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50-2讲义011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合集下载

GB150-XXXX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GB150-XXXX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 (2) 与国际接轨和国际贸易的需要 ▪ 1997年欧盟颁布了PED,同时实施了以技术法规为基本
安全要求、协调标准为技术支撑的安全保障体系。 ▪ 后续发布的欧洲统一压力容器标准在技术上全面满足
PED的安全基本要求,全面提出了基于失效模式设计的理 念,在设计准则、计算方法、制造检验要求等方面引入了 现代技术研究的成果。对促进贸易和提高竞争力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 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也相继修订了原有的技术 标准体系。 ▪ 相应降低了安全系数,使我国面临国外压力容器产品的 冲击,需合理修订标准(如容器分类,设计与制造阶段的 风险评估与控制,材料复验,产品焊接试件要求等),提 高中国压力容器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3) 解决行业关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

如给予失效模式的制造、检验,成型受压
▪ 元件的性能恢复,无损检测的时间与方法等……
(4) 技术发展的需要

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实施以来,
我国压力容器材料、设计、制造。检验水平大幅
度提高。
▪ ——新材料开发:增加新材料制造、检验、与验 收要求。
▪ 五、GB 150.4修订的主要变化
▪ GB 150.4主要变化的原因:

1、为完善我国压力容器法规、技术标准体系,与
修订后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相适应所
做的修订(该部分变化在下表中以★标识,共23处)。

2、为适应技术发展,采用先进技术所作的修订
(该部分在下表中以●标识,共12处)。
▪ — 2011年7月征求WTO成员国意见并修改定稿
▪ 三98颁布13年来中国发生的技术和管理变化
▪ ——压力容器的大型化、高参数、长周期趋势(失效模式发 生变化)

GB150-2011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GB150-2011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第7章
第8章
★1、修改了需进行焊接工艺 ◆1、增加了成形受压元件进
评定的范围;
行恢复性能热处理规定;
★2、修改了焊接工艺评定试 ●2、增加了改善材料力学性
样、技术档案保存期;
能热处理及其他热处理的规
●3、增加了取样、试验方法、定;
合格指标的规定;
★3、增加了对热处理炉、热
★4、修改了焊接返修后再次 处理工艺和记录的要求;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3) 解决行业关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

如给予失效模式的制造、检验,成型受压
▪ 元件的性能恢复,无损检测的时间与方法等……
(4) 技术发展的需要

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实施以来,
我国压力容器材料、设计、制造。检验水平大幅
度提高。
▪ ——新材料开发:增加新材料制造、检验、与验 收要求。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 4.2 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风险预防和控制 ▪ 对于报告单位出具了风险评估报告的压力容
器,制造单位应当根据风险评估报告提出的主要 失效模式、容器制造检验要求和建议,完成下述 工作: ▪ a)合理地确定制造好检验工艺; ▪ b)风险评估报告中给出的失效模式和防护措 施应在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中予以体现。
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且与质量密切相关,理应在本标准中加以规定。 ▪ 该规定与《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1.6条以及99版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6条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 六、GB 150.4条文及释义
▪ ——压力容器的大型化、高参数、长周期趋势(失效模式发 生变化)

压力容器设计审核人员培训_GB150.2-2011_压力容器_第2部分

压力容器设计审核人员培训_GB150.2-2011_压力容器_第2部分

6~12 >12~16 >16~150 >12~20 >12~150
<6
热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控轧、
正火
热轧、控轧 正火
0℃冲击
-20℃冲击 (协议) 免做冲击
6~20 >20~25 >25~200 >20~30 >30~200
热轧、 控轧、
正火
热轧、控轧 正火
0℃冲击 -20℃冲击 (协议)
10~60
正火
-20℃冲击
不低于Ⅱ级
9
7) 第5章钢管中增加了2个低合金钢钢管
(09MnNiD和08Cr2AlMo),2个奥氏体型 高合金钢无缝钢管(1Cr19Ni9和 0Cr25Ni20),4个奥氏体-铁素体型高合金 钢无缝钢管(S21953、S22253、S22053和 S25073),高合金钢焊接钢管列入5个奥氏 体型钢号(S30408、S30403、S31608、 S31603和S32168)和3个奥氏体-铁素体型 钢号(S21953、S22253、S22053);
28
4.1.4 下列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应在正火 状态下使用:
a) 用于多层容器内筒的 Q245R 和 Q345R; b) 用于壳体的厚度大于 36mm 的 Q245R 和 Q345R; c) 用于其他受压元件(法兰、管板、平盖等) 的厚度大于50mm 的 Q245R 和 Q345R。
29
表2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许用应力 30
15
制冷压力容器执行的标准: NB/T47012-2011《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代替 JB/T4750;
简单压力容器执行的标准:TSG R0003《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6
三、总则
3.1 本标准对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所采用的钢 板、钢管、钢锻件和螺柱(含螺栓)用钢 材做出了相关规定。与受压元件相焊接的 非受压元件用钢应是焊接性良好的钢材。 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是:包括容器直接 承受工作压力的受力部件。压力容器非受 压元件是:如支座附板、塔式容器的裙座、 加劲板等。

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

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
第八章 容器制造
一、总

根据GB/T19000—ISO9000族标准的理论、原则、方法,结 合压力容器安全法规、标准的要求建立一个文件化的质量 体系并有效实施。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 GB/T1900—ISO 9000 质量管理和 质量保证 安全法规 标 准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记录报告
(4)壳体直线度允差⊿l规定
除图样另有规定外,⊿l应符和下表
壳体长度 L(mm ) ≤30 >30 直度公差⊿l(mm ) 1‰l 按 JB4710 规定
检查方法:
壳体直线度检查按A向图示,即沿壳体0o 、
90o、180o、270o四个方位进行,用φ0.5mm的细
钢丝测量。当壳体厚度不同时,计算直线度时 应减去厚度差。
其 它 钢 材

施焊前
≥20 除
*当坡口无法作 MT 或 PT 检测 时,由切割工艺保证坡口质量。
≥20 围 范
应无氧化物、油污、 熔渣及其它有害物质
3.封头
(1)对拼接封头的规定
径向焊缝 由成形瓣片和顶圆板拼接封头 焊缝方向只允许是径向和环向
环向焊缝
封头各种不相交的拼接焊缝中心线间 最小距离≥3δ s (弧长) ,且≥100(弧长) 先 拼 板后 成形 的封 头 拼接焊缝在成形 前应打磨 与母材齐平
Dmax
Dmin
Di–断面内径,mm di–开孔内径,mm
(11)承受外压及真空容器组装后,按
下图所示检查壳体的圆度
间隙 e 间隙 e
间隙 e 间隙 e
内弓形样板
内弓形样板
外弓形样板
外弓形样板
样板弦长 (查图)
样板弦长 (查图)

GB150-2011《压力容器》简介2

GB150-2011《压力容器》简介2




球罐形封头、平盖、管板与圆筒非对接连 接的接头,法兰与壳体、接管连接的接头, 内封头与圆筒的搭接接头以及多层包扎容 器层板层纵向接头,均属C类焊接接头。 接管(包括人孔圆筒)、凸缘、补强圈等 与壳体连接的接头,均属D类焊接接头, 但已规定为A、B、C类的焊接接头除外。 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连接接头为E类 焊接接头。
图: 焊接接头分类
三、无损检测
• • (一)材料无损检测(材料部分4.1.8条) 用于壳体钢板(不包括多层容器的层板)应按下 列规定,逐张进行UT,其UT方法和质量标准执 行JB/T4730.3-2005的规定. 1、厚度δ>30mm的Q245R钢板,质量等级不 低于Ⅲ级;厚度δ>36mm 的Q345R钢板,质量 等级不低于Ⅱ级(原为Ⅲ级); 2、厚度δ>25mm的Q370R、Mn-Mo系、CrMo系、 Cr-Mo-V系钢板,质量等级不低于Ⅱ级 (原为Ⅲ级) ;
• 3)进行局部检测的焊接接头,发现有不允 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长部位 增加检测长度,增加的长度为该焊接接头 长度的10%,且两侧均不少于250mm。若 仍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则对该焊接接头做 100%检测; • 4) MT与PT发现的不允许缺陷,应进行修 磨和必要的补焊后,并对该部位采用原检 测方法重新检测,直至合格; • 5)当设计文件规定时,应按规定进行组合 检测。
2、检测实施时机: 1)容器的焊接接头,应在形状尺寸检查、外观目 视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无损检测; 2)拼接封头应当在成形后进行无损检测; 3)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如:12Cr2Mo1R) 应当至少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 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如:07MnNiVDR)应当在 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4)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m ≥ 540MPa的低合金钢 制容器,在耐压试验后,还应当对焊接接头进行 表面无损检测。

GB150.2材料-2011版GB150第2部分宣贯PPT

GB150.2材料-2011版GB150第2部分宣贯PPT

GB150.2《压力容器—材料》
Ⅱ 修订依据 1、按TSG R0004—2009的相关要求进行修订; 2、国内新材料标准的制订、修订、发行与实施 情况; 3、国内新材料的制造、检验与复验数据; 4、GB150‐1998标准实施以来收集到的意见; 5、近期国外同类标准的修订情况。 Ⅲ 框架对照(略)
GB150.2《压力容器—材料》
3.8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的冲击试验要求 3.8.1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钢板、钢管、钢锻件及其 焊接接头)的冲击功最低值按表1的规定。
3.6.2碳素钢和碳锰钢钢材在高于425℃温度下长期使用时, 应考虑钢中碳化物相的石墨化倾向。 3.6.3奥氏体型钢材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含碳量 应不小于0.04%。
GB150.2《压力容器—材料》
3.7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材的使用温度下限 3.7.1钢材(奥氏体型钢材除外)的使用温度下 限(相应受压元件的最低设计温度)按第4章至 第7章相关条文的规定。 3.7.2奥氏体型钢材的使用温度高于或等于196℃时,可免做冲击试验。低于-196℃~-253℃, 由设计文件规定冲击试验要求。 3.7.3对用于低温低应力工况的钢材,其使用温 度下限按GB150.3附录E的规定。
GB150.2《压力容器—材料》
ⅳ主要变动:第三章功最低值
按TSG R0004的规定提高了指标; 按TSG R0004所规定的安全系数重新确定了钢板、 钢管和钢锻件的 许用应力;
增加了钢材进行腐蚀试验的条文; 增加了钢板制 造单位制造高强或设计温度低于‐40℃钢板材料 的规 定。
1.4.3 只需满足总则和制造许可要求的压力容器 容积小于或者等于1 L的压力容器,只需要满足本规程总 则和4.1.1的规定,其设计、制造按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GB150.2-2010 讲义

GB150.2-2010 讲义

4.钢材生产情况
压力容器专用钢板的生产数量大幅度增加, 结束了供不应求的历史。 <<固定式压力容器技术检查规程>> 5.GB150.2的编制
(1)符合TSG R0004-2009的有关规定。
(2)采用了新修订或制定的钢材标准。
(3)列入了经容标委已评审的新材料。
(4)编排格式做了调整。
第二部分 GB150.2
l. 奥氏体型钢材的使用温度≥-196℃时,可免做冲击试验。 m. 对已列入GB150.2的Rm ≥ 540MPa 的钢材和用于压力容器设
计温度低于-40℃的低合金钢钢材,如钢材生产单位无该钢
材的生产和压力容器使用业绩,则钢材生产单位仍应按 TSG R0004 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方可用于压力容器。
GB713-2008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 共9个钢板的钢号:
Q245R、 Q245R、 Q370R; 18MnMoNbR、13MnNiMoR; 15CrMoR、14Cr1Mo1R、12Cr1MoVR、
12Cr2Mo1VR;
GB3531-2008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
• 共3个钢板的钢号: 16MnDR; 15MnNiDR; 09MnNiDR;
n. 钢材的高温屈服强度、持久强度极限、弹性模量和平均线
膨胀系数参考值见附录B(资料性附录)。 o. 高合金钢钢号近似对照见附录C(资料性附录)。 p. 压力容器制造或现场组焊单位对受压元件用钢材的代用, 应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批准,并在竣工图上做详细
记录。
二、第4章
1.
钢板
(一)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 钢板标准及钢号 GB713-2008 GB3531-2008 GB19189-(2010) 附录A 9个钢号 3个钢号 4个钢号 4个钢号

GB15012011《压力容器通用要求》新GB150宣贯教材

GB15012011《压力容器通用要求》新GB150宣贯教材

GB150.1《压力容器 通用要求》
2 修订过程和修订原则 2.1 修订过程 2.2 修订原则
目前国际压力容器标准技术领域的综合发展方向: ● 趋同性; ● 区域性; ● 相容性; ● 贸易性; ● 经济性。
GB150.1《压力容器 通用要求》
本次标准修订的原则: 2.2.1 安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协调一致的原则 2.2.2 建立GB150压力容器基础标准原则 2.2.3 标准技术采用成热科技成果原则 2.2.4 标准技术指标国际接轨原则 2.2.5 扩大标准适用性原则 2.2.7 便于修订原则 2.2.8 标准的各方参与原则
本标准的第4部分由十三章正文构成。
GB150.1《压力容器 通用要求》
3.2 标准的设计准则 3.2.1 适用范围 3.2.1.1 标准使用参数适用范围 (1)设计压力的适用范围 (2)设计温度适用范围: 3.2.1.2 结构形式适用范围 3.2.1.3 标准管辖区域适用范围
GB150.1《压力容器 通用要求》
(Environmentally assisted cracking e.g.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hydrogen induced cracking,etc)。
GB150.1《压力容器 通用要求》
第三大类:循环失效模式(Cyclic failure modes): ● 扩展性塑性变形 Progressive plastic deformation; ● 交替塑性 Alternating plasticity; ● 弹性应变疲劳(中周和高周疲劳)或弹-塑性应变 疲劳(低周疲劳) Fatigue under elastic strains
GB 150—2011 中所采用的稳定安全系数如下: 1. 对于圆筒的外压稳定计算,取稳定安全系数m=3.0; 2. 对于球壳和成形封头(包括椭圆形、碟形、半球形、球冠 形)封头的外压稳定计算,取稳定安全系数m=15; 3. 对于圆筒加强圈的外压稳定计算,取稳定安全系数m=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GB150-2011压力容器-制造、 检验和验收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 二、修订过程
▪ — 2010年1月6日海口会议

增列钢带错绕容器
▪ — 2010年3月合肥会议

并入低温容器
▪ — 2010年6月北京会议

处理网评意见211条,初步形成送审稿
▪ — 2010年11月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 主要修订依据: ▪ 4.1、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
全技术监察规程》 ▪ 4.2、 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 4.3、 HG 3129-1998《整体多层夹紧式高压
容器》 ▪ 4.4、 钢带错绕压力容器相关资料
▲7、删去了对质保体系,人员资格的 要求。
◆1、修改了受压元件成 形后实际厚度的规定;
●2、修改了封头形状偏 差检查方法及合格要求;
●3、修改了简体直线度 检查方法;
●4、修改了筒节长度的 规定;
★5、提高了M36~M48的 螺栓、螺柱和螺母的要求。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五、GB 150.4修订的主要变化
第7章
第8章
★1、修改了需进行焊接工艺 ◆1、增加了成形受压元件进
评定的范围;
行恢复性能热处理规定;
★2、修改了焊接工艺评定试 ●2、增加了改善材料力学性
样、技术档案保存期;
能热处理及其他热处理的规
●3、增加了取样、试验方法、定;
合格指标的规定;
PED的安全基本要求,全面提出了基于失效模式设计的理 念,在设计准则、计算方法、制造检验要求等方面引入了 现代技术研究的成果。对促进贸易和提高竞争力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 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也相继修订了原有的技术 标准体系。 ▪ 相应降低了安全系数,使我国面临国外压力容器产品的 冲击,需合理修订标准(如容器分类,设计与制造阶段的 风险评估与控制,材料复验,产品焊接试件要求等),提 高中国压力容器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1、增加了对容器元件、焊材的要求; ●增加材
●2、增加了容器制造过程中风险预防 与控制的规定;
料复验的 规定。
★3、增加了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 法的使用规定;
★4、增加了容器制造过程中设计修改、 材料代用的规定;
★5、增加信息化管理规定;
▲6、将容器焊接接头分类的规定至 GB150.1,并增加E类接头;
褶皱等;

——未采纳7条,如:提高气密性试验压力等。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 五、GB 150.4修订的主要变化
▪ GB 150.4主要变化的原因:

1、为完善我国压力容器法规、技术标准体系,与
修订后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相适应所
做的修订(该部分变化在下表中以★标识,共冷等极端工况容器。
▪ ①随着国内企业高含硫原油的加工,介质腐蚀性愈加严重。压 力容器面临着防止应力腐蚀、腐蚀疲劳、氢损伤等多种失效模 式的亲课题;
▪ ②装置与单位设备的大型化导致低合金高强钢的广泛应用,同 时引起裂纹敏感性增强。目前高强钢承压设备占国内承压设备 的2%左右,其中10%发现有各种原因造成的裂纹。
▪ ——材料新能提升:减少材料的复验。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基于风险(失效模式)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与检 验”技术的应用:制造过程中的失效预防与控制。 ▪ ——封头成形技术提升:限制褶皱,采用全尺寸样板检 查形状。 ▪ ——焊接技术与装备提高:提高焊接工艺评定要求,减 少产品焊接试件数量。 ▪ ——检验技术开发:壳体直线度检查、TOFD检测技术、 气液组合压力试验…… ▪ ——相关标准修订与进步:NB/T 47014《承压设备焊接 工艺评定》等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3) 解决行业关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

如给予失效模式的制造、检验,成型受压
▪ 元件的性能恢复,无损检测的时间与方法等……
(4) 技术发展的需要

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实施以来,
我国压力容器材料、设计、制造。检验水平大幅
度提高。
▪ ——新材料开发:增加新材料制造、检验、与验 收要求。

2、为适应技术发展,采用先进技术所作的修订
(该部分在下表中以●标识,共12处)。

3、为与国际接轨和提升我压力容器产品竞争力所
做的修订(该部分在下表中以◆标识,共6处)。

4、调整表述方法,使文字简洁,结构更合理。
(该部分在下表中以▲标识,共7处)。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处理送审意见78条,形成报批稿草稿
▪ — 2011年7月征求WTO成员国意见并修改定稿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 三、修订背景
▪ (1)适应GB 150-1998颁布13年来中国发生的技术和管理变化
▪ ——压力容器的大型化、高参数、长周期趋势(失效模式发 生变化)

千吨级的加氢反应器,二千吨级的煤液化反应器,一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 四、主要修订依据及参考资料
▪ 主要参考资料:
▪ 1、 ASME规范等
▪ 2、 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相关技术资料
▪ 3、 行业专家提供的技术资料和修订意见
▪ 4、 GB 150-1998实施过程收集的36份提案

——采纳29条,如:风头直边部分不得存在纵向
五、GB 150.4修订的主要变化
总体结构
第1章
第2章
▲1、修订为分标准,●修改了 ▲增加了
共13章;
GB150.4 规范性引
▲2、将GB 150- 适用范围。 用文件
1998附录C融入正
文;
▲3、多层容器相关 要求成章
第3章
▲增加了名 词术语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五、GB 150.4修订的主要变化
▪ ③大型石化装置运行周期大幅度提高,对选材、设计、制造提 出新要求。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 (2) 与国际接轨和国际贸易的需要 ▪ 1997年欧盟颁布了PED,同时实施了以技术法规为基本
安全要求、协调标准为技术支撑的安全保障体系。 ▪ 后续发布的欧洲统一压力容器标准在技术上全面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