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然药物化学-第一节绪论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

由AA-MA途径生成。
(二)甲戊二羟酸途径
(mevalonic acid pathway,MVA途径) 1、萜类物质由MVA途径生成。 2、MVA途径说明:
① 出发单位是乙酰辅酶A; ② 中间产物是MVA.
③ MVA转变为IPP(焦磷酸异戊烯酯)
与DAPP(焦磷酸二甲烯丙酯),这两者
(IPP是DAPP的异构体)是生物体内真正的
色氨酸又与生物碱的生物合成关系密切)。
(四丙氨酸、酪氨酸与色氨酸等。
莽草酸
COOH
苯丙氨酸
COOH NH2
鸟氨酸
NH2 COOH NH2
OH OH
OH
COOH NH2 N H OH COOH NH2
酪氨酸
色氨酸
2. 有些氨基酸是先经过脱羧成为胺类,再 经过一系列反应(包括甲基化、氧化、还原、
(一)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途径)
1、脂肪酸类:天然饱和脂肪酸类均由 AA-MA途径生成。 ① 偶数饱和脂肪酸的出发单位是乙酰辅酶A. 奇数饱和脂肪酸的出发单位是丙酰辅酶A.
② 碳链的延伸是由缩合与还原两个步骤交
替来完成的.
2、酚类:出发单位也是乙酰辅酶A,但碳
链延伸过程中只有缩合过程.
3、蒽酮类:可归入聚酮类化合物中,也是
4.新药的创制。
※ 几个术语: 1.生理活性成分
经过不同程度的药效试验或生物活性实验,
包括体外(in vitro)及体内(in vivo)实验,
证明对机体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
※ 生理活性成分并不一定是真正代表天然药
物临床疗效的有效成分。
2.有效成分(Active Constituents): 即单体化合物,具以下特点: (1).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 (2).具有一定的理化常数;
[医学]天然药物化学总论1
![[医学]天然药物化学总论1](https://img.taocdn.com/s3/m/e18449dd84868762cbaed556.png)
四. 天然药化的作用:
1. 探索中药防病治病的机理(有效 成分、有效部位); 2. 阐明中药炮制现代科学依据; 3. 改进剂型、提高疗效; 4. 开辟药源、开发新药。
1、探索中药防病治病的机理 (有效成分、有效部位)
【性味功效】 辛、苦、温 散寒、平喘、利水
1、探索中药防病治病的机理 (有效成分、有效部位)
强身健体、补肾壮阳 舒筋活络等
链霉菌
放线菌
第一节 绪论
一.天然药物的概念:
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矿物质等自然界中存 在的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
包括作为药物使用的生物体(如植物、动物 、昆虫及微生物等)及其部位生物提取物与榨出 物及从中分离得到的纯化合物。
?
天然药物 = 中药
药品注册分类
按种类 中药、天然药物
2. 研究内容: 主要指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多为 有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 法、结构鉴定及生合成途径。
三、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
1. 生物活性成分:经过药效实验或生物活性实验, 证明对机体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
2. 有效成分:天然药物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代 表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单一化合物。
制法: 以上六味,苦参、百部、花椒、白
鲜皮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 合并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硼砂,搅 拌使溶解,制成1000ml,药液边搅拌边 分装;雄黄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另 分装成小袋,即得。
芒硝: Na2SO4.10H2O(泻热通便)
石膏: CaSO4.2H2O(清肺热)
海马:
雄黄,为硫化物类 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 二硫化二砷。归肝,大 肠经。有毒。解毒杀虫, 燥湿祛痰,截疟。用于 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痈肿,疔疮,疥癣,蛇 虫咬伤。常用量0.15~ 0.3克,入丸散用。外 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患处。
河科大天然药物化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绪论1,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含义: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2,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测定,生物合成,构效关系。
3,天然药物的来源:植物(主要的),动物,矿物和微生物有效成分:是指天然药物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代表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单一化合物。
4,生物活性成分:经过药效实验或生物活性,证明对机体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
5,有效部位:指当一味中药或复方中药提取物中,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叫做有效部位6,有效部位群:含有两类或两类以上有效部位的中药提取或分离部位7,单体:即化合物,指具有一定的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确定的化学结构式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生物合成1,一次代谢: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的反应过程称之为一次代谢。
(名词解释)(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这些对植物机体生命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2,二次代谢: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不起重要作用,而且并非在所有的植物中都能发生的反应过程称之为二次代谢过程。
(名词解释)3,生物合成的结构单元:(名称和结构式是重点)C1单元C2单元C5单元C6C3单元C6C2N单元吲哚C2N单元C4N单元C5N单元4,生物合成的途径乙酸-丙二酸途径AA-MA途径、甲戊二羟酸途径MVA途径、脱氧木酮糖磷酸酯途径DXP途径莽草酸桂皮酸途径氨基酸途径复合途径第四节提取分离方法1,提取(1)提取的概念:利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将所要成分尽可能从原料中完全提取的过程(名词解释)(2)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相似相溶)、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
(填空题)(3)溶剂提取法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溶剂。
(填空题)(4)选择溶剂的原则: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沸点适中容易回收;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有效成分起化学变化;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

3.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世纪——) 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特点三:研究深度、广度、速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特点三:研究深度、广度、
深度、广度:机体内源活性物质 微量、水溶性、不稳定、大分子 速度:吗啡————1804速度:吗啡————1804-1925 利血平———1952利血平———1952-1956 生物碱:1952前100年,95个 生物碱:1952前100年,95个 1952-1962,1107个 1952-1962,1107个 1962-1972,3443个 1962-1972,3443个
1.原始和萌芽阶段(——18世纪末) 1.原始和萌芽阶段(——18世纪末) 18世纪末 原始和萌芽阶段
天然药物识别、使用经验——巫术 巫术、 天然药物识别、使用经验——巫术、迷信色彩 文明的进步——对疾病 文明的进步——对疾病、天然药物的认识趋于客观 对疾病、
231—341, 231—341,晋,葛洪,《抱卜子》 葛洪, 抱卜子》 1575, 1575, 1711, 明,李, 《医学入门》,没食子酸 医学入门》
海洋天然药物
3.天然药物相关术语 3.天然药物相关术语
天然药物 natural medicine 中草药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本草纲目》,1892种 / 《本草纲目拾遗》,1021种 本草纲目》 1892种 本草纲目拾遗》 1021种 目前我国药用植物总数,15000余种 目前我国药用植物总数,15000余种
3.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世纪——) 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特点四: 特点四:生物活性测试普遍开展 单纯的化合物分离————活性跟踪分离 单纯的化合物分离————活性跟踪分离 小规模测试——高通量筛选 小规模测试——高通量筛选 HTS high throungput screening
药学导论第1章-绪论

多种,97%的化学药品为仿制
制剂水平低:缺少高技术含量的定时、定位、定量释 放药物的制剂,蛋白质、多肽生物大分子制剂以及新 剂型的辅料研究与生产水平较低
第六节 21世纪药学发展趋势
四、我国药学发展的热点方向
健康
狭义: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 精力充沛。 WTO: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个体在体格方 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第五节 现代药学的概念与特点
疾病
《辞海》:疾病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 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的病理过程。
致病因素:外在原因、内在原因、自然环境与社会心
共同发展
第五节 现代药学的概念与特点
三、现代药学发展的特征
高科技特征 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大量应用,高分子材料科学、分 子生物学等高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 学科分化、综合、交叉发展的特征 社会化发展的特征 药学行业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模式转变的特征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化学-药学模式转 变为化学-生物学-药学模式
流传最广:中、日、法、英、德、俄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三节 近代药学发展
一、近代药学相关学科的发展
近代化学的发展:原子分子学说、元素周期表、无机 化学与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近代生物学的发展:林耐的动植物分类系统与命名方 法
近代医学的发展:微生物学与细菌学
第三节 近代药学发展
二、近代药学的发展
药学进步:医药化学运动 药理学形成:大量生物碱被提取出来,研究了它们与
药理学等
专业应用 药剂学 药物分析学等 药事管理法 人文交叉 医药文献学 医药伦理学等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

(四)天然药物化学发展历史沿革和现状
• 特点一:以化学成分的发现和分离为主 1806, 阿片——————吗啡(morphine) 1820, 金鸡纳树皮———奎宁 (quinine) 1828, 烟草——————烟碱(nicotine) 1885, 麻黄——————麻黄碱(ephedrine) 吐根碱、士的宁、小檗碱,阿托品、可卡因等 • 特点二:结构鉴定以化学方法为主 氧化、还原等降解反应——推导结构 碎片合成、全合成————证明结构 • 特点三:生源合成途径、本质的揭示 生源前体的识别:萜类———MVA
提取中药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如:麻 黄碱、烟碱、槟榔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类如:牡 丹酚等。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SFE)
What is…?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Phase Diagram
研究植物的系统发育。
(三) 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4. 功能性食品用及相关产品
功能食品 银耳、苦荞等
香料 natural perfume 美容化妆品 人参、珍珠、黄芪、当归、何首乌、白芷
天然色素
辣椒红色素 ----辣椒 叶黄素 ----万寿菊 紫草红----紫草根 姜黄素----姜黄
例:
紫杉醇(taxol):今日抗癌之星
1963年美国化学家M.C. Wani和Monre E. Wall首次从太平洋杉(Pacific Yew)树 皮和木材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
红豆杉 Taxus mairei
1971年,他们才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 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 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 (taxol)。它能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 分裂期,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分裂。 通过 Ⅱ-Ⅲ临床研究,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 癌和乳腺癌,对肺癌、大肠癌、黑色素 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也都有一
药学医学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黄柏
Berberis sargentiana
三颗针
如人参: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其同属 植物三七、西洋参主要活性成分也为人参皂苷。
抗肿瘤药物紫杉醇临床上用于治疗卵巢癌、乳
腺癌和肺癌,需求量大。主要是从红豆衫科植物太
平洋红豆衫的树皮中分离得到,但含量仅为 10-6
(百万分之一)。后又从东北红豆衫和云南红豆衫
HO NHBzO Ph OH HO AcO OBz O O O OH
奎宁 抗疟药-金鸡纳树皮
CH3 N
OH
O
OH
紫杉醇 抗肿瘤药-红豆杉
吗啡 镇痛-罂粟
(2) 以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新药
CH3
O O O O O
N
N
CH3 COOCH3
OH
O
OH
O C O C 6H 5
可卡因(cocaine,古柯叶) 局麻药
4.
扩大天然药物的资源
从某一中草药中分离出某种药用成分,但由于该中草药 资源有限或活性成分含量较低,可以从亲缘科属植物中发 现这一成分,以扩大药源。
O O N OMe OMe 小 檗 碱 ( b e r b e r in e ) 抗菌消炎
黄连素
Coptis chinensis
黄连
Phellodendron amurense
天然药物化学
natural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卫生部规划教材 第四版
主编 吴立军 主讲 闫福林
本课程讲授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糖和苷 第三章 苯丙素类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类 第九章 生物碱 第十章 海洋天然药物 第十一章 天然药物的开发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第一节绪论

有效成分和生理活性成分二者均为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 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医学ppt
11
无效成分:无生理活性,在临床上无医疗作用的
成分,又称杂质。
有效成分(生理活性成分)与无效成分 的相对性
医学ppt
12
(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 是生理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的: 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 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知识 等,此外,还有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 生物合成途径。
到开发。随着海洋生物的发现和基因调控水平上建立起 来的新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进行广泛的筛选,还将会发 现更多的天然药物。
从1957-1976的二十年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和国立肿 瘤化疗服务中心,对美国、墨西哥、巴基斯坦、西班牙、 捷克、土耳其、乌拉圭等国家的20525种植物的67500个 提取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其中发现189科, 1225属,2127种植物的2787个提取物显示对一种或一种 以上的瘤株具有抑制活性。
● ---分子量小于1000,医只学pp需t 1mg的样品
22
N
CH3O
N H
H
N
H
H
OCH3
H
CH3OCO
OCO
OCH3
利血平 (Reserpine)
OCH3 OCH3
美登木碱 (Maytansine) O
CH3
N
CH3
C H3O
长春碱 (Vinblastine) 长春新碱 (Vincristine)
这种极毒的砂糖样结晶即乌头碱,在欧洲1833
年提出,1医8学60pp年t 才制得结晶。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药物包含了中药但并不等于是中药
●
中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 药和民族药
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载于中医药典籍,以传统 中医药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有 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使用形式,加工炮制比较规范 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
传统中药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
我国天然药物的种类和资源
寻找有效成分,除去无效而有毒成分,以降 低其毒性,提高疗效。 水解 例如:乌头原碱 乌头碱(毒性降低) 炮制
(四)扩大天然药物的资源
从某种植物中提取得到某一种的有效成分 后,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确定其有效 成分的理化性质和鉴别方法,再进一步检 测其他天然药物是否也存在此成分,如果 存在,则扩大了有效成分的资源。 例如:从毛茛科植物中黄连中提取小檗碱, 后在小檗科,防已科,芸香科植物中得到。
李时珍 (1518-1592)
汞 (Hg)、白砂[KH(SO4)2]、食盐(NaCl) 配伍,经升华
而得轻粉(Hg2Cl2) 。
水银加硫磺升而为银珠(HgS)。
《本草纲目》
黄降汞(HgO)、白降汞[Hg(NH2)Cl]软膏等一直作为世界药物用到现在。 朱砂(HgS)至今仍是中国药典药材。
3) 炼丹术与升华药物的实践发现 炼丹术发展了升华法,如樟脑的精制: 洪遵 (1176年)
(五)进行新化合物的研究(化学合成或结构改 造)
临床新药的来源途径 :
① 合成一系列化合物,进行药理实验筛选。 ② 中药中筛选活性成分,再合成新药或制备衍生物。 例: ① 青蒿 青蒿素 二氢青蒿素、蒿甲醚等。 ②古柯叶中分离的古柯碱:合成了普鲁卡因:结构简 单,毒性低
三、天然药化的现状、发展与动向 (一)国外的研究
民族药、民间药 当前占地球面积2/3的海洋中所蕴含的生物资源不断得 到开发。随着海洋生物的发现和基因调控水平上建立起 来的新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进行广泛的筛选,还将会发 现更多的天然药物。
从1957-1976的二十年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和国立肿 瘤化疗服务中心,对美国、墨西哥、巴基斯坦、西班牙、 捷克、土耳其、乌拉圭等国家的20525种植物的67500个 提取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其中发现189科, 1225属,2127种植物的2787个提取物显示对一种或一种 以上的瘤株具有抑制活性。 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有250000种高等植物,进行过研 究和活性筛选的不足10%,因此,天然药物研究的潜力 是巨大的。
紫杉醇 (Taxol) CH COO 3
Cl CH3O N
O
O
CH3 O O H CH3 H O N O
O OH H H
O
CH3
CH3
H H
H
C C C O O OH NHCO
OH
OCOCH3
CH3
HO H OCH3
OCO
(二)国内发展史
1. 古代“本草化学”的实践经验和发现阶段 1)冶金的实践 开拓了化学研究途径。
● 《本草经集注》收药730种,南北朝 ● 《唐本草》载药844种,公元659年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药1300多种, 宋 朝 ● 《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公元1596 ● 《 本草纲目拾遗 》载2608种,清朝 ● 《神农本草经》中有药物365种,公元前221 年, ● 全国性的药用植物资源普查,目前已知天然 药物资源有12807种,上世纪80年代
《本草纲目》(1518-1592)
《改正日本药局方注释》 (第六版)(1953年)
酸鞣质资源生产没食子酸。
7) 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制取纯成分的实践 《本草纲目》 (1518-1592)
除上述樟脑的提取和升华精制外,有关烧酒、 葡萄酒的蒸馏、药酒的浸提,丹参用羊脂浸提。 关于“秋石”的制备中有煎熬、溶解、过滤、 浓缩、结晶等操作。 在 “射网” 的制备下记载:取新鲜草乌汁,经
● 1769年,将酒石(酒石酸氢钾),用钙盐硫酸 法分解制得酒石酸(K. W. Schelle,舍勒瑞典) ● 1804年, 鸦片中得到吗啡(Dorosone,法) ● 1806年, 鸦片中得到吗啡(Serturner,德) ● 1810年, 金鸡纳碱、奎宁碱(Gomez) ● 1806-1860年, 生物碱历史的灿烂时期 ●随后各国医药的交流促使天然药物进入了一个 快速发展的时期
检测手段更先进:从降解结构解析到质谱到核磁共振谱,到核磁 共振二维和三维技术。 ●如利血平(reserpine), 5年时间
N H H H3CO2C OCH3 OCO OCH3 OCH3 H OCH3
H3CO
N H
● 现在只要短短几年的时间甚至几天的时间,且
所需要的样品量也减少 ● ---分子量小于1000,只需1mg的样品
庄长恭等:粉防己—防己诺林碱(Fangchinoline);粉防己碱(Tetrandrine)
(二)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 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 学科。
有效成分:
是药品中含有的成分之一,代表天然 药物临床疗效,经药理和临床筛选具有一 定生理活性的单体物质,能用一定分子式 表示,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苦杏仁皂苷是苦杏仁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 薄荷挥发油中薄荷醇是薄荷辛热解表的有效成分;
无效成分:无生理活性,在临床上无医疗作用的 成分,又称杂质。 有效成分(生理活性成分)与无效成分
的相对性
(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 是生理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的: 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 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知识 等,此外,还有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 生物合成途径。
当时加火炼制而发现“烟火”和“炸药”,从而成 为世界上制造弹药、爆破剂、火箭的先导。
其产生爆炸的原因是:
2KNO3 +3C+S N2 + 3CO2 + K2S +1694卡
6)酶解、酸解、碱解及氧化制品的实践
商周(前256 ~ 前1766) 《诗经》(前476~776年) 《齐民要术》(五世纪) 酿酒业十分成盛行
《本草纲目拾遗》 (1765年)
沉淀,过滤,清液置碗中日晒蒸发,至瓶口现“黑
砂点子”;再放炉内低温蒸发,直到下层为稠膏, 上层现白如砂糖状的结晶。此种“砂糖样”物质, 上箭最快,到身数步即死”。 这种极毒的砂糖样结晶即乌头碱,在欧洲1833 年提出,1860年才制得结晶。
国外学者的评价:
我国外藉院士、英国学者李约瑟孜孜不倦研究 中国古代科技史五十余
发展迅猛的原因-技术进步
●过去,一个天然化合物从天然药物中分离、纯化,
到确定结构、人工合成需要很长的时间。 ●如从鸦片中(Opium)得到的吗啡(morphine)
HO
O H HO H H N CH3
1804年,发现 1918年,确定结构 1952年,人工合成
分离手段更先进:由柱色谱到快速色谱,到HPLC,气相色谱等。
《经验方》
“樟脑”始见于《经验方》, 由马可波罗带到西方。
明弘治 (1505年) 《本草品汇精要》 李时珍 (1518-1592) 《本草纲目》
有樟脑记载。
详细记载樟脑有关提炼和升华 精制的操作。
欧洲18世纪 下半叶
才提出樟脑纯品。
4)汞齐法技术的实践
汞齐法曾用为冶金术。
“银”在《名医别录》中被列为中品,用作镇惊剂。 “银膏”是“用白锡和银箔及水银合成之,凝硬如“银”, 用于 “补牙齿缺落”。至今仍沿用于补牙。 李时珍 (1518-1592) 《本草纲目》
● 神农尝百草,公元前2700年 ● 商代伊尹用药草而为汤液的记载 ● 西周已有食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 医分工,公元前1027年 ● 《诗经》中记有到现在还应用的药草50余种● 《山海经》中有药物139种,公元前770-220 ● 《神农本草经》中有药物365种,公元前221年
多数只是一般化学成分,少数为生理活
性成分,即经过不同程度药效试验或生 物活性试验,包括体外(in vitro)及体内 (in vivo)试验,证明对机体具有一定生 理活性的成分。 但是,并不一定是真 正代表各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成分。
有效成分和生理活性成分二者均为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 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记载着《唐本草》的制银屑法: “银铂以水银消之为泥,合硝石 及盐为粉,烧出水银,淘去盐石,为 粉及细”。
5)黑火药的配伍实践
《神农本草经》 “黑火药”配方
《本草纲目》
硝石列为上品,硫磺列为中品药。 主要组成为硝石(KNO3)、硫磺(S)、 木炭(C)三者的粉末混合物。 黑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淫气湿变”。
5-HMF
水煎生成新物质
5-羟甲基糠醛 (5-HMF)
具有抗心肌缺血 作用,可代表生脉 散的疗效。
药效试验
(三味药中只有五味子含有少量)
(二)控制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
量
从天然药物中分离出有效成份作为对照品, 对药材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则可有效地 控制药品的质量,确保临床疗效。
(三)减低原植物毒性,并提高疗效
CH3O
N H
N H H H OCH3 OCO OCH3 OCH3 OCH3
CH3O N N H
N
OH C2H5
H COOCH3 H N C2H5 H R HO OCOCH3 COOCH3
CH3OCO
利血平 (Reserpine)
美登木碱 (Maytansine) O
CH3 N CH3
长春碱 (Vinblastine) 长春新碱 (Vincristine)
二、 天然药物化学在医药事业中的作用
(一)探讨天然药物治病的物质基础,探索 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可阐明中药产生功效的究竟为何物质。 为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提供了前提和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