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探讨
飞行器隐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飞行器隐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飞行器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飞行器隐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得飞行器不再容易被探测到,增加了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
一、飞行器隐身技术的背景在军事领域,飞行器隐身技术被广泛用于战略轰炸机、战斗机和无人机等作战武器上,使其在作战中能够摆脱敌人的掌握和攻击,增强其生存能力。
在民用领域,隐身技术被用于减少飞行器对地形与建筑物的影响,避免产生噪音污染,提升飞行器的安全性能,降低维护成本等。
二、飞行器隐身技术的应用1.战争中的应用飞行器隐身技术在军事作战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战机或导弹实现隐身、远程攻击、优秀的机动性和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性能。
如美国的F-35隐身战斗机就是一款搭载了隐身技术的先进战斗机,在常规的夜间和白天作战中都具有很强的优势。
2.民用领域的应用在民用领域,飞行器隐身技术被应用于无人机、民用航空器、高速列车等交通工具上,提高其在音响与空气污染等方面的性能。
例如: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多,除了用于科学研究,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高效、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以缓解交通拥堵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三、飞行器隐身技术的实现方式1.雷达反射物减少技术这种技术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使用具备特殊吸波特性的材料,来减少雷达反射物,从而达到隐形目的。
这个技术主要应用于航空器的外形设计上。
2.红外线探测器抑制技术它利用超薄镜片来抑制探测器所接收的红外线辐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
该技术主要应用在航空器的冷却系统和发动机等部分,来减少热量的辐射。
3.探测系统干扰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利用干扰仪来隐藏飞行器的位置,使得探测器不能正确地确定飞行器的位置,从而避免被攻击。
这个技术主要应用于战斗机和轰-6等飞行器上。
四、飞行器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飞行器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多功能和信息化的方向。
多功能化体现在了隐身、侦察、侦听、信息传输等一系列功能上,信息化则主要体现在了机载计算机、导航与通信系统的建设上。
飞行器隐身技术

“Dark star”无人侦察机 ——洛克希德马丁及波音公司
● 翼展 69英尺, 机长 15英尺 ,机高 15英尺, 发动机 William Rolls Fj44,最大升限45000英尺,亚音速,造 价1000万美元。
PETIT隐身验证机——法国
● 翼展2.4米,机长2.4米,空重60kg,最大飞行 距离150Km,亚音速0.5马赫。
武器装载性能
F-35飞机——洛克希德马丁
发展背景: ● 与F-22飞机进行“高低搭配”,更加突出“低成 本”的概念; ● 不寻求隐身性能的突破,而是把重点放在减少生 产和维护费用; ● 主要技术要求放在进一步降低隐身维修需求上, 使每次出动所需要的维修量不到0.5工时。
捕食鸟"Bird of Prey"—波音公司
常用雷达波段统计
雷达种类 UHF
陆基对空警戒 陆基火控制导 机载预警 33.3 机载火控
L
S
C
X
Ku
30 54.8
84.8
33.9 16.1 30.6 80.6
66.7
100
82.1 14.3 3.6 100
Ka 合计(%)
极化的概念
❖
极化的物理现象:
E 波导管 喇叭口
❖ 水平极化--电磁波的电场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 垂直极化--电磁波的电场方向处于入射面内
▪ 螺旋桨—泵喷 ▪ 浮筏技术 ▪ 管道消声 ▪ 消声瓦技术 ▪ 外形
雷达截面控制 低可探测技术
雷达站
雷达监视屏
预警机:E-3C
预警机:E-3C
E-2C鹰眼
鹰眼的雷达图
电子干扰--也是广义上的一种隐身
电子干扰机:ALQ99E
隐身飞机
航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航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航空发动机作为重要的航空设备之一,其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发动机的热管理需求、热管理系统的组成以及研究进展等三个方面,对航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进行探讨。
一、航空发动机热管理需求航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热管理。
其主要热管理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动机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发动机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发动机的燃烧室、叶轮、轴承等零部件,均有相应的温度限制。
因此,需要对发动机的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以保证其在可接受范围内运行。
2.燃烧室冷却燃烧室是发动机工作的核心部件,其中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会对其产生破坏性影响。
因此,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燃烧室进行有效的冷却,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3.润滑油冷却航空发动机中,润滑油的冷却对于其性能和寿命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润滑油冷却不足会导致发动机运行温度过高,从而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二、航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组成航空发动机的热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空气压气机出口进气导管空气压气机出口进气导管负责将压气机出口的高温气体引入发动机外部的热交换器。
2.燃烧室燃烧室是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内部的温度极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冷却。
3.燃气轮机进气导管燃气轮机进气导管负责将大气进气引导到燃气轮机内部。
4.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压气机出口的高温气体与燃气轮机的大气进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有效的热管理。
5.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冷却器负责将润滑油冷却后,回输到发动机内部进行润滑。
三、航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针对航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
以下是其中几项重要研究成果:1.传热优化一些学者通过对热交换器的传热机理和传热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了热交换器的传热效率和性能。
2.机电一体化设计针对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机械和电子部件的独立设计问题,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方案。
飞机隐身技术研究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讨论了现代隐身飞机所利用的几种常用的种隐身技术,重点介绍了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视频隐身技术,简要说明它们的隐身原理和隐身技术。
并且介绍了新型的隐身材料和新型飞机隐身技术的发展,最后论述了国外飞机隐身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身飞机、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视频隐身技术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use of modern stealth aircraft several common types of stealth technology, radar stealth technology, infrared stealth technology, video stealth technology,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their stealth and stealth technology. And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stealth aircraft stealth technology, and finally discuss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of foreign aircraft stealth technology.Keywords:Stealth aircraft, stealth technology, infrared stealth technology, stealth technology video目录引言31.隐身飞机的出现32.飞机隐身技术与原理32.1雷达隐身技术32.1.1雷达隐身技术原理32.1.2 雷达外形隐身技术42.1.3 雷达材料隐身技术62.2 红外隐身技术62.2.1 红外隐身原理62.2.1 红外隐身技术途径72.3 视频(可见光)隐身技术82.4激光隐身技术92.5 声波隐身技术103.正在探索的新型隐身材料与技术103.1新的隐身材料103.2几种正在探索的新型隐身技术11总结12参考文献12引言所谓隐身飞机(stealthaircraft ),就是利用各种技术减弱雷达反射波、红外辐射等特征信息,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的飞机。
航空发动机技术状态管理内容与实施要点分析

航空发动机技术状态管理内容与实施要点分析摘要:新形势下,技术状态管理属于复杂性武器系统研制历程中的产物,并且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随着高尖技术的不断延伸,产品的复杂程度开始不断的提升,传统理念下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延伸需要。
此时,就需要在技术状态管理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创新,加大过程管理建设。
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之后,结合现状,针对性的构建出对应的管理内容与要点,以此来促进研制、生产和使用的过程应用。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技术;管理内容;实施要点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延伸,航空发动机为了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增强对应的战斗力和保障力,就需要在改革设计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加大基础建设,不断进行质量的优化,安全性的有效改进[1]。
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状态管理包含的内容较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不断的提升。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航空发动机技术状态管理的过程中,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较起步的时间偏晚,在实施转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技术状态管理方法较落后,与先进的管理方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鉴于此,航空发动机技术状态管理内容如何?实施要点如何?就成为了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二、航空发动机技术状态管理内容与实施要点分析(一)开展技术状态管理工作总体思路从现实的角度看,航空发动机相比之下,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周期偏长,技术管理内容不足。
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技术状态实施有效的过程控制,那么才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满足研制的发展需求。
此时,可以看到,在研制的初期,需要先确认,之后,再对后续的内容实施科学的开展[2]。
主要围绕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的几点:技术状态标识内容,技术状态控制内容,技术状态记实内容,技术状态审核内容。
(二)技术状态标识工作内容与实施要点第一,从工作内容上看,在开始的时候,需要先确定对应的技术状态项、技术状态文件等内容。
之后,就需要对后期研制的过程实施很好的建设与导向,增强对应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科技前沿【摘要】隐身技术是当今世界战略防御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科学技术。
文章粗略的介绍了隐身技术、隐身材料的分类、原理,以及现在的发展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隐身技术,隐身材料,分类,战略,应用,前景。
【引言】在如今的科技领域,隐身技术和隐身材料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隐身武器也是不断出现。
隐身技术到底是怎样的,在这里就来粗浅研究一下。
【正文】1.隐身技术1.1隐身技术定义隐形技术俗称隐身技术,准确的术语应该是“低可探测技术”。
即通过研究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改变己方目标的可探测性信息特征,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方探测系统发现的概率,使己方目标,己方的武器装备不被敌方的探测系统发现和探测到。
1.2隐身技术分类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形、红外隐形、磁隐形、声隐形和可见光隐形等。
1.3隐身技术的主要技术途径采用独特的外形设计和吸波、透波材料,以降低飞机对雷达波的反射;降低飞机发动机喷气的温度或采取隔热、散热措施,减弱红外辐射。
雷达波吸收技术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发现目标及位置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雷达的发射机不断产生高频脉冲形成微波波束,当波束遇到目标物时,其中一小部分反射回来被吸收后,就会显示目标物的距离、方向、高度及图像等。
雷达为了能发现目标,要求有强的目标反射,而回波强度将取决于目标尺寸与工作波长之比。
如何使雷达失去监视作用呢?一方面采用散射、干涉等手段破坏雷达所发散的波束,如通过设计飞机独特外形使电磁波散射。
另一方面采用能够吸收雷达波的复合材料和吸波涂料等隐身材料。
红外控制技术该技术是为了逃避红外传感器发现目标,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降低飞机的红外辐射。
具体措施为,降低发动机的喷口排气温度和改变喷口方向,使发动机排气更干净,烟道气更淡;采用喷气或气动雾化式装置,使燃油充分燃烧,以减少红外喷泄;在燃油中加入添加剂如二茂铁及其衍生物,提高燃烧速度,充分利用热能,减少排气中的红外辐射;在飞机表面涂盖放射性同位素如钋等,使放射出的高能粒子在飞机周围形成等粒子屏以达到屏蔽和吸收红外辐射等。
新材料之隐身技术及材料的应用研究_

新材料之隐身技术及材料的应用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技术的研究及生产制造应用受到各国的重视。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下什么是新材料,新材料(或称先进材料)是指那些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的性能更为优异的一类材料。
新材料技术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术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 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术。
新材料按材料的属性划分,有金属材料、无机非多属材料(如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
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
按材料的使用性能性能分,按材料的使用性能性能分,按材料的使用性能性能分,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结构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以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 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抗辐照等性能要求;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磁、声、光热等效应,声、光热等效应, 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 。
新材料在国防建设上作用重大。
例如,超纯硅、砷化镓研制成功,导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使 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次提高到现在的每秒百亿次以上;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工作温度每提高100℃,推力℃,推力 可增大24%;隐身材料能吸收电磁波或降低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等等。
新材料技术被称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
我们今天详细讨论下隐身材料技术的诞生,至今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至今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摘要:隐身材料;它既非自然界中的材料,也并非来自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
英美研究人员发明的材料,英美研究人员发明的材料,是用来控制光线及物体周围其他的电磁射线,是用来控制光线及物体周围其他的电磁射线,是用来控制光线及物体周围其他的电磁射线,让这些让这些光线和射线给人“隐身”的感觉,就像是隐藏在太空的黑洞里一样。
美《航空周刊》分析隐身技术如何增强飞机的生存能力

5 0 ・ 防务视点
l鎏 堕 堑
女 ¨ 边 缘 、缝 隙 、机 体 表 1 『 1 『 的i - ) t l 起
或 机 身 材 料 的 改 变 )都 能 反 射 雷 达 波 。 因 此 ,在 隐 身 飞 机 『 , 1 勺 设 计 巾 ,必 须 用 导 电 橡 胶 或 填 缝 材 料
。
I J I { 代战机
儿 何 外 形 及 体 积 相 似 的 传 统 飞机
( 2)导弹 、炸 弹 7 f f I 箱r 十 1 J 典 外挂
的 RC S桐 似 。美 F 一 1 5 战. " - 4 . 机 前 视
RC S约 为 1 ( ) 方 米 ,俄 罗 斯 “ 一 2 7 ”
RCS ; 人 分 火
人
运 行的 x
『 _ 1 j 1 绕 隐 身技术 史『 月 价值 九 勺 争 论已
经 升级。 义啦 呵 t 新 分 析 厂隐 身技 术 的J 本 问题 、 界主 要战 十 J L l f 9
度 它 是 H标 的 假 想
{ , 川一
波段 ( 8~ 1 2 兆赫 坛 ) 足 L : I 他 探
覆盖 维修面板 周边 的缺 口或缝 隙 ,
以防_ 【 l 雷 达 波 传 导 中断 。
世 界 主要 战机 的 R C S
利 用 公式 可 以 计 算 址 } 简 单 外 形 物 体 的 RCS , 利 用 计 算 机 以 计 算 山 更 复 杂 结 构 物 体 的 RC S , 然 而, r f 1 干| { F 镜 面机 械 装 、
方米 。I ( s随 ’ 达f 号入 『 『 l 小 …。 达
达 敞 栈 秘
r J J 探 测 『 J 1 勺 度称 为雷达 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探讨
尚守堂1,2
,曹茂国2,邓洪伟2,杨胜男2,唐正府2,李锋1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100191;2.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沈阳110015)
摘要:隐身技术是提高军用飞机生存力、作战效能的有效手段。
航空发动机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是飞机隐身的重点和难点。
在对航空发动机红外、雷达隐身技术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对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指出了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和管理应重点开展发动机隐身要求和作战效能分析,加强发动机隐身专业体系建设,梳理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流程和路线图,注重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配套保障条件建设等。
关键词:红外隐身;雷达隐身;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及管理;抑制中图分类号:V218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477/ki.aeroengine.2014.02.002
Discuss on Aeroengine Stealt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HANG Shou-tang 1,2,CAO MAO-guo 2,DENG Hong-wei 2,YANG Sheng-nan 2,TANG Zheng-fu 2,LI Feng 1
(1.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2.AVIC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enyang 110015,China )
Abstract:The stealthy technique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military aircraft survivability and combat effectiveness.The aeroengine infrared stealth and radar stealth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art of military aircraft stealth.Based on the brief analysis of aeroengine infrared and radar stealth technology,some thoughts on aeroengine stealt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were obtained.The aeroengine stealth technology focuses on analyzing engine stealth requirements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alysis,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 stealth system,carding engine stealth technology research professional processes and the road map,and regarding on construction of the guarantee conditions of engine stealth technology research supporting.
Key words:infrared stealth;radar stealth;aeroengine;technology research and management;suppression
航空发动机
Aeroengine
第40卷第2期2014年4月
Vol.40No.2Apr.2014
收稿日期:2013-11-30基金项目:航空基金(2013ZA06001)资助
作者简介:尚守堂(1970),男,在读博士研究生,自然科学研究员,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隐身、燃烧、总体等研究工作;E-mail :sst606@ 。
引用格式:
0引言
隐身技术(Stealth Technology )广义上包括各种反探测技术,而严格意义上应为目标特征信号控制(signature control or suppression ,SCS )技术或低可探测性技术。
隐身性能和隐身化已成为现代和未来作战飞机必须具备的重要性能和显著特征。
在当今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作战飞机最主要的探测威胁来自于各种天基、空基、面基(包括地面和海面)的雷达和红外探测系统,其中雷达和红外探测器比例已经达到60%和30%左右;主要攻击威胁来自于空中、地面(海面)发射的各种雷达、红外制导导弹。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武器装备需求日趋强烈,国外飞
行器隐身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美国将飞行器及其动力装置隐身技术列为国家战略技术之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研究,并已取得大量工程实用成果,在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也加大了对飞行器隐身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投入力度;一些亚洲国家也已开始隐身飞机和发动机的研制工作[1-5]。
发动机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是飞机隐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飞机隐身工作的关注重点[1]。
发动机隐身包含后向红外、雷达隐身和前向雷达隐身,前二者是发动机隐身的重点。
3~5滋m 波段的飞机红外信号多由发动机喷管、加力燃烧室和涡轮等热部件和尾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