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职体育课中实施“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

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一、制定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学生们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这些目标和任务应该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相一致,既能够保证学生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把有利于学生的团队合作及交流技能融入其中。
这些目标和任务要尽可能的具体和实际,以便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合理分组,培养合作意识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分组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合理的分组可以让学生们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之间进行合作和交流。
在中职体育课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别等因素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人数最好在4-6人之间,既能够保证每个学生有参与感,又可以保证小组的活跃度和凝聚力。
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团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设立明确的规则和责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秩序性,需要给予学生们一定的规则和责任。
每个小组成员需要严格遵守小组内部的规定,按照自己的分工和任务去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要尊重其他组员的工作和意见。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的交流和互动,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倡导互助与分享合作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们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应该互相帮助,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在小组内部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合作,达到更好的学习成果。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五、及时总结和反馈中职体育课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对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进行探索和改进,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在体育课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

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体育课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团队协作能力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合作学习的环节,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
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
一、明确合作学习的意义与目的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需要明确其意义与目的,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理解和认可。
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团队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二、创建合作学习的氛围为了让合作学习能够有效进行,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营造一种积极的合作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逐渐适应合作学习的模式,例如设置小组学习形式、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制定小组规则等。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可以更自觉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制定合作学习的任务和计划合作学习需要有明确的任务和计划,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整合各自的资源和能力,达到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的合作学习任务和计划。
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运动项目,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进行训练和比赛。
在制定任务和计划时要兼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作用,不至于被边缘化。
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 分工合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部分,然后进行交流和合作,最终完成整个项目。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论文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论文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要迅速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思想,由教学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
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笔者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发挥双主作用,鼓励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能动性,使学生运用独立的分析、探索、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由于《课程标准》只是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和不同的水平目标,对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课程标准》并未做出详细的规定,这就意味着对每个学生来说,实现目标的途径可以是多样的。
例如,提高耐力素质这一目标,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家里或健身场所采用跑步机和自行车器等健身器械进行专项训练计划,无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室外采取重复跑、变速跑和越野跑等练习方法。
此外,由于不同的学生在生理、心理、技能、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新课程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学习水平目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能够达到的最适宜的水平目标和学习练习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空间,不要给学生规定过多统一的要求,不要给出太多的条条框框。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分析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确定自己“跳一下,够得着”的学习目标,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和练习手段,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不搞“填平补齐”、“大锅饭”、“一刀齐”,尽可能地发现和捕捉每个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成绩和潜在的能力,不要求每个学生的均衡发展,而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特长和鲜明个性。
要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进行学习,要鼓励学生自主设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完善学习策略、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身心体验。
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

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指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参与学习过程,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而是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优势,与同学协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发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策略在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指导者。
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思路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识别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甄别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因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已经不再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是充当着知识和信息的媒介,学生则需要在合作中彼此相互借鉴、互相帮助、共同获得成长。
针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引导式授课策略。
教师在教授知识时,通过提问和思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新知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积极参与课堂,增强课堂活跃度,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变革式评价策略。
应采用综合评价和自主评价的方式对学生成果进行评价,教师要对学生持续不断地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高合作能力。
二、团队建设策略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需要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只有建立团队,才能协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因此,在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中,团队建设是非常关键的。
在团队建设方面,有以下策略:1.团体意识培养。
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明白只有在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情况下才能成功,通过小组互相竞争,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对小组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主观能动性。
2.分工合作策略。
合作学习重在分工合作,合理地分配每个人的角色和任务,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同时,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仅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让学生在不同领域展现天赋和才能。
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

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为了提高中职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合作学习的开展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方向和手段。
下面,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
一、选合适的合作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小组合作、伙伴合作、对等合作等等。
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群体来说,应选择与之匹配的合作方式。
在中职体育课程中,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合作学习,因为这种方式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二、设合理的合作目标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和教师应该共同明确合作的目标是什么,以便在合作过程中更好地达成预期的结果。
在中职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合理的合作目标,比如:让学生通过合作,掌握某项运动技能;让学生通过合作,增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技巧;让学生通过合作,促进身心健康等。
三、交换信息和知识合作学习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和互动,以便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中,相互借鉴、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在最终达成共同目标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中职体育课程中,学生可以交换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分享自己的运动经验,共同探究某个技巧或动作的要领,以此来达成合作学习中的共同目标。
四、评价合作过程和结果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学生合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在评价中注重学生合作的过程,更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在评价结果时要确保准确、客观,能够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提高。
综上所述,中职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群体、课程内容、合作方式、合作目标等因素,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育健康课“自主、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体育与健康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摘要:教师应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而且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学生的角色是由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建构者,并且要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师生教学互动的新理念。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体育教学一、自主学习——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自主学习,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行为能力实行有意识的自我选择、支配和调控,并具有与自觉活动学习态度相应的、有规则的探索,学生只有自觉主动地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呢?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真正居于学习的主体位置。
长期以来,体育课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在教师的“指使”下整齐划一地被动表演,学生几乎成了跟练的机器人。
在新编的教学大纲中,实现了由教法向学法的转轨,要求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使学法成为核心。
学生可通过看、听、练、议、评的学习方法,再通过实践来掌握锻炼的方法和技术。
“看”和“听”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教师的示范、聆听教师的讲解来正确把握动作的结构、要领、方法,既有利于技术的掌握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练”是体育教学的基本途径,可通过自练、互练、分组练、集体练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潜序渐进地学习;“议”和“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共同探讨,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教师不直接讲解,而通过相互间的学习、启发获得最终目的。
浅议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浅议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实践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体现“以发展学生终身体育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
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外在表现,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
体育教学中只有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有效的完成“体验—认知—实践—发展”这一认知过程,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如:在学习弯道跑技术时,教师根据弯道跑技术与直线跑技术的不同点,打开几份课前准备好的直线跑与弯道跑的动作对比挂图,让同学们观察。
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和实践动作技术,初步掌握弯道跑技术的动作要点。
为进一步掌握该技术,可设置定时跑、定距跑、变速跑、追逐跑等多种跑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自主练习,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动作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
2.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有力的挑战了教师的“以我为中心”的专制。
由于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他们会自然的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最终达到会学、乐学的境地。
由于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学习中,对知识、技术动作都有各自不同地理解体会,大家通过相互探讨,交流学习心得;互相观摩完成技术动作,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进一步促进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如:在蹲距式起跑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练习,然后进行自我对比、自我评价的方法或与他人对比、他人评价的方法,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对比,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分析原因,改进学习方法,在讨论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高校体育教学中合作活动学习法的应用

高校体育教学中合作活动学习法的应用一、合作活动学习法的概念和特点合作活动学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合作活动学习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合作活动学习法提倡学生以主体的角色参与教学活动,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2. 注重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合作活动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合作活动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合作活动学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相互配合能力。
4. 强调实践性和体验性:合作活动学习法以实践操作为主导,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合作活动学习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合作活动学习法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和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合作活动学习法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体育项目技能训练体育项目的技能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传统的技能训练往往是由教师单独指导学生进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
而通过合作活动学习法,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体育项目的技能训练。
篮球的运球技术训练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相互搀扶、相互指导,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2. 体育比赛策略设计在体育比赛策略设计的教学中,合作活动学习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思维,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比赛的战术和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其比赛策略设计的能力。
3. 体育赛事组织在体育赛事组织的教学中,合作活动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策划和组织体育赛事,让他们在组织中承担不同的责任,并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赛事组织任务,从而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高职体育课中实施“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摘要:由于现在的体育课程教学,还是单一的灌输-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改革。
因此,改变传统的观念,在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性研究,使其能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能,使其全面的发展,解决体育课中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体育自主合作学习方式Abstract:as sports course teaching, is also accepted by instilling in single-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f you want to change this, you must follow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refore,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view,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dependence, cooperation,” learning practice research to enable it to acquire motor skills, enhance students … physical, so that i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olve the problems in physical education.Key words: autonomous cooperation of sports learning引言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给课程的定性和确定目标时都把健康要素融入其中。
新《课标》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纲要》中指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发挥体育课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的独特功能,从而依据现代教学思想,探索现代高职体育课的教学,为高职体育课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开辟一条新路。
基础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实验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我们感到了空前的紧迫感;要用教科研的态度进行实验工作,同常规教学相比较,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统计分析工作,工作量骤然加大,使我们感到空前的紧张;一下子从现行的教学大纲向新的课程标准转化,尤其是思想观念要在短时间内进行转变,并且是边实验边理解边转变,使我们认识到实验工作的艰巨性;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课改实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品尝了取得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在活动中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新气象,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是丰富多彩的。
体育教学实践课以来可以说是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一、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前我们对健康的理解一般是从身体方面去考虑的,比较关注学生生理方面,这是片面的;新课程标准赋予了健康新理念,那就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统观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我们体会到几乎每处都渗透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应该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有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在体育实践课过程中便有了明确的理论依据,例如有位教师在设计单杠教学时是这样安排的,第一个练习,用激励口号替代传统的“一二一”口号。
第二个练习,教师设计几个不同高度的单杠,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练习,并提出问题。
第三个练习,设计了各组之间进行连续蹬地上杠支撑比赛练习;第四个练习,让各组自己设计上杠比赛的练习,通过组员之间的热烈讨论学生在练习中兴致很高,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
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发展了学生的素质;通过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帮助他人、互相讨论、组织之间比赛、人人之间比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使得个人与他人、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趋向合作化和紧密联系,整体上反映出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二、注重了兴趣能力的培养通过体育课实践我们认为体育教学不能不要运动技能,但关键是以学习运动技能为手段去实现综合目标,以达到“健康第一”之目的。
例如有位老师在上快速跑教材时安排了如下的练习:练习器械:学生用空矿泉水、汽水瓶子装沙自制“哑铃”96个(学生人手二个),橡胶实心球四个,收录机一台。
练习一: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处理喝完的矿泉水瓶子,如何才能跑得快,跑得快有什么好处?练习二:分组让学生自己创编一套哑铃操(各组经过讨论和交流分别创编了不同形式的哑铃操);练习三:摆放哑铃接力跑;练习四:要求各组在上一个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创编别的形式的接力跑练习(有的组设计了摆好“哑铃”后进行蛇形跑接力赛,有的组设计了快速跑摆图形接力比赛,有的组设计了双人挤“哑铃”接力比赛)。
以上各种练习都是围绕快速跑这个教材去设计的,整堂课显得非常活跃,学生的参与很积极,没有出现厌倦情绪;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有体会、有创造、有交流、有收获,始终兴趣盎然。
实践证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欲望的良方,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
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更新上,都应十分关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注重了知识和思想教育的渗透在体育实践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改变了以往那种坐在教室里讲健康的授课方式,而是针对不同的教材进行启发、诱导、讨论、探究、交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即时的思想教育。
让知识在参与活动当中去消化,在参与活动当中去领会积极的健康的思想内容。
例如,在教授篮球技术时,先让学生回答自己所熟悉的篮球名星,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名星?中国八一男篮为什么会成为常胜将军?(前提:大部分学生通过媒体基本了解NBA和CBA的情况)学生的回答基本上都趋向身体素质好,技术出众,随机应变能力强,整体配合好等。
这时教师提示,没有好的素质和技术是不可能打好篮球的。
在进行素质练习时,教师先提出问题:经常做哪些练习才能跑的快,经常做哪些练习才能跳的高,跳起来怎样落地缓冲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去体会,教师在学生活动中进行必要的示范、讲解及提示。
有的教师发现学生在长跑中出现腹疼现象时就提醒学生要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以及跑步中不要随便说话的锻炼卫生常识;有的教师在耐久跑测试时号召全体学生为落后的同学加油鼓劲,既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团结互助的教育。
好多的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渗透积极的思想教育内容,如:“齐心协力”“突破封锁线”“支援前线”“团结互助”“你追我赶”“勇攀高峰”“快种快收”等。
四、注重了创新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课实际上就是一个创新和合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在实验的开始阶段我们就要求各实验学校要围绕创新去做文章,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做文章,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先有创新意识和行为。
综观我省的课程实验,可以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所采用的方法归结为:在模仿前提下进行创新,在教师提示下进行创新,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创新,在活动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创新,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创新,根据场地、设施条件进行创新,利用音、像、图片、书本进行自主性学习。
对于合作教学我们采用的方法可以归结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帮助、评价合作,组织之间的比赛,组织之间的观摩,组织之间的评价等。
例如:有的教师在让学生活动游戏“多足行进”时只说明条件,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去体会、去探索最有效的合作方法,由失败到成功,去亲身体会团结合作的巨大作用,体现出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特点。
教师的教也体现了创造性:有的教师在上支撑跳跃时打破学生围绕跳箱转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了现有的高台进行攀登练习,变枯燥为有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师利用平梯、肋木上单杠课等。
可以看出虽然有些自制教具还比较幼稚,但可喜的是我们已经向新教学思想下的教学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五、关注学生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学生的差异,有身体素质上的、心理素质上的、性格上的,也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差异。
为了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我们采用的办法有:在评价学生时关注其进步幅度;加强合作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将对学生的即时评价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去研究发挥即时评价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营造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加强分层次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关爱和尊重弱者等。
六、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一般认为,学习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许多国家或地区的体育课程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方式、重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由于课程标准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对于如何实行这些目标,课程标准并未作出详细的规定,这意味着对每个学生来说,实现目标的途径可以是多样的。
关键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空间,不要给学生规定过分统一的要求。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室的帮助与指导,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
合作可以是两人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多人间的合作。
合作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获得更大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体验。
国外的体育教学十分提倡合作学习方式。
关键问题是:在我国的传统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不太重视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习惯于让学生进行个体的练习,特别是在一些非集体的体育活动中更是如此,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活动,集体性的运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
给学生提供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七、总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二种学习方式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都非常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