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博兴兴福镇中学2018-2019学度初一数学下年中考试题
滨州博兴兴福镇中学2018-2019学度初一数学下年中考试题

滨州博兴兴福镇中学2018-2019 学度初一数学下年中考试题(时间 90 分钟,满分 120 分)一、精心选一选: ( 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边四个图形中,∠ 1 与∠2(A)0 个(B)1个是对顶角的图形有()(C)2 个(D)3 个12221112.若点 P(x,y)在第一象限,则点 B(x+y,x 2-y) 必定不在() A第一、二象限 B 第三、四象限C第二、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3、如图,在以下条件中,能判断AB//CD 的是()A、∠ 1=∠3B、∠ 2=∠ 3C、∠ 1=∠4D、∠ 3=∠ 4第3题图4、一辆汽车在直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按本来的方向行驶,那么这两次拐弯时()A、第一次向右拐 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右拐30°,第二次向右拐150°C、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150°D、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5、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位角的均分线的地点关系是()A、相互垂直B、平行C、订交但不垂直D、平行或订交都有可能2A、(3,2)B、(3,-2)C、(-2,3)D、(-3,-2)17、64的立方根是()111 1A.2B.4C.4D.28、下边的每组图形中,右边的平移后能够获得左面的是()ABCD9、有以下命题:①负数没有立方根;②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一个正数或负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同号;④假如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自己,那么这个数是 1 或 0。
此中错误有()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10、如图,已知 AO⊥OB,CO⊥DO,∠ BOC= °,则∠ AOD的度数为()A、°-90°B、2°-90°C、180°-°D、2°-180°选择题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二、耐心填一填:(每题 3 分,共 24 分 )11.- 3绝对值是,- 3的相反数是。
博兴镇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博兴镇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A.B.C.D.【答案】B【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①+②得:3x=6,解得:x=2,把x=2代入②得:2﹣y=3,解得:y=﹣1,即方程组的解是,故答案为:B.【分析】由题意将两个方程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可求得x的值,再将求得的x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可求得y的值,则方程组的解可得。
2.(2分)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x、y的和为12,则k的值为()A.14B.10C.0D.﹣14【答案】A【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解方程得:根据题意得:(2k﹣6)+(4﹣k)=12解得:k=14.故答案为:A【分析】先将k看作已知数解这个方程组,可将x、y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由题意再将x、y代入x+y=12可得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得k的值。
3.(2分)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3x﹣2y=4zB.6xy+9=0C.D.【答案】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析】【解答】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有两个未知数,方程两边都是整式,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有两个未知数,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都是1次,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即可得出答案。
4.(2分)已知a,b满足方程组 ,则a+b的值为()A. -3B. 3C. -5D. 5【答案】D【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①+②得:4a+4b=20,∴a+b=5.故答案为:D.【分析】观察方程组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特点:a、b的系数之和均为4,因此将两方程相加的和除以4,就可得出a+b的值。
5.(2分)下列语句叙述正确的有()①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②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③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对顶角、邻补角,点到直线的距离【解析】【解答】解:①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误;②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误;③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正确;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有1个.故答案为:B.【分析】对顶角定义:有一个共同的顶点且一边是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由此可知①和②均错误;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由此可知③正确;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由此可知④错误.6.(2分)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时,要使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必须适当变形,以下四种变形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C【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试题分析:把y的系数变为相等时,①×3,②×2得,,把x的系数变为相等时,①×2,②×3得,,所以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观察方程特点:若把y的系数变为相等时,①×3,②×2,就可得出结果;若把x的系数变为相等时,①×2,②×3,即可得出答案。
博兴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博兴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如图,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点落在()A.线段AB上B.线段BC上C.线段CD上D.线段DE上【答案】C【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2≈2×1.414≈2.828,∴2.8<2.828<2.9,∴在线段CD上.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无理数大概的范围,即可得出答案.2、(2分)为了了解某区初中中考数学成绩情况,从中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在这里样本是()A. 全区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B. 被抽查的1000名学生C. 全区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的数学成绩D. 被抽查的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答案】D【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析】【解答】解:本题考查的对象是某区初中中考数学成绩,故样本是所抽查的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D正确,符合题意.考查的对象是数学成绩而不是学生,因而A、B错误,不符合题意.全区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则C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根据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的定义即可进行判断.3、(2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2﹣m)x<1的解为x>,则m的取值范围是()A. m>0B. m<0C. m>2D. m<2【答案】C【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不等式(2﹣m)x<1的解为x>∴2-m<0解得:m>2故答案为:C【分析】通过观察发现不等号方向发生了改变,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在不等式的两边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从而得出2-m<0,求解得出m的取值范围。
兴福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兴福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如图,长方形ABCD的边AD长为2,边AB长为1,AD在数轴上,以原点D为圆心,对角线B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A. B. C. D.【答案】A【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析】【解答】解:∵长方形ABCD的边AD长为2,边AB长为1,∴,∴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故答案为:A.【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算出DB的长,然后根据同圆的半径相等及原点右边表示的是正数即可得出答案。
2、(2分)小涛在纸上画了一条数轴后,折叠纸面,使数轴上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4(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上述折叠后重合,则A点表示的数为()A. -1006B. -1007C. -1008D. -1009【答案】C【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析】【解答】解:设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数轴上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中点为:=-1,∴,解得:,∴A点表示的数为:-1008.故答案为:-1008.【分析】设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根据题意可知折叠点为-1,从而列出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a值,即可得A点表示的数.3、(2分)下列对实数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B. 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C. 负数没有平方根也没有立方根D. 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或1【答案】C【考点】算术平方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有理数及其分类【解析】【解答】A.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故A不符合题意;B. =2,故B不符合题意;C. 负数立方根是负数,故C符合题意;D. 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或1,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可能是0,也可能是有理数;负数立方根是负数,负数没有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或1.4、(2分)如图,AB∥CD,AD平分∠BAC,若∠BAD=70°,那么∠ACD的度数为()A. 40°B. 35°C. 50°D. 45°【答案】A【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D平分∠BAC,∠BAD=70°∴∠BAC=140°∵AB∥CD,∴∠ACD +∠BAC=180°,∠ACD=40°,故答案为:A【分析】因为AD是角平分线,所以可以求出∠BAC的度数,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出∠ACD的度数.5、(2分)满足方程组的解x与y之和为2,则a的值为()A. ﹣4B. 4C. 0D. 任意数【答案】B【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1 )﹣(2)得x+2y=2,代入(3)得y=0,则x=2,把y=0,x=2代入(1)得:a+2=6,∴a=4.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建立三元一次方程组,观察系数的特点,两个方程中含有a,且a的系数是1,因此利用加减消元消去a后的方程与x+y=2,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x、y的值,就可求出a的值。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36分)1. 直线 a ,b ,c ,d 的位置如图,如果 ∠1=100°,∠2=100°,∠3=125°,那么 ∠4 等于 ( )A. ︒80B. ︒65C. ︒60D. ︒55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5,3(-P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 在2020020002.0,2,27,5,722,12,14.33π- 这七个数中,无理数有( ) A. 1个 B. 2 个C. 3 个D. 4 个4. 16 的平方根等于 ( ) A.B.C.D.5. 二元一次方程组 {,342=+=y x x 的解是 ( )A.{,21y =-=xB. {,25y ==xC.{,25y =-=xD.{,21y ==x6. 在下列四个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 )A.B.C. D.7. 如图,△ABC 中,∠C=90°,则点 B 到直线 AC 的距离是 ( ) A. 线段 AB B. 线段 AC C. 线段 BCD. 无法确定8. 下列命题:(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 如果 m 是无理数,那么 m 是无限小数;(3) 64的立方根是 8;(4)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 如果 a 是实数,那么 a 是无理数.(6)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7)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A4 D 2 1C 3BO线的垂线段,叫做该点到直线的距离;(8)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其中是真命题的有 ( )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9. 点 P 在第二象限,若该点到 x 轴的距离为 3,到 y 轴的距离为 1,则点 p 的坐标是 ( ) A. (-1,3) B. (-3,1) C. (3,-1) D. (1,3)10.由方程组⎩⎪⎨⎪⎧x +m =4,y -3=m 可得出x 与y 之间的关系是( ).A .x +y =1B .x +y =-1C .x +y =7D .x +y =-711. 如图,如果AB//EF ,CD//EF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 A.︒=∠∠+∠1803-21 B. ︒=∠+∠∠9032-1C. ︒=∠+∠+∠90321 D. ︒=∠∠+∠1801-32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点)0,1(1-p ),,(1-1-p 2 ),,(1-1-p 2),,(1-1p 3),,(11p 4),,(12-p 5),,(2-2-p 6... 依次扩展下去, 则 2019p 的坐标为 ( )A. (505,-505)B. (-505,505)C. (-505,504)D. (-506,505)二.填空题(本题8个小题,共32分)13.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的题设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1+a 和3-a ,则= , = 。
2019年滨州博兴兴福镇中学七年级数学下期中考试题

七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精心选一选:(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1 2 2 21 12. 若点P (x ,y )在第一象限,则点B(x+y,x 2y)一定不在( )A 第一、二象限B 第三、四象限C 第二、三象限D 第二、四象限3、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 的是( )A 、∠1=∠3B 、∠2=∠3C 、∠1=∠4D 、∠3=∠44、一辆汽车在直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按原来的方向行驶,那么这两次拐弯时( ) A 、第一次向右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 、第一次向右拐30°,第二次向右拐150°C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150°D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5、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位角的平分线的位置关系是( )A 、互相垂直B 、平行C 、相交但不垂直D 、平行或相交都有可能 6、已知:2)62(2=++-y x ,则A ),(y x -的坐标为( )A、(3,2)B、(3,-2)C、(-2,3)D、(-3,-2)7、641的立方根是( )A.21±B.41±C.41D.218、下面的每组图形中,右面的平移后可以得到左面的是( )A B C D第3题图9、有如下命题:①负数没有立方根;②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一个正数或负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同号;④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1或0。
其中错误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10、如图,已知AO ⊥OB ,CO ⊥DO ,∠BOC=β°,则∠AOD 的度数为( )A 、β° 90°B 、2β° 90°ββ二、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24分)11.3-绝对值是 ,3- 的相反数是 。
博兴县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7. ( 2 分 ) 在()
,,
,了 11,2.101101110...(每个 0 之间多 1 个 1)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第 4 页,共 16 页
A.2 个 B.3 个 C.4 个 D 5 个 【答案】 B 【考点】无理数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依题可得:
无理数有: ,
, 2.101101110……,
,
代入
,
得到
,
第 3 页,共 16 页
解得
.
【分析】先将只含 x、y 的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再将 x、y 的值代入另外的两个方程,建立关
于 a、b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 a、b 的值。
6. ( 2 分 ) 设方程组 A. B. C. D. 【答案】 A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无理数的个数为 3 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8. ( 2 分 ) 如图,下列条件:①∠1=∠3;②∠2=∠3;③∠4=∠5;④∠2+∠4=180°中,能判断直线 l1∥l2 的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答案】 C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 A2 向右作 A2D∥A1B,过点 A3 向右作 A3E∥A1B,……
∵A1B∥AnC,
第 7 页,共 16 页
∴A3E∥A2D∥…∥A1B∥AnC, ∴∠A1+∠A1A2D=180°,∠DA2A3+∠A2A3E=180°,…. ∴∠A1+∠A1A2A3+…+∠An-1AnC=(n-1)·180°. 故答案为:C. 【分析】过点 A2 向右作 A2D∥A1B,过点 A3 向右作 A3E∥A1B,……根据平行的传递性得 A3E∥A2D∥…∥ A1B∥AnC,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A1+∠A1A2D=180°,∠DA2A3+∠A2A3E=180°,….将所有式子相加即可 得证.
博兴镇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博兴镇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A.B.C.D.【答案】B【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①+②得:3x=6,解得:x=2,把x=2代入②得:2﹣y=3,解得:y=﹣1,即方程组的解是,故答案为:B.【分析】由题意将两个方程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可求得x的值,再将求得的x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可求得y 的值,则方程组的解可得。
2.(2分)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x、y的和为12,则k的值为()A.14B.10C.0D.﹣14【答案】A【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解方程得:根据题意得:(2k﹣6)+(4﹣k)=12解得:k=14.故答案为:A【分析】先将k看作已知数解这个方程组,可将x、y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由题意再将x、y代入x+y=12可得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得k的值。
3.(2分)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3x﹣2y=4zB.6xy+9=0C.D.【答案】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析】【解答】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有两个未知数,方程两边都是整式,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有两个未知数,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都是1次,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即可得出答案。
4.(2分)已知a,b满足方程组 ,则a+b的值为()A. -3B. 3C. -5D. 5【答案】D【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①+②得:4a+4b=20,∴a+b=5.故答案为:D.【分析】观察方程组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特点:a、b的系数之和均为4,因此将两方程相加的和除以4,就可得出a+b的值。
5.(2分)下列语句叙述正确的有()①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②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③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对顶角、邻补角,点到直线的距离【解析】【解答】解:①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误;②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误;③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正确;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有1个.故答案为:B.【分析】对顶角定义:有一个共同的顶点且一边是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由此可知①和②均错误;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由此可知③正确;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由此可知④错误.6.(2分)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时,要使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必须适当变形,以下四种变形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C【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试题分析:把y的系数变为相等时,①×3,②×2得,,把x的系数变为相等时,①×2,②×3得,,所以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观察方程特点:若把y的系数变为相等时,①×3,②×2,就可得出结果;若把x的系数变为相等时,①×2,②×3,即可得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州博兴兴福镇中学2018-2019学度初一数学下年中考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精心选一选:(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1222
2.若点P (
x ,y )在第一象限,则点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三、四象限
C 第二、三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3、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 的是()
A 、∠1=∠3
B 、∠2=∠3
C 、∠1=∠4
D 、∠3=∠4
4、一辆汽车在直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按原来的方向行驶,那么这两次拐弯时
()
A 、第一次向右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 、第一次向右拐30°,第二次向右拐150°
C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150°
D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5、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位角的平分线的位置关系是()
A 、互相垂直
B 、平行
C 、相交但不垂直
D 、平行或相交都有可能 6、已知:
2)62(2=++-y x ,则A ),(y x -的坐标为()
A、(3,2)B、(3,-2)C、(-2,3)D、(-3,-2)
7、641
的立方根是()
A.21±
B.41±
C.41
D.21
8、下面的每组图形中,右面的平移后可以得到左面的是() ABCD
9、有如下命题:①负数没有立方根;②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一个正数或负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同号;④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
第3题图
这个数是1或0。
其中错误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10、如图,已知AO ⊥OB ,CO ⊥DO ,∠BOC=β°,则∠AOD 的度数为()
A 、β°-90°
B 、2β°-90°
ββ二、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24分) 11.3-绝对值是,3-的相反数是。
12、81的平方根是。
13、已知点A (-3,2m -1)在x 轴上,点B (n +1,4)在y 轴上,则点C (m ,n )在第_____象限。
14、如图,n m //,∠2=50°,那么∠1=°,
∠3=°,∠4=°
15、已知点A (1,2),AC ⊥x 轴于点C ,则点C 的坐标是__________。
16、.已知一个正数x 的两个平方根是1+a 和3-a ,则a =,x =。
17、将点A(-3,-2)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1,再把A 1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
得到点A 2,则点A 2的坐标为。
18.当x ≤0时,化简
1x -+
三、用心做一做(共66分)
19、计算:(每题5分,共20分)
(1)2+32—52(2)
927)1(433
2+----
(3)2622
=-x ;(4)
()24133
-=-x ;
20、(6分)化简、|23-|+|23-|+2
)2(-;
第14题图
21、(7分)仔细想一想,完成下面的推理过程。
如图EF ∥AD ,∠1=∠2,∠BAC=70o ,求∠AGD 。
解:∵EF ∥AD ,
∴∠2=( ) 又∵∠1=∠2, ∴∠1=∠3,
∴AB ∥( ) ∴∠BAC+=180o ( ) ∵∠BAC=70o ,∴∠AGD=。
22、(6分)已知2a -1的平方根是±3,3a +b+9的立方根是3,求a +2b 的算术平方根。
23、(7分)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 (0,0)、B (6,0)、C (5,5)。
求:(1)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2分)
(2)如果将三角形ABC 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三角形A 1B 1C 1,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 2B 2C 2。
分别画出三角形A 1B 1C 1和三角形A 2B 2C 2。
,并试求出A 2、B 2、C 2的坐标?(5分)
24、(6分)如图,已知E 、A 、B
∠B=50°,求∠EAD ,∠DAC ,∠C 25、(6分)阅读下列解题过程:451=+56)
56)(56()56(15
61-=-+-⨯=
+(1)观察上面的解答过程,请写出n
n ++11=;
(2)利用上面的解法,请化简:
100
99199
9814
313
212
11++
++
+++
++
+
26、(8分)如图,M 、N 、T 和A 、B 、C 分别在同一直线上,且∠1=∠3,∠P=∠T , 求证:∠M=∠R 。
七年级数学期中试
题
A
答案:
一、选择题BCCDBACDDC
二、填空题:11、3,312、±313、四14、50,50,13015、(1,0)
16、1,417、(2,2)18、1-2x 三、解答题:
19、(1)-2(2)7(3)±2(4)-120、4-2
2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G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G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10 22、3
23、(1)15(2)(2,3)(8,3)(7,8) 24、505050 25、n n -+19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