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庶谈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

庶谈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

庶谈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先决条件。

概念是对化学知识中的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内容的高度概括,每一个字有很深刻的含义。

在教材内容中,每一节都会有化学概念。

因此做好化学概念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化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

一、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教学化学概念往往都是用一些精练的语言进行描述,所以对于概念中每一个字词,老师都应该认真领会并讲解,特别是要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详细讲解。

老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对概念的阐述要认真思考如何用词,特别要注意阐述中语言的严密,尤其是要准确阐述,选择最能表达清楚的语言进行概念的解释,让学生一听就明白。

纠正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误区,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思维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比如进行“单质”、“化合物”这两个概念的教学,老师应该从“纯净物”这一关键词汇入手,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两种及以上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

学生理解了纯净物,那么单质和化合物这两个概念就迎刃而解了。

二、从宏观入手向微观深入化学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有时是显得很抽象的。

概念的理解或者是微观粒子的概念,学生都会感到陌生和不好理解。

怎样帮学生建立起这样的概念图式,形成正确的意义建构?教师应该从宏观入手,在这里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化学实验,在实验中,让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然后通过自己大脑中的再加工,形成较为准确和清晰的概念。

学生在观察试验中,通过直观的、形象的视觉印象,他们的思维也在发散,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认知水平会有一个飞跃,学生会自己进行知识概念的塑造,从而形成化学概念。

原子和分子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在进行原子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分子的可分性。

学生看到两个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教师继续进行实验操作,用带有火星的木条去接触两个电极的气体,学生将会看到一边带火力的木条复燃,一边是蓝色的火焰。

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比较多,其中多数基本概念对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显得抽象难懂。

要使学生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进而运用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周密考虑,讲究方法,现就如何搞好初三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并以此为载体,培养、提高学生能力浅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做好化学实验。

帮助形成概念做好化学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是形成化学概念的重要方式,直观的实验现象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知,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的教学中,先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接着教师做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实验。

称得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再让学生分组做好两个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发现两个反应的生成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物的总质量都相等。

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出“质量守恒”的本质。

这时。

学生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尚未认识“质量守恒”的本质。

那么,紧接着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世界,抓住“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推理:(1)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2)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3)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4)每种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因而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没有变化;并且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必然相等。

至此,由有限几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方能印证普遍规律,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概念教学中。

化学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发展到理论认识做准备。

实验结果本身并不会自发地呈现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对实验中获得的事实、现象进行逻辑思考,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归纳、综合等思维方法,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经过科学抽象,得出体现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的升华,这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

教学初探——初中化学概念

教学初探——初中化学概念

生 的理解能力有 限 , 在教学 中 , 教师有必要讲 清概念 中的关键 字 、 词 , 仅 要 注 意 对 概 念 论 述 时 用 词 的严 格 性 准 确 性 , 时 还 要 及 不 同 时纠正某些用词不 当及概 念认 识上的错误 , 培养学 生严 密的逻辑 思维 习惯 。例如 , 在讲 “ 质” 化合物 ” 两个概念 时 , 单 与“ 这 一定要 强调概念 中的“ 纯净物 ” 三个字 。单质或化 合物首 先应是一 种纯 净物, 即是 由一种物质 组成 的 , 后再根据 它们组 成元素种 类 的 然 多少来 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 化合物 , 否则 学生就容 易错 将一些混 合 物 当成单 质或化合 物 : 如石 墨与金刚 石的混合 , 虽然 由同种元 素组成 , 却是一种 混合 物 ; 食盐 水 由水和食盐组成 , 因而是混合物
们小 是 化 合 物 。
便 了学 生 的 记 忆 、 握 。 掌 ( ) 用 实 验 帮助 学 生 建 立 化 学 概 念 四 利
化学是一 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 自然科学 , 在化学教学 中无论怎 样重视 实验都 不过分的 。在初 中化学概念教 学中 , 同样要重视发 挥化 学实验 的作 用 。比如 , 饱和溶液 与未饱和溶 液 , 在教 学中应
宏观与微 观相结合 , 生常感 到枯燥无 味 、 以理 解 、 学 难 不感兴趣 。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 的反思 , 我认 为在初 中化学概念 教学 中要注
意 以下 几 点 。


认识 化 学概念 教学 的重 要性
学生学好 化学概念 , 对他们 以后进行 化学原理 、 实验 、 计算 等
同 。化 学 教 学 的宗 旨就 在 于 帮 助 学 生 转 变 对 身 边 生 活 的 日常 观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初探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初探

两 种变化 有什么 不 同? 看 起来这 是一个极 为简 单的实验 , 学 生
在观 察变与不变 的现 象时能 回答 出以下两点 : 剪 纸的过程 中纸 的形状变 了, 但 纸还是纸 , 没有变 ; 纸燃烧过程 中, 纸 由白色变 成 灰 黑色 灰, 灰不是纸 。引导学生讨论这 两种变化又有什 么不同,
化 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 而且非常精炼, 教 师在教 学过程 中,

联系 生活 ,从实 际出发辨析概念
根据新课标 的要求 ,化学教 学要注重联系 生活 实际,培养 学 生学化学 用化 学的意识 。例如 日常生活中的食物 腐败 和瓷碗
要对一 些含义 比较深刻, 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 进行 剖析、 讲解 ,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 的理解和掌握 。如 “ 溶解度”概念一直
然 后指 出第一种变 化纸没有 生成其他物 质是物理变化 , 第 二种
变 化纸燃烧 生成 了不同于纸 的灰是化 学变化 , 这样从这两个 对
将复分解反应发 生的条件延伸为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 或水 或难 电离 的物质 或溶解度 更小 的物 质生成 时复分解 反应 才能
发生 ,学生便很容易理解 了。
识也较多, 学生往往 难于 理解 。因此在讲解过程 中, 若将组成 溶
解度的 四句话剖析开来, 效果就大不一样 了。其一 , 强调 要在 一 定温度的条件下; 其二 , 指 明溶剂 的量为 1 0 0 g ; 其三, 一定要达到 饱和状态; 其四, 指 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 时, 溶质所溶解 的克数 。
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 不同 “ 变化”的概 念。通过 总结 、举例练
习, 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 的意义 , 了解 二者的区别和联 系。 在应用实验 引出概念 的教学 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化学概念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因此概念教学应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掌握概念的实质。

因此,基本概念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存在困难的原因1.学生个体之间经验的习得方式与认知能力存在差异。

2.化学概念繁多,又相互关联,造成了学生记忆的困难。

3.化学概念抽象,难理解。

二、高效地进行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1.通过实验事实引出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概念的讲述都是用实验来说明的。

比如,初三化学绪言部分的实验,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是使学生形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好例子。

如水的沸腾,引导学生观察水转化为水蒸汽再冷凝成液态水的过程,学生总结出变化特点:仅仅是物质状态上的变化,无其他物质生成。

演示“镁带燃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发出耀眼白光及生成白色固体的过程。

这个变化特点是镁带转变为不同于镁的白色物质——氧化镁。

由此,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总结出: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水的沸腾,灯泡通电发光等;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

2.通过抓概念的关键,全面理解化学术语的逻辑性是很严密的,且概念本身包含着高度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如,“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概念,其中的“参加”二字就非常关键,忽视了这个关键的词语,就不可能正确地把握这一概念。

如,铁丝燃烧后的产物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很多学生都认为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就是没有理解这一基本概念。

本概念强调“参加”,则铁丝燃烧后的产物的质量就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所以产物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

3.通过剖析概念,加深理解对一些含义较深、内容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加深理解。

比如,讲解“溶解度”这个概念时,要从这几个要点入手:①强调“在一定温度下”,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温度是前提条件;②强调“100克溶剂”,这是标准;③强调“饱和状态”,这是溶液所处的状态,只有在这个状态下,物质溶解的质量才是定值;④强调“质量”,溶解度要标明单位,单位是“克”。

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初探

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初探



2 1 0


。 初 中化 学 概 念 教 学 的 初 探 对
石本 辉
( 州省 湄 潭 县 湄 江 中 学 贵 州 遵 义 5 3 0 贵 6 0 0)
中图分类号 : 2 G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5 (0 20 — 2 1 0 1 0 — 2 X2 1 )2 0 0 - 1
概念 是最 基础 的化 学 知 识 . 是 化 学 知 识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很 多 学 生 将 “ 变 ” 解 为 只 有 加 快 , “ 学 性 质 ” 认 为 是 性 也 改 理 讲 化 误 物质 的性 质 包 括 化 学性 质与 物 理 性 质 , 因此 。 念 中 概 它是学生认识物质属性极其规律 的起 点。也许有人会说 , 新课程 质 事实 上 , 的化 学 性 质 不 能 随 便 的 理 解 为性 质 。 又 如 ,氧 化 反 应 概 念 中的 强 调 教 学 方 式 的 转 变 。 倡 对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 索 能 力 、 践 能 提 探 实 很 事 概 力 等 素 质 的 培 养 , 不 重 视 双 基 础 教 学 , 实 , 是 对 素 质 教 学 氧 . 多 学 生错 误 的 理 解 为 氧 气 . 实 上 , 念 中 的 氧 不 只 是 指 并 其 这 它 由上 可 知 , 初 中 在 的误解 。试想一下 . 没有任何化学基 础知识的学生 , 它们如何胜 氧 气 . 还 包 括 含 氧 化 合 物 中氧 的意 思 。 利 可 任 对 未 知 的 探 究 . 如何 能 在 各 种 实 际 问题 面 前 , 到 解 决 问 题 化 学 教 学 中 . 于剖 析 的 方法 对 概 念 进 行 教 学 , 以 有 效 的 帮 助 又 找 的方 法 呢 ?显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现状与探索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现状与探索
化 学概 念 和 其 他 知 识 。 关 键 词 : 学概 念 教 学 记 住 概 念 化 念 升 华 概 念
210 ) 12 0
理解概念
深化 概
题 目做 出 氧 化 物 概 念 的 辨 析 .知 道 高 锰 酸 钾 为 何 不 属 于 氧 化物 。 这 些 关 键 字 、 还 揭 示 了 概念 的本 质 。 与 之相 似概 念 区 词 是 别 的 关 键 。 。 学 习 原子 的概 念 时 ,化 学 变 化 ” “ 小 粒 子 ” 如 在 “ 、最 就 是 关 键 词 , 讲 解 时 要 着 重 强 调 。 际 上 从 物 理 学 的 角 度 来 在 实 说 , 子 是 可 分 的 : “ 小 粒 子 ” 仅 仅 是 从 在 化 学 变化 中 不 原 而 最 也 可 再 分 的 角 度 去 理 解 , 不 能误 解 为 质 量 、 积 等最 小 。 在 历 而 体 年 中 考题 中 围 绕 此 概 念 的 题 目也 不 少 .最 好 在 讲 完 后 讲 解 几 道 与 此有 关 的 例题 以加 深 理 解 。


实 验 是 化 学 学 习 的 基 础 , 据 这 一 特 点 , 师 可 以结 合课 根 教 堂 演 示 实 验 。 引 学 生 的注 意 力 , 加 学 生 的对 化 学 概 念 的感 吸 增 性 知识 , 由教 师 对 演 示 实 验 的现 象 进 行 分 析 , 导 学 生 对化 再 引 学概 念形 成 初 步 的认 识 。 在“ 学 变化” “ 理变化 ” 化 和 物 的教 学 中 , 教 材 要 求 给 学 按 生做 了水 的沸 腾 、 矾 的 研 碎 、 矾 溶 液 与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的反 胆 胆 应 、 理 石 与 稀 盐 酸 作 用 四个 演 示 实 验 。 后 要 求 学 生 根 据 观 大 然 察 到 的现 象 . 出上 述 四个 实 验 结 果 的相 同 点 和 异 同 点 , 找 多数 学 生 都 能 得 出前 两 个 实 验 没 有新 物 质 产 生 ,后 两 个 实 验 产 生 了新 物质 的结 论 。 了加 深 学 生 的理 解 和认 识 , 又 补充 了撕 为 我 碎 纸 张 和纸 张 燃 烧 的实 验 ,随后 进 行 总 结 : 纸 张 撕 碎 和 纸 张 “ 燃 烧 都 属 于 纸 张 的变 化 。 纸 张撕 碎 仅 是 形 态 发 生 了 变 化 . 但 没 有新物质生成 , 于物理变化 ; 纸张燃烧除形态发生变化 以 属 而 外 , 产 生 了 新 物 质 . 化学 变 化 。 ” 由学 生共 同讨 论 总 结 , 还 属 再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物理变化 。 又如 . 解 度 的 概 念 是 比较 抽 象 的 . 生 在 理 解 方 面 存 在 溶 学 定 的 困难 。在 教 学 中 可 以 让 学 生 通 过 控 制 变 量 的 方 法 进 行 试 验 , 而更 深 刻 地 理 解 溶 解 度 概 念 存 在 的 四个 条 件 。 同样 , 从 饱 和 溶 液 和 不 饱 和 溶 液 、 量 守 恒 定 律 等 概 念 , 可 以通 过 实 质 均 验 让 学 生 建 立 概 念 。 之 , 师 空 洞地 讲 解 , 能 是 事倍 功半 , 反 老 只 学生听起来也是枯燥无味。

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

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

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摘要:初中化学教学必须重视概念教学,这是化学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第一步。

化学概念的教学是化学的基础,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概念体系。

只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概念体系,学生学习起化学来才会融会贯通,出神入化。

也只有这样的化学教学,才是健康科学高效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高效初中化学教学必须重视概念教学,这是化学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第一步。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固然要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培养,但不可忽视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

初中的化学概念教学非常重要,一定要搞好。

一、化学概念的重要性每一个化学概念,语言都非常严密,它把一种物质或现象的内涵外延都规定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落,每一个字都有极其重要的含义。

化学概念不但是认识这种事物或现象的最初的符号,而且与这事物或现象有关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化学原理、实验、计算等方面都需要概念来界定或理解。

概念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也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认识物质属性极其规律的起点。

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化学概念都糊糊涂涂,弄不清楚,那以后的化学学习肯定是一头雾水,进入了迷阵,严重措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影响化学教学质量,学生真正步入化学的殿堂是很难的。

二、做好化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措施1、直观法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形象理解,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初中学生由于思维心理发展不健全,他们的思维还主要以直观为主,抽象思维不发达。

因此,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要尽量从生活、从身边的具体事物入手,引导学生理解。

更应该利用直观的手段,用模型来帮助学生认识。

比如,原子、分子的结构,它们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想象不出来。

这时候,老师可以用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模型结构,从而让学生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

同时更要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具体的化学变化过程,用模拟手段动画出来,可以让化学反应过程清楚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帮 助 学 生理 解 化 学 概 念 的 本 质
化学是一 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自然科学 ,在化学 教学 中无论怎样重视实验都不过分。在初 中化学概 念教学 中, 同样要重视发挥化学实验 的作用 。比如 , 饱和溶液与未饱和溶液 ,在教学中应 该让 学生亲手 配制 , 这样 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其含义 。同样 , 溶解 度 、质 量 守 恒 等 概 念 ,都 可 以用 实 验 让学 生 建 立 概 念 。否则 , 老师 空洞地讲解 , 只能使学生昕得枯燥 。
5 . 通 过 各 种 训 练 帮 助 学 生 巩 固化 学 概 念
对化学 概念的理解不 能是支离破 碎的 , 而应该 是全面 的, 只有 这样 才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 , 并 能利 用化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深刻地理 解化学概念 , 他 们 只能 死 记 硬 背 地 学 习概 念 了 。 学 生 死记化学概念 , 就不会灵 活运用 , 那就等于没有掌握 化学概念。因此 , 在实际 的教学 中, 老师要 帮助学生 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 比如 , 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的学习 , 要 强调判 断的标准是看有无新物质 的生成 , 有新物质 生成的就是 化学变化 。比如 , 水 变成水蒸 气, 很 多学 生错误地认为它是化学变化 , 那 就要向学 生讲清楚 : 水 蒸 气 的本 质 仍 然 是 水 , 只 是 状 态 发 生 了
3 彳1 用对 比方 法帮 助 学生 正 确 地 形 成概 念
初 中学生 由于年龄特征原 因,他们的思维主要 以直 观 为 主 。因 此 , 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 , 要 尽量 利用直观 的手段 。 比如 , 原子 、 分子 的结构 , 它们是微 观粒子 , 看不见 , 摸不着 , 学 生 想 象 不 出来 。这 时 候 , 老师可 以用模型来帮助学生认识原子 、分 子等微 观 粒子的结构 , 从 而形成原子 、 分子等概念。
课 堂艺术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初探
■ 王 松 华
概念是最基础的化 学知识 ,也是化学知识 的重 要组成部分 ,它是 学生认识 物质属性及其规律 的起 点。也许 有人会说 , 新课程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 , 提 倡对学生创新能力 、 探索能力 、 实践 能 力 等 素质 的培 养, 并不重视双基础教学 , 其实这是对 素质 教育 的误 解。试想一下 : 没有任何 能在各种 实际问题 面 前 找 到 解 决 问 题 的 方 法 呢 ? 显 然 是 不 可 能 的 。 因 此, 化学概念教学是任何时候都应该重视的 。 本 文就 新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中如何 做 好 初 中 化学 概念 教学 进 行 阐述 , 仅 供 大家 参 考 。
4 彳1 用 实验 帮 助 学 生建 立 化 学概 念
多媒体技术也是很好的直观教学 ,因此在具体
的化学教学 中, 我们应该重视它 、 用好 它。 比如 , 学生 对“ 原 子是 化学 变化 中 的最 小 微 粒 ” 这 一 概 念 总 是不 理解 , 很 多 学 生 根据 这个 概 念 , 还 错 误 地认 为 分 子 比 原子大 。 利 用 多媒 体 动 画 , 可 以 让 化 学 反 应 过程 清楚 地 展 示 出来 , 让 学 生 清 晰地 看 到 : 在化学反应 时 , 分 子分为原子 ,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 的分子 。
二、 做 好 化 学 概 念 教 学 的 策 略 1 . 加 强 直 观 教 学
变化 , 不是新 的物质 , 因此它属于物理变化 。 同样 , 水 结成 冰 、 电灯发 光等变化 , 都没有新 的物质生 成 , 它 们都属于物理变化。 在 具 体 教 学 中 ,老 师要 对某 些 化 学 概 念 进 行 剖 析, 才能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 , 尤其要 帮助 学生领会 其本质意义。 比如 , “ 催 化剂” 这个概念 , 一定要 让学 生理解其 中“ 改变 ” 的含义 , 它可 以是加快 , 也可以是 减慢 ; “ 不变” 的含 义 是 指 质 量 与 化 学 性 质 , 很 多 学 生 将“ 改变 ” 理解为 只有 加快 , 讲“ 化 学性质 ” 误认 为是 性质 。事实上 ,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 与物 理性 质, 因 此概 念 中 的化 学 性 质 不 能 随 便 地 理 解 为 性 质 。 又如 , 氧化反应概念 中的氧, 很多学生错误地理 解为 氧气 , 事实 上 , 概念 中的氧不 只是指氧气 , 它 还 包 括 含氧 化 合 物 中氧 的意 思 。 由上 可 知 , 在 初 中化 学 教 学 中 , 利 用 剖 析 的 方 法 对概念进行教学 ,可 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 念 的内在含义 。
化学上很多概念具有对立性 ,如果在 教学 中采 用 对 比 的方 式 进 行 ,可 以帮 助 学 生 更 好 地 领会 概 念 的含 义 , 从 而 收 到 良好 的教 学 效 果 。 比如 , 物理 性 质 与化 学 性 质 ; 物理 变 化 与化 学 变 化 ; 分解 反 应 与 化 合 反应 ; 纯净 物与混合物 ; 单质 与化合物等 , 在教 学中 应该加强对 比,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 、掌握它 们。


认 识 化 学概 念 教 学 的 重要 性
学生学好化学概念 , 对 他 们 以后 进 行 化 学 原 理 、 实验 、 计算 等方 面的学 习会起 到很大 的帮助 。 如果在 教学 中忽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 ,那 么让学生真 正学好化学是很难的。 在新课程教学 中 , 很多老师能 在课堂教学 中广泛地开展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等活 动, 但重视 概念 教学 的却不多 。 难道新课程教学真的 不需要重视化学概念教学了? 笔者认为 , 化学基本概 念 在 中学 化 学 教 学 中有 着 极 其 重 要 的 地 位 ,重 视 化 学 概 念 教 学 是 提 高 化 学 教 学 质 量 的关 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