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劳动与技术教案(湖北省编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分享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与技术任务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包括:观察、思考、计划、执行、评估。
2.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练习观察和思考: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个简单的劳动与技术任务。
学生展示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果。
3.1 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制定劳动与技术计划。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和组织能力。
3.2 教学内容:制定劳动与技术计划的步骤:明确目标、确定任务、分配资源、制定时间表、评估风险。
3.3 教学活动:讲解制定劳动与技术计划的步骤。
小组讨论并制定一个简单的劳动与技术计划。
学生展示制定的计划并分享经验。
第四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范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包括:个人防护、工具使用、环境保护。
4.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
学生进行安全演练:正确使用工具、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
学生讨论并分享安全经验。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的实践应用5.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将劳动与技术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实践应用:生活中的技术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5.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实践应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学生展示解决方案并分享经验。
第六章:劳动与技术的团队合作6.1 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在劳动与技术活动中进行团队合作。
湖北版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湖北版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教学内容一: 大公鸡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大公鸡.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大公鸡制作准备彩泥。
制作过程1导入:大公鸡挺拔矫健的身影,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总是显得那么自信。
我们来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观察思考用彩泥制作的大公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分别有什么特点?3实践探索A、塑造身体(1)选择2~3种颜色邻近的彩泥,揉合后做公鸡的身体,使其色彩更加丰富。
(2)将彩泥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条状,并将细的一头向上弯曲。
提示: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大小的协调。
B、刻划头部(1)选择红色彩泥做鸡冠,黄色彩泥做鸡喙并安装好。
(2)选择白色和黑色彩泥做鸡眼眶、眼睛,安装在鸡头部的两侧。
提示:注意大胆使用鲜艳亮丽的颜色。
C、添加翅膀和尾用搓、剪的方法装上翅膀和尾等部分。
D、安装基座做一个大小合适的基座。
把大公鸡安装在基座上。
4思考与实践你还能依据动物的基本特征做出其他可爱的小动物吗?教学内容二:面具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感受古老的面具文化。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面具。
制作准备彩泥、雕塑刀。
制作过程:1导入: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在一些传统节日里戴上面具,以表示对自然的崇拜。
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戴面具有也是主要的化妆手段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
2观察思考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最吸引你?3实践探索A、设计头部和脸形根据想象,设计一个脸型,安放在一块木板上。
B、刻划五官(1)用双手大拇指在面部适当的位置压出两个眼窝。
(2)用夸张的手法,分别做眼睛和鼻子,安装在头部适当位置。
(3)运用挖的方法刻划嘴巴。
制作牙齿,安装在嘴巴中。
(4)塑造一对特别的耳朵,安装在头部两侧。
小提示:安装一定要牢固!C、装饰调整在头顶、额上等处加上适当装饰。
鄂教版劳动与技术教案

鄂教版劳动与技术教案教案标题:鄂教版劳动与技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劳动与技术的意义和作用;2.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3. 劳动与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2.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准备:1. 鄂教版劳动与技术教材;2. 劳动与技术实践场地和工具设备;3. 学生个人劳动与技术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作用;2. 引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2. 结合教材内容,重点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操作,如制作手工制品、修理小物件等;2.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 引导学生合作与沟通,共同完成实践任务。
四、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并分享实践中的问题和收获;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3.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劳动与技术的心得体会;2. 鼓励学生继续实践和探索劳动与技术领域。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劳动与技术竞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技能和创意;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企业或工厂,了解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3. 引导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的研究和创新项目,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2. 评价学生在合作与沟通中的表现;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心得体会,评价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新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新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课茶垫教材分析:旨在通过利用纸绳编织工艺制作茶垫,掌握盘、绕、粘等制作工艺;通过去除以铅画纸作底板的步骤,培养学生的立体感,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科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制作花形茶垫;第二部分是设计制作方案,并根据方案制作茶垫;第三部分是展示及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1.了解茶垫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装饰作用。
2.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茶垫。
3.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用纸绳盘绕圆形,并将圆形有序粘接做成茶垫的相关技术。
教学难点:将做成的圆形有序地粘接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案。
教学准备:各色纸绳、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或是使用过茶垫吗?交流汇报所见过的茶垫的形状、制作材料等方面的情况。
那你们见过用纸绳制作的茶垫吗想不想亲手来做一个呢揭示课题。
二、探索研究1.观察“金点子”中提供的四件范例作品。
研究讨论这四件作品各自的特点与它们的共同点。
2.想一想,在制作茶垫时应注意什么?三、学学做做教师对花形茶垫进行示范制作:1.盘圆表: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盘成6个圆形,其中一个直径稍长一些。
2.接粘:将6个圆形拼成花形的图杂,最大的一个放在中心,交接处涂上胶水。
3.围外框: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在花形的外围框2~3圈。
四、想想做做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垫形状,并制作茶垫,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将学生制作的茶垫按形状分类,然后从外形、小圆的粘接,纸绳绕的平整度、紧密度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课《美丽的热带鱼》教学目标: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教学准备:每生若干纸绳、固体胶重点: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难点:自我创新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教师首先给学生放了一段海底的热带鱼的录像,接着让学生看一些从网上下载的一些漂亮的热带图片,学生看了之后立刻就会喜欢上了。
小学四上劳动与技术教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2.劳动与技术操作流程题
题型示例:请描述清洁教室的基本步骤。
答案示例:清洁教室的基本步骤包括:首先,准备好清洁工具和清洁剂;然后,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式使用工具进行清洁,比如先扫地再拖地,先擦拭窗户再清洁桌面;清洁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最后,整理好清洁工具,清理垃圾,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卫生。
3.劳动与技术创新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劳动与技术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劳动与技术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劳动与技术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劳动与技术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调查身边的劳动与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观察和了解周围环境中劳动与技术的应用,如家庭劳动、学校设施、社会服务等,并撰写调查报告。
劳动与技术项目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劳动与技术相关的项目实践,如手工制作、科技创新、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劳动与技术主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主题的讨论,如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劳动与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2)讨论法: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鄂教版劳动技术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劳动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
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的教学要求:(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
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6)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7 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8)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9)采用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纸工的剪、折、刻、划、贴等一系列技能,已经熟悉,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纸工的符号。
本学期,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纸工更深一层次的学习。
除了纸工知识的学习,本学期,还涉及到陶艺知识和缝纫知识的学习,都是两个比较新的知识点,所以本学期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只要用心的教,用心的学,相信在本学期的劳技教学中,在学生的动手操作方面,在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在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一定会有提高。
四、教学措施教师方面: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研究和观摩课活动,经常性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主动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换意见;3、不断加强学科性学习以及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自身文化素质。
四上劳动与技术教案(7篇)

四上劳动与技术教案(7篇)四上劳动与技术教案篇一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劳动是最能培养一个人有良好品格的一种方法之一。
因此,我们必需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兴趣和意识,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生活中又缺乏操作锻炼的机会,所以对于有关泥塑的知识也较缺乏。
三、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使用常用的泥塑材料、工具以及技法2、学会泥塑的技巧3、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4.组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和思考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定义概念,发展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学的发展。
5、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四、教学重点用手摸摸泥巴,感受一下造型的方式,做出生活中常用的泥塑。
五、教学难点安全使用各种工具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一些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学习: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了解各种劳动类型。
讨论:讨论劳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第二课时:手工制作导入:讲解手工制作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折、粘等。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3. 第三课时:家庭劳动导入:讲解家庭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学习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等。
讨论:讨论如何合理安排家庭劳动时间。
4. 第四课时:农村劳动导入:讲解农村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学习农村劳动的基本技能,如种菜、施肥等。
实践:学生动手参与农村劳动。
5. 第五课时:现代劳动科技导入:讲解现代劳动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学习:学习现代劳动科技的基本知识,如计算机操作等。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现代劳动科技设备。
三、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方面的进步。
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手工制作材料:彩纸、胶水、剪刀等。
3. 家庭劳动工具:扫把、拖把等。
4. 农村劳动工具:铁锹、化肥等。
5. 现代劳动科技设备:计算机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劳动技能。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大公鸡教学内容:学习大公鸡的制作方法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大公鸡教学准备:彩泥。
教学过程:1、导入:大公鸡挺拔矫健的身影,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总是显得那么自信。
我们来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观察思考:用彩泥制作的大公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分别有什么特点?3实践探索A、塑造身体(1)选择2~3种颜色邻近的彩泥,揉合后制公鸡的身体,使其色彩更加丰富。
(2)将彩泥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条状,并将细的一头向上弯曲。
提示: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大小的协调。
B、刻划头部(1)选择红色彩泥制作鸡冠,黄色彩泥制作鸡喙并安装好。
(2)选择白色和黑色彩泥制作鸡眼眶、眼睛,安装在鸡头部的两侧。
提示:注意大胆使用鲜艳亮丽的颜色。
C、添加翅膀和尾用搓、剪的方法装上翅膀和尾等部分。
D、安装基座做一个大小合适的基座。
把大公鸡安装在基座上。
4思考与实践你还能依据动物的基本特征做出其他可爱的小动物吗?第二课:面具教学内容:学习做面具的制作方法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感受古老的面具文化。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面具。
教学准备:彩泥、雕塑刀教学过程:一、导入: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在一些传统节日里戴上面具,以表示对自然的崇拜。
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戴面具有也是主要的化妆手段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
二、观察思考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三、实践探索A、设计头部和脸形B、刻划五官(1)用双手大拇指在面部适当的位置压出两个眼窝。
(2)用夸张的手法,分别做眼睛和鼻子,安装在头部适当位置。
(3)运用挖的方法刻划嘴巴。
制作牙齿,安装在嘴巴中。
(4)塑造一对特别的耳朵,安装在头部两侧。
小提示:安装一定要牢固!C、装饰调整在头顶、额上等处加上适当装饰。
四、思考与实践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个面具。
第三课:南瓜针线盒教学内容:学习南瓜针线盒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用陶泥制作南瓜针线盒,感受陶艺情趣文化。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针线盒。
教学准备:泥,泥浆,雕塑刀。
教学过程:1、导入:这个南瓜针线盒是用陶泥制成的,有趣吧!你也想动手做一个吗?2、观察思考说一说,南瓜针线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3、实践探索学习徒手成型做南瓜针线盒。
看看右边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不同呢?(1)团泥球。
提示:将和好的泥巴团成泥球。
(2)捏盒身。
提示:左手托泥球,右手大拇指从泥球中间插入,与食指、中指相对用力一边挤压泥球,一边旋转,捏成中空盒身。
(3)粘泥条。
提示:先把泥巴搓成细条状,用泥浆涂抹粘接处后,再把泥条粘在上面,用手轻压粘牢。
(4)做盒盖。
提示:先用手将泥巴压成扁平状,再用竹刀把它切割成合适的形状。
一定要把它装饰得漂亮点儿。
4思考与实践:如果有条件,可将泥制的南瓜针线盒烧制后送给妈妈,她一定很开心,而且还能长期保存。
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做出不同形状的针线盒或其他物品来。
第四课:葡萄熟了教学内容:学习葡萄熟了的制作方法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葡萄。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一串葡萄。
教学准备:泥,泥浆,牙签,擀面棍,雕塑刀。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
又到葡萄成熟的季节了。
那一串串晶莹的葡萄就像无数剔透的明珠,在绿叶的掩映下,充满了诱惑。
真想美美地吃一口。
想用泥巴做一串葡萄吗?赶快准备吧!2、观察思考仔细观察右边的这盘葡萄,像真的吗?3、实践探索学习用泥条盘筑和徒手成型的方法制作一盘葡萄。
A、制作泥盘底。
先将泥巴用手或擀面棍压平,用牙签画一个圆形,然后用雕塑刀切割成型。
盘筑时,上下泥条对齐后粘牢。
B、盘筑盘边。
先搓泥条,然后将泥条沿盘边粘接,向上盘筑。
C、制作葡萄叶(1)用雕塑刀把压平的泥巴切割成葡萄叶子的形状,再用牙签画出叶脉。
(2)用泥浆把切好的叶子粘贴在盘沿上。
仔细观察一下,葡萄的叶子是有大有小的哦!D、制作摆放葡萄。
将泥巴团成大小相近的圆球形,并摆放到盘子中,用泥浆粘牢。
4、思考与实践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做出其他形状的果盘和不同的水果吗?自己动手试一试别忘了,做好之后给爸爸、妈妈“品尝”一下,尝尝“味道”怎么样?第五课:小拖鞋教学内容:学习小拖鞋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小拖鞋。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小拖鞋。
教学准备:泥,泥浆,雕塑刀,牙签,擀面棍,布等。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穿的拖鞋的式样可多啦。
让我们用泥做双漂亮的小拖鞋吧!2、观察思考说一说你的小拖鞋的式样。
观察泥拖鞋,你能看出它是怎样做成的吗?3、实践探索让我们用泥板粘接的方法做一双泥拖鞋吧!A、制作泥板。
把一块泥巴擀成板状。
B、制作鞋底、鞋面。
先用牙签画出鞋底、鞋面的形状,再用雕塑刀切割成型。
C、粘接鞋面。
先用牙签在粘接处划几下,让表面变粗糙,然后再涂上泥浆,把泥制鞋顼和鞋底粘牢。
D、装饰成型。
你能把你的小泥拖鞋装饰得更漂亮一点儿吗?4、思考与实践拖鞋的样子可真多。
你还能用这种方法做出其他样式的拖鞋吗?泥拖鞋在特制的窑炉里高温烧制后会就成陶瓷。
如果有条件。
你也可以试一试。
5、课后小记第六课:会动的小动物教学内容:学习会动的小动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会动的小动物。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会动的小动物。
教学准备:泥,泥浆,弹簧等。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小动物当然会动,可是你见过用泥巴做的小动物也会动吗?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你知道了吗?2、观察思考你见过梅花鹿吗?说说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3、实践探索试着做一只会动的梅花鹿。
想一想,鹿腿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吗?A、做鹿头。
把一块泥巴搓成圆球状,捏出嘴巴,再粘上眼、耳、鼻。
B、做鹿身。
用一块泥巴搓成一个椭圆形,再粘上一个小尾巴。
C、做鹿腿。
组合粘接(1)先把鹿腿粘接在鹿身两侧,用手指轻压并抹平。
(2)再用弹簧把头和身体连接起来。
注意:弹簧的两端是分别旋转插入的。
D、装饰成型梅花鹿身上的花斑点可以用泥球装饰,也可以用硬的物品压印出花纹。
4、思考与实践你做的梅花鹿的头能摇动吗?想一想,除了梅花鹿,你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做哪种小动物呢?除了头可以摇动,你还可以让其他部位动起来吗?我老狼的眼睛也会动哦!5、课后小记第七课:有趣的仙人球教学内容:学习有趣的仙人球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有趣的仙人球。
.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有趣的仙人球教学准备:泥,泥浆,牙签等。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仙人球四季常青,其形状奇特,具有观赏价值;它的生命力极强,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在沙漠里生长,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你见过这种植物吗?下面我们用泥巴做一个仙人球吧!2、观察思考观察仙人球,说说它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3、实践探索学习用徒手成型的方法做一个仙人球。
A捏球身先将一块泥巴搓成椭圆形。
B粘上泥条捏出棱角边先将泥条从上到下粘接在椭圆形上,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挤捏泥条外侧,使其成棱角边,上部顶点可用工具整理好。
C添加剂将泥巴搓成小锥形,涂上泥浆,粘接在棱角边上。
D组合整理完成可以用牙签将几个大小不同的仙人球插接在一起。
除了用泥条做刺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吗?4、思考与实践怎样才能做空心的仙人球?你还能做哪些有趣的造型呢?你做的仙人球也这么有创意吗?2、课后小记第八课:漂亮的花瓶教学内容:学习漂亮的花瓶的制作方法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漂亮的花瓶.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漂亮的花瓶教学准备:泥,泥浆等。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各种各样的花瓶不仅能用来插花,还可以作为摆设供欣赏。
看着这么漂亮的花瓶,你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吧!2、观察思考观察右边的花瓶,说说它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前面哪一课中学过这种方法?3、实践探索学习用泥条盘筑花瓶。
A做瓶底B用泥条盘筑瓶身扩张时将泥条粘在下层泥条的外侧,收缩时粘内侧。
泥条之间用泥浆粘牢。
C瓶身装饰知道吗,这些波浪花纹也是用泥条做的。
你还有更好的装饰方法吗?D瓶颈收缩注意:瓶身的收缩与扩张决定花瓶各部分大小的变化。
你见过用拉坯机做花瓶吗?4、思考与实践你的花瓶做好了吗?用泥条盘筑的方法,你还能做出更有趣的作品吗?如果有条件,可以将做好的花瓶烧制成陶瓷花瓶。
第九课:可爱的泥娃娃教学内容:学习可爱的泥娃娃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用彩泥制作泥娃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有创意的制作泥娃娃教学准备:泥,泥浆等。
教学过程:1、观察思考2、实践探索3、制作泥板4、卷成泥筒5、做出五官6、添加四肢7、对头部进行装饰8、学生制作,教师评比。
9、思考与实践学习泥娃娃的制作过程后,你还可以用泥板成型的方法创作出生活中哪些不同的人物造型呢?通过实践,你发现了泥巴有哪些特点呢?10、课后小记第十课:泥制——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教学内容:学习泥制——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制作方法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用彩泥制作中国印。
教学重难点:有创意的制作中国印教学准备:彩泥,泥浆等。
教学过程:1、观察思考观察草图幷画出草图2、实践探索A、做印身B、做印纽C、画图形D、刻印章E、完成作品学生制作,教师评比。
3、思考与实践:你知道“北京奥运会会徽”的特殊意义吗?用这种方法除了做奥运会会徽之外,还可以做什么?4、课后小记第十一课:菠萝教学内容:学习菠萝的制作方法教学目标:学习用彩泥制作菠萝,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菠萝。
教学准备:彩泥,泥浆等。
教学过程:1、导入A、观察思考:说说菠萝与其他的水果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B、制作步骤①将布平铺碗底②铺泥球③做菠萝身④收后⑤做叶子⑥装饰叶子2、思考与实践借助碗或其他磨具,还能做出许多精美的泥塑作品。
课后自己动手试试吧3、课后小记第十二课:农家小院教学目的1、学习用彩泥制作农家小院.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制作工具及材料泥,泥浆,小刀,牙签,小树枝,布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二、观察思考参观当地有代表性的农舍,绘出草图。
三、实践探索1、碾泥板,把其中一块泥板切成小砖块。
2、将泥块交错粘接成墙体。
提示:将泥板切成小泥条,粘接在屋顶上就是瓦片了。
3、封屋顶。
4、添瓦片。
5、装饰完成。
注意事项一定要等屋顶泥板稍干后再安装。
四、能力拓展各地的农家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结构。
将你喜欢的农家小院展示给大家欣赏。
第十三课:生日蛋糕教学目的1学习用彩泥制作生日蛋糕.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制作工具及材料:泥,泥浆,擀面棍,塑料袋,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