎo xiá jié jué l iú zhì c ī 新知讲解多音字注音:嚼 咀嚼() 味同嚼蜡() jué jiáo 新知讲解怡情:文采藻饰:诘难: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要诀: 使心情愉快。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4课短文两篇

朗读课文,思考: 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环绕这一话题, 谈了些什么内容?
①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足以怡情 ——全凭视察得之)
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使能无知而显有知)
③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情和补偿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
句段品味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 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 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 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 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 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 纵观兼顾,全局策划,则非好学 寻思者莫属。
这几句话从反面指 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 关系:相互补充、相 辅相成。
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 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取部 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 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 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 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 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短文两篇》
《
《
不
谈
—— ——
求
读
马 甚培 书
南
邨
解根
》
》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 出身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 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6年冬由 于在野外实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培根 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因此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
咀嚼( jué)
好读书(hào)
嚼
好
味同嚼蜡( jiáo) 读好书(hǎo)
怡情:使心情愉快。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 小组 : 学习小主人: 编号: 课题 4*、短文两篇 课时:1课时
【乘风破浪--我能行】 ☆ ☆ ☆ ☆ ☆ 1.我们能从朱兰身上看到什么?班主任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2. 《听》这篇短文中,理解“她提着水桶回家去,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
断了孩子的读书声,还怕惊落了花上忽闪忽闪的露珠。
” 这句话的意思。
3.用波浪线划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智勇闯关--我冲刺】 ☆ ☆ ☆ ☆ ☆ 1.请你来小老师,把《放飞一只蝴蝶》介绍给你的小伙伴 2.我能试着用一句话来说说《听》这篇短文。
●导学航线: 1.独学 2.小组对、群学,交流、讨论,准备展示 3.组内展示 4全班展示 5.补学梳理 【检测夺冠--我最牛】 ☆ ☆ ☆ ☆ ☆ 一、我会填。
( )的雾气 ( )的露珠 ( )的井水 ( )的流水 ( )的声音 ( )的牵牛花 二、 仿写句子。
小男孩正在念书,真好像是小鸟在歌唱。
,真好像是 。
课型:学+展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认写本课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篇短文的情感。
【学法指导】1.独学对学(自主学习) 2. 组长带领交流(合作探究)。
【扬帆起航--我自信】
1.我能大声朗读课文三遍,第一遍读正确,第二遍读通顺,第三遍读流利。
2.我能读写本课的生字:我已经掌握的生字有
我认为容易读错的生字有 ,容易写错的生字有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找出文中的多音字,并组词。
( ) ( ) ( ) ___ ( ) ( ) ( )
4.品读课文,梳理感知: 4*短文两篇 《放飞一只蝴蝶》 朱兰: 打开 — 放飞 — 打破 班主任:( )—交了 《听》 笑 清晨——大妈听( ) 很轻很轻:生怕...还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