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导学案答案
福建七年级政治下册《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学案 新人教版

福建省七年级政治下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学案(人教版)一、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的含义和表现的认识。
[能力目标] 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掌握自立的方法,使之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情感目标] 为使学生成为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教学重点: 1、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2、多实践多锻炼。
三、教学难点: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四、课型:新课五、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指引学生把握下列知识点:1、自立不是,依靠不是。
★2.“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或依赖思想)的危害:(1)会使人丧失的能力和精神(2)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3)会使人难以适应,甚至走上的道路。
3.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
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
4、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有,,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5.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
6、自主就是,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主不仅是一种,更是一种。
7、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8.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的问题,从做起。
(请你列举你生活学习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问题)★9.请你谈: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10、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1)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做起。
(2)大胆地投身。
(二)指引学生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一名女生经过三年的“炼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梦寐以求的重点大学,妈妈为她收拾好行装,然后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学校报到、注册,接下来由妈妈为她铺好床铺,挂好蚊帐,并买好饭卡。
一切安排妥当,妈妈要走了,可女孩拉着妈妈的手哭了,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不知妈妈走后自己怎么生活。
下7.3(2)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1

思考:该中学生的行为是在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吗?
我当一天家
假如让你当一天家,你会如何安排 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吃饭出行。
观点乙
有问题靠父母解 决对自己的成长 有利 有问题靠自己 解决对自己的 成长有利;
观点甲
有问题靠自己解决有利于树立和增强我们 的自立意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自立意识和 自理能力,因而我们对自己的成长有利。但 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不够丰富,有问 题靠自己解决,我们可能会多走一些弯路甚 至可能会遭遇失败与挫折。有问题靠父母解 决虽然会少走一些弯路,少遭遇一些失败与 挫折。但是,却会使我们缺少很多自主处理 问题的锻炼机会,不利于树立和增强我们的 自立意识,不利于提高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 理能力,因而我们对自己的成长不利。
自立的关键是要独立生活,自己的事情 自己负责。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 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 自主的表现。
思
考
假如你是一个住宿生,半夜时宿 舍突然着火,而你又住在四楼,你怎 么做?
如果你放学回家后发现家中被 盗,而你的家长又不在,你怎么 做?
你有个外地朋友想来焦作玩, 请 你为他设计旅游路线。
依赖的危害: 1、依赖使人缺乏信心,缺少主见 2、依赖使人懒惰 3、依赖有可能形成人格缺陷,甚至犯罪 4、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 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影响将来的就业
材料:中学生离家出走创业,为生活先捡垃圾后做贼
据四川新闻网消息(2005年3月25日),成都 一中学张某,认为有父母老师约束不自由一心想 出门创业,独自一人打天下。后来离家出走。在 离家出走的40多天里,他起初以捡垃圾为生,在 挨了几天饿后又在别人的引诱下干起了盗窃。日 前,张某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记者从办案检察 官处了解到,被捕后面对铁窗,张某悔恨不已。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导学案

课题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导学案【学习目标】懂得培养自立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学习重点】不再依赖,多实践多锻炼【学习难点】告别依赖,自立自主【学习内容】(一)预习思考(阅读教材,自主完成)1、自立不是(),依靠不是依赖。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像成人那样()自己的生活。
2、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生活。
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3、要培养自立能力,就要大胆地投身()。
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自主检测1、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A.自己的事自己干B.摆脱父母、老师等大人的管理与束缚C.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D.到社会上去锻炼、去实践2、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A.自立B.自信C.自主D.自强(三)合作探究活动一:“东方神童”的真实故事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了1000 多个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在小学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 1991年10月,8岁的魏永康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
13岁时,魏永康又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
在湘潭大学的四年时间里,学校的同学和老师看到了魏永康的超常智力,同时也感到了他的与众不同。
魏永康的学习让人们放心,但他的性格却让老师担心。
在魏永康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没有交往,没有自立。
基本的礼仪和与人交往的规则他一点也不懂。
为了安排他的大学生活,永康的妈妈陪读了四年。
2000年,17岁的魏永康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这一次,妈妈不能跟在身边,永康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003年,魏永康不得不从中科院肆业回到了老家。
1、通过资料你能看出魏永康是个什么样的人吗?2、材料中魏永康的结果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这样?活动二: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儿子长大以后什么事都不让他干,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
初二思想品德下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导学案

初二思想品德下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导学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导学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制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知识目标:懂得自立的含义;了解自立的表现;知道自立的方法3、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内在联系;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培养自立能力。
教学难点:明确依靠和依赖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对比、启发、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知识链接1、据报载:有一名女生,在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大学,但由于性格孤僻内向,又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仅过了一周,就退学回家了。
据该女生的同学、老师反映,该同学平时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吃不惯学校的饭菜,过不惯集体生活,不会洗衣服,甚至连开水都不知道在哪里打。
问及她退学的原因,她竟然回答:“离开父母我没了依靠。
”从小到大她很少帮助父母做家务,如洗衣服、洗碗等家务几乎不干。
而她的父母不仅不锻炼她的自立能力,反而替她办理了退学手续。
2、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们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幸福,可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3、中日两国儿童曾在内蒙古举办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这些孩子年龄都在11岁至16岁之间,但中日两国的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表现截然不同:日本的孩子黑木堆介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直流,仍坚持前行;一位中国女孩刚走几步,就走不动了,见了医生眼泪汪汪,她被送回大本营。
途中,日本的孩子行囊满满的,而中国孩子的行囊只是装样子,都是空空的。
到了宿营地,日本的孩子将香肠、黄瓜、柿子椒等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抄着手什么也不干的,全是中国孩子。
老师批评他们不劳而获,他们木然不语。
人教版七年级思品下册第2课时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学案 第2课时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学习目标1、依赖心理的危害?(为什么不能依赖?)2、怎样告别依赖,走向自立?3、如何提高和培养自立能力?(方法、途径)二、学习过程1、某中学生小雅生活在大城市,父母平时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至于她真想独自生活一天试试,父母同意了。
送走了父母,她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后又饿又冷,一个劲地流鼻涕。
这时,小雅想着:要是妈妈在这就不会这样,夜里都是妈妈给我盖被子。
现在饿了想吃饭,可冰箱里都是生肉、生菜。
我不会烧菜,只好泡方便面。
(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小雅平时太过于父母,缺乏的表现。
(2)谈谈依赖有什么危害?(3)作为我们,应该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2、材料一:某城市中学80名学生去农村参加“城乡儿童互换生活手拉手”活动。
在一周时间里,只有12个学生能每天自觉地把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有两个学生洗过一次衣服,其它学生都把所换过的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
如果他们要培养自立能力,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材料二:小江虽然家境优裕,生活无忧无虑,但他上中学时就自觉培养自立能力。
进了大学之后,他开始尝试勤工俭学,先做过推销员、家庭教师、服务生等,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临毕业时,某著名公司来学校招聘人才,经过面试和考察很快相中了他。
材料中,小江培养自己的方法是:三、练习填空题:1、自立不是,依靠不是2、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
要独立生活就要到。
3、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
4、自主,不仅是一种,更是一种。
选择题:1.下列事例不属于依赖的是( )A.13岁的纤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B.娟子每天早上都由父母叫她起床上学,否则就会迟到C.蒙蒙遇到事情不能自己拿主意,人云亦云D.小明遇到难题先独立思考再请教老师或同学2.每个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日益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
这表明( )A.我们的自立能力已经很强了 B.我们已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C.我们还没有完全的自立能力 D.我们正在经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时期3.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 )A.立足于当前的生活和学习,从小事做起 B.得到父母的各方面帮助C.得到社会的特殊保护和关爱 D.有伟大理想,从大事做起4.苏明娟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顺利地读完小学、中学,并考入大学,她在入学两个月后就宣布:请求终止“希望工程”对自己的资助,因为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
七年级政治下册(人教版)【导学案3】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课题: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班级:姓名:组别: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第二课时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学习目标】1.深化认识自立的含义和自立的表现。
2.认识依赖思想的危害。
3.知道告别依赖的方法,走向自立和自主。
4.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
【学习重点】不能再有依赖和多实践,多锻炼。
【学习难点】怎样告别依赖,自立与自主。
【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自学过程中要边预习,边用笔勾画出基础知识和疑点。
2.自学完成后,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自学题目。
3.课堂上要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充分预习课本P39—45,完成下列题目,用红笔标记疑难问题,熟记重点基础知识)1.依赖有哪些危害?2.为什么说独立生活是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重要表现?3.自主的含义是什么?4.为什么说自主是自立的前提?5.如何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合作探究,智慧碰撞】(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互相补充,达成组内共识,推举一名同学展示。
)一、材料分析:浙江镇海有几位好心人最近有点为难:他们资助多年的几名贫困学生马上大学毕业了,却因为找不到工作再次向他们求助。
观点一:帮人帮到底,既然能够资助他们上学,就应该帮助他们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彻底解决他们生活的难题。
观点二:不能为他们找工作。
当初贫困家庭的学生尚未成年,无力改变家庭的贫困,他们的确需要社会的帮助。
按理说,贫困学生应该比其他人更要有自立的意识,尤其是学业完成,他们已经具备了参与竞争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帮”上,则有些说不过去了。
请问: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二、情景一某校七年级学生小红,爸妈平时对她的照顾无微不至。
有一天,爸妈有事不能回家做饭,小红靠在沙发上看电视,不知不觉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又冷又饿,小红不自觉地哭起来了……情景二周一下午,小强刚放学回家后,居委会的刘大妈告诉他,爸爸因车祸受伤被医院送往医院了,而妈妈又值夜班……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情景一中小红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2.请你设想情景二中小强会怎么办?3.根据上述两个情景谈一下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体系建构,学有所思】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树。
【素材】2.3.2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张雪娟3

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导学提纲1.依赖的危害是什么?2.如何告别依赖?3.什么是自主?4.自主和自立的关系是什么?5.如何培养自立的能力?二、基础知识检测与过关1.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必须在水中反复练习。
这告诉我们()A.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做到自立B.要培养自立能力,就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C.告别依赖,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D.梨子的味道很好吃,游泳有利于身体健康2.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犯罪率之比分别为1:15和l:10。
这表明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能够()①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②锻炼我们的心理和道德品质③完善自己④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对漫画《美梦之床》中人物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①他充分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可以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令人羡慕②他没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③此人是典型的“啃老族”、“吃老本”④他应该学会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人生自己创造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人生需要自立,中学生养成自立需要做到()A.拒绝老师、家长的一切教诲B.立足于自己当前的问题,从小事做起C.回避与任何人沟通、交往D.遇事放弃己见,盲从他人5.为了响应中宣部、教育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深入农村、感受农村生活、树立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18名志愿者自2007年7月20日起,在天水市渭南镇正阳初中开展为期半月的支农支教活动。
18名志愿者的支教活动会让他们进一步体验到()①只有自立,才能培养自强的精神②只有自立,才能克服依赖心理③只有自立,才能提高自己的本领④只有自立,才能不断完善自己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学案

四、拓展提升:(我成功,我收获)
据说有一个女生,在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大学,但由于性格孤僻
内向,又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仅过了一周,就退学回家了。
据该女生的同学、老师
反映,该同学平时不喜欢与人交往,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吃不惯学校的饭菜,过不
惯集体生活,不会洗衣服,甚至连开水都不知道在哪里打。
问及她退学的原因,她
竟然回答:“离开父母我没了依靠”
洗碗等家务几乎不干。
而她的父母不仅不锻炼她的能力,
(1)结合材料谈谈依赖别人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第15 页第16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2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力,为将来走向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并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3、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培养自立能力要多实践、多锻炼。
2、学习难点:自立与依赖、管束与自立的关系。
学习评价一、自学导航自主学习部分,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空格:
1、⑴依赖会使人丧失,会使人缺乏,造成。
⑵依赖使人只想过的生活,贪图,就不能适应,甚至危害,走上的道路。
2、自立不是拒绝,依靠不是。
3、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
自立的关键是。
4、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
自主就是,能对自己的行为。
自主,不仅是一种,更是一种。
6、自立与自主的关系:的前提是,的表现是。
7、(1)培养自立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的问题,从做起。
(2)培养自立能力的最好办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检测:1、判断题:
(1)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
(2)自立就要所有事情自己做,拒绝他人的帮助。
()
(3)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依靠父母做主。
()
(4)人长大了,自立能力自然具备了,不要刻意去培养。
()
(5)依靠就是要依赖。
()
2、单项选择题:(1)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A)
A.立足于当前的生活和学习,从小事做起B.得到父母的各方面帮助C.得到社会的特殊保护和关爱D.有伟大理想,从大事做起
(2)人生需要自立,对于青少年而言,自立应该(C)
①从现在开始②从小事做起③彻底摆脱父母和老师
④积极地尽可能地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自立与自主的关系是(C)
A.自立与自主完全相同B.自主与自立毫无关系
C.自立的前提是自主D.自主的前提是自立
自学导航等级评定:
课堂表现:优秀小组或个人
学习记录
二、新知探究
1、阅读教材39页材料,思考:
(1)小雅饿肚子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一个自立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阅读教材41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这个学生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有哪些原因?为什么她后
来改正了?
(2)你认为自立自理的关键是什么?
2、阅读教材41--42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假设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班主任的约束,会影响你的学
习吗?你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
2、(1)思考P42页《进京赶考》的故事中这个书生即使满腹学问,但
能自立吗?
(2)如果你是书生,你会怎么办?
(3)怎样树立自立意识?
3、阅读教材43--44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在以上情景中,你能看出这名中学生犯了哪些错误?缺少什么能
力?
(2)培养自立能力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三、学习小结(或学习困惑):
检测记录四、检测练习
1.(2008·陕西)遥望蓝天,多想是只小鸟,能自由地飞翔。
要实现这一愿望,必须学会自立。
为此,你应该( C )
A.依靠父母,完全顺从
B.遇到困难,拒绝帮助
C.告别依赖,学会自主
D.我行我素,不受约束
2.(2008·陕西)在一个招聘会上,有位老奶奶填了60多份各类求职应聘表,而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
此时此刻,她的儿子正在家“赋闲”,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
她的儿子最终未被一家用人单位录用。
你认为未被录用的原因是用人单位认为她儿子( D )
①年龄太大②没有工作的经历③依赖心理太强④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⑤缺乏生活的责任感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前南斯拉夫已故总统铁托的儿子米沙,10岁离家奋斗,从不利用他父亲的影响谋取好处。
他从普通工人做起,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后来当上了石油公司的总经理。
他的经历启示我们( B )
①要告别依赖,走向独立②不要接受父母的帮助
③要做自立的人④要在社会生活中锻炼自立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2009年1月8日记者走进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灾区,当地受灾群众正齐心协力抓紧重建家园,许多农户陆续搬进新盖的楼房中。
梁平县葫芦镇月亮村二组的邓兴同告诉记者:“地震中,家里9间土房全垮了。
去年9月,民政局的同志给我们送来了近1万元的补助,我们又自筹一部分资金,建起了新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灾区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建设家园②灾难不大,灾区人民很快就恢复了生产③只有自立才能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④只有自立,才能克服依赖心理,培养自强精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晋代何曾是晋武帝的老师,地位显赫,家产丰裕。
但他的子孙不思进取,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不过三四十年时间,家道败落,成了盗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D )
A.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B.依赖使人缺乏生活责任感
C.依赖使人懒惰
D.依赖使人造成人格缺陷甚至犯罪
6.《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厘;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段话告诉我们,培养和提高自立能力( C )
A.不用费太多太大的功夫
B.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必太重视
C.要从点滴做起,逐渐积累
D.要从大处着眼,不可从小处下手
7.人生需自立。
在自立的过程中,我们( B )
①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尊重,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②逐步地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③积极地融入社会,奉献社会④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A)
A.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B.得到社会的关爱C.得到父母的物质帮助D.有伟大理想,从大事做起
二、非选择题
9.请你来帮忙
小明是一个聪明的学生,上小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对他宠爱有加,什么事都不让他干。
当他进入初中住校以后,感觉非常不习惯。
他总是早上不叠被子,晚上不洗脚,也不打扫卫生,为此他的宿舍经常被扣分。
同学们对他很不满意,小明感到特别苦恼。
(1)小明的问题出在哪里?
有依赖心理,缺乏自立意识。
(2)如果你是小明的朋友,你打算怎样帮助他消除烦恼?
告诉小明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和实践,克服依赖心理,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
10.德国人常说,他们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
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要求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
条文的内容是:
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
6~10岁:偶尔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
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
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
16~18岁:如父母上班工作,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
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向法院申诉,以求法庭督促孩子履行义务。
(1)【探究原因】你认为德国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安排不同的劳动任务,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自己事情自己干得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2)【实践真知】让孩子做家务的好处很多。
你知道孩子做家务有哪些好处吗?
让孩子做家务,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感。
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