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中语文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中语文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瞠目结舌(chēng)D. 锲而不舍(qiè)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性格开朗,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A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

C. 《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

D. 《三国演义》描绘的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答案:A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A6.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杯弓蛇影”相近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杞人忧天C. 掩耳盗铃D. 画龙点睛答案:B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件事呢?C.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D. 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答案:A8.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属于楚辞。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初中语文试卷

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初中语文试卷

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初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6分)1.“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

请你把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两句诗写在后面答题卷上的田字格内。

(标点符号占一格)(3分)2.默写与填空(5分)①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②朱自清《春》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

”③《诗经·蒹葭》的前四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④华夏文化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

⑤写出一个描写“云”的诗文名句: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2分)A.匿.名(nì)占.卜(zhàn)庇.护(bì)倔强.挺立(jiàng)B.热忱.(chén)斟酌.(chuò)修葺.(qì)风驰电掣.(zhì)C.谦逊.(xùn)豁.亮(huò)教诲.(huì)人声鼎沸.(fèi)D.狡黠.(xié)旌.旗(jīng)造诣.(yì)姹.紫嫣红(chà)4.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急燥纯粹奋不顾身改斜归正B.署假狭隘相形见拙择善而从C.松驰盘缠忧心仲仲孜孜不倦D.桑梓追溯挥洒自如迎刃而解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2分)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中的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一场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④一片冬日的阳光A.①③④②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②④①③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准确的一句是(2分)A.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及答案

株洲市2008年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初中语文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2.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A.德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课外活动。

D.学校管理。

3.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

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5.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A.教育方针。

B.教材。

C、课程标准。

D.课程。

6.某学校英语老师王老师辅导学生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王老师辅导孩子。

王老师每周有5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托,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

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

A.批评教育。

B.严重警告处分。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水平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水平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4
C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
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
“苏东坡 ”。
D .丹尼尔 ?笛福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 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 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文化知识(二) 阅读理解 ( 8— 23 题,共 42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8-10 题。( 6 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
( 3)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 家傲》)
( 4)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 列 文 字 依 次 填 入 横 线 处 最 恰 当 的 一 组 是 ( 2 分) …………………… ()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
①缕缕白色的炊烟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③缭绕在茅舍的烟 囱上
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 味
A.①③⑤②④ B.④①③⑤② C.④⑤③①② D .⑤①④ ③②
6. 下 列 句 子 没 有 语 病 的 一 项 是 ( 2 分) …………………………………… ()
5
8.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左迁 ”的意思是。 .( 2 分)
9.用“ /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诵节奏。 (每句只划一处) ( 2 分) 杨 花 落 尽 子 规 啼,闻 道 龙 标 过 五 溪。
10.对“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理解不准确的是 ( 2 分) …………… ()
A 、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予 “明月 ”,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2)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本套试卷卷面书写5分第Ⅰ卷:公共知识(20分)第Ⅱ卷:专业知识(75分)一、基础知识(40分)(一)选择题(答案不只一个......,每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镂空(l òu )迸裂(b èng )游弋(y ì) B.猝然(c ù)恣情(zī 归省(xǐng )C .殉职(x ùn )挑衅(ti āo )逾越(y ù) D.佛像(f ú)发酵(ji ào )馈赠(ku ì)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是。

A. 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 据新华社6月13日的报道,我国甲型H1N1流感患者人数降低了1.2倍。

C. 食品安全,已成为关系到我国人民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D. 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和别的建筑不同,“东倒西歪”的柱子结构扑朔迷离,对焊接的要求很高,技术难度很大。

3. 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不记其数自出心裁枯躁无味 B.呕心沥血骇人听闻忍俊不禁C .无稽之谈消声匿迹挺而走险 D.麻木不仁持迷不悟按步就班4.依次填人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

野草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有秋的,更有冬的。

A .泼辣蕴蓄丰硕 B.丰硕蕴蓄泼辣C .蕴蓄丰硕泼辣 D.泼辣丰硕蕴蓄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关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观沧海》、《大道之行也》均是“四书”、“五经”中的作品。

B.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

第一称状元,第二称榜眼,第三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C.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著的第一部字典;《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初中语文教资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资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瞠目结舌(chēng)迸发(bèng)筵席(yán)B. 遒劲(jìng)剽悍(piāo)舐犊情深(shì)砥砺(dǐ)C. 缄默(jiān)稂莠不齐(láng)罄竹难书(qìng)缜密(zhěn)D. 翩跹(xiān)踽踽独行(jǔ)咄咄逼人(duō)囹圄(lí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散缭亮脍炙人口金榜提名B. 缜密濯洗风声鹤唳明察秋毫C. 嶙峋缭绕揠苗助长筚路蓝缕D. 缥缈徜徉谆谆教诲风声鹤唳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骄不躁,同学们都很佩服他。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趾高气扬,同学们都很佩服他。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目空一切,同学们都很佩服他。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得意忘形,同学们都很佩服他。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D. 这次活动,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增长了我们的知识。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B.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C.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D.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哭着,走着。

C.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跑着,跳着。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哭着,跑着。

7.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骄不躁,同学们都很佩服他。

初中语文教师水平考核试题与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水平考核试题与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水平考核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个是错别字?A. 照相机B. 电视剧C. 收音机D. 摄像机答案:D2. 下列成语中,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的力量大而有力?A. 力不从心B. 力不胜任C. 力大无比D. 力争上游答案:C3.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的语法和用词都是正确的?A. 我的狗很聪明,它会握手。

B. 我的狗很聪明,他会握手。

C. 我的狗很聪明,牠会握手。

D. 我的狗很聪明,它会握手。

答案:A4. 以下哪个诗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A5. 下列哪个不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火药C. 活字印刷术D. 纸张答案:D(以下省略45题)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解释什么是古文?答:古文是指古代使用的文字和语言表达方式,包括古代诗词、文章、文言小说等。

2.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比喻?答: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表达某个意思。

例如,用“狮子般勇敢”来形容一个人的勇敢。

3. 请解释什么是文言文?答:文言文是指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它在古代长期使用并发展,主要用于文学作品和正式文书的书写。

4. 请解释什么是修辞手法?答:修辞手法是一种用于修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的技巧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

5. 请解释什么是古代四大发明?答:古代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的四项伟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对人类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以下省略45题)三、作文题(共50分)请根据以下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我的家乡》。

(作文题内容省略)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人创作,无法确定具体答案。

)。

初中语文教师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iàng)蓦然(mò)蹒跚(pán)蹊跷(qī)B. 锃亮(zèng)恣意(zì)剽悍(piāo)踌躇(chóu)C. 徜徉(cháng)缄默(jiān)潸然(shān)黯淡(àn)D. 缱绻(quǎn)旖旎(yǐ)翩跹(xiān)踽踽(j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热爱劳动,乐于助人。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体育成绩也很好。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B. 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骄傲自满,继续努力。

C. 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不骄不躁,停滞不前。

D. 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骄傲自满,停滞不前。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了。

B.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了。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了。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律师了。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了。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了。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律师了。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了。

B.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了。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了。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律师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2.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A.德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课外活动。

D.学校管理。

3.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

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5.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A.教育方针。

B.教材。

C、课程标准。

D.课程。

6.某学校英语老师王老师辅导学生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王老师辅导孩子。

王老师每周有5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托,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

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

A.批评教育。

B.严重警告处分。

C.经济处罚。

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8.小芳的父母均为大学毕业,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很重视学习,初中期间,当她自己在看书学习时,旁边如果有人讲话,就特别反感。

进入高中后,小芳成绩优秀,担任了班长,但同学们都认为她自以为是,什么工作都必须顺着她的思路和想法,一些同学很讨厌她,为此她感到十分的苦恼。

如果小芳同学找你诉说心中的烦恼时,你认为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进行辅导:A.学习心理。

B.个性心理。

C.情绪心理。

D.交往心理。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A.权利。

B.义务。

C.责任。

D.使命。

10.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

二、学科专业知识(1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1.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课程性质和地位作了明确的界定,其中关于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表述是A.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统一。

B.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D.交际工具与品德修养的统一。

12.下面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

13.下面对“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B.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C.阅读浅易文言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D.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

14.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的规定是A.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B.不少于30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C.不少于300万字,每学年阅读一部名著。

D.不少于3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15.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教材编写建议”,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下面有关“教学建议”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B.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C.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D.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系统有用;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三、公共知识(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第1、2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着9种基本智能,只不过,不同个体的优势智能是存在差别的。

赵元任是解放前清华大学国学大师之一,他精通多种国内方言和8、9种外语。

在巴黎和柏林的街头,他能够分别用地道的法语和德语与当地老百姓拉家常,使别人误以为他是本地的常住居民。

在国内,每到一个地方,赵元任甚至可以用当地方言与人们随意交谈。

周舟是湖北武汉的一个弱智少年,在大多数人面前,他都显得说话木讷,反应迟钝,表情呆滞。

在父母、老师的倾心教育、培养和影响下,周舟在乐团指挥方面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多次在盛大的场合指挥着交响乐团完成了表演,其指挥才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科技大学就在全国招收少年大学生,这些少年大学生都是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生,大多获得过全国奥赛的最高奖励,或者在理科的学习中拥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湖南省的谢彦波同学,在80年代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大的少年班。

鲁冠(化名)目前已经成为了拥有数亿人民币产业的著名商人。

小时候的他并不聪明,学习成绩较差,小学毕业就走入了社会。

除了勤劳和精明之外,鲁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组织和管理,善于观察和了解周围人的性格、爱好、行为方式等,善于调动企业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的团队发挥着最大的力量。

他所管理的企业和公司很快取得了成功,他本人也成为了拥有足够影响的浙商。

1.填空,每空1分,共5分。

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国学大师赵元任的优势智能是(),鲁冠的成功主要源于他的优势智能是(),周舟的优势智能是(),谢彦波之所以能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主要取决于他的优势智能,即(),此外,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的优势智能多表现为()。

2.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借鉴作用。

(5分)学科专业知识(60分)四、默写范仲淹《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至“其喜洋洋者矣”。

(10分。

每错一字扣1分,每掉一句扣2分)五、给下面文字加上标点。

(10分。

每错一处扣1分)于是(胡亥赵高李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行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转引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师用书九年级上册)六、《玉阶怨》是乐府诗题。

请比较下面三首《玉阶怨》的优劣,并分析说明理由。

(10分)(一)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

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

(二)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三)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七、下面是某老师的观摩课《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过程;请你根据课程标准,对其教学内容的定位、其中的某一教学环节的不当之处分别进行评析。

(10分)1、让学生不看文本,“独立思考”什么叫物候学。

2、快速从课文中找答案,要求学生用一分钟记住这个概念。

3、让学生“推荐”男女生各一人,进行该定义默写比赛(写到黑板上)。

4、学习文中的几个词语(“用一分钟看课文注释”)。

5、出示本课学习的定向目标:学习事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读懂课文,会说、会写、会用。

6、鼓励学生用一分钟记住文中的举例。

7、让学生“说一遍”上述例子。

8、让学生把全文阅读一遍(达到了“懂”的目标)。

9、让学生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相互大声说一遍(达到了“会说”的目标)。

10、因时间关系,将“会写”目标改为课后作业,进入“会用”学习阶段;指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应用物候学的实例,即达到“会用”物候学的目标。

八、用下面材料,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为初三学生命制总分10分的阅读检测题。

(共命4~5小题;每小题标出分数,并做好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分)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陆勇强一位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每天徒步奔走在乡村之间。

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

他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准备再走。

可是他突然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的样子十分奇异。

他拾起那块石头,左看右看,便有些爱不释手了。

于是,他把那块石头放在了自己的邮包里。

村子里的人看到他的邮包里除了信之外,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感到很奇怪,人们好意地劝他:“把它扔了,你每天要走那么多路,这可是个不小的负担。

”他却取出那块石头,炫耀着说:“你们谁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人们都笑了,说:“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捡一辈子的。

”他回家后疲惫地睡在床上,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用这样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那将会多么迷人。

于是,他每天在送信的途中寻找石头,每天总是带回一块。

不久,他便收集了一大堆奇形怪状的石头,但建造城堡还远远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