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四川省年德阳市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19.7 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殷商崇尚“天命”,最终走向残暴而导致国家灭亡。

周人在吸取商亡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以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为主导的礼乐文化。

这一变化反映出A.周人沿袭了商代的治国理念B.周人治国有更多的人文色彩C.儒家思想已被统治者所推崇D.神学思想对政治影响的加深2.《孟子》言,“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与孟子这一思想形成鲜明反差的是A.墨子的“兼爱”B.荀子的“性恶伪善”C.孔子的“仁爱”D.韩非的“法不阿贵”3.据《汉书》记载:在惠帝和吕后之朝,“海内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无为,故惠帝拱己,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刑法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这反映出,汉初A.道家思想影响国家治理B.史书编纂深受儒学影响C.法家学派已丧失影响力D.儒学改造与更新的完成4.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崇尚老庄的“玄学”。

当时的思想家们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

玄学的产生反映出,这一时期A.老庄学说取得主流地位B.儒家经典丧失其影响力C.思想领域的冲突与融合D.官员选拔标准发生变化5.据《资治通鉴》,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梁武帝君臣惟谈苦空,侯景之生乱,百官不能乘马。

(梁)元帝为周师所围,犹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

此深足为戒。

”唐太宗在此意在阐述A.道家学说的局限性B.国家兴亡的历史根源C.研究历史的重要性D.治国理政的实干精神6.宋代史家重视写当代史,重视总结历史,特别是总结唐朝和五代史,寄寓着对时事、对现实的看法,在评论历史中提出变革主张。

这表明宋代A.士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B.理学统一了士大夫的思想C.政治制度深受前朝的影响D.改革体制成为士人的共识7.宋代某位思想家主张“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即六经都是注释我心,我心本与六经相通相合,互为注脚,所以就不必再去用著述来表示,因此他留下的著作很少。

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XXX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据XXX记载,XXX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

据此可知,XXXA.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B.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D.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C.推动平民教育的迅速发展25.据《高祖、太宗实录》记载,在XXX发动玄武门之变前夕,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于是出现“XXX(XXX)将有天下”的传言,太子XXX和XXXXXX兄弟借此状告世民。

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玄武门之变的真相C.儒学影响史书撰写B.封建宗法制被破坏D.天文观测水平较高26.XXX、XXX、XXX、XXX、XXX并称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

图1是北宋五子学术生涯的主要情况示意图。

图1图1所示情况反映出当时A.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C.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强B.文明重心的南移已完成D.经济发展决定文化水平27.中国传统数学接纳的是实测实算的方法。

明朝中前期,西方士带来了数学著作《几何本来》《测量法义》等,物理学著作《泰西水法》《奇器图说》等,地学著作《XXX 1图》《职方外纪》等。

这一情况的出现A.拓宽了当时士人的视野C.开启了中西文明的交流B.实现了传统科技的转型D.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28.1879年,轮船招商局船只驶往檀香山,后又试航旧金山,但遭到外国航运势力“竭力抗拒”;1881年装运茶叶,试航伦敦,“因洋商颇存妒心”而不得不停航;驶往南洋、新加坡、槟榔屿的轮船,因外国同业的跌价竞争,“亏折甚巨”。

这些事例可用来说XXX支持近代企业的发展B.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C.XXX企业面临激烈的外部合作D.民族产业抵抗了西方的侵略29.1895年之前,台湾已有诗社,但为数不多。

1895年后,或是“前清遗儒,学非所用”,故“相率为诗”,或是“省籍人士,未忍汉学未坠,提倡诗学”,于是“诗社继立,遂风靡全岛矣”,最多时竟有300余个。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据司马迁记载,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

据此可知,孔子A. 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B. 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C. 推动平民教育的迅速发展D. 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可知体现的是孔子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A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未涉及到人伦秩序,B选项排除。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C选项排除。

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据《高祖、太宗实录》记载,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夕,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于是出现“秦王(李世民)将有天下”的传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兄弟借此状告世民。

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B. 封建宗法制被破坏C. 儒学影响史书撰写D. 天文观测水平较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于是出现“秦王(李世民)将有天下”的传言”可知《高祖、太宗实录》是为李世民进行玄武门之变进行辩论,是儒家忠君思想的体现,C选项符合题意。

仅从《高祖、太宗实录》记载中不能得出宣武门之变的真相,A选项排除。

材料描述的是宣武门之变前夕的历史叙述,此时还未发生,未体现嫡长子继承制原则遭到破坏,B 选项排除。

天文观测水平较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3.两宋时期,山水画家讲究“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以主次、远近、大小等类比人伦秩序的概念来作为山水景物布局的方式,山水画逐步取得画坛主流地位。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20高二下·丽水月考) 为了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反法西斯国家军民浴血奋战,逐渐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下列各次重要战役,按其开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斯大林格勒战役②中途岛战役③诺曼底登陆战④柏林战役A . ②①③④B . ②③①④C . ③①②④D . ②④①③2. (2分)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 .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 .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C .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D . 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3. (2分) (2017高二下·和平期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

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

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A . 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 . 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C . 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D . 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4. (2分)国际联盟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起成立的,美国发出该倡议的主要目的是()A . 争取一战的胜利B . 制裁苏联C . 限制军备,维护和平D . 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权5. (2分)一位对巴黎和会作了专门研究的西方学者评论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的努力的一座纪念碑。

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还尚不可知。

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威尔逊最终没能征服美国的原因在于:()①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②巴黎和会上美国没能实现称霸的目标③美国对美洲以外的事物不感兴趣④苏俄与战败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让美国觉得不公平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①②④D . ①②6. (2分)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波兰而战”,同时又发表声明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德阳五中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下表反映的是广州进出口货物所占全国进出口货物的比重变化。

导致其变化A.五口通商B.协定关税C. 巡查贸易D.投资设厂25.下表为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的历史记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C .中国海军先发制人D .双方力量对比悬殊26.鸦片战争后,北方下层社会原本刮起了痛恨洋物之风,八国联军入京后却以附洋为时髦,天津甚至出现民家户户挂白旗,行人也手持白旗“某国顺民”现象。

这些变化A. 表明中国人完全放弃反抗B. 表明晚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C. 推动了民族意识的新觉醒D. 证实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27.下图是从上海寄往天津的一书函封面,邮政工人在信封上写下宣传标语:“以经济政策对付兵刃武力”“还我河山”。

出现这种现象的背景是A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C.国民革命运动兴起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28.东王、北王、翼王上奏天王请征办米粮:“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此记载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天朝田亩制度》A.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B.缺乏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C.实际上没有真正实行过D.体现出地主阶级政权性质29.1922—1925年,彭湃、毛泽东等在浙江、广东、湖南等地广泛建立农民协会。

到1926年,湖南全省75个县中,37个县建立了农会组织,会员人数约有150万。

这反映出当时A.国民革命的重心在农村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初步形成C.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D.农民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导力量30.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大量移民中国东北,至抗日战争结束,日本移民东北的人数多达100多万人;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日本又大量移民中国华北地区。

日本大量移民中国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人口压力B.进行奴化教育C.实现以战养战D.改善中日关系31A.五次反“围剿”B.三大战役C.突破“三八线”D.百团大战32.《五四宪法》的起草委员会由中共党员、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群众、专家学者的代表组成,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先后有一亿多各族群众、数百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讨论,总共收集整理了一百多万条修改意见。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2019·杭州模拟) 2019是清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先生逝世490周年,1月9日,阳明先生祭祀典礼在浙江绍兴举行。

祭祀这种现象最早始于()A . 西周B . 春秋C . 秦朝D . 汉朝2. (2分) (2017高一上·日喀则期中)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是指()A .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 .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C .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D .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3. (2分)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期末) 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的措施有()A . 文官担任知州B . 设枢密院C . 设三司使D . 设参知政事4.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在中国古代,秦以后的许多王朝在立国之初,其官员主要来自于功臣,即所谓的“功臣政治”,其儿子也往往能占据高位,称作“功臣子政治”。

这一现象()A . 说明科举制度形同虚设B . 导致贵族政治得以恢复C . 影响国家治理模式转型D . 保障功臣后代世袭特权5. (2分)“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 .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 .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 .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6. (2分) (2019高二下·瓦房店期中)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445年立法允许平民与贵族通婚,公元前326年确立禁止债务奴隶制的法律,公元前287年立法赋予平民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

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请将I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钢笔(作图除外)做在答题卡上,不得出框。

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总计60分)l.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后被废。

最终康照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做继承人,秘密建储制由此开始。

该现象在实质上()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B.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C.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削的合法性D.说明了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2.贞观四年,唐太宗问政于张玄素。

玄素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

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於此……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

”材料表明,张玄素()A揭示隋王朝亡于暴政 B反对君主独断专行C主张加强控制地方 D建议扩大选官范围3.《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

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A. 由秦王赢政创立B. 春秋战国已出现C. 全面取代分封制D. 加强了君主专制4.枢密使一职在五代被武臣所掌握,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已之手以便宜从事,职掌范围达到极限;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武将渐转为文官,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材料反映了宋代君主()A.防止武将专权B.重视分宰相之权C.强调监察地方D.掌握国家经济命脉5.在明成祖朱棣武力夺取建文帝的帝位后,朱允炆后来被追谥为“惠宗让皇帝”,意即他把帝位让给了明成祖朱棣;朱祁钰在被其兄明英宗赶下台后,其庙号后来被追谥为“代宗”,表示他只是个代理皇帝罢了。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德阳五中高2017级高二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A. 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黄金梦B.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增加C. 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D. 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2.“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A.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B.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D.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3.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A. 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B. 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 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D. 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航路开辟后的一段时间,亚洲一些国家生产的棉织品由于份量轻、颜色鲜明、价格低廉、尤其是耐洗,在欧洲非常受欢迎,开始被大量进口,但却被英国一些小册子作者污蔑为“适于轻佻女子的低劣商品”。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 英国人关注女子的端庄与品行B. 这是一种宣扬贸易保护的行为C. 英国人对亚洲产品有抵触情绪D. 当时亚洲棉纺织水平高于欧洲5.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说”。

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 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C. 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D. 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

”促成英国该时期“领先地位”的因素包括()①君主立宪制度形成②确立海上殖民霸权③积极发展垄断组织④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阳五中2017级高二下春5月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据司马迁记载,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

据此可知,孔子A.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B.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C.推动平民教育的迅速发展D.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2.据《高祖、太宗实录》记载,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夕,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于是出现“秦王(李世民)将有天下”的传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兄弟借此状告世民。

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玄武门之变的真相B.封建宗法制被破坏C.儒学影响史书撰写D.天文观测水平较高3.两宋时期,山水画家讲究“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以主次、远近、大小等类比人伦秩序的概念来作为山水景物布局的方式,山水画逐步取得画坛主流地位。

据此可知,山水画的创作A.反映出士人顺应自然的思想倾向B.受到了程朱理学义理观念的影响C.改变了文人画派注重写意的技法D.满足了民众对艺术多样化的需求4.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学最为发达的时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书的增加,在数量上全面超越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

《救荒本草》等应用植物学著作的产生是明清农学发展的又一特点,这些著作不仅对野生可食植物的形态、功效、食用方法进行详尽的描述,还配以图画,方便辨识利用。

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重视科学研究B.人地矛盾突出C.经世致用思潮盛行D.运税制度改革5.中国传统数学采用的是实测实算的方法。

明朝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带来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物理学著作《泰西水法》《奇器图说》等,地学著作《万国舆图》《职方外纪》等。

这一情况的出现A.拓宽了当时士人的视野B.实现了传统科技的转型C.开启了中西文明的交流D.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6.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

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

这种变化反映了A.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B.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C.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7.1895年之前,台湾已有诗社,但为数不多。

1895年后,或是“前清遗儒,学非所用”,故“相率为诗”,或是“省籍人士,未忍汉学未坠,提倡诗学”,于是“诗社继立,遂风靡全岛矣”,最多时竟有300余个。

诗社的盛行反映出A.日本对台湾实施同化政策B.台湾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C.诗歌成为民众反日的载体D.传统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8.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9.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10.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出版,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和北欧东欧弱小民族国家的作品。

在鲁迅等人的带动下,俄罗斯文学在五四时期呈现出一种声势浩大的局面。

这说明A.译书成为救亡图存的主要方式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C.翻译活动深受政治形势的影响D.俄罗斯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11.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12.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13.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14.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15.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

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16.1927年8月,毛泽东曾对瞿秋白说:“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这表明A.第一次国共合作处在破裂的边缘B.革命重心转移促进了红色政权巩固C.毛泽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毛泽东倾向于在农村开展革命运动17.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将工农兵苏维埃作为一种革命的“政权形式”。

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将口号由“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

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要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

这些变化反映了A.共和政体被各党派接受B.民主革命任务发生转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中共建国思想趋向成熟18.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D.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19.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

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20.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一论断()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 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 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2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22.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23.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这反映了A.苏轼关心百姓疾苦 B.《三国演义》盛行当时C.宋代市井生活丰富 D.尊刘贬曹观念深人民心24.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2分)2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漸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

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

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慣,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

--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材料二陈独秀指出:“尊卑贵贱之所由分,即三纲之说所由起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

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

就是说,“三纲”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它所维护的自然是封建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秩序。

因此,“尊上抑下、尊长抑幼、尊男抑女”乃是它的根本精神与宗旨。

……他的结论是,要摆脱压制,实现平等,维护独立自主的人格,建立“推己及人的主人道德”,就必须推翻“三纲”,批判旧礼教。

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度,实现自由、平等,乃是中国近代的时代要求、历史任务。

--摘编自张锡勤《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历史根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和影响。

(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等批判封建礼教的原因(4分)(2)2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