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笔记消化系统
2016年北京大学医学部306西医综合考研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复习指导(三)

2016年北京大学医学部306西医综合考研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复习指导(三)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注: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一、发病机制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膜屏障,粘膜血流量,细胞更新,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等构成胃粘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GU,DU的发病机制上有不同之处,前者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后者为侵袭因素增强。
i.Hp感染是Peptic Ulcer的主要病因。
1.Hp凭借毒力因子的作用,在胃型粘膜(胃和有胃化生的是;十二指肠粘膜)定植,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局部粘膜的防御-修复机制毒力因子作用:a Hp的定植部位在胃粘膜上皮表面和粘液底层;一般胃窦部Hp数量较多胃体和胃底较少,也可栖居于十二指肠胃化生粘膜。
Hp菌体呈螺旋形,一端有鞭毛,为其提供动力,可运动穿越粘液层。
Hp产生的尿素酶水解尿素成为氨和CO2。
氨在Hp周围形成“氨云”,中和周围胃酸,从而保护Hp.Hp存在粘附因子,胃上皮存在其特异性受体,故Hp可特异地粘附在胃上皮,使其毒素容易作用于上皮细胞。
b Hp的毒素、有毒性作用的酶及Hp诱导的粘膜炎症反应均能造成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损害。
空泡毒素(VacA)蛋白(可使细胞产生空泡)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蛋白(作用不详)是Hp毒力的主要标志。
尿素酶产生的氨对Hp自身有保护,并且对粘膜屏障造成损害。
粘液酶降解粘液,促进H+反弥散;Hp脂多糖具有内毒素的特性,可刺激细胞因子的释放,干扰胃上皮细胞与层粘素的相互作用而使粘膜丧失完整性。
其他诸如酯酶和磷脂酶A降解脂质和磷脂,破坏细胞膜完整性;Hp产生的一些低分子蛋白可趋化与激活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及有毒的氧自由基;Hp的某些组分抗原与胃粘膜某些细胞成分相似,Hp激发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宿主胃粘膜细胞成分起交叉反应,导致胃粘膜损伤2.Hp感染可增加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复习指导(二)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306西医综合考研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复习指导(二)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ex disease,GERD)一、病因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存在酸或其他有害物质如胆酸,胰酶等的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攻击作用的结果A食管抗反流屏障:食管下括约肌(LES),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与胃底间的锐角(His角)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LES的功能状态。
a.LES和LES压。
LES是食管末端约3~4cm长的环行肌束。
正常人休息时此为一高压带,其LES压可为10~30mmHg,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LES部位结构受到破坏时可使LES压降低,如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后易并发GERD。
一些因素可影响LES压降低,如某些激素,食物,药物,腹内压增高及胃内压高均可影响LES压降低而导致GERD。
b.一过性LES松弛(TLESR)目前认为TLESR是GERD的主要原因。
c.裂孔疝可家伙总反流并降低食管对酸的清除,可导致GERD。
B食管酸的清除C食管粘膜防御D胃排空延迟胃排空延迟者可促进GERD。
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
不少患者呈慢性复发的病程。
1、烧心和反酸是GERD的常见症状。
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
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窝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
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口腔统称为反胃。
本病反流物多呈酸性,此时称反酸。
反酸常伴烧心。
2、吞咽困难和吞咽痛部分患者可有吞咽困难,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
症状呈间歇性,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
少部分患者吞咽困难是因为食管狭窄,此时吞咽困难可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有严重食管炎或食管溃疡,可伴疼痛。
3、胸骨后痛疼痛发生于胸骨后或剑突下。
严重时可为剧烈疼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此时酷似心绞痛。
多数患者由于烧心发展而来,也有部分患者可不伴GERD的烧心反胃的典型症状。
西医综合(消化系统疾病)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西医综合(消化系统疾病)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2001年第42题)下述疾病中,与大肠癌关系不密切的是A.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B.绒毛状腺瘤C.息肉状腺瘤D.混合型腺瘤E.增生性息肉正确答案:E解析:有些疾病常与大肠癌的发生相关,有癌变的潜质,但是不足以判断为癌症,称之为癌前病变,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大肠腺瘤、增生性息肉病、幼年性息肉病等。
而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小,为肿瘤性息肉。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2.(2003年第45题)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是A.肝细胞增生B.小胆管增生C.纤维组织增生D.肝细胞坏死E.假小叶形成正确答案:E解析:肝硬化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
假小叶是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对肝硬化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可有变性、坏死及再生的肝细胞,汇管区可见纤维组织和小胆管增生。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3.(2004年第40题)无淋巴结转移的癌是A.早期食管癌B.早期胃癌C.早期大肠癌D.肺鳞癌E.胰腺癌正确答案:A解析:早期食管癌临床无明显症状,多为原位癌、黏膜内癌或黏膜下癌,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和早期大肠癌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肺鳞癌和胰腺癌都包括早期癌和晚期癌,都可有淋巴结转移。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4.(2005年第46题)肝细胞点状坏死的特点是A.肝细胞核碎裂为小点状的坏死B.破坏界板的坏死C.形成嗜酸性小体D.坏死灶仅累及几个肝细胞E.伴有严重脂肪变性的坏死正确答案:D解析:肝细胞点状坏死为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
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碎片状坏死是肝小叶周边界板肝细胞的坏死和崩解,见于慢性肝炎。
桥接坏死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
硕士研究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内科学考点归纳+真题详解(消化系统疾病)

第3章消化系统疾病3.1 考纲要求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2.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胃镜及组织学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及治疗。
4.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8.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9.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10.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1.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2.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3.急性中毒的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抢救原则。
14.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3.2 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一、胃食管反流病1.定义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也可引起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组织的损害,出现食管外症状。
根据是否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及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
2.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胃食管反流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以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障碍为主的胃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直接损害因素是胃酸、胃蛋白酶及胆汁(非结合胆盐和胰酶)等反流物。
(2)发病机制①抗反流屏障结构与功能异常食管下括约肌(LES)是指食管末端3~4mm长的环形肌束,是主要的抗反流屏障。
当食管的清除能力和黏膜屏障不足以抵抗反流物的损伤时,则可致病,LES功能障碍的病因如表2-3-1所示。
西医综合306知识点总结

西医综合306知识点总结一、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1. 医学的定义和分类医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旨在维护和恢复健康。
它可分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环境医学等不同的领域。
2. 医学的发展历程医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医学、中世纪医学、近代医学和现代医学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成就。
3.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医学伦理学主要包括尊重患者自主权、不伤害、有利于患者、公平正义和诚实等原则,这些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解剖1. 人体的基本结构人体的结构包括皮肤、骨骼、肌肉、血管、神经、内脏器官等,这些结构构成了人体的整体形态。
2. 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组织学研究的是不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3. 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生理学研究的是生物体内各种生命现象的规律性和功能特点,包括神经生理学、内分泌生理学、循环生理学、呼吸生理学和消化生理学等。
4. 解剖学的基本概念解剖学研究的是人体的内外部结构和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相互关系和功能等。
三、病理生理学1. 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病理生理学是病理学和生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疾病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和机制。
2. 炎症的形成和发展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两种类型。
3. 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医学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四、临床诊断学1. 临床诊断方法临床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需要综合运用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2. 临床诊断的原则和方法临床诊断需要遵循确诊为先、全面综合分析、结合临床实际和重点检查等原则和方法。
3. 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血液学、尿液学、体液学、生化学等多个方面。
5. 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摄影、CT扫描、MRI、超声波等多种技术,可直观地显示患者的内部结构和病变情况。
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笔记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复习指导(六)

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笔记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复习指导(六)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Cirrhosis of Liver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
一、病因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主,国外以酒精中毒多见。
可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1、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的重叠感染,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
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
2、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者)时,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发展为肝硬化;3、胆汁淤积持续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外胆管阻塞时,可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4、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可致肝细胞长期淤血缺氧,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发展为淤血性(心源性)肝硬化。
5、工业毒物或药物6、代谢障碍7、营养障碍8、免疫紊乱9、原因不明二、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发展过程: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eee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状肝细胞团eee自汇管区和肝包膜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自汇管区-汇管区或汇管区-肝小叶中央静脉延伸或扩展,即所谓纤维间隔,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分割,改建为假小叶eee由于上述病理变化,造成肝内血液循环紊乱,表现为血管床缩小,闭塞或扭曲,血管受到再生结节挤压;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小支三者失去正常关系,并相互出现交通吻合支等.三、临床表现1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以乏力,食欲减退出现较早,且较突出,可伴上腹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
症状多呈间歇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经休息和治疗后可缓解。
肝轻度大,质地结实或偏硬,无或有压痛,脾轻度或中度大。
肝功正常或轻度异常。
2失代偿期症状显著,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大类表现,同时可有全身多系统症状(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及精神状况差,可有不规则低热,夜盲及浮肿等。
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笔记生理学重点笔记(三)

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笔记生理学重点笔记(三)第五章呼吸1、剪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剪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家兔呼吸变深变慢,这是因为肺扩张反射对吸气的抑制所致。
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气管到支气管的平滑肌肉,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
吸气时肺扩张牵拉呼吸道,兴奋肺牵张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到达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使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转入呼气,是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和频率,当剪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使家兔吸气不能及时转入呼气,出现吸气延长和加深,变为深而慢的呼吸。
2、简述吸气中CO2的增加引起呼吸运动增强的重要机制。
CO2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一定水平的PCO2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
吸入气中的CO2增加时,肺泡气的PCO2升高,动脉血的PCO2也随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CO2刺激呼吸时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的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中枢化学感受器再CO2引起的通气反应中起主导作用。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1、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3)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4)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他们的吸收。
(5)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胃液的成分及作用。
1)盐酸A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B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C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D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他们的吸收。
E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本身也可以激活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是水解苯丙氨酸或酪氨酸所形成的肽链,使蛋白质水解成和胨。
北京协和医学院306西医综合考研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复习指导(五)

北京协和医学院306西医综合考研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复习指导(五)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一、病因尚不清楚。
可能于多种因素有关。
其病生基础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
精神心理障碍可能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1.胃肠动力学异常腹泻型IBS口-直肠通过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快,便秘型则反之。
2.内脏感知异常IBS充气疼痛阈值低于正常人;回肠推进性蠕动增加致IBS者产生腹痛3.精神因素有明显影响。
IBS患者大多存在个性异常。
有认为IBS是机体对应激的超常反映,亦有认为精神因素非直接病因,可诱发或加重症状而促使患者就医。
4.其他有患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
部分IBS症状发生欲肠道感染治愈后。
二、临床表现1.腹痛几乎所有IBS患者都有不同程度腹痛。
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
排便/气后缓解。
极少睡眠中痛醒者。
2.腹泻3~5次/日,少数严重发作可达十数次。
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型软便或稀水样。
多带有粘液,部分患者粪质少而粘液量很多,绝无脓血。
并不干扰睡眠。
部分患者与便秘交替发生3.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粘液。
4.其他消化道症状多伴有腹胀或腹胀感,可有排便不尽感,排便窘迫感,部分幻想和同时伴有有消化不良。
5.全身症状相当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
6.体征无明显体征,可在相应部位有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可感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
7.分型根据临床特点分腹泻型,便秘型及腹泻便秘交替型。
三、诊断1986年我国IBS诊断标准:1.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症状(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3m)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3.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粪隐血试验(-)4.X-ray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5.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6.Blood,Urine,ESR Rt(-)7.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实验性治疗无效(甲硝唑试验治疗和停用乳制品)四、鉴别诊断主要与可能引起相关症状的疾病鉴别,如可能引起腹痛,腹泻(乳糖不耐受症鉴别困难),便秘(习惯性便秘和药物不良反应性便秘常见)五、治疗1.一般治疗仔细询问病史以求发现促发因素并设法予以祛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笔记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1、引起急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非甾体抗炎药
2、治疗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效果、疗效最好的药是——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兰索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只有提高抗生素对HP的疗效,本身没有抑制HP的作用
只有铋剂有抑制HP的作用
3、肝昏迷的病人最早的临床表现是——性格改变
4、早期发现直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是——直肠指诊
5、肠结核好发部位——回盲部
克罗恩病好发部位——回肠末端
溃疡性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
中毒性巨结肠——横结肠
6、X线出现“跳跃症”——肠结核;
出现“鹅卵石、铺路石、纵行溃疡”——克罗恩病
7、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顺序不能变)提示——肝外胆管结石;
在Charcot的基础上出现精神症状,,出现休克则是雷诺五联症提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
8、急性胆管炎——饮食油腻食物
急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饮酒
墨菲征阳性——胆囊炎,无墨菲征为胆结石
9、老年人好发——直疝;年轻人——斜疝;中年女性——股疝
循环系统:
1、心功能分级:
killip分级——急性心肌梗死;NYHA分级——非急性心梗
2、能够引起低血钾的药物——速尿(呋塞米)
3、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4、二尖瓣狭窄最严重的并发症——急性肺水肿
5、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见于——年轻人
血液:
1、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缺铁性贫血
2、白血病:
有胸骨下疼痛——急粒;
有牙龈的侵润——M5急单;
有神经系统的改变,肝脾肿大——急淋;
最容易发生DIC——M3;
NSE非特异性染色阳性,被氟化钠抑制——M5;
其他:
DNA的二级结构是——右手螺旋
题干给滕喜龙试验、新斯的明试验——重症肌无力
板状腹——腹膜炎;
蛙状腹——肝硬化腹水;
舟状腹——癌症晚期导致的恶病质
外科学
乳房的淋巴回流,外中入胸肌,上入尖锁上,二者皆属腋。
内侧胸骨旁,吻合入对侧。
内下入膈上,吻合腹前上膈下,联通肝上面。
深入胸肌间或尖,前者又称Rotter结。
烧伤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少食多餐,先流后干,早期高脂,逐渐增糖,蛋白量宽。
烧伤补液,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碱,见尿补钾,适时补碱。
烧伤新九分法,头颈面333(9%*1);手臂肱567(9%*2);躯干会阴27(9%*3);臀为5足为7,小腿大腿13,21(9%*5+1%)。
手的皮肤管理,手掌正中三指半,剩尺神经一指半,手背挠尺各一半,正中占去三指尖半。
肱骨髁上骨折,肱髁上折多儿童,伸屈两型前者众。
后上前下斜折线,尺挠侧偏两端重。
侧观肘部呈靴形,但与肘脱实不同。
牵引反旋再横挤,端提屈肘骨合拢。
屈肘固定三四周,末端血运防不通。
屈型移位侧观反,手法复位亦不同。
休克可以概括为---“三字四环节五衰竭”:
三字——缩,扩,凝,即:微血管收缩,微血管扩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四环节——即:休克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五衰竭——即:急性呼衰、心衰、肾衰、脑衰、肝衰。
运动系统关键词做题
1、一个骨折的病人只要出现“呼吸困难”就是发生了脂肪栓塞
2、只要题中出现“用健手托患肢肘部,头偏向患侧”就是锁骨骨折
3、只要出现“肘后关系正常”的就是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4、老年人摔倒+髋部疼痛——股骨颈骨折
5、外旋畸形45~60°——股骨颈骨折
6、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骨盆骨折
7、杜加征阳性或方肩畸形——肩关节脱位
8、5岁以下小孩的父亲或母亲牵拉小孩手臂,小孩出现哭闹——桡骨头半脱位
9、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肱骨外上髁炎
10、“手指弹响”或“握拳尺偏”试验阳性——手部狭窄性腱鞘炎
11、中老年男性弯腰搬东西时出现,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12、间歇性跛行——腰椎管狭窄症
13、“关节弹响”“休息痛”“翻手”——骨关节炎
14、“骶髂关节压痛”“竹节样变”“HLA-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
15、类风湿因子(RF)阳性——类风湿
16、拾物试验阳性——脊柱结核
17、“4字试验”“髋关节过伸试验”“托马斯Thomas征”——髋关节结核
18、窄小或宽广的蒂与正常骨相连——骨软骨瘤
19、X线显示边界清楚的透亮区——骨囊肿
20、X线呈肥皂泡样改变——骨巨细胞瘤
21、“肿瘤表面皮温增高,静脉怒张”“X线可见Codman三角或呈日光射线形态”——骨肉瘤
2016年考研全年备考时间表开启考研复习
2015考研初试的结束也预示着2016考研的同学,要开始做好复习规划了,提前做好规划,对于整年的复习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才思考研为准备参加2016年考研的同学们整理的一份考研时间表,希望可以给考研同学们一个参考。
2015年1—2月利用寒假搜集信息
1至2月处于寒假期间,正是同学们搜集研考信息的大好时间,多去论坛贴吧,网上也会有很多免费的关于考研的讲座,了解2015年研考初试第一手资料以及试题的新变化。
搜集合适自己的资料,多问师哥师姐的意见,搜集好“对口”的资料,并分出主次。
这期间也会有很多免费辅导班,考生不妨多听多看,筛选有用信息,合理规划复习思路,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3—4月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
大四考生要处理好实践、上课、写论文和研考的关系,确定考研目标,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
院校、专业的选择是考研非常关键的一步。
院校的选择
有时会直接影响到你是否能考上的结果,了解每个学校的报录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考研的目的、城市等选择合适的院校。
5—6月第一轮复习,踏实夯实基础
第一轮公共课复习主要针对政治、英语(课程)和专业课。
考生要根据自己所考科目的特点进行复习。
无论考哪一科,考生要切记,这个阶段重在基础复习,要踏踏实实把书看一遍。
第一轮专业课复习要紧跟所报院校的专业课方向。
考生可登录院校网站查找上年备考书目,或向在读研究生借阅其备考资料。
考生不要迷信市场上高价销售的内部资料,也不要过度相信过来人的笔记,要总结出自己的“专属笔记”,这样在后期复习中才能得心应手。
在复习中可以参考前辈的复习经验,不断的调整和更正自己的复习方法。
7—8月暑假强化复习
暑假是备考强化的第二轮复习阶段,也是考生之间容易拉开分数的阶段。
考生要克服酷暑,通过专项突破弥补“短板”。
如果实在不能自主学习,考生可参加辅导班,通过有规律的上课控制复习进度,听取老师指点。
听完老师讲课后,要经过整理、消化才有效果。
但是也不要过于依赖辅导班,因为暑假之后还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需要自己学习的,所以如果参加辅导班,就要根据辅导班的情况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和节奏。
9—10月大纲发布,考研报名
9月,政治、英语、数学的大纲相继发布,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也陆续出台。
在仔细研究公共课大纲的同时,考生要多留意院校网站公布的研招信息。
应届生要注意预报名时间,可通过报名专题了解报名流程和注意事项。
国庆黄金周,考生要提前确定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开始专业课的强化复习,同时针对招生院校的考试大纲复习,分析往年试题。
11—12月现场确认,打印准考证,冲刺复习
11月,报名进入现场确认阶段,考生要到指定地点确认、缴费并照相。
12月下旬,考生可以打印准考证,同时要开始各科的第三轮冲刺复习。
除反复研究往年试题外,考生也要做一些模拟题,并通过做题对知识点查缺补漏。
在这期间,考生要调整心理波动,不要因为焦虑、恐慌等轻易放弃,要说服自己平稳度过这段瓶颈期,并且在冲刺阶段做好计划,不挑灯夜读,也不放任自流,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效率,才能事半功倍。
同时,考生要按照考试时间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规律。
12月下旬,初试来临,考生要调整心态,熟悉考点环境。
2016年1—2月分数公布
2月,考生要及时关注分数。
报考34所自主划线院校的考生要了解其上年的分数线
3—5月复试、调剂
考生要关注复试资格线,查看自己是否进入复试;关注院校动态,确认复试时间和地点。
未进入复试的考生可考虑调剂,及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调剂信息。
6—7月录取
进入6月录取阶段,考生要关注录取通知书。
被录取的考生要做好入学前转档案和入学考试的准备。
如果没有被录取,考生要考虑是就业还是再考研,早作打算,规划好以后的人生。
预祝考研同学们都可以顺利取得理想院校的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