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1(精选)
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农政全书》
农学 地理 学 农业 和手 工业 生产 技术 著作
明朝
介绍我国传统农学 建立了比较完 成就和欧洲先进的 整的农学体系。 水利技术和工具。 农业百科全书
对石灰岩溶蚀地貌 的观察和记述。 比欧洲早约两 个世纪。
《徐霞客游记》
明朝
徐霞客
《天工开物》
明末 清初
宋应星
总结明代农业、手 工业生产技术。
嘉峪关
动脑 筋:
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
辽东 临洮
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东段用条石青砖砌筑。明长城比较长。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长城,全长五千多公里;明长城西 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全长六千多公里。明长城还增加不 少城堡和烽火台,在重要关口,修筑了好几重城墙。
嘉峪关 明长城示意图
敌
思考题:中国古典科技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为何 在当时中国没有产生与近代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术呢? 中国的古典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根本区别 是什么?
原因: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实行 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统治者实行 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闭关 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太和殿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
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 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
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 正以后搬出。
角 楼
云龙阶石
天安门,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 南端的 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 。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 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 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 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还参考历代有关 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 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 《本草纲目》一书。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考点1:北京故宫1、(2008·重庆中考)2008年8月,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
假如你作为一名小导游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古代的建筑奇观,在下列各项中你可以选择的是()A.赵州桥B.大雁塔C.大明宫D.故宫(紫禁城)【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境内;大雁塔在西安市内;大明宫是指唐代长安城禁苑中的建筑。
2、(2008·潍坊学业考试)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
如果你是奥运会志愿服务者,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主办城市——北京的历史文化。
下列介绍中不正确的是()A.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B.明清时代北京城的中心是皇宫所在地紫禁城,即今故宫C.北京城曾见证过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D.可以游览秦长城,实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愿望【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现存长城是明朝在历代的基础上又大规模修缮的,所以现在我们游览的是明长城。
3、(2007·资阳中考)2008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如果你是奥运志愿服务者,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
下列介绍正确的是()①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②北京城布局严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③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是明清时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称故宫④北京城附近还有嘉峪关长城风光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嘉峪关在甘肃省内,所以④叙述有误。
●考点2:明长城1、(2010·莆田中考)下面是明长城示意图。
明长城的起止点为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D.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答案】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及辨析能力。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 《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 (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 (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 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 《锤锻》、《播石》(煤石烧制)、《杀青》 (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 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 共18卷。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宋应星(1587- 1661年),字长 庚,奉新(今江西)人,万历举 人,明末科学家。明亡后弃官归 故里,潜心实学,著述较多,以 《天工开物》最为有名。 《天工开物》是一部古代生产技术 的总结性著作,详细记载了各种工 农业生产的具体操作方法,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 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 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 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 药方。它是祖国药物学的总结巨 著。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1596年 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救死扶伤的 崇高医德,不盲从古 训的创新勇气,刻苦 钻研的坚强意志,广 谦虚态度,二十七年 成书的坚韧毅力都是 值得我们学习的。
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
中轴对称,一条南北中轴线贯整个故宫。
明 朝 北 京 城 平 面 图
皇
城
宫城
京
城
外
城
中和殿是皇帝阅视奏书地方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典礼地方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
鎏金铜缸高1.2米,直径1.66米,每口缸约重 1696公斤,铸造铜缸的费用约合白银500多两,再加 上铜缸最外层的一百两黄金,共计需铸造费至少白银 1500两。
秦长城西起临 洮,东止辽东的长 城,全长五千多公里;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 东到鸭绿江畔,全 长六千多公里。明 长城还增加不少城 堡和烽火台,在重 要关口,修筑了好 几重城墙。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1)PPT课件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3
勤奋学习、刻苦钻 研、不畏艰险、敢 于创新、敢为人先 的精神
12
课堂小结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自 建筑成就
然
科
学
成 就
科技成就
北京城 明长城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13
三、明清小说
14
《水浒传》插图:智取生辰纲 15
(1)请同学继续介绍《水浒传》主要写的什么? (2)导言框中有一则《水浒传》的故事,看谁能 把这个故事给讲一讲。
《水浒传》主要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 农民起义,塑造了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 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看导言框:李逵遇上假李逵的故事。推荐同学 上讲台来讲。
16
《西游记》大概是同学们最喜 欢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了,书中 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去天竺 (古印度)取经,不畏艰难,克 服重重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 取回佛经,你最喜欢里面哪个角 色?为什么?在看《西游记》的 过程,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 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 为中国的“国剧”
明朝中后期,各地地方戏曲都到北京来上演, 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 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 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称为京剧。
23
行书帖(董其昌) 杜甫醉歌行诗
8
徐光启
9
《农政全书》
10
徐光启是中国古代对于西方的科学 技术接触较早较多的一位科学家,他已 觉察到了欧洲的水利技术等比中国先进, 能关注别人的长处,虚心接纳外国的科 技成果,这在闭关自守的明清时代是难 能可贵的,他和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 原本》,这是欧洲数学传入中国的第一 11
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4、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强调“人类要和 自然相协调、人类要与自然相配合”你认为对不对?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是人与自然相 协调和不相协调的事例?
125页第二题看图分析答案
•用来排出矿井中的 有毒气体(瓦斯)
午门
天安门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1、北京城是何时开始营建的?
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 修建了北京城。
2、明朝北京城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宫城、皇城、京城和外城
明 朝 北 京 城 平 面 图
皇
城
宫城
京
城
外
城
填图题:
宫城 皇城
京城
万岁山
天地坛 (天坛)
明北京城的建筑特点: 一条中轴线纵观南北,两边街道建 筑左右对称,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 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
七年级历史下册
温故:
明成祖朱棣加强君权的第一步举措是什么?
(提示:迁都北京)
知新: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对北京进行如何的修建?
学习重点
了解和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 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 《农政全书》。 感悟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 造力,学习科学巨匠的优秀品质。
太和殿 金銮殿
• 太和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殿前设有 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不愧为整 个宫城的主体建筑和核心空间。 • 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 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 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 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 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 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一)重点分析1.北京紫禁城(1)修建: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2)组成:北京城分宫城(紫禁城、故宫)、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
后来又在京城南面加筑了外城,位于外城的天坛很有特色。
(3)特点:北京城以万岁山为核心,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从这里穿过,整个城市左右对称,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
城中心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
里面的宫殿楼阁,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千门万户,气象万千。
(4)地位: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明长城(1)修建:万里长城自秦朝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
明代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
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
(2)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3)特点:明长城气势雄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建筑奇迹。
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科学家经济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3.《本草纲目》(1)创作过程: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正式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搜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进行药物性能试验。
经过27年的不懈地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2)内容特点:这部书收入药物1892种,医方11000多个。
插图1160幅,内容丰富,考订详细。
(3)地位称号:当时这部书虽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但刊行之后却广为流传,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4.《天工开物》(1)创作过程: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探索,写了一部《天工开物》。
(2)内容特点:书中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朝时期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
初一历史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都江堰、大运河、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A.杰出的水利工程B.华丽的皇宫建筑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的建筑和水利工程建造水平的准确认识,题干中不仅有水利工程还有房屋建造,A、B、C的表述不全面,都江堰、大运河、明长城、北京故宫均代表我国当时先进的水利工程和建筑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建筑技术2.紫禁城是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年—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
观察下图,紫禁城位于图中的:A.外城B.大城C.皇城D.宫城【答案】D【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北京紫禁城。
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
城中心的紫禁城,又叫宫城,今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里面的宫殿楼阁,千门万户,金碧辉煌,气象万千,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3.下图为宋应星编写的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一部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
该书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天工开物》4.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22cheng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2、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明长城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 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 东部重要地段,用条石和巨砖砌成,十分坚固。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嘉峪关镇,是万里长
城西端的终点。建于1372年(明洪武五年), 由于地势险要,建筑雄伟,称为“天下雄关”, 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
宋应星(1587-?).明朝末年 人,杰出科学家。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等30多个生产部门。 =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 调. =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 合...译成多国文字
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被称为—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徐光启 (1562—1633) , 明朝末年,杰出科学家,写 出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农政 全书》。
嘉峪关——“天下雄关”
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华北与东北交通
关隘。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在此 修筑长城.....关城有城门四座,东门最为壮观,内悬 “天下第一关”匾额。
秦长城秦始皇大修长城,在
把秦、燕、赵等国的长城连接 的基础上...增筑、扩建,筑成 西起临洮,东达辽东的秦长城。
长城的作用:
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 经济上: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 政治上: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象征意义 : 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 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原因:
①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②商品经济的繁荣。 ③科学家积极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试 验和总结。
宫城
皇城
京 城
皇
城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