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代数式及完全平方公式考点

合集下载

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

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

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一、代数式的展开1.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是由数字、变量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

2.代数式的展开:将代数式中的乘法运算进行展开,使乘法运算中的各项分别相乘。

3.完全平方公式的展开:(a+b)² = a² + 2ab + b²(a-b)² = a² - 2ab + b²4.平方差公式的展开:(a+b)(a-b) = a² - b²5.立方公式:a³ + b³ = (a+b)(a² - ab + b²)a³ - b³ = (a-b)(a² + ab + b²)二、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的概念:将一个多项式表达为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

2.提公因式法:找出多项式中公共的因子,将其提出来进行因式分解。

3.公式法:利用已知的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4.分组分解法:将多项式中的项进行分组,然后对每组进行因式分解。

5.十字相乘法:对于二次多项式,通过交叉相乘的方式进行因式分解。

6.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找出两个或多个多项式的公共因子中最大的一个。

7.因式分解的应用:解决代数方程、简化代数表达式等问题。

三、常见的错误和注意事项1.注意区分乘法和除法,避免在展开和因式分解过程中出错。

2.在使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时,要确保公式适用。

3.因式分解时要彻底,不要遗漏任何可分解的因子。

4.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因式分解方法。

通过掌握代数式的展开和因式分解,同学们可以更好地解决中学数学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习题及方法:1.习题:展开下列代数式:(a+b)(a+b)解题方法: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展开。

解答:a² + 2ab + b²2.习题:因式分解下列多项式:解题方法:使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解答:x² - 4 = (x+2)(x-2)3.习题:展开下列代数式:(2x-3y)(2x+3y)解题方法: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展开。

初中数学必背重要公式

初中数学必背重要公式

初中数学必背重要公式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掌握好这个阶段的重要公式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根据初中数学必背的重要公式,阐述其含义、推导过程和应用范围,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

一、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该公式用于两个数相乘,其中两个数的差等于它们的平方差。

在因式分解、计算代数式值等场合中应用广泛。

2、完全平方公式:(a+b)的平方 = a的平方 + 2ab + b的平方该公式用于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2倍。

在计算二次方程、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积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二、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相等且均为90度,那么这两个角度所对应的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

在计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三、分式运算1、分式的乘法:分式相乘,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2、分式的除法: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3、分式的乘方:分式乘方等于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四、二次根式1、最简二次根式:不含能开方的因数或因式,不含分母的二次根式称为最简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相乘,等于被开方数的积的算术根。

3、二次根式的除法:二次根式相除,等于被开方数的商的算术根。

五、三角函数1、正弦定理:三角形边长与角度的关系,即任意两边之比等于第三边边长的正弦值除以余弦值。

2、余弦定理:三角形边长与角度的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边长的余弦值乘以正弦值。

3、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是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用于解决与三角形边长和角度相关的问题。

六、不等式1、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具有传递性、加法单调性、乘法单调性和不等式的可加性等性质,用于解决不等式问题。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将不等式转化为若干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从而得到原不等式的解集。

学好完全平方公式的三点提示

学好完全平方公式的三点提示

学好完全平方公式的三点提示完全平方公式是两个形式相同的多项式相乘得到的公式,它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呢?下面给予三点提示,供参考.一、意义特征要牢记 1、完全平方公式:(1)(a+b)2=a 2+2ab+b 2 ;(2)(a -b)2=a 2-2ab+b 22、文字描述:这两个公式的左边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右边是三项式,而且每一项都是二次式,其中有两项是公式左边二项式中每一项的平方,而第三项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乘积的2倍(或-2倍).可用以下口诀来记忆:“头平方和尾平方,头(乘)尾两倍在中央,中间符号是一样”.这里的“头”指的是a ,“尾”指的是b .这两个公式实质上是统一的,即都是二项式的平方展开式.其中第一个公式是基本的,第二个公式可由第一个公式导出.如:(a-b )2=[a+(-b )]2=a 2+2a (-b )+(-b )2= a 2-2ab+b 2.3、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图1ababb 2a 2b aba 图2(a -b )b (a -b )b(a -b)2b 2ba ba在图1中,大正方形的面积是(a+b)2,它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a 2、b 2及两个等积的长方形面积ab 的和,因此有(a+b)2=a 2+2ab+b 2.在图2中,大正方形的面积是a 2,它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b 2、(a -b)2及两个等积的长方形面积(a-b)b 的和,因此有(a -b)2=a 2-2(a-b)b-b 2= a 2-2ab+b 2.二、两个公式的区别要清楚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经常会出现类似于(a+b)2=a 2+b 2、(a -b)2=a 2 -b 2的错误.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别:(1)意义不同:(a+b)2表示数a 与数b 和的平方,(a -b)2表示数a 与数b 差的平方;而a 2+b 2表示数a 的平方与数b 的平方和,a 2-b 2表示数a 的平方与数b 的平方差.(2)读法不同:(a+b)2读作两数a 、b 和的平方,(a -b)2读作两数a 、b 差的平方;而a 2+b 2读作两数a 、b 平方的和,a 2-b 2读作两数a 、b 平方的差.(3)运算顺序不同:(a+b)2的运算顺序是先算a+b ,然后再算和的平方,(a -b)2的运算顺序是先算a -b ,然后再算差的平方;而a 2+b 2是先算a 2与b 2,再求和a 2+b 2,a 2-b 2是先算a 2与b 2,再求差a 2-b 2.(4)一般情况下它们的值不相等:如当a=2,b=1时,(a+b)2=(2+1)2= 32=9,(a -b)2=(2-1)2=12=1;而a 2+b 2= 22+12=5,a 2-b 2= 22-12=3.三、应用方法要掌握完全平方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还可以表示多项式及各种代数式.应用时要认真观察题目是否符合公式的特征和条件,变形后是否符合公式的特征和条件,若符合,再把公式中的字母同具体题目中的数或式对照,再逐项对照着计算;若不符合就不能应用公式.要搞清楚公式中各项的符号,灵活地进行公式的各种变形应用.例1、计算222213⎪⎭⎫⎝⎛--y x xy分析:把23xy -看成a ,y x 221看成b ,原式即为两项差的平方,然后套用完全平方差公式.解:222213⎪⎭⎫⎝⎛--y x xy=()()⎪⎭⎫⎝⎛---y x xy xy222221323+(y x 221)2=2433424139y x y x y x ++例2、计算:(a-2b-c )2分析:可以把(a-2b )看作公式中a ,把c 看作公式中的b ,然后套用完全平方差公式. 解:2222)2(2)2(])2[()2(c c b a b a c b a c b a +---=--=-- =2a bc ac abc b a c bc ac b ab 4244424422222+--++=++-+-. 说明:本题还可以进行如下变形:222]2)[()2(b c a c b a --=--或22)]2([)2(c b a c b a +-=--完全平方公式应用错例分析完全平方公式是乘法公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同学们简捷、灵活的完成整式的乘法运算,但在运用公式解题的过程中,却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将典型错例进行评析.一、漏掉“中间项” 例1 计算:(a+3)2 错解:(a+3)2=a 2+9分析: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果有三项:首平方,末平方,乘积的2倍写中央.因此,运用公式时不要漏掉乘积项.不能将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混淆.正解:(a+3)2=a 2+6a+9 二、“中间项”漏乘2例2 计算(2y+21)2错解:(2y+21)2 = 4y 2+2y ×21+41 分析:没有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中间项“2ab ”中2的意义,2y 中的2表示首项的一部分,不是乘积的2倍.防止发生这样错误的关键是要将题目中项与公式中的项进行对应,一定要找准哪个代表字母a ,哪个代表字母b .正解:(2y+21)2 = 4y 2+2⨯2y ⨯21+41=4y 2+2y+41三、“-”处理错误例3 计算(-t-1) 2错解:(-t-1) 2=t 2 -2t+1 或 (-t-1) 2= -t 2 +2t+1分析:本题可以看成首项-t 与末项1的差的平方,应把-t 看做一个整体. 正解:(-t-1) 2=(-t) 2-2 (-t) ×1 +12=t 2+2t+1. 四、系数未平方 例4 计算(3x-2y) 2错解:(3x-2y) 2=3x 2-12xy+2y 2分析:首项3x 与末项2y 都应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方. 正解:(3x-2y) 2 = (3x)2-12xy+(2y)2 = 9x 2-12xy+4y 2 五、问题考虑不全面例5 已知x 2-2mx+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错解:因为12=1由乘积项-2mx=2x ×1得m=-1.分析:错解忽略了另一种情况:因为(-1) 2=1,由-2mx=2x ×(-1)得m=1,所以m=±1. 正解:m=±1. 六、运算顺序错误 例6 计算2(a-) 2 错解:2(a-2b ) 2=(2a-b) 2 分析:由乘方的定义知:2(a-2b ) 2=2(a-2b )(a-2b )=(2a-b) (a-2b),这与(2a-b) 2的结果是不相等的.因此,应按照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进行化简.正解:2(a-2b ) 2=2(a 2-ab+41b 2)=2a 2-2ab+21b 2. 总之,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的运算时,应牢固掌握公式的实质,并与其它相关法则、运算顺序有机的结合,才能简便、准确地进行整式的运算.完全平方公式学习导航1.完全平方公式有两个: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即,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这两个公式叫做完全平方公式.它们可以合写在一起,为2222)(b ab a b a ++=±.记忆口诀:“首平方、尾平方,2倍乘积在中央”.2.公式的条件是:两数和的平方或两数差的平方.3.公式的结果是:这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积的2倍.4.公式的特征是: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右边是三项式,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的平方和,加上(这两项相加时)或减去(这两项相减时)这两项乘积的2倍.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或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只要符合这一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这一公式.5. 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如图1,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2)(b a +,也可以表示为IV III II I S S S S S ++=,同时22222b ab a b ab ab a S ++=+++=.从而验证了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6.完全平方公式重难点重点1 (1)公式右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和与这两个数乘积的2倍的和(差)。

初中数学《完全平方公式》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完全平方公式》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完全平方公式》知识点归纳初中数学《完全平方公式》知识点归纳完全平方公式是初中学习当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今天极客数学帮就为大家总结了完全平方公式的知识点以及练习题。

帮助同学们学习、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知识内容。

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为了区别,我们把前者叫做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a b)2=a 2ab b ,(a-b)2=a -2ab b 。

(1)公式中的a、b可以是单项式,也就可以是多项式。

(2)不能直接应用公式的,要善于转化变形,运用公式。

该公式是进行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的知识基础,是因式分解中常用到的公式。

该知识点重点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熟记及应用。

难点是对公式特征的理解(如对公式中积的一次项系数的理解)。

结构特征:1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右边是三项式,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项乘积的2倍;2左边两项符号相同时,右边各项全用“ ”号连接;左边两项符号相反时,右边平方项用“ ”号连接后再“-”两项乘积的2倍(注:这里说项时未包括其符号在内);3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或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数学式.记忆口诀:首平方,尾平方,2倍首尾。

使用误解:①漏下了一次项;②混淆公式;③运算结果中符号错误;④变式应用难于掌握。

注意事项:1、左边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

2、右边是二项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项乘积的二倍,a和b 可以是数,单项式,多项式。

3、不论是还是,最后一项都是加号,不要因为前面的符号而理所当然的以为下一个符号。

完全平方公式例题解析:(一)、变符号例: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4x 3)(2)(-a-b)分析:本例改变了公式中a、b的符号,以第二小题为例,处理该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这个式子中的(-a)看成原公式中的a,将(-b)看成原公式中的b,即可直接套用公式计算。

初中数学完全平方公式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完全平方公式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完全平方公式知识点归纳完全平方公式是指二元二次方程的解可以通过将方程化为完全平方形式来求解的方法。

下面是初中数学中关于完全平方公式的归纳知识点:1.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如果其中a ≠ 0,那么它的解可以通过将方程化为完全平方形式来求解。

完全平方形式是指将二次项和一次项的系数合并为一个完全平方的形式。

2.完全平方公式的表达式:设一元二次方程为ax^2 + bx + c = 0,其中a ≠ 0,则它的解可以表示为:x = (-b ± √(b^2 - 4ac)) / (2a)3.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在推导完全平方公式时,首先将方程右侧移到左侧,得到一个平方的形式,然后通过配方完成平方形式的提取。

4.完全平方公式的用途: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用于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特别对于不能直观看出解的二次方程来说,可以通过完全平方公式直接求解。

5.完全平方公式的例题:例如,对于方程2x^2+5x-3=0,可以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出其解为:x=(-5±√(5^2-4(2)(-3)))/(2(2))6.完全平方公式的注意事项:在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时,需要注意判别式的值。

判别式为b^2 - 4ac,当判别式大于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判别式等于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判别式小于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7.完全平方公式与图像的关系:完全平方公式也可以用来解释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例如,当b=0时,方程的解为x=±√(-c/a),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两点;当判别式大于0时,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不相等的交点;当判别式等于0时,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有一个重复的交点;当判别式小于0时,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8.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完全平方公式不仅可以用于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数学问题中。

例如,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证明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公式、证明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余弦公式等。

完全平方公式常考题型经典

完全平方公式常考题型经典

完全平方公式典型题型一、公式及其变形1、 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 〔1〕222()2a b a ab b -=-+ 〔2〕公式特征:左边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右边有三项,其中有两项是左边二项式中每一项的平方,而另一项为哪一项左边二项式中两项乘积的2倍。

注意: 222)()]([)(b a b a b a +=+-=-- 222)()]([)(b a b a b a -=--=+- 完全平方公式的口诀:首平方,尾平方,加上首尾乘积的2倍。

2、公式变形 (1)+〔2〕得:2222()()2a b a b a b ++-+= (12)-)(得: 22()()4a b a b ab +--= ab b a ab b a b a 2)(2)(2222-+=-+=+,ab b a b a 4)()(22-+=-3、三项式的完全平方公式:bc ac ab c b a c b a 222)(2222+++++=++二、题型题型一、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例1、计算〔1〕〔-21ab 2-32c 〕2; 〔2〕〔x -3y -2〕〔x +3y -2〕;练习1、(1)〔x -2y 〕〔x 2-4y 2〕〔x +2y 〕;〔2〕、〔a -2b +3c -1〕〔a +2b -3c -1〕;题型二、配完全平方式 1、假设k x x ++22是完全平方式,那么k =2、.假设x 2-7xy +M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 是3、如果4a 2-N ·ab +81b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N =4、如果224925y kxy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题型三、公式的逆用1.〔2x -______〕2=____-4xy +y 2. 2.〔3m 2+_______〕2=_______+12m 2n +________.3.x 2-xy +________=〔x -______〕2. 4.49a 2-________+81b 2=〔________+9b 〕2.5.代数式xy -x 2-41y 2等于-〔 〕2 题型四、配方思想1、假设a 2+b 2-2a +2b +2=0,那么a 2004+b 2005=_____.2、0136422=+-++y x y x ,求y x =_______.3、222450x y x y +--+=,求21(1)2x xy --=_______. 4、x 、y 满足x 2十y 2十45=2x 十y ,求代数式y x xy +=_______. 5.014642222=+-+-++z y x z y x ,那么z y x ++= .6、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b,c 且a,b,c 满足等式22223()()a b c a b c ++=++,请说明该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题型五、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技巧1、 2()16,4,a b ab +==求223a b +与2()a b -的值。

专题02 代数式【考点精讲】(解析版)

专题02 代数式【考点精讲】(解析版)

考点1:代数式的概念与求值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2.代数式的值:用具体数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运算顺序计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求代数式的值分两步:第一步,代数;第二步,计算.要充分利用“整体”思想求代数式的值。

【例1】(2021·四川乐山市·中考真题)某种商品m 千克的售价为n 元,那么这种商品8千克的售价为( )A .8n m (元)B .8n m (元)C .8m n (元)D .8m n(元)【答案】A【分析】先求出1千克售价,再计算8千克售价即可;【详解】∵m 千克的售价为n 元,∴1千克商品售价为n m,∴8千克商品的售价为8n m (元);故选A.专题02 代数式【例2】(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若1x =+,则代数式222x x -+的值为( )A .7B .4C .3D.3-【答案】C 【分析】先将代数式222x x -+变形为()211x -+,再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22222=111113x x x -+-+=+-+=.故选:C【例3】(2021·贵州铜仁市·中考真题)观察下列各项:112,124,138,1416,…,则第n 项是______________.【答案】12nn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出规律:第一项:1111122=+,第二项:2112242=+,第三项:3113382=+…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第一项:1111122=+,第二项:2112242=+,第三项:3113382=+,第四项:41144162=+,…则第n 项是12n n +;故答案为:12n n +.有关代数式的常见题型为用代数式表示数字或图形的变化规律. 数与图形的规律探索问题,关键要能够通过观察、分析、联想与归纳找出数或图形的变化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1.(2021·浙江金华市·中考真题)某超市出售一商品,有如下四种在原标价基础上调价的方案,其中调价后售价最低的是()A.先打九五折,再打九五折B.先提价50%,再打六折C.先提价30%,再降价30%D.先提价25%,再降价25%【答案】B【分析】设原件为x元,根据调价方案逐一计算后,比较大小判断即可.【详解】设原件为x元,∵先打九五折,再打九五折,∴调价后的价格为0.95x×0.95=0.9025x元,∵先提价50%,再打六折,∴调价后的价格为1.5x×0.6=0.90x元,∵先提价30%,再降价30%,∴调价后的价格为1.3x×0.7=0.91x元,∵先提价25%,再降价25%,∴调价后的价格为1.25x×0.75=0.9375x元,∵0.90x<0.9025x<0.91x<0.9375x故选B2.(2021·四川达州市·中考真题)如图是一个运算程序示意图,若开始输入x的值为3,则输出y值为_____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运算程序的要求,将x=3代入计算可求解.【详解】解:∵x =3<4∴把x =3代入1(4)y x x =-£,解得:312y =-=,∴y 值为2,故答案为:2.3.(2021·湖南常德市·中考真题)如图中的三个图形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其中第一个图形有11´个正方形,所有线段的和为4,第二个图形有22´个小正方形,所有线段的和为12,第三个图形有33´个小正方形,所有线段的和为24,按此规律,则第n 个网格所有线段的和为____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2n 2+2n【分析】本题要通过第1、2、3和4个图案找出普遍规律,进而得出第n 个图案的规律为S n =4n +2n ×(n -1),得出结论即可.【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第1个图案由1个小正方形组成,共用的木条根数141221,S =´=´´第2个图案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共用的木条根数262232,S =´=´´第3个图案由9个小正方形组成,共用的木条根数383243,S =´=´´第4个图案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共用的木条根数4104254,S =´=´´…由此发现规律是:第n 个图案由n 2个小正方形组成,共用的木条根数()22122,n S n n n n =+=+g 故答案为:2n 2+2n .考点2:整式相关概念1.单项式: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3.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4.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例4】(2021·青海中考真题)已知单项式4272m a b -+与223m n a b +是同类项,则m n +=______.【答案】3【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求出m ,n 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单项式4272m a b -+与223m n a b +是同类项,∴2m =4,n +2=-2m +7,解得:m =2,n =1,则m +n =2+1=3.故答案是:3.【例5】(2021·云南中考真题)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23456,4,9,16,25a a a a a ,……,第n 个单项式是( )A .21n n a +B .21n n a -C .1n n n a +D .()21n n a +【答案】A【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单项式可以发现数字因数是从1开始的正整数的平方,字母的指数从1开始依次加1,然后即可写出第n 个单项式,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一列单项式:23456,4,9,16,25a a a a a ,...,∴第n 个单项式为21n n a +,故选:A .【例6】已知(m ﹣3)x 3y |m |+1是关于x ,y 的七次单项式,求m 2﹣2m +2= .【答案】17【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的次数确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m ﹣3)x 3y |m |+1是关于x ,y 的七次单项式,∴3+|m |+1=7且m ﹣3≠0,解得:m =﹣3,∴m 2﹣2m +2=9+6+2=17.故答案为:17.1.①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为这个单项式的系数;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1.(2021·上海中考真题)下列单项式中,23a b 的同类项是()A .32a b B .232a b C .2a b D .3ab 【答案】B【分析】比较对应字母的指数,分别相等就是同类项【详解】∵a 的指数是3,b 的指数是2,与23a b 中a 的指数是2,b 的指数是3不一致,∴32a b 不是23a b 的同类项,不符合题意;∵a 的指数是2,b 的指数是3,与23a b 中a 的指数是2,b 的指数是3一致,∴232a b 是23a b 的同类项,符合题意;∵a 的指数是2,b 的指数是1,与23a b 中a 的指数是2,b 的指数是3不一致,∴2a b 不是23a b 的同类项,不符合题意;∵a 的指数是1,b 的指数是3,与23a b 中a 的指数是2,b 的指数是3不一致,∴3ab 不是23a b 的同类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关于多项式5x 4y ﹣3x 2y +4xy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次项系数为3B .常数项是﹣2C .多项式的项是5x 4y ,3x 2y ,4xy ,﹣2D .这个多项式是四次四项式【答案】B【分析】根据多项式的项、次数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A 、多项式5x 4y ﹣3x 2y +4xy ﹣2的三次项的系数为﹣3,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多项式5x 4y ﹣3x 2y +4xy ﹣2的常数项是﹣2,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多项式5x 4y ﹣3x 2y +4xy ﹣2的项为5x 4y ,﹣3x 2y ,4xy ,﹣2,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多项式5x 4y ﹣3x 2y +4xy ﹣2是5次四项式,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若单项式﹣x 3y n +5的系数是m ,次数是9,则m +n 的值为 .【答案】0【分析】先依据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定义确定出m 、n 的值,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m =﹣1,3+n +5=9,解得:m =﹣1,n =1,则m +n =﹣1+1=0.故答案为:0.考点3:整式的运算1.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即:a m ·a n =a m +n (m ,n 都是整数).(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即:(a m )n =a mn (m ,n 都是整数).(3)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即:(ab )n =a n b n (n 为整数).(4)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即:a m ÷a n =a m -n (a ≠0,m,n 都为整数).(5)a 0=1(a ≠0), a -n =a1 (a ≠0).2.整式的运算:(1)整式的加减: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2)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 (a +b +c )=ma +mb +mc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 +n )(a +b )=ma +mb +na +nb .(3)整式的除法: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3.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b 2.(2)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 +b 2.(3)常用恒等变换:a 2+b 2=(a +b )2-2ab=(a -b )2+2ab ;(a -b )2=(a +b )2-4ab.【例7】(2021·河南中考真题)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22()a a -=-B .2222a a -=C .23a a a ×=D .22(1)1a a -=-【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幂的运算性质和完全平方公式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A 、22()a a -=,原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B 、2222a a a -=,原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C 、23a a a ×=,正确,符合题意;D 、22(1)21a a a -=-+,原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例8】(2021·福建中考真题)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22a a -=B .()2211a a -=-C .632a a a ¸=D .326(2)4a a =【答案】D【分析】根据不同的运算法则或公式逐项加以计算,即可选出正确答案.解:A :()221a a a a -=-=,故 A 错误;B :()22121a a a -=-+,故 B 错误;C :63633a a a a -¸==,故C 错误;D :()()2232332622·44a a a a ´===.故选:D【例9】(2021·江苏连云港市·中考真题)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325a b ab+=B .22523a b -=C .277a a a +=D .()22112x x x -+-=【答案】D【分析】根据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全完平方差公式的展开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 ,3a 与2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 ,25a 与22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得到常数值,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合并同类项后2787a a a a +=¹,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完全平方公式:()22211221x x x x x =-++-=-,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1.(2021·浙江丽水市·中考真题)计算:()24a a -×的结果是()A .8a B .6a C .8a -D .6a -【答案】B 【分析】根据乘方的意义消去负号,然后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24246a a a a +=×==.2.(2021·四川宜宾市·中考真题)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3a a a +=B .()32622a a =C .623a a a ¸=D .325a a a ×=【答案】D【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乘积的幂等于各部分幂的乘积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解:选项A :a 与2a 不是同类项,不能相加,故选项A 错误;选项B :()32628a a =,故选项B 错误;选项C :62624a a a a -¸==,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33522a a a a +×==,故选项D 正确;故选:D .3.(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分析】根据平方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及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法则分别对每一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 、,正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 、,错误,故该选项不合题意;C 、,错误,故该选项不合题意;D 、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该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 .考点4:整式化简求值【例10】(2021·湖南永州市·中考真题)先化简,再求值:,其中.【分析】先计算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再计算整式的加减法,然后将代入求值即可得.4=±()2234636m n m n =24833a a a ×=33xy x y -=4=±()2234639m n m n =24633a a a ×=3xy 3x ()()212(2)x x x +++-1x =1x =【详解】解:原式,,将代入得:原式.1.(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先化简,再求值:,其中.【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化简,再代入求值,即可求解.【详解】解:原式===,当x =-1时,原式==-22.2.(2020•凉山州)化简求值:(2x +3)(2x ﹣3)﹣(x +2)2+4(x +3),其中x=【分析】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展开,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化简原式,继而将x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答案.【详解】原式=4x 2﹣9﹣(x 2+4x +4)+4x +12=4x 2﹣9﹣x 2﹣4x ﹣4+4x +12=3x 2﹣1,当x原式=3×2﹣1=3×2﹣1=6﹣1=5.考点5: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步骤:(概括为“一提,二套,三检查”)(1)先运用提公因式法:ma +mb +mc =m (a +b +c ).(2)再套公式:a 2-b 2=(a +b )(a -b ),a 2±2ab +b 2=(a ±b )2(乘法公式的逆运算).(3)最后检查:分解因式是否彻底,要求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22214x x x =+++-25x =+1x =2157=´+=2(21)(21)(23)x x x +---1x =-2241(4129)x x x ---+22414129x x x --+-1210x -()12110´--【例11】(2021·广西贺州市·中考真题)多项式32242x x x -+因式分解为( )A .()221x x -B .()221x x +C .()221x x -D .()221x x +【答案】A 【分析】先提取公因式2x ,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括号里的式子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详解】解:32242x x x -+()()2222121x x x x x =-+=-故答案选:A .【例12】(2021·浙江杭州市·中考真题)因式分解:214y -=( )A .()()1212y y -+B .()()22y y -+C .()()122y y -+D .()()212y y -+【答案】A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详解】解:214y -=()()1212y y -+,故选:A .【例13】(2020•成都)已知a =7﹣3b ,则代数式a 2+6ab +9b 2的值为 .【答案】49【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再代入,即可求出答案.【详解】∵a =7﹣3b ,∴a +3b =7,∴a 2+6ab +9b 2=(a +3b )2=72=49,故答案为:49.本考点是中考的高频考点,其题型一般为填空题,难度中等。

初中数学知识点(代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代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代数)一、代数式代数式是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

代数式可以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

1. 单项式:只包含一个字母和它的指数的代数式,如:5x²、3a³等。

2. 多项式:由若干个单项式相加或相减组成的代数式,如:3x² + 2x 1、4a³ + 5ab²等。

二、代数式的运算1.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代数式相加,如:3x² + 2x 1 + 4x²3x + 2。

2. 减法:将两个或多个代数式相减,如:3x² + 2x 1 (4x²3x + 2)。

3. 乘法:将两个或多个代数式相乘,如:(3x² + 2x 1) ×(4x² 3x + 2)。

4. 除法:将一个代数式除以另一个代数式,如:(3x² + 2x 1) ÷ (4x² 3x + 2)。

三、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解方程就是求出未知数的值,使得等式成立。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一次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如:2x + 3 = 7。

2. 一元二次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方程,如:x² 5x +6 = 0。

四、不等式不等式是表示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式子。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1. 一元一次不等式: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不等式,如:2x + 3 > 7。

2. 一元二次不等式: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不等式,如:x²5x + 6 ≥ 0。

五、函数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概念。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1. 一次函数:函数表达式为y = kx + b(k ≠ 0)的函数,其中k是斜率,b是截距。

2. 二次函数:函数表达式为y = ax² + bx + c(a ≠ 0)的函数,其中a、b、c是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数式及完全平方公式考点
代数式定义:由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经有限次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代数运算所得的式子,或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

例如:ax+2b,-2/3,b^2/26,√a+√2等。

注意:
1、不包括等于号(=、≡)、不等号(≠、≤、≥、<、>、≮、≯)、约等号≈
2、可以有绝对值。

例如:|x|,|-2.25| 等
用运算符导(指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数的一切运算规律也适用于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带有“<(≤)”“>(≥)”“=”“≠”等符号的不是代数式。

分类:在实数范围内,代数式分为有理式和无理式。

1)有理式
有理式包括整式(除数中没有字母的有理式)和分式(除数中有字母且除数不为0的有理式)。

这种代数式中对于字母只进行有限次加、减、乘、除和整数次乘方这些运算。

整式有包括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或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和多项式(若干个单项式的和)
1.单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或字母因数)的数字系数,简称系数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代数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齐次多项式:各项次数相同的多项式叫做齐次多项式。

不可约多项式:次数大于零的有理系数的多项式,不能分解为两个次数大于零的有理数系数多项式的乘积时,称为有理数范围内不可约多项式。

实数范围内不可约多项式是一次或某些二次多项式,复数范同内不可约多项式是一次多项式。

对称多项式:在多元多项式中,如果任意两个元互相交换所得的结果都和原式相同,则称此多项式是关于这些元的对称多项式。

同类项:多项式中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2)无理式
含有字母的根式或字母的非整数次乘方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书写格式:
(1)两字母相乘、数字与字母相乘、字母与括号相乘以及括号与括号相乘时,乘号都可以省略不写.如:“x与y的积”可以写成“xy”;“a与2的积”应写成“2a”,“m、n的和的2倍”应写成“2(m+n)”。

(2)字母与数字相乘或数字与括号相乘时,乘号可省略不写,但数字必须写在前面.例如“x×2”要写成”2x”,不能成“x2”;“长、宽分别为a、b的长方形的周长”要写成“2(a+b)”,不能写成“(a+b)2”。

(3)代数式中不能出现除号,相除关系要写成分数的形式(4)数字与数字相乘时,乘号(也可以写作·)仍应保留不能省略,或直接计算出结果.例如“3×7xy”不能写成“37xy”,最好写成“21xy”。

练习&解析
现有大小两艘轮船,小船每天运x吨货物,大船比小船每天多运10吨货物.现在让大船完成运送100吨货物的任务,小船完成运送80吨货物的任务。

(1)分别写出大船、小船完成任务用的时间?
(2)试说明哪艘轮船完成任务用的时间少?
解:(1)大船完成任务的时间为:
小船完成任务的时间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