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者及提名意见项目简介

合集下载

一、提名意见

一、提名意见

项目名称: 新型亚稳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一、提名意见二、项目简介块体非晶合金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性能亚稳金属材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赋予了它比传统金属材料具有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石油化工、生物医学、精密机械、消费电子和信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针对制约其工程应用的瓶颈难题,本项目发明了具有抑菌杀菌功能、低成本、可制造能力强和性能优异的Zr基非晶合金,解决了制约其应用过程中材料成本高、无法多次循环利用的难题;首次发现非晶合金具有高效降解偶氮染料—快速除去染料颜色和抑制原油中石蜡等矿物质析出凝聚特性,发明了用于污水处理和石油开采输运过程中防结蜡用新型高性能亚稳金属材料和装置;发明了非晶合金构件制备成形加工设备和技术,解决了非晶材料构件制备工艺连续性、短流程以及复杂薄壁构件控形—控构—控性一体化制备的难题。

项目成果形成了材料系列—制备设备和技术—产品全链条式综合技术,并实现了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是该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研究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申请国际PCT专利7项,发表SCI 收录论文200余篇。

形成的专利技术成功在辽宁金研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耐尔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

产品不仅在国内获得广泛应用,而且出口到国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本领域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的进步。

三、客观评价1. 国家有关部门评价1)获得中石油和中石化产品准入证:发明的具有抑制石蜡等矿物质析出凝聚特性的功能结构一体化的新型亚稳金属材料和防结蜡装置在国内各大油田获得广泛应用,得到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高度认可,获得中石油和中石化产品准入证。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验收评价:该项目在非晶材料应用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晶及其复合材料短流程制备与成形加工设备和技术,解决了制约其应用的瓶颈问题,制备的相关构件成功应用于消费电子和国防军工领域。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意见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意见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意见一、背景介绍1.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和奖励,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推动科技发展。

1.2 我国科技事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提名对象介绍2.1 提名对象:XXX(个人/团队名称)2.2 提名理由:XXX(个人/团队在相关领域的突出贡献)三、提名意见3.1 XXX(个人/团队名称)是我国在XXX领域的权威专家/领军人物,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独特的科研思路,对相关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3.2 该个人/团队在XXX项目/成果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引领性。

3.3 该个人/团队的科研成果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为我国科技立功。

3.4 该个人/团队在XXX项目/成果上的技术水平、科研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结语4.1 基于XXX(个人/团队名称)在相关领域的突出贡献,我们建议将其提名为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对象。

4.2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审议提名意见,并根据科技进步奖评选标准和程序,深入了解该个人/团队在相关领域的成果和贡献,给予公正、客观的评定和肯定。

五、提名对象的具体突出贡献5.1 在XXX领域的研究方面,个人/团队通过多年的坚持与努力,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其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水平的进步,也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5.2 该个人/团队在XXX项目/成果上具有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在XXX领域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成果,并取得了多项国际专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3 通过持续而深入的研究,提名对象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项目名称:复杂地形下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关键技术

1、项目名称:复杂地形下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关键技术

1、项目名称:复杂地形下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关键技术2、提名者与提名意见:提名单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名意见:该项目攻克了复杂地形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永磁电机直驱、沿线张力控制、空间转弯和安全保障等共性关键技术难题。

研制的带式输送系统满足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规划》要重点研制矿山长距离及大运力带式输送机的战略需求,实现了我国大型带式输送系统的跨越式发展。

相关成果授权国外发明专利4件(美国1件、澳大利亚2件、南非1件),中国发明专利32件,软件著作权9件;发表SCI/EI论文17篇;获国家重点新产品2个;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研制的复杂地形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支撑了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千万吨矿井斜沟煤矿、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黄登水电站的建设,在山西焦煤集团、新汶矿业集团、华能集团、中建材集团等企业推广应用。

产品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项目简介:带式输送是煤炭、金属与非金属等矿山物料运输的主要方式。

传统带式输送系统难以适应复杂地形下的长距离大运力物料输送的要求,多采用接力运输方式,转载次数多、故障点多,污染大;在大坡度大转弯地形条件下甚至采用车辆运输方式,增加了运输距离和道路建设投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安全问题频出,不能满足国家发展大型现代化矿山的战略需求。

《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规划》(2005)明确提出:重点研制矿山长距离及大运力带式输送机。

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自主创新,突破了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永磁电机直驱、沿线张力控制、空间转弯和安全保障等共性关键技术难题。

主要技术创新如下:1. 发明了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永磁电机直驱、分布式张力调节、空间转弯等本体关键技术,解决了传统大型带式输送系统起动力矩小、冲击大、张力波动大等问题,增强了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

国家自然科学奖 提名意见

国家自然科学奖 提名意见

尊敬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
我谨代表[单位名称],向您推荐[项目名称]作为本次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候选项目。

该项目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了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了重大科学发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意义。

该项目的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认可,而且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的成果是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所取得的,主要论文和专著的作者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了前人尚未发现的现象,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实践上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我们相信,该项目的成果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标准,具备获得该奖项的资格。

我们希望评审委员会能够给予该项目充分的关注和认可,并给予其应有的荣誉和奖励。

最后,我们再次感谢评审委员会对该项目的关注和支持,期待着您的回复。

此致
敬礼!
[单位名称]
[日期]。

2023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 模板

2023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 模板

2023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希望能够通过本次提名,展现我公司在科技领域的实力和成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认可。

一、科技项目名称及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XXX技术2. 项目简介:该项目是我公司自主研发的一项创新技术,主要用于解决XXX领域的核心技术难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项目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实验验证,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受到了行业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

二、项目技术创新点及突破性成果1. 技术创新点:该项目在XXX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包括XXX、XXX、XXX等,不仅突破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壁垒,还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 突破性成果: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专利申请、科研论文发表、技术应用推广等,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

三、经济和社会效益1. 经济效益:该项目经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还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2. 社会效益:项目的成功研发和应用,促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团队和机构介绍1. 团队介绍:项目团队由一批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技术实力的专家学者组成,拥有一流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合作机构:在项目研发中,我公司与国内外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项目的成功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其他相关材料1. 专利证书:项目申请了多项专利,已获得授权的专利证书附在附件中。

2. 论文发表:项目团队在相关领域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论文清单附在附件中。

3. 技术应用:项目的技术成果已在国内某某领域的应用实例,具有较高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一、项目名称人造板连续平压生产线节能高效关键技术

一、项目名称人造板连续平压生产线节能高效关键技术

周晓剑,杜官 本,王辉,吴 章康,李君
有权
西南林业 杜官本,邓书
大学
端,李向红
有权
西南林学 杜官本,雷洪

有权
西南林业 大学
雷洪,杜官 本,王辉,席
雪冬
有权
东营正和 木业有限
公司
刘保卫,李 杰,刘冬,李

有权
东营正和 木业有限
公司
刘保卫,李 杰,刘冬,李

有权
东营正和 木业有限
公司
刘保卫,李 杰,刘冬,李
4、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 (1)“甲醛系列树脂人造板胶黏剂合成与应用”获 2018 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 果奖(申报中); (2)“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结构形成及控制机理”获 2009 年云南省自然科学 奖一等奖; (3)“节能环保型连续平压刨花板制造成套技术及工业化”获第九届梁希林业科学 技术奖一等奖; (4)“人造板节能高效生产工艺及配套装备关键技术”获 2018 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研究任务“甲醛系树脂低温加速固化技术”过程中,项 目组提出了穿透式蒸汽预热加速固化技术方案,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设计研发了 成套装置,并于 2014 年 12 月在山东茌平县能通密度板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工业化安装运 行。由于提高产能效果显著,该技术迅速推广至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销售的 20 余条连续平压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

有权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名 杜官本
雷洪 李涛洪 杨志强
刘翔
排名 1
2 3 4 5
行政职务 副校长
副院长 无 无 无
技术职称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高级工程
师 高级工程

国家科技奖 提名意见

国家科技奖 提名意见

国家科技奖提名意见
1. 被提名人/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单位、研究领域或项目名称等。

2. 对被提名人/项目的成就和贡献进行描述:重点强调其在相关领域的突破性研究、创新性成果、技术应用或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突出表现。

可以提及具体的科学发现、发明、技术创新、应用成果等。

3. 强调被提名人/项目的独特性和领先性:说明其在国内或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否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或者对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

4. 对被提名人/项目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进行评价:阐述其对科学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福利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5. 提及被提名人/项目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如果被提名人在团队合作或项目管理方面表现出色,可以适当强调。

6. 表达对被提名人/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的支持和期望:强调该奖项对被提名人/项目的认可和激励作用,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提名意见应根据被提名人或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撰写,确保客观、准确、详实,并突出被提名人或项目的卓越表现和突出贡献。

如果你能提供更具体的信息,我将为你提供更详细的提名意见。

国家科技奖 提名公示 项目简介

国家科技奖 提名公示 项目简介

国家科技奖提名公示项目简介一、背景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进一步激励和表彰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人员和团队,国家设立了国家科技奖,每年评选并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项。

提名公示是国家科技奖评选的重要环节,旨在向社会公布候选项目,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评选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提名公示的意义提名公示是国家科技奖评选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意义如下:1.彰显评选公开、公平、公正。

提名公示可以向社会公布候选项目和候选人的基本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评选工作的公开透明。

2.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提名公示可以将优秀科技项目和科研人员展示给社会,激发更多科研人员的热情和创新活力,推动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

3.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提名公示可以将优秀科技成果向社会公开展示,吸引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三、提名公示的流程提名公示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确定评选标准和条件。

根据国家科技奖评选办法,明确评选标准和条件,制定评选细则和程序。

2.征集候选项目和候选人。

通过广泛宣传和组织申报,征集符合条件的候选项目和候选人。

3.初审及公示。

由专家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确定候选项目和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4.公示期间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期间,社会可以对候选项目和候选人提出异议和建议,评审委员会要认真核实和处理。

5.最终确定候选项目和候选人。

经过公示期间的核实和处理,最终确定候选项目和候选人,列入最终评选名单。

四、提名公示项目简介根据国家科技奖评选办法,提名公示的项目应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果和创新点等内容。

以下是提名公示项目的简介:项目名称:XXX项目简介:该项目是以XXX为主要内容,针对XXX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XXX的成果。

在XXX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主要成果:包括XXX方面的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名称同位素丰度计量溯源及原子量国际新标准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名意见:原子量是一切化学测量的源头和基准,对多学科发展具有基础推动作用。

该项目针对部分元素原子量测量的国际研究瓶颈及同位素丰度计量基标准的严重缺失,长期开展测量机理方法研究和应用验证,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首次揭示了同位素质量歧视效应非线性变化规律,创新提出同位素质量和离子浓度双因子校正模型,建立了同位素丰度精准测量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完成硒、镱、钼、钕、氯5种元素同位素丰度和原子量测量,不确定度降低1~2个数量级,被IUPAC评为国际最佳测量和新标准;建立超浓缩硅同位素无干扰制备和测量技术,满足了国际单位摩尔重新定义中对硅原子量测量的高精准要求。

创新研制同位素国家标准物质62种,填补国内外空白,建立了《同位素丰度测量基准方法》等9项国家标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参加12项国际比对均取得国际等效一致,38项测量与校准能力获得国际互认。

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编写专著2部,发表论文45篇,其中SCI /EI收录25篇。

项目成果产生显著社会效益,在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重大国际科技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我国同位素测量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建立的同位素计量溯源标准和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多个行业领域相关研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计量基础支撑。

经审查,本项目推荐材料真实有效。

鉴于以上所述,提名该项目参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原子量是描述和认识物质世界的基础,是多个学科前沿发展的基础,在质量和摩尔国际单位重新定义、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宇宙形成及演化等科学前沿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基础作用。

本项目针对部分原子量因其同位素分析困难而止步不前的国际研究瓶颈,以及同位素国家计量基(标)准严重缺失,长期系统开展测量新技术研究和多领域应用,突破同位素精准测量关键技术,创建了同位素丰度精准测量新方法,修正了钕、硒、镱、钼、氯5种元素原子量及同位素丰度国际标准值,建立了同位素丰度国家计量基(标)准溯源体系。

项目共获专利4项,研制国家标准物质62种,编写专著2部,发表论文45篇,其中SCI /EI收录25篇。

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建立高精准测量新方法体系,修正了5种元素原子量及同位素丰度国际标准。

首次揭示了同位素丰度质量歧视效应非线性变化规律,提出了同位素质量-浓度双因子校正模型;建立了浓缩同位素样品纯化和全蒸发绝对测量新方法,先后完成了钕、硒、镱、钼、氯5种元素同位素丰度及原子量准确测量,测量不确定度降低10-33倍,被国际同位素丰度和原子量权威发布机构(IUPAC)采纳为国际新标准和最佳测量。

2、首次实现99.998%超浓缩硅同位素比精准测量,为摩尔重新定义做出重要贡献。

2018年,化学测量唯一国际基本单位摩尔(mol)将使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定义,超浓缩同位素硅原子量是阿伏加德罗常数复现必须关键数据。

研究建立了超浓缩硅同位素离子无干扰制备和同位素比值精准测量,标准不确定度达2*10-9,在8个先进国家计量院参加的国际比对中结果最优,满足了摩尔重新定义对硅原子量高精准测量要求。

3、创新研制同位素分析国家标准71项,建立同位素丰度建立基标准溯源体系。

建立同位素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模型,创新研制同位素国家一级标准物质54种,质谱仪校准用标准物质8种,填补国内外空白;建立《同位素丰度测量基准方法》等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首次建立了基于硫、铁同位素稀释质谱基准方法原位定量蛋白质溯源技术;参加的12项国际关键比对全部取得国际等效,38项同位素测量与校准能力获得国际互认。

项目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重大国际科技活动中做出了中国贡献,中国首次进入国际同位素标准物质来源行列,大幅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研究团队被国际同位素与原子量委员会(CIAAW)评价“是同位素测量领域最优秀的团队之一,为同位素科学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计量基标准和测量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重要领域测量溯源和研究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客观评价4.1研究成果的国际公认度和影响力(1)研究成果被采纳为新的国际标准测量的钕、硒、氯、镱和钼元素原子量及其同位素丰度值先后于2005年、2013年、2015年和2017年被IUPAC采纳为新的国际标准和最佳测量,研制的硒、镱同位素标准物质被推荐为国际同位素标准物质,2014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被IUPAC CIAAW列为十二个国际同位素标准物质来源之一。

(2)测量与校准能力获得国际互认先后12次参加同位素测量和同位素稀释质谱方法的国际比对,比对结果均取得了国际等效一致性。

经严格的多轮国际同行评审,38项同位素测量与校准能力及标准物质获得了国际互认(BIPM网站公布)。

(3)国际同行对研究成果的评价2013年时任IUPAC CIAAW主席Brand博士评价硒原子量测量研究“是硒原子量测量的重大突破。

祝贺团队取得的非凡成就”;IUPAC CIAAW高度评价“王军研究团队是同位素测量领域最优秀的团队之一,。

为同位素科学界做出重要贡献”。

美国化学会Chemical & Engineering针对镱元素原子量的改写做了题为“Ytterbium Gets a New Atomic Weight”的研究亮点报道。

Int.J.Mass Spectrom.2010,31(4):193-201 资深审稿人评价“这是一篇很优秀的原子量测量论文,硒原子量急需被重新测量。

必须对作者完成的工作表示祝贺,此项工作很困难……”。

Geostandards and Geoanalytical Research 2015,40(2):227-238审稿人针对硒同位素标准物质研制指出“此项工作是科学界急需并很受欢迎的……”。

Analytical Chemistry2012,84:10350-10358资深审稿人评价“本研究获得了高质量的绝对氯原子量测定数据。

”Analytical Chemistry2017,89(17):9031-9038两位专业审稿人分别指出:“这项工作具有非常高的价值,是测定多同位素元素丰度的研究中获得最广泛成就的研究工作之一” ,“这项工作对现有技术突出的贡献是采用了钼元素的全部浓缩同位素制备校正样品,……”。

4.2科技查新完成人先后委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化工信息中心、COMAR信息库和国家标准物质信息服务平台等对建立的硒、镱、钼、硅等元素同位素丰度基准测量方法、研制的标准物质等进行了科技查新。

结论(节选):(1)……,经检索,目前在所查国内外文献中,上述工作未见与之相同报道,具有新颖性。

(2)无硒、镉、钐、镱同位素丰度(比)标准物质,无铁、锌等浓缩同位素稀释剂标准物质。

4.3国内专家对研究成果的评价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同位素丰度基准的研究”验收意见(节选):“完成人首次在宽泛的锌、钐、硒、镉四种元素的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内,研究了MC-ICP-MS质量歧视效应变化规律,发现同一对同位素比值随着比值的变化,质谱仪质量偏倚校正系数并非成线性变化,比值差异越大,变化越明显。

首次建立了锌、钐、镉、镱全蒸发热电离质谱测量技术,……锌、钐、镉、硒、镱主同位素丰度比测量值的不确定度(0.01%~0.05%),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同位素高准确度测量溯源技术研究”验收意见(节选):“首次研究建立了HR-ICP-MS准确测量高浓缩硅同位素的方法,解决了硅氢等严重质谱干扰影响,为硅球法复现阿伏加德罗常数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测量技术;建立了基于全校正机制的钼、镁同位素MC-ICP-MS基准测量方法,……建立分段式校正模式,提高了同位素比值测量结果正确度。

……”4.4获奖情况“钕同位素组成的绝对测量和钕原子量国际新标准”和“同位素基准测量方法建立及计量标准研究”分别获得2007年、201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

五、推广应用情况5.1推广应用情况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国家计量基础性研究和量值传递、多个重点领域的科研和检测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钕、硒、氯、镱、钼原子量和同位素丰度数据作为有效的国际新标准值,由IUPAC、CIAAW向全球发布使用。

(2)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国际比CCQM-K75、CCQM-K100、CCQM-P48、CCQM-K98、CCQM-K49、CCQM-P160等12项基体样品中铂、铜、铀、铅、镉等同位素及含量测量,均取得等效一致的成绩;38项同位素测量与校准能力获得国际互认。

(3)项目完成人作为主编和部分章节撰稿人编写了质谱技术丛书《无机质谱概论》(2006年出版),“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无机质谱分析》(2016年出版),为质谱和同位素分析测量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

(4)长期协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利用同位素人体示踪技术开展我国重点人群微量元素生物利用研究,先后为对方准确分析了六千多份人体同位素示踪生物样品,提供了大量有效的同位素基础数据。

(5)先后与中科院、地质大学、农科院等研究院所和高校联合开展地下水、土壤、农作物等样品中同位素示踪和测量研究,并共同发表SCI收录论文多篇。

(6)为社会提供同位素测量技术服务和相关计量标准量传技术服务。

近年来测量和出具了两百多份硒、锌、硼、锶等同位素组成分析测试报告和质谱仪校准证书,研制的多种标准物质提供给社会多个行业领域使用,保障测量量值溯源传递。

5.2社会效益项目研究成果已产生显著社会效益和重要影响力,原子量测量从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标志着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以该技术为支撑的原子量新标准值测定的国际竞争,集中体现了技术创新和国家计量研究综合实力。

钕、硒、氯、镱、钼原子量和同位素丰度数据作为新国际标准值向全球公布,阿伏加德罗常数复现的硅摩尔质量国际比对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重大国际科技活动中做出了中国计量的实质性贡献。

项目构建了同位素计量基标准溯源体系,填补了国内外硒、镱等同位素丰度基标准空白,扩展了测量与校准国际互认能力,中国计量院被列入国际同位素标准物质来源行列,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为逐步摆脱同位素标准依赖国外的被动状况创造了条件。

同时,原子量和同位素标准为化学成分量测量溯源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溯源源头资源保障。

通过形成的计量溯源标准体系向地质、环境、营养健康、检验检疫等行业领域进行技术辐射和提供量传服务,为解决重点领域的科学前沿难题,促进同位素化学、质谱分析等学科及多领域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计量技术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