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药物致营养丢失(精)

合集下载

老年人群营养不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老年人群营养不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老年人群营养不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一、老年人群营养不良问题老年人群是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滑,食欲减弱,容易引起营养不良,这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

以下是老年人群营养不良的问题:1.缺乏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但老年人群体日常饮食中缺乏蛋白质摄入量,可能导致身体无法正常修复和恢复,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2.缺少维生素D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皮肤变厚,皮下脂肪层减少,晒太阳的效果会降低。

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必需物质,老年人群体缺少维生素D,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症。

3.缺乏矿物质老年人群体常常身体机能下降,例如胃酸分泌量减少,肠胃吸收能力降低,这也导致了身体中的矿物质缺乏,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二、老年人群营养不良的危害1.造成免疫力降低营养不良会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这会加剧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的情况,导致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容易引起疾病感染。

2.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会导致胆固醇水平上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患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营养不良会导致老年人体内缺少钙和维生素D,这会加速骨质流失,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三、老年人群营养不良的解决方案1.均衡饮食老年人群体需要每天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维生素摄入,例如牛奶、鱼和芝士等食品。

同时还需要控制食物摄入,适当减少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

2.适当补充维生素D老年人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机会较少,应该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例如鱼肝油、牛奶和酸奶等食物。

3.增加营养素的摄入老年人群体应该适当增加营养素的摄入量,例如增加蛋白质摄入量,适当的增加健康脂肪的摄入量,补充高质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4.坚持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5.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检测身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治疗。

老年人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一、引言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常常需要用药来维持健康。

但是老年人用药后常见不良反应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从老年人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的定义、原因、分类、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定义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指的是在使用药物期间或停止使用后,由于药物本身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是轻微和暂时性,也可能是严重和持久性。

三、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原因1.生理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器官功能下降,肝肾代谢能力减弱,导致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变慢,排泄速度变慢。

2.多病共存: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同时存在,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

这些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3.剂量过大: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药物的代谢能力变弱,可能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出现不良反应。

4.药物选择不当: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与年轻人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药物。

如果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四、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分类1.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过敏性休克等。

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胃肠道溃疡、消化道出血等。

3.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晕、昏迷、幻觉等。

4.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心绞痛等。

5.肝肾功能损害:如肝损害、肾损害等。

五、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1.了解药品使用说明书:在使用药品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2.遵医嘱使用药品:老年人在用药时一定要按医生开具的剂量和时间进行服用,不能随意更改或停止服用。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在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4.定期体检:老年人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身体的变化和不适,调整用药方案。

六、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处理1.停药: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及时就医。

2.对症治疗:根据不同的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治疗。

药物对老年人的影响与用药安全

药物对老年人的影响与用药安全

药物对老年人的影响与用药安全药物在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和药物代谢的变化,药物对老年人的影响可能与年轻人不同。

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安全性和合理性。

本文将探讨药物对老年人的影响以及如何确保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一、药物对老年人的影响1. 药物代谢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

这意味着老年人体内的药物会停留更长的时间,增加了药物的累积风险。

2. 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老年人常常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来管理慢性疾病。

然而,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老年人更容易受到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需要谨慎选择和使用药物。

3. 不良反应风险增加:老年人由于机体的功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也较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一些药物,如镇静药和抗精神病药物,对老年人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能比年轻人更明显。

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二、用药安全的重要性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是保障其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用药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控制,但不当的用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的几个关键要点:1. 医生指导下用药:老年人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

2. 定期药物复查:老年人在长期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定期的药物复查可以检查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需要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如果必须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了解潜在的相互作用和可能的风险。

4. 合理用药剂量: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可能较高,所以在用药时应该谨慎选择合适的剂量,避免过量或过低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或治疗无效。

5. 防止自行更改和中断用药:老年人在用药期间应遵循医嘱,不得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中断用药。

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

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

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
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是指在老年人群中,由于其生理机能的改变,一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者疗效降低,从而对健康造成威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
1.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2. 使用多种药物: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这可能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3. 高剂量用药:老年人新陈代谢较慢,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高剂量用药容易导致药物积累,引发毒性反应。

4. 使用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5. 使用抗生素过度:长期或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影响疾病的治疗。

6. 忽视个体差异:老年人的生理状况、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7. 不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并存,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老年人的药物治疗需要更加精细和个性化,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老年人使用维生素药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老年人使用维生素药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老年人使用维生素药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健康人大多数能从食物中摄取或部分由体内合成,完全可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无需额外补充。

但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化,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减退,摄入营养不足,或由于慢性疾病如结核、低热、肿瘤、甲亢、糖尿病等长期消耗,往往导致维生素缺乏,因此,适当的补充维生素是完全必要的。

合理、有效、安全的使用维生素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此就老年人在应用维生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研讨。

1老年人的健康与维生素1.1维生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已知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它与胃癌、食管癌、结肠癌、膀胱癌等发病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C可使致突变性不活化,使其失去致癌能力。

活化型维生素D3有希望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药物。

研究表明,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及骨髓性白血病等患者的肿瘤细胞中有活化性维生素D3的受体,而且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

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结膜、角膜等的正常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维生素A血浓度低值人群(6~60 μg/dl),患病的危险性升高,以肺癌、消化道癌、皮肤癌为主。

1.2改善体内脂质代谢维生素C、B6、B12等都与脂质代谢有密切关系,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当维生素C缺乏时,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B组维生素,大剂量(每日2~6 g)应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以降低甘油三酯为主。

1.3增强免疫功能实验研究证明,维生素A、C、B6、叶酸缺乏时,细胞免疫及依赖T细胞的抗体反应均受损害。

维生素C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其血清浓度与IgG、IgM含量呈正相关。

维生素可以激活巨细胞,增强其吞噬功能。

1.4调节钙磷代谢维生素D活性代谢产物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与体内活化性维生素D3浓度低下有关。

尤其是年老体弱、闭门不出、缺少阳光照射者,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病人可有虚弱、骨痛,甚至骨折。

老年人用药应注意与营养物质的相互作用

老年人用药应注意与营养物质的相互作用
1 3 4
药物与人
2 0 1 4年 1月第 1 期 第 2 7卷 总第 3 1 3期 Me d i c i n e& p e o p l e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V o l u m e 2 7 N O . 1
老 年人 用药 应 注 意 与 营 养 物 质 的 相 互 作 用
甚 至引起严 重副作用 或 毒性 反应 , 损 害老年 人健 康 。导 致老 年 红霉素的效果 , 口服糖浆可减 少异烟肼 的吸收 , 饭后 服阿 司匹林 的血药浓度 比空腹用药降低 5 0 % ; 服用高蛋 白食 物, 能增 加茶碱 人营养缺乏 , 而且 营养状态不好 , 这个 话题 在我们基 层卫生 院尤
张 斯 圣
( 湖北省枝江市顾家店镇卫 生院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科 湖北 宜 昌
4 4 3 2 0 0 )
摘 要: 本文从 老年人在服药进餐 同时 , 对 药物 与药物、 药物与 营养素相互作 用导致 老年人 营养 缺乏 , 营养状 态欠佳 , 而引起 某些
药 物 的 毒性 反 应 作初 步探 讨 。 关键词 : 药物 ; 营养素; 相互作用

年人的营养状况 : 催 眠药 的抑制作用 , 特别 是患睡眠性 呼吸暂停 的老 年病人 , 易产 1 、 抑制或刺激食欲 , 药 物可 以通过 中枢 和外周 神 经机 理抑 制或 生 呼吸抑制 , 引起死 亡 。所 以, 老年人 使 用这 类药 物时 , 禁 止饮
刺激食欲 , 如 老年 病人 用镇 静催 眠药物后 , 嗜睡明显 , 不思 饮食 ; 酒 。酒精还可降低 甲磺 丁脲 的降糖 作用 , 使 老年 糖 尿病 患者 加 用地高辛后化疗药物后 , 出现恶心 、 呕吐, 导致 食欲严 重影 响 , 形 重而发生危 险。 成老年人蛋 白质等 营养 物质 缺乏 , 而 营养 不 良; 还有 报 道 , 老年 综上所述 , 老年人 用药 与饮食 的营 养素 之 间存在 着 明显 的 病人服三环类抗抑 郁药 后 , 食 欲过盛 并偏 甜食 , 而 导致 肥胖 , 尤 相互作用 。为了及早发现 和纠 正药物 与营养素 之间潜在 的不 良 其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有害 。 后果 , 我们应该 对 老年 病人 用 药进 行 营养 学 评价 , 如饮 食 的 配 2、 改变 营养物 质的消化 与吸收 , 经常饮酒 的老年人 , 胃肠 受损或 备 , 体重测量 , 血液学 和生 物化学指 标观察 等。凡是 能引起腹 泻

老年人需特别注意的药物

老年人需特别注意的药物

老年人需特别注意的药物作者:王智勇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第17期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可导致老年人低血钾老年人服用的一些药物,如利尿药呋塞米(速尿),抗高血压药氢氯噻嗪、寿比山等有排钾作用。

加之有很多老年人由于疾病关系而偏食或忌口,都可以影响钾的摄入和吸收,而激素则可引起水盐代谢异常,促使原有的血清钾的进一步降低,严重时可引起肌无力、瘫痪、还可以引起缺钾肾病和心律失常。

导致骨质疏松和器官萎缩长期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可促使蛋白质分解,造成肌肉萎缩。

同时增加钙、磷代谢和排泄,从而导致溶骨作用,造成骨质疏松和肌病、肌痛。

老年人对激素类药物引起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特别敏感,且在停药后也不能恢复;绝经后的妇女服用激素类药物,极易引起骨质疏松,常可造成骨折或骨坏死,以及肌萎缩所致的肌无力和疼痛,尤其不宜使用。

安眠药药物的积蓄现象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其他年龄组服用不会发生不良反应的剂量,在老年人就可能出现问题。

安定类药物体内积蓄所产生的慢性中毒对老年人危害更大,可造成定向障僻、抑郁或激动以及步态失常等中毒反应,且往往被误认为是年迈的自然衰老现象而被忽视。

此外,还町山现不思饮食、嗜睡以致营养不良。

长时间使用可成瘾,应避免短作用的苯二氮草类药物使用>4周。

甲丙氨酯(眠尔通)是有成瘾性的抗焦虑药物,且有肝毒性,老年人特别是肝功能不良者应避免使用。

巴比妥类不良反应有头晕脑胀、步态不稳、容易跌倒造成骨折,还可产生类似动脉硬化性痴呆及智力障碍等,中等剂量巴比妥就会抑制呼吸中枢,肝肾功能不全者及老年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毒性反应。

洋地黄类药物由于老年人对药物排泄慢,易造成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中毒,如地高辛、洋地黄毒苷之类,可引起心律紊乱、恶心、呕吐等洋地黄中毒现象。

因此老年人应慎用洋地黄类药物,用药量约为青壮年剂量的1/4。

解热镇痛药老年人长期服用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止痛药,害多益少。

药吃得越多 衰老得越快

药吃得越多 衰老得越快

药吃得越多衰老得越快 2008年12月08日11:16 扬子晚报“中医不认识病,却能治好病,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

”昨天,作为“中医中药中国行”江苏站的一项重要活动,82岁的著名中医学专家陆广莘教授在南京市中医院礼堂做了一场有关老年人养生保健的讲座。

在这位专家眼中,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医治病把重点放在提高人本身的痊愈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用药物杀死病毒。

在讲座中,陆广莘教授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药吃得越多,衰老得越快。

陆广莘说,人到了50岁以后,每隔10年,肝肾功能就会下降10%,到了80岁,肝肾功能只有年轻人的一半。

但是很多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要吃很多药,药物代谢就是需要肝和肾。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也会出现,医生会给病人使用大量的激素,甚至使用抗癌药。

而老年人本身身体就在走下坡路,这些药物还把细胞代谢的能力拼命往下压,就会出现药吃得越多身体越差的恶性循环。

老年人低血糖更可怕陆教授说,过去脑出血、出血性心衰的患者很多,后来人们研究发现,这都根源于高血压,所以发明了降压药后,但之后,出血少了,但是血管堵住了,血流不过去了。

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脑出血少了,但是心梗和脑梗的多了,甚至是脑出血患者数量的5-10倍。

“其实老年人高压高一点是安全的,”陆广莘说,不是总把血压当作是自己的敌人。

这是因为血压之所以升高,是为了保护大脑、心脏和肾脏这三大重要器官。

这三大器官的重量仅占人体重的2%,但是单位耗氧量却达到了20%。

血压升高可能是为了给它们提供血供,维持血液供应。

有些人一辈子都在与高血糖斗争,但陆广莘教授说,其实低血糖才是致命的。

大脑和心脏短时间缺糖就会致人昏迷。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所带来的血管病变。

日本科学家曾经做过研究,运用胰岛素,血糖迅速下降后,血管骤然收缩,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如何安全地降血糖?陆教授提出咀嚼降血糖的方法。

他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50名糖尿病患者嚼海绵,结果发现咀嚼海绵后血糖都不同程度的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致营养丢失50到80岁的中老年人中,有80%的人因慢性病而需长期服用或间断服用药物。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很多人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服用药物后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这除了与治疗方案有关外,也与药物导致营养缺乏,影响了药效,阻碍了疾病康复有密切关系。

据估算,长期服药的中老年人群里,一半以上由于药物导致营养素流失,营养素丢失影响疾病痊愈,导致营养缺乏性耐药。

营养缺乏性耐药是由于长期用药,导致某些营养素丢失,人体细胞功能衰竭,必须逐渐加大用量才能维持药疗,甚至加大剂量也不能获得良好疗效,必须换药,改变治疗方案。

老年人所患疾病较多,常同时用多种药物治疗,人均用药7种左右。

药物可作用于胃肠道,引起人体营养吸收不良,另外药物在人体内促使营养素加速排泄,药物还可直接对抗进入人体的营养素。

有的人常在进餐的同时服药,这就更增加了药物与药物、药物与营养素相互作用的机会。

看病时医生一般询问用药史,不会关注患者的饮食状况,而老年朋友也很少了解药物对营养的影响,因此药物和营养的相互作用很容易被忽视。

人体营养元素缺乏是渐进的过程,最初表现为组织中维生素贮存量降低,然后出现有关生化指标异常,生理功能降低,继续发展下去引起组织病理改变,出现许多临床症状和体征。

每个老年朋友都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随时从日常饮食中获取营养素,以增加药物疗效,将疾病康复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降压药长期服用降压药寿比山(吲达帕胺),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腹胀,四肢无力,这是因缺钾造成的。

寿比山是钙拮抗剂型降压药,它与血管平滑肌上的钙离子通道结合,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达到降压作用,基与此药理作用,寿比山同时具轻微利尿作用,尿中排钾而导致钾缺乏。

又如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平),属复方降压药,其中含有的氢氯噻嗪成分也具有利尿作用。

长期服用寿比山或北京降压0号的老人应注意补钾。

通过食补即可满足人体需要,含钾丰富的食物较多,如香蕉、豌豆、土豆、芋头、菠菜、甘薯、海带、橘子、葡萄等,每天选择一两种食用50克。

此外上述药物使体内潴留水分排出,最好再适量补充点镁和锌,常吃未精细研磨的谷物,每天喝牛奶,并每天吃南瓜子、无花果、栗子或杏仁等25克。

降压药品种繁多,其他降压药也不同程度的造成人体营养素缺乏,如长期服用开博通(卡托普利),易引起人体胶原蛋白流失。

开博通增加肝脏色氨酸代谢,抑制十二指肠黏膜胶原蛋白结合酶。

每周吃两到三次用黄豆和肉皮同煮制成的肉皮冻200克,可以提高人体胶原蛋白。

降脂药服用降脂药舒降脂(辛伐他汀)、美降脂(洛伐他汀)、来可适(氟伐他汀)等,可表现出肌肉酸痛、疲劳乏力,这是由于此类降脂药物导致人体辅酶Q10丢失。

舒降脂、美降脂等都属于他汀类降脂药,它们阻止胆固醇合成,增加肝脏清除血液里胆固醇的能力而达到降脂作用。

同时,由于抑制合成胆固醇前体化合物,而前体化合物中的甲羟戊酸也是合成辅酶Q10的前体物,所以这类药物可导致辅酶Q10丢失。

辅酶Q10对心肌细胞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可起到增强体能和精力、保护心血管、保护皮肤等作用。

辅酶Q10不足,心肌细胞易发生功能障碍。

辅酶Q10 对清除自由基也起着重要作用,若人体缺乏将使人提前衰老,皮肤易受到紫外线损伤,易出皱纹。

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中老年人要注意补充富含辅酶Q10的食物,《美国心脏病学杂志》曾报道,补充辅酶Q10,连用3 0天,每日100 毫克,可以将他汀药物引起的肌肉疼痛的程度降低4 0 %,对疼痛干扰引起的日常活动受限有明显改善。

富含辅酶Q 1 0的食物有动物内脏,如肝脏,牛肉、鸡肉、沙丁鱼、鲭鱼、坚果、豆油、糙米、全麦面粉等。

其中糙米含脂肪少,膳食纤维丰富,特别适合高血脂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的老年人食用。

每日一顿糙米加白米的二米饭,各25克左右。

血糖高需控制主食者可饮用糙米茶,糙米2两放在锅内小火干炒(不加油),至变成黄褐色,同时另在锅内将1000毫升水煮沸,放入炒好的糙米,关火,放置5分钟。

过滤糙米饮用其水。

降糖药长期服用降糖片(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的人,可出现舌、口腔黏膜溃疡,失眠,这是因为这两种药能抑制肠道吸收维生素B12所致。

维生素是B12相当特别的维生素,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它很难直接被人体吸收,需要与钙结合,才能发挥预防贫血,维护神经系统健康等生理机能。

可以从鱼、蛋、奶粉、紫菜、南瓜、瘦肉等获得,茶叶中的含量也比较丰富。

维生素B12在饭后补充更利于吸收,空腹的时候吃,因要靠小肠吸收,胃肠没有食物,会很快通过肾脏和尿道排出体外,使人体不能充分利用。

南瓜即能补维生素B12,又兼具降糖功效,所以特别适合服用降糖药的老年朋友吃。

又如降糖药文迪雅通过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而发挥降糖疗效。

因其改变细胞内外压力,可导致氨基酸损失,表现为轻度浮肿和贫血。

服用文迪雅饮食上应注意补充蛋白,如鱼、瘦肉、鸡蛋等。

每天吃一个鸡蛋白,即可部分弥补人体氨基酸的丢失。

抗生素服用卡那霉素、多黏菌素、新霉素等抗生素时,可出现便秘或腹泻,这是因为双香豆素的化学结构卡那霉素、多黏菌素、新霉素等抗生素在杀死人体内病菌的同时,长期服用也杀死一些有益健康的细菌,尤其是消化道和泌尿系统的正常菌群,使胃肠道内菌群失调,引发慢性腹泻,患者粪便中的钠、钾、钙、脂肪、氮等营养元素排泄增加,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综合症。

服用抗生素期间,每天应喝2杯约800毫升酸奶,酸奶里富含双歧杆菌,可以维护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防止便秘、腹泻、提高消化率,提高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另外服用抗生素时要尽量减少服用周期。

服用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更换药物,必要时可以口服含歧化酶类的药物,以维持胃肠黏膜的功能。

此外应减少服用抗生素的周期,服用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更换药物。

服用含歧化酶类药物可抑制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的作用,造成维生素缺乏。

阿司匹林长期服用抗凝药阿司匹林的人易发生缺钙而致骨质疏松,症状以腰背痛较多见。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生成,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常以小剂量长期服用来预防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栓。

但是阿司匹林可使体内维生素D代谢加速而导致缺乏,其药理作用还能阻碍肠道对钙的吸收或加速钙从尿中排出,从而造成人体钙缺乏。

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中老年人要注意从膳食中多补充钙。

老年人本身钙吸收率就变低,仅达15%左右,因此必须在饮食中多多增加钙,否则很容易钙缺乏而动员骨骼、牙齿中的钙,导致骨质疏松、牙齿松动脱落。

饭后吃高钙食品牛奶,特别是用柠檬酸或果酸调整过的牛奶来补充钙,更容易被吸收利用。

做法是:将半个柠檬放热水里焯一下,取出榨汁,放置室温后与牛奶500毫升混合饮用。

饮用时间应与服用抗酸药间隔1小时。

还需提醒您,多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才可以帮助吸收钙。

夏季适宜晒太阳的时间为上午9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

左旋多巴帕金森患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可干扰维生素B6正常代谢,使其需要量增加,若不补充可出现缺乏症状,如口炎、口唇干裂、舌炎,易激惹、抑郁及性格的改变。

但大剂量补充维生素B6,可能会抵消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因此通过饮食补充更好。

食物中含维生素B 6 较多的有豆类中的黄豆、鹰嘴豆,坚果中的葵花子、核桃。

服用左旋多巴的患者一天应吃一把约50克葵花子或核桃仁,在服用药物后半小时吃。

另外由于维生素B6与氨基酸代谢关系甚为密切,饮食蛋白质摄人量直接影响维生素B6需要量,帕金森患者应注意补充蛋白质,在晚餐安排蛋白质丰富食物,如50 克的肉类,选择精瘦的畜肉、禽肉或鱼肉。

硫糖铝长期服用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硫糖铝,可出现骨骼疼痛。

治疗胃病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和或减弱胃酸的药物(如抗酸药氢氧化铝)和抑酸药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等);一类为增加胃黏膜防御能力的药物(如胃黏膜保护剂)。

一类是中和或减弱胃酸的药物(如抗酸药氢氧化铝)抗酸药。

硫糖铝可与食物中的磷酸根生成不能吸收的磷酸盐,使一些长期服用这类抗酸药的病人出现一种磷缺乏症,骨骼疼痛甚至发生骨质软化症。

有报道说,过量服用这类抗酸药,可引起病人低血磷及继发性的低血镁以致产生惊厥。

含有鳞的食物与蛋白质是并存的。

无论动物性食物或植物性食物,在其细胞中,都含有丰富的磷,动物的乳汁中也含有磷,瘦肉、蛋类、奶类、动物的肝、肾含量都很高,海带、紫菜、芝麻酱、花生、干豆类、坚果、粗粮等含磷也较丰富。

但粮食中磷为植酸磷,不经过加工处理,吸收利用率低,因此推荐胃溃疡的人吃芝麻酱补充磷,芝麻酱不仅可以补充磷,还可以在胃黏膜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伤害。

每天早餐时吃一勺约15克芝麻酱,涂抹馒头、面包均可。

消炎痛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消炎痛(舒林酸、吲哚美辛),可出现体重增加,浮肿,此外有人还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

消炎痛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其代谢产物经胆囊排泄,影响肝胆功能,可使胆汁合成减少,胆固醇分泌增多,影响胆囊收缩和胆汁排出。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补充一些生物类黄酮,可抑制血脂肪LDL(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降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

我们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上万种生物类黄酮,食用的水果和蔬菜的颜色差异越大,所能摄取越多种类的生物类黄酮。

红酒和葡萄汁中含有一种名为多酚的物质,经证明,它能减少LDL胆固醇被氧化的可能性。

葡萄籽也被认为是最佳的能够帮助预防慢性炎症疾病的生物类黄酮抗氧化剂。

每日将100克葡萄洗净,连皮连籽榨汁饮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