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分析化学的采集和预处理
分析化学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采样公式:
n
ts
E
2
其中: E m X
1 固体试样
试样多样化,不均匀试样应,选取不同部位进行采样, 以保证所采试样的代表性。
土壤样品: 采集深度0-15cm的表地为试样,按3点式(水田出 口,入口和中心点)或5点式(两条对角线交叉点和 对角线的其它4个等分点)取样。每点采1-2kg,经 压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等步骤,取粒径小 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冷冻干燥法 样品放在冷冻干燥室内,抽真空至 1.3-6.5bar(10-50mmHg),水变成冰,2-3天后冰 全部升华;
用于水样的浓缩,植物、动物血清和其它含有易挥 发组分的干燥;
NBS的果叶、牛肝、菠菜叶、松针、米粉、面粉、 河沉积物等标准物质用冷冻干燥技术,未发现易挥 发的As, Hg等损失,I 有明显损失,Br 在酸性溶液 中有损失。
高压分解技术 将试样和试剂置于密封反应器(PTFE)中加热, 高温高压,酸活性增强; 提高了酸分解能力,酸用量少; 有效防止易挥发元素损失; 污染小; 对试样粒度大小要求不严格(1mm左右); 缺点:温度小于250 ℃;样重小;难分解试样可 能不完全;密封。
微波(0.75-3.75mm)辅助消解法
碳酸钠与氯化铵也用于半熔融分解的溶剂。熔剂与 试样混匀置于鉄(或者镍) 坩埚内,在750-800℃左 右半熔融。主要用于硅酸盐中 K+、Na+的测定等。
4 干式灰化法
适于分解有机物或生物试样,以便测定其中的金属元素、硫 及卤素元素的含量。 将试样置于马弗炉中加热燃烧(一般为400-700℃)分解,大 气中的氧起氧化剂的作用,燃烧后留下无机残余物。残余物 通常用少量浓盐酸或热的浓硝酸浸取,然后定量转移到玻璃 容器中。
分析化学-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体的集合体称之为样品。
采样(sampling):从总体中抽取样品的操作过程。
一 样品采集的原则 1.代表性
液体样品: 应充分混匀后再进行采集。
固体样品: 需按不同部位取出少量样品, 将其混合均匀后再用四分法 进行缩分得到代表性样品。
2.典型性 根据检测目的,采集能充分说明此目的
的典型样品。 3.适时性
可利用超声波进行清洗、干燥、杀菌、雾化及 无损检测等。
(五)膜分离法 (membrane separation) 过滤:用滤纸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膜分离: 采用具有渗透性的膜作为分离材料,利
用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浓度差、压力差等)为动 力,使组分从膜的一侧渗透至另一侧。
膜分离方法
分离动力 浓度差 压力差 电位差
E% coVo 100% coVo cwVw
E% D 100% D Vw / Vo
萃取百分率与分配比和萃取剂的体积比有关。 提高萃取率的方法:
✓ 提高萃取剂的分配比 ✓ 进行多次萃取或连续萃取
多次萃取后,水相中剩余物质的质量:
mn
m0 (
Vw DVo Vw
)n
例1:有100.0ml含I210.00mg的水溶液,用90.00ml CCl4萃取,萃取效率为97.50%,求此时的分配比?若 每次用30.00ml CCl4分三次萃取,萃取效率又是多少?
水、酸性水溶液、碱性水溶液、有机溶剂。
(三)分解法(decomposition)
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使之分解或呈气体逸出, 将被测物转化为离子状态,故又称为无机化处理法。
适用于被测组分为结合状态的无机成分的测定。 常用分解法:干灰化法、干灰化法、微波溶样法
1.干灰化法(dry ashing) (1)高温灰化
分析化学:取样与样品预处理方法

3、吸附法
利用组分的挥发性和沸点不同, 提取挥发性组分。
5、溶剂萃取法
(1)提取溶剂的选择原则:相似相溶
(2)常用溶剂的种类
强极性溶剂:水 中等极性溶剂:乙醇、甲醇、丙酮 低极性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
(3)常用提取方法
萃取法(分液漏斗中) 冷浸法(适用于热不稳定组分的提取) 回流法 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
二、降解法
因化学分析是在溶液中进行,故需要先将试样分解, 使被测组分定量转入溶液中,然后进行其它预处理和测 定。
1、碱熔法:固体样品+碱熔剂→高温熔融→加适当
酸 溶解→样品溶液
2、燃烧法 3、干式消化(灰化):
高温干式消化(500~800℃)(有机物灼烧破坏) 低温干式消化(100~150℃)(有机物缓慢氧化)
2、原则: 均匀、合理
二、取样的方法 代表性
气体、液体:均匀,易达到 固体:四分法 不均匀个体大的固体样品(如中药材):
1、破碎 2、过筛 3、混合 4、缩分(四分法)
三、样品的保存 应防止污染、分解及基体变化
第二节 经典样品预处理方法
一、分离技术: 利用待测组分与共存干扰组分和基质理
化性质的差异,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处理。 1、过滤与离心
4、湿式消化:加高浓度酸或混酸加热分解样品 三、(样硝酸品、浓硝缩酸技-硫术酸、硝酸-高氯酸)
当样品组分浓度较小时,可通过挥发溶剂浓集样品。
第三节 现代样品预处理技术
一、固相萃取技术:基于液-固分离萃取的样品预处理技术
固相萃取可近似看成是一个简单的液相色谱过程,吸附剂作 为固定相,当样品溶液与吸附剂相接触时,其中的某些组分 (杂质或待测组分)保留在吸附剂上,然后待测组分再被适当 的洗脱剂洗脱,即可得到纯化和富集的待测组分。
分析化学第四版第_02_章_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四、气体试样的采取 • 气体试样的采取 对于气体试样的采取,亦需按 • 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例如大气样品的采取,通常 • 选择距地面50-180厘米的高度采样、使与人的呼吸空气 • 相同。对于烟道气、废气中某些有毒污染物的分析,可将 • 气体样品采入空瓶或大型注射器中。 • • 大气污染物的测定是使空气通过适当吸收剂,由吸收剂 • 吸收浓缩之后再进行分析。 • • 在采取液体或气体试样时,必须先把容器及通路洗涤,再 用要采取的液体或气体冲洗数次或使之干燥,然后取样以 免混入杂质。
采样深度
采样量 保存
4
of
12
• (三)金属或金属制品试样: 经高温熔炼,比较均匀, 钢片可任取。对钢锭和铸铁,钻取几个不同点和深度取样 ,将钻屑置于冲击钵中捣碎混匀作分析试样。由于金属经 过高温熔炼,组成比较均匀,因此,于片状或丝状试样, 剪取一部分即可进行分析。但对于钢锭和铸铁,由于表面 和内部的凝固时间不同,铁和杂质的凝固温度也不一样, 因此,表面和内部的组成是不很均匀的。取样时应先将表 面清理,然后用钢钻在不同部位、不同深度钻取碎屑混合 均匀,作为分析试样。 • 对于那些极硬的样品如白口铁、硅钢等,无法钻取,可 用铜锤砸碎之,再放入钢钵内捣碎,然后再取其一部分作 为分析试样。
大气试样 : 静态气体试样 直接采样,用换气或减压的方 法将气体试样直接装入玻璃瓶或塑料瓶中或者直接与气体 分析仪连接 动态气体试样 采用取样管取管道中气体,应插入管道1/3 直径处,面对气流方向 常压,打开取样管旋塞即可取样。若为负压,连接抽气泵 ,抽气取样 固体吸附法取样 用装有吸附剂如硅胶(吸附带氨基、羟 基的气体)、活性炭(吸附苯、四氯化碳) 、活性氧化 铝和分子筛等的柱子吸附气体,吸附的气体用加热法或萃 取法解脱,或与GC连接检测 对于大气粉尘采用过滤式、冲击式和静电式取样,过滤式 最普遍---采用玻璃纤维素纤维(0.3 mm)过滤
分析化学 第二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第二章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一、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试样的采集与制备:是指从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的样本作为原始试样,然后再制备成供分析用的最终式样。
采样的基本原则:均匀、合理、具有代表性试样的形态:气体、液体、固体2.取样方法:气体样品:集气法(eg.工厂废气中有毒气体的分析)、富集法(eg.大气污染物的测定、室内甲醛的含量测定)固体样品:抽样样品法(“四角+中央”)、圆锥四分法液体样品:混合均匀后按照上中下分层取样二、试样的分解(预处理)1.分解试样的原则:①式样分解必须完全,处理后的溶液中不得残留原试样的细屑或粉末②式样分解过程中待测组分不应挥发③不应引入待测组分和干扰物质2.分解方法:溶解法、熔融法、消解法(1)溶解法:水:例(NH4)2SO4中含氮量的测定酸:HCl、H2SO4、HNO3、HF等及混合酸分解金属、合金、矿石等碱:例:NaOH溶解铝合金分析Fe、Mn、Ni含量有机溶剂:相似相溶原理(2)熔融法:酸溶:K2S2O7、KHSO4溶解氧化物矿石碱溶:Na2CO3、NaOH、Na2O2溶解酸性矿物质(3) 消解法——测定有机物中的无机元素湿法消解:通常用硝酸和硫酸混合物与试样一起置于克氏烧瓶中,一定温度下分解,属于氧化分解法常用试剂:HNO3、H2SO4、HClO4、H2O2和KMnO4等。
干法灰化:待测物质加热或燃烧后灰化、分解,余留残渣用适当的溶剂溶解。
适用范围:有机物和生物试样中金属元素、硫、卤素等无机元素。
常用方法:坩埚灰化法、氧瓶燃烧法和低温灰化法。
三、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1. 分离:让试样中的各组分互相分开的过程(纯化)分离的作用:提高方法的选择性、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分离方法:沉淀分离、萃取分离、挥发分离、色谱分离2. 富集:待测组分含量低于测定方法的检测限时,在分离时将其浓缩使其能被测定富集方法:萃取富集、吸附富集、共沉淀富集四、测定方法的选择分析对象(样品性质、组分含量、干扰情况)→分析方法(准确度、灵敏度、选择性、适用范围)→用户(用户对分析结果的要求和对分析费用的承受度)→成本(时间、人力、设备、消耗品)五、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1. 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评价的目的:判断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灵敏度、选择性等是否达到要求2. 含量计算方法:根据分析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及分析测量所得数据进行计算3. 测定结果及误差分布情况的分析:可采取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价,如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置信度、显著性检查等。
分析化学实验预处理

保障实验安全
• 防止环境污染
• 降低实验风险
• 保障实验人员健康
分析化学实验预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 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 控制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 采用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方法
遵循样品处理的优先顺序
• 样品提取
• 样品浓缩
• 样品分离
• 样品衍生化
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
• 根据样品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
•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样品
• 保证样品质量的一致性
03
样品预处理技术
溶剂提取法及其应用
01
选择合适的溶剂
• 根据样品性质选择溶剂
• 考虑溶剂的溶解性和选择性
• 考虑溶剂的毒性和环保性
02
采用合适的提取方法
• 遵循提取的基本原则
• 考虑提取效率和回收率
• 注重方法的简便性和经济性
03
进行提取后处理
采用合适的废弃物处理方法
• 根据实验废弃物的性质选择处理方法
• 遵循废弃物处理的规定和指南
• 注重处理方法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实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采用无害化处理
进行废弃物处置
• 为不同类型的废弃物设置专门的收
• 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 将无害化处理后的废弃物按规定处
集容器
• 如化学中和、沉淀、吸附等
• 如提取、浓缩、分离和衍生化
• 提高样品质量,保证数据准确性
分析环境污染物
• 采用分析化学方法检测环境污染物
• 如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
• 评价环境质量,支持环境决策
监测环境污染源
• 对环境污染源进行监测
分析化学教学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幻灯片PPT

上层水层
溶液
(I-)
过滤
残渣
加入
试剂
溶液
(I2)
萃取
分液
下层含碘单质的紫
色四氯化碳溶液
蒸馏
碘单质
凯式〔Kjeldahl〕定氮法实验原理 :
1.有机物中的氮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 作用下,
消化生成〔NH4〕2SO4
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 ,
收集于 H3BO3 溶液中。
微波法:绿色,速度快,准确度高
防止待测组分的损失; 防止引入干扰。
无机物: 水溶法
酸溶法〔HCl, HNO3, 王水〕
溶解法
碱溶法〔NaOH〕
酸熔法〔K2S2O7, KHSO4〕
试样的分解
熔融法
碱熔法〔Na2CO3, NaOH〕
有机物:无机元素:干式灰化法
〔马弗炉:400~700oC);湿式消解法
分析化学教学 第二章分析试样
的采取和预处理幻灯片PPT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定量分析过程概述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准确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含量
定量分析
分析步骤
结果计算
准确
取样——处理试样——别离测定——计算结果
〔硫酸+硝酸-加热煮解〕
关键溶解完全,不损失,不引入干扰物
别离及测定
根据组分性质、含量和对分析结果准确度要求选择
适宜的分析方法
沉淀
络合
掩蔽
分离
氧化还原
萃取
分离
色谱
采样、样品制备和预处理

复检样品:在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作
复检用 保留样品: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通常一个
月),以备有争议时再作验证,但易变质 食品不作保留。
4.采样的一般方法
随机抽样
代表性取样
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 初料中抽取部分样品。
所有初料的各个部分都 有被抽到的机会
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根据 样品随空间(位置)、时间变 化的规律,采集能代表其相应 部分的组成和质量的样品。 (如分层取样、随生产过程流 动定时取样、按组批取样、定 期抽取货架商品等 )
10)感官不合格产品不必进行理化检验,直接判为 不合格产品。
二、样品制备
(一)样品制备
按采样规程采取的样品往往数量过多,颗粒太大, 组成不均匀。
必须对样品进行粉碎、混匀、缩分——样品制备
1.样品制备的总原则
要防止易挥发性成分的逸散 、避免样品组成和 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
做微生物检验的样品,要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制 备
(8)超声波辅助萃取(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UAE)
超声波发生器能发出高频振荡讯号,通过换 能器可以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 中,超声波在介质中疏密相间地向前辐射, 使介质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由 空化效应而形成超过1000个大气压的瞬间 高压,从而加速了溶剂萃取过程。
亚临界水与常温常压下的水在性质上有 较大差别,它类似于有机溶剂
水在250℃时介电常数为27,介于常温 常压下乙醇(ε=24)和甲醇(ε=33)之间
对中等极性和非极性有机物具有一定的 溶解能力
适用:处理各种固体和半固体样品中的 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
静态SBWE主要是通过控制加热的温度, 压力和时间等因素来到达最优萃取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了解试样的制备和保存方法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2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试样的采取与 制备 试样预处理 干扰组分的掩 蔽与分离
测定
结果的计算 与评价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3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2.1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试样采取与制备的重要性和意义!
筛孔大小用筛号表示。 筛号(网目mesh ):一英寸长度的筛网上的筛孔数。 如:100号筛,即100网目的筛(一英寸长度筛网上有100 个筛孔),孔径为0.149mm。
170目筛—孔径为0.088mm 200目筛—孔径为0.074mm。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8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试样的四分法缩分
+ 2 KCl + 6CO2 + 2NH3 + H2O 烧结温度750~800℃;粉末产物,可水浸后测 K+。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28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二 有机物试样的分解
1. 溶解法 (1)“相似相溶”原则; (2) 酚、有机酸溶于乙二胺、丁胺等碱性溶剂; (3) 有机碱、生物碱易溶于甲酸、乙酸等酸性溶剂; (4) 高聚物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6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试样的制备及分解
❖固体试样取样的最低可靠质量公式
mQ kd2
❖mQ为所需试样的最小量,单位是kg,d为试样最大颗 粒的直径,单位是mm, k为缩分常数,通常在0.05至 1Kg.mm-2之间。
❖影响mQ大小的因素有:试样的颗粒大小、均匀性、 比重、被测组分的含量及分析的允许误差等等。
植物体内的营养成分、农药残留 动物体内的药物及代谢产物、糖类、固醇类等等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19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五 生物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植物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采样根据分析测试的目的和要求采样 (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 采样量:干重1kg,湿重5kg 制备:新鲜——;干样——。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最低可靠质量公式的应用 例2.某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10mm,若k为0.1kg/mm2,(1)问至少应取 多少试样才具有代表性?(2)若将该试样破碎,缩分后全部通过10号筛, 应缩分几次?(3)若要求最后获得的分析试样不超过100g,应使试样通 过几号筛?
解: (3) 要求最后试样不超过100g, 即
0.1kg 0.1kg mm 2 x2 x 1mm
20号筛孔径为0.83mm,10号筛为2.00mm,所以选20号筛。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13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二)土壤试样 (了解) 1.采样点的布设 2.采样时间 3.采样深度 4.采样量 5.保存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14
氧化膜;锑、锡、钨生成不溶性的) 王水 HCl:
硫化物(低温进行、先加盐酸??) HNO3 3:1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23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溶解溶剂
适用对象
备注
硫酸 磷酸
合金、矿石等(钙锶钡铅除外) 氧化性酸 强脱水性
络合能力强
高氯酸
不锈钢、硫化物 使用时必须先加硝酸 有机物: 先硝解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25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2. 熔融法
(1) 酸熔法
常用熔剂:焦硫酸盐(K2S2O7);硫酸氢钾(KHSO4) 适用对象:碱性试样或中性氧化物、
矿石;刚玉(Al2O3);金红石(TiO2)等; TiO2 + K2S2O7 = Ti(SO4) 2 (可溶性)+ 2K2SO4 a. 在瓷坩埚或铂皿(稍有腐蚀)中进行; b. 冷却后用稀硫酸萃取。 KHF2可用来分解稀土和钍的矿物。
动物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血液、尿液、毛发和指甲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20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2.2 分析试样的预处理 主要介绍湿法分析中试样的预处理方法。
分解试样的基本要求: (1) 分解完全、分解速度快; (2)不损失待测组分; (3) 不沾污、无污染或污染小。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21
直接采样法 浓缩采样法——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低温冷凝法
实验室制备过程中有与其类似的 方法,请各举一例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18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五 生物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生物试样通常包含哪些?
植物——花、叶、经、根、种子 动物——体液(尿、血等)、毛发、肌肉、组织器官 微生物 待分析的组分:
例2.某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10mm,若k为0.1kg/mm2,(1) 问至少应取多少试样才具有代表性?(2)若将该试样破碎, 缩分后全部通过10号筛,应缩分几次?(3)若要求最后获得 的分析试样不超过100g,应使试样通过几号筛?
解:缩分公式
mQ kd 2
(1) mQ 0.1k g mm2 (10mm)2 10k g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26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2) 碱融法
常用熔剂:Na2CO3、 K2CO3、NaOH、 KOH、 Na2O2等
Na2CO3(850℃)、 K2CO3 (890℃)分解: 硅酸盐、酸性炉渣等(铂、瓷皿);
NaAlSi3O8 + 3Na2CO3 = NaAlO2 + 3Na2SiO3 +CO2 BaSO4 + Na2CO3 = Ba2CO3 + Na2SO4 NaOH(321 ℃ )、 KOH(404 ℃ )分解: 硅酸盐、铝土矿、粘土等(铁、银、镍皿) 混合熔剂: Na2CO3和K2CO3 (1:1),可降低熔融温度 注意选择合适的坩埚。
氢氟酸 与硫酸和高氯酸一起使用 硅铁、硅酸盐
NaOH Al 及铝合金、酸性氧化物 20%~30%
氧化性酸;强脱 水性;与有机物 或还原剂一起加 热发生爆炸 用铂坩埚 通风 用四氟乙烯容器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24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2. 熔融法 熔融法: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利 用试样与溶剂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使试样的全部组分 转化成易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不足:熔剂量大、坩埚材料污染、温度高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11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最低可靠质量公式的应用
例2.某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10mm,若k为0.1kg/mm2,(1)问至少应取 多少试样才具有代表性?(2)若将该试样破碎,缩分后全部通过10号筛, 应缩分几次?(3)若要求最后获得的分析试样不超过100g,应使试样通 过几号筛?
缩分的目的是使粉碎后的试样量逐步减少,一般采用四分法, 即将过筛后的试样混匀,堆为锥形后压为圆饼状,通过中心 分为四等份,弃去对角的两份。是否需要继续缩分,由固体 试样取样的最低可靠质量公式决定:
mQ kd 2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9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最低可靠质量公式的应用
解: (2) 10号筛的筛孔为2mm mQ 0.1k g mm2 (2mm)2 0.4k g
10kg 1次 缩分 5kg 2次 缩分 2.5kg 3次 缩分1.25kg
4次缩分 0.65kg 5次缩分 0.325kg
应缩分4次。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12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29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2. 分解法
分解后,进行元素测定;干法和湿法;
(1) 湿法
C、H
有机 硫酸
试样 或硝酸
或混合酸
金属元素
CO2 + H2O
硝酸盐 或硫酸盐
非金属元素
阴离子
牛奶中氮含 量的测定? 克氏定氮法
催化剂、浓 硫酸消化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30
无机物的分解 1. 溶解法
溶解溶剂
适用对象
备注
盐酸 硝酸
弱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还原性酸,
金属氧化物:Fe2O3、MnO2 等 某些硫化物:FeS、Sb2O3 等 合金:Fe、Zn 等
Cl- 的 配 位 作用。
其它:Al2O3、BeO、某些硅酸盐 金属(Pt、Au 除外;Fe、Al、Cr 生成 氧化性酸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27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3. 半熔法(烧结法)
将试样和熔剂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进行反应; 避免侵蚀器皿;时间长 用CaCO3 +NH4Cl 可分解硅酸盐,可测定其中的K+、Na+。 例分解甲长石: KAlSi3O8 + 6Ca2CO3 + NH4Cl = 6CaSiO3 + Al2O3
例1. 有试样20kg,粗碎后最大粒度为6mm,k为 0.2kg/mm2,应保留的试样量至少是多少千克?
解: mQ 0.262 7.2kg
应由原样进行一次缩分。即
20kg 1次缩分10kg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10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最低可靠质量公式的应用
采取试样的基本原则:具有代表性; 一、采取试样的一般原则: 1.现场勘查并收集资料 2.保证试样的代表性 3.采样量符合要求 4.合理保存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4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精品建设课程
二、固体试样的采取
(一)矿石试样 1.采样点的布设(汽车、火车、轮船、矿堆、传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