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四制九年级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_6

合集下载

人教五四制九年级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_5

人教五四制九年级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_5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内容及其分析:内容:本课题内容是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度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分析:本节课是属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水平。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二、目标及其分析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金属活动顺序。

过程与方法:能实行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学习控制实验条件以及对实验现象实行比较、分析、概括并获取结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大胆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善于合作的精神。

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分析: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体验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使用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和处理。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已学镁、锌、铁、铜与氧气和盐酸反应的剧烈水准上,让同学通过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并通过对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引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金属与盐酸(稀酸)是否都发生反应,让学生知道如何根据反应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这个内容能不难理解,但对金属与硫酸铜(硝酸银)等盐溶液的反应判断及金属活动性的顺序的确定学生会有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基本流程课前回顾——揭示教学(学习)目标——指导自学——巡视自学——检查自学效果——讨论(学生)点拨(教师)——当堂训练——课后小结●教学情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一)、课前回顾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绝大部分金属都是,有金属光泽,具有优良的性、性和性。

人教五四制九年级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_22

人教五四制九年级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_22

课题第二节金属的性质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对化学的学习,再加上一些生活经验,在化学和金属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这当然还是感性的。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前期对金属与氧气、醋酸反应的前提下,比较系统全面的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学习内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一个困难,通过对化学反应的条件与剧烈水准的不同,比较得出金属的活动性不同,是本节的难点。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经验归纳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2)通过实验验证理解金属的三条化学性质。

(3)掌握置换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初步学会使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增强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2.难点:理解金属与氧气、酸反应时不同现象的原因。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镊子、试管、试管架、试管塞、酒精灯、火柴、镁条、锌粒、铜片(2)、铜线、铁钉、铁丝、铝片、被氧化的镁条与铝片、硫酸铜溶液、稀HCl,
稀H
2SO
4。

学生用具:稀HCl,稀H
2
SO
4
,铜片、镁条、锌粒、铁钉、火柴、试管、试管
架、试管塞。

七、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实验法
八、教学过程。

人教五四制九年级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_33

人教五四制九年级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_33

式) ,可能有 ;所得滤液中的溶
质一定有(写化学式) ,可能有 。
【归纳提升】在分析反应得到的滤液中溶质
成分时,需要考虑的物质是:

2.向 AgNO3 和 Al2 (NO3)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 渣一定有 ,可能有 ;所得滤液中的 溶质一定有 ,可能有 ;若向所得滤渣 中加入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渣中一定
发光的金钵。葛洪将铁钵表面覆盖的物质取
下来,带着几个博士生做了一些实验,最终
明确这种物质是-----铜,并在他的著作上写下
了这样一段话:“曾庆得铁则化为铜”。这
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湿法炼铜。
学生活动
听故事,感受 化学物质的 发现过程
设计意图及 资源准备
趣味故事,引 发学生好奇心
2.演示实验
3.成果展示 4.归纳总结
7. 实战演练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位置越 靠前,他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氢前金属能置 换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前置后,盐必 溶,钾、钙、钠除外。
仔细聆听并 记录
为下一步解决 实际问题做好 准备
1.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 CuCl2 溶液中,充分反
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有(写化
教学流程图:
学生展示
组织教学
课件 创设情景, 1 引入课题
课件 2:明确学习目标
课 件 演示实验 3-4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
课件 5 记录实验现象
课件 6 记一记
课件 7-8 讲授金属 活动性顺序提供的 依据
课件 10-11 实 战演练
学生实验
液中置换出来”的探究实验; (2)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同学展示并描述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高温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

2.生铁和盐酸充分反应后,会留有残渣,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 .铁B .氯化亚铁C .碳D .氯化铁3.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仍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 .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 .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C .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D .铝易氧化,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4.某金属放人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 )。

A .MgB .AlC .ZnD .Ag5.为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

工人常用2A1+Fe 2O 3 Al 2O 3 +2Fe ,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

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二、选择题(每小题有l ~2个选项符合题意)6.下列物质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是( )。

A .CuSO 4B .MgCl 2C .FeCl 3D .ZnSO 47.X 、Y 、Z 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 2==Z+YCl 2, X+ZCl 2==Z+XCl 2, Y+2HCl==YCl 2+H 2↑,X+HCl 不反应,则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Z>Y>XB .X>Y>ZC .Y>X>ZD .Y>Z>X8.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A .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9.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节平衡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硫酸和CuSO 4溶液里(如图8—4所示),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点4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考点5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
体现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条件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能否与含金属的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内容:
K 、C a 、N a ( H )、M g 、A l 、Z n 、Fe 、Sn 、Pb ( H ) 、C u 、H g 、A g 、Pt 、A u
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
1、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置越靠前,活动顺性越强
2、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H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
3、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 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
4、铁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化合物
应用。

人教五四制九年级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_37

人教五四制九年级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_37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地位分析本节课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和氧气,酸等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本阶段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对事物的理解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所以,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本节课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重点说明绝大部分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水准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应金属的活泼水准;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属不活泼。

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做中学,学中会”。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理解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相关的置换反应实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实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使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实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实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件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_9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_9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金属化学性质的研究实验,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实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使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实行表述,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了解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生活中相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使学生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难点: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性质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难易、剧烈水准不同、活动性不同
性质二。

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活动性:与酸反应金属>不与酸反应金属
性质三。

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够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对象:九年级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从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感受金属与氧气反应条件的难易水准不同以及与酸反应的剧烈水准不同,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通过活动与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水平和分析问题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理解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并能根据
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水准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过程与方法: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实行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从而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水平和分析问题的水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对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在上册书中已有初步学习,本课再进一步系统学习,充分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主要采用边实验边讲授的教学法并结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于一体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使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
气的反应。

2.理解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
换反应。

让学生从宏观把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金属的用途不但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与它们的化学性质也有密切关系。

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探究〗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钾、钠在常温下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2.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提问:a.铝的年产量处于第二位,说明铝的用途多。

铝有两大优良性能:密度小,抗腐蚀性能优良。

那么铝为什么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b.铝制门窗用不用涂漆?为什么?
c.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3.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点燃
3Fe+2O2==Fe3O4
2Cu+O2==2CuO 注:钾、钠易与O2 ,H2O反应,
故钾、钠一般保存有煤油中
学生回答:
a.在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具
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b.不用。

在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
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
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所
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c.若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容
易把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除去,从而
不能阻止铝被氧化。

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
学以致用
4.金、铂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注:“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总结:绝大部分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剧烈水准不同,即不同的金属,活动性不同。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1、金属与酸的反应规律(P10 探究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讨论〗
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剧烈水准如何?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根据反应时是否有氢气产生,将金属分为两类。

〖分析:〗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越活泼,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2、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学生回忆)〖讨论〗学生总结:依据金属与氧气反应条件
的难易水准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
弱。

学生分组做实验
学生回答:
1.镁Mg、锌Zn、铁Fe;镁最剧烈,
锌较剧烈,铁反应较慢;氢气H2;铜
Cu;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Mg、Zn、
Fe、C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Mg>Zn>Fe>Cu
学生小结:依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
水准,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学生回忆: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
(1)金属必须是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
H前面的金属。

(2)酸一般是稀盐酸、稀硫酸,不能
是浓硫酸、硝酸(虽反应,但无H2
生成)
学生结合生活实
际得出依据金属与氧
气反应条件的难易水
准不同来判断金属活
动性的强弱。

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的水平。

学生分组做实验
旨在培养学生动手水
平和小组合作水平。

通过实验得出结
论。

培养学生通过实
验解决问题的水平。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
态度。

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的水平和语言表达
水平。

2.对于能发生的反应,从反应物和
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3、置换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2)字母表达式:
A + BC →AC +
B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置换反应?
点燃
2Mg + CO2 === 2MgO + C
CO + CuO === Cu + CO2
H2 + CuO === Cu + H2O
Fe + CuSO4=== FeSO4 + Cu
高温
3CO + Fe2O3 === 2 Fe + 3CO2
2Al+2H2O+2NaOH=2NaAlO2+3H2↑〖课堂小结〗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钾、钠在常温下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2.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3.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4.金、铂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学生讨论:
Mg +2HCl === MgCl2 +H2↑
Mg + H2SO4 === MgSO4 +H2↑
Zn + 2HCI === ZnCl2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2HCl === FeC 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学生回答:是;否;是;是;否;否。

培养学生学以致
用的水平,巩固知识。

巩固提升,加深记忆
应)
注:依据金属与氧气反应条件的难
易水准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置换反应)
1、金属与酸的反应规律
学生小结
金属+ 酸→盐+ 氢气
注:依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水准,
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2、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
(1)金属必须是金属活动性顺序排
在H前面的金属。

(2)酸一般是稀盐酸、稀硫酸,不
能是浓硫酸、硝酸(虽反应,但无
H2生成)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
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
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基本
反应类型之一)
七、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钾、钠在常温下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2.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3.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4.金、铂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
注:依据金属与氧气反应条件的难易水准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置换反应)
1、金属与酸的反应规律
金属 + 酸→盐 + 氢气
注:依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水准,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2、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
(1)金属必须是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H前面的金属。

(2)酸一般是稀盐酸、稀硫酸,不能是浓硫酸、硝酸(虽反应,但无H2生成)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
置换反应。

(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