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调节复习
植物激素调节复习课件

水杨酸的调节作用
01
水杨酸
水杨酸是一种酚类物质,主要参 与植物的抗病和抗逆响应。
03
水杨酸的作用
水杨酸的主要作用是诱导植物抗 病和抗逆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 对病原体和环境胁迫的抵抗力。
02
水杨酸的合成
水杨酸的合成主要在植物的叶片 和茎中完成,需要特定的酶催化
。
04
水杨酸的信号转导
水杨酸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激活 或抑制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最 终调节植物的抗病和抗逆响应。
适应环境
生长素对植物适应环境变化具 有重要作用,如促进向光性生 长、适应干旱等环境胁迫。
03
赤霉素的调节作用
赤霉素的合成与代谢
合成部位
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 叶中合成。
合成过程
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
代谢途径
通过氧化、水解等反应进行代谢, 参与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调节。
赤霉素的作用机制
茉莉酸的调节作用
茉莉酸
茉莉酸的合成
茉莉酸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参与植物 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胁迫的响应。
Hale Waihona Puke 茉莉酸的合成主要在植物的根、茎和叶中 完成,需要特定的酶催化。
茉莉酸的作用
茉莉酸的信号转导
茉莉酸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抑制 细胞分裂和参与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
茉莉酸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激活或抑制一 系列信号转导途径,最终调节植物的生长 和发育。
调节基因表达
细胞分裂素通过调节特定 基因的表达,影响植物的 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效应
促进根、茎、叶生长
促进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植物根、茎、叶 的生长,增加生物量。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用

②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③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
④叶子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
2.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概念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 生长发育 有
(2)优点
调节 作用的化学物质。
容易合成 、原料广泛、 效果稳定 。
知识归纳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相互促进方面
①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③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④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
⑤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2)相互拮抗方面
①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促进侧芽生长。
A.若a>b、c<d,说明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了
B.若c+d=e+f=a,且e<f,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
C.若c+d=e+f=a,且e=f(乙、丁向光弯曲生长),说明向光侧抑制生长
的物质多
D.该实验还可以说明向光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和向光侧产生
了抑制性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
2.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 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 上端朝上,对照组豌豆幼苗茎 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下 B.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 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 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 制作用
(3)应用 名称 对应生长调节剂 应用 ①促进 扦插枝条 生根; 生长素 萘乙酸、2,4-D ②促进 果实 发育,防止 落花落果 ③农业除草剂 ;
模块三稳态与调节04 植物激素调节-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研究者用细胞分裂素调节剂BA和独脚金内酯类调节剂GR24,以独脚金内酯合
成突变体和受体突变体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C
A.应选择豌豆尚未发育的侧芽作为实验处理和测量的
材料
B.BA在突变体中促进侧芽生长的作用比在野生型中更
明显
C.突变体1是独脚金内酯受体突变体,突变体2是独脚金内酯合成突变体
①植物褪黑素、__生__长__素_____(填植物激素)都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 反应转变形成的。 ②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 10μmol·L-1和100μmol·L-1的MT不仅能够促进水稻幼根生长,还能 缓解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提高其对Cd2+的耐受程度; 1000μmol·L-1的MT对水稻幼根的生长作用表现出了抑制作用
二、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二、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乙烯利
用于果实催熟
α-萘乙酸、2,4-D
用于促进插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及除草
青鲜素
保持果蔬鲜绿,延长储存时间
赤霉素
解除种子休眠,诱导大麦种子无须萌发就产生α-淀 粉酶,用于啤酒生产
1.考查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呈现, 以选择题为主。 2.命题趋势:植物激素调节多以植物激素相 关实验为背景、结合图表形式考查植物激素 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一、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及其生理作用
尖端
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尖端
一、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及其生理作用
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而根的向地性与顶端优势 则能体现。
D.独角金内酯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分裂素降解而抑制侧枝生长
高二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知识点

高二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知识点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产生和调节生理过程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响应环境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二生物中与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种子休眠和发芽的调节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种子休眠和发芽是关键的生理过程。
植物激素参与了控制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发芽的调节过程。
种子休眠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不发芽状态的现象。
激素赤霉素和乙烯在种子休眠和发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赤霉素是促进种子发芽的激素,而乙烯则可以抑制种子发芽。
种子萌发时,水分和光照的作用可以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从而促进种子发芽。
二、植物生长的方向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包括植物激素的作用。
赤霉素、生长素和植物胚素是常见的影响植物生长方向的激素。
赤霉素和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和生长,从而影响植物器官的形态。
植物胚素则可以调节根的生长方向,使其向重力方向生长。
这些激素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控制了植物的生长方向。
三、植物开花的调节开花是植物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也是植物繁殖的方式之一。
植物激素参与了调节植物开花的过程。
植物中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乙烯和植物胚素等激素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而乙烯和植物胚素则可以抑制花蕾的形成和开放。
四、光信号和激素信号的相互作用光信号和激素信号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
光信号可以影响激素的合成和转运,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赤霉素在光信号调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植物处于光照条件下,光信号可以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五、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植物激素在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脱落酸可以促进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关闭气孔,减少水分流失;赤霉素和乙烯可以促使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产生防御酶和蛋白,以抵抗外界的压力。
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使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胁迫,维持生长与发育的平衡。
高中生物必修3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实验第一步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第二步结论:向光性可能与尖端有关。
第三步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弯曲部在尖端下面。
结论:单侧光照射的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性弯曲。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其他实验詹森实验(1910):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部。
【注意】缺少对照试验:设置尖端与下部用云母片阻断(化学物质不能通过)。
拜尔实验(1914):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注意】黑暗条件下完成,排除光照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温特实验(1928):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由化学物质引起,称为生长素。
郭葛实验(1946):从高等植物中分理出生长素,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IAA)。
植物激素: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种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主要特征:1.内生性: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细胞内部产生的代谢产物。
2.能够移动: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
【移动的方式和速度影响因素】1.植物激素种类2.植物种类3.器官特征3.低浓度高效性: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调节作用显著。
植物生长素:化学成分:吲哚乙酸、苯乙酸、吲哚丁酸。
产生部位:1.幼嫩的芽、叶2.发育中的种子产生原料:色氨酸分布:在各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胚芽鞘、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果实和种子)在成熟或趋于衰老或休眠的器官中分布很少。
形态学位置:形态学上端:正常生长状况下向上的一端。
形态学下端:正常生长状况下向上的一端。
【地上部分】1.以茎与根相连处为基点,距基点远处为形态学上端,距基点远处为形态学下端2.以树冠中轴为基点,同一枝条距中轴远处为形态学上端吗,近处为形态学下端。
2024年高三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三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一、激素的概念和分类1. 激素的定义:植物激素是一种由植物体内特定的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低浓度活性物质,能够通过体液传导,触发并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物质。
2. 激素的分类:(1)植物生长素(IAA):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和分裂,调节植物体形态的发育。
(2)细胞分裂素(cytokinin):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控制植物体生长。
(3)赤霉素(GA):促进种子萌发、茎伸长、开花和果实生长。
(4)脱落酸(ABA):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调节保护植物免受干旱等胁迫。
(5)吲哚-3-醋酸(IAA):促进根系的侧根和冠根的生长,调节植物耐盐性和抗病性。
(6)黄酮素(flavonoid):参与调节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二、激素的生物合成和运输1. 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通常发生在细胞质和内质网中,涉及一系列的酶催化和代谢途径。
不同的激素有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关键酶。
2. 运输:激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通过细胞间空隙、韧皮部的细胞壁和筛管等途径进行。
运输的方式有被动扩散、主动运输和质子泵等。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1. 受体的结合:激素通过特异性受体与细胞膜或胞浆中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并触发下游信号传导。
2. 信号转导: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够通过蛋白磷酸化、酶活化等方式,将激素信号转导到细胞内的下游分子,从而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活动。
3. 基因表达调节:激素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翻译、甲基化等过程,调节细胞内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例如赤霉素能够促进DELLA基因的降解,进而促进转录因子的活化。
4. 细胞活动调节:激素还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离子平衡、膜通透性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理活动,影响细胞的功能和结构。
四、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1. 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激素通过调节细胞的分裂和伸长过程,促进植物器官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种子发芽和根冠生长。
2. 调控开花和果实生长: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的生殖生长过程。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背诵清单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背诵清单1.植物激素的种类:植物体内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激素: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腺苷酸、脱落酸、一氧化氮以及其他次要类激素如乙烯、茉莉酸和脱落酸等。
2.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转运: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合成的激素通过细胞壁或细胞间隙的转运来达到作用部位。
3.植物激素的信号传导:植物激素的信号传导通过植物体内的受体蛋白来实现。
激素结合到受体上后,会激活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通路,最终调节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合成。
4.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和器官生长;赤霉素则在光和重力的作用下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和胁迫响应等。
5.植物的营养调节:植物激素也能够调节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分配。
例如,赤霉素可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乙烯则可以促使果实的成熟和落叶等。
6.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植物在面对逆境(如干旱、盐碱、低温和病虫害等)时,会通过激素的调节来增强逆境抵抗能力。
例如,乙烯能够促使植物产生抗逆酶和抗氧化物质,在逆境中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
7.植物生殖的调控:植物激素在控制植物生殖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如影响花序的形成和开花时间的调控等。
植物激素还能够调节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8.植物激素的应用:植物激素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农业和园艺生产中。
例如,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植物生长等。
以上是植物的激素调节的重要知识点背诵清单。
植物激素的调节机制非常复杂,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学、生化学和生态学等知识来深入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高三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复习:第3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真题易错·辨析清] 1.判断下列有关生长素(IAA)的叙述的正误 (1)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2021·全国 甲卷)(√) (2)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2021·全国甲卷)(×) (3)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 系更易生根。(2021·河北卷)(√) (4)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 茄。(2020·山东卷)(√) (5)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2019·江苏卷)(×) (6)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2019·浙江卷)(√)
4.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激素起作用的方式基本 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 传达一种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 信息 。(选择性必修 1P93 正文)
5.生长素首先与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生长素受体 特异性结合 ,引 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效 应。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发挥作用是在器官水平上发挥作用的 基础 。(选择 性必修 1 P93 小字、旁栏思考)
8.在植物体内,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 量,而是不同激素的 相对含量 。例如,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 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选择性必修 1 P98 正文)
9.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 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是 脱落酸 能促进种子休眠从而抑制 发芽,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这些种子就 解除 了休眠 ;另外大雨天气又为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因此种 子会萌发。(选择性必修 1 P99 拓展应用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第1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 与达尔文实验 生的刺激可以透 中的①、②组形 过琼脂片 成相互对照 尖端产生某种 刺激,在其下部 自变量为尖端 分布不均匀,造 放置的位置 成胚芽鞘弯曲生 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拜尔
返回目录
第1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温特
某种刺激的确 是化学物质,这 种化学物质的不 均匀分布造成胚 芽鞘尖端以下的 部位弯向光源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相关结论分析--教材解读
实验处理方法、现象 实验结论 (1)①和②对照说明:胚芽鞘的向光
科学家
性与 尖端 有关;由此推断
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单侧光 : 照射下会影响下部的生长
(2)①与③对照说明:尖端可能产生 达尔文 的促进生长的刺激与 在
光照 无关
(3)③、④与①对照说明:感光部位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讲 第2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其他植物激素
第1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 生理作用
返回目录
第1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 知 识 梳 理 —— 一、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生长素 1.植物激素 作用部位 产生部位 运送到__________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____ ,对 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_ 微量有机物 。 2.生长素 (1)生长素发现过程 ①19世纪末,达尔文提出向光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尖端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种“影响”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 ②1910年,詹森证明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 ________ 琼脂片 传递给下部;
返回目录
第1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 基 础 自 测 ——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2011·山东卷] 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与激素作 用有关。( ) √ [解析] 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2.[2010·江苏卷] 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分别 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 预期结果是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 ( ) × [解析] 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在两个浓度比最适 浓度都低时,较高浓度生根数较多。
返回目录
7.(2008· 江苏生物,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 运输 解析: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主要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 ( )
返回目录
第1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6)生理作用 抑制生长 ;既能 ①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__________ _________ 促进发芽 ,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 疏花疏果 。 __________ 促进生长 ,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②特点:浓度较低时__________ 甚至杀死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一样。 二、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 生长素 相似的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具有与________ 2.应用 防止________ 落花落果;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的 生根等。
返回目录
第1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③1914年,拜尔证明胚芽鞘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顶尖产生的某 种“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1928年,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 物质是________ 生长素 。 导思:温特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生长素”时,有没有提取 出这种物质?他是怎么样作出这一推测的?(请翻阅教材 必修3 P47“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胚芽鞘的尖端 ,
而向光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的一段 下部
第1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考点一
科学家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相关结论分析--教材解读
实验过程和现象 结论 分析
达尔文
单侧光照射 ①和④为对照组, 使胚芽鞘尖端 ②和③为实验组; 产生某种刺激, ①和②组中的自变 对下部产生 量为有无尖端,③ “影响”,出 和④组中的自变量 现向光弯曲 为感光部位的差异
返回目录
第1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2)化学名称:__________ 吲哚乙酸 。 叶 和发育中的______ 种子 。 (3)主要合成部位:幼嫩的芽、______ (4)运输方式 上端 到形态学的________ 下端 ,属 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________ 于________。 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的 ________。 主动运输 韧皮部 (5)分布: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______________的部分。 生长旺盛
侧芽周围,浓度过高抑制了其生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分极性
运输和横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横 向运输是受单一方向的刺激,如单侧光、重力等,影响生长素的运
输;果实的生长发育是受种子产生的生长素作用的结果;生长素在植
物体内的运输是主动运输,但进入琼脂块是扩散。 答案:B
►考点一
返回目录
第1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5.乙烯、IAA、PAA、2,4—D、IBA都是植物激素。( ) × [解析] 2,4—D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6.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根>芽>茎。( ) √ [解析] 由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 官的作用图可知,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芽次之,茎最不敏 感。
返回目录
第1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3.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 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 × [解析] 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主要取决于载体 和ATP,与有无重力的影响无关,重力影响的是横向运输, 所以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仍能进行极性运输。 4.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 ) √ [解析] 极性运输的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光 照只改变横向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