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顾城诗歌的审美意象
送你一轮明月赏析

送你一轮明月赏析摘要:一、引言:介绍《送你一轮明月》的诗意背景二、诗歌内容概述:分析诗歌的主题、意境和表达手法三、诗歌意境赏析:深入剖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四、诗歌的艺术价值:阐述《送你一轮明月》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五、结语:总结诗歌带给读者的启示和感悟正文:【引言】《送你一轮明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顾城。
这首诗歌以深邃的意境、独特的表达手法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首美妙的诗篇,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哲理。
【诗歌内容概述】《送你一轮明月》通过描绘一轮明月、一溪清流、一朵白云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以明亮的月光为主线,将各种自然景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这幅画卷中,诗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心态,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意境赏析】诗中的明月象征着光明、美好和纯洁,而清流、白云等自然景象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轮明月为载体,将自己的心灵升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同时,诗歌中的意象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如明月代表着内心的光明,清流代表着生活的清澈,白云则象征着诗人的纯洁心灵。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优美的意境,令人陶醉。
【诗歌的艺术价值】《送你一轮明月》在我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手法、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同时,这首诗还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世界和精神追求。
【结语】《送你一轮明月》以其优美的诗篇、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象,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会到人生的哲理。
在繁忙的生活中,让我们把握每一个宁静的时刻,品味诗歌的魅力,感悟人生的真谛。
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提要: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含蓄、温婉的诗歌中表现出的童真的可爱、无奈的压抑、渴望的释放无不令人称赞和感叹。
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对生命的品读融入意象中,才使得他的诗歌散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其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在当代诗歌的创作中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顾城;意象;生命意识。
吴晓曾说:”生命意识就是由生命引发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思考。
”[1]人的存在问题的最大障碍就是生命的悲剧意识,即一旦生命降临,到最终的结果必然走向死亡,但悲剧意识并不是生命的根本意识。
尼斯尔曾说:”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
”[2]可以说面对生命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是思考者,但这种思考更多地出现在童年时期,当我们意识到有生便有死这一问题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则被琐事掩盖而被我们逐渐忽略。
诗人毕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试图用有限的生命去解读这一问题。
诗人是心灵的受难者,而作为诗人的顾城用诗更是用生命诠释了这种思考。
诗歌和生命对于顾城来说是一个整体,他曾说”诗可写可不写,它到人间来不由诗人决定,由它自己决定。
”[3]这话似乎有点玄,但从另一个的方面来理解即诗的产生不是刻意做作的,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生命自然而然形成的。
诗的产生是一种生命现象,诗创作是一种思考和存在的方式。
顾城的诗歌创作从始到终一直贯穿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无论生或死,喜或悲,无不渗透着内心对生命的思考。
顾城是一位天才诗人,到七八岁,顾城就预感到:”我将来是诗人!”一次在小学班上被老师指名朗诵诗歌,顾城回忆说:”我被自己的声音震动了。
我不知是怎么结束朗诵的,只记得坐下来时,必须用手按住膝盖,才制止那激动的颤抖。
”[4]这是诗歌的力量与诗人天性撞击的结果,天才的诗歌原子早已潜藏在其性格、气质中,流淌在血液里。
顾城的生命幻想曲诗歌鉴赏

顾城的生命幻想曲诗歌鉴赏1. 诗歌背景与风格顾城,这位被誉为“现代诗歌的诗神”的人物,真的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
他的诗歌像是深夜里的灯塔,照亮了那些被黑暗包围的角落。
顾城的《生命幻想曲》尤其引人注目,它就像是他心灵的一次大爆炸,闪耀着异样的光芒,让人既惊讶又迷惑。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首诗有点像极了那种突如其来的霓虹灯,不经意间就闪现在你面前,把你整个人都给惊艳住了。
顾城用他的独特风格,把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读了之后感觉就像是喝了一杯强烈的咖啡,刺激又令人上瘾。
2. 诗歌主题与情感顾城的《生命幻想曲》这首诗,探讨的其实是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说白了,就是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种大命题。
他用一种很梦幻、很虚无的方式,展现了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你可以看到他在诗里不停地玩弄各种象征和隐喻,就像是在炫耀自己的魔法,时不时还给你来个出其不意的转折,让人眼前一亮。
顾城的文字就像是一场绚丽的烟花秀,美得让人心醉,却又让人看不清楚真实的自己。
他对生命的感悟深邃而复杂,仿佛在告诉我们: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幻想,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幻想中的演员。
3. 诗歌语言与表现手法顾城的语言,简直可以用“天马行空”来形容。
他的诗歌不像传统的诗那样一板一眼,而是自由得像风一样。
你看他的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力和令人瞠目结舌的描绘。
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像是被拖进了一场奇幻的梦境,所有的规则都不再适用。
在《生命幻想曲》中,他用了一种很梦呓般的语言,像是在耳边低声细语,充满了隐秘的暗示和情感的波动。
比如他常常用“月亮”、“星星”这些意象,来表达他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些元素加起来,就像是把一幅普通的画卷,给装饰成了一幅绚烂的艺术品。
4. 诗歌中的情感表现这首诗歌的情感,真的是层层叠叠,犹如山间的云雾,时而浓重,时而轻盈。
顾城通过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既梦幻又真实的情感体验。
他好像在用诗歌告诉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时常会觉得自己像是一只漂流的孤舟,在无边的海洋里徘徊。
顾城诗歌中的意象艺术概述

内容摘要:顾城诗歌属于朦胧派,并且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被誉为“童话诗人”,他有着一颗童心,用纯真的眼光去观察世间万物,他眷恋着美丽的大自然,云彩、太阳、山川等自然万物都是他歌颂的对象,以此来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顾城的诗歌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他的诗歌中各种各样的意象更是出彩之处,使得诗歌意义丰富,韵味独特,读起来回味无穷,本文从顾城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以期展现其诗歌中精妙的意象艺术。
关键词:顾城诗歌意象AbstractGu Cheng's poetry is hazy, and is a representative poet of misty faction, known as the "poet", he has a childlike heart, with innocent eyes to see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he loved the beauty of nature, the clouds, the sun, the mountains and other natural things are in praise of the objects, in order to express his perception of life. Gu Cheng's poetry has a unique style, a wide variety of his poetry is good, makes the significance of poetry is rich, unique flavor, read the image from the lead a person to endless aftertastes, in Gu Cheng's poems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show the image art of subtle poetry in which.Key word: Gu Cheng poetry imago目录一、顾城的诗歌创作--------------------------------------------5 (一)前期:睁开眼睛看世界------------------------------------5 (二)后期:闭上眼睛世界与我无关------------------------------5二、顾城的人生信仰和其诗歌作品中意象的关系--------------------5三、顾城诗歌创作中表现意象的手法------------------------------61、抽象表形法-------------------------------------------------62、物象叠合法-------------------------------------------------73、象征隐喻法-------------------------------------------------74、感觉沟通法-------------------------------------------------8四、顾城诗歌创作中意象的审美意识------------------------------9 (一)顾城诗歌中意象的死亡意识--------------------------------9 (二)顾城诗歌中意象的生命意识--------------------------------10 (三)顾城诗歌中意象的童话意识--------------------------------11 五、结语------------------------------------------------------12参考文献------------------------------------------------------13 一、顾城的诗歌创作(一)前期:睁开眼睛看世界顾城前期的诗歌创作有着积极的出世态度,抱着极大的热情睁开眼睛看世界,如他于1979年发表的《一代人》,诗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两行诗句虽短,但是却深刻揭示了文革中年轻一代的命运,虽然那一代遭受了磨难,可是他们却没有绝望、悲观,而是在积极地寻找光明,这样就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执着探索者的形象,抒发了从文革中挣脱出来的无数年轻人的感情,除了《一代人》是关注现实的之外,还有《永别了,目的》、《结束》等等。
浅谈顾城

浅谈顾城摘要:顾城的诗篇闪动着诗篇和灵性的光辉,坦诚相对的心灵世界,以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向我们娓娓叙说着关于美好,关于纯净的种种传说。
也许他这种对自然,对世外桃源的钟情缺乏世界性的眼光,也无法将它上升到宇宙意识和生命形式层次,但正是他率真的个性和执著的童心铸造了他独特的诗歌世界,显示了他的超凡才气,并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
一、浪漫主义的“童话诗人”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因为他的诗歌总是充满了纯净明丽的意象、轻快自然的节奏和浪漫的童话色彩,因而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代唯一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与朦胧诗派的其它代表人物相比,顾城的诗显得纯真无瑕、纤弱纯净,尤其是他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和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
顾城自一九七九年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
作为当代新诗史上一位不可忽略的“重量级”诗人,毫无疑问,顾城是以他的朦胧诗奠定了自己在诗歌上的地位。
然而,他的寓言诗以及旧体诗同样也因含义隽永而倍受世人注目。
本文试着从其诗歌内容与艺术形式两方面来分析顾城诗歌前后期的转变。
二、顾城简介如果解读顾城诗歌的内容转变,那么了解顾城的生活经历就不是应该的,而是必须的了。
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十几岁时随父顾工下放山东昌北火道村,在那里他写下了许多小诗,这些诗歌的一部分被他抄在一个小本子上,并取名为《无名的小花》。
1974年顾城回北京并于当年在《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
1977年起重新进入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一跃而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980年初他所在的单位解体,自此顾城便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
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
后辞职隐居激流岛。
顾城诗歌赏析

顾城诗歌赏析顾城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广受读者喜爱。
他的诗歌不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充满了童真和梦幻般的色彩,以及对生命的独特思考。
顾城的诗歌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其独特的象征主义和意象派风格。
他善于运用自然界的景象和物象来象征和暗示人类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远和近》这首诗中,顾城用“云”和“鸟”的形象来象征自由和束缚,表达了对于自由和生命的渴望与追求。
同时,他的诗歌中也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和独特的意象,比如“在月亮上我砍下一棵树/它倾斜着生长/在荒野上”。
顾城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他以平淡质朴的文字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他的诗歌既不矫揉造作,也不媚俗取宠,而是用最真挚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
这种朴素而深沉的语言风格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除了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注,顾城的诗歌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一代人》这首诗中,他用“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诗句,表达了人类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寻找光明的精神追求。
而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这首诗中,他通过描述自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表达了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束缚的反抗。
顾城的诗歌还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他在诗歌中对于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如《长城》一诗中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反思,以及《捞月亮的人》一诗中对于人性自私、短视的揭示。
同时,他在诗歌中也不断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如《一代人》中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以及《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的“我是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这些诗句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勇敢寻找光明,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并为之努力。
总之,顾城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刻的内涵和真挚的情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独特感悟,也反映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社会的深刻反思。
顾城的诗全赏析

顾城的诗全赏析顾城的诗充满了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感性,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下是一些顾城的诗歌全赏析:1. 《远和近》: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思考和感受。
诗中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的距离,呈现出诗人对生命之间亲密疏离的感悟。
诗中的“你”和“我”象征着不同的人,而“云”和“山”则象征着自然。
诗人通过描绘云和山的距离,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关系。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的亲近和敬畏之情。
2. 《一代人》:这首诗是顾城对时代和历史的反思和审视。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认识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中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和光明的追求和理解。
诗中的“一代人”则象征着当代年轻人,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
3. 《简历》:这首诗是顾城的自我剖析,也是他对社会和人生的反思。
诗中描绘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诗中的“简历”不仅是指诗人的个人经历,也象征着人生的经历和历程。
4. 《感觉》: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感受和体验。
诗中的“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表达了诗人对灰色的感受和体验,也暗示了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的“感觉”不仅是指视觉上的感受,也包含了诗人对生命的各种感受和体验。
5. 《我会疲倦》: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生命的理解。
诗中的“我会疲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有限性和疲惫感的思考。
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呈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理解。
以上是一些顾城的诗歌全赏析。
顾城的诗歌充满了对生命、自然、社会、历史的思考和感悟,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浅论顾城诗歌艺术特点

浅论顾城诗歌艺术特点浅论顾城诗歌的艺术特点顾城的诗, 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正如这首一代人, 短短的两行诗句, 却清晰地勾画了一群探索者的坚定形象。
我暗叹诗人独特的想象,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仅仅是十几个字, 字里行间却还有着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意象。
在顾城的诗作中, 人们总能找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便是意象的呈现。
而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 这也是诗歌新艺术的中心, 它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 使诗人的抒情角度转移, 诗中的象征从表面看上去毫无联系, 也无所指, 但深层却有无穷的意蕴, 诗的感染力也就在于此, 早期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反复强调( 2)诗只能暗示, 如直呼其名, 诗的享受便减去四分这三。
是的, 诗的魅力不体现在直观和如实地描绘, 也不是在证明什么, 它总是在暗示什么, 象征性的加以启迪也是现代诗的一个重要特点。
象征手法与古典诗歌由此至彼, 言此意它的比兴手法极其相近, 从根本上说, 象征也是一种比兴, 或者比兴是象征的一种表现手法, 比是求诗的形象化, 兴是求诗的言外之意, 所不同的是象征手法经常巧妙地隐去被比事物, 诗歌主题也就呈现了多义性。
例如开头出现的小诗一代人 , 它是由黑夜 , 我黑色的眼睛等感性形象构成的意象组合, 它们既有其本身的客观意义,所代表的内在含义又都超越了这些词汇固有的客观意义, 加上题目的指示, 因而具有了强烈的象征性, 即黑夜象征置于那一代人心灵上的阴影, 眼睛象征一代人探索的眼睛, 双是渴望光明的眼睛, 而诗中的我则象征着一代人。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 诗歌象征的审美特性, 实际上就是意象的一种内在的美学特性。
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中的隐喻表现手法与象征一样也是具有其暗指性, 通过一个非直接的比喻来使情思或感觉具体化; 通过隐喻创造的意象, 诗人的情感往往藏得很深, 我们最先接触到的仅仅是意象的直观世界, 而要进一步体会幕后的心灵世界, 需要一段路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象征化的表现特征
美国学者劳·坡林指出:“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自身”。也就是说象征是通过某种形象暗示多种寓意,使之超越这种形象本身所带表的含义。
在顾诗中随处可见这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如《布林的档案》:“他一步跨出了摇篮/用一张干羊皮/作了公文包/里面包着一大堆高度机密的尿布/他开始到政府大厦去上班。”在艺术表现手法中,象征、通感、变形、意识流这些技法通常是不能完全区分开来的,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有很多共通之处。在上面的诗中,“摇篮”是指让人类幼年的孕育期,“跨出了摇篮”即是说走出了幼年、童年,迈向了成人世界,“干羊皮”指的是羊皮卷,是十分庄重的,原本拿着“干羊皮”作的“公文包”去政府机关上班应该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但那公文包里包的却是“一大堆尿布”,使之显得十分滑稽荒唐可笑,而且那公文包前的修饰词是“高度机密”,其调侃反讽的语气是十分显而易见的。在《布林好像死了》:“墓地上乒乒乓乓的/开出了正方形的花朵”。花开是无声无息的,但这里却用“乒乒乓乓”这个表示声音的词来指视觉上的花开的过程,“乒乒乓乓”此时已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听觉上的意义,更是一种思维的流动。这奇妙的语言组合,不能不说是诗人发挥了他奇特的想象力,虚拟的花开的声音实则是他的感觉、心理意识,是心理在发生变化,情感的微妙变化、升腾使人产生了幻听,他“将视觉、听觉、感觉融会贯通,打破了传统的理性逻辑,如能体会到意识的变化,也就会觉得翻逻辑的语言是合情合理的。”
浅析顾城诗歌的审美意象
顾城
,被称为“童话
诗人”,在他用诗歌
营造的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中,总是有许多外表美丽、纯净,又充满灵性和蕴藉的审美意象。
一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给许许多多经历过文革伤痛的人以莫大的精神鼓舞,也让顾城一下子站到了中国当代诗坛的中心。诗人凭借着他的聪慧,独到的心灵感悟,创作了许多让人感动、给人慰藉的诗歌,他的诗歌是一片“花与梦”的海洋,这其中有着许多独特的审美意象。
二、审美意象的内在寓意
既然顾城眼中的“神”是一种“绝对的信仰”,那么对于失去信仰或从未有过信仰的人来说重建或开始塑造心中的“神”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而敏感的诗人似乎很早就已经感受到这份隔膜对他造成的压抑感,他不得不发出声音,如《远与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虽然彼此很熟悉并且对望着,但“我”却仍然能捕捉到对方眼中那若有似无、漫不经心的神色,顾城在写人心理的距离时运用了“云”这个意象,“云”在空间距离上是十分遥远的,会让人感觉可望而不可及,从而带来心理上的苦恼、失落感,因而他选取的这个意象是十分恰当而有深意的。
一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审美意象
一、审美意象的选取视角
朦胧诗人舒婷曾为顾城写了一首《童话诗人》:“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在顾城营造的艺术世界里,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象。
顾城曾深受法国的法布尔和丹麦的安徒生的影响,法布尔的《昆虫记》向童年的顾城打开了活泼生动富有诗意的昆虫世界,以至于他时常如痴如醉地翻阅那本《昆虫记》,甚至将自己想象成一只小小的昆虫。
在《我们去寻找一盏灯》里:“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从黄昏迁来的野花/将变成另一种颜色。”这里的“灯”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信仰,它指引人前进的方向,找寻前进的道路,让人越走越开阔,若找到了它,那么昏暗的生活一定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一种充满鲜艳明亮色彩的生活,人也变得鲜活起来。这盏“信仰的灯”,就是“我们”要找的,也就是顾城终生一直在探寻的,只有这盏温暖的“信仰之灯”(“爱之灯”)才能让世间充满温情,让血液重新热腾起来,生生不息。
三、审美意象的特征
1异想化的形象特征
任何审美意象虽都是“以表达某种哲理为目的的,”但它毕竟不是哲理本身,它会借助某种具体的形象让人可观可感可品,同时,大脑中的虚的思维、哲理要化为实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就必须抓住一些共同的特征,使之变形、异化,从而让普通的读者也能感受到那多义、若有似无的哲思。
顾城的诗歌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总是用尽量浅显通俗同时又天真有趣的语言向人们传达他所体会、感悟到的一切。顾城诗歌中意象的形象特征最突出地体现了异想化,也即梦幻化。异想,就是一种变形,异化,它同样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的想象,但这种想象并不一定遵循人们普遍的思维轨迹,可以更加的天马行空,是以陌生化导致的阻距心理让人感觉新奇独特。在他的诗中,直接以梦为标题直接描摹梦境,或与梦有关描写梦的生发、延展的诗占据了大多数,如《梦曲》《风的梦》《生命幻想曲》,“我醒着,就梦见了一切”,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爱做梦,“以梦为诗,以诗为生”,他已然将诗歌当作了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
在朦胧诗派的诗人当中,顾城的诗不及北岛诗歌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广泛性以及思考政治人生的深刻性;也不及舒婷诗歌折射的人生姿态的可看性和情感方向的可信度。顾城的诗歌反映的社会生活是不宽泛的,甚至是狭窄的,所反映的维度也显得比较单一,但这并不能抹煞他的诗歌的美学意义,他的诗具有很鲜明的内倾性,自我心灵的指涉性,他的一生都在追寻美,追寻纯净的灵性,他用他的笔,他的手,他的心编织一个过于美好的富有童话色彩的梦境,他的童贞式的热爱,他孤独的反抗着世界的秩序,游离在生活的常规轨道之外,只为寻找他心中那纯粹的信仰(他的那盏“爱之灯”),好让爱能够让人体内重新流淌着温情的血液,跟随着他的笔触,你会发现原来万物都是通灵的,你可以摆脱自身的束缚,置身与一个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