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万科中心建筑分析

合集下载

【万科中心】绿色建筑解析

【万科中心】绿色建筑解析

4 绿色建筑的细节与表现
电气系统
每一盏灯都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进行独立调节。不同 的区域采用灵活的照明方式,配合节能型光源及灯具的使 用,万科总部照明能耗比同等规模同类建筑减少30%。
4 绿色建筑的细节与表现
生态草地泳池
泳池的一边是是铺设草坪的阶梯,一 方面体现了自然生态,另一方面也使 得泳池的造型十分独特,泳池的对面
中水处理
以水质较好的雨水为主,以中水资源为补充,提供 景观水体,绿化及景观水不用自来水作为水源。
屋面雨水全部收集,地面雨水全部处理渗透,一年可节约大约45700吨水。
雨水通过渗水砖渗入地里进行雨 水收集。
中水处理
通过景观水池、人工湿地对雨水/污水进行收集后,雨 水加收,污水通过人工湿地的生物降解及中水处理系 统,每日可处理100吨中水和污水,水资源在这里能够 循环利用。完全解决了本地灌溉、景观用水以及清洗 等其他用途,大大减轻了市政用水的负担。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实现环境、 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选择一个好的评 估标准是关键。万科中心以LEED评估体 系为建造标准,在设计中有效减少对环境 和住户的负面影响,成为国内极少数获得 LEED铂金认证的建筑物之一。
人体健康的保护
为万科总部办公使用者提供一个和谐、轻 松的氛围,一个安静、恬宜、健康的办公 环境;大楼注重对水质、空气的处理,建 筑材采用无毒害绿色材料。同时也提供一 个和谐、共享的办公空间,有助于形成健 康的心态。
4 绿色建筑的细节与表现
地下采光
园林中有的是一方池水的中央是一个下凹的空间,其 中没有注水,有的是直接有一个大方型下凹的空间, 周边是玻璃幕墙,据介绍这是为万科中心地下空间的 采光而设计,保证万科中心地下约4万平方米建筑的 建筑的自然采光,万科中心综合运用了照明系统、自 然采光等一系列新技术,大大节约电能。

超级学校——大梅沙万科中心改造_Reconstruction_of_Vanke_Center

超级学校——大梅沙万科中心改造_Reconstruction_of_Vanke_Center

Location: Yantian District, Shenzhen Status: Built Type: Renovation Site Area: 61 730 m²Building Area: 122 060 m² Design/completion: 2018/2021Client: Shenzhen Vanke 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Managing Partner: Chen Zetao, Su Jinlefu Project Leader: Ma RushuaiDesign Team: Guo Landu, Fang Qi, Wang Jianhui, Guo Xusheng, Zeng Xianzhi, Min Rui, Huang Qingping, Li Yue, Shi Yujia, Zou Jinsui, Zeng Shuya, Shi Cheng, Xu Tongwei, Zhou YutianPhotography: Tianpei Zeng项目地点:深圳市盐田区状态:建成类型:改造场地面积:61 730 平方米建筑面积:122 060 平方米设计/竣工:2018 / 2021年建设单位:深圳市万科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陈泽涛,苏晋乐夫项目负责人:马如帅设计团队:郭兰都,房琪,王剑辉,郭旭生,曾宪志,闵睿,黄清平,李越,史雨佳,邹金穗,曾舒亚,石成,许统维,周裕田摄影:曾天培万科中心被设计成了一个漂浮的水平杆状空间,化解建筑形式和功能使用之间的直接关系,给地面层带来更多的活力。

主体建筑的功能之间连通、碰撞,整体架空不仅为建筑提供了与周边山海景观的联系,也最大化了人性化尺度的地面活动公共空间。

建筑内由一条水平向贯通的公共空间和一系列交流形成室内公共体系。

万科中心计划改造为多所学校共同使用的教育综合体。

(完整版)绿色建筑案例分析——深圳万科中心

(完整版)绿色建筑案例分析——深圳万科中心
LEED是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 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被认为是 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
万科中心——生态环保理念
万科中心— —生态环保理念
外遮阳体系
根据不同朝向设置可调、固定等方式
智能照明系统
根据对照度的要求不同分区域、分点位进行智能控制
自然通风、自然采光
规划建筑: STEVEN HOLL ARCHTECTS 施 工 图: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结构顾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机电顾问: 德国TRANSSOLAR LEED顾问: ARUP(奥亚纳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幕墙顾问: 沈阳远大铝业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 法国HALIE LIGHT&L’OBSERVATOIRE INTERNATIONEL 生态顾问: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悬索结构的建筑,最大连体跨度50m,悬挑25m
万科中心— —生态建筑成就
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的发展主题,万科中 心试图对生态平衡做出探索:通过对总体规划 和建筑单体设计,利用自然技术、本地绿色建 筑材料等低成本、低投入方式平衡和保护周边 生态系统,节约能源,同时保证办公使用者的 身心健康和舒适性。它以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颁 布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导则》(简称LEED) 为评估依据,其标准为LEED认证的铂金级。 2010年,万科中心正式获得“绿色建筑LEED 铂金认证”,成为全国唯一获此认证的城市综 合体项目。
进深控制在20米以满足75%的区域达到400lux以上的要求 开窗率高达30%的幕墙系统以保证自然通风及形成对流
太阳能光伏应用
总发电量30万度,并入市政网,降低14%的总体能耗 提供总部淋浴所需热水
万科中心— —生态环保理念

栖山望海——深圳万科天琴湾三期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栖山望海——深圳万科天琴湾三期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Mountain at Sea - Shenzhen Vanke Tianqin Bay Phase III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栖山望海——深圳万科天琴湾三期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万科天琴湾位于深圳东部黄金海岸旅游度假胜地大、小梅沙双湾之间的崎头岭半岛之上,三期项目规划面积2539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40㎡,容积率仅为0.099。

48栋大宅依地形散落其间,质朴而静谧,融于这片美丽浩瀚的山海之间。

一、设计理念——依山就势、融入自然基地地形陡峭,最高点接近半岛中心,高度大约为海拔120米。

设计理念从自然山形提炼而来,建筑空间以等高线为构图肌理,结合等高线迂回曲折的地形,至上而下,创造出一个自然生长的山地建筑群。

二、规划设计策略——山居场所、因地制宜交通组织设计采用环形加枝状道路系统,主干道采用“U”字形平面,平行等高线随地势蜿蜒而下。

区内道路分为三级,海拔高度大约40米并平行于海岸线的是环绕半岛的小区一级道路,道路宽度7米,平均坡度3.2%;与之对接,海拔高度大约80米环绕半岛内侧的是小区二级道路,道路宽度6米,平均坡度6.8%;与二级道路相接通向山顶的盘山路为小区三级道路,道路宽度5米,平均坡度4.6%。

三、单体设计策略——线与空间、追求纯粹单体设计采用“自然主义”风格,每栋别墅平面均以大尺度的弧线为主导——48栋房子以简洁的相同材质的大面积弧墙为主导元素,通过弧线和空间的相互关联与嵌套,营造出独特的内部空间与富有个性的外部形象。

用地面积:253990.39㎡ 总建筑面积:25040㎡别墅面积: 24740㎡建设单位: 深圳市富春东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单位 : 线和空间建筑事务所(美国)建设地点 : 广东省深圳市设计/竣工时间: 2008.03/2012.09设计主持人: 曹卓、傅洪设计团队:曹卓、傅洪、洪悦、孙颐潞、戴传彦、刘目本文作者:曹卓、傅洪、洪悦项目获奖情况:深圳市第十五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住宅建筑)一等奖;2013年度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住宅建筑)二等奖。

万科城案例分析报告

万科城案例分析报告
一期
3 3 .5 %
3 2 .1 % 1 5 .9 % 1 8 .5 %
三期
MIN I公 寓 小高层普通住宅 情景洋房 宽景HOUSE TOWNHOUSE
先期开发以大户型、高档 次的TOWNHOUSE、宽景 HOUSE和情景洋房为主
随社区规模的逐渐成形,项 目的市场吸引力大为增加,万 科城适时推出较多的公寓单位
12
住宅分析——户型设计
Loft
位置:高迪中心上层,分 向湖面房和背湖面房 户型:1房1厅2卫 面积:68+20(送)M2 特色:公共区、私密区完 全分离,客厅开阔
小高层
位置:布置在临湖景观带 旁 户型:2-4房 面积:70-125M2 特色:送入户花园
宽景House
位置:布置在相对私密的社区内部 户型:4-5房 面积:137-205M2 特色:超宽向阳面,一、二层送地下室
商业规模 总建筑面积约3万㎡,约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7.0% 分2期开发,其中一期约2.2万㎡,二期面积为8000㎡
商业分析
——分期建设及平面分布
一期商业 二期商业
16
餐饮 日常服务(洗衣、理发、
银行、超市便利店) 日常服务、娱乐健身 家装
二期商业,以餐饮为主
17
商业分析
——不同业态的位置分布
6
主题开发模式
——在城市感较差的郊区地带树立起高档楼盘形象
7
项目开发分期
——随着项目市场美誉度的建立和深圳房地产市场的日益火爆, 项目后期开发强度逐步加强
万科城与四季花城的开发节奏对比 万科城:四期开发
四季花城:七期开发
8
项目开发分期
万科城各期开发强度 万科城各期开发进度及开发规模一览表

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

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

THANK YOU
俯视景观园林中一方池水的中央是一个下凹的空间,其 中没有注水,这是为万科中心地下空间的采光而设计, 万科中心地下约4万平方米建筑。
11、空调系统
空调出风口都是在地板上(冷空气较重,是下沉的,冷 空气从地下吹,可以节约能量)。另外,万科中心采用 了冰蓄冷系统,夜间是用电低谷期,电价较低,这是用 电制冷制冰,并储蓄起来,白天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 利用峰谷电价差节省运行费用,每年省电可达34万元。
自动调节的创新式外遮阳系统能够降低空调能耗。当阳光过度 强烈时,外遮阳系统会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及室内的照度,在 0~90度范围内自动调节水平遮阳板 。
7、尽量利用本土的建筑材料,节约建材
A、尽量使用方圆500英里内的本地材料,大大减少材 料运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施工中采用大量可再生材料(竹、羊毛、棉花等材 料)、快生木材(生长周期为10年以下)以及获得国 际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木材。 B、万科总部的室内结构部分楼板和梁柱部分都保留 了原始的叫做清水混凝土的做法,除了涂刷一些保护 剂之外没有做其它装饰处理,不做吊顶,节约了大量 装修费用。
6、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可更新能源的利用
建筑主体立面上的遮阳系统, 按照太阳的不同照射角度,整 个建筑的外立面遮阳体系分为 全玻璃幕墙、水平固定遮阳、 垂直固定遮阳和电动遮阳四种。 遮阳百叶按照竹叶的形象设计 为曲面穿孔铝板,在保证室内 光线和温度的前提条件下,结 合不同幕墙系统丰富着建筑的 立面肌理,同时也给室片 立体的景观园林,有高低 起来的山丘、水系,给人 一丝放松。建筑整体挑高9 到15米,底部形成自然透 风和良好的遮阴效果,由 水景、土丘、下沿式广场 组成的空间立体景观,也 使万科中心的绿化率达到 100%以上 。
下沉庭院、水 系、绿地、山 丘的完美组合 形成丰富的立 体景观,使空 间最大化开放, 留出景观空间, 并可以加强风 的对流,营造 局部良好的微 气候环境。

万科总部大楼简介

万科总部大楼简介

万科总部大楼简介万科总部是国内首座申请世界绿色建筑的最高认证——美国LEED铂金证(该认证是世界范畴内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及建筑可连续性评估标准中最完善、最有阻碍力的评估标准,是世界各国建立各自建筑绿色及可连续性评估标准的范本)。

万科总部由美国当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斯蒂芬·霍尔设计,我国闻名的结构设计大师博学怡大师负责结构设计。

通过精心、超前的建筑设计,整栋建筑像一只生物,里面表皮是“会呼吸”的半透亮强化轻质纤维,每个方向的墙面都通过年度太阳能采集量运算,操纵百叶的开关和角度,保证采光和温度,相对同类型建筑节能75%。

万科总部,是一座水平向的低层建筑,水平展开长度600余米,可与美国帝国大厦高度相比美。

在结构设计中,首次巧妙地将大跨度、钢结构、桥梁斜拉索及钢筋混凝土完美结合,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系,在国际尚属首例。

整体建筑恰似“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又如绵恒的巨鳗盘踞在滨海之上,这栋建筑完全向市民开放。

万科总部中心位于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内环路南侧,东观浩淼的大海,西揽碧翠的山脉,与东海岸一路之隔。

万科总部中心占地面积61729.6 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8913平米,建筑面积80200平方米,其中会议中心8000平方米,酒店面积46200平方米。

6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基地,除8个支撑主题的交通核外,整体悬空,可让海风、山风流通,并完全向市民开放。

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简介深圳市大学城图书馆位于大学城西校区的核心地带,由罗麦庄马香港有限公司(RMJM HongKong Ltd.)公司设计,总投资近2.3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高4层。

设计藏书150万册,网络节点1700个(全馆无线网络覆盖),近2500个阅览座位,日可接待读者8000人次。

2005年1月1日主体工程动工兴建,2006年10月15日落成,同年12月31日对大学城师生开放。

图书馆建筑外观设计灵动、飘逸、流畅、现代,形同“如意”,是大学城的标志性建筑。

以万科中心为例 ---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卜增文 高工

以万科中心为例 ---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卜增文 高工

14%
4
7%
4
5 20%
16%
5
9%
5
6 22%
%
20%
7
13%
7
8 26%
22%
8
38.5% 31.5%
9 28%
24%
9
8
42%
35%
10 30%
26%
10
32%
28%
11
34%
30%
12
36%
32%
13
38%
34%
14
40%
36%
15
42%
38%
16
44%
40%
17
46%
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第 5.3.26、5.3.27 条的规定。 5.2.14 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
5.2.15 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优选项
5.2.16 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 80%。 5.2.17 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LEED 权 重大小排
序为:节 能、节地 与室外环 境、室内 环境、节 材、节水。
LEED 节能的权
各评分项
环境管理 节水 能源与大气 材料与资源 室内环境 创新与设计
表1 LEED 2.2、LEED2009 与 ESGB 评分项和分数一览表
LEED 2.2
LEED 2009
ESGB(公共建筑)项数分配
√★
5.2.18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 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 10%,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躺着的摩天楼’ HORIZONTIAL SKYSCRAPER 设计之初
一个绿色巨构
霍尔在设计之初,称之为“躺着的摩天楼”。水平展开的枝 状平面,由于建筑主体部分从东到西总长度约430米,与纽 约的帝国大厦高度差不多,形成了所谓“漂浮的地平线和躺 着的摩天楼”这一趣味性的描述。
03 悬浮 Hovering
景观绿地最大化
MAXIMIZE LANDSCAPE
整体的悬浮,使整个建筑获得了景观 视野的最大化:南向近看湖远看海, 北向则可眺望连绵起伏的龟背山。这 是霍尔一直强调的,“建筑与基地之 情景意义”。
04 概念草图 Design concept
03
建构分析
Construction Analysis
1 平面功能 Plan&Function
总平面图
Site Plan
01 枝状平面 Branched Plan 整个万科中心的平面呈不规则的树枝状,东西向为其主干, 其它方向为枝条。 这个看似随意的平面其实与周边环境有着某种隐性的联系: 每一部分都分别对应山、湖、海、公园和周围的城市景观。
视线分析
将主体架空形成的地面景观公园
将绿地面积做到了最大化。建筑完全不影响绿地的规划,可达100%的景观效果
架空空间
架空空间
第六立面
对色彩的运用
整个建筑的悬浮带来可供仰视的底部——第六立面。立面上根据最初的功能划分为四块,用四种 明亮的颜色区分。 高纯度的颜色带来了极强的可识别性,同时由于位于底部,非光线直射,四种颜色显得明亮但不 晃眼。夜幕降临时,泛光照明又将建筑主体从黑暗的背景中提亮。
02 功能布局 Functional composition
主体结构上方有六层,包括酒 店、办公楼、公寓,一条公共 通道将所有的功能区连接起来。
万科总部
万科研究中心
灵活办公
产权式酒店 经营式酒店

会议中心

酒店
02 功能布局 Functional composition
建筑主体空间 半透明玻璃交通核 通道空间 通道开放节点空间
深圳万科中心建筑分析
01 项目概况 Project overview
01 项目背景 Project background
项目名称:深圳万科中心 项目地点:深圳·盐田区·大梅沙·环梅路·内 湖公园。距大梅沙海滨公园约1公里 建筑设计:Steven Holl,李虎 设计时间:2006-2009 建成时间:2009.11 用地面积:6.2万m2 建筑面积:12.1万m2 功能组成: 集办公、酒店、会议中心于一体的综合化 商业建筑
15m 35m
249mm
漂浮结构下方的支撑体是玻璃表皮的立方盒子, 其中设有楼梯和电梯。透过这些被称为“深圳 之窗”的玻璃盒子,人们可以360。地观看周 围的景观。
架空空间
建筑整体悬浮之后,为地面带来阴影的同时让海风自由穿过.使人们既可 在阴凉里躲避阳光,又可尽情享受海风的吹拂。
ELEVATE FOR A MICROCLIMATE 底层抬高以达微气候调节功能
光线、材料和细节:
在将一件作品稳固于一个具体的基地和环境的同时我们寻求体验时间、 光线和材料的一个更深刻的开端。一个房间中空间的现象,从窗户中射 入的阳光、材料的颜色及其在墙上和地面的反射,这些都有着整体的关 联,薄膜的透明、抹灰的粉白沉闷、半透明玻璃的光泽和反射,一缕直 射的阳光,它们交织于一种互补的关系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场地的独特 体验。[1]
作为世界建筑师在中国进行建筑实验中的一员,斯蒂文·霍尔不算高产,也不走惊世骇俗的路线,他清晰简 洁、严格理性的风格贯穿始终,又不失诗意地通过作品呈现出来。 他的建筑思想从建筑与场所的人性化情结出发,一直伸展到城市改造层面:一个建筑作品应该能融入场所, 并且斌予场所新的含义,我们的时代、时空信息的含义,都市生活互动的能量,现代行为活动的组合性和随 意性都与将建筑定位到一个特定场所的观点吻合[5]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六层平面图
通道层平面图 通道展开剖面图
会议中心、水疗中心和地下二层停车场
地下层平面图
剖面图 南立面图
2 空间形式 Space form
空间形式
Space Form
空间特点:
架空空间 在均质的矩形空间内穿插部分‘变异空间’
02 区位分析 Location
项目所处片区——深圳大梅沙,距离市区最近的滨海公园
深圳市中心
25km
大梅沙·万科中心
Vanke
03 基地分析 Site Analysis
大梅沙处三面青山环绕之中,被近1000公顷的天然森林包围 ,另一面是1800米的长的沙滩,是深圳著 名的度假胜地。
mountain view
经营式酒店
公寓式酒店
SOHO式办公
一层半开放商业
02 功能布局 Functional composition
海景
办公
公寓
酒店
楼梯+电梯
03 技术图纸 Plan&Facade&Section
架空层平面图
地上一层主要是架空,以保证底层绿地的最大化。由一系列散落的交通核、门厅、餐饮吧,商店等构 成。各个入口空间独立布置,这种方式同时也实现了各个功能分区组团之间流线的明晰化。
居住组团 郊野公园组团
万科中心
中心组团 商业旅游中心
ocean view
海滨公园 组团
02 设计概念 Design concept
01 斯蒂芬·霍尔 Steven Holl
霍尔的设计哲学
建筑与基地:
一栋建筑的基地不仅仅是其概念的一部分,基地是建筑的物质及抽象的 基础。通过与场地的自然融合、通过聚集一种情境的意义,建筑超越其物 质和功能上的要求。建筑不是对地景的入侵而是为其做出解释,建筑和 基地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实验性的关系,一种形而上学的链接,一种诗意 的联系。[1]
剖面空间分析
架空空间 领结空间 接地空间 地下层会议空间 屋面绿化及露台
01 架空空间 Floating Space
由于规划限高的原因,东半部高24m西半部高35m。底部架空距地高度则分别为9m和15m整体上就像一个在 空中舞动的巨龙。在悬浮的建筑底部设计了若干垂挂玻璃体.使得整体向上的悬浮与局部向下的悬吊相映成趣, 单边的风景与360的视野互为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