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合集下载

最新-2021历史选修1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件 精品

最新-2021历史选修1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件 精品

核心归纳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 1.经济: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 劳动力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 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 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 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 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 俄国也 出现 了一 些民主 化的气息。 3.军事:实行普遍 义务兵役 制,建立西方式的 军事管 理体系。
②影响:1905年革命使沙皇政府认识到,为了在农村建立 稳定的社会基础,为了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需要扶持一 大批_____富__农_______。 2.改革措施:1906年,____斯__托__雷__平____推行新的土地改革, 规定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村社,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 过定额的份地。
3.改革影响 (1)土 地 改 革促 成了被称 做“斯托 雷 平奇迹”的 经 济大 发展。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情境导入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被流 放西伯利亚,沙皇要他们的妻子和 “罪犯丈夫”离婚,遭到了她们的 坚决拒绝,“为了我们的爱情,我 要永远跟随你。让我失去一切吧: 名誉、地位、富贵甚至生命!”她 们追随自己的丈夫来到西伯利亚, 受尽苦难,矢志不移,风雪中那美丽 的坚守,化作一座历史的丰碑,矗立在苍凉的西伯利亚。 “十二月党人”的主张是什么?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 容和意义如何?
②影响:司法改革使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改革 实际进展缓慢,很多地方仍然按照以前的习惯法来处理诉讼, 普通群众也不具备法律意识。 (3)推行地方自治 ①措施: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__城__市__杜__马__。 这些机构由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等 公共事务。 ②影响:选举制的实行,保证了城市___资__产__阶__级___代表在地 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地方自治机关对发展本地 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岳麓书社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岳麓书社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岳麓书社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相比较,深入理解为什么说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

通过总结改革带来的影响,证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认真阅读教材,将俄国改革前后的政治、经济进行对比,归纳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深入影响。

学会用比较法归纳改革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落后的农奴制无法阻挡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这一史实,认识到历史前进的必然性。

通过学习民主思想家的思想,对革新精神和反抗专制压迫的民主思想产生认同感。

阅读教材框中赫尔岑的话,体会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家对俄国统治和社会的清醒认识,感受思想家坚定的革命精神。

通过客观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意义,学习保持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全面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既能看到事情的积极面,又能看到事情的消极面。

通过归纳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产生的新变化和发展,认识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的推动作用。

【教学流程】导入:投影: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解放者”的身份骑着白马进入巴黎。

而四十年后,俄国却在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

沙皇俄国何以从令人望而生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将引领俄国去向何处?投影:俄国的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

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投影:问:通过四段材料,可以概括出农奴制的特点有哪些?答:政治上:受压迫,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经济上: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过渡:现在我们对农奴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究改革缘何而进行?投影:探究一:改革的背景材料一问:材料反映了什么?答:政治上: 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投影:材料二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答: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请思考: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什么条件?答: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课标要求:(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二一九法令的内容;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究1861年改革在俄国近代化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总结俄国近代化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历史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讨论、探究、比较、归纳掌握历史知识。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落后必然挨打,改革是必由之路。

理解“改革也是革命”的科学论断,认识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重点:“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和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难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教学过程:上课前打开ppt,展示普京、梅德韦杰夫……亚历山大二世等俄罗斯领导人等图片,“让我们伴随着俄罗斯民歌《三套车》一起追忆俄罗斯的历任领导人”,渲染气氛。

导入新课:看着俄罗斯的历任领导人,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在世界上这么闻名吗?本节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他的农奴制改革。

一、【预习成果展示】1、预习学案填写情况反馈:优秀小组:优秀个人:2、预习成果展示:(1)抢答——烘托气氛: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二一九法令的实质是什么?二一九法令对俄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2)必答:同桌互相检查落实“二一九法令”的政治、经济、组织方面的内容,老师抽查。

3、点拨自主探究和预习效果检测:近代化具体表现为:经济工业化、商品化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生活城市化、文明化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9 世纪中叶,俄国的农奴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首先,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农奴制度下,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无法自由地从事工商业活动,这使得俄国的工业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其次,农奴的生活状况极度恶劣,他们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频繁的反抗和起义不断动摇着农奴制的基础。

再者,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和落后。

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矛盾,促使统治者认识到必须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一)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和居住地。

(二)土地分配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但份地的大小和质量由地主决定,农民需要支付高额的赎金。

(三)组织管理建立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和控制。

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由沙皇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虽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四、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

2、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气象。

(二)局限性1、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背负了沉重的债务,生活依旧贫困。

2、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沙皇专制制度依然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的进一步发展。

五、相关例题例题 1: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B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 农民起义不断D 沙皇为巩固统治答案:B解析: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他选项都是推动改革的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

例题 2:俄国 1861 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 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B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D 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答案:B解析:判断一场改革的性质主要看其结果和影响。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 副本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 副本

改 影响 消积影响: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革 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适时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我们要坚持改革不动摇,支持、 拥护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 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 新成就!
——习近平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 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1.重点: (1)熟记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农 奴制改革的性质。 (2)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2.难点:
理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 代化进程的影响。
预习检测
1、阅读课本第一、二目回答,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内忧外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面临的问题 根本原因 对策
政治 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威 胁沙皇统治。
美 俄 博 弈
记忆歌谣
农奴盛行国遭殃 ,亚历山大二世慌
1861废奴法令出,农奴自由地钱赎。
第12课
【学习目标】
1.掌握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 景。
2.识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理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 代化进程的影响。
重点难点
1861
年 俄
背 (1)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2)工业革命的影响,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重要原因 (3)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揭示了社会制度和行政制度的府败—
—直接原因
时间:1861年
国 过程 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解放”法令

内容 司法改革

地方自治

第四单元第十二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版选修1)

第四单元第十二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版选修1)

2.教材P79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什么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提示:当时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 赖性;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1859~1861 年的农民运动和革命民主主义运动没有合流,自下而上消灭
农奴制的革命以失败告终。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和克里木
战争中俄国的战败,使沙皇意识到,只有通过自上而下的改 革道路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
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12月(俄历)俄国反沙皇专制制度
的起义。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成立革命
组织,谋划起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或君主立宪政体。1825年 12月14日,趁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 乌克兰发动起义,均遭失败。后五百多人受审,五位首领被 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们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2.阅读教材P80第2自然段及下面小字,并结合下面材料探究
分析:
材料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
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
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提示: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因为农民为赎地 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他们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了村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在农奴制
桎梏下,生产效率低下,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农 业上,农奴主认为有大量的廉价农奴可以剥削,用不着改进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法,结果导致俄国农业生产处于长期停滞
和歉收状态。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皇
室、贵族、教会、国家占有全部土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 缴纳繁重的租税,服劳役。他们的一切财产、人身、子女都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Βιβλιοθήκη 败克里木战争农奴制危机
农奴制改革
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905年革命
不彻底
日俄战争
博斯普鲁斯海峡
达达尼尔海峡 (地中海)
克里木战争
塞瓦斯托波尔之战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 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改革方式:沙皇自上而下的改革。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 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 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 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改革目的:维护贵族、地主利益,挽救统治危机。
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一些进步的贵 族青年军官发动了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 起义。
局限性 村社束缚
(“二一九法令”) 废除农奴制 农奴可以赎买份地
高价、贫瘠 (沉重的债务)
内容
司法改革
建立近代 司法体系
学习西欧司法体系, 建立律师制度、 陪审制度。
习惯法盛行
地方自治
赋予地方 选举权
农村选举产生地方 自治局、城市选举 产生城市杜马。
虽然负责地方文化、 教育、卫生等,但 大权掌握在政府当 局(贵族)手中。
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
我要向全世界歌颂自由, 使王位上的恶人胆战心惊。 世界的暴君,战栗吧! 而你们,匍匐着的奴隶们, 听吧!鼓起勇气, 起义吧!
• 农奴制:
• 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 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 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 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 法律制度。
• 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 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 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 上是农奴。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27张)(共27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27张)(共27张PPT)

世界历史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
【材料】“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
己,不改如革自方上式而:下沙来皇解自放农上民而”下。的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材料】“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 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 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改革目的: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挽材料救】统“治诸位危会机深信,凡是能够维皇险专了制。统”治
的新思潮
车尔尼雪夫斯基
赫尔岑
——全国警察局长 给沙皇的报告
克里木战争(1853)
材料四: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 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
斯军事上:克里木战争惨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 后和腐朽,国内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 的新思潮
直军接事原上因:克国里内木矛战 盾争 激惨化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主观上: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2)推动俄国缓慢的政治变革
(3)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促进军队近 代化。
2、局限性:改革后,俄国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
余,改革对农民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农 民负担仍旧沉重。
主干问题巩固 1 、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 、列举“二一九”法令的内容 并进行评价 3 、分析农奴制改革是如何促进 俄国近代化进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新知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高频考点·巧解密
课后习题解答 创新演练·大冲关
[主旨概括]19世纪中期,面对工业文 明的冲击,为了摆脱落后局面,富国 强兵,俄国、埃及、中国、日本纷纷 进行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大量 的封建残余,使俄国落后于其他资本 主义国家;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 革使埃及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但由 于穆罕默德·阿里的穷兵黩武,导致 改革最终失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 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最终走 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戌 变法却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
返回
3.在掌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运用 历史比较的学习方法,从而形成对历史上众多改革所表现出 的历史多样性的认识,更理性地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 历史上的作用与地位。
4.可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归纳戊戌变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影 响。要注意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比较,从社会背景、力量对 比、方式手段、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853年 发动战争 法国和英国加入土耳其一方作战,战争很快转到俄国
1854年 的 克里木半岛 进行 英法联军攻占俄国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俄国
1856年 被迫签订《 巴黎和约 》 ②战争影响:表明俄国经济和军事落后,农奴制改革势
在必行。 (4)准备工作:成立“ 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 ”,发起酝
酿农奴制改革的大讨论。
返回
(2)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实现了生产 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 有了较快的发展。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提高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 业革命的扩展。
返回
2.局限性 资产阶级改革任务并没有完成。 (1)“解放”法令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 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2)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暴的掠 夺性和欺骗性。 (3)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历史日后具有军事封建主义的 特点,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返回
[学法指导] 1.注意联系俄国历史的发展线索和世界其他国家近代化 的特点;分析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作用和特点。运用历 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评价这次改革。注意通过阅读课 本的补充资料和图片,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
2.要注意了解明治维新发生时日本的内外背景,认识日 本明治维新的主要特点,将其放在世界大环境中复习把握。
返回
1.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
要是因为它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返回
[拓展升华] 1861年改革是封建统治者在工业化潮流冲击下被迫进行 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不仅没有按照农民的愿望和革命民主 主义者的主张进行,也没有按照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方案进行, 而是更多地按照贵族地主的要求进行,致使改革保留了大量的 封建残余。但1861年改革为俄国结束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 业开辟了道路,俄国由此开始了新的资本主义时代。
返回
(3)地方自治: ①内容: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 杜马 , 由选举产生。 ②影响:保证了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 据主导地位;地方自治机关对本地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未触 动原来的政府机构。
3.评价 (1)促进俄国 资本主义 发展,是俄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 步骤。 (2)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对 农民 严重不公。
返回
2.内容 (1)“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 ①时间: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 ②内容:农民无条件获得了 法律上 的人身自由;农民 可以通过赎买 获得一半土地。 ③影响:使农奴获得“解放”,但却受到 村社 的束缚。 (2)司法改革: ①内容:颁布《 司法章程 》,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②影响:培养了法律人才,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有所增 强,但改革进展缓慢,普通群众不具备法律意识。
返回
(2)思想启蒙:变革呼声日益高涨 ①贵族青年军官:发动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 十二 月党人 ”起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 ②“知识分子”群体:以 赫尔岑 等为代表,揭露和抨击 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3)军事失利:克里木战争一败涂地
返回
①战争进程: 俄国以保护生活在土耳其的东正教徒为名,对 土耳其
返回
返回
知识点
知识要素
识记 理解 运用
1861年俄国改革的必要性和
改革背景
√√
准备工作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内容, 改革内容
认识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
分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
改革影响
√√
国近代化过程的影响
返回
返回
一、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背景 (1)制度根源: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发展 ①农奴状况:没有人身自由,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②阻碍表现: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农奴 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难以扩大。
压 改革
动;军队哗变
返回
2.内容 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 村社 ,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 过定额的份地。
3.影响 土地改革促成了经济大发展,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 盾愈发激烈,沙皇俄国处于革命的前夜。
返回
返回
返回
一、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 1.进步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①经济上: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 市场和资金。 ②政治上: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 联合专政。 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背景
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
事件
概况
性质 结果 影响
日俄 战争
1904~1905年,争 夺朝鲜和中国东北 而进行的帝国主义 战争
帝国 主义 战争
再次动摇 俄国
了沙皇政 战败
府的根基
开始于“ 流血星期
1905年
日 ”事件,城市罢 资产阶级性
遭沙 皇镇
沙皇政府 再次进行
革命 工、罢课;农民暴 质的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