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

合集下载

北语19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

北语19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

(单选题)1: 白晋在其写的帝传中,这样描写一位皇帝:“思想敏捷,明智,记忆力强,有惊人的天才,他有经得起各种事变考验的坚强意志。

”这位皇帝是A:  顺治B: 雍正C: 康熙D: 乾隆标准答题:(单选题)2: 以下对唐四大发明的有关认识有误的是()A: 罗盘经阿拉伯人传入地中海,意大利商船率先采用B: 火药的成分硝传入阿拉伯帝国,波斯人称为中国盐、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C: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D: 中国发明的铅活字印刷开始了印刷史上的新时代标准答题:(单选题)3: 利玛窦认为中国人也应该更多的建立一种平等、博爱的关系,因而写了()。

A: 《西国记法》B: 《交友论》C: 《畸人十篇》D: 《天主实义》标准答题:(单选题)4: 对唐朝盛世景象叙说不正确的是()A: 唐长安城里外国人在城里都有自己的居住区,享受一定的治外法权B: 在唐的侨民以波斯人最多C: 唐朝一般让外国人穿自己民族的服饰,以示区别,不与华人混同D: 昭武九姓曾经是月氏人标准答题:(单选题)5: 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A: 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B: 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C: 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D: 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标准答题:(单选题)6: “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A: 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B: 羌的对音C: “茶”的对音D: “秦”的对音标准答题:(单选题)7: 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A: 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B: 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C: 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D: 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标准答题:(单选题)8: 对佛教三世佛认识有误的是()A: 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B: 西方极乐世界的释迦牟尼佛C: 过去佛燃灯佛D: 未来佛弥勒佛标准答题:(单选题)9: 为路易十四写了一份报告《康熙帝传》的是()。

11秋《中外文化交流史》

11秋《中外文化交流史》

考生答题情况--------------------------------------------------------------------------------作业名称:11秋《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次作业出卷人:SA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起止时间:2011-10-20 14:23:07 至2011-10-20 14:27:14学员姓名:zbguxiao 学员成绩:100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详细信息: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A、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B、羌的对音C、“茶”的对音D、“秦”的对音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4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B、贸易往来C、战争与掠夺D、宗教传播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4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A、大秦有类中国B、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C、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D、“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4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A、生活在极东的地方B、东临大海C、与印度、大夏相邻D、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4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A、人种矮小,不高B、长寿,寿逾200岁C、红头发、蓝眼睛D、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4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隋唐时代日本先后派遣十八批僧侣、官员来中国,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属于哪一文化交流途径()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B、贸易往来C、战争与掠夺D、宗教传播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4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B、酒泉C、张掖D、吐鲁番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4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公元前一世纪,古楼兰国改称为()A、于阗B、鄯善C、乌孙D、月氏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4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A、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B、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C、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D、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4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A、蒙古人种B、高加索人种C、尼格罗人种D、不确定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4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以下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A、语言准确生动,但所闻与所见没有分开记载B、对西方国家分土著与行国分别加以介绍,分类科学C、这500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D、介绍其物产经济、城郭属国、军事实力和制度交通等,记述比较详细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4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不属于赛里斯形象的意义的是()A、是主体对客体关注的产物,是异域形象B、分析赛里斯形象,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客体C、其形象描写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D、对赛里斯的形象的认识,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文明程度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4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A、发展的不平衡性B、民族性C、时代性D、隔离机制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4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A、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B、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C、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D、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4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对中国丝织物外传认识有误的是()A、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丝绸可能已经传到印度与波斯B、至迟在两汉,中国的丝织物一北传到阿尔泰地区C、据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服装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D、公元前后,罗马教皇下令禁止男士穿着丝绸,以缓解对丝绸的需求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说明: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丝织物已传到阿尔泰地区。

北师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答案

北师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答案

北师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答案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题目】(选择题)以下是用万叶假名写成的是()。

A、《古事记》B、《日本书纪》C、《怀风藻》D、《枕草子》正确的选择是:A【题目】(选择题)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A、“Deus”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B、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C、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D、是否要尊长听君正确的选择是:D【题目】(选择题)对唐朝盛世景象叙说不正确的是()A、唐长安城里外国人在城里都有自己的居住区,享受一定的治外法权B、在唐的侨民以波斯人最多C、唐朝一般让外国人穿自己民族的服饰,以示区别,不与华人混同D、昭武九姓曾经是月氏人正确的选择是:B【题目】(选择题)对平假名、片假名理解错误的是()A、日语假名发明后,日本文字的书写体系就不用汉字了B、片假名只是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C、平的意思是平常、不严格,一般柔和婀娜,棱角较少D、手写草了,就是平假名正确的选择是:A【题目】(选择题)对日本文字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从历史上看,日本的文字和汉字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血缘关系B、日本现在使用的文字是“汉字假名混合体”C、汉语和日语属于同一种语言,即“汉字文化圈”D、假名是在吸收、改造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起来的日本自己独特的字母正确的选择是:C【题目】(选择题)有关佛教中国发展,认识有误的是()A、佛教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还看不出影响的迹象B、由于时代的局限,魏晋时代所理解的佛学只能是玄学化的佛学C、印度禅学在中国的变异并发展成禅宗的原因是时代浪潮的影响D、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中外文化交流史剖析

中外文化交流史剖析

)。

14 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 4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 天主教的传教史上被称为是东方布教之勋的是( )。

A. 沙勿略B. 范礼安C. 罗明坚D. 利玛窦 满分: 4 分2. 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

A. “Deus ”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B. 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C. 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D. 是否要尊长听君满分: 4 分3. ( )是中国汉字拉丁化道路之始。

A. 《西字奇迹》B. 《两国记法》C. 《二十五言》D. 《畸人十篇》 满分: 4 分4. 以下曾主持完成了《皇與全览图》的绘制工作的是( )。

A. 汤若望B. 南怀仁C. 塔夏尔D. 张诚满分: 4 分5. 有关汤若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位外国人钦天监正B. 明末 1620 年,汤若望随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来华C. 主持《崇祯历书》的修订工作D. 大胆排斥中国传统的旧历——大统、回回、东局三家历法满分: 4 分6. 记载了侵略者大肆屠杀华人事件的是( )。

A. 《佛郎机传》B. 《和兰传》C. 《吕宋传》D. 《意大里亚传》满分: 4 分7. 利玛窦认为中国人也应该更多的建立一种平等、博爱的关系,因而写了(A. 《西国记法》B. 《交友论》C. 《畸人十篇》D. 《天主实义》满分: 4 分8. 第一个把范礼安的传教方略自觉认真实施的传教士是( )。

A. 沙勿略C. 罗明坚D. 利玛窦满分: 4 分9. 《明史?欧洲四国传》中提到了五大洲的是()。

A. 《佛郎机传》B. 《吕宋传》C. 《和兰传》D. 《意大里亚传》满分: 4 分10. 对开封犹太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他们的犹太教俗称“挑经教” 、“蓝帽回回”B. 安息日,不升火,冷食C. 元朝时犹太人大量集中进入中国D. 不与外界通婚满分: 4 分11. 范礼安在澳门总结了几条到中国传教的方针,不正确的是()。

2024年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2024年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15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材料二 唐朝时,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学僧空海来到中国。吉 备真备把中国的科学技术新成就介绍到日本;空海从中国带回大批 的佛教经典,建立了日本的真言宗;他们还与其他学者共同努力, 在 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的原因。 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 繁;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 化圈的影响。
123456 7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4.某同学搜集了玄奘、鉴真、遣唐使等学习资料,由此推断,他研 究的学习主题是( C ) A.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 B.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C.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D.唐朝发达的科学技术
123456 7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8 9 10 11 12 13 14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11.唐朝与亚非地区的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
留学、经商,吸收了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
高丽等国影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这反映出唐朝( A )
A.中外交往繁盛
B.政治制度完善
8 9 10 11 12 13 14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易错警示
技巧点拨:骆驼主要用于沙漠行商。汉朝丝绸之路开通,西域物种 骆驼进入中原数量有限,所以汉墓画像石中的骆驼形象数量少,刻 画粗糙失真且与马相似;而唐朝陆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中原与西 域交往频繁,骆驼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唐朝墓葬中有大量造型 逼真的骆驼;宋朝时陆上丝绸之路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所以 骆驼形象在宋朝以后的墓葬中几乎绝迹,这体现了运输工具适应时 代发展的要求。

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

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

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姓名:谷淼学号:2009217050专业:世界史康熙皇帝与中西文化交流摘要:中西文化交流离不开一些重要人的纽带作用。

在十七十八世纪这一次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时期,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代明君康熙皇帝成为举足轻重的引领者,积极推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但却郁于种种局限导致的失策,使中国失去了适应世界第一次科学革命潮流及时赶超先进科技水平的良好机遇,中国近代的悲剧由此酿成。

关键词:康熙帝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近代以前,世界尚未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各个地区之间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文化的交流传播主要靠一些先驱人物的引领和撮合。

十七、十八世纪的东西方世界处于风云激荡的转型时期,文化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东弱西强格局的形成,中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李约瑟难题”的历史遗憾,一失手成千古恨,致使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近代受尽凌辱。

十七、十八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仍然主要是靠一些先驱人物的引领和撮合,在此过程中,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一个曾经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

康熙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位杰出的皇帝,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他思想比较开明,勤于学习,对西方文化兴趣浓厚,努力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把十七、十八世纪的中国首都北京打造成了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一在中国古代皇帝中,能够勤于学习的皇帝并不多,能够在学习国学的同时还能学习西学从而学贯中西的皇帝则仅见康熙皇帝一人。

可以说,康熙皇帝是中国众多古代皇帝中最有学问的皇帝,学贯中西的第一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满族的皇帝,康熙帝比他的前朝―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明朝的历代皇帝更热爱和精通汉族的传统文化(即国学)。

他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诗词、书法、音律等都有研究,对宋明以来的官方哲学程朱理学则颇有钻研。

他“钦点”了《资治通鉴纲目大全》,凭借自己的心得体会与一些著名的理学家像李光地等进行过学术探讨,组织他们编纂了《朱子大全》、《性理精义》等著作。

【北语】21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答案资料

【北语】21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答案资料

【北语】21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提示:本试卷为北京语言大学复习资料!!!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1.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A.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B.项]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C.项]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D.项]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C2.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项]最远到达中东地区[B.项]前两次的出访均至印度半岛南端为止[C.项]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D.项]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作针路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3.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A.项]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B.项]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C.项]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D.项]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B4.天主教的传教史上被称为是东方布教之勋的是()。

[A.项]沙勿略[B.项]范礼安[C.项]罗明坚[D.项]利玛窦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5.对唐景教认识有误的是()。

[A.项]其取名和建碑有关系[B.项]唐景教碑由一个叫伊斯的人写碑文[C.项]由一个叫吕秀岩的中国人刻碑[D.项]叫它景教是因为它的教义实在是太美好了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B6.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

[A.项]记载客观,语言准确生动[B.项]把所闻与所见分开记载[C.项]用平等的心态来记载和评论他们的[D.项]《汉书》按生产生活方式把西域诸国分为土著与行国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D7.有关汤若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含答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含答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奉献,"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歌颂的高僧是( )A.弘法大师 B.鉴真 C.玄奘 D.阿陪仲麻吕【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的信息,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中日关系密切,友好往来频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高僧鉴真,他六次东渡日本,最终成功,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样式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B项符合题意;弘法大师不符合"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的容,A项不符合题意;玄奘是西行天竺的高僧,C项不符合题意;阿倍仲麻吕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开元年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D项不符合题意;应选B。

2.以下图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现在最古老的的石拱桥之一,其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A.宋应星 B.春 C.徐霞客 D.徐光启【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容是州桥,结合所学可知,州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B项符合题意;宋应星的成就是"天工开物",A项不符合题意;徐霞客是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C项不符合题意;徐光启是明朝的科学家,不是建筑师,D项不符合题意;应选B。

3.*历史兴趣小组进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一些资料。

以下这一组图片资料表达的主题是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C.唐朝经济的繁荣D.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丝绸之路上的商路,玄奘,鉴真,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密切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共60
1.
A.
B.
C.
D.
满分:
2.
A.
B.
C.
D.
满分:
3.
A.
B.
C.
D.
满分:
4.
A.
B.
C.
D. 塔夏尔
满分:4 分得分:4
5. 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A. “Deus”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
B. 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
C. 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
D. 是否要尊长听君
满分:4 分得分:4
6. 范礼安在澳门总结了几条到中国传教的方针,不正确的是()。

A. 传教士要说是仰慕中国文化而来
B. 要穿佛教徒僧袍,称自己是印度西僧
C. 到中国大陆的传教士应该学习中文
D. 劝导加入天主教的中国人学葡萄牙语
满分:4 分得分:4
7. 《明史•欧洲四国传》中提到了五大洲的是()。

A. 《佛郎机传》
B. 《吕宋传》
C. 《和兰传》
D. 《意大里亚传》
满分:4 分得分:4
8. 写了一本《远东游记》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是()。

A. 柏朗嘉宾
B. 罗伯鲁
C. 马可波罗
D. 孟高维诺
满分:4 分得分:4
9. 郑和到达各国的第一件事就是()。

A. 宣传朱棣的皇帝诏书
B. 赠送礼物
C. 进行贸易活动
D. 武力征服
满分:4 分得分:4
10. 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最远到达中东地区
B. 前两次的出访均至印度半岛南端为止
C. 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D. 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作针路
满分:4 分得分:4
11. 天主教的传教史上被称为是东方布教之勋的是()。

A. 沙勿略
B. 范礼安
C. 罗明坚
D. 利玛窦
满分:4 分得分:4
12. 唯一得到谥号的来华传教士是()。

A. 汤若望
B. 南怀仁
C. 白晋
D. 利玛窦
满分:4 分得分:4
13. 利玛窦认为中国人也应该更多的建立一种平等、博爱的关系,因而写了()。

A. 《西国记法》
B. 《交友论》
C. 《畸人十篇》
D. 《天主实义》
满分:4 分得分:4
14. 对照现代地理知识,《万国全图》缺失()。

A. 美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南极洲
满分:4 分得分:4
15. 对唐景教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景教碑是一块黑色的石灰石碑,大体完好
B. 高10英尺,宽4英尺,厚1英尺,重约2吨
C. 正面文字32行,每行62字,共1900余汉字
D. 下方和左右侧面是一些专门的文字,即希腊文
满分:4 分得分: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