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知识点总结
历史七下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三、书画的成就
明朝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 1、书法 ——董其昌(“颜骨赵 姿”) 徐渭(明末) 明后期著名书法家 2、绘画 “扬州八怪”(清朝)
作品欣赏
董其昌
作品欣赏
徐渭创泼墨花卉,即把 水墨倾倒在画面上,再 用笔勾画,代表作有 《墨葡萄》。
行书帖(董其昌)
杜甫醉歌行诗
“”“扬州八怪”作品欣 赏
黑脸-----正直铁面无私(包拯、张飞)
白脸-----阴险奸诈(曹操)
京剧四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四大行当』
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叫做“行当”。它指的是 什么样的人物应由哪一行的演员来扮演。根据剧中人不同 的性别、年龄、性格、身分来划分人物的类型。京剧行当 的划分,是从昆曲和徽、汉等古老剧种衍化而来的。起初 号称"十门角色",即生、旦、末、外、净、丑、杂、上 手、下手和流行。随着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演出剧目的 不断丰富,要求演员适应各类角色的表演需要,遂使原有 的行当逐渐被打破。于是,后来简化成生、旦、净、丑四 大行。行当、脸谱、戏服构成京剧文化。
5、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 D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6、清代中期著名画家是( A ) A.“扬州八怪” B.徐渭 C.顾恺之 D.吴道子
图一 《黑葡萄图》
图二 《兰竹图》
(1)图一、图二的名称及作者分别是谁? (2)图一的作者是哪朝人?他最擅长什么绘画? (3)图二的作者是哪朝人?他最擅长什么绘画? (4)两人在技法上有何关系?
汤显祖《牡丹亭》(明) 京剧(清) 书 董其昌(明) 徐渭(明末) 扬州八怪(清)
画
1、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 小说是( C ) A.《水浒传》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高三历史明清文化史知识点

高三历史明清文化史知识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成就。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方面介绍明清文化史的知识点。
一、科举制度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大亮点。
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国家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县级城市进行的笔试,会试是在省级城市进行的策问,殿试是在京城进行的答辩。
通过各个阶段的考试,考取进士出身的人有机会成为政府官员,跻身社会上层。
二、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明清时期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库。
四库全书由经、史、子、集四部组成,其中经部收录了儒家经典,史部收录了历代史书,子部收录了各种著作,集部收录了杂家、佛教、道教等其他文献。
四库全书的编纂和整理工作持续了几十年之久,收录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保存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明清文学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辉煌的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作家。
明代文学以杂剧和小说为主,代表作有《西游记》、《水浒传》等;清代文学则以诗词和小说为主,代表作有《红楼梦》、《庐山谣》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四、明清绘画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代表性的画家有仇英、文徵明、郑燮等。
明代画家注重写实和表现对象的精神境界,作品多以人物、山水为主题;清代画家则更加注重意境和抒发自己的情感,作品多以花鸟、山水为主题。
明清绘画风格各具特色,给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明清建筑明清时期的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亮点,代表性建筑包括紫禁城、圆明园、颐和园等。
明代建筑注重布局的规划和建筑的庄重稳定;清代建筑则更加注重对景的塑造和建筑的精致细腻。
明清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第21、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七年级历史下册

京剧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 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到1840年左右,京 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从此, 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是融文学、 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 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 “国剧”.
①京剧的发端遇到的契机
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1790年)。
明 朝 北 京 城 平 面 图
皇
城
宫城
京
城
外
城
故 紫禁城 宫 又名故宫, 位于北京市 平 中心,今天 人们称她为 面 故宫,意为 图 过去的皇宫。
故宫
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两代24 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汉 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 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 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 门。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 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 克里姆林宫)。
明朝人观看《唐明皇游月宫》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有“颜骨赵姿” 之美。
董其昌《行草扇面》
明代的绘画以山水和花鸟为主,代表画家有“扬州八 怪”。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 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八怪”在扬州话中并非指称八人,而是形容一个人行 为举止不合规范,扬州八怪的书画风格异于常人,不落 俗套,有时含贬义,因此称作“八怪”。 “扬州八怪”: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 郑燮(又名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
鸭绿江 ,西到__________ 嘉峪关 ,蜿蜒 1、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 奇迹 之一。 6000多公里,气势磅礴,是世界________ 明成祖 时,在________ 元大都 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 2、_______ 紫禁城 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城中心的_________ 3、人物与成就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 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农政全书》
农学 地理 学 农业 和手 工业 生产 技术 著作
明朝
介绍我国传统农学 建立了比较完 成就和欧洲先进的 整的农学体系。 水利技术和工具。 农业百科全书
对石灰岩溶蚀地貌 的观察和记述。 比欧洲早约两 个世纪。
《徐霞客游记》
明朝
徐霞客
《天工开物》
明末 清初
宋应星
总结明代农业、手 工业生产技术。
嘉峪关
动脑 筋:
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
辽东 临洮
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东段用条石青砖砌筑。明长城比较长。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长城,全长五千多公里;明长城西 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全长六千多公里。明长城还增加不 少城堡和烽火台,在重要关口,修筑了好几重城墙。
嘉峪关 明长城示意图
敌
思考题:中国古典科技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为何 在当时中国没有产生与近代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术呢? 中国的古典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根本区别 是什么?
原因: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实行 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统治者实行 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闭关 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太和殿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
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 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
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 正以后搬出。
角 楼
云龙阶石
天安门,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 南端的 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 。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 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 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 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还参考历代有关 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 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 《本草纲目》一书。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知识点总结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知识点总结《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这一课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点?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欢迎大家阅读。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必考知识点1.北京紫禁城(1)修建: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2)组成:北京城分宫城(紫禁城、故宫)、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
后来又在京城南面加筑了外城,位于外城的天坛很有特色。
(3)特点:北京城以万岁山为核心,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从这里穿过,整个城市左右对称,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
城中心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
里面的宫殿楼阁,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千门万户,气象万千。
(4)地位: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明长城(1)修建:万里长城自秦朝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
明代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
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
(2)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3)特点:明长城气势雄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建筑奇迹。
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科学家经济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3.《本草纲目》(1)创作过程: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正式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搜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进行药物性能试验。
经过27年的不懈地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2)内容特点:这部书收入药物1892种,医方11000多个。
插图1160幅,内容丰富,考订详细。
(3)地位称号:当时这部书虽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但刊行之后却广为流传,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4.《天工开物》(1)创作过程: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探索,写了一部《天工开物》。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时代背景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时期经历了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兴起。
明朝后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导致了明朝的覆灭,而清朝的建立则为中国历史带来了新的篇章。
在这个时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迁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清文化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思想风貌明清时代,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但道家、佛教等其他思想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和经济的繁荣,人们开始关注个体的价值和追求个人的幸福,而不再仅仅追求功名利禄。
这也导致了一些新的思想流派的兴起,如吴门学派等。
三、文学艺术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极盛时期。
文学方面,明代的文学主要是以诗词为代表,包括了许多世界级的作品,如杜甫的《杜甫大全集》和苏轼的《红楼梦》。
而到了清代,小说开始兴起,出现了《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作品。
艺术方面,明代的绘画以花鸟画和山水画为主,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明代画派。
清代的绘画则呈现出更为典雅和纯粹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如郑板桥和石涛等。
四、建筑艺术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巅峰之作。
明代的建筑风格以宫殿和寺庙为主,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和瑰丽。
清代的建筑则更加注重线条和空间的处理,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格调。
例如,故宫和颐和园等建筑就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典范。
五、科技发展在明清时期,科技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明代科学家郭守敬提出了地心说,对天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航海方面,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远洋航线,并带回了许多新的技术与知识。
同时,明清时期的农业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如玉米和马铃薯的引进,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改变。
六、社会风尚明清时期的社会风尚也具有鲜明的特点。
明代社会风气向喜庆、朴素和节俭倾斜,宫庭文化的兴起影响了整个社会。
而到了清代,社会上对礼仪和规矩的要求更加严格。
尤其是清朝皇权的维护和封建统治的加强,使得社会上的等级和地位更加明确,对个体的约束力也更加强大。
七年级历史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文化专制加强
明清时期实行严厉的文化 专制政策,如八股文和文 字狱等。
02
明清文化的特点
高度发展的科技
总结词
明清时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许 多杰出的科技成果。
总结词
明朝的《天工开物》和清朝的《四库全书》是 明清科技发展的代表作。
总结词
明朝的徐光启和清朝的宋应星是明清科技发展 的杰出代表人物。
繁荣的文学艺术
总结词
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 术家。
总结词
明清文学艺术的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 涵。
总结词
明清文学的代表作品有《水浒传》、 《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 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清文化的代表人物与作品 科技代表人物与作品
总结词
独特的文学风采
详细描述
明代的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舞台,展现了一系列英 勇善战、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
明清文化的代表人物与作品 科技代表人物与作品
总结词
深邃的哲学思想
详细描述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主张“理在气中”,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THANKS
总结词
明清时期的艺术家如文征明、唐寅、 仇英等人,他们的绘画作品具有极高 的艺术价值。
独特的哲学思想
总结词
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 时代特色和独特的思想体系。
总结词
王阳明的心学和李贽的童心说等 思想代表了明清哲学思想的独特
性。
总结词
明清哲学思想的发展对于中国社 会的思想启蒙和变革产生了重要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1-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 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 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姓名
类别
著作
具体内容
价值影响
李时珍 医学、 《本草纲 内容丰富,考 具有总结 药物学 目》 订详细,附有 性的药物 大量插图 学巨著
宋应星 科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工开 物》
《农政全 书》
相关链接:北京紫禁城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 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 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 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 说是上古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 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不仅为我们呈现 了紫禁城建筑的发展脉络,更通过诸多实地的测绘数据,加 以分析,很真实地还原了古代建筑工匠的规划思想以及工程 算法。并从历朝历代紫禁城的变化,推测出了皇帝的规划意 图,令人耳目一新。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 八年(1420年)建成,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过。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 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耕牛
炼水银、朱砂 织布
3.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 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 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 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是《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 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 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 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 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 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 产力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知识点总结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这一课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点?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欢迎大家阅读。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必考知识点1.北京紫禁城
(1)修建: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2)组成:北京城分宫城(紫禁城、故宫)、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
后来又在京城南面加筑了外城,位于外城的天坛很有特色。
(3)特点:北京城以万岁山为核心,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从这里穿过,整个城市左右对称,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
城中心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
里面的宫殿楼阁,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千门万户,气象万千。
(4)地位: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明长城
(1)修建:万里长城自秦朝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
明代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
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
(2)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
(3)特点:明长城气势雄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建筑奇迹。
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科学家经济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3.《本草纲目》
(1)创作过程: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正式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搜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进行药物性能试验。
经过27年的不懈地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2)内容特点:这部书收入药物1892种,医方11000多个。
插图1160幅,内容丰富,考订详细。
(3)地位称号:当时这部书虽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但刊行之后却广为流传,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4.《天工开物》
(1)创作过程: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探索,写了一部《天工开物》。
(2)内容特点:书中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朝时期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3)地位称号: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
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农政全书》
(1)内容特点:科学家徐光启为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政全书》中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而且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
(2)历史地位:《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也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一、知识目标
1.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
2.掌握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
2.通过本课的学习,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明朝科技成就的认识,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但不固步自封的民族情怀。
2.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北京紫禁城
2.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教学难点
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
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
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利用教材的导入内容,设置到嘉峪关旅游的情景,然后补充:“据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砖。
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
”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影像法。
讲紫禁城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录像或照片,向学生展示午门、皇极门、三大殿、角楼、琉璃瓦顶、汉白玉栏杆、高大的城墙等实物形象,使学生形成紫禁城建筑特色的感性认识。
3.讲解法。
注重总体布局,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艺术的传统。
教师应向学生讲清楚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等内容。
4.实物展示法。
讲解长城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录像或照片,向学生展示秦汉长城和明长城的实物形象。
应通过对明长城的城壕、烽燧、敌台、城堡、关隘的了解,使学生形成明长城是冷
兵器时代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认识。
5.讨论法。
对于三部科学巨著及其作者,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看能从中得到什么。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同步试题1.明朝文学的主流是( )
A.散文
B.杂剧
C.诗词
D.古典小说
2.下列哪部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4.明朝著名剧作家及其最负盛名的.鞭挞封建礼教的作品是( )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李清照的《如梦令》
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D.汤显祖的《牡丹亭》
5.明朝绘画居于统治地位的是( )
A.山水.宗教画
B.山水.花鸟画
C.宗教.花鸟画
D.民俗.花鸟画
能力提升
1.明清时期,______________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
A.诗
B.词
C.曲
D.小说
2.下面作品中,不属于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聊斋志异》
D.《红楼梦》
3.“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这应是______________塑造的英雄人物所说的话(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4.下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
A.长篇历史小说
B.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长篇神话小说
D.长篇爱情小说
5.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说明了( )
A.诗歌不再重要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应该去读一读
知识空间
《三国演义》的原著作者浮出水面
有媒体披露《三国演义》的最初写定者应是南方人,它是一部“集体创作”的不朽杰作,而罗贯中充其量只能算是这集体中的一员而已。
据称,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明代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是现在所见到的明清时期《三国演义》的所有刻本中的最早刻本。
这个版本上自始至终没有题写作者的名字,可见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这一传统说法靠不住。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实际上是由从北宋到明朝中叶的说书艺人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起来的,该书在明朝中叶被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下层文人整理写定。
知识空间
梁山与《水浒传》
一曲《好汉歌》唱变大江南北,《水浒传》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你知道《水浒传。
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吗?
梁山,在今山东省梁山县。
宋明时,那里有八百里水泊,故又名水泊梁山。
水泊梁山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山脉组成,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
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北宋末年,宋江结天下英雄好汉,凭借水泊天险,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声震天下。
虽经八百多年历史沧桑,英雄好汉的踪迹仍历
历在目。
梁山风景区景点星罗棋布,梁山民风淳朴,武术表演、斗鸡、斗羊别具特色。
C.读《红楼梦》是很时尚的
D.中国所有的诗书都不如《红楼梦》好
拓展探究
1.有一本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请回答:
(1)这部书的名字叫什么?
(2)本书的作者是谁?如何评价它?
(3)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你能说出历史与历史小说的区别吗?
2..读图解析题
(1)请写出每幅插图应出自哪部作品?
(2)写出每部作品的作者。
(3)说出明清时期小说的思想特点是什么?
(4)文化上的这种特点说明了什么?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