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G324线云城段路面大修工程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aqg324 标准的具体内容

aqg324 标准的具体内容

aqg324 标准的具体内容
标准的具体内容指的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的具体实施。

在各行业和领域中,制定和遵守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工作
效率以及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生产制造领域,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制造工艺、
操作流程等各个方面。

通过制定和遵守这些标准,可以保证产品
具有一致的质量和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

在服务行业中,标准的具体内容涵盖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
客户满意度等方面。

通过制定和遵守这些标准,可以确保服务的
一致性和专业性,提升服务效果,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加客户的
信任和忠诚度。

在建筑工程领域,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筑设计、施工技术、
材料选用等方面。

遵循这些标准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
用性能,减少建筑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舒适性。

在食品安全领域,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储存
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要求。

遵循这些标准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
卫生,减少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在环境保护方面,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排放标准、废物处理要求、环境监测方法等。

遵守这些标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环
境破坏,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健康。

标准的具体内容在各个领域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遵循和执
行标准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够确保安全、保
护环境、满足需求并增强消费者的信任。

G324线路面大修方案优化处理

G324线路面大修方案优化处理

G324线路面大修方案优化处理摘要:本文通过对G324线路面大修东1标项目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怎么优化变更处理化解矛盾做出了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原设计;施工;优化处理一、原设计本路段K789+000~K799+705,长10.705Km,广汕公路惠州段是1991年在原双车道的基础上,按就地爬的形式拓宽而成(路基宽16M,路面宽15M),平、纵面线型仅基本达到设计速度60 Km/h的要求。

纵坡较平顺,但路面状况较差,排水系统堵塞,基本丧失了排水功能,降雨时,排水不畅,路面积水现象十分严重,车辆通过时,加速路面的破坏。

大修后K789+000~K799+705,长10.705Km,仍维持原有的公路标准,平、纵面线型基本达到设计速度60 Km/h的要求。

采用两幅路面(路面宽度调整为16M,与路基同宽)同时加铺新路面的方案;尽可能恢复和设置沿线排水系统;完善交通设施;原有桥涵如影响结构耐久性、危及结构和行车安全则进行维修。

二、施工时遇到的矛盾1、原设计排水沟为50*50混凝土;碧山村沿线长760 M,遇大雨经常有积水无法及时排除,当地村民深受其害已久。

排水沟只是在路口有现浇的盖板,碧山村人口众多,并且是一个公交车的停靠点,人员聚集也较多。

因部分路段原有砌石边沟年久失修,边沟砌体已破坏严重,失去排水功能且积水严重。

2、标头处与沿海高速立交相接K789+000~K789+170段沿海高速公路已施工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刚施工不久较完好,设计没有考虑与之顺接,标尾处与市政路段相连,市政路段宽度为25M;路面由窄变宽(也或由宽变窄),车道更迭没有缓冲。

3、白云高速出口钢筋混凝土隔离岛原设计为拆除重建;原有隔离岛最宽处为4 M,占用车道太多,且是事故频发的地点。

原设计对白云出口原隔离岛作拆除后,以砌路缘石绿化岛分隔交通,仅对跨线桥墩下的绿化岛作设置波形钢护栏防护。

4、路口仍然按1991年水平重建;现有路口平面尺寸改变较大,部分路段纵坡较大行车困难,有的是新的路口。

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国道G324线云霄城关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

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国道G324线云霄城关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

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国道G324线云霄城关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批复【法规类别】勘察设计【发文字号】漳交总工[2017]109号【发布部门】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日期】2017.12.01【实施日期】2017.12.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国道G324线云霄城关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批复(漳交总工〔2017〕109号)云霄县交通运输局:你局《关于要求审查审批国道G324线云霄城关段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请示》(云交〔2017〕347号)收悉。

经审查,我局认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的该项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基本符合部颁技术标准和漳交总工〔2017〕92号批复精神。

现批复如下:一、建设规模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漳江大桥桥头(桩号K0+000,对应国道桩号412K+109),沿旧G324线布线,途经云霄云陵镇、莆美镇,沿线与绥阳路分离式交叉,与云漳路、人和路、高洋路、将军大道平面交叉,与七星山路、彩龙大道分离式交叉,终点位于厦深铁路桥桥头,里程6.419km。

二、技术标准本项目按一级公路标准兼城市道路功能设计,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分为26m、30m两种断面形式(加两侧莆政路辅道断面总宽度分别为54m、58m,两侧莆政路辅道不在本工程范围),双向六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

路基及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均为1/100,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按城-A级验算,抗震设防烈度7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

其他技术标准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执行。

三、路基路面及防护工程设计(一)本项目路基宽度26m、30m,横断面组成为K0+000- K0+970、K4+070-K6+419段横断面组成为:2×[0.5m路。

龙海324国道规划方案 (2)

龙海324国道规划方案 (2)

龙海324国道规划方案背景龙海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是福建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之一。

龙海市经济较为发达,是闽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龙海市到南平市之间有一条重要公路 - 324国道,该路线连接着龙海市和南平市以及两市之间的其他城镇和乡村。

因此,324国道的建设和规划对龙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324国道沿线交通流量逐年增加,交通事故频发,所以龙海市政府决定对该路线进行规划和升级,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促进龙海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规划目标1.提高324国道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2.优化324国道的路线和交通设施,提高路况,提高通行速度,并保障交通安全;3.推动龙海市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提高运输和通行效率;4.提升城市环境,美化324国道的路线,增加旅游吸引力。

规划内容1. 路线规划根据324国道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现有条件,规划建设龙海至南平之间的高速公路,全长200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

高速公路由龙海市出发,经过县区和城镇,最终到达南平市。

此外,龙海市南部四县区之间的324国道将进行路段扩建和重建,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

2. 交通设施规划为提高324国道通行效率和安全性,规划建设多项交通设施。

具体包括:•路面提升或重新铺设,提高路况,保障通行安全;•安装路灯系统和标志牌,保障夜间通行安全;•修建桥梁、隧道、涵洞等交通设施,优化路线;•安装交通监控系统,实现道路交通监控;•建设停车场和服务设施,便利旅客停车和服务。

3. 城市环境提升规划针对324国道沿线城市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规划实施城市景观提升工程。

具体包括:•加强镇中心城市景观绿化和卫生清理;•通过互联网建立市民意见和建议反馈机制,改善沿线市容卫生;•修建斑马线,为行人和骑行者提供安全通行;•规划并建设沿线服务区,为旅客提供便利服务;•鼓励沿线商家进行亮化工程和宣传标语;4. 经济发展规划由于324国道连接着龙海市和南平市,沿线有众多乡村和小镇,基于此,龙海市政府将规划建设多项旅游和经济产业。

云浮2022年道路规划六回国道

云浮2022年道路规划六回国道

云浮2022年道路规划六回国道
**交通局长在2022年5月底的**市民生热线直播中,对市民特别关注的国道G324改线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了答复。

据悉,该工程是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6月底进场开工。

据**官方发布的介绍,国道G324线**市腰古至茶洞段改线工程项目起点位于国道G324线云城段与省道S276线相交的腰古往新兴路口,途经云城区*古、*塘、*锋、*盛和云安区*城等5个镇(街),终于云*安区石城镇*洞圩。

国道G324改线起点:云*区腰古镇
国道G324改线终点:云*区石城镇
国道G324改线全长约34.6公里。

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双向6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2米,行车道路面宽度21米。

按照**市政务网今年5月份发布的相关规划图,在卫星图上粗略勾绘出了324国道改线的大概走向。

起点位于**圩,与**道、乡**叉,途径**安塘出口,终点在据**官方发布介绍,广****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是福***团旗下新成立的钢铁公司,公司于2019年2月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

项目计划总投资15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0亿),规划占地2800余
亩(目前已招拍挂土地2410亩)。

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优特钢达800万吨,实现年产值400亿以上,年利税约15亿,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

多种旧路面处理方式在国道G324线云浮市罗冲段路面大修工程中的应用

多种旧路面处理方式在国道G324线云浮市罗冲段路面大修工程中的应用

多种旧路面处理方式在国道G324线云浮市罗冲段路面大修工程中的应用根据目前路面大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根据旧路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多种旧路处理方式结合的方法处理旧路面,方便日后同类型路面大修设计参考。

标签国道;路面;大修;处理1 项目概况国道324线云浮市冲花至罗城段公路路面大修工程从2008年中开始设计,2009年底至2010年底为施工期,路线起于G324国道罗定市与云安县交界处,桩号K1180+211,止于罗定市区罗城镇,终点桩号K1214+059.943,全长33.849公里。

项目标准为一级公路,双向机动车道四车道,非机动车道两车道,设计速度80Km/h(城镇路段60Km/h),路基宽分30米、36米和50米三种,路面大修采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后加铺新混凝土路面方式。

项目自从九十年代初改建以来,经过近20年的运营,路面现已破损严重。

经调查,本项目路线长约34公里,平均断板率为29.8%,其中有30公里断板率大于20%,按相关规范评定为差;约4公里断板率大于10%小于20%,评定为次。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此类路况(路况评价为“中”以下),均需采取全路段修复措施。

考虑到市区路段标高受限制,且路面断板率较低(12%和12.8%),该路段采用更换破裂板,更换填缝料等中修措施。

2 设计思路2.1 路线设计路线平面设计是在实测路中线平面线形数据及实测1:2000地形图,并参考竣工图的基础上进行路线平面拟合设计,与旧路实际线形基本吻合。

路线纵断面设计根据采用的路面结构,再结合收费站、桥梁、镇区及平交口等标高受限路段进行拉坡的设计。

2.2 路面设计根据旧路的路况破损状况调查结果,参照部颁规范和最近几年广东省一级公路路面大修工程经验,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制定了路面设计方案。

本项目各路段路况评价均为“次和差”,故对不受标高限制的路段采取冲击破裂旧路面再加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沥青封层+水泥混凝土面层结构,部分填高较大路段加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调平;对不能抬高的桥头路段和收费站路段采取挖除旧路面后再加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封层+水泥混凝土面层结构;对受标高限制的苹塘和围底镇区路段采取多锤头碎石化旧混凝土路面后用Z型压路机压稳,洒布透层乳化沥青并洒布石屑,施工稀浆封层后加铺28cm水泥混凝土面层结构;对受标高限制的素龙镇区路段采取多锤头打裂压稳旧混凝土路面后用重型胶轮压路机压稳,铺筑稀浆封层后加铺28cm水泥混凝土面层结构。

国道324线云浮市区过境段路面破坏调查与维修

国道324线云浮市区过境段路面破坏调查与维修

国道324线云浮市区过境段路面破坏调查与维修
刘伯顺
【期刊名称】《广东公路交通》
【年(卷),期】2003(000)C00
【摘要】G324线云浮市区过境公路全长12.24km,1999年建成通车。

通车不久,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路段出现严重结构性破坏。

经调查分析,认为公路超载运输是主因,并根据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的修订思想确定路面维修方案。

【总页数】5页(P106-110)
【作者】刘伯顺
【作者单位】云浮市公路局,广东云浮527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8.6
【相关文献】
1.国道324线云浮市区过境公路罗沙高填土路段路面的改造 [J], 黎明晖
2.国道325线吴川覃巴段水泥砼路面破坏原因分析 [J], 梁雪森
3.国道324线云浮市区过境段路面破坏调查与维修 [J], 刘伯顺
4.国道324线云浮段边坡稳定性分析 [J], 余泷柱;刘瑞华;祝功武
5.浅谈国道G324线潮阳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及维修方案 [J], 王义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浮324国道改线拆迁文件

云浮324国道改线拆迁文件

云浮324国道改线拆迁文件
摘要:
一、背景介绍
1.云浮324 国道改线项目
2.项目拆迁文件的制定与实施
二、拆迁文件的详细内容
1.拆迁文件的主要内容
2.涉及到的拆迁范围与对象
3.拆迁补偿标准与方式
三、拆迁文件的执行情况
1.拆迁工作的启动
2.拆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拆迁文件的调整与完善
四、拆迁文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1.对被拆迁家庭的影响
2.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3.对我国国道建设的启示
正文:
云浮324 国道改线拆迁文件是我国为了推进国道建设,提升城市交通水平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改善当地民生、推动城市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根据所提供的云浮324 国道改线拆迁文件,我们可以了解到拆迁文件主要包括拆迁范围、拆迁对象、拆迁补偿标准与方式等内容。

这些内容详细规定了拆迁工作的具体实施细节,为拆迁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在拆迁文件执行过程中,当地政府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拆迁补偿标准不一、被拆迁家庭安置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对拆迁文件进行了及时调整与完善,确保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云浮324 国道改线拆迁文件的执行,对于被拆迁家庭来说,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生活困扰,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提高城市交通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这也为我国其他国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总之,云浮324 国道改线拆迁文件是我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道G324线云城段路面大修工程设计要点
摘要:国道G324线云城段公路是云浮市与外地东西向的通道、是保障云浮市支柱产业—石材产业发展的生命通道。

本文以国道G324线云浮市云城段路面大修工程为实例,具体介绍了路面大修设计考虑因素与路面结构设计要点。

关键词:公路路面大修旧路加铺路面设计沥青路面
Abstract: the national highway G324 line for cloud city highway is the thing to the outside and yunfu channel, is the guarantee of yunfu city pillar industry-stone industry development life channel. This paper national highway G324 yunfu city cloud city line for repair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road, introduced the pavement 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overhaul the structure design key points.
Keywords: highway pavement overhaul that add a store old road pavement design the asphalt pavement
1 工程概况
国道G324线云浮市云城段路面大修工程,起于云浮与高要交界处,桩号K1106+031,途经腰古、安塘、河口、高峰四镇,止于云浮市区内与云安段交界处,桩号K1144+331,全长38.3公里。

国道G324线云城段公路改造工程于“八五”、“九五”期间实施,经过多年的运营,长期受到超重车作用,部分路面垫层、基层的承载力严重下降,导致路面沉陷、变形破坏、整体路况较差,需要对G324云城段公路进行路面大修。

2 路面设计考虑因素
旧路的路况破损状况调查结果,路段损坏严重,全线路段的路况评价均为“次”以下,采用局部修补办法不能根本解决问题,需全面修复。

路面加铺方式选用的理由:在旧路面板上加铺沥青混凝土(俗称“白+黑”),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较薄,容易控制路面标高,对原有路容的影响很小,行车平顺、安静,较适用于城镇路段,而且,作为一种较成熟的加铺方案,已有大面积推广的趋势,结合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的要求,本路段采用“白+黑”的方案。

2.1 尽量利用旧路,降低工程造价
鉴于本项目旧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对特别是普遍存在板底脱空现象的路段,旧混凝土路面进行灌浆、换板等修复无法满足未来行车荷载的要求,或者大面积修复后再铺筑加铺层也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

因此,路面大修方案对不同路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部分路段考虑对旧混凝土路面进行破碎(压裂)及压实稳定处理,用于作为新加铺面层的底基层,其上再加铺基层、面层。

这样既可以减少大量废料堆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可以保留旧路面一定的结构完整性。

2.2 旧路加铺层设计
旧路加铺层设计的关键是对路面损坏原因的正确分析及对其结构状况和承载能力的准确把握。

对国道G324线云浮市云城段进行交通量调查、路面表观调查、FWD检测、平整度检测、钻芯取样、排水设施调查以及线形、路基状况调查等,经全面了解原有线形路基路面及结构物的破损状况、承载能力,并对路面的破坏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使路面加铺层能设计更加成功。

2.3 沥青路面加铺层最少厚度的确定
在原有混凝土板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板,加铺层的最少厚度是一个关键技术问题。

主要考虑以下问题:首先,从云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交通量情况,为防止产生比较严重车撤,加铺的沥青面层不宜太厚。

再者,根据路线的纵断面设计,设计高程与原有路面高差一般在10cm左右,为避免过多地破碎和替换原混凝土板,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最小厚度一般为10~12cm。

最后,还要考虑减少反射裂缝、预防水破坏、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强度等等。

另外,《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规定,“在稳定的原水泥混凝土板上”加铺沥青层时,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或中等及中等以上交通)厚度不宜少于100mm,其它公路不宜少于70mm。

国道G324云浮市云城段兼城市干道和过境公路的功能,考虑到广悟高速通车后,可分流大部分过境车辆,可显著降低本路段的交通轴载水平。

目前国内有不少加铺90mm沥青的成功例子,而且云浮市地处山区,财力有限,工程造价受限较大。

综合以上因素,本设计将本路段加铺沥青层最小加铺厚度确定为9cm。

2.4 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的措施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路面,防止反射裂缝是一个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仅铺2层面层的路段上为减轻今后产生的反射裂缝,在原混凝土板上铺筑了土工布和改性沥青应力吸收膜中间层。

使用一布两油是国内外公认的可用于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技术措施。

它是采用改性沥青,按2~2.4%kg/m2的洒布量,形成大约2mm厚的沥青膜夹布,然后再铺设沥青混凝土层。

通过这层改性沥青的优良弹性恢复性能可明显吸收混凝土板缝展开产生的应力;同时又可有效防止进入沥青混凝土层的水到达混凝土板表面,是一种很好的防水层。

3路面结构设计要点
3.1 主要指标
1)自然区划:Ⅳ6区;
2)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3)设计使用年限: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15年;
4)标准轴载:BZZ-100;
5)使用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1.852×107次,属重交通路面;
6)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弯沉值:19.9(1/100mm)。

3.2 直接加沥青层结构
本路面结构适用于路况相对较好(依据现场调查统计数据)、石材厂分布相对不是很密集路段。

为防止产生比较严重的车辙,加铺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宜太厚。

根据路线纵断面设计控制原则,设计高程与原有路面高程差控制在11cm 左右,首先,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9cm(上面层4cm+下面层5cm),考虑到旧路多年行车,平整度不够,需要0~4cm的调平层。

调平层的用料与下面层的相同,一般情况下,调平层和下面层一起施工。

最下面层是破损的旧混凝土面板,要进行压浆或者换板处理。

行车道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上面层为4cm厚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乳化沥青粘层油+下面层5cm厚AC-20C普通沥青混凝土+0~4cm 厚AC-20C普通沥青混凝土调平层+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土工布+旧面板处理。

3.3 加水稳层后铺沥青层结构
本路面结构适用于路况相对较差、石材厂分布相对密集路段。

根据路线纵断面设计原则,设计高程与原有路面高程差一般在26cm左右,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9cm,加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为15cm~20cm。

旧面板要用大型冲击破碎机进行破碎并压实,然后再加铺面上的两层沥青混凝土。

行车道路面结构组合设计:4cm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普通沥青防水粘结层+5cm AC-20C普通沥青混凝土+下封层和透层+15cm~20cm水泥稳定碎石+旧面板破碎压实。

3.4 上面层
采用AC-13C SBS改性沥青多碎石型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5%,沥青饱和度不大于75%,构造深度要求大于0.7,可提高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坏能力及
抗滑能力,降低路面行车噪音。

3.5 下面层
采用AC-20C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3.5%。

3.6 防水处理
普通沥青防水粘结层当采用AH-70号沥青时撒布量为1.6~1.8kg/㎡。

沥青撒布后,应及时撒铺经加热及预裹的洁净、干燥的单一粒径碎石,碎石粒径要求为13.2~16mm,碎石的粉尘含量应不大于0.8%,撒布量为满铺的80%,约14±2Kg/㎡。

透层应在基层养生结束、经检验合格并清扫干净后施工。

透层油可采用柴油稀释沥青。

透层施工后,应适时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进行下封层施工。

下封层可采用撒布式或摊铺式的稀浆封层方法施工,但为了保证质量宜采用摊铺式方法。

乳化沥青可选择阳离子乳化沥青(BC-1)、阴离子乳化沥青(BA-1)。

3.7基层
路面存在一定破损,需要对原有路面进行适当补强后,在加铺沥青面层。

经处理后的旧面板加铺水泥稳定碎石进行结构补强。

水泥稳定碎石宜选择CCS25。

3.8粘层油
沥青铺装层间应使用粘层油,以提高层间的联结强度及防水作用。

沥青混凝土与水稳材料间撒布透层沥青采用稀释的A级70号沥青,稀释沥青可用煤油或柴油掺配,掺配比例应通过实验确定,使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在透层沥青上再撒布A级70号热沥青作为下封层。

3.9抗剥落剂
由于云浮地区多雨潮湿,选用石料是中性的辉绿岩和酸性的花岗岩,都应掺加抗剥落剂。

抗剥落剂应选用无毒或低毒的铁盐类产品,其掺量一般为沥青用量的0.4%-0.6%,具体用量应根据实验确定。

4 结论
目前,我省“八五”、“九五”期间所修建的公路路面大修工作将越来越普遍,国道G324线云城段路面大修工程在2011年实施完成,效果良好,经过将近一年的运营,没有出现反射裂缝、离析、松散等路面病害,各种旧路破坏情况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