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五)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共12 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树立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A______(锲而不舍/坚贞不屈)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矢志不渝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甲】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丘(hè)______,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阴霾______。

【乙】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在奋进路上B______(且行且歌/引吭高歌)。

1. 按要求填空。

(1)以上文段中拼音hè的汉字是______,(2)加点的字“霾”的拼音是______。

2. 请在文段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A:______B:______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段中“脚踏实地”“远大志向”“走稳走实”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

B.文段中【甲】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乙】句是一个假设复句。

C.文段中划线句子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结果”,或将“源于”改为“是”。

D.文段中划波浪线句子标点符号有误,应将“不行不至”后面的逗号改成分号。

二、选择题(共4 分)4. 按新闻稿的要求,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北京时间4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2023年亚洲摔跤锦标赛女子65公斤决赛中,,,,。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龙佳表示将会再接再厉,为国争光。

①形势不利的龙佳没有放弃,充分发挥自身技战术水平,反超对手②凭借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龙佳战胜了对手,勇夺冠军③龙佳以全胜战绩闯入半决赛,又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击败对手,顺利进入决赛④来自云南的中国队选手、摔跤名将龙佳荣获冠军⑤在决赛中,对手吉竹真弘显示出强大实力,曾一度领先龙佳A.②⑤①③④B.④⑤②①③C.②③⑤①④D.④③⑤①②三、句子默写(共4 分)5. 古典之音,萦萦在耳,请按提示填空。

【冲刺中考】山东省2013年中考语文押题训练 专题五 句子运用(教师版) 新人教版

【冲刺中考】山东省2013年中考语文押题训练 专题五 句子运用(教师版) 新人教版

专题五句子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B.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C.夏天的澄江边,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D.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答案:B
【解析】A.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C.不合逻辑,“澄江边”是地点,不属季节;D.缺少主语,可删去“由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B.让孩子远离网吧,健康成长,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

C.在第49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

D.“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答案:B
【解析】A.缺少主语,删去“对于”;C.“囊括”与“包揽”重复,删去其中一个;D.否定不当,删去“不是”的“不”。

3.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盛夏时节的宁德,是个收获的季节。

B.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通过学习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D.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乱丢垃圾。

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答案:B
【解析】A.不合逻辑,应该为“宁德的盛夏时节,是个收获的季节”;C.缺少主语,删去“通过”;D.否定不当,应删去“并非”。

1。

2023北京人大附中初三3月月考语文(教师版)

2023北京人大附中初三3月月考语文(教师版)

2023北京人大附中初三3月月考语文2023.32022年,故宫举办了“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班级研学小组的成员前去观展后整理了以下文段,请你帮忙修改完善,为展示做准备。

(一)展览概述书房,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一种生活空间、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

走进故宫的“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即可体味到古代文人以书房为象征的文化精神。

第一部分名为“委怀琴书”,出自陶渊明的诗句。

这里展出了《五经萃室记》炕屏、《毛诗郑笺》、玉壶冰琴等文物。

古代读书人正是与这些器物相伴,秉烛夜读,听琴挥墨,磨lì品格,滋养精神。

第二部分“正谊.明道”则处处充盈着古代文人流淌于血液中的家国情怀:乾隆楷书《大宝箴》挂屏印证了帝王对自我修养的重视,《文天祥行书上宏斋帖卷》体现出儒家士大夫对国家忧难的关切和爱国忠心……徜徉于展览的第三部分“结契霜雪”,时时可见松竹梅的身影。

松,经冬不凋;竹,清高有节;梅,凌寒傲雪。

作为书房三友,它们是文人气质和精神的象征。

以松竹梅为主题的屏风、曲水流觞式的展台,仿佛为我们勾勒出这样的场景:晴朗之日,闲xiá之时,三五好友相聚,奇文共赏,品茗长谈,诗词唱和.,杯酒同歌。

总之,这场展览匠心独运,从无形书房的精神阐释,到有形书房的空间陈设,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1.给加点字注音。

(2分)正谊.明道()诗词唱和.()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磨lì()闲xiá()3.画线句作为总结句,表达欠妥,请修改。

(2分)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书房轶事书房是最见主人心性的处所,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田园。

自古以来,我国文人就有用斋、堂、屋等给自己的书房命名的雅好,这也是传统书房文化的点睛之笔。

2023北京海淀初三二模语文(教师版)

2023北京海淀初三二模语文(教师版)

2023北京海淀初三二模语文2023.05学校_______姓名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一、基础•运用(共14分)那个金秋,我们走进美丽校园,编织青春梦想;这个盛夏,我们将告别初中生活,奔赴美好明天。

让我们一起致敬青春,致敬母校,致敬未来!致敬青春有一首诗,拥有它的时候,我们常常读不懂它;能够读懂的时候,我们却将与它告别。

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是激情宣言,zhāo()示着舍我其谁的自信;青春是勇敢行动,彰显着自强不息__【甲】__挥斥方遒.的豪情。

青春有时会遭遇孤独与__①__(迷茫/渺茫),携手奋斗__②__(才/更)会让青春写满友爱和坚定。

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青春呢【乙】__我亲爱的朋友?虚dù()年华会使多彩的青春褪色,努力进取能将炽.热的青春之火点燃。

刻苦求索是青春的底色,勇毅前行是青春的姿态,自强不息是青春的品格。

多年以后再回首,我们会为今天奋斗的自己感到__③__(欣慰/安慰),露出灿烂的笑容。

1.阅读上面文段,下列对加点字读音和括号中应填入的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zhāo示”应写为“召示”B.“遒”应读作“qiú”C.“虚dù”应写为“虚度”D.“炽”应读作“chì”2.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迷茫②更③安慰B.①渺茫②才③安慰C. ①迷茫②才③欣慰D.①渺茫②更③欣慰3.在文段中的【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顿号【乙】问号B.【甲】顿号【乙】逗号C.【甲】逗号【乙】问号D.【甲】逗号【乙】逗号致敬母校三载光阴,我在校园;一生怀想,校园在我。

【甲】老师们立三尺讲台,培育民族未来;【乙】保安叔叔守平凡岗位,维护校校园安全;【丙】保洁阿姨辛勤劳动,校园因她们而洁净······致敬母校,致敬校园里陪伴我们成长的每一个人!4.画线句子中,影响语段表达连贯的一句是(2分)【甲】老师们立三尺讲台,培育民族未来【乙】保安叔叔守平凡岗位,维护校园安全【丙】保洁阿姨辛勒劳动,校园因她们而洁净5.同学们给朝夕相伴的校园场所取了不少有趣的昵称。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如,生动演绎人物情感变化:剧本中的人物情感变化是剧情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演员需要准确把握并生动地演绎出这些情感变化。在《故乡》中,杨二嫂的情感变化从初见迅哥儿时的惊讶、到对迅哥儿的冷嘲热讽、再到对迅哥儿家财物的贪婪觊觎,最后愤愤离去的情绪变化,演员需要通过细腻的表演,将这些情感变化生动地展现出来,让观众能够深入地理解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第四空,结合⑦段中“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可设计为:把一副手套塞到裤腰里。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拓展运用。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如,深入体会人物性格特征:优秀的演员需要深入理解并演绎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在《故乡》这部剧中,杨二嫂这个角色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她尖酸刻薄、贪婪自私,同时又带有一定的市井气息。演员需要通过自己的表演,将杨二嫂的性格特征生动地展现出来,让观众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个角色的性格魅力。
迅哥儿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杨二嫂 (往外走,④_____)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杨二嫂下
(2)评审组要在演出后评选出优秀演员,他们就演员对剧本理解方面列出评选要点,请你帮他们补充两点。
剧本理解评选要点:①正确理解剧本主题;②准确把握戏剧冲突;③__________;
⑨可遇上镇里修桥补路建学校,他每次捐款都很慷慨,还先后贵助十几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正当:①zhèng dàng,合理合法的;②zhèng dāng,正处在(某个时期或阶段);选文中取①音义;
(2)索然无味:suǒ rán wú wèi,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

2024年5月湖北省大冶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教师版)

2024年5月湖北省大冶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教师版)

大冶市2024年九年级五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格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学习活动,小宇和小文特邀你参与。

1. 小宇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是()A. 小宇注意到易错字的读音,他这样读: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bàn),容不得闭塞(sè)。

B. 小宇希望读出诗人满怀悲怆,发出心底最强烈的呼喊,他这样处理节奏: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C. 小宇想读出父亲凄凉的心情,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D. 小宇想强调天上街市的的美丽,他这样处理重音: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朗读。

D.有误。

在处理“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这句诗时,为了强调“天上街市”的美丽,小宇应该选择将重音放在“美丽的”这个词上。

这是因为“美丽的”直接描述了街市的特性,即它的美,而诗的整体意图就是传达这种美感。

故选D。

2. 小文写了个“耑”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素□绿潭B.怀□梦想C.□雪丰年D.苟延残□【答案】湍揣瑞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素湍绿潭,sù tuān lǜ tán,指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2022北京十一学校初三4月月考语文(教师版)

2022北京十一学校初三4月月考语文(教师版)

2022北京十一学校初三4月月考语文(2022.04)一、基础·运用(14分)2022年“五四青年节”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日。

学校组织了“新时代新青年——纪今共青团百年华诞”活动,你所在班级负责制作“青年节宣传册”(一)宣传册第一部分介绍《新青年》的历史。

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材料,请帮他们解决在手册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后面小题。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

该杂志宣传倡导科学、民主和新文学。

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甲】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1916年9月,李大钊发表《青春》,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

1917年4月,《新青年》发表了青年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

毛泽东指出身体优如“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乙】“无体是无德智也”1917年8月,《新青年》向鲁迅约稿。

鲁迟在《<呐喊>自序》回忆说:“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

………在我自己,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遐顾及的。

”1. 有同学认为划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

下列判断有误一项是()A. “惮”应读为“dàn”B. “慰藉”应该写为“慰籍”C. “憎”应该读为“zēng”D. 不遐顾及”应该写为“不暇顾及”2. 有同学对【甲】【乙】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这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甲】、【乙】”,3. 有同学不理解“《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中的“号角”“囹圄”两词,根据文段内容和词典释义,你认为这两个词在材料中的意思分别是①号角:词典释义是“军队中传令用的吹奏乐器”,在文中的意思是②囹圄:词典释义是“监牢”,在文中的意思是。

广东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

广东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

广东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1.(2023·广东)默写古诗文。

(1)蒹葭苍苍,。

(《诗经》)(2)高峰入云,。

两岸石壁,。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折戟沉沙铁未销,。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5)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请将杜甫《望岳》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下联:,人奚足算哉(7)有些房屋取名源自古诗文,如"致远堂"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_”,“人境庐”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

【答案】(1)白露为霜(2)清流见底;五色交辉(3)长风破浪会有时(4)自将磨洗认前朝;铜雀春深锁二乔(5)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6)一览众山小(7)非宁静无以致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洗、塞、喧”故答案为:⑴ 白露为霜⑴ 清流见底,五色交辉⑴ 长风破浪会有时⑴ 自将磨洗认前朝,铜雀春深锁二乔⑴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⑴ 一览众山小⑴ 非宁静无以致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2.(2023·广东)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雁”常被误写成“燕”。

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

【答案】古人曾在雁足上系书信传递,后来“雁”成为书信的代称;“归雁洛阳边”意思是希望返回的大雁代自己捎去家书,在诗中作者借“归雁”表达思乡之情,故此处应写作“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模拟试卷教师版(五)1、选择题:1、选出注音全对的一组()A狭隘ài摒弃bǐng白雪皑皑ái B粗糙cāo谄媚chǎn忧心忡忡chōngC迸发bìn谛听dì咄咄逼人duō D徘徊huí濒危bīn诲人不倦huǐ2、选出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C )A辍学嘹望锤练为虎作伥 B呕歌赔偿赡养病入膏盲C惋惜急躁酥软鞠躬尽瘁 D慷概诡计谩骂名列前矛3、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________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A.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

B.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

C.对虚伪的笑,不必怒目而视,要报之以粲然的微笑;对阴冷的奸笑,也当笑颜相迎。

D.对阴冷的奸笑,为什么不可以还以笑颜?对虚伪的笑,为什么不报之以粲然微笑,而一定要怒目而视?4、选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组( B )A..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使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B.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情感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二、按原文填空5、(),洪波涌起。

6、我寄愁心与明月,()。

7、(),风正一帆悬。

8、长风破浪会有时,()。

9、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写下了(),()的名句,与宋代范仲淹写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按要求答题10.口语交际题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

(1)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

显得唐突(冒失),不礼貌。

(2)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

叔叔、阿姨有没有辅导你学英语?或:你爸爸、妈妈有没有帮助你学英语?或: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学习英语方面的问题?11、11、近年来,国家对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段农村户口的学生实行免收学杂费的优惠政策。

下面是某实验学校近三年学生人学及收费情况统计表,请认真观察后答题。

名称2010年2011年2012年享受“两免一补”的350686人数1720512享受免杂费的人数未享受优惠的人数886746010961198学生总人数1058入学率97.7%98.2%99.1%从上表中可以得出什么主要信息:四、阅读现代文,回答问题(一)两个公人拿出绳索把林冲紧紧绑在树上,跳起来,转过身拿起水火棍道,“前日有个陆虞侯,是高衙内的亲信,教俺兄弟两个在路上结果了你,揭了你脸上的金印去回话,你记仔细,明年的今日是你的忌日。

”林冲面色惨淡道,“是他!江湖人都像我们这般互相残杀么?”董超道,“什么江湖,那些虚无飘渺的东西只有你们这些人才会相信。

”林冲的脸色变得更加凄惨,一双呆滞的眼睛不知往向哪里,看也不看任由他们的水火棍向自己脑袋上劈来。

说时迟,那时快。

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一条禅杖飞出来,将水火棍一隔隔到九霄云外去了,一个胖大的和尚跳出来喝道,“有洒家在此,谁敢动俺兄弟。

”不是鲁智深是谁?鲁智深星夜兼程从东京赶来,总算追上了他们,见这座林子不是个好去处,早早藏在里面等候,果然见到两个公人要加害林冲,是以出手相救。

林冲双眼看向鲁智深,“哥哥,是你。

”鲁智深提起禅杖将绳索斩断了,扶起林冲道,“兄弟,何苦受着冤屈,不如洒家将这枷劈开,你随洒家走了吧!”林冲道,“这是官府给犯罪之人带的枷,岂可随便打开。

”林冲茫然往向虚空,“我又有哪里可去,哪里是我安身之家。

”鲁智深瞪眼道,“江湖便是你的家。

”林冲苦笑叹道,“江湖,江湖在哪里,江湖人在哪里。

” 鲁智深又道,“这两个撮鸟,不知害过多少好汉,洒家除了他们!”林冲拦道,“哥哥,不可,他们虽非良善之人,多少也算得我们江湖人的后裔,在官府中做个小小的公人,上面有差遣怎敢不依,这又不是在江湖上,哥哥妄自杀人,官府追查起来,脱不了干系。

”鲁智深道,“我怕他鸟甚。

”鲁智深回身对董超、薛霸两个公人道,“你们两个撮鸟,要不是念在你们也是江湖的后裔,洒家把你这两个鸟都剁成肉酱。

洒家给你们记着,再让俺撞上,洒家将你这两个撮鸟灭了。

”两个公人战战兢兢道,“是,是,小人不敢了,小人不敢了。

” 鲁智深护送林冲往沧州路上去,林冲行走不得,鲁智深弄来一辆独轮车子,两个公人董超、薛霸轮流推着林冲走,鲁智深虽是饶恕了这两个公人的性命,但还是看他们不顺眼,说打就打要骂就骂,林冲倒时时劝解开,那两个公人惧怕鲁智深的威势,哪里敢回话,巴掌打在脸上也只能赔笑。

行了十七八日,离沧州近了,路上稳便再没有险恶去处,鲁智深对林冲道,“兄弟,此去沧州不远,皆是平安大道,一路上都有人家,洒家就在这里和你分别,俺要到江湖上好好行走一番,补偿这么多年的缺憾。

”林冲道,“哥哥的防护之恩,林冲没齿难忘。

”鲁智深摆摆手欲言又止,取出二十两纹银递给林冲,转过身又对两个公人道,“你这两个撮鸟,本该路上砍了你们的头,念在同是江湖后代,饶了你们两个的性命。

洒家便是‘花和尚’鲁智深,想必你们这厮也听说过洒家的名头,路上再有歹心,叫你们有如此树一般。

”鲁智深将手向着路旁的松树一指,抡起禅杖便将那棵树打折成为两段,上面的树干连着树冠飞出几丈远才落到地上。

12、请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鲁智深仗义救出林冲。

1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智深拔刀相助林冲的情景,进一步突出了智深的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性格。

14、两个公人先想置林冲于死地,但智深想了结他们的性命林冲却求情,你怎么看待林冲这种行为?言之有理即可。

一朵栀子花从没留意过那个女孩子,是因为她太过平常了,甚至有些丑陋——皮肤黝黑,脸庞宽大,一双小眼睛老像睁不开似的。

成绩也平平,字写得东扭西歪,像被狂风吹过的小草。

所有老师极少关注到她,她自己也寡言少语。

以至于有一次,班里搞集体活动,老师数来数去,还差一个人。

问同学们缺谁了,大家你瞪我我瞪你,就是想不起来缺了她。

其时,她正一个人伏在课桌上睡觉。

她的位置,也是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桌,靠近角落。

她守着那个位置,仿佛守住一小片天,孤独而萧索。

某日课堂上,我让学生们自习,而我则在课桌间不断来回走动,以解答学生们的疑问。

当我走到最后一排时,稍一低头,突然闻到一阵花香,浓稠的,蜜甜的。

窗外风正轻拂,是初夏的一段和煦时光。

②教室门前,一排玉兰,花都开了,一朵一朵硕大的花,息在枝上,白鸽似的。

我以为,是玉兰花香。

再低头闻闻,不对啊,分明是我身边的,一阵一阵,固执地绕鼻不息。

我的眼睛搜寻了去,就发现了,一朵凝脂样的小白花,白蝶似的,正栖落在她的头发里面。

是栀子花呀,我最喜欢的一种花。

忍不住向她低了头去,笑道:“好香的花!”她当时正在纸上信笔涂鸦,一道试题,被她支解得七零八落。

闻听我的话,显然一愣,抬了头怔怔看我。

当看到我眼中一汪笑意,她的脸色,迅速潮红,不好意思地抿嘴一乐。

那一刻,她笑得美极了。

余下的时间里,我发现她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做着试题。

中间居然还主动举手问我一个她不懂的问题,我稍一点拨,她便懂了。

我在心里叹,原来,她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哪。

隔天,我发现我的教课书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朵栀子花。

花含苞,但香气却裹也裹不住地漫溢出来。

我猜是她送的。

进教室,往她座位看去,便承接住了她含笑的眼。

我对她笑着一颌首,是感谢了。

她脸一红,再笑,竟有着羞涩的妩媚。

其他学生不知情,也跟着笑。

而我不说,只对她眨眨眼,就像守着一段秘密,她知道,我知道。

在这样的秘密守候下,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变得活泼多了,爱唱爱跳,同学们都喜欢上她。

她的成绩也大幅度提高,让所有教她的老师,再不能忽视。

①老师们都惊讶地说:“呀,看不出这孩子,挺有潜力的呢。

” 几年后,她出人意料地考上一所名牌大学。

在一次寄给我的明信片上,她写上这样一段话:老师,我有个愿望,想种一棵栀子树,让它开许多许多可爱的栀子花。

然后,一朵一朵,送给喜欢它的人。

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变得无比芳香。

是的是的,有时,对于一个身处逆境中的人来说,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

一朵,就足以美丽其一生。

15.联系上下文,说说如何理解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或作用。

(1)中间居然还主动举手问我一个她不懂的问题,我稍一点拔,她便懂了。

(2) 我以为是玉兰花香,再低头闻闻,不对啊,分明是在我身边,一阵一阵的,固执地绕鼻不息。

16.对文中画线的描写句子,有人作出下面的分析,你是否赞同,谈谈你的看法。

(1)第①处描写,写出了小女孩受到老师冷落的原因,老师以貌取人。

(2)第处描写,写出了初夏校园内环境的美丽、芬芳。

17.试概括“一朵栀子花”的特征和它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篇文章以叙事、描写为主,记叙了“那个女孩子”成长的点滴经历,写出了“她”转变与成长的过程。

B.“一朵栀子花,,贯穿了全文,是全文的叙事线索,也是文章材料的一个连结物。

c.那女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我俩共同“守着一段秘密”。

D.“有时,对于一个人来说,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

一朵,便足以美丽一生。

”此句含意丰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1、(1 )强调这种变化是意料不到的,表现“我”的关爱对她产生的积极影响,促使她学习上发生了转变。

(2)是拟人化写法,突出了栀子花香的浓(强烈)2、(1)①赞同。

是老师以貌取人,对“平常”的学生缺少“关注”。

②不赞同。

此处描写是为了突出女孩子的“平常”(平凡),也写出了老师对她缺少“关注”和“留意”。

评分意见:本题有开放性,答出①或②均可。

(2)不赞同。

以玉兰花的多、大,反衬出栀子花的芳香。

3、栀子花的特征:芳香、可爱、洁白。

深层含义:栀子花包含着对人的一种关爱、尊重、鼓励(理解、肯定)。

也象征人的美好心灵氡:隐形的杀手①现在,癌症已是导致城市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

肺癌作为主要癌种,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经过长期大量的统计分析和对动物的实验研究,现已认识到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中国,一项近期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年因氡导致肺癌的在5万例以上。

氡已成为我国除吸烟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在美国,卫生局长也警告:氡是肺癌的第二诱因,估计每年导致14000人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