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课件 (共3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 3.1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课件

例找出各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其发生的地理
环境特点,总结如下: 灾害类型 多发区 环境特点
热带气旋
北美洲、东亚、南亚、南 部非洲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东亚、南亚、东南亚、大 洋洲、南部非洲
中低纬度大陆东部 沿海
季风气候区以及受 热带气旋影响大的 地区等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洪水
续表 干旱 南美洲、亚洲、非洲、大 洋洲 季风气候区以及热带草 原气候区等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 频繁 山区地势起伏大,以及 地壳活动活跃地区,或 者暴雨集中地区
智利
简要说明拉丁美洲这两次地震灾情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答案
失大。
差异:与海地相比,智利地震死亡人数少,经济损
原因:智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财产密度较大,建筑抗震 系数较高;人们防震意识较强,政府防灾救灾减灾措施得 力;人口密度小;智利地震震源较深;震中位于海洋,距
(2)图中台风路径处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B.台风路径处多山地丘陵 C.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D.台风路径处植被破坏严重
)。
解析
图中显示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大小与台风路径有极大的
相关性,台风经过的沿海地区地质灾害气象等极较高,而台风 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是带来大量降水,易诱发滑坡和泥石 流。 答案 (1)B (2)A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 二、
1.表现 亚洲 和_____ 非洲 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 从世界范围看:_____
原因 2.
(1)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有关。 (2)与各大洲人口数量、密度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差异 3. (1)欧洲: _____ 洪水 和地震 热带气旋 、洪水和地震 (2)北美洲:热浪、风暴、 _________ (3)南美洲:洪水、干旱、地震和流行病 滑坡 (4)东亚:洪水、热带气旋、地震、 _____ 洪水 、热带气旋和流行病 (5)南亚: _____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环境课件 湘教版选修5

川滇地区
位于青藏高 原的东南 边缘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地处南北地震带和青藏 高原边缘地震带上
地形起伏大,多暴雨、 植被破坏严重
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根据自然灾害成因和各地环境特点分析自然
灾害种类的空间差异
• 受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自然灾 害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因此,各种自然 灾害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环境特点。学习时,结合自然 灾害的成因和各地环境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 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例如,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运 动比较活跃的地带,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因 此是地震的主要分布区。再如,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 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因而旱涝灾害多 发。
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三讲 自然灾害与环境
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 一、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 1.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1)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导致成
灾强度加大。
• (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成灾强度的时空差异。 • 2.时间差异
• 在不同时段,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同;世界范围的重大自 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
洪水、地震、滑坡和干旱,其次是火山 喷发和流行病、海啸等 洪水和地震 干旱和流行病
热带气旋、洪水、干旱和流行病
• 二、我国自选然修灾五害多自发然区灾的害环与境防特治点 • 1.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环境原因
• 自然灾害的产生主要与自然环境有关,社会经济环境诱发的 自然灾害,使受灾面积和程度扩大。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产生原因分析如下图所示:
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 答案:(1)亚洲季风气候典型,气候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较 大;亚洲地域广阔。
高中地理 第3章 第1节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5

课
课
时
堂
作
互
业
动
探
究
菜单
XJ·地理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课
时
2.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
图
教
表
法 分
受灾人口 、受灾面积、各种受灾体破坏数量与损毁程度、
活 动
析
解
教 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
读
学
方 案
3.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各种指标的表现形式
设
计
(1)形式:①绝对数量;②相对数量。
当 堂 双
基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XJ·地理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演示结束
XJ·地理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课
时
图
教
表
法
活
分
动
析
解
读
教 学
课标解读
方
案 设 计
发生在一定时期不同的地理区域内,与区域的自然要素、人 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组成区域性的环境特点。有什
当 堂 双 基
课
达
前 自
么样的环境,就孕育着什么样的自然灾害。
标
主
导
学
课
课
时
堂
作
互
业
动
探
究
菜单
课
时
教
法 分
●教学流程设计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课件湘教版选修5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__洪__水__是对社会和经济破坏最严重的灾害,其次是干 南美洲
旱、地震和流行病
地区
主要灾种
重大自然灾害种类较多,而以洪水、__热__带__气___旋_、地 东亚
震、滑坡等造成的损失较大
经常发生人员伤亡惨重的重大灾害,洪水、热带气旋 南亚
和_流__行__病___是主要灾害种类
东南亚 和大洋
洲
_洪__水___、地震、滑坡和干旱是造成人员伤亡较严重的 灾害,其次是火山喷发和流行病、海啸等
68.2
北美洲 11 510 18 140 3 670 3 610 36 930 568.0 1 826.8 375.4 624.1
3 394.3
南美洲 27 900
550 4 480 2 610 35 540 44.9 6.4 41.3 16.5
109.1
亚洲 127 020 59 810 222 780 19 480 429 090 1 419.4 555.2 1 926.9 196.4
地区
主要灾种
西亚和 北非
洪水和_地__震___对社会和经济的破坏最严重
西非和 东非
_干__旱___和流行病的危害最严重
南部非 洲
_热__带__气__旋___、洪水和干旱是破坏巨大的灾害种类, 而流行病、洪水、干旱和热带气旋造成的人员伤亡 最为惨重
2.对非洲和亚洲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有何 差异? 提示:在非洲,以干旱和流行病的危害最为严重;而在亚洲, 以热带气旋、洪水、干旱、地震和滑坡造成的损失较大。
对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而言,地区经济越发达,造 成的绝对损失和相对损失就越大吗? 提示:自然灾害的绝对损失与相对损失是不一样的。地区经 济越发达,虽然灾害的绝对损失严重,但由于经济总量高, 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所以灾害对该地区造成的相对损失较 低。
湘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湘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如何确定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阅读课本64页材料“如何确定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回答以下问题:1.反映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以及自然灾害损失程度与这些指标的关系,2.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各种指标的表达方式?阅读“如何确定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问题1、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指标有哪些?有哪两种表现形式?2、从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看,哪些地区灾害绝对值标高?哪些地区的相对值标高?【思考】对同一地区而言,灾害的相对损失与绝对损失是否一样?灾害的相对损失与绝对损失不一样。
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虽然灾害的绝对损失严重,但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灾害对该地区的危害程度仍然较轻,所以相对损失较低。
相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较少,经济总量小,抗灾减灾的能力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灾害对该地区的危害程度仍然较高,相对损失较大。
一、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1960-1998年全球重大灾害情况统计时段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8年1989—1998年灾害事件(次数)16504672996911370l538310534793l069经济损失(亿美元)保险理赔(亿美元)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哪个时期发生得最多,哪个时期发生得最少1980~1988年这个时期发生得最多,1960~1969年这个时期发生得最少。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时间趋势如何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某些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往往是该地域经济比较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二、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1971-1995年世界各洲自然灾害影响人数的分布情况(单位:%)地区非洲南、北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总计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影响人数无家可归人数59.51.28.65.94.510.52.86.734.11.884.33.887.70.485.61.50.10.20.50.3100100100100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哪两个大洲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从世界范围看,亚洲和非洲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5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章末复习课件 (共31张PPT)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1:42:0221 :42:022 1:428/1 1/2021 9:42:02 P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8.1121:42:0221 :42Aug -2111- 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1:42:0221:4 2:0221:42Wed nesday , August 11, 2021
考点六: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的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主要的农作物 有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农业类型: 以牧业为主
青藏地区主要有两大 牧区:青海牧区和西 藏牧区,形成典型的 高寒牧场。主要牲畜 有牦牛、藏绵羊、藏 山羊等。
工业都比较发达。另外,旅游资源及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典型例题
1.学习了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贝贝整理了一下笔记,其中,有一项有误
,请你帮他找出来( D )
A.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B.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C.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D.南方地区地形较为单一,以平原为主
D 2.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下 午9时4 2分21. 8.1121:42Augu st 11, 2021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课件湘教选修5

8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读世界各大洲主要自然灾害 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部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原因是什么? (2)寒潮能够长驱直入影响北美大部分地区,原因是什么? (3)南美洲西部是地震多发地区,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 强烈地震,该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4)近年来,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化现象严重,试分析该灾害加 剧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雨主要是因为夏季风的影响导致锋面 雨带的推移而形成,季风环流不稳定,会引起不同地区的旱涝灾害。 (2)与北美的地形有关,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中部是平原,有利于 北方冷空气长驱南下。
(3)根据板块学说的原理,交界处板块活动频繁,该地区正好处于两 大板块的交界处,因此地震频繁。 (4)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 气候干燥,过度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层缺乏植被的覆盖,造成土地沙 漠化严重。
6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②灾害强度的差异 ③自然灾害孕 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7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 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相对损失较高,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 解析灾情是由致灾因子的强度、受灾体的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 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 发展水平高,对减灾防灾投入大,抗灾能力强,从而大大降低灾害程 度。 答案6.D 7.B
一、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 1.在不同的时段,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不同。 2.从近40年的情况看,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呈上升趋势。
高中地理 3.1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课件 湘教版选修5

目 开
济水平较高。
关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自我(zìwǒ)检测区
解析 解答本题主要是从表中读出各洲受灾人数比重及各
洲灾害地域差异的原因。第(1)题,从表中可以读出,死亡
人数比重最高的是非洲,但亚洲人口数最多,所以死亡人
本 数最多的是亚洲;受伤人数比重最高的是亚洲,因为亚洲
专
题 栏
人口数量多且分布集中。第(2)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受影响
互动(hù dònɡ)探究区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简述其形成原因。
(2)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近些年,渭河流域
本 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
专
题 栏
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
自我(zìwǒ)检测区
(1)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各洲自然灾害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____________洲,受伤人数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2)受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本 专
答案 (1)亚 亚
题 栏
(2)大洋洲 大洋洲自然灾害种类较少,而且人口较少,经
题 栏
死亡人数(万)
196 80
79
目 受影响人数(万) 7.4 14.5 19.6
开 关
灾害损失 (亿美元)
1 310 2 040 6 290
2 935 53.1 25
6 550
第二十二页,共32页。
互动(hù dònɡ)探究区
①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②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欧洲与其他大洲相比,受自然灾害影响的 人数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欧洲经济发展水平高, 抗灾减灾能力强。 • (3)大洋洲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数最少,主要 原因是大洋洲的人口总数少,而且经济发展水 平也比亚洲和非洲高。
• 图3~1 世界近百年来造成重大损失的自然灾 害类型空间分布 • 该图展示了热带气旋、洪水、干旱、地震、滑 坡、流行病六种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阅 读时,要注意根据图例找出各种自然灾害的主 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其发生的地理环境特点, 总结出其分布的空间规律。现总结如下: 灾害类 多发区 型 热带气 北美洲、东亚、南 旋 亚、南部非洲 欧洲、北美洲、南 环境特点 中低纬度大陆、东 部沿海地区 季风气候区以及受
灾害类
型 干旱
多发区
环境特点
南美洲、亚洲、 季风气候区以及热带
非洲、大洋洲
欧洲、北美洲、
草原气候区等
地震
南美洲、东亚、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 东南亚、大洋 动频繁地区 洲、西亚、北 非 东亚、东南亚、 山区地势起伏大,以
• 1 .如何理解自然灾害损失与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之间的关系? • 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和城镇密度,社会 财富密度高,因此,自然灾害损失程度和各项 绝对指标高,灾害绝对损失严重,但由于这些 地区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 厚,所以灾害的相对损失较低。
• 思考 2 如何认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之间的 关系? • 【提示】 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给人类 活动带来损失和危害,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 成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地球生 态环境的破坏,也会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现 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自然灾害的事件 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 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与地表植被减 少、水土流失加剧,以及围湖造田等人为原因 有密切关系。
• 第一节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 ※ 情景诱思 ※ • 2006年2月17日,高达1 500英尺的山体从 上到下豁开一道巨大缺口,一片方圆5~7 公里的泥沼“从天而降”,菲律宾南莱特 省圣贝尔镇吉思萨贡村被泥石流掩埋,造 成94人死亡,19人受伤,982人失踪。
• 思考:1.泥石流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危害? • 2.我国哪个季节多发泥石流灾害?
• 3.运用框图记忆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
• 4.运用框图记忆影响灾害损失的人文地理 背景 • 人文地理背景主要包括人口密度、经济密 集度、防灾减灾能力,是影响灾害损失的 重要因素,其影响如下图所示:
• 5.运用歌诀记忆自然灾害类型的空间分布 • 中低纬度热气旋,季风气候洪又旱,板块 交界地震繁,山区起伏滑坡现。
• 二、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
• 思考 3 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主要是由自 然环境因素造成的吗? • 【提示】 自然灾害的种类存在明显的地域差 异,是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造成 的;而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则主要是由社 会环境因素造成的。例如,当某自然灾害发生 时,各地区的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会直接影响 受灾人数的多少,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 决定了各地抗灾减灾能力的强弱,进而影响着 经济损失的大小。
•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和城镇稀少,即 使发生了强度较大的自然灾害,灾害的绝对损 失也较低;但由于这些地区,人口较少,经济 总量小,抗灾减灾的能力弱,经济发展基础薄 弱,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上升趋势? • 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口密度和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因此即使同一 强度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呈不断上升 趋势的;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 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成灾强 度也日趋严重。
• ※ 课标导航 ※ • 1.运用材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 2.理解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3.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及原因。 • 4.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及原因。
• 一、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
• 思考 1 对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而言,地区经 济越发达,造成的绝对损失和相对损失就越大 吗? • 【提示】 自然灾害的绝对损失与相对损失是 不一样的。地区经济越发达,虽然灾害的绝对 损失严重,但由于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 础雄厚,所以灾害对该地区造成的相对损失较 低。
• (2009年济宁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2006年入夏以来地处我国内陆的重庆、四川出 现了持续的晴热、高温、少雨天气,造成 1 800 多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干枯绝收,工业 停产,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 • (1) 重庆和四川本是雨水充沛的地区,一旦有 一个月不下雨便会出现严重的旱灾,而沙漠地 区即使一年内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 什么?
• (2) 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常常 诱发出一系列次生灾害,出现“灾害链”现象。 你认为重庆和四川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能够 直接诱发哪些灾害?(至少两种) • (3)请说出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至少两条) • 【解析】 自然事件必须对人类社会形成危害 才被称为自然灾害;第 (2) 题的答题关键是把 握“直接”二字。
• 思考 4 为什么非洲、东南亚、南亚、南美洲 多发流行病灾害? • 【提示】 从自然条件上看,这些地区多处于 纬度低、气温较高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病毒 活跃,传播扩散快。从人文条件看,这些国家 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医疗、防疫、 公共卫生条件差,防御疾病的能力弱。
• 第65页表 1971~1995年世界各洲自然灾害影 响人数的分布情况 • 该阅读材料以表格形式展现了20世纪后期各大 洲自然灾害影响人数的分布情况。 • (1) 亚洲和非洲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数最多, 占全球的90%以上。一方面是由于亚洲和非洲 面积大,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成灾强度高; 另一方面是由于亚洲和非洲人口数量大,而且 经济发展水平低,抗灾减灾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