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上机-实验10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实验

环境工程实验

《环境工程实验》实验指导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专用》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2007年1月前言环境工程实验是根据学生所修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专业必修课的理论基础而设置的一门实验教学课。

通过每项实验程序、实验结果、数据测试分析及实验全过程,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环境工程相关理论及教科书重要章节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环境工程教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深入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工艺技术的基本实验技能,其中包括了实验程序设计、实验程序操作、仪器设备的使用、数据的检测分析、实验报告的编写等综合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每项实验的基本原理可参考相关教程及参考资料。

实验的具体安排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进度,由实验室负责安排。

本门课程的实验指导教材正在实践中求得改进,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目录课程信息 (1)(一)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部分 (2)实验一:吸附法净化工业含酸雾气体 (2)实验二: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 (10)实验三: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14)(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部分 (19)实验四:高炉渣制备胶凝材料实验 (19)实验五:粉煤灰浮选提碳实验 (21)实验六:电镀污泥水泥固化实验 (22)实验七:粉煤灰配置混凝土实验 (23)(三)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 (24)实验八:悬浮物自由沉降去除率与沉降时间的关系确定实验 (24)实验九:混凝脱色实验指导书 (26)实验十:固定床离子交换实验 (30)实验十一:SBR反应器污水处理实验 (33)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实验课程编号:01030K 课程类别:实践教学开课院系:土木学院环境工程系开课专业:环境工程课内总学时:1周学分:2 实验学时:1周课内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负责:吕绿洲、欧盛南执笔:汪莉、邢奕、杨慧芬、孙体昌、李子富审阅:孙体昌,段旭琴(一)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部分实验一:吸附法净化工业含酸雾气体一、实验目的1、验证课堂上理论教学中讲授的吸附原理、现象及特点,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感受,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2、了解工业治理酸气装置—吸附器的结构和安装及学习工艺实验的操作技能;3、掌握酸气浓度的测定方法和吸附效率的计算;4、通过实验工艺流程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手册学院年级专业姓名学号任课教师上机地点(以上由学生填写)实验教师(签字)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年月日一、实验说明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

从第三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即3个阶段性实验报告、 1 个综合实验报告和 1 份学期总结。

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三周开始实习,每周 2 学时, 16 周结束,共28学时。

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

上机内容参见实验任务书。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要求1、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2、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相应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

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3、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交各专业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专业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四、实验报告要求一共要求填写 3 个阶段性实验报告和一个综合性实验报告,与每份实验报告对应产生的电子文档交由实验老师指定的位置,该电子文档也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五、实验任务书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验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验一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操作实验目的掌握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掌握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文件管理操作。

实验要求(1)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打开和关闭操作(2)熟悉键盘指法和文字录入 ,了解中英文切换,全半角的切换;(3)掌握 Windows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4)掌握“ Windows 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实验内容(1)窗口与菜单操作(2)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与属性设置(3)中文输入法的切换、全角输入与半角输入的切换(4)输入一篇 200 字以上的文章(5)“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的使用备注:参见《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实验1-1-1 实验 1-2-1 和实验1-2-2,并完成实验任务中的全部任务实验二控制面板与任务管理器的使用实验目的掌握 Windows 控制面板和任务管理器的使用。

高中物理 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新人教版高中选修3

高中物理 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新人教版高中选修3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学会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游标卡尺和秒表。

一、实验原理单摆在摆角很小(不大于5°)时的运动,可看成简谐运动。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01T=2πlg,有g=□024π2lT2,通过实验方法测出摆长l和周期T,即可计算得到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值。

二、实验器材带小孔的小金属球;长1 m左右的细尼龙线;铁夹;铁架台;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秒表。

三、实验步骤(1)让细线穿过球上的小孔,在细线的穿出端打一个比孔稍大一些的线结。

(2)把细线上端固定在□01铁架台上,使摆球自由下垂,制成一个单摆。

(3)用刻度尺测量单摆的摆长(摆线静止时从悬点到□02球心间的距离)。

(4)把此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并使这个角小于等于□035°,再释放小球。

当摆球摆动稳定以后,过□04最低点位置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测量单摆全振动30次(或50次)的时间,求出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单摆的振动周期。

(5)改变摆长,反复测量几次,将数据填入表格。

课堂任务 测量过程·获取数据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活动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谁?要得到什么数据?提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单摆,通过测量其周期与摆长从而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活动2:如何制做如图甲所示的单摆?提示:取约1 m 长的细线穿过带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

活动3:怎样测量摆长?提示: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是摆长。

用米尺量出摆线长L (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直径D ,则单摆的摆长l =L +D2。

活动4:怎样测量周期?提示: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小于等于5°),然后释放小球,记下单摆全振动30次或50次的总时间,算出全振动一次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

反复测量三次,再算出测得周期数值的平均值。

华北电力大学课程表

华北电力大学课程表
华北电力大学课表
班级:电力实10
12至13学年第一学期 节 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1-22周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电力电子技术A
第 教十一楼 A323(130) 孙丽玲
网络与通信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A
网络与通信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A
一 上 大
教九楼B座 教十一楼 教九楼B座 教十一楼 501(200) A323(130) 501(200) A323(130) 任惠 孙丽玲 任惠 孙丽玲 1-6,8-9周上(2学 1-6,8-9周上(2学 11-18周上(2学时) 时) 11-18周上(2学时) 时) 11-18周上(2学时)
第 临教楼203(70) 何玉钧 1-6,8-13周上(2学 时)
自动控制理论B
教十一楼 A208(130) 牛成林 6,8-18周上(2学 时)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T
临教楼203(70) 何玉钧 1-6,8-13周上(2学 时)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T
教十一楼 A302(130) 梁海峰 1-6,8-17周上(2学 时)
许伯强 梁海峰 郭以贺
8学时 16学时 32学时 16学时
分散进行 21周 19-20周 22周
教务处 2012-9-14 18:14
华北电力大学课表
End 时间
第一小节 8:00~8:50
第二小节 9:00~9:50
第三小节 10:10~11:00
第四小节 11:10~12:00
第五小节 夏15:00~15:50 冬14:30~15:20
实验楼数电实验室 3,5,9,11,13,15,1 7,19周上
二 午 大 节
教十一楼 教八楼403(144) A302(130) 教八楼403(144) 苑东伟 梁海峰 苑东伟 3-6,8-15周上(2学 1-6,8-17周上(2学 3-6,8-15周上(2学 时) 时) 时)

小学科学实验进度表

小学科学实验进度表


硬纸板、学校平面图、橡皮泥、沙土、泡沫、 剪刀等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三周
第十六周
3 感受推和拉
4 玩小车
5 玩滚轮

6 感受摩擦力
7 观察地球仪

8 模拟昼夜的形成
9
影子和温度的变 化
√ 卡纸、彩笔、剪刀、木块 √ 秒表、玩具小车、木板、钩码、毛巾
硬纸板、线轴、白乳胶、细木轴、剪刀等 √ 桌面

烧杯、高锰酸钾、食盐、铁粉、锯末、沙、糖 、玻璃棒
√ 钢球、铁环、酒精灯
第十六周 9 分离
第十七周
10
蜡烛燃烧后生成 了什么
第十八周 11 钢丝绒生锈


沙与水、锯末、食盐、白糖、铁架台、漏斗、 烧杯、滤纸
√ 蜡烛、烧杯
食用油、水、盐、钢丝绒、玻璃瓶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进度表
预计时间 序号 实验名称
光对植物的影响
√ 株豆苗、硬纸盒、线绳
第七周 3 研究根的作用
第八周 4 研究茎的作用
第十一周 5 测量水温的变化 √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6 传热比赛 7 颜色与吸热 8 风的形成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9 热水变凉
10
岩石挤压模拟实 验
11 地震模拟实验

透明的玻璃瓶、水、一株完整的植物根、植物 油
11 建立太阳系模型
12
模拟地球公转与 季节变化
11 星空模拟
铅笔芯、带灯座的小灯泡、电池、导线、日光 灯启辉器内芯、酒精灯、镊子、记录表等。教 师准备水龙头、阀门、马桶结构挂图。

铝箔、厚纸板、直尺、塑料布、一杯水 (50ml)、温度计、胶带、剪刀、记录表等。

实验报告动态网站

实验报告动态网站

上机实习注意事项:1.最好每次上机带U盘,把自建网站拷走。

下次上机拷回来时,机器可以换,盘符不能换,如在E盘上建的网站,下次还要拷到E盘上。

2.如果没有U盘,也可以将网站压缩成一个文件后,发到自己的邮箱里,下次上机时再从邮箱里下载。

3.建立自己的网站,需要收集网站素材,如图片,音乐,感兴趣的网址等。

写实验报告的要求:写前5个实验报告时间要求:从第十一周写第一个开始,每周写一个,共写5个,每个实验报告上的时间填写当时的周末日期。

实验一静态与动态网页设计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html语言的基本语法,常用标记的使用。

2.熟悉html静态网页的基本结构3.熟悉vwd开发环境的使用二、实验步骤与内容:1.用记事本建立静态网页<html><head><title>网上手机市场</title></head><body><p>你想买手机吗?</p><p>你可以访问<a href=“”> 手机网站</a>了解有关信息。

</body></html>在ie浏览器中打开上面的静态网页2.用vwd建立静态网页进入vwd环境,新建一个网站。

建立一个静态网页(htm页),练习在网页上输入文本、表格、在表格中输入文本。

在网站中建立一个文件夹image,并搜索几个图片文件放入该文件夹在网页中建立图片3.用vwd建立动态网建立动态网页x1.aspx,在网页上输入文本、表格、在表格中输入文本、建立图片。

实验二web表单控件的使用(一)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理解html静态网页与web表单的区别2.熟悉.aspx文件的结构3.熟悉label、textbox hyperlink button linkbutton imagebutton 控件常用属性以及事件的使用二、实验步骤与内容:1.进入vwd开发环境,建网站2.建动态网页(aspx)设计题1例2.编写除法器程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演示、探究实验一览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演示、探究实验一览表

九年级化学演示、探究实验目录一览表秋期第一周:1、实验1-1 (1)水的沸腾(2)胆矾的研碎(3)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2、实验1-2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实验探究1、2: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二、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分组)第二周:3、实验1-3 (1)取块状固体(2)取粉末固体4、实验1-4 量筒与滴管的使用5、实验1-5酒精灯的使用6、实验1-6给物质加热、加热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物7、实验1-7检查装置气密性8、实验1-8洗涤玻璃仪器第三周:9、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10、实验2-2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1、实验2-3硫、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12、实验2-4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13、实验2-5加热高锰酸钾以及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探究3: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分组)第四周:14、实验3-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实验探究4:分子运动现象第五周:15、实验4-1水的净化(吸附、沉淀)16、实验4-2 过滤17、实验4-3用肥皂区分软硬水18、实验4-4制取蒸馏水19、实验4-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探究5:水的组成第七周:实验探究6: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红磷燃烧、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0、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21、实验5-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第十一周:22、实验6-1木炭的吸附作用23、实验6-2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探究7: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24、实验6-3倾倒二氧化碳25、实验6-4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26、实验6-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第十二周: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分组)27、实验7-1燃烧的条件28、实验7-2粉尘爆炸实验实验探究8:灭火的原理29、实验7-2粉尘爆炸30、实验7-3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31、实验7-4甲烷的燃烧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第十三周:32、实验8-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实验探究9: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探究10: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探究11: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第十五周:33、实验9-1蔗糖溶解34、实验9-2碘或高锰酸钾的溶解性比较35、实验9-3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实验探究1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36、实验9-4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37、实验9-5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38、实验9-6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第十六周:39、实验9-7三种不同的硫酸铜溶液40、实验9-8配置两种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春期第一周:41、实验10-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实验探究13:自制酸碱指示剂42、实验10-2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43、实验10-3浓硫酸有腐蚀性44、实验10-4浓硫酸的稀释实验探究14:酸的化学性质第二周:45、实验10-5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46、实验10-6氢氧化钙的性质实验探究15:碱的化学性质47、实验10-7试验物质的导电性48、实验10-8中和反应: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49、实验10-9: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pH50、实验10-10:用pH试纸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实验探究16:洗发剂和护发素的酸碱性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第三周:51、实验11-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52、实验11-2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53、实验11-3向硫酸铜溶液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氯化钡溶液第四周:实验探究17: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实验探究18: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实验活动7: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第五周:54、实验12-1加热聚乙烯塑料碎片。

2014届高三化学第十一次周考卷(实验班)

2014届高三化学第十一次周考卷(实验班)

2014届高三化学第十一次周考卷(实验班)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Cu 64 Ag 108 Pb 207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C.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D.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4N A个电子B.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 A个NH4+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个2N A电子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2Cl-+ 2H+电解H2↑ + Cl2↑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2-+ CO2 + 2H2O =Al(OH)3↓ + HCO3-C.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l3++3OH-=Al(OH)3↓D.碳酸钠的水解:CO32-+ 2H2O H2CO3 + 2OH-4.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2 H2(g)+ O2(g)= 2H2O(g) △H2C(s)+ O2(g)=CO2(g) △H3则反应4C3H5(ONO2)3(l) = 12CO2(g)+10H2O(g) + O2(g) +6N2(g)的△H为A.12△H3 + 5△H2 - 2△H1B.2△H1 - 5△H2 - 12△H3 C.12△H3 - 5△H2 - 2△H1D.△H1 - 5△H2 - 12△H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molNaOH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6.下图所示的电解池I和II中,a、b、c和d均为Pt电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
一、编程题
〔题目〕本程序用于查找一组数中呈现峰值的数及其个数。

所谓呈现峰值的数,是指满足下列条件的数组元素a[i]:a[i-1]<a[i] 且a[i]>a[i+1] 或者a[i-1]>a[i] 且a[i]<a[i+1]。

其中:1<=i<=n-1 例如,数组: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12 13 21 34 32 41 24 12 11
中a[3]既大于a[2]又大于a[4],a[4]既小于a[3]又小于a[5]。

故a[3]、a[4]、a[5]即为正、负峰值(不含第0个和最后一个)
运行时可输入如下数据调式程序:
12 13 21 34 32 41 24 12 11 //3个峰值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0个峰值
要求:
1.在主函数中,数组a[10]中的数据由文件file1.txt中读入后由屏幕输出;由主函数调用void
find(int a[ ],int b[ ])函数,找出结果,并存入数组b中,并输出查找的结果(包括文件输出和屏幕输出)输出的文件为file2.txt。

2.voud find(int a[ ],int b[ ])函数根据以上算法找出峰值,并返回峰值的个数
3.输出格式如下:
【运行结果】
测试数据如下:
a[i]= 12 13 21 34 32 41 24 12 11
计算结果:
b[i]= 34 32 41 有3个峰值
注释:(参见苏大教材,P346)
读文件:
1.文件包含:#include<fstream.h>
2.建立读文件对象(f1),并打开文件file1.txt:ifstream f1(“file1.txt”)
通过<fstream.h>类库,用输入流类ifstream建立读对象:f1,调用构造函数打开文件:file1.txt)
3.将数据由文件读入数组a:f1>>a[i] ( 参照对比:cin>>a[i],键盘输入)
4.关闭文件:f1.close( )
即:
#include<fstream.h>
ifstream f1(“file1.txt”);
for(int i=0 ; i<10 ; i++) f1>>a[i];
f1.close( );
写文件:
1.文件包含:#include<fstream.h>
2.建立写文件对象(f2),并打开文件file2.txt:ofstream f2(“file2.txt”)
(通过<fstream.h>类库,用输出流类ofstream建立写对象:f2,调用构造函数打开写文件:file2.txt)
3.将数据由数组b[i]写入文件file2.txt:f2<<b[i]( 参照对比:cout<<b[i],屏幕输出)
4.关闭文件:f2.close( )
另:
file1.txt,file2.txt是磁盘文件,而键盘和屏幕则为标准文件,ofstream与ifstream 为输入、输出流类,fstream.h为类库;f1、f2为程序定义写对象和读对象;利用f1、f2可以完成文件的读写。

二、有一组若干个整数存放于文件中,并已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请编写一个类ARR, 完成以
下功能:
1.构造函数完成数组a的初始化工作;
2.void DelSame()函数完成将数据中相同的数删除后只剩下一个。

例如: 原数据为: 1,2,2,3,4,4,5,6,6,7,8,8,8,9,10,10 经删除后, 变为: 1,2,3,4,5,6,7,8,9,10
3.void Show(char * fname)函数完成将结果数据输出到屏幕同时输出到文件。

私有数据成员:
1.int n; 数据实际个数
2.int a[100]; 存放原始数据及结果的数组
使用如下主函数进行测试:
void main()
{
int b[ ]={1,2,2,3,4,4,5,6,6,7,8,8,8,9,10,10}
ARR a(b);
a.DelSame();
a.Show("nums.txt");
}
三、编写一个程序,实现类CData,并用所提供的主函数进行测试。

除了构造函数外,它具有如下公有成员函数:
1.void Read(char * fname); 从所提供的文本文件file1.txt中读入若干个四位数整数存
入数据成员;
2.void Find(); 可以在已读入的若干个四位数整数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数,找出的数存
入数据成员. 条件如下:
abcd = (ab+cd)*(ab+cd) 如:3025 = (30+25)*(30+25), 将3025分为两个部分30 和25, 使之相加后求平方的值恰好等于3025.
3.void Save(char *fname); 实现将找出的数存入本文文件中,文件名由形参fname指定.
输出文件格式要求输出到文件的数每四个数成一行.
部分私有数据成员:
1.Node * pAllNumber; 该成员用于存储所有从文件中读入的四位数整数.
2.Node * pResult; 该成员用于存储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
3.两个指针变量均使用链表来存储整数,并提供如下结点的结构类型Node :
struct Node{
int data;
Node * Next;
};
主函数:
1.建立类Cdata的对象,分别调用成员函数完成测试。

file1.txt内容如下:3025 5609 2025 9801 4086
附加题:
四、字符串处理与文件读写程序
【要求】
1.建立3个字符型数组a[50]、b[50]和c[50]。

在数组a中存入字符串"The320 ID 102of 1988that
12 boy is 18",并输出至屏幕。

2.编写函数void apart(char *s1, char *s2, char *s3),功能是将字符串s1中的英文字符提取出
来复制到数组s2中,将字符串s1中的数字字符提取出来复制到数组s3中。

主函数调用函数apart(a, b, c)将a中的字符串分离为字母串b和数字串c,返回后将b和c字符串输出至屏幕。

3.定义一个文件流对象iofile,以文本方式打开磁盘文件"apfile.txt"。

依次将数组a、b和c
中的字符串数据写入文件。

4.将文件"apfile.txt"中的内容读出,输出至屏幕。

三个字符串各占一行。

【提示】头文件包含语句为: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fstream.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