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音乐与固定乐思的创造者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音乐(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音乐(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C音是A宫调式雅乐音阶的( )。
A.闰B.变徵C.角D.变宫正确答案:C解析:A宫调式雅乐音阶是A、B、#C、#D、E、#F、#G、A,#C是第Ⅲ级音,为角。
2.调号相同的一组五声调式属于( )。
A.同主音调B.同宫系统调C.平行大小调D.交替大小调正确答案:B3.将减七和弦的根音降低半音后,其应为( )。
A.大小七和弦B.大七和弦C.半减七和弦D.小七和弦正确答案:A解析:减七和弦即减三和弦+小三度(五音与七音),那么根音降低半音后减三和弦变为大三和弦,即大三和弦+小三度成为大小七和弦。
4.在乐音体系中,G~bA两音称为( )。
A.变化半音B.变化全音C.自然全音D.自然半音正确答案:D解析: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及其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全(半)音叫做自然全(半)音;由同一音级的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半)音叫做变化全(半)音。
G~bA是相邻的两个音级构成的半音,为自然半音。
5.以下属于中国传统作曲技法的是( )。
A.顶真的手法B.模进的手法C.材料分裂的手法D.自由倒影的手法正确答案:A6.由于地区、民族不同对山歌的称谓也不同。
在山西河曲一带山歌被称为______;在内蒙被称为______;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被称为______;在苗族地区被称为“恰央”或____;在安徽大别山一带被称为“慢赶牛”或“挣颈红”。
有些地方仍称山歌如“客家山歌”或“兴国山歌”。
( )A.山曲飞歌爬山调花儿B.山曲爬山调花儿飞歌C.山曲花儿爬山调飞歌D.爬山调花儿山曲飞歌正确答案:B解析:山西的山歌有“山曲”“开花调”“卷席片”(也叫“烂席片”)等因地而异的不同名称;蒙古的民歌有长调、短调之分,长调常见的有“呼麦”,“爬山调”属短调;甘、青、宁一带的山歌被称为“花儿”;“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
西方音乐流派(2) 浪漫主义时期

11、李斯特对音乐的贡献
(1)他首创交响诗,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形式,采用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对后世的音乐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他创作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牙利民族特点,是钢琴音乐的典范作品,为后来的民族乐派的先声;
(3)他的超级练习曲创造了钢琴演奏领域的辉煌技巧,极大的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
(4)他强调钢琴的音乐效果,突破了前人的模式,使钢琴音乐具有交响性的管弦乐队的效果和史诗般的宏伟气势;
(5)在晚期作品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技法,这些探索对瓦格纳和印象式声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6)作为魏玛乐派的带头人,他和柏辽兹、瓦格纳等倡导标题音乐,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并与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莱比锡乐派展开激烈的学术之争,掀起了新的艺术潮流。
12、肖邦的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在《猫和老鼠》中出现过。
13、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又称“五人团”、“新俄罗斯乐派”、“巴拉基列夫小组”。
指由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居伊等五位俄罗斯作曲家与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组成的作曲家社团。
“五人团”以发扬和促进俄罗斯民族音乐为宗旨。
强力集团成员的艺术思想受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影响较大。
强力集团继格林卡之后,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
李斯特舒伯特肖邦柏辽兹交响乐团。
标题性音乐的含义及其发展历程

标题性音乐的含义及其发展历程标题性音乐(Program Music)是指通过音乐表达特定的故事、情境或者图像的音乐形式。
这种音乐传达了特定的意象并试图引发听众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标题性音乐起源于19世纪,随着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而得到了发展。
标题性音乐强调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通过具体的音乐表现手法来描绘或模拟现实世界的各种场景和情景。
这些音乐作品通常拥有形象明确的标题,例如《春之声》(Spring Sonata)或者《死神之舞》(Dance of Death),它们通过音乐来传达或者再现特定的情感、时间或者空间。
标题性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法国作曲家埃克托尔·贝里奥兹(Hector Berlioz)的作品。
贝里奥兹创作了许多被誉为音乐史上第一部标题性交响曲的作品,例如《幻想交响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这部交响曲以一个浪漫主义的爱情故事为蓝本,通过音乐表现了主人公的情感起伏和内心变化。
贝里奥兹还创作了其他的标题性音乐作品,例如《大吉尔伯特远行》(Harold in Italy)和《罗密欧与朱丽叶》(Roméo et Juliette)。
贝里奥兹的创作启发了其他作曲家,他们开始在音乐作品中运用标题性的手法。
法国作曲家卡米尔·圣桑创作了《动物狂欢节》(Carnival of the Animals),这是一部描述各种动物的音乐交响曲。
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唐吉诃德》也是一部典型的标题性音乐作品,它通过音乐再现了塞万提斯的同名小说中的故事情节。
标题性音乐的发展在20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发展。
俄国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和《春之祭》是以民间传说和仪式为主题的音乐作品。
而美国作曲家奥古斯特·霍尔特的《行星》交响曲则通过九个乐章来描绘九个不同的行星。
标题性音乐在现代音乐中依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

(4)这个音乐片段是几拍子的?
它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圆舞曲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 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 西欧各国,根据速度分为快慢两种,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 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5)这个音乐片段突出什么类型的乐器, 表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第二部分:是代表作曲家恋人形象的固定乐思, 但这个固定乐思被舞曲化了。其配器华丽、形象 典雅,仿佛是艺术家看到恋人在喧闹的舞会人潮 中忽隐忽现。
b
纯朴、抒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华丽、典雅
a
富于装饰性
柏辽兹为第二乐章所写的标题说 明是:“在一个喧闹而华丽的节日盛宴 的舞会上,艺术家遇见了他的恋人。不 管在什么地方,她的形象总是萦绕着他, 使他内心很不平静。”
(3)有谁知道音乐中声音像水波的是什么 乐器演奏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引子:用了两架竖琴,别出心裁,使音 乐显得华丽而富于装饰性,揭开一幅年 轻的艺术家惴惴不安地走进了一个充满 节日气氛的上流社会聚会的画面。
(7)单簧管奏出了怎么主题?
恋人主题的固定乐思
什么是固定乐思?
指贯穿全曲可以代表某一人物或事件的一段主题旋律。
艺术家找到了恋人,他想做什么,结果怎样了?
尾声:单簧管奏出的固定乐思——恋人形象又一 次出现,加强了音乐的诗意和戏剧性效果,最后 在乐队的全奏声中结束全曲,像告诉大家即使艺 术家没邀请到恋人共舞,但舞会是在欢乐的气氛 中结束。
基础知识: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将 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姊 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又一综合性 音乐形式,这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 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 器乐曲。这种说明主题思想的文字 就是标题。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之间没有不可逾越 的鸿沟,因为标题音乐就是在非标题音乐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柏辽兹生平简介
柏辽兹是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出生于一个 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音乐,学习弹钢琴和吉他,12岁就为 当地乐团作曲。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1821年送他去 巴黎学医,但柏辽兹对医学不感兴趣,1824年获得医科学 士学位后,断然改行。1826年,入巴黎音乐学院。1830年 的七月革命,激起了柏辽兹的革命热情。他走在街头,同 群众一起高唱《马赛曲》,并将《马赛曲》编成带管弦乐 队伴奏的大型合唱作品,表明他对革命的拥护和支持。同 年8月,他以康塔塔《沙达那帕》获罗马大奖。也是在这 一年,他完成了代表作《幻想交响曲》。1830——1846年 间,是柏辽兹的创作成熟期,有大量的优秀作品问世。 1848年之后,柏辽兹的革命热情冷却,加以个人生活上的 种种不幸,在创作上转向宗教题材,风格上转向平静而稳 健。到晚年,由于贫病交加,儿子又死于哈瓦那,种种打 击,致使柏辽兹在巴黎孤独地去世。
第二乐章 舞会 (作者打破了传统结构的 四个乐章,写了五个乐章)
作者写道:“豪华的节日宴会喧哗声中, 他在舞会上遇见了心爱的人。”
复三部曲式 引子 弦乐弱奏震音,加上两 架竖琴的华丽、装饰性的琶音,使人感觉 到舞会的豪华与隆重。
①听赏引子部分及第一部分
第一部 圆舞曲 音乐流畅、柔美,3/8[拍。
走进柏辽兹
柏辽兹(1803—1869) 法国作曲家,指挥家
西方音乐史部分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自由射手《自由射手》又称作《魔弹射手》是一部三部歌剧,是德国浪漫派歌剧的先驱。
这部歌剧由德国作曲家韦伯,始创于1819年,1821年在柏林皇家歌剧院首演成功,直至今日,它仍是在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
歌剧脚本是韦伯的朋友金特根据德国作家阿佩尔的故事集里关于恶毒猎人的古代民间传说改写而成。
剧本反映了善良与爱情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主题。
将奏鸣曲式与歌剧剧情结合起来,运用了“主导动机”的手法。
2 谈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舒伯特,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与舒伯特同期的德奥作曲家,从事歌曲创作的有近百位,但众多内容贫乏技巧单一的歌曲已被历史冲刷掉了,只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过历史、流传至今。
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潜能充分挖掘,使它成为极富表现力的完美形式。
他的600多首艺术歌曲中,所选用的诗词内容广泛,除了著名诗人的诗歌外,还有能激发他灵感的无名诗人的诗词。
他的歌曲形式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分节歌、通谱歌、变化分节歌。
(227)3 什么叫音乐瞬间?音乐瞬间,由舒伯特首创的一种钢琴小曲,后演变成一种钢琴曲体裁。
舒伯特的即兴曲音乐瞬间,强调的是无准备的、突然而至又瞬间即逝的灵感,每首的结构不同,比较简单自由,旋律如他的歌曲一般清新流畅、抒情迷人,间或显现的激情颇具感染力。
1 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门德尔松的音乐以简洁的和声、结构均衡的曲式,以及流畅优美的旋律为特色,而题材则多采自童话故事或大自然的景色,摆脱了俗世的纷纷扰扰,也甚少涉及个人内心的挣扎或大时代的黑暗面。
在浪漫派作家中,门德尔松属于才华洋溢的类型。
他的情感丰沛,但没有艺术家热情奔放或反叛极端的性格。
相反,他具有宽和开朗的性情、睿智高深的内涵,以及举手投足间流露的绅士风范,都使他受到英国民众的喜爱。
相应的,他也用温和的手法在音乐世界里谱出细腻的感情。
也许是美满的家庭与高贵的天赋影响,门德尔松总是散发着一股稳定、优雅的气质。
柏辽兹——永不休止的音乐实验家

柏辽兹——永不休止的音乐实验家他一开始就竭力要把法国音乐从它窒息的外国传统压迫下解放出来。
——罗曼•罗兰提到所谓“标题音乐”,必然会首先提到柏辽兹。
埃克托•柏辽兹(Hector Berlioz) 1803年12月11日诞生在法国南部的安德烈城。
父亲是医生。
少年时的柏辽兹喜爱读书,更喜爱音乐。
因为居家偏僻,未能受到专业音乐教育,但也会吹长笛,尤其深谙吉他。
柏辽兹最早接触的是教堂音乐,他不信神,但教堂音乐那种宏伟的气派和极其深厚的表情力量深深地打动了他。
1921年3月,父亲送他去巴黎医科学校就读,希望他也能成为一名医生。
当他第一次走进解剖室时,看到还在滴血的肢体、内脏,大惊之下,禁不住跳出窗外,呕吐不止。
但当他进入巴黎歌剧院时,则如鱼得水,流连忘返,并尤其喜爱德国作曲家格鲁克的作品。
1824年1月,他取得医学学士学位后,便下决心投身音乐事业。
1826年柏辽兹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当时集中在巴黎的国内外进步知识分子,如雨果、巴尔扎克、海涅、乔治•桑等深深吸引着他,他尤其喜读魏吉尔的诗和听赏李斯特、帕加尼尼和肖邦等人的作品。
上学期间,柏辽兹对音乐的酷爱之心感动了巴黎歌剧院的管理人员,他们为他在歌剧院的乐池中设了一个“优惠座位”。
这个机会对柏辽兹来说太重要了,他可以仔细观察各种乐器的性能、音色和演奏方法,熟悉编配组织管弦乐的奥秘。
这件事,成为他日后作为一代管弦乐编配大师的出发点。
1827年9月11日,柏辽兹观看了一个英国剧团演出的莎士比亚剧作,大为折服。
从此,他每戏必看,每场必到。
谁也没有料到,柏辽兹同时也陷入情网,在崇拜莎翁之外,又多了一个剧团的女主角斯密君。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柏辽兹悲痛欲绝。
1830年,柏辽兹在痛苦的折磨中写成了表现自己爱情的狂热与绝望的《幻想交响曲》,在巴黎演出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部交响曲为后来标题音乐的充分发展,开辟了方向,其中所使用的“固定乐思”的手法,也成为德国作曲家瓦格纳“主导动机”手法的先驱。
2014广州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史常识(九)

2014广州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史常识(九)2014广州天河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明天(9月13日)正式开始,报考的考生们准备好了吗。
在教师招考试中,音乐的基础知识很重要,尤其是音乐发展的历史。
今天中公广东教师考试网小编帮考生整理了一些西方音乐常识,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html/jszp/zlfd/zx/?wt.mc_id=bk154531.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
代表作:《幻想交响曲》。
代表了他的个人风格。
第一部标题交响曲。
体现出音乐与文学和戏剧的理想结合。
特点:1.写了各乐章的标题和全曲的详细说明。
2.追随标题有五个乐章,形式取决于内容。
3.提供了一个代表所爱的人的“固定乐思”(即一段主题旋律),以不同形态贯穿于每个乐章之中。
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在不同情境下青年艺术家的心理与情绪的变化。
4.旋律抒情,色彩和寓意丰富的管弦乐手法。
他的作品打破传统体裁和结构,而是一切音乐要服从其标题性、文学性的戏剧构思。
固定乐思:是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创造的一种标题音乐手法,它是一段音乐主题,在作品中代表所爱的人。
2.李斯特:交响诗:单乐章的标题管弦乐曲,强调音乐与文学戏剧等姊妹艺术的结合。
是他对西方音乐的最重要贡献。
创作了13首,如《普罗米修士》《奥菲欧》《塔索》。
【特点:1.深厚的思想内涵,精炼集中简洁。
2.单乐章结构,音乐不间断的展述从而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3.内部同时包含了奏鸣曲式的三部逻辑性结构。
4.运用主题变形手法。
广泛运用传统的动机发展手法,集中于单主题的展开与变形处理,贯穿作品。
与主导动机相似。
】交响曲:也有标题。
如《浮士德》(三个乐章)、《b小调钢琴奏鸣曲》(少有的无标题)、《匈牙利狂想曲》(最受欢迎的钢琴作品,共19首)。
钢琴作品:《超级演技练习曲12首》,高难技巧的训练,显示出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情感意境时的能力。
如“玛捷帕”,“鬼火”,“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音乐与固定乐思的创造者
摘要:标题音乐使文学与音乐融汇更加清晰,容易理解。
而[ 固定乐思] 也使作品主题更具鲜明性,贯穿于整部作品,强调作者所需表达的中心思想。
关键词:标题音乐,固定乐思。
随着我国对外文化及艺术交流活动的日趋活跃,大量西方音乐、特别是交响乐被介绍到中国,其中,尤以古典、浪漫时期的作品和音乐家,如莫扎特、海顿、贝多芬、柴柯夫斯基等被人们耳熟能详。
作为一名曾经从事音乐教育的专业工作者,我认为,还有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值得人们推崇和热爱,他,就是标题音乐与固定乐思的创造者――法国作曲家柏辽兹。
他的音乐作品多数是标题性的,充分地用音乐形象表达诗与文学的构思,音乐画面明晰,戏剧性鲜明,情节具体,欣赏者非常容易理解。
在这里,我想把对柏辽兹的一些了解及他最著名的交响乐《幻想》介绍给大家,与广大爱好者们分享。
柏辽兹,1 8 0 3 年1 2 月出生于法国格伦诺博一个医生家庭,从小没有受过专业音乐教育,但却极有音乐天赋,爱吹笛子和弹奏吉它。
1 8 2 1 年受命于父亲的决定去巴黎学医,
可他却对这一职业毫无兴趣。
他自学和声及对位法,在已经修毕医学课程之后,毅然考进巴黎音乐学院。
重新接受音乐专业教育,使之以后成为了法国及世界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
《幻想交响乐》写作于1 8 2 8 年,其时正当爱尔兰籍女演员,享丽塔? 史密荪来到巴黎,并演出一连串的莎士比亚戏剧,柏辽兹疯狂的爱上了她,但都遭到拒绝,使他极度苦闷,脑海中一直抹不去恋人的丽影,胡想着狂乱杀人和徇情,于是他构思了一部幻想爱情故事的交响乐。
对于这部作品,柏辽兹给了以下说明:一个精神上不健全,并有着狂热幻想的青年音乐家,被失恋所苦恼折磨,企图以鸦片来毒杀自己,因麻醉剂的份量太弱,未成致命使他陷入了沉重的昏迷状态中,伴随着奇异的幻想,在他病态的心中,他的知觉,感情和回忆,都转变成了音乐的意念和图画,他所爱的女郎,变成了一个曲调,而且仿佛成为一个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和听到的[ 固定乐思]。
当时在古典曲式盛行的时代,独树如此大胆的创作风格,实在令人钦佩。
柏辽兹做出了两件由古典跨越浪漫的功绩,即标题音乐和固定乐思。
何为[ 固定乐思],最平易的解释是,如果要用音乐去表现或描写某一件故事时,就用一个固定的音程关系,组成一个动机或主题,以表达故事中的主角的痛苦、欢乐、得意或失意的情景,从作曲理论上讲,这是一种变奏曲式,
但和古典的以装饰为目的变奏,在本质上则完全相异。
而在配器法运用中,柏辽兹的旋律与和声,也显得很奇突新颖,大量增加乐器的种类和数量,除加入英国管、低音大管外,还使用两部竖琴,两个大号,两套定音鼓,及各色各样的打击乐器于是产生无比丰富的色彩,随心所欲地表现出喜怒哀乐,恐怖或怪异的情绪。
同时又表现了他的大胆革新――即在交响乐的开头或每个乐章加上标题,使音乐与文学更为接近。
使乐器的表现力更加具体和深刻。
强调音乐的标题性内容,并认为标题是一种民主的要求,能使音乐得到普遍的理解。
1 8 3 0 年1
2 月5 日,在巴黎音乐学院由作曲家亲临指挥首演,获得成功。
柏辽兹曾说过“构思《幻想》这部作品为了深刻的感动听众,也是为了打动享丽塔? 史密荪”。
1 8
3 2 年1 0 月9 日《幻想》再度演出时,适逢史密荪又来巴黎并出席了这次音乐会,当她悟出这部作品的主导主题正是写她自己时,倍受感动,于是在1 8 3 3 年与柏辽兹成婚。
而这段并非幸福的七年婚姻,让柏辽兹发现自己崇拜的女神,只是一个容易暴怒和猜疑心很重、对他的理想毫无同情心女人,最后双方就此分离。
第一乐章标题[ 幻想,热情],在C 小调慢板序奏后是
C 大调4 / 4 拍子快板的奏鸣曲式:慢板的序奏描写青年音
乐家发现恋人之前的心境,由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主奏的主
题?v 附谱1?w,好像是在探索、追寻。
逐渐展开后,表达出伤感与暗淡的哀愁憧憬。
接着进入激动的快板,由长笛和小提琴齐奏提示优雅的第一主题?v 附谱2?w,也就是贯穿全曲的[ 固定乐思],象征着恋人那迷人的丽姿。
经过间奏般的发展后在G 大调上出现第二主题?v 附谱3?w,但这曲调并不
是当作性格式的对比,好像只是提示的结尾。
展开部:柏辽兹,运用他独特的巧妙管弦乐法。
根据上面的两个主题,描绘出爱的喜悦与苦恼,以及嫉妒之情。
当狂乱又炽热的感情在展开部跃入高潮时,幻想的线条突然中断,进入再现部后,恋人的丽姿又以新的幻想浮现,最后青年音乐家抛弃了一切,柔美宁静的逐渐低沉下来,默默地告别结束。
第二乐章标题[ 舞会] ,A 大调3 / 8 拍:据柏辽兹解
说这个乐章是描写昏迷的青年音乐家,在梦想中的华丽舞会上,又看到了恋人的丽影。
不管在什么地方,他都遇见他的恋人,而恋人的丽姿总是萦绕着他,使之心情难平。
在两架竖琴梦幻般序奏后,优雅的园舞曲就登场了?v 附谱4?w,这是一首轻快的德国风舞曲。
那织细优美的小提琴音?,极华
丽的竖琴音响,使人联想到金碧辉煌的舞会及雍容华贵的人群。
长笛和双簧管奏出[ 固定乐思] 被舞曲化的恋人舞姿主题,第二次由单簧管与双簧管重复一遍。
同时与弦乐声部的园舞曲之间形成一个在曲调和音色上相互对比的复调进行。
再现园舞曲主题时,配器更加华丽光彩,恋人在欢舞的人群
中消失了踪影,而愉快的人群并不关心青年音乐家的苦恼,舞会热闹地继续着,在热烈的欢快中结束。
第三乐章标题[ 田园景色],慢板6/8 拍、F 大调:在
夏日的一个黄昏,心情沉重的青年音乐家漫步在乡间,听到两位牧羊人唱起牧歌。
瑞士风格的田园二重奏,这时他的内心交织着悲喜之情,以及希望与绝望的空想,随着他的思想[ 固定乐思] 恋人的身影又一次出现,使他心头感到沉重,
不吉的预感折磨着自己。
这是此部作品中最长的乐章,是柏辽兹苦心钻研的音乐,只要看看标题,不难联想到贝多芬的[ 田园交响曲] 全曲由
英国管和双簧管独奏的牧歌对话开始。
不久,田园般悠扬主题?v 附谱5?w,由长笛和小提琴提示出来。
这时正是牧场的黄昏,凉风席席,一片和平安静的气象,美丽宜人的大自然,安抚着苦恼的年轻人。
可他依然思念着恋人,心中充满不安与焦虑。
上述的旋律,就是本乐章的基本主题,此后不断改变曲趣。
反复出现多次,随着乐曲的进行,有时阴暗,有时明朗,有时平静,有时激动,充分表现出由希望而升,与绝望而止的心灵。
夕阳西下,英国管再次吹起了牧歌,但未有响应,牧笛不再响起,由四个人奏响两套定音鼓,表现远处的雷声响起…孤独…一片沉寂…。
第四乐章标题[ 赴刑进行曲] ,G 小调4 / 4 拍:失恋的青年音乐家,梦见自己把恋人杀死,被判死刑,押赴断头
台,路旁的人群,七嘴八舌地指责他。
在庄严的鼓声,阴森的低音乐器旋律引导下,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进行曲主题?v附谱6?w,不久,又出现降B 大调的副题?v 附谱7?w。
悲惨阴森,好奇的人群在聚集,死刑犯拖着沉重的脚步。
走在刑场的路途全乐队齐奏。
伴随着大鼓的急擂,阴森的向上升腾,中途喧哗猝然而止,单簧管奏出[ 固定乐思] 这时已变得像天使般安详。
全乐队的和弦猛烈一击,立刻消失,强有力的G 大调终止型,似乎暗示已升天…。
第五乐章标题[ 妖魔夜宴],C 大调6 / 8 拍:这是一首妖魔鬼怪的曲调,被斩头后,青年音乐家的幽灵,加入到一群妖魔的狂欢夜宴。
怪异的喧嚣,呻吟,狂笑及远处的叫喊此起彼落。
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分成五个声部。
全部加上弱音器,有时在高音区域演奏减和弦,有时出现奇怪的音型。
当弦乐奏出下行断奏的半音阶时,各种低音乐器就奏出奇突的音型。
之后,[ 固定乐思]?v 附谱8?w 又以变奏的形式出现。
但此时的主题所具有的高雅已荡然无存。
似乎已变成怪模怪样的娼妓,混杂在狂欢的妖魔之中,以轻浮的舞曲性格往下发展,这时,钟声响片四野,音律低乐器奏出古老的圣咏。
[ 末日经]?v 附谱9?w。
乐队像卡通漫画般描绘出妖魔们的礼群。
构成本乐章的最后高潮?v 附谱1 0?w,先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强烈暗示,两支大号逐渐引导全乐队的齐奏,构成一首宏大的赋格曲。
在群妖的飞行,狂笑鬼叫呻
吟中,织入前述的圣咏曲调,并用弦乐的弓背演奏。
妖魔的舞蹈更加狂乱。
增加了更深的阴森恐怖气氛,加强戏剧效果,全曲以狂风骤雨般的高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