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解答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自测题一、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 ) (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 ) (4)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 )解:(1)× (2)√ (3)× (4)√二、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 、B 、C 或D 。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解:(1)B (2)C (3)A (4)D三、判断图T6.3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或f s u A 。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T 6.3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L3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u ⋅++≈++= 式中R L 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12f 2 1R R A R F u -≈-= 图(c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模拟电路第三版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N7习题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答: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
习题1-2假设一个二极管在50℃时的反向电流为10μA,试问它在20℃和80℃时的反向电流大约分别为多大?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向电流大致增加一倍。
解:在2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210 1.25A Aμμ-⨯=在8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21080A Aμμ⨯=习题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电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αU ,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答:动态电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
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α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100B i Aμ=80Aμ60Aμ40A μ20A μ0Aμ0.9933.22安全工作区习题1-11设某三极管在20℃时的反向饱和电流I CBO =1μA ,β=30;试估算该管在50℃的I CBO 和穿透电流I CE O 大致等于多少。
已知每当温度升高10℃时,I CBO 大约增大一倍,而每当温度升高1℃时,β大约增大1% 。
解:20℃时,()131CEO CBO I I Aβμ=+=50℃时,8CBO I Aμ≈()()()05020011%3011%301301%39t t ββ--=+=⨯+≈⨯+⨯=()13200.32CEO CBO I I A mAβμ=+==习题1-12一个实际PNP 型锗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分别如图P1-12(a)和(b)所示。
①查看该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 CE O 约为多大?输入特性的死区电压约为多大?②为了使PNP 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其u BE 和u BC 的值分别应该大于零还是小于零?并与NPN 型三极管进行比较。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习题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答: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
习题1-2假设一个二极管在50℃时的反向电流为10μA ,试问它在20℃和80℃时的反向电流大约分别为多大?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向电流大致增加一倍。
解:在2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210 1.25A Aμμ-⨯=在8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21080A Aμμ⨯=习题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电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αU ,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答:动态电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
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α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100B i Aμ=80Aμ60A μ40A μ20A μ0Aμ0.9933.22安全工作区习题1-11设某三极管在20℃时的反向饱和电流I CBO =1μA ,β=30;试估算该管在50℃的I CBO 和穿透电流I CE O 大致等于多少。
已知每当温度升高10℃时,I CBO 大约增大一倍,而每当温度升高1℃时,β大约增大1% 。
解:20℃时,()131CEO CBO I I Aβμ=+=50℃时,8CBO I Aμ≈()()()05020011%3011%301301%39t t ββ--=+=⨯+≈⨯+⨯=()13200.32CEO CBO I I A mAβμ=+==习题1-12一个实际PNP 型锗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分别如图P1-12(a)和(b)所示。
①查看该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 CE O 约为多大?输入特性的死区电压约为多大?②为了使PNP 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其u BE 和u BC 的值分别应该大于零还是小于零?并与NPN 型三极管进行比较。
高玉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全部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 在题1.1图中,各元件电压为 U 1=-5V ,U 2=2V ,U 3=U 4=-3V ,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解:元件上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P=UI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P=UI 。
P>0时元件吸收功率是负载,P<0时,元件释放功率,是电源。
本题中元件1、2、4上电流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3上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U 1×3= -(-5)×3=15W ; P 2=-U 2×3=-2×3=-6W ; P 3=U 3×(-1)=-3×(-1)=3W ; P 4=-U 4×(-4)=-(-3)×(-4)=-12W 。
元件2、4是电源,元件1、3是负载。
1.2 在题 1.2图所示的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V 33t t C e e (u ---= 求i 、u R 和u L 。
解:电容上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33133t t t t c du di ce e e e A dt dt--=-=-⨯-=- 电阻、电感上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34t t R u Ri e e V --==- ()()3313t t t t L di du Le e e e V dt dt----==⨯-=-+1.3 在题1.3图中,已知I=2A ,求U ab 和P ab 。
解:U ab =IR+2-4=2×4+2-4=6V , 电流I 与U ab 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ab =U ab I=6×2=12W1.4 在题1.4图中,已知 I S =2A ,U S =4V ,求流过恒压源的电流I 、恒流源上的电压U 及它们的功率,验证电路的功率平衡。
解:I=I S =2A ,U=IR+U S =2×1+4=6V P I =I 2R=22×1=4W ,U S 与I 为关联参考方向,电压源功率:P U =IU S =2×4=8W ,+U 4-题1.1图ba题1.3图+u L-1/题1.2图题1.4图U 与I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功率:P I =-I S U=-2×6=-12W ,验算:P U +P I +P R =8-12+4=01.5 求题1.5图中的R 和U ab 、U ac 。
高玉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全部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 在题1.1图中,各元件电压为 U 1=-5V ,U 2=2V ,U 3=U 4=-3V ,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解:元件上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P=UI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P=UI 。
P>0时元件吸收功率是负载,P<0时,元件释放功率,是电源。
本题中元件1、2、4上电流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3上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U 1×3= -(-5)×3=15W ; P 2=-U 2×3=-2×3=-6W ; P 3=U 3×(-1)=-3×(-1)=3W ; P 4=-U 4×(-4)=-(-3)×(-4)=-12W 。
元件2、4是电源,元件1、3是负载。
1.2 在题 1.2图所示的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V 33t t C e e (u ---= 求i 、u R 和u L 。
解:电容上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33133t t t t c du di ce e e e A dt dt--=-=-⨯-=- 电阻、电感上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34t t R u Ri e e V --==- ()()3313t t t t L di du Le e e e V dt dt----==⨯-=-+1.3 在题1.3图中,已知I=2A ,求U ab 和P ab 。
解:U ab =IR+2-4=2×4+2-4=6V , 电流I 与U ab 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ab =U ab I=6×2=12W1.4 在题1.4图中,已知 I S =2A ,U S =4V ,求流过恒压源的电流I 、恒流源上的电压U 及它们的功率,验证电路的功率平衡。
解:I=I S =2A ,U=IR+U S =2×1+4=6V P I =I 2R=22×1=4W ,U S 与I 为关联参考方向,电压源功率:P U =IU S =2×4=8W ,+U 4-题1.1图ba题1.3图+u L-1/题1.2图题1.4图U 与I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功率:P I =-I S U=-2×6=-12W ,验算:P U +P I +P R =8-12+4=01.5 求题1.5图中的R 和U ab 、U ac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免费

习题 1-1 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 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答: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
理 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
习题 1-2 假设一个二极管在 50℃时的反向电流为 10μ A , 试问它在 20℃和 80℃时的反向电流大约分别为多大?已知 温度每升高 10℃,反向电流大致增加一倍。
解:在 2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 2 310 A 1.25 A 在8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 2310 A 80 A习题 1-3 某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图 (a)所示: ① 如在二极管两端通过 1k? 的电阻加上 1.5V 的电压,如图(b) ,此时二极管的电流 I 和电压 U 各为多少? ② 如将图 (b)中的 1.5V 电压改为 3V ,则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各为多少? 解:根据图解法求解 ①电源电压为 1.5V 时 1.5 U II 0.8A, U 0.7V② 电源电压为 3V 时 3 U II 2.2A, U 0.8V 可见,当二极管正向导通后,如电源1.5V 1k? (b)电压增大,则二极管的电流随之增大,但管子两端的电压变化不大。
习题1-4 已知在下图中,u I = 10sinω t (V),R L=1k?,试对应地画出二极管的电流i D、电压u D以及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并在波形图上标出幅值。
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习题1-5 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动态电阻r Z以及温度系数α U,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答:动态电阻r Z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愈大,则其动态内阻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
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α U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课后习题含标准答案)(第三版)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1.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l)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A )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 C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 从12 uA 增大到22 uA 时,I C 从l mA 变为2mA ,那么它的β约为( C ) 。
A.83B.91C.100(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 D 从2mA 变为4mA 时,它的低频跨导g m 将( A ) 。
A.增大;B.不变;C.减小 1.3电路如图P1.2 所示,已知10sin i u t ω=(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解:i u 与o u 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4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P1.31.6电路如图P1.4所示,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常温下mV U T 26≈,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i u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2.6D D I V U R mA =-=其动态电阻:/10D T D r U I ≈=Ω故动态电流的有效值:/1di D I U r mA =≈1.7现有两只稳压管,稳压值分别是6V 和8V ,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
试问: (1)若将它们串联相接,则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2)若将它们并联相接,则又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解:(1)串联相接可得4种:1.4V ;14V ;6.7V ;8.7V 。
1、两个管子都正接。
(1.4V )2、6V 的管子反接,8V 的正接。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解答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题解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自测题一、在括号内用“ ”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2)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3)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提供的;()(4)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份是交流信号源提供的;()(5)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6)由于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当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都毫无变化;()(7)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真。
()解:(1)×(2)√(3)×(4)×(5)√(6)×(7)×二、试分析图T2.2所示各电路是否能够放大正弦交流信号,简述理由。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T2.2解:(a)不能。
因为输入信号被V B B短路。
(b)可能。
(c)不能。
因为输入信号作用于基极与地之间,不能驮载在静态电压之上,必然失真。
(d)不能。
晶体管将因发射结电压过大而损坏。
(e)不能。
因为输入信号被C2短路。
(f)不能。
因为输出信号被V C C短路,恒为零。
(g)可能。
(h)不合理。
因为G-S间电压将大于零。
(i)不能。
因为T截止。
三、在图T2.3所示电路中, 已知V C C =12V ,晶体管的β=100,'b R =100k Ω。
填空:要求先填文字表达式后填得数。
(1)当iU =0V 时,测得U B E Q =0.7V ,若要基极电流I B Q =20μA , 则'b R 和R W 之和R b= ≈ k Ω;而若测得U C E Q =6V ,则R c = ≈ k Ω。
(2)若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i U =5mV 时,输出电压有效值'o U =0.6V , 则电压放大倍数uA = ≈ 。
若负载电阻R L 值与R C 相等 ,则带上负载图T2.3 后输出电压有效值o U = = V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答: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
习题1-2 假设一个二极管在50C时的反向电流为10卩A,试问它在20C和80C时的反向电流大约分别为多大?已知温度每升高10C,反向电流大致增加一倍。
解:在20C时的反向电流约为:2°汉10卩A= 1.254 A3在80C时的反向电流约为: 2 10」A二80」AN7习题1-3某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图(a)所示:①如在二极管两端通过1k?的电阻加上1.5V的电压,如图(b),此时二极管的电流I和电压U各为多少?②如将图(b)中的1.5V电压改为3V,贝V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各为多少?解:根据图解法求解①电源电压为1.5V时1.5 二U II 0.8A, U 0.7V②电源电压为3V时U I (b)I 2.2A, U 0.8V可见,当二极管正向导通后,如电源电压增大,贝匸极管的电流随之增大,但管子两端的电压变化不大。
1.5V 1k?习题1-4 已知在下图中,U| = 10sin® t (V), R L=1k?,试对应地画出二极管的电流i D、电压u D以及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并在波形图上标出幅值。
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习题1-5 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动态电阻X Z以及温度系数a u,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一些好?答:动态电阻r Z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愈大,则其动态内阻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
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a u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习题1-6 某稳压管在温度为 20 C,工作电流为5 mA 时, 稳定电压U Z =10V ,已知其动态内阻 r Z =8?,电压的温度系 数 a u =0.09% / °C,试问:① 当温度不变,工作电流改为20 mA 时,U Z 约为多少?② 当工作电流仍为 5 mA ,但温度上升至 50C 时,U Z 约为多少?解: ①.:U z m.lz G =(20 —5) 10-8=0.12VU z=10 0.12 =10.12V② :U ZU z= :u T =0.09%(50 —20) =2.7%U z =101 2.7% [=10.27习题1-7 在下图中,已知电源电压 U = 10V , R = 200?,R L =1 k ?,稳压管的U Z = 6V ,试求: ① 稳压管中的电流I Z = ?② 当电源电压U 升高到12V 时,I Z 将变为多少? ③当U 仍为10V ,但R L 改为2k ?时, 解:① I R = U^ = 6mAR LU -U zI二 20mAR• l z = I - 1% = 20-6 = 14mAU -U② i =^^=30mA 二 l z = I - l R =30-6 = 24mAR zR L③ I R = U ^ = 3mA p I z = I 一 I R L = 20 - 3 = 17mAR LI Z 将变为多少?R L习题1-8 设有两个相同型号的稳压管,稳压值均为6V,当工作在正向时管压降均为0.7V,如果将他们用不同的方法串联后接入电路,可能得到几种不同的稳压值?试画出各种不同的串联方法。
“ +I * -(1) 1.4V习题1-9 一个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如图所示,①试在图中求出u CE=5V,i C=6mA处的电流放大系数一:、:一、:和:•,并进行比较。
②设三极管的极限参数为IC M =20mA,U(B R)CEO=15V,P CM =100mW,试在特性曲线图中画出三极管的安全工作区。
⑴ 12V (1) 6.7V①由图可得:—6 i B一0.04= 150,=i o %9 -3.20.06 -0.02=145,■=ic % 9 一3.2=0.993:-- 0.99i E6.04七/inA习题1-10假设有两个三极管,已知第一个管子的=99, 则匚二?当该管的|B1=10」A时,其I C1和I E1各等于多少?已知第二个管子的亟=0.95,则其仔2=?若该管的I E2=1mA,则I C2和I B2各等于多少?解:①%=—帚=0.9911 +弭当I B1=10.L A 时,I C1 = 0.99mA, I E1 =1mA②* :2=191 -込当I E2=1mA时,l C2 = 0.95mA, l B2=50・A习题1-11设某三极管在20C时的反向饱和电流I C BO=1卩A,B =30;试估算该管在50C的I C BO和穿透电流I C EO大致等于多少。
已知每当温度升高10C时,I CBO大约增大一倍,而每当温度升高1C 时,B大约增大1%。
解:20 C时,I CEO = 1 I CBO = 31"A50 C 时,I CBO ©AP = 0o(1 + 1%严=30汇(1+1% )50'0:30 1 30 1% =39I CE。
= 1 : I CBO =320」A = 0.32mA习题1-12 一个实际PNP型锗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分别如图P1-12(a)和(b)所示。
①查看该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 CE。
约为多大?输入特性的死区电压约为多大?②为了使PNP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其U BE和u BC的值分别应该大于零还是小于零?并与NPN型三极管进行比较。
解:①查图可知,I CE o=0.5mA,死区电压约为0.2V ;②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对PNP型:U BE<0,U BC>0;对NPN 型:U BE>0,U BC<0。
习题1-13测得某电路中几个三极管各极的电位如图P1-13所示,试判断各三极管分别工作在截止区、放大区还是饱和区。
+5Va+0.7V | 丿0V+12V(a)(b)-5V+4.7V0p0V-6V +10V0V +5V (e) (f)解:判断依据:NPN 型: U BE>0, U BC<0, 放大;U BE>0, U BC >0, 饱和;U BE<0 , U BC<0, 截止。
PNP 型: U BE<0 , U BC>0, 放大;U BE<0 , U BC<0, 饱和;u BE>°, U BC>°,截止。
放大截止放大饱和-5V 0+4.7VO+0.3V(>——z%+4.7V_|^(11 0V+5V (e)(f)截止临界饱和-10V+8V 1.3V \)+11.7V l>11-1V+12V(g)(h)放大放大I B = 0.065mAI C 3.25mAU CE= 3.55V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见图P1-14(g)中A点。
I C: 2.325mAU CE =5.35/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见图P1-14(g)中B点。
I B = 0.465mAI C 23.25mAU CE=「36.5V以上算出的I C与U CE值是荒谬的,实质上此时三极管巳工作在饱和区,故I B=0.465 mA,I C ~ V CC/ R C=5 mA,U CE=U CES〜(c)I B 0I C : 0U CE V CC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习题1-14 已知图P1-14(a)~(f)中各三极管的B均为50,U B E〜 0.7V,试分别估算各电路中的i C和U C E,判断它们各自工作在哪个区(截止、放大或饱和),并将各管子的i C和0.3V,见图P1-14(g)中C点。
I B = 0.0465mA I C 2.325mAU CE 二V cc =10V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见图P1-14(g)中F 点'7B =100MA80MA -60pA 一 40MA—20MA OMA图 P1-14(g)20 k? r 20k?t1J10V(e)I B " lc "U CE fcV CC= 10V3 2 1 02 4 6 8 10 n CE /v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 见图P1-14(g)中E 点 (与D 点重合)。
习题1-15分别测得两个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各极电位如图P1-15所示。
试识别它们的管脚,分别标上 e 、b 、c ,并判断 这两个三极管是NPN 型还是PNP 型,硅管还是锗管。
(a)解:本题的前提是两个三极管均工作在放大区。
(a) 1 ――发射极e ,3――基级b ,2――集电极c,三极管 类型是NPN 锗管。
(b) 2――发射极e ,3――基级b ,1――集电极c ,三极管 类型是PNP 硅管。
打汎叮J : 2.8mSGS4.5 - 3.5(a)习题1-16 已知一个N 沟道增强型MOS 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 曲线如图P1-16所示。
试作出U DS =15V 时的转移特性曲线,并 由特性曲线求出该场效应管的开启电压 U Gs (th )和l D o 值,以及习题1-17试根据图P1-17所示的转移特性曲线,分别判断各相应的场效应管的类型(结型或绝缘栅型,P型沟道或N型沟道,增强型或耗尽型)。
如为耗尽型,在特性曲线上标注出其夹断电压U GS(off)和饱和漏极电流l D ss;如为增强型,标出其开启电压U GS(th)。
习题1-19已知一个P型沟道耗尽型MOS场效应管的饱和漏极电流|DSS= - 2.5mA,夹断电压U Gs(off)=4V,请示意画出其转移特性曲线。
(a) 绝缘栅型N沟道增强型;(c) 绝缘栅型N沟道耗尽型;(b) 结型P沟道耗尽型;(d) 绝缘栅型P沟道增强习题1-18 已知一个N型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的开启电习题2-1试判断图P2-1中各电路有无放大作用,简单说明理由。
答:(a)无放大作用(发射结反偏);(b)不能正常放大(发射结无直流偏臵);(c)无放大作用(集电结无直流偏臵);(d)无放大作用(发射结无直流偏臵);(e)有放大作用(是射极跟随器);⑴无放大作用(输出交流接地);(g)无放大作用(输入交流接地);(h)不能正常放大(栅极无直流偏臵);(i)无放大作用(电源极性接反);习题2-2 试画出图P2-2中各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设各电路中的电容均足够大,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
答:(a)CC(a)交流通路CC0 --- 4+ [ -—jd 1]U R4(b)交流通路R b2 R b14O+V cc西R e(c)直流通路R L(c)交流通路图(c)中,u/hMUjNi◎AR L习题2-3在NPN三极管组成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假设电路其他参数不变,分别改变以下某一参数时,试定性说明放大电路的I B Q、I CQ和U CEQ将增大、减少还是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