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框学案设计
高一政治一体化教学案:第四课01框(必修1)

课前预习案班级:姓名: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执笔人:徐敏一、必会内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生产决定消费的;生产决定消费的和;生产为消费。
人们的消费不是由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决定的。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发展的历史。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经济增长、促进发展。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并提高劳动力的,提高劳动者的生产。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和。
2.大力发展生产力(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要求。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基础。
才能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
才能不断增强,提高我国的地位。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意义。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必须加快的发展;必须牢牢扭住这个中心;必须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易混点提示1.生产决定消费,因此,生产发展了,消费水平必然提高。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因此,消费总是促进生产的发展。
三、自主检查1.近年来,“假日经济”方兴未艾,“假日消费”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这说明()A.生产决定消费B.消费发展能促进生产发展C.消费决定生产D.我国人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居民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消费活动,从根本上说的是要受()制约A.收入水平B.物价水平C.国家经济发展水平D.人口数量的制约3.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因为()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④称霸世界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课堂教学案班级:姓名: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执笔人:徐敏一、自主构建知识框架二、师生合作探究材料一: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
《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学案

《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教案《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教案一、考点解读考点 1: 剖析生产和花费的关系生产决定花费⑴人们的花费不是由主观梦想决定的,而是由决定的。
⑵生产决定花费的;生产决定花费的;生产决定花费的;生产为花费创建。
⑶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计和发展的。
从必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花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 花费拉动经济增添 , 促使生产发展 .⑴花费是生产的。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停知足人民民众日趋增添的物质文化需求。
⑵花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作用。
⑶花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花费热门的出现,常常能一个家产的出现和成长。
⑷花费为生产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踊跃性。
考点 2: 理解鼎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⑴必需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计和发展的基础。
②鼎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
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趋增添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伍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一定。
③鼎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
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拥有重要意义 . 所以,必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摇动,坚持以为中心,全神贯注搞建设,全心全意牟取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鼎力发展生产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⑵重要性:(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作用)只有鼎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稳固社会主义制度成立起雄厚的,才能挣脱经济文化落伍状态,减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追上以致超出发达国家,充足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胜性;才能不停增强,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⑶如何鼎力发展生产力?①一定坚持党基本路线不摇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神贯注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鼎力发展生产力,一定尊敬,尊敬,尊敬人材,尊敬,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高中政治必修一学案第四课第一框

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明确目标】1、了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性和发展生产力的措施。
2、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把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扩大内需的意义。
【学生展示】------------【教师精讲】1、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表现在:①②③④(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表现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的调节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劳动力)2、社会再生产过程(1)社会再生产过程有哪些环节?(2)各环节之间的关系?3、大力发展生产力(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①根本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
②现实原因:第一,解决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第二,是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③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现实意义: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四要素:路线、人、技术、改革)【学生质疑】一、探究思考探究一:张大妈家的菜篮子不经意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往日冬季的当家菜萝卜白菜土豆少了,鸡鸭鱼肉虾和各种蔬菜多了。
而且自从市场上有了绿色食品,刘大妈就成了它的忠实消费者,绿色消费已经成为当今时尚,如今,刘大妈一家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家里液晶电视、变频空调、电脑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双休日,刘大妈一家经常到体育馆和健身房进行锻炼。
用她的话说就是“花钱买健康”。
而利用DVD娱乐休闲、网络远程教育等,也是刘大妈一家生活的重要内容,刘大妈整天乐呵呵的“新时代、新生活”已经成为她的一句口禅,如今,刘大妈一家的生活有了飞跃性的改变,眼下,看着周围的邻居在周末都开着自家的小轿车出去游玩,刘大妈也筹谋着为家新添一辆私家车。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材料分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探究二:见教材P29思考:消费对生产有什么影响?探究三:见教材P30思考:说说我国生产发展的成就。
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框学案

1.生产决定消费
具体包括生产决定消费的________,决定消费的________,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________。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A.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B.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2.由于我国众多城市缺水严重,水价节节攀升,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海尔停产了非节水型洗衣机而代之以国家A级标准洗衣机。这说明()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在买方市场上,消费决定生产 ④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生产。只有蛋糕做大了,分给每个人的才能更多更好,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提高。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主观愿望决定消费需求
C.消费水平受物价总平的影响
D.只要生产发展,社会就能和谐
活动元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活动主题
课堂训练
巩固提高
完成右侧练习
1.下列手段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是()
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②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④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据此回答2~3题。
(2)网上购物消费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四课第一框学案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导学案)【学习目标】 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发展生产力的决定 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通过对 “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学会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 消 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学习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学习难点】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课前预习案】预习本框,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注意理解课本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标出。
、知识梳理:(一) 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表现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表现在:(1)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社会再生产过程1•社会再生产过程有哪些环节?2.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三)大力发展生产力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 )根本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 O(2 )现实原因:第一,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1. 知识: 因素2. 理解:3. 能力:主要矛盾 )第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现实意义: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四要素:路线、人、技术、改革)二、预习自测1.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学案

教师寄语:拥有一双慧眼,丰富自己的头脑,畅想鲲鹏展翅,翱翔苍穹。
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学案使用时间:2012-3-29【复习目标】1.识记:发展生产的意义。
2.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复习重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复习难点】1.对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解。
2.混合所有制。
【使用说明】依据B案复习课本并写出提示语,填写学案空白处,理清思路并记住基础知识。
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重点理解并会运用,特别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1)生产决定消费①②③④(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
(4点区别开)①②③④【注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及其关系。
【思考】消费都能促进生产发展吗?2、大力发展生产力(1)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和意义)△(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2、公有制为主体:△(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范围:①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及意义②集体经济的含义、形式、地位及意义③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或集体成分是公有制):△(3)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注意理解)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充课本上)(2【补充】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有利于发展生产、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综合国力。
【判断】外资经济等于三资企业吗?★4、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原因+意义)(2)怎样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两个毫不动摇)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学海泛舟慧眼识珠1.判断:(1)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高中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4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5.怎样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
【答案】 3.(1)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3)非公有制经济在利用分散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 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 5.(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3)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必修①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学案1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课文阅读、考点探索、框架重现
《考试说明》对本学案的基本要求有: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3)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4)公有制为主体; 5)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6)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解析】本题以三十年改革开放为时事热点背景,立足于考查党的农村经济
改革新政、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等新知识,考查学生对新农村建设、公司 制度、农村集体经济、企业经营等多方面教材知识点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 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较难题。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 转,农民仍然享有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但不是完全的所有权。所 以经营权的自由流转并未从实质上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之所以允许其自 由流转,目的在于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化水平。 所以③④当选。①与题意无关,②说法错误。
【答案】1.(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生产 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1)最终目的(2)调节(3)动力(4)新的劳动力
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框

强调,我们的经济总量 确实在不断扩大,但是 人均水平还很低。我们 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还是需要把自己的 事情办好,一心一意谋 科学发展,一心一意谋 包容发展,这是最重要 的。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①理论依据: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决定消费。 ②现实依据: A: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B.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C.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质量和水平 D.生产是消费的动力
3.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除夕夜一家人围坐电视机前观看央视春晚是多年来的
传统习惯。随着网络春晚的出现,以及PC、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的盛行,
电视已不再是中国人看春晚的唯一渠道。这说明 ( )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决定消费的方式
怎么消费
定
消 费
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怎费么得样
为消费创造动力
要不要、 想不想消
费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吃穿住行等生存和生活资料
探究:结合材料,分析消费对生产有什么影响?
每年的双十一不仅是光棍节,更是网购狂欢节。在这一天,许多商家会
进行大规模促销活动,让利酬宾的优惠活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今年的 双十一,仅天猫的总成交额就超1682亿元。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4.由于我国众多城市缺水严重,水价节节攀升,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课时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发展生产力的因素。
(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同学们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同学们理解并衷心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自主预习一、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生产决定消费的;生产决定消费的;生产为消费。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能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起着;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提高。
二、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其中,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由生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
(3)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1)必须要坚持,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要牢牢扭住这个中心,坚持。
(2)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必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大力推动。
(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
推动、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
课堂探究探究一:生活中的思考1.大家在家里和学校都使用过什么高科技产品呢?2.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有哪些影响?3.生活娱乐方式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笔记】探究二:生产如何决定消费镜头一:刀耕火种的原始人只能用石头做锅烹煮食物,这让电饭煲“很生气”。
镜头二:通信:古代——飞鸽传书,现代——电话、QQ、手机……交通:古代——马车、牛车,现代——电动车、摩托车、汽车、火车、飞机……镜头三:古人的见闻只能口述笔写,现代人可以欣赏宛如身临其境的实况直播。
镜头四:“智能电视”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出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关注与渴望。
思考:生产是如何决定消费的?【笔记】探究三: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镜头一:某饭馆的宣传招牌上写着“快来吃饭吧,要不你我都要挨饿!”镜头二:“大哥大”手机与“超轻超薄”智能机。
镜头三:随着私家车增多,汽车美容、汽车饰品、汽车音响、汽车改装等一系列相关服务都红火起来。
镜头四:“教育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新热点。
思考:消费又是如何反作用于生产的呢?【笔记】探究四:大力发展生产力镜头一:2013年中国几项基本经济数据镜头二:中国内地多省GDP富可敌国人均GDP世界排名近百位思考: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2.怎样做才能发展生产力?【笔记】“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提出过高的消费要求是错误的;而在生产发展允许的限度内一味限制消费也是不对的。
”你们同意以上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随堂练习1.我国居民对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巨大需求带动电信行业的蓬勃发展,说明()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2.自从彩电、冰箱、洗衣机在城市普及后,城市消费进入了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储备期,必须有新一代“领航产品”出现,才能带动新的消费热点。
这里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A.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C.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一定能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3.近年来,我国通过采取扩大消费信贷,改革消费体制,着力启动住行和教育消费,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发挥了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这表明()A.生产决定消费的数量和质量B.扩大内需就是扩大城乡居民消费C.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向和规模,是生产的目的D.提高消费水平是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4.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受教育的人数多了,程度高了,大量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走向工厂企业、公司等经济部门,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
这一材料说明()A.生产决定消费B.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C.消费提高了劳动力质量D.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5.某著名经济学家说:“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经济才能真正地启动起来。
”这里他强调的是()A.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B.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C.消费与生产互相决定D.消费是生产的动力6.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因为,大力发展生产力()①是保持商品价格的长期稳定的需要②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④是增强综合国力,充分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2013年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回眸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5年的时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由此可见()A.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B.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C.改革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D.改革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课后提升辨析: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因此消费决定生产。
参考答案自主预习一、生产与消费1.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2.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调整和升级导向作用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劳动力的质量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二、社会再生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直接生产过程分配和交换消费三、大力发展生产力1.(1)物质资料(2)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1)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经济建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3)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进步和创新(4)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持续健康发展课堂探究探究一:手机、平板电脑、GPS导航,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沟通、信息交流和出行。
这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水平的提高,从而给我们创造了更多方便生活的新产品。
所以从根本上讲,人们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即生产决定消费。
探究二:生产决定消费。
具体表现为: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总之,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探究三:生产是围绕着人们的消费需要进行的,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首先,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其次,消费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再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最后,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探究四:1.(1)从理论层次进行分析。
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从现实角度分析。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就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现阶段的根本任务,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3)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1)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各行各业的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所以,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4)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课堂辩论(1)同意,它正确地反映出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2)生产决定消费。
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随堂练习1.B2.A3.D4.C5.D6.C7.B课后提升(1)生产与消费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并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来看,生产是起点,它提供了用于最终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
(3)因此,虽然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生产决定消费。
题目中的观点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