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适配子及其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核酸适配子的研究

核酸适配子的研究于东泽北华大学医学检验学院08级2班46号摘要: 核酸适配子是采用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 SELEX) 技术从随机单链寡核苷酸库中筛选出的能与靶物质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配体。
核酸适配体由于具有精确识别、易体外合成与修饰等特点, 它已在基础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以及新药研发等诸多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鉴于其特有的性质, 它们将在环境毒理研究及相关领域, 如环境毒素的快速检测、生物体内毒性评价、毒性阻断研究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适配子,肿瘤,SELEX1. .适配子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适配子感受器在诊断发展方面具有许多优点,其作为生物组分在诊断应用中提供了许多有利因素,例如未经修饰适配子具有易再生的特点,另外,适配子的易标记性使其在诊断中更具灵活性。
如今的许多临床诊断技术仍然依赖于免疫学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除了这些经典的检测外,可以利用核酸适配子检测蛋白、细胞及分子成像,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2 核酸适配子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2.1 抗凝血作用由于核酸适配子的作用方式是直接结合并抑制已经存在的蛋白的活性,并且具有相对的安全性,价格适中等优点,正成为一种新型抗凝药物。
2.2 抗病毒特异针对病毒外膜蛋白、整合酶、逆转录酶等的适配子均可用于抗病毒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包膜糖蛋自由一个外部糖蛋白(gp120)和跨膜域(go41)组成,并在病毒进入到细胞中的重要作用。
2.3 抗增殖作用血管生成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flsCt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ⅦGF)是血管生成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大多数实体瘤和某些病理情况下升高。
[2]3核酸适配子在肿瘤学研究中的应用3.1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actor,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调节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核酸适配体在肿瘤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核酸适配体在肿瘤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胡燕;杨先达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12(032)003
【摘要】核酸适配体是一类通过指数级富集的配体进化技术(SELEX)获得的能以较高的亲和力与各类生物靶标特异性相结合的单链DNA或RNA.利用细胞-SELEX (Cell-SELEX)技术筛选出来的核酸适配体越来越多的作为靶向分子应用在肿瘤细胞检测、靶向药物载体和siRNA的研究中.体内外研究证明,核酸适配体作为靶向分子能用于肿瘤细胞的体外检测和肿瘤组织的体内成像,并能显著提高药物或siRNA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页数】4页(P345-348)
【作者】胡燕;杨先达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生理研究室,北京100005;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生理研究室,北京10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1
【相关文献】
1.核酸适配体在病原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贺宏斌
2.核酸适配体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王佳齐;吴倩倩;郑晓雪;李
倩
3.核酸适配体技术在食品危害因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徐婧婧;纪晗旭;李雨枫
4.核酸适配体技术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莫永福
5.核酸适配体技术在食品危害因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徐婧婧;纪晗旭;李雨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内核酸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体内核酸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的疾病,它的早期检测和预防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对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肿瘤的检测中,核酸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
这是因为核酸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操作简便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因此在肿瘤的筛查和诊断方面广泛应用。
一、核酸技术在肿瘤诊断中应用的背景早期的肿瘤检测主要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检测结果不稳定、较为复杂、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等。
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将核酸技术应用到肿瘤的筛查和诊断中。
二、核酸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种类在核酸技术中,主要包括PCR、RT-PCR、芯片检测技术、FISH技术等多种手段。
其中,PCR技术是检测肿瘤DNA的一种有效方式,而RT-PCR技术则是检测肿瘤RNA的一种有效方式。
芯片检测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标志物,因此在多种肿瘤的检测中应用广泛。
FISH技术则是一种对染色体异常检测的一种有效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对患者的基因变异作出判断。
三、核酸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优点核酸技术有很多明显的优点。
首先,核酸技术对于检测肿瘤的特异性很高,因此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核酸技术的检测速度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对于早期肿瘤的筛查和诊断具有极大的帮助。
此外,核酸技术的操作简单,可以大大减少人力成本。
四、核酸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核酸技术在肿瘤的检测和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临床上,医生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中的核酸,判断是否患有肿瘤,甚至可以判断肿瘤所在位置、肿瘤的类型、肿瘤的侵袭程度和肿瘤的预后等相关信息。
另外,在肿瘤治疗中,核酸技术也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判断疗效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五、核酸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局限性虽然核酸技术在肿瘤的检测和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核酸适配体在医治肿瘤中作用

核酸适配体在医治肿瘤中的的作用江西理工大学邹涛摘要:核酸适配体是一类能够特异性地和靶物质结合的寡核苷酸序列。
它可作用于蛋白质、金属离子、小分子化合物、细胞膜表面受体等靶标。
该寡核苷酸序列能够是RNA也能够是DNA,较其他识别分子而言,适配体具有性质稳固、易合成、易标记、分子量较小和目标分子普遍等优势。
其结合能力可与抗体相当乃至更强, 并可结合各类药物及载体构建多元复合靶向给药系统用于肿瘤靶向医治, 在生物医学领域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关键词:核酸适配体;肿瘤医治;量子点1990年,Ellington与Szostak及Tuerk与Gold挑选出了能与T4 DNA聚合酶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结合的随机寡核苷酸,并命名为核酸适配体(aptamer,Apt),该挑选方式被命名为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原理是第一构建容量庞大的随机寡核苷酸序列库,然后通过量轮结合和洗脱,从中挑选取得能够和靶标物质高亲和力结合的寡核苷酸。
核酸适配体是通过折叠形成特定空间结构而与靶标结合,其亲和力可与抗体相当,亲和常数(Kd)可达纳摩尔或皮摩尔水平。
最近几年来,核酸适配体受到科学家的普遍关注,由于其分子量较小、可化学合成、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其在基础、临床、药物开发中的研究不断增多,愈来愈多的针对生命活动中重要分子的适配体被挑选出来,各类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分析方式和技术也有报导,核酸适配体在生物医学、疾病诊疗领域已显示出广漠的应用前景。
靶向配体在抗肿瘤药物靶向传递方面有专门大的应用潜能,其对靶分子结合的选择性可给予抗癌药物靶向特异性,同时增加药物在病变组织内的富集。
核酸适配体可体外合成且易于修饰,同时因其带负电荷,在体循环中很少参加非特异性彼此作用。
它们对靶物质可高亲和力并特异性地结合,使其具有高的穿透性。
抗肿瘤药物一样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提高药物摄取量是其有效性的关键。
纳米粒子能通过细胞内吞途径进入细胞,若是将核酸适配体连接到纳米粒子表面,药物靶向肿瘤细胞后,可介导内吞发生,有利于提高药物摄取量,这种给药方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新型核酸药物的研发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核酸药物的研发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研发新型核酸药物成为了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尤其在肿瘤治疗中,核酸药物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新型核酸药物的研发以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一、新型核酸药物的研发1. 传统核酸药物的缺陷在传统的药物研发中,化学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占据了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药物的缺陷也渐渐凸显出来。
比如,传统药物的针对性不够强,会导致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药物的代谢产物有毒性;针对对抗突变细胞的药物可能在应用中出现耐药问题等。
2. 新型核酸药物的种类与传统药物相比,新型核酸药物不仅具备更好的靶向性,而且更适合在肿瘤治疗中应用。
具体来说,新型核酸药物的种类包括:(1) RNA干扰 (RNA interference, RNAi)RNAi是一种独特的靶向基因治疗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介导RNA分子的降解实现基因的靶向沉默,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近年来,RNAi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前和临床试验,并且取得了一些有前途的研究成果。
(2) 编辑基因 (Gene Editing)编辑基因是一种利用人工合成的DNA序列来对基因进行修饰的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a) CRISPR-Cas9: 利用细菌天然免疫系统中的CRISPR-Cas9技术,人工合成特定的RNA序列,将其送入人类细胞内。
RNA序列可以引导Cas9酶在基因组中切割特定的序列,进一步诱导细胞完成DNA的修改。
b) TALEN: 这种技术利用人工构建的转录激活子样列(nuclease) 来对特定位点的基因进行剪切和修复,从而实现人为调控治疗。
(3) miRNA (micro RNA)miRNA是一种短链RNA,可以直接影响基因的表达。
研究表明,miRNA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miRNA的介导,能够达到针对肿瘤细胞、靶向性强的治疗效果。
核酸适体精准修饰及其在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核酸适体精准修饰及其在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2023-10-27•核酸适体的概念与特性•核酸适体的精准修饰技术•核酸适体在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展望与挑战•应用案例分享目录01核酸适体的概念与特性•核酸适体是一类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单链DNA或RNA序列,能与靶标分子发生可逆结合。
它们通常通过指数富集配体库技术(SELEX)筛选得到,并可进行化学修饰和偶联,以实现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核酸适体的定义•核酸适体通常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库技术(SELEX)从随机文库中筛选得到的。
SELEX过程包括将随机DNA或RNA文库与靶标结合,然后通过PCR或逆转录PCR进行富集,重复此过程多次以得到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核酸适体。
核酸适体的来源与筛选核酸适体的稳定性与亲和力•核酸适体的稳定性取决于其化学修饰程度和环境因素,如pH、温度、离子强度等。
亲和力则取决于其与靶标分子的结合力,通常用解离常数(Kd)来表示。
高亲和力和高稳定性的核酸适体在靶向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02核酸适体的精准修饰技术总结词化学修饰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对核酸适体进行修饰的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灵活的特点。
化学修饰技术详细描述化学修饰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对核酸适体的碱基、糖和磷酸骨架进行修饰。
其中,针对碱基的修饰可以实现精准的定点修饰,而对糖和磷酸骨架的修饰则可以改变核酸适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稳定性、溶解性和细胞通透性等。
化学修饰技术的优缺点化学修饰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高效快速和灵活多变等优点,但也存在修饰后产物的纯度难以控制、修饰位点难以精准控制等缺点。
基因工程修饰技术总结词基因工程修饰技术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核酸适体进行修饰的方法,具有定点精确、高效等优点。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基因工程修饰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核酸适体的基因序列来实现修饰,包括定点突变、插入、敲除等技术。
该技术可以实现核酸适体的精准修饰,提高核酸适体的亲和力、稳定性和细胞通透性等。
适配子介导转运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韩 芳 丽 等 :适 配 子 介 导 转 运 在 肿 瘤 靶 向 治 疗 中 的 研 究 进 展
67
配子因其对靶点的高选择性逐渐成为疾病靶向治疗 领域的研热 点 之 一 . [2G3] 其 中 适 配 子 类 靶 向 治 疗 药 物哌加他尼钠已经 通 过 FDA 认 证 批 准 上 市 并 在 临 床上取得了肯定疗效 . [4] 适配子作为识别患病位 点 或调节生物标志物 的 靶 向 配 基,能 特 异 性 刺 激 或 抑 制相应靶点,是非 常 理 想 的 靶 向 介 导 转 运 剂. 本 文 对适配子介导转运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作 一综述.
JiangxiInstituteofGastroenterologyand Hepatology,Nanchang330006,China)
ABSTRACT:AptamersaresingleGstrandedoligonucleotideligandsofbioligicalmoleculesandare selectedbysystematicevolutionofligandsbyexponentialenrichmentfromasyntheticlibraryof randomsingleGstrandedoligonucleotides.Thispapersummarizedtheconnection modes,therapeuG tictargets,curativeeffects,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aptamerGmediateddeliveryintargeted chemotherapy,nucleicacidtherapy,photodynamictherapyandphotothermaltherapy.Thedelivery system targetingaptamersdevelopsrapidlyintumorGrelatedtargetedtherapies,butstillfaces manychallenges.ThescreeningofhighGaffinityaptamerswithmoretargets,improvementofbindG ing modeofaptamerswithotherdrugs,andameliorationofdrugpharmacokineticsarethefocus ofthepresentwork. KEY WORDS:aptamer;mediateddelivery;tumor;targetedtherapy
核酸适体探针对血液肿瘤细胞的识别及其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核酸适体探针对血液肿瘤细胞的识别及其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血液肿瘤是指发生在血液系统或造血器官的一类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
对于血液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基于核酸适体技术的诊断及治疗已经成为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核酸适体是一类自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高度特异性、亲和力和稳定性的核酸分子,可以通过选择性地与靶分子相互作用,实现多种生物学功能。
因其具有许多优势,如化学合成简便、灵敏、特异性高、适应范围广等,近些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检测、治疗和分子影像学等领域。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本研究旨在设计并合成一种针对血液肿瘤细胞的核酸适体探针,在高选择性和敏感性的条件下,对肿瘤细胞进行识别和定位。
此外,本研究还将探究该核酸适体探针的稳定性,优化其合成、保存和运输的条件,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持。
目前,传统的肿瘤细胞诊断方法较为局限,不具备足够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在早期肿瘤诊断和定位上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研发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敏感性的核酸适体探针,对于血液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将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研究内容和方案1. 核酸适体探针设计与合成基于肿瘤细胞特异性的表面分子或细胞内信号通路,设计一种针对血液肿瘤细胞的核酸适体探针。
根据设计,合成核酸单链并进行修饰,合成包括其在内的一系列前体物质,最终得到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核酸适体探针。
2. 核酸适体探针的优化及稳定性研究对核酸适体探针的设计和结构进行优化,如改变骨架序列,更改探针的修饰形式等,以提高其特异性和亲和力。
同时,对核酸适体探针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包括寿命、储存条件和运输条件等,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 核酸适体探针的应用研究应用该核酸适体探针对不同类型的血液肿瘤细胞进行识别,包括白血病、淋巴瘤等,并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
基于核酸适体探针的定量和定位等技术,对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