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之冬
白马湖之冬读后感

白马湖之冬读后感读完夏丏尊先生的《白马湖之冬》,我仿佛置身于那风号的冬夜,亲身感受着白马湖的清冷与孤寂。
文章开篇,夏丏尊先生便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出白马湖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让我对这个地方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然而,真正让我沉浸其中的,是他对白马湖冬天寒风的细腻描绘。
他说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如此生动的比喻,瞬间让我感受到了风的凶猛和无情。
这种直接而强烈的描写,让我不禁联想到自己在寒风中瑟缩的情景,仿佛那风正穿透文字,直吹向我的面庞。
夏先生在文中所描述的居住环境,虽简陋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那“糊纸很厚实”的窗户,在风的侵袭下依然“哗啦啦啦地响”,让我看到了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那份坚韧。
他对于室内寒冷的描写,如“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让人对那份寒冷感同身受。
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依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去感受,这种精神让我心生敬佩。
在文中,夏丏尊先生不仅写了风的寒冷,还写了在这寒冷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灯火也似乎变得更加明亮”,这种在困境中相互依偎、相互温暖的画面,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
它让我明白,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有亲人在身边,心中就会有温暖,有依靠。
此外,夏先生对于自然的感悟也让我深有触动。
白马湖的冬天,虽然寒冷,却有着独特的韵味。
那风声、那霜月、那寂静的夜晚,都构成了一幅别样的冬日画卷。
他没有刻意去美化冬天的寒冷,而是真实地展现了它的严酷,同时又从这严酷中挖掘出了一种别样的美。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坦诚态度,让我反思自己在面对困难和不如意时的心态。
回顾整篇文章,夏丏尊先生以其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白马湖冬天的独特风貌。
他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并非总是显而易见的,有时需要我们在困苦中去发现,在平凡中去感受。
白马湖的冬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写照,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
它教会我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在艰难中寻找温暖,在平凡中领悟真谛。
从风中领略冬的情味——夏丐尊《白马湖之冬》赏析

从风中领略冬的情味——夏丐尊《白马湖之冬》赏析
《白马湖之冬》是夏丐尊的长诗《湖山诗篇》的部分,其中的文字传达出夏丐尊对冬景的眷恋及对湖山之美的歌颂,值得仔细欣赏。
夏丐尊在《白马湖之冬》中把白马湖描绘得淋漓尽致,形象风景如下:“晶莹凝玉倚湖间,裹素带金枕江山;潭冰已困弓雪轻,枷锁更依影落晚。
”这句话描绘出湖上白茫茫的雪花落定,湖面上反射着冰冷而朦胧的雪光,犹如一幅洁白无瑕的湖滨风景画,美不胜收。
《白马湖之冬》也把湖山等自然风景描绘得十分栩栩如生,如“成叠翠楼,沃野草花香;惊涛山径动,竞映湖烟光”。
夏丐尊犹如把自然的山河湖海、花草树木、翠竹绿蔓凝结在一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深深品味到冬日山林的美妙风光。
其实,最令人深深动心的是夏丐尊在《白马湖之冬》中所抒发的一份情怀,如“立冬芳信已拂面,莫把消瘦心难眠。
- 1 -。
《白马湖》阅读练习及答案

《白马湖》阅读练习及答案《白马湖》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白马湖之冬》阅读原文及答案原文白马湖之冬夏丐尊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
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
白马湖之冬 (2)

白马湖之冬概述白马湖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南京市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湖区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景。
而冬季的白马湖更是美不胜收,它以宁静、安详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冬日的白马湖白马湖在冬季给游客带来了别样的享受。
当寒风袭来,湖水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冰,整个湖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银色镜子。
湖水上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树木,美得让人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
尤其是在晴朗的日子里,阳光照射在湖面上,闪烁着温暖的光芒,仿佛给湖面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金纱。
湖边的树木也在冬天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在白雪的映衬下,树枝上挂满了冰晶,晶莹剔透。
微风拂过,树枝上的冰晶发出悦耳的声音,就像是天使的歌声。
这景象美得让人陶醉,不由得停下脚步,享受这一刻的宁静。
与此同时,冬天的白马湖也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
当其他地方都已寒冷荒凉时,白马湖吸引了许多候鸟迁徙至此。
白天的湖面上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大雁,在湖上飞翔。
它们犹如一个个黑色的倒影,给湖面增添了活力和生机。
冬日的活动除了欣赏湖景,冬日的白马湖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冰上钓鱼是其中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湖面结冰后,人们可以在湖面上搭起帐篷,准备好渔具,享受钓鱼的乐趣。
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坐在湖面上,等待着鱼儿的上钩,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乐趣。
除了钓鱼,冬日的白马湖还可以进行冰上运动,如滑冰和冰球。
湖面的冰面十分平整,非常适合进行冰上运动。
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加乐趣和挑战性。
如何到达白马湖前往白马湖非常方便。
如果您在南京市内,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可以直接到达白马湖附近的车站,然后步行即可到达湖边。
如果您驾车前往,可以通过导航系统输入“白马湖”进行导航。
附近有停车场可供停放。
小结白马湖之冬是南京市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
冬季的白马湖以其宁静、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湖水上的冰面、树上的冰晶以及成群结队的候鸟,构成了整个湖区的美丽画卷。
在湖面上钓鱼,进行冰上运动,更能让游客享受到冬日的乐趣和活力。
白马湖之冬 赏析

《白马湖之冬》是一篇描绘冬天风景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诗意的语言,表现了白马湖冬天的凛冽和凄美。
文章中,作者通过表现风的多和大,以及大风带来的刺骨寒冷,突出了冬天的特点。
同时,通过描绘人烟稀少、山野荒凉等场景,营造出一种苍茫萧瑟的氛围。
在文章中,作者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比如,他用“虎吼”、“怒号”等词语来形容风的声音,用“呼呼作响”来形容风声的刺耳,用“像虎吼”来形容风的凛冽。
这些词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风的强劲和寒冷。
同时,作者还通过描写大风中瑟瑟发抖的大地、山、湖等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冬天的严寒和凄美。
除了描写冬天本身的特点,作者还通过表现人的感受和反应来传神地写出风的刺骨、凛冽。
比如,作者写道:“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因而全家人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
”这些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人在冬天的感受和反应,进一步突出了冬天的寒冷和凄美。
在整体结构和意境上,《白马湖之冬》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将无形之风放置在各种场景中去描绘。
同时,作者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突出了风的凛冽和凄冷。
比如,作者通过描写白马湖人烟稀少、山脚下只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等场景,营造出一种荒凉萧瑟的氛围,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冬天的寒冷和凄美。
总的来说,《白马湖之冬》是一篇优美的描绘冬天风景的散文。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诗意的语言,表现了白马湖冬天的凛冽和凄美。
文章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通过表现风的多和大以及大风带来的刺骨寒冷,突出了冬天的特点。
同时,通过描绘人烟稀少、山野荒凉等场景,营造出一种苍茫萧瑟的氛围。
整篇文章充满了诗意的美感和对生命的感悟。
白马湖之冬赏析

白马湖之冬赏析《白马湖之冬赏析》白马湖,那是个听起来就很美的地方。
一提到它的冬天,就好像有一股冷风直接吹到脸上似的。
咱们先说说白马湖冬天的风吧。
那风啊,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坏蛋,总是冷不丁地就钻进你的衣服里。
我觉得,这风可能是冬天在白马湖派出的小先锋,到处宣告冬天的主权。
它吹在脸上的时候呀,就像小刀子在割似的,有点疼呢。
你想啊,在别的地方,风可能还只是轻轻地吹,但是在白马湖,那风就像是发了疯一样,呼呼地刮个不停。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类似这样风很大的地方。
我本来穿得厚厚的,觉得自己肯定不会冷。
可是啊,那风就像会魔法一样,一下子就把我的热气都给吹跑了。
我就像个小冰棍儿似的,哆哆嗦嗦的。
在白马湖,那里的冬天风肯定比我遇到的还厉害。
也许当地的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像小松鼠呀,可能早早地就把自己的小窝弄得暖暖和和的,然后躲在里面不出来了。
再说说白马湖冬天的景色。
湖面上的水可能不像夏天那么欢快地流动了,就像被冬天这个严厉的老师给批评了,变得安安静静的。
湖面上也许会结一层薄薄的冰,那冰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可是又有点模糊,就像一个没擦干净的镜子。
旁边的树呢,就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兵,但是又被冬天的风欺负得直摇晃。
树枝上可能也没有多少叶子了,就像一个个光溜溜的手臂在风中挥舞着,也许是在向冬天抗议呢。
白马湖的冬天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呢?我觉得可能有吧。
虽然冷,但是可以在湖边看那些被风吹得跑来跑去的小石子,就像它们在赛跑一样。
或者看着湖面上偶尔飞过的鸟,它们就像勇敢的冒险家,在这么冷的天还出来找吃的。
我想啊,要是我是一只鸟,我可不敢在这么冷的白马湖冬天出来,我肯定是个胆小鬼。
说到这儿,我又有点犹豫了。
白马湖的冬天真的就只是冷和安静吗?也许不是呢。
也许在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湖底的小鱼们正在举行一场热热闹闹的聚会。
它们可不怕冬天,因为水就是它们的保暖衣。
就像我们在冬天穿羽绒服一样,水对它们来说就是最暖和的地方。
我又想到,如果我在白马湖的冬天,我会做什么呢?我可能会找一个避风的小角落,然后静静地看着这个被冬天改变了的世界。
从风中领略冬的情味——夏丐尊《白马湖之冬》赏析

从风中领略冬的情味——夏丐尊《白马湖之冬》赏析夏丐尊的《白马湖之冬》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以它的精致洗练、细腻描写及细致思考,令人能够感受到冬日的极美,令人着迷的小说。
《白马湖之冬》的叙述着一支慢慢流泻出一段段美丽句子的一个故事,让读者感受到冬日里外景的经典景色,静静观瞻着那深绿的青草林、宁静碧蓝的白马湖、雪灯般袅袅缭绕的雪花,以及久违的彩霞。
在本文中,以一种非常细腻、宁静的心境感受着那冬的美景,表达出对寒冷冬季的赞叹和思考。
白马湖,镶嵌在茫茫群山之间,尽是湖岸绿草,湖中央有大片被雪覆盖的叶子,倒映在湖面上,像一块大玻璃,太宁静,令人屏息。
当白雪依依匝时,它也是一片白色梦幻,柔软细腻,像一位清秀女子,诗意流淌,令人深醉。
在落叶和残雪中,可以看到像大理石一样的水珠,洁白而透明,如同闪耀的星星,照耀着整片湖面,营造出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
白马湖之冬,芬芳而柔软,弥漫着深切而纯净的气息,映衬出一幅极美的图画。
它的景色清新淡雅,所以,在冬季里,更是一片淡雅的白色,在那白色的背景中,像是一抹水墨画,一抹抹古朴而淡紫的色彩,洒落在那被雪打破的绿色清晰,岸边安静的雪夜还增添了几分梦幻。
夏丐尊在这个小说中,把冬日美景表现得很精致,从水面上拂过的“美丽而又黑暗纯净”鱼儿,到空中飞过的“洁白而透明”水珠,再到湖面上绽放的月光和路边突然出现的雪花,夏丐尊把特有的冬日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读者仿佛置身其间,能够一触即起,领略到冬日的情味。
在这个冬季里,有一种清凉淡雅的气息,它伴随着冷冷的冬风,带着一种恬淡与安详,让人精神抖擞,走上一趟冬日的旅程,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情怀,感受清淡的宁静,享受冬的情味,一份宁静,一份淡雅,一份平淡。
夏丐尊的作品《白马湖之冬》凝聚着他高超的艺术水准,以细腻的笔法表现出冬季的美,令读者体会幽静的幽魂,感受到来自于大自然的精髓和灵性。
它不仅可以抚慰人心,更可以让我们从中看到一种自然的精神,一种美丽而又静谧的状态,满足我们对清新幽静的渴求。
白马湖之冬读后感

白马湖之冬读后感白马湖,位于中国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南部,是一座以湖泊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
白马湖之冬,是一部描述白马湖冬季景色的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白马湖的美丽景色,以及湖畔的人们在冬日里的生活状态。
这本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冬日白马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自然的美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书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白马湖冬日的景色。
他说:“白马湖之冬,一片银装素裹,湖面上铺满了洁白的雪,仿佛一层薄薄的白纱。
湖水在冰雪的覆盖下显得格外清澈透明,仿佛能看到湖底的一切。
远处的山峦也披上了银装,层层叠叠,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这样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于白马湖之冬,感受到了冬日里的宁静和美丽。
作者还描绘了湖畔的松树和柳树,在冬日里依然挺立在湖畔,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这些景色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神奇,也让我对白马湖的美丽景色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除了景色的描绘,作者还通过描写湖畔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白马湖之冬。
他写道:“湖畔的村民们在冬日里依然忙碌着,他们在湖畔捕鱼、砍柴、晒太阳,过着安逸而快乐的生活。
湖畔的孩子们在湖面上滑冰、堆雪人,享受着冬日的快乐。
”这样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湖畔人们的朴实和快乐,也让我对冬日白马湖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通过这些描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白马湖,也让我对自然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白马湖之冬,让我对自然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作者细腻的描写,我仿佛置身于冬日的白马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湖畔人们的生活状态,感受到了他们的朴实和快乐。
这本书让我对白马湖之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自然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然的美好,也会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感谢这本书,让我对白马湖之冬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马湖之冬
作者:夏丏尊
来源:《中学生百科·高中语数外》2010年第01期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于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
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风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是风最少的一间,我常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的,在洋灯下工作至深夜。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
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尚一株树木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
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在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的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风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来,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暗,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
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是有着地理上的原因的,那里环湖原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
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
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现在,一家就居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的时候,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
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散文选》第一册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1月
实战演练
1. 写景要抓住特征,作者写白马湖之冬,重点写风,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 请谈谈对第二段中“诗趣”的理解。
3.“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试体会“整个儿”这个词语的妙处。
4. 文章以“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结尾,有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
1. 风多,“差不多日日都有”;风大,“好像虎吼”。
写风多风大的原因:环湖是山,北首留空。
写人们对风的感受,如“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
2. 远离闹市,居于荒凉山野的落寞思绪;安于现状、泰然悠然的平和心境。
3. 措辞似乎古怪,其实最合情境。
白马湖无一株树木,无遮无挡,所以月亮与太阳的升落都给人“整个儿”的感觉。
4. 表明作者一家人对白马湖冬日之风印象之深,流露怀念之情。
如叙家常,朴实有味,余味不尽。
(如答“照应前文”,也可算一要点。
)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