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第二课_多变的价格

合集下载

高三政治一轮思维导图复习课件:多变的价格

高三政治一轮思维导图复习课件:多变的价格

命题角度2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4.(2014·浙江)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鸡蛋价格持续
下跌,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今年3月份以来,鸡蛋价格不
断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这表明
()
A.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C.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3.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 上下波动。如下图:
【特别提示】 等价交换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 买卖关系当中,从单个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段 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表示为 N元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 动生产率提高m%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 动生产率降低m%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增加m%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减少m%
变化后商品价值用货 币表示 N÷(1+m%)
N÷(1-m%)
N×(1+m%)
N×(1-m%)
核心考点2 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需求法则:一般说来,某种商品的价格 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
【训练1】 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
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
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
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下图
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
分别为
()
A.P0,Q0 C.P1,Q4
B.P1,Q2 D.P2,Q1
【解析】 本题的设问是支持价格与供给数量分别是什么,

政治12多变的价格复习(新人教版必修一)精品PPT课件

政治12多变的价格复习(新人教版必修一)精品PPT课件

考点 1 供求影响价格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比较表
含义
性质
价 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 无差别
的 人类劳动 。
商品的社会属性. 和 本质属性 .
通过一定数量
价 格
价值 的货币
表现商品价值的
商品价值的 货币表现形式
决定或影响因素 联系
(1) 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
(2)社会劳动生产率
(1
(2)供求关系 (3 纸币发行量
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
(二)价格的决定因素—— 1.价格的含义: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产生后价值就表现为价 2.价值决定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量越 小,价格越低。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
(三)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一,在商品生产领域: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本课考点:①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 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 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 衡)价格的因素;②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 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 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考查重点: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供求关系影 响价格;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 A.替代商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 相同或相近 ,可以满足消费者 的同一需要,
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
减少 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
商品的需求量 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 增加 对 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减少
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人教版)1.2多变的价格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人教版)1.2多变的价格

考点3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 等价交换 ,是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量 为基础实行__________ 换以________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供求关系 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 商品价格受__________ 规律的表现形式。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的意义:每个生产者生产 价值量 出售。 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________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 高于 位;________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 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 劳动生产率 。 高____________ ④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 缩短 率提高,会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________ ,从而使单位商 降低 品的价值量________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反比 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________ 。
例1 C [解析] 计算分两步完成:①实行零关税前, “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价值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就 需要80个单位N国货币;又因为“关税为5%”,因此,出 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80×(1+5%)= 84。②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因 此,原来价值10元(人民币)商品的新价值为:10/(1+25%) =8元;另外,“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因此,出口到 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64。正确答案为C项。
A [解析] 不多的劳动时间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 率较高,价值低于砖块意味着商品价值量较小,故 题干强调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A 项分析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供求关系,故B、C两项 排除;材料指向的是金刚石,而不是煤,故D项不 合题意。

2012届高中政治复习课件:多变的价格新人教版

2012届高中政治复习课件:多变的价格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格
多变的价
1. 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 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 俗等。这些具体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俗等。这些具体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 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意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意义:
①个别生产者以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 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 ②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在 竞争中就能处于有利的地位,反之,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竞争中就能处于有利的地位,反之,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全国卷I)27.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 全国卷I 27.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 储存鸭梨,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 储存鸭梨,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 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 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 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 0.5 A.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 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 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 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全国卷I)24.某小企业2008年生 全国卷I 24.某小企业2008年生 2008 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 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 量为10万件, 10万件 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价值6 如果该企业2009 2009年的劳动 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 生产率提高10% 其它条件不变,那么, 10%, 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那么, 该企业2009 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 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 2008年相比 2008年相比 A.增加 万元 B.增加 万元 .增加8万元 .增加6万元 C.减少 万元 D.不变 .减少14万元 .

高中政治课件-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高中政治课件-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3.供给、需求与价格的关系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少,商品 价格高;商品的供给量多,则商品的价格会下降。 (2)商品的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 越高。
误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是一致的。
1.(2019年江苏卷,11) 根据国家发改委下发的有关 文件,自2019年4月1日起, 电网企业增值税税率由16% 调整为13%,电网企业电价 水平降低的空间全部用于降 低一般工商业电价。若其他 条件不变,图1中(D、S分 别代表工商业产品的需求曲 线和供给曲线)能正确反映 该措施影响的是( )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 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 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 效率。它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2)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 越多,平均到单位产品上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因此,单位商 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随着社会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商品将呈现越来越便宜的趋势。
2.(2019年天津卷, 5)粮票是我国在特定 历史时期发放的一种购 粮凭证,人们需要凭粮 票购买粮食。改革开放 后,曾经严格的票证制 度越来越松动,1993年 粮票被正式宣告停止使 用。下图描述了粮票退 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 其中正确的是( )
3.(2012年江苏卷,6)图1表示某商品供给食和价格的关系(横 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 不考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以下变化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

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PPT课件

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PPT课件
影 本币升值——意味着同 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 响 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 币兑换的本币更多
①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①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能
有利于进口;②本币升值 够买到本国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可以使老百姓手中的,在 国外消费更划算,有利于
出国留学、旅游,对外投
资办厂等。
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强本国产品 的国际竞争力;②本币贬值,意 味着外商投资成本减少,有利于 吸引外商投资;③有利于增加就 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无关 商
商 品
反比 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
无关
品 的
的 价
无关 个别劳动生产率
正比
价 值
值 无关
反比

个别劳动时间
反比 总 量
◆价注值意价与值:社量会区必×别要商两劳品种动数不时量同间(成的使正时用比价间,值和与量效社)率会=劳:动社价生值会产总必率量要成劳反比动时间
与价个值别总劳量动与个时别间劳;动社时会间劳成反动比生,产与率个与别个劳动别生劳产动率生成产正率比。判
改变
供求 关系
影响
价格
社会 宗教信仰
因素
思想文化 军事
社会动荡
间接影 响因素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卖方市场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买方市场
6
★供给与需求是怎样影响价格的?
1.供给影响价格
供给增加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供给减少
供不应求
价格上升
2.需求影响价格
需求增加
供不应求
需求减少
供过于求
价格上升 价格下跌
7
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双向制约”)

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复习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复习课件(共16张PPT)

“影响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影响类”试题常以“说明xx对xx的影响”等进行设问, 要求考生分析某种现象或做法给不同主体带来的影响。 常见于经济生活主观题。 解题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客体分析:即对象所受的影响,经济生活常见的有 对国家、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 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的影响。 ②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是积极还是消极影响 ③内容分析: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内容对应分析 ④范围分析:国内影响或国际影响,区域影响或整体 影响等
答:①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2分)
②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2分)
③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需平衡。(2分)
④缩小国内外玉米差价,减轻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
压力。(2分)
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以保护价(对 农产品规定最低收购价)收购种植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 策。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 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 通受阻。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 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 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 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2016年国内玉 米市场价格比上年出现下跌。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 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 加的局面。 (2)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 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最新考纲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课件(共45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课件(共45张PPT)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影响
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不利(亏损) 不亏不盈 有利(盈利)
启示: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 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价值决定价格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一、供求影响价格
物以稀为贵
购买者争
中秋
需求增加 供给减少
商品短缺
供不应求
相购买 销售者趁
价格上升 卖方市场
机提价
货多不值钱
中秋后
需求减少 供给增加
商品过剩
供过于求
销售者竞 相出售
购买者持 币待购
价格下降 买方市场
(单选题)据报道,市场的非理性消费使少越贵,越贵越挖,步 入开发的恶性虫草、和田玉等稀缺性资源越挖越少,越循环。 虫草、和田玉等地方名贵特产“越少越贵”的现象,表明它们的 价格( )
(1)等价交换是指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 (2)等价交换原则是在动态中实现的。
等价交换存在平均值中,存在总趋势中,不是每次交易中。 (3)不能以特殊现象否定等价交换原则。
知识小结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直接
供求 因素 关系
价格
供过于求 影 价格下跌 响
间接 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 政策、习俗等
决定 价值
习俗等文化时因素间也能对价格产生需求影、响供。给
3、羽绒服在东北卖出高价,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沿 海地区海鲜价格便宜,内陆省份得付出高价。
地域
需求、供给
4、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原油,世界油价上涨。
生产、政策
供给、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大,而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小,故④当选,
③不当选,答案为D。 答案:D
6.(2009· 浙江高考)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
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
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 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 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 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上述故事中
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供给和需求、市场秩序等知识点,意
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综 合理解能力。政府出台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 有利于减少商品房的购买需求,①应选;增加廉租房有利 于抑制商品房的有效需求,但不是充分条件,还需要其他
考点四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关注指数
★★★
1.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消费水 平下降,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购买力提高,会增加 对它的购买。
考点五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关注指数
★★★
1.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上升,需 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 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粮食、自来水、煤气、电)影响比较
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轿车、等离子电视等)影响较
大。 3.商品的需求,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还要受相关商品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种商品
另一种
商品的
价格 需求量 需求量 互为替代 上涨 品 下降 上升
典型例子
煤气和电、牛肉 和猪肉 汽油和汽车、乒
互补商品
上涨
下降
下降 乓球和球拍
考点六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关注指数
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 提高劳动生产率。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 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以上论述如下图:
考点三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关注指数
★★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
为基础。
答案:A
3.针对此轮物价上涨,国家发改委积极出台措施。请你为 国家发改委提出合理化建议如下 ①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范市场,加强监管 ②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 ) ③规
④依法行政, 政府定价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针对上述材料涉及到的问题出台措施,应考虑供求
关系和市场秩序。①项不符合题意,扩大内需会加剧物价
等价交换。
2.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
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等价交换就是每次交换都做到价格和价值相符合
等价交换是对无数次交换关系的概括,表现为交换价
格的平均数与价值相符合。 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对 价值规律的肯定。
上涨。④项观点错误,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是市场形成
价格。 答案:B
热点二
国务院出台政策稳定物价
近几个月以来,我国CPI上涨幅度的不断攀升,特别是
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触动了普通民众的敏感神经。国务院
办公厅日前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 基本生活的通知》。据此回答4~5题。 4.你认为“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国务 院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产品供应 击哄抬物价 消费需求、促进供求平衡 ③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建设投资 ( ) ④抑制 ②规范市场秩序、打
及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国家应变措施。
命题角度一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1.(2010· 浙江高考)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 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 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 廉租房等。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 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 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 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 ( )
★★★
1.调节生产规模。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生产者获利减
少,调减产量。反之,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涨,会使 生产者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 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 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
措施,②应排除;③不符合题意;保障性住房的增加有利
于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④应选。 答案:C
命题角度二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2.(2010· 四川高考)20世纪90年代初,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1 万多元人民币,年销售量不足1 000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2009年该品牌移动电话平均每部售价
是为了获得其使用价值,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
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
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实质上是价值规律对生
产的作用,即调节作用(棒子作用)、刺激作用(鞭子作用)和
优胜劣汰作用(筛子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实现资源配
置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热点一
农产品价格上涨
1.2010年以来,全国各地农产品价格暴涨。各地遭受自然灾 害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直接因素,但也与油品、用工 价格上涨和游资炒作有关。引发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 要原因是 ( ) ①价值决定价格,农资价格的上涨致使农产品成本提高 ②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游资炒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③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结果 ④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各地自然灾害的影响使供应量减少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
)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题目有效信息和调动运用
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图1、2分别反映了商品价格降低
使人们增加了对甲乙商品的需求量,商品价格与需求量 呈反向变动,①不当选,②当选;对比图中甲乙商品价 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我们可知商品甲的需求量受价 格变动的影响小,一般来说,高档耐用品受价格变动的
考点二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关注指数
★★
1.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
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 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 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
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
关 注 考 点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格 4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6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关 注 考 点
解读:本课近三年高考高频考点是:价值决定价格、
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 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 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4元、4元、60万元 ( B.6元、8元、90万元 )
C.4元、6元、90万元
D.8元、6元、120万元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
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
命题角度三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 )
4.(2010· 重庆高考)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 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 B.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 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
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价值规律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 的分析判断能力。A体现了供求影响价格,B体现了等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考查点集中在商品
的价格、价值的决定因素以及价格变动的影响等,意在考
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 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 商品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①当选。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②当选。
价格变动影响需求,一般来说,某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
的需求量会增加,③当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 基本属性,但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非 使用价值,④表述错误。 答案:A
3.(2010· 全国卷Ⅱ)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
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
力。这里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分别指的是个别劳动时 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会导致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下降,价值总
量增加。因此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
+50%)=4(元),社会价值不变,价值总量为6×10×(1 +50%)=90(万元)。 答案:C
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
①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
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③错误,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价值决定,④错误,价 格涨跌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