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第二中学13-14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均得0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加速度、速度、平均速度B.速度、路程、时间、平均速度C.位移、速度、加速度、路程 D速度、质量、加速度、平均速率2.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B.神舟七号飞船升空后在轨运行约68小时后安全返回C.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D.某场足球赛在开赛80分钟时,甲队才攻入一球3.皮球从3m高处落下, 被地板弹回, 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 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4m、4m B. 3m、1m C. 3m、2m D. 4m、2m4.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 则加速度越大B.物体速度变化越大, 则加速度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则加速度越大D.物体速度增加时,它的加速度也就增大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v0=0,加速度竖直向下且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1:2:3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m,9.8m,14.7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7. 如图7所示,是某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 .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处于静止状态C .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 .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8.在长春站的高速铁路客运列车,假设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s ,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20s ,问这列车一共由几节车厢组成(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离)A .20节B .16节C .12节D .9节9.如图9所示,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9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000s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 点约为A .6.5cmB .10mC .20mD .A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B .在时刻t 1两木块速度相同C .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 .在时刻t 4和时刻t 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二、多项选择题(本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1.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是A .研究宇宙飞船飞往火星时它的最佳运行轨道B .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C .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D .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12.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鸟巢”400m 环形赛道上,博尔特在男子100m 决赛和男子200m 决赛中分别以9.69s 和19.30s 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3套)

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39分)一、基础积累(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瓦菲.(fēi)百舸.(kě)峥.嵘(zhēnɡ)忸怩.不安(ní)B.漫溯.(shuî)寥.廓(liáo)漂泊.(bï)浪遏.飞舟(è)C.冰屑.(xiè)团箕.(jī)长篙.(ɡāo)天伦叙.乐(xù)D.青荇.(xìnɡ)荆棘.(jí)彷.徨(fánɡ)五彩斑斓.(lán)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苍茫凄惋颓圮万户侯B.愁怅冷漠浮藻激浊扬清C.笙萧典押凌侮鱼翔浅底D.榆阴青苔辗转风华正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沿着木板小径走到黄龙顶峰的琼瑶彩池时,面对它奇异的景色,我们不禁赞叹这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B.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集上网、收发邮件、看电影、听音乐、导航、拍照、摄像等功能于一身,真可谓无所不为....。
C.今年的春装以休闲、淑女、中性为主要风格,流行的图案越发抽象了,点、线、面各种元素的交织,构成了更加光怪陆离....的神秘几何图形。
D.没有人不害怕失败,没有人不渴望成功,然而冠军只有一个,所以偶尔的失败是不足为...训.的,可怕的是失去了自信和热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含解析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
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
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
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编者按),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
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
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
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
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
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
吉林长春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吉林长春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12.19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听到我校运动队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消息,一向不苟言笑的刘校长也显得非常兴奋,在操场上手舞足蹈地同老师们谈着、笑着。
B.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C.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一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
D.第一次试验失败了,王工程师抱恨终天,直到深夜心里还很难过。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犯了错误,不要讳疾忌医,应当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检查,坚决改正。
B. 他既已认错,就不为已甚,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吧。
C.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D.“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也是一种明哲保身的错误想法。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敦煌莫高窟共有492个洞窟,与“千佛洞”之说相去甚远;加上近年出的243窟,也只有735窟。
②1949年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是各党各派、各界各族共商,规划新中国未来的一次大会。
③在墓主人肋下发现的这些明代卷轴,依然笔墨清晰、色泽艳丽,让考古学家们不已。
A.挖掘国是诧异B.发掘国是惊异C.发掘国事诧异D.挖掘国事惊异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_______________。
废墟是课本,_____________;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目的;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_____________,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片段,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对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举:列举 C.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敬词,偷偷地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故:故意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B.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3.对樊哙在鸿门宴上的陈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樊哙在宴会上的陈词与沛公的说法,不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而是有很大的的区别,两者的语调语气是明显不一样的。
B.两者的说法中心意思一样,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沛公侧重于为自己辩解,樊哙则理直气壮地指责项羽“听细说,诛有功”,实为“亡秦之续”。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长春市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题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主观题答题纸、作文稿纸和答题卡上,并在作文稿纸右下角写上座位号。
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按照题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将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主观题答题纸、答题卡、作文稿纸一并交给监考教师。
第Ⅰ卷基础题、阅读题一、课内基础题(21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选择题,完成1-7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廖.廓(liáo)方遒.(qiú)沁.园春(qìn)百舸.争流(kě)B.峥嵘..(zhēng róng) 青荇.(xìng) 橘.子洲(jú)五彩斑斓.(lán)C.下载.(zǎi)漫溯.(sù)大堰.河(yàn)叱咤..风云(chìzhà)D.冰屑.(xiè)团箕.(jī)分.外香(fēn)妄自菲.薄(fěi)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萧瑟遏制寂寥激浊扬清B.竞选苍桑意气峥嵘岁月C.消散冷漠凄惋蛛丝马迹D.火钵菜篮诀别山青水秀3.下列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失其所与,不知B.士皆衬瞋目,发尽上指冠C.距关,毋内诸侯D.张良出,要项伯4.下列子中加点的词,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烛之武退.秦师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此亡秦之续.耳C.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D.越国以鄙远.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将军战河北..B.约为婚姻..C.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6.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3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3分)()A.以其无礼于晋B.吾其还也C.虏赵王,尽收其地D.吾令人望其气二、古代现代诗文阅读(20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 岁月稠.(chóu)寥廓.( kuò)上阕.(què)笙萧.(xiāo)B. 沁.园春(qìn )长篙.(gāo)漫朔.(sù)彳亍.(chù)C. 橘.子洲( jú)彷.(páng)徨河畔.(pàn)采.虹(cǎi)D. 大堰.河(yàn )瓦菲.(fēi)颓圮.(pǐ)百舸.(ɡě)2.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阙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①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②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
A. ②④①③B. ③①②④C. ④②①③D. ②③①④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C.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4.下列各组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 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 匪来贸丝/于嗟鸠兮D. 象弭鱼服/小人所腓5.下列诗句从《诗经》的表现手法来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A.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B.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C.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信誓旦旦,不思其反D.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6.对下列两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载笑载言体无咎言②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竭我盈,故克之。
A. 两个“言”相同,两个“彼”相同B. 两个“言”不同,两个“彼”相同C. 两个“言”相同,两个“彼”不同D. 两个“言”不同,两个“彼”不同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阕,也叫片。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长春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 12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6分,每小题2分)古罗马与汉长安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走向繁荣。
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
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
对比之下,罗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753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脉络刚好与长安相反。
因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他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
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久。
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
但是长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
它既代表了本国甚至本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又带动了周围广大区域内的文明进程,而且它还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民族——汉族正式形成。
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愿意探求和吸纳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
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
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
罗马文化中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想和法则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变罗马文化多元的特质。
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建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中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能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39分)一、基础积累(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瓦菲.(fēi)百舸.(kě)峥.嵘(zhēnɡ)忸怩.不安(ní)B.漫溯.(shuò)寥.廓(liáo)漂泊.(bó)浪遏.飞舟(è)C.冰屑.(xiè)团箕.(jī)长篙.(ɡāo)天伦叙.乐(xù)D.青荇.(xìnɡ)荆棘.(jí)彷.徨(fánɡ)五彩斑斓.(lán)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苍茫凄惋颓圮万户侯B.愁怅冷漠浮藻激浊扬清C.笙萧典押凌侮鱼翔浅底D.榆阴青苔辗转风华正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沿着木板小径走到黄龙顶峰的琼瑶彩池时,面对它奇异的景色,我们不禁赞叹这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B.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集上网、收发邮件、看电影、听音乐、导航、拍照、摄像等功能于一身,真可谓无所不为....。
C.今年的春装以休闲、淑女、中性为主要风格,流行的图案越发抽象了,点、线、面各种元素的交织,构成了更加光怪陆离....的神秘几何图形。
D.没有人不害怕失败,没有人不渴望成功,然而冠军只有一个,所以偶尔的失败是不足为训....的,可怕的是失去了自信和热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次去青海湖,湖面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藏高原上的纳木错湖,海拔高达4 500米,堪称举在天上的湖。
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佩戴的一块翡翠坠子。
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美在何处?我觉得:美在清澈,美在水色。
①像晴朗的夜空②走近岸边③远望湖水湛蓝湛蓝④湖水是绿色的⑤湖水如蒸馏水一样清澈⑥卵石历历可数A.②④⑥⑤①③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 B.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卒惶急不只所为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许:答应B.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顾:顾虑D.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烛之武退.秦师②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③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④夜.缒而出,见秦伯⑤朝.济而夕设版焉⑥使使以闻.大王⑦函.封之⑧皆白衣冠..以送之⑨发尽上.指冠⑩箕.踞以骂曰A.①⑨/②⑥/③⑦/④⑤⑧⑩ B.①⑥/②/③⑧/④⑤⑦⑨⑩C.①⑨/②⑤/③⑧/④⑥⑦⑩ D.①⑥/②/③⑦/④⑤⑧⑨⑩9.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是寡人之过也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⑥群臣侍殿上者⑦待吾客与俱⑧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⑨夫晋,何厌之有?⑩荆轲有所待,欲与俱A.①⑩/②⑨/③⑤/④⑥/⑦/⑧ B.①⑧/②⑨/③④/⑤⑦/⑥⑩C.①⑧/②/③⑤/④⑥/⑦⑩/⑨ D.①③/②⑥/④⑦/⑤⑩/⑧⑨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夫晋,何厌之.有?是寡人之.过也B.吾其.还也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乃.今得闻教乃.为装遣荆轲D.以.其无礼于晋樊将军以.穷困归丹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赵苞字威豪,甘陵东武城人。
从兄忠,为中常侍,苞深耻.其门族有宦官,不与忠交通。
贼对阵。
贼出母以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
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
”母遥谓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昔王陵母对汉使伏剑,以固其志,尔其勉之。
”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其母妻皆为所害。
苞殡敛母毕,自上归葬。
灵帝遣使吊慰,封侯。
苞葬讫,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
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欧血而死。
11.对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苞深耻.其门族有宦官耻:以…为耻B.垂当到郡,道.经柳城道:道路C.视事..三年,政教清明视事:执政D.何得相顾,以亏.忠义亏:损害、败坏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苞母及妻子遂为.所劫质②为.之奈何B.①贼出母以.示苞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C.①与.贼对阵②失其所与.,不知D.①尔其.勉之②君知其.难也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与赵苞母子以弃孝尽忠相勉有关的一组是( )①苞率步骑二万,与贼对阵②抗厉威严,名振边俗③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④何得相顾,以亏忠义⑤苞即时进战⑥遂欧血而死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⑤⑥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1分)三、(8分)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 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
(2) 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 题。
(8分)【注释】①星旗:星名。
②疏勒:西域国名,也是其王城。
③云阵:军队。
15.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4分)16.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4分)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开中国漫画先河刘敏慧1919年,22岁的丰子恺从浙江一师毕业,初出茅庐的他也开始了积极的“艺术追求之路”。
他来到上海和他的浙江一师校友吴梦非、刘质平共同创办了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并担任西洋画的教学工作。
丰子恺在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教一年间,渐渐地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产生怀疑,他依稀地感觉到自己对西洋画了解还不够全面与深刻,他想窥见西洋画的全豹,想去西洋画盛行的日本留学。
就这样,丰子恺带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踏上了去日本的轮船。
在短短的10个月求学生涯中,丰子恺如饥似渴,废寝忘食,不仅全面学习了西洋画,还熟练掌握了日语。
丰子恺回国后,受到夏丏尊的邀请,来到了上虞春晖中学任教。
作为李叔同先生的嫡传弟子,丰子恺深得大师人格风范之真传。
每次上课,丰子恺都早早地来到课堂,端坐于先生席上,每件事他都亲力亲为而又做得极其认真。
不仅如此,丰子恺与学生间平等互助的教学关系,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更是深受学生喜爱。
一日授课,丰子恺教导学生“不论画什么都要抓着其特点。
比如,你们画一张我的头像,就抓着我的前额宽、下颚尖这个特点,像个狗头似的。
”边说着随手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倒置的三角形,添上几笔之后,黑板上就出现了一个丰子恺的漫画像。
随即又把眼角嘴边修改几笔,然后对大家说:“你们看这是因为你们画得好,丰子恺笑了。
”说完重新改了几笔说:“这是因为你们画的不好,丰子恺哭了。
”在春晖中学,丰子恺开辟出一个新的绘画境界,创立了中国漫画的雏形--以西洋画的技巧来表现中国人的形象,把古代的诗趣融入现代的生活。
在一次参加春晖中学的校务会时,丰子恺随手画下了神态各异垂头拱手伏在会议上的同事,画完后又恐学生见了不好,便把这些画贴在了门的背后。
端详着这些画,丰子恺兴趣盎然,而这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包皮纸、旧讲义纸、香烟壳的反面都成了画纸,有毛笔的地方就成了画室。
一幅幅的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平凡中带着奇特,浅显中带着深奥,风韵独特地展示着人世间的琐碎平凡,让人回味无穷。
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丰子恺的画,其后,《文学周报》等报刊也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
自此中国开始真正有了“漫画”这一名称,“子恺漫画”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人们所熟知。
丰子恺的漫画多以儿童为题材,在丰子恺看来“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他曾说:“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孩子们)样出肺肝相示的人。
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孩子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
”“他生性爱真善美,歌颂真善美。
反对虚伪凶暴丑恶。
他认为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人,孩子本性善良,孩子活泼可爱。
所以他歌颂孩子。
”丰一吟在回忆父亲时深情地说。
“我们在他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教育下,自然也不会做出虚伪凶暴丑恶的事来。
例如,看见蚂蚁在搬家,决不会去有意踩死它们,反而搬来许多小凳子放在蚂蚁搬家队伍的上面。
有来人走过,就劝他们跨过小凳子。
”丰一吟说。
丰子恺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让人敬佩,他的一言一行都饱含了对子女真善美的教育,这种根据儿童兴趣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在“狼爸”、“鹰妈”等高压教育盛行的今天,尤显弥足珍贵。
丰子恺爱孩子。
然而,他的爱不是毫无法度的纵容之爱,也不是毫无原则的溺爱。
他希望孩子们独立、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
丰子恺共有七个儿女。
1947年,丰子恺五十岁,他在杭州与子女立下“约法”。
“父母供给子女,至大学毕业为止。
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无供给子女义务。
”从这份“约法”可以看出,丰子恺给儿女以独立的爱,让已经“独立”的子女过自己的生活,这已远远超越了旧中国“养儿防老”的观念。
既不向儿女索取回报,也不为儿女安排所谓的舒适的生活,而是让儿女走自己的路,过自己该过的生活。
丰子恺的这种教育方式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子女们。
据丰羽回忆,工作后的第一个月,他就在父亲的要求下从家里搬了出来,丰羽理解父亲和爷爷的这种做法。
“当时我也不觉得他狠,他要求你搬出去,不再供养你,是希望你独立,早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也是对社会的贡献,不给别人添负担。
”〈节选自《丰子恺:文心画意寄情予真》〉(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丰子恺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任教时,感觉自己知识和能力都不足,为了全面深刻的了解西洋画,为了更好的掌握日语,他毅然去日本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