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大众传播的过程

“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哈罗德· 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他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 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第二,他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 和“三功能说”。
第三,他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 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
解码者:与编码者作用相反,负责将编码者编译过 的符号还原为接收者能够理解的讯息存在 形式。 接受者:是传播的目的地与终端。 反馈:介于信源与接受者之间的一种结构,是由接 受者在接受讯息后对信源的一种后续的反向 传播。信源可以利用反馈来对后续传播做出 相应的调整。
解码者和接受者的不同
1、人与人的对话:解码者和接受者是同一个人
宣传的技巧
5、平民百姓法(plain folks) 平民百姓法是指某讲话者企图让受众相信他或她的想 法是好的,因为这些想法是“人民的”的想法,是“普通 老百姓”的想法。
广告:需求是创造出来的
美国棱镜门:政府——美国人民的安全需要
1、显性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
媒介,反馈
2、隐含要素
大众传播的隐含要素
信息来源
传播关系 传播环境 传播目的:(1)分享信息 (2)传授知识 (3)愉悦情感 (4)改善关系 (5)改变态度 (6)促成行为 传播效果:这种在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等各个方面所
发生的某种变化
传播技巧:各种策略、战术和手法
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赤化
国民党称呼共产党——共匪
五毛党、自费五
“毛主义”
在国外,“毛主义”这个用法早在1960年代就开始出
现,通常被带有敌意地用来描述支持毛泽东和他的共产主
义形式的党派或个人。
考研传播学解析传播过程模式

考研传播学解析传播过程模式传播过程模式是指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做出解释。
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
一、直线模式:"5W"模式,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
香农—韦弗模式,1949年,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过程模式,被称为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或香农一韦弗模式。
直线模式在阐述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之际具有明显的缺陷: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而人类传播活动中,这种转换是常见的。
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直线模式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二、循环和互动模式:1、循环模式其特点是: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2、大众传播模式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
3、互动过程模式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1.直线模式:这种模式是最简单直接的传播模式,信息从一个源头开始,通过单一的传播路径传递给一个或多个接收者。
这种传播模式类似于单向传递,源头控制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接收者被动接受信息。
2.循环与互动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信息的循环和互动,传播者和受众可以互换角色,而且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参与传播过程。
3.大众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模式强调大众媒体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信息的传递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受众群体广泛。
以上是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播模式。
传播学的六种传播模式

传播学的六种传播模式
传播学的六种传播模式如下:
1.单向传播模式:也被称为线性传播模式,信息从发送者传递到一个或多
个接收者,传播是单向的,没有反馈或互动。
这种模式常见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
2.双向传播模式:指信息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流。
这种模式
适用于面对面的交流,例如对话、面试等。
3.互动传播模式:指信息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流,并立即得
到反馈。
这种模式适用于在线聊天、社交媒体等互动性强的传播方式。
4.群体传播模式:指信息在一个群体内进行传播,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交流
和影响。
这种模式适用于会议、讲座等群体活动。
5.大众传播模式:指信息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媒体作为中介,将信息
传递给大量受众。
这种模式适用于广告、新闻报道等广泛传播的信息传递。
6.人内传播模式: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
动,例如自我反思、内心独白等。
这种模式是人类认识自我的方式,也是一切社会传播的基础。
这些传播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传播场景和目的。
理解这些传播模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播过程。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循环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的基础上提出的。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这个新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
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
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
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其缺点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授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
其次,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
是因为传播学内容玄奥而需要借助图像形式来传意?或者相反,因为传播学内容肤浅而需要借助图形来掩饰。
还是因为传播学更接近艺术而注重视觉效果。
或者因为传播过程的本质特别适合用图形来表述。
模式化(或图形化)的传播学更抽象还是更具象了。
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II、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是一种符号互动。
4、人际传播的动机可概括如下:(1)认识自我;(2)建立人际关系;(3)控制周围环境;(4)进行情感沟通一、组织与组织传播组织:人类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狭义)组织传播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郭庆光一、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为:1、传播信息;2、引导舆论;3、教育大众;4、提供娱乐二、拉扎斯菲尔德的大众传播负面功能分析1、大众传播持续不断的宣称(只肯定不批判,只反复传播一些内容而对于另一些内容不予传播)会使人完全丧失辨别力,从而不假思索的顺从现状。
大众传播学 第四讲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P53) 优点: 1、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 2、扩展了噪音的概念。 3、适用范围普遍。 缺点: 该模式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 过程的范畴。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形式上体现为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 是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各环节和要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 向依次执行功能。 体现为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连结。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 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过程的结构特点是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 链式连结。
以上说明,对传播过程不仅要进行微观的考察,而 且必须进行中观的和宏观的综合考察。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一)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 1959年,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在《大众传 播与社会系统》中提出。(P55)
• 任何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 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 • 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 播是一个复杂面有机的综合系统。 缺点:不够详细。
1.“循环模式”: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1954)一文中,在奥古斯德观点启发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 。
优点: 1、传播双方都作为主体。 2、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3、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
缺点: ① 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关系中。 ② 体现人际传播特点,却不适用于大众传播。 施拉姆意识到这些问题,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出: 2、大众传播过程模式(P53) 模式体现出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双方存在着传达和反馈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信源相连接,又通过讯息与受众相 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 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的连结性与交织性。
1.1.4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1)

大众传播的过程

——五粮液广告 ——清华大学宣传片
——新加坡旅游广告:该片中显现了什么元素
宣传的技巧
假如让你拍摄广科的宣传片,涉及到广科 的学生宿舍,你如何使用光辉泛化法?
假如今天是中国全国两会开幕的日子,你 会选取什么镜头进行报道?
宣传的技巧
3、转移法(transfer) 转移法是将某种权威、约束力,某一 令人尊敬和崇拜的事物的威信转移到其他
5.奶粉:从食品到毒品;
6.专家:从内行到流氓; 7.表哥:从亲戚到贪官; 8.干爹:从长辈到老公; 9.秤砣:从量器到凶器;
10.临时工:从无能到万能。
宣传的技巧
2、光辉泛化法(glittering generality) 光辉泛化法指将某事物与好事物或好字眼联系在一起, 借好事物或好字眼的光,使我们不经证实而接受或赞 同这一事物。它又称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墙砖
二手烟的受害者
素食美食节
素食美食节
宣传的技巧
4 、证词法是指要让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 厌的人说出特定的观念、节目或产品,或说 人的好话或坏话。 明星广告 票房毒药
3月13日,王学兵涉毒事件引发大众热议,由他参演的几 部影视戏剧作品将何去何从,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尤以陈 建斌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一个勺子》最受瞩目。该片曾 获得金马奖五项提名两项大奖,品质和口碑都被广泛传播, 如果面临不能上映的命运,整个团队所付出的心血都将付诸 东流。 本来估计也就是一部上映了大概也没有多少人会去看的 “炮灰”文艺片(想想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的娄烨电影 《推拿》),即便是在去年金马奖荣归,蒋勤勤为爱夫泪洒 现场的巅峰时刻,《一个勺子》所引发的关注度和在公众知 晓度都不如今天。大众对于文艺男中年陈建斌怀揣15年的导 演梦一朝兑现的兴趣,远没有看另一个文艺男中年、陈建斌 的同学王学兵15年吸毒史一朝被“群众”举报可能遭致一连 串与其相关的作品损失1.5亿元来得热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1)媒介组织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2)媒介组织与信息源相连,又与受众相连;
3)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彼此间有特定的传播关系;
4)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有系统模式的特点。
一:汪峰微博发布离婚感言,王菲李亚鹏离婚消息传出,类似的消息,众多接受者从感性上对王菲和李亚鹏离婚更感兴趣,对此进行解释扩散,从而此消息被顶上头条
二:汪峰对章子怡表白,恒大夺冠,恒大夺冠更具吸引力,接受者对此进行扩散,汪峰表白消息被压
三:汪峰发布新歌,多位娱乐圈明星公开恋情或婚讯,大众对后者更感兴趣,进行扩散,汪峰又没有登上头条
四:汪峰三次与头条无缘被网友调侃,吐槽,章子怡转发微博,为其打气,各种关于汪峰的话题,吸引大众眼球,被大众扩散,汪峰终于登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