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布置作业习题解答10月27日

合集下载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很小,一定能看做质点B. 王同学早晨6:30起床,6:30表示物理学中的时间C. 若物体运动路程不为零,则位移也不可能为零D.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交流220V【答案】D【解析】解:A、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研究问题中有时大小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而有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则不能看作质点,若研究原子核转动或内部质子等的运动,则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B、早晨6:30起床,对应一个点,是时刻,故B错误;C、物体做圆周运动时,位移可能为零,路程不可能为零,故C错误;D、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交流220V,故D正确;故选:D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时间对应一段,时刻对应一点,位移和路程定义分析.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掌握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2. 下列物体运动的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A. 某时刻物体具有加速度,而速度为零B. 物体有恒定的速率,但速度仍变化C. 物体速度恒定,但其速率有可能变化D. 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在减小【答案】C【解析】某时刻物体具有加速度,而速度可以为零,例如火箭刚启动时,选项A可能;物体有恒定的速率,但速度仍变化,例如匀速圆周运动,选项B可能;物体速度恒定,但其速率不可能变化,选项C不可能;当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加速度在减小,物体的速度在增大,选项D可能;此题选择不存在的选项,故选C.3. 一个质点做单向变速直线运动,以的平均速度完成前路程,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则剩下的路程的平均速度为A. B. C. D.【答案】D【解析】设总位移为,则总时间为:,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代入数据可以得到:,故选项D正确。

2024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一10月月考物 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满足题设要求,选对得4分;不选、错选或多选不得分。

)1. 下列有关质点、参考系、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研究神舟十七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之后的着陆轨迹时,不能将它视为一个质点B.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

这里的“5月3日17时27分”指的是时刻C. 研究运动的物体时,选择不同物体作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都是一样的D. 蜂鸟的体积很小,所以研究蜂鸟扇动翅膀的动作时,可以将它视为一个质点2. 深中通道是国家重大工程和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全长约24千米,北距虎门大桥约30千米,小明计划周末从家坐车去深圳宝安机场,他事先用导航软件搜索路线,若选择走A 路线,经过虎门大桥,路程约103千米,耗时约1小时50分钟;若选择走B 路线,经过深中通道,路程约53千米,耗时约1小时10分钟,假设汽车实际行驶路程和时间与导航软件预计的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通过两条路线的平均速度相同B. 汽车通过A 路线的平均速度更大C. 汽车通过A 路线的位移更大D. 汽车通过A 路线的平均速率更大 3. 一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某时刻油管破裂,每隔相同时间有一滴油滴出,选取汽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我们可以根据每滴油之间的距离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运动方向,油滴之间的距离增大时,汽车一定一直做加速运动B. 沿运动方向,油滴之间的距离增大时,汽车的加速度一定增大C. 沿运动方向,油滴之间的距离减小时,汽车的加速度一定增大D. 沿运动方向,油滴之间的距离减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一定减小4. 若某质点沿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22x t t =+,则可知( )A. 质点的轨迹是抛物线B. 质点的初速度为2m /sC. 质点在2s 末的速度为9m /sD. 质点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直线运动5. 如图所示是一辆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x t−图像,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t时电动车回到出发点A. AB段表示电动车在第1s内的位移是4mB. =5sC. 电动车在BC段与CD段的运动方向不同D. 前5秒内电动车通过的路程是24m6. 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将其驱离。假如该段时间内商船速度为零,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 t说法正确的是()A. 海盗快艇在0~66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B. 海盗快艇在96s末开始调头逃离C. 海盗快艇在66s末离商船最近D. 海盗快艇在96~116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7. 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国家地理频道》2019年节目中实验证实:四个水球就足够!四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后作业提升132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后作业提升132

课后作业提升1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基础演练]读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2.图示区域()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经过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灌木下土壤往往具有更多的养分,这种现象被称为“沃岛效应”。

下图为“沃岛效应”现象景观图。

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沃岛效应”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是()A.土壤B.气候C.水分D.植被4.“沃岛效应”现象的主要生态效益是()A.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C.调节气候D.涵养水源[2022·福建莆田高一质检]我国寒温带湿地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以环境冷湿为特点,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大小兴安岭在春季容易发生火灾。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寒温带湿地生态脆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B.纬度C.冻土D.地形6.大小兴安岭寒温带湿地在春季较易发生大火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植被生长好,可燃物多B.气候干旱多大风,相对湿度小C.人类活动增多,活动范围扩大D.气温回升,对流旺盛,雷电频发7.阅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最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发达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广州华南师大附中2024年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

广州华南师大附中2024年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

华南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上)教学检测(一)物理2024年10月本试卷共6页,15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零分)1.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

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

要看到这一现象需满足的条件是()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2.我国游泳运动员潘展乐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赢得冠军,决赛中潘展乐在50米长的泳池中游一个来回,前50米用时22.28秒,后50米用时24.12秒,总成绩为46.40秒,打破世界纪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米”指的是位移大小B.“46.40秒”表示时刻C.潘展乐前50米的平均速度小于后50米的平均速度D.研究潘展乐的划水及触壁转身动作时不能将他看作质点3.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A.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小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数学推理,如果v t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应符合2x t ∝②合理外推,当倾角等于90°时,斜面运动变为自由落体运动③实验验证: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符合2x t ∝,是匀加速直线运动④猜想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v t ∝A .④③①②B .④①③②C .①④③②D .④①②③5.如图所示,长度为5m 的固定斜面上有一长度为0.9m 的木板,其上端与斜面顶端对齐,木板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板通过斜面中点A 的时间为0.2s ,则木板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3m/sB .24m/sC .25m/sD .26m/s6.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 、b 的速度时间-图像所示。

10月27日五年语文集备记录16 《太阳》

10月27日五年语文集备记录16 《太阳》

小学集备记录
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问题引导他们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说明方法的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作用,
教学
资料
教材、教参、多媒体课件
课题
16 《太阳》
第2课时教具课件
教学目标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

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难点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
备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

2024-2025学年高一上数学课时作业27:幂函数

2024-2025学年高一上数学课时作业27:幂函数

2024-2025学年高一上数学课时作业27幂函数基础强化1.下列函数是幂函数的是()A.y=x2-1B.y=0.3xC.y=2x D.y=x0.32.已知幂函数y=f(x)的图象经过点(8,22),则f(27)=()A.3B.33C.9D.933.下列函数中图象如图所示的函数是()A.y=x-1B.y=x323C.y=x13D.y=x-234.若点P(4,2)在幂函数f(x)的图象上,则f(x)的图象大致是()5.(多选)如果幂函数y=(m2-3m+3)xm2-m-2的图象不过原点,则实数m的取值为()A.0B.2C.1D.无解6.(多选)若函数f(x)=(m-2)x m是幂函数,则f(x)一定()A.是偶函数B.是奇函数C.在x∈(-∞,0)上单调递减D.在x∈(-∞,0)上单调递增7.已知幂函数f(x)=xα过点(2,8),若f(x0)=-8,则x0=________.8.已知α2,-1,-12,12,1,2,,若幂函数y =x α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且在(0,+∞)上为减函数,则α=________.9.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3-52和3.1-52;(2)-8-78和-(19)78;(3)(-23)-23和(-π6)-23.10.已知函数f (x )=(m 2+m -1)xm 2-2m -1,问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f (x )是(1)正比例函数;(2)幂函数且在(0,+∞)上为增函数.能力提升11.已知幂函数y =f (x )过点(2,2),则f (x +1)<2的解集为()A .[-1,4)B .[-1,1)C .[-1,3)D .(-∞,3)12.若(2m +1)16>(m 2-m -3)16,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1-132,-12]B .[-12,4)C .(-1,4)D .[1+132,4)13.已知幂函数f (x )=(m 2-m -1)xm 3-1,对任意的x 1,x 2∈(0,+∞)且x 1≠x 2,满足f (x 1)-f (x 2)x 1-x 2>0,若a ,b ∈R ,a +1+b <0,则f (1+a )+f (b )的值()A .恒大于0B .恒小于0C .等于0D .无法判断14.(多选)已知幂函数f (x )的图象经过点(2,12),则()A .函数f (x )为奇函数B .函数f (x )在定义域上为减函数C.函数f(x)的值域为RD.当x2>x1>0时,f(x1)+f(x2)2>f(x1+x22)15.已知幂函数f(x)的图象过点(2,22),且f(2b-1)<f(2-b),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6.已知幂函数f(x)=(m2+m-1)x m+1在(0,+∞)上是减函数.(1)求f(x)的解析式;(2)若(5-a)1m>(2a-1)1m,求a的取值范围.答案解析1.解析:因为函数y =x α叫做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α是常数,对于A ,y =x 2-1是二次函数;对于B ,y =0.3x 是一次函数;对于C ,y =2x =2x 12,由x 12前的系数不为1,故y =2x 不是幂函数;对于D ,y =x 0.3满足幂函数的概念,故y =x 0.3是幂函数.故选D.答案:D2.解析:设幂函数f (x )=x α的图象经过点(8,22),则8α=22,∴α=12,∴f (x )=x 12,∴f (27)=2712=33.故选B.答案:B3.解析:由图象可知函数为奇函数,对于y =x 32=x 3定义域为[0,+∞),是非奇非偶函数,故选项B 排除;对于y =x -23=13x 2定义域为(-∞,0)∪(0,+∞),为偶函数,故排除D ;对于选项C ,y =x 13=3x ,定义域为R ,故排除C ;对于选项A ,y =x -13=13x,定义域为(-∞,0)∪(0,+∞),为奇函数,故A 符合.故选A.答案:A4.解析:设幂函数f (x )=x a ,将点P (4,2)代入,得4a =2,解得a =12,所以f (x )=x 12,定义域为[0,+∞),且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大致图象为B.故选B.答案:B5.解析:2-3m +3=12-m -2≤0,解得m =1或2.故选BC.答案:BC6.解析:因为函数f (x )=(m -2)x m是幂函数,所以m -2=1,解得m =3,所以f (x )=x 3,由幂函数性质知f (x )是奇函数且单调递增.故选BD.答案:BD7.解析:因为幂函数f (x )=x α过点(2,8),故2α=8,∴α=3,即f (x )=x 3,由f (x 0)=-8,得x 30=-8,∴x 0=-2.答案:-28.解析:y =x -2=1x2、y =x 2,是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不符合题意.y =x -12,y =x 12,是非奇非偶函数,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不符合题意.y =x ,y =x 3在R 上单调递增,不符合题意.y =x -1=1x,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且在(0,+∞)上为减函数,符合题意,综上所述,α的值为-1.答案:-19.解析:(1)函数y =x-52在(0,+∞)上为单调减函数,又3<3.1,所以3-52>3.1-52.(2)-8-78=-(18)78,函数y =x 78在(0,+∞)上为单调增函数,又18>19,∴(18)78>(19)78,∴-(18)78<-(19)78,即-8-78<-(19)78;(3)(-23)-23=(23)-23,(-π6)-23=(π6)-23,函数y =x -23在(0,+∞)上为单调减函数,又23>π6,所以(23)-23<(π6)-23,即(-23)-23<(-π6)-23.10.解析:(1)若f (x )2+m -1≠02-2m -1=1,由m 2-2m -1=1得m 2-2m -2=0,解得m =1+3或m =1-3,此时满足m 2+m -1≠0.(2)若f (x )是幂函数,则m 2+m -1=1,即m 2+m -2=0,此时m =1或m =-2,当m =1时f (x )=x -2在(0,+∞)上单调递减,不符题意,舍去;当m =-2时f (x )=x 7在(0,+∞)上单调递增,符合题意;故m =-2.11.解析:设f (x )=x a ,则f (2)=2a =2,则a =12,∴f (x )=x 12=x ,由f (x +1)=x +1<2可得0≤x +1<4,解得-1≤x <3,因此,不等式f (x +1)<2的解集为[-1,3).故选C.答案:C12.解析:由题知构造f (x )=x 16,(x ≥0),由幂函数性质可知f (x )单调递增,∵(2m +1)16>(m 2-m -3)16,m +1≥02-m -3≥0m +1>m 2-m -3,≥-12≥1+132或m ≤1-1321<m <4,综上:m ∈[1+132,4).故选D.答案:D13.解析:∵已知函数f (x )=(m 2-m -1)xm 3-1是幂函数,∴m 2-m -1=1,∴m =2,或m =-1,f (x )=x 7,或f (x )=x -2.对任意的x 1,x 2∈(0,+∞)且x 1≠x 2,满足f (x 1)-f (x 2)x 1-x 2>0,故f (x )是增函数,∴f (x )=x 7.若a ,b ∈R ,a +1+b <0,即a +1<-b ,∴(a +1)7<(-b )7,即(a +1)7<-b 7,即(a +1)7+b 7<0.则f (a )+f (b )=(a +1)7+b 7<0.故选B.答案:B14.解析:设幂函数为f (x )=x α,将(2,12)代入解析式得12=2α,故α=-1,所以f (x )=1x ,定义域为(-∞,0)∪(0,+∞),因为f (-x )=-1x =-f (x ),故函数为奇函数,故A 正确;函数f (x )=1x在(-∞,0),(0,+∞)上都单调递减,但在定义域上不是减函数,故B错误;显然f (x )的值域为(-∞,0)∪(0,+∞),故C 错误;当x 2>x 1>0时,f (x 1)+f (x 2)2-f (x 1+x 22)=1x 1+1x 22-1x 1+x 22=x 1+x 22x 1x 2-2x 1+x 2=(x 1-x 2)22x 1x 2(x 1+x 2)>0,即满足f (x 1)+f (x 2)2>,故D 正确.故选AD.答案:AD15.解析:设幂函数f (x )=x a,a ∈R ,因为幂函数f (x )的图象过点(2,22),所以22=2a ,解得a =-12,所以f (x )=x -12=1x,f (x )的定义域为(0,+∞),且在(0,+∞)上单调递减,因为f (2b -1)<f (2-b ),所以2b -1>2-b >0,解得1<b <2.答案:(1,2)16.解析:(1)由题意得: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可知m 2+m -1=1,即m 2+m -2=0,解得m =-2或m =1.因为f (x )在(0,+∞)上是减函数,所以m +1<0,即m <-1,则m =-2.故f (x )=x -1=1x.(2)由(1)可得m =-2,设g (x )=x-12,则g (x )的定义域为(0,+∞),且g (x )在定义域上为减函数.因为(5-a )-12>(2a -1)-12-a >0,a -1>0,-a <2a -1,解得2<a <5.故a的取值范围为(2,5).。

2024年北京十一中高一(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和答案

2024年北京十一中高一(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和答案

2024北京十一中高一10月月考物理满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填好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3分,每题3分)1.某同学想从学校骑行到天安门广场,他利用手机某地图APP进行导航,如图为导航界面的截图,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8分钟、3.1千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在导航中实时位置时,不可以把该同学看作质点B.18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C.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2.87m/sD.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比3.1千米要小2.在距离地面15m高的位置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5m后回落,最后落至地面。

从小球被抛出到落至地面,共历时3s,落地前瞬间小球速度的大小为20m/s。

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则小球在最高点的坐标为5mB.从最高点到落地点,小球的位移为20mC.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小球的平均速度为5m/sD.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小球的速度变化量为30m/s−3.伽利略相信,自然界的规律时简单明了的。

他从这个信念出发,猜想落体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斜面实验”,如图所示。

发现铜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改变球的质量或增大斜面倾角,上述规律依然成立。

于是,他外推到倾角为90︒的情况,得出落体运动的规律。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是为了便于测量速度B.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是为了便于测量加速度C.由“斜面实验”的结论可知,铜球运动的速度随位移均匀增大D.由“斜面实验”的结论可知,铜球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4.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2s停止,汽车的制动距离为()A.5m B.10m C.20m D.30m5.某国产车型启用全新动力标识,新的命名方式直接与车辆的加速性能联系起来,如图,TFSI前面的那组数字称为G 值,单位为2m /s ,计算公式为“10vG t∆=⨯∆”,式中v ∆为从静止加速到时速100公里的速度变化量,Δt 为不同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

六年级语文上册分层作业设计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时练(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分层作业设计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时练(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分层作业设计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基础必做题:1.在正确读音后打“√”。

女佣.(yōng yòng)追悼.(dào diào)嚼.饭(jiáo jué)怒号.(hào háo)敷.药(fūfú)绷.带(bēng běng)三更.(gēng gèng)淌血.(xiěxuè)逝.世(shíshì)2.反义词连线。

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百思不解养尊处优细嚼慢咽对号入座3.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情节()的内容剧烈地()()的表情微弱的()痛苦地()4.选词填空。

爱抚爱戴爱怜(1)周恩来是一位深受人民()的好总理。

(2)姥姥去世,我再也得不到她的()了。

(3)这孩子挺懂事,谁见了都会生出()之意。

提升选做题(4选2)5.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2)把枣儿整个吞下去,形容读书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3)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6.选一选。

(1)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描写。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2)“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描写。

A. 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7.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课写了五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①②③④⑤(2)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8.阅读课文,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___________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通过作者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这几件事,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___________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00 1.04 400 19 TW ' 1720.27K
2-23 一实心燃气轮机叶片,高度为6.25cm,横
截面积为4.65cm²,周长为12.2cm,导热系数为 22W/(m·K)。燃气有效温度为755K,燃气对叶片的 对流换热系数为390W/(m²·K)。假定叶片断面绝热, 求叶片的温度分布和通过叶根的热流。
解:

r

cV
hA

cd
6h
得 d 6h r 5.3×10-4 m c
校核
Bi

hV A

hd
1.3×10-3<0.1×1
6
3
符合要求
3-11 有两直径均为20mm的银球,加热到650℃后 分别置于20℃的静止水容器和20℃的循环水容器 中冷却。当两个银球温度均有650℃变化到450℃时, 用热电偶分别测得两种情况下降温速率分别为 180℃/S,360℃/S。在上述温度范围内银的物性参数: 试求 两3种60情W 况/(m下 K银),球 与 1水05之00间kg的/ m对3,流c 换26热2J系/(数kg。 K )
求:检查矿渣棉与煤灰泡沫砖交界处的温度是否 超过允许值?并求通过每米长该保温层的热损失?
解:设界面温度为tw。则煤灰泡沫砖的平均温度
为 T tw 50
2
对两保温层分别应用圆筒体导热公式有
0.11 400 tw ln 65 / 25


(0.099
0.0002T ) tw ln 110 / 65
表面涂上陶瓷涂层,其厚度为0.1mm,导热系数为 1.04W/(m·K),此时叶片外表面温度为多少。
解:(1)设叶片表面温度为Tw λ 1=19W/(m·k),δ 1=1mm
h1=8000W/(m2·k) Tg=1800k
h2=400W/(m2·k) Tc=800k
由题意可知
Tg Tc
1 1 1
由此计算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解: 170106 m / s2,103106 m / s2
12.9 106 m / s2, 0.59 106 m / s2
0.155106m/ s2
0 t0 tw 20 60 40
m tm tw 56 60 4
1-3 解:
产 放 h A (Tw Tf )
h 产 A(Tw Tf )

3.14

0.014

0.08
8.5 (14
10
3
)

(69

20)
49.3W /(m2 K )
1-6 一金属板背面完全绝热。其正面接受太阳辐 射的热流密度为800W/m2。金属板与周围空气之 间的对流换热系数为12W/(m2·K)。 (1)假定周围空气温度为20℃,且不计金属板与包围

50
由此解得,tw=167.5℃小于煤灰泡沫砖的允许使用 温度
每米的热损为
2

0.11400 167.5 ln 65/ 25

167.3W
/
m
2-12 燃气温度Tg=1800K,冷却气流温度Tc=800K。 空心叶片厚度为1mm,叶片材料导热系数为 19W/(m·K),叶片外侧燃气对流换热系数 8000W/(m2·K),内部冷却气流对流换热系数为 400W/(m2·K)计算叶片外表面温度。如果在叶片外

hV A

hd
1.95×10-4<0.1×1
6
3
∴符合要求
3-5 初温为25℃的热电偶被置于温度为250℃的
气流中,设热电偶接点可近似看成球形,要使其
时间常数为1s,问热电偶的直径应为多大?忽略
热电偶引线的影响,且热电偶接点与气流间的对流换 热系数为300W/(m²·K),热电偶材料的物性: λ =20W/(m·K),ρ =8500kg/m³,c=400J/(kg·K)。如 果气流与热接点间存在着辐射换热,且保持热电偶时 间常数不变,则对所需热接点直径之值有何影响?
A

代入数据得:
1.5102W /(m K )
1-3 在一次测定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 系数试验中,得到以下数据:管壁平均温度
Tw =69℃,空气温度Tf=20℃,管子外径d=14mm, 加热段长80mm,输入加热段的功率为8.5W。如全 部热量通过对流传热传给空气,试求此时的对流 传热表面的对流传热表面的传热系数多大。
dx
x0 269W
2-26 一个高为0.3m的铝制锥台,导热系数为 顶面直径为0.08m,底面直径为0.14m。顶面温度 均匀为540℃,底面温度均匀为90℃,侧面绝热。 假设热流是一维的,求: (1)温度分布表达式。 (2)通过锥台的导热量。
解:由于导热面积有限,且沿热流矢量方向是变化 的,故不能使用面积为无限大的一维平壁导热方 程 d 2T d 2 x 0 进行计算。
h

c

V A

ln(0
)

6299W
/
m2 K
验算
Bi hV A 0.0583 0.033

因而更精确的值要查图计算

Fo R2
0.727, m 0
0.683,由图查得 1 Bi
4.5

h 360 8000W / m2 K
q q1 q2 h(TW - Tf) F (TW4 - Tf4)
代入数据得TW 3Fra bibliotek8.1K1-8 提高燃气进口温度是提高航空发动机推重比 的有效方法。为了使发动机的叶片能承受更高的 温度而不至于损坏,叶片均用耐高温的合金制成, 同时还采用了在叶片表面涂以陶瓷材料薄层和内部冷 却措施。若陶瓷层的导热系数为1.3W/(m·K),厚度 0.2mm,耐高温合金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为1250K,其导 热系数为25W/(m·K),厚度1.5mm。如果燃气的平均温 度为1700K,与陶瓷层间的对流换热系数为 1000W/(m2·K),冷却空气的平均温度为400K,与内壁
dx
解得:
0
cosh[m(l x)] cosh(ml )
T Tf T 1140
0 T0 Tf 755 1140 385K
∴温度分布为:
T 1140 5.423(e4.26368.2x e ) 68.2x4.263
通过叶根的热流为:
A dT
代入数据得: TW21233.3K
TW2 1233.3K 1250K
故耐高温合金可以安全工作
第二章 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
2-2 已知:δ w=20mm,λ =1.3W/(m.K);外表保温层 λ =0.12W/(m.K),Φ =1500W ,tw1=750℃,tw2=55℃ 求:保温层厚度δ =?
λ =380W/(m·K),ρ =8940kg/m³,c=385J/(kg·K)]
解:假定Bi≤0.1,采用集总参数法计算。

hA
e cV
i
得: h cV In cd In T Tf A i 6 Ti Tf
h 35W /(m2 K )
校核:Bi
4.5 0.01
3-16 设有五块厚30mm的无限大平板,各用银,铜, 钢,玻璃 和软木制成,初始温度均匀为
20℃,两个侧面突然上升到60℃试计算使中心温度 上升到56℃时各板所需的时间。五种材料的热扩散 系数依次为 170106 m2 / s,103106 m2 / s 12.9 106 m2 / s, 0.59 106 m2 / s, 0.155 106 m2 / s.
0.06103m2
k
/W
RC 2

1 h2

1 500
0.002 m2 k / W
热流密度:
q Tf 1 T f 2
Tf1 Tf 2
A
R
RC1 R1 R2 RC2
代入数据得
q 4.05 105W / m2

q Tf1 Tw2 1700- TW2 4.05105 Rc1 R1 Rc1 R1
习题讲解
第一章 绪论
1-1 用平板法测量导热系数的装置,已知在稳态情 况下试件沿厚度方向测得两表面温度分别为40℃ 和30℃,用热流计测得加热的热流密度为15W/m2。 试件厚度为10mm,试求该试件的导热系数。
1-1 解:根据傅里叶定律有 :
q t Tw2 Tw1
面之间的辐射换热,试求平板在稳态下的表面温度。 (2)若空气温度保持不变,平板发射率为0.8,大包
围面的温度页数20℃,试求平板在稳态下的表面温度。
1-6 解:(1)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hA(TW - Tf)
q h(TW - Tf)
代入数据得:
TW 86.7 O C
(2)根据题意有:

:按
q t
R

1500

750 55
2103
1.3 0.12
由此得δ =0.0538m
2-10 已知:外径d=50mm的蒸气管道,tw1=400℃, 其外包裹有δ =40mm、λ =0.11W/(m·K)矿渣棉, 矿渣棉外包有δ =45mm、λ =0.099+0.0002 T 的煤 灰泡沫砖,外壁温度tw2=50℃,若煤灰泡沫砖最 高耐温为300℃。
由傅里叶定理得 A(x) dT
dx
r (0.04 0.1x)
A(x) r2 (0.04 0.1x)2
将上式代入傅里叶公式可得
(0.04 0.1x)2 dT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