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线设计教案-2.牵引计算

合集下载

列车牵引计算

列车牵引计算

列车牵引计算•列车牵引计算(calculation of railway train traction)分析计算铁路列车运行参数及相关问题的学科,用以解算列车质量、运行速度、运行时间、制动以及能源消耗等有关问题。

它以力学和试验为基础而重在应用。

列车牵引计算不仅是运输组织的依据,也是机车运用、动力选择、铁路选线、铁路设计、经济评估以及信号机布置等的基础,是铁路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之一。

铁路列车是一个有相当长度的、非均质的、近似弹一粘性接的复合系统、并与轨道及周围空气(电力牵引时还与接触网)形成耦合,所以列车运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多自由度的运动。

但在列车牵引计算中一般都简化为质点或近似均质刚体在纵向力的作用下沿着线路纵断面平行运动,再经修正求解。

这种工程计算方式可以满足列车稳态运行(指各车轴之间相对移极小的状态)时的精度要求而被广泛采用。

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时,存在不同方向和不同大小的外力和内力作用。

列车牵引计算主要研究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作用力,即与列车运行方向平行的纵向外力与外力的分力,包括可由司机控制的牵引力与制动力以及司机不能控制的阻力。

牵引力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是阻止列车运行的外力。

列车牵引运行时,作用于列车的合力是牵引力减去阻力,通常称为加速力;列车惰行时,只有阻力构成减速力;而列车制动时,制动力加上阻力产生更大的减速力。

牵引力由动力与传动装置引起并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的外力。

牵引动力(机车或动力车)将电能(电力牵引时)或燃料的化学能(热力牵引时)转变为使动轮旋转的内力矩,最终通过轮轨粘着关系形成轮周牵引力的外机械功(非轮轨接触式的磁悬浮列车、气垫列车等除外),在每一层的转换中都有不同份额的能量损失。

总的能量损失越小,机车(或动力车)的效率就越高。

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阻力后就是直接牵引车列的车钩牵引力。

中国采用轮周牵引力为列车牵引计算的标准。

理想牵引特性曲线图牵引动力最高负荷时的理想牵引特性曲线主体是一条恒功率线,也就是轮周牵引力F 与运行速度υ呈等轴双曲线关系,即F·υ=常数(见图),但低速段受粘着条件限制(称为粘着牵引力)或起动电流或扭器转矩限制,高速时受最高速度(即构造速度)的限制,见上图中阴影线。

铁路选线设计-02

铁路选线设计-02
2.3.5
坡段设计对行车费用的影响
1. 坡度大小对行车费用的影响
一条设计线的机车类型、
限制坡度和牵引吨数选定后。
若设计坡度值较大,则上坡时, 每公里的燃料或电力的消耗较
多,行车时分加长;下坡时,
制动限速越低,轮箍闸瓦的磨 耗越严重,故行车费用增多。
在坡段长度与坡度值相同的情况
下,车站纵断面设计的不同,对 行车费用的影响也不同。
2.纵断面示意图
此内容绘于图的上方,表示线路纵断面概貌和沿线建筑物特征。 细线表示地面线、粗线表示路肩高程线。
作业:
1.什么是限制坡度,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
2.纵断面设计时,坡段长度什么情况下可以缩短至200米 。 3.缓和曲线和竖曲线二者为什么不能重合 。 4.竖曲线的设置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Ⅰ级铁路某变坡点坡度代数 差为10‰,V=160kmh,距该点最近曲线的缓和曲线长为200m,问变坡 点至ZY点的距离最小为多少?(画图说明)
2030.33 2341.87
2618
2830.93
3052.28
3913.6
TSH
TSH m m
ZY HY
ZH
L=TSH+m=5×5.2+100/2 =76m
远期到发线长1050m,LZ=1450m,ix=6‰,LL=800m

750
③1300②④1700 2000 2350 2600 2850 3050 3950
30 30 725 25

错误①:竖岔重叠 错误②:坡度值不规范 错误③:坡度差超限 错误④:坡段长度不够
2030.33 2341.87
2618
2830.93
3052.28
3913.6

铁路选线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

选线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编写要求要求说明书简明清晰,计算中所采用的所有参数均应说明数据来源,公式中的所有符号均应说明含义。

说明书编写参考下列条目及要求。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出发资料)二、牵引计算资料(一)牵引质量计算(二)起动、到发线有效长度检算(三)确定牵引定数(四)列车长度、牵引净重、列车编挂辆数计算三、线路走向方案概述(一)沿线地形地貌概述起迄点间地形特征(如山梁、河谷地形起伏变化走势)及控制点(如垭口、桥位、村镇等平面障碍等);(二)线路走向方案对概略定线的各走向方案的各项指标(如折线长度、沿线地形、起伏情况、高差大小、紧坡与缓坡地段概略长度、桥隧工程概况)进行初步描述和评比。

选定本设计的走向方案。

四、选定方案定线说明(一)定线原则紧坡地段定线原则、缓坡地段定线原则(二)平面设计1.定线说明平面共设曲线处,其中最小曲线半径为米。

以起点至山梁紧坡地段、山梁至中河(西交河)、中河(西交河)至线路终点分段描述定线过程,其中如填挖过大、线路与河流斜交,采用困难条件下的线路标准时,均应说明理由,最好将定线不同方案的平面草图附入说明书;2.平面主要技术指标1)平面设计技术指标表21.纵断面设计原则1)紧坡地段设计原则与最大坡度折减方法2)缓坡地段定线原则2.线路纵断面设计概述以起点至山梁紧坡地段、山梁至中河(西交河)、中河(西交河)至线路终点分段描述定线工程,其中如填挖过大、采用困难条件下的线路标准时,均应说明理由,最好将定线不同方案的平纵面草图附入说明书;3.纵断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表五、站间输送能力检算(一)通过能力(二)输送能力(三)能力检算及评价六、工程、运营费计算资料(一)运营费计算(二)工程费计算(三)换算工程运营费计算(四)技术经济指标评述1.技术经济指标评述2.技术经济指标表SS1 型电力机车单机牵引合力曲线计算东风8 型内燃机车单机牵引合力曲线计算。

《选线设计》第2章-牵引计算

《选线设计》第2章-牵引计算

牵引力
电力机车牵引性能曲线
机车轮周牵引力与运行速度相互关系 曲线,通常由试验得到。 粘着牵引力:由黏着限制条件计算 电动机牵引力:图中1、2、… 8-Ⅰ、 8-Ⅱ、8-Ⅲ等曲线。表示电力机车牵 引电动机功率所决定的牵引力 电动机允许电流限制的牵引力——图 中AB斜线,表示受电机持续电流发热 条件限制的牵引力; 持续电流:电机长期运转不致使电机 发热温度超过允许值的电流。
的上限与电动机牵引力曲线的交点A点所对应的速度与牵引力
称为最低计算速度Vmin与最大计算牵引力Fmax。 起动牵引力:取速度为零时的粘着牵引力为起动牵引力,用于
校验计算的牵引重量能否在车站启动而使用的牵引力。
机车质量P、机车长度LJ,表1-1
牵引力
电力机车牵引性能参数表
参数 机型 韶山1 VJmin (km/h) 43.0 FJmax (kN) 301.2 Fq (kN) 487.3 P、P (t) 138 Vg (km/h) 95 LJ (m) 20.4
东风4、东风4B、东风4C、东风7D:
w0’=2.28+0.0293V+0.000178V 2(N/kN)
东风8
w0’=2.40+0.0022V+0.000391V 2 (N/kN)
东风11
w0’= 0.86+0.0054V+0.000218V 2 (N/kN)
基本阻力
车辆单位基本阻力
客车 V≤120km/h时,21、22型
曲线附加阻力
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附加阻力
坡道附加阻力
定义 列车在坡道上运行时,其重力在平行与轨道方向产生的 分力
坡道附加阻力的方向 列车上坡时,坡道附加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 阻力是正值;列车下坡时,坡道附加阻力与列车运行方 向相同,阻力是负值。

选线课程设计

选线课程设计

选线课程设计⽬录第⼀章出发资料 (1)第⼆章牵引计算资料 (2)2.1 牵引质量计算 (2)2.1.1 机车、车辆单位基本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牵引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起动、到发线有效长度检算 (2)2.2.1 起动检算 (2)2.2.2 到发线有效长度检算 (2)2.3 确定牵引定数 (3)2.4 列车长度、牵引净重、列车编挂辆数计算 (3)2.4.1 列车长度 (3)2.4.2 牵引净重 (3)2.4.3 编挂数量 (3)第三章线路⾛向⽅案概述 (4)3.1 沿线地形地貌概述 (4)3.2 线路⾛向⽅案 (4)第四章选线⽅案定线说明 (4)4.1 定线原则 (4)4.2 平⾯设计 (4)4.2.1 定线说明 (4)4.2.2 平⾯主要技术指标 (5)4.3 纵断⾯设计 (5)4.3.1 纵断⾯设计原则 (5)4.3.2 线路纵断⾯设计概述 (5)4.3.3 纵断⾯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6)4.4 设计⽅案的优缺点评述及改善意见 (6)第五章站间输送能⼒检算 (7)5.1 运⾏时分计算 (7)5.2 通过能⼒ (7)5.3 输送能⼒ (8)5.4 能⼒检算及评价 (8)第六章⼯程、运营经济指标计算资料 (9)6.1 运营费 (9)6.1.1 列车⾛⾏费 (9)6.1.2 列车起停附加费 (9)6.1.3 固定设备维修费 (10)6.1.4 年运营费 (10)6.2 ⼯程投资 (10)6.2.1 路基⼯程费 (10)6.2.2 桥梁⼯程费 (11)6.2.3 ⼟地征⽤费 (11)6.2.4 轨道⼯程费 (11)6.2.5 机车、车辆购置费 (11)6.2.6 ⼯程总投资 (13)6.3 换算⼯程运营费 (13)6.4 技术经济指标评述 (13)6.4.1 技术经济指标评述 (13)6.4.2 技术经济指标表 (13)第⼀章出发资料1、设计线为Ⅱ级单线线路,路段设计速度为110 km/h 。

铁路选线设计之牵引计算

铁路选线设计之牵引计算
LOGO
§2 列车牵引计算
牵引计算是以力学为基础,研究作用在列 车上与列车运行方向平行的外力,以及这 些力与列车运动的关系,进而研究与列车 运动有关的一系列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 如列车运行速度、运行时间、牵引质量、 机车能耗、列车制动等问题的计算与解算。
LOGO
《列车牵引计算》的主要用途
(1)铁路运输方面,每年修改列车运行图。 (2)机车运用方面,确定机车的最佳操纵方案,
649.8
487.3 230.0
100
100 177
32.8
22.0 17.5
LOGO
粘着牵引力部分计算结果
机型
韶山1 韶山3 韶山4 韶山7 韶山8
行车速度 (km/h) 95 100 100 100 177
粘着牵引力 (N) 343447 342608 456811 342608 213802
◦ ② 牵引运行(牵引力> 0 ) :计算牵引力已扣除传动
机构的机械阻力。 ◦ ③ 制动运行(牵引力< 0 )
LOGO
①电力机车
韶山 1 、韶山 3 、韶山 4
w 2.25 0.0190 V 0.000320 V
' 0
2
( N / kN)
韶山 7
' w0 1.40 0.0038 V 0.000348 V2
CRH系列动车组的单位基本阻力计算公式:
" 1.12 0.00542 V 0.000146 V2 CRH1: w0
( N / kN) ( N / kN) ( N / kN) ( N / kN)
" 2 w 0 . 88 0 . 00744 V 0 . 000114 V CRH2: 0

最新选线课程设计知识讲解

最新选线课程设计知识讲解

目录第一章出发资料 (1)第二章牵引计算资料 (2)2.1 牵引质量计算 (2)2.1.1 机车、车辆单位基本阻力 (2)2.1.2 牵引质量 (2)2.2 起动、到发线有效长度检算 (2)2.2.1 起动检算 (2)2.2.2 到发线有效长度检算 (3)2.3 确定牵引定数 (3)2.4 列车长度、牵引净重、列车编挂辆数计算 (3)2.4.1 列车长度 (3)2.4.2 牵引净重 (3)2.4.3 编挂数量 (3)第三章线路走向方案概述 (4)3.1 沿线地形地貌概述 (4)3.2 线路走向方案 (4)第四章选线方案定线说明 (5)4.1 定线原则 (5)4.2 平面设计 (5)4.2.1 定线说明 (5)4.2.2 平面主要技术指标 (5)4.3 纵断面设计 (5)4.3.1 纵断面设计原则 (5)4.3.2 线路纵断面设计概述 (5)4.3.3 纵断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5)4.4 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评述及改善意见 (5)第五章站间输送能力检算 (5)5.1 运行时分计算 (5)5.2 通过能力 (5)5.3 输送能力 (6)5.4 能力检算及评价 (6)第六章工程、运营经济指标计算资料 (6)6.1 运营费 (6)6.1.1 列车走行费 (6)6.1.2 列车起停附加费 (7)6.1.3 固定设备维修费 (7)6.1.4 年运营费 (7)6.2 工程投资 (7)6.2.1 路基工程费 (7)6.2.2 桥梁工程费 (7)6.2.3 土地征用费 (7)6.2.4 轨道工程费 (7)6.2.5 机车、车辆购置费 (7)6.2.6 工程总投资 (7)6.3 换算工程运营费 (7)6.4 技术经济指标评述 (7)6.4.1 技术经济指标评述 (7)6.4.2 技术经济指标表 (7)第一章 出发资料1、 设计线为Ⅱ级单线线路,路段设计速度为110 km/h 。

2、 地形图比例尺1:25000,等高线间距5m 。

牵引力计算

牵引力计算

列车牵引调整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列车牵引计算调整分析实验学生姓名:班号:实验日期:2.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列车牵引计算调整分析实验,使学生了解列车牵引计算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调整各种影响因素来分析计算结果,从而更深入的领会牵引计算的过程,以及列车牵引计算的应用领域。

3.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列车牵引计算”实验软件、微机50台,Excel软件,U盘等存储介质。

4.实验原理列车牵引计算系统在线路数据、机车车辆数据以及一定的计算参数确定后,才能进行计算。

列车牵引计算的结果受到线路平纵断面、坡段长度等线路参数、机车牵引特性、制动特性、有功电流、车辆编组等车辆参数、计算步长、调速大小等计算参数的综合影响。

通过调整线路参数可以分析牵引计算运行时分和线路设计的相互关系,深入领会线路选线、参数设计对列车运营的影响;同样,通过车辆参数的调整可以影响牵引计算的结果,反过来牵引计算结果可以反馈车辆设计的更新。

牵引计算系统参数的变化同样影响到列车牵引计算的结果,这些参数体现了列车牵引计算系统自身参数对牵引计算结果的影响。

总之,通过调整线路、车辆和计算参数的调整进行对比实验,可以使学生深入领会牵引计算的影响因素,明确牵引计算的实际用途,加深对牵引计算学科领域的认识。

5.实验步骤(1)线路数据的准备1)在“线路编辑”模块,通过“线路数据导入导出”功能,导出一份空白线路数据到Excel表格中,在其中录入和编辑数据,然后导入实验平台,保存为系统线路数据文件。

或者直接录入线路数据:2)直接在“线路编辑”模块中进行操作,录入线路数据,并保存数据。

具体操作方法,参考系统操作说明和实验指导书关于“线路数据编辑”部分内容。

(2)机车车辆数据的准备1)在“车辆数据编辑”模块,分别录入动车数据,拖车数据,并保存。

然后,根据实验方案对车辆数据进行编组,形成对照编组,用于和调整后的编组文件对应。

保存为对照组车辆文件。

2)在“车辆数据编辑”模块,分别录入调整组动车数据,拖车数据,并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线设计课程教案单元标题牵引计算单元学时 8 教学目标:了解列车运动方程式的推导与应用;熟悉作用在列车上的与列车运行方向平行的外力(机车牵引力、列车运行阻力和制动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牵引特性曲线图的应用,列车运行阻力、制动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单位合力图的绘制、特性及其应用;掌握牵引质量的计算方法及其限制条件,计算行车时分的均衡速度法。

教学重点:本章重点包括列车运行阻力,牵引质量的计算方法及其限制条件,计算行车时分的均衡速度法。

教学难点:理解牵引特性曲线图、列车运行阻力、运动方程式、牵引质量计算及检算。

教学方式方法:传授与示例相结合,配合习题作业对概念、计算原理与方法加以巩固教学手段:讲课使用传统方式和多媒体手段相结合的模式。

根据章节的内容,教师可选用电子教案、投影图片,对于运动时分计算,可直接使用牵引计算CAI软件现场边讲边操作演示。

PPT与绘示意图相结合,随讲解过程在黑板上绘制轮轨关系、牵引力产生过程、曲线阻力关系等示意图。

教学过程:根据本章各节的内容,可选用电子教案、CAI课件、投影图片、录象等教学资源,或者直接使用软件现场边讲边操作演示(如牵引计算、运行时分计算等运动仿真)。

以播放PPT讲稿为主,辅以动画,随讲解过程在黑板上绘制牵引力形成、列车受力、V-S曲线等示意图。

通过牵引特性曲线示意图,制动特性曲线示意图、V-S曲线示意图等讲解作用于车辆上的力等相关概念。

通过工程实例,讲解牵引质量计算中各概念和参数的意义和作用,分析牵引质量起动检算、到发线有效长计算等技术条件。

第二章 牵 引 计 算牵引计算的意义——牵引计算是研究列车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一系列与行车有关的实际问题,包括列车运行速度和时间、牵引质量、机车(动车)能耗、列车制动距离等问题的计算与解算。

这些指标在铁路新线设计及既有线改建中,是计算铁路的通过能力、输送能力、车站分布、线路纵断面坡段、机车交路、运营支出等的基本出发资料,也是评比各设计方案优劣的主要依据。

牵引计算的学科基础——牵引计算是以力学为基础,结合科学试验、在运营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很多计算公式及参数采用经验公式及试验数据。

列车运动中,实际受力非常复杂;在牵引计算中,只研究对列车运动产生影响的外力,并将列车视为质点集中于列车中心,进行分析计算。

第一节 作用于列车上的力作用于列车上的力有牵引力、列车运行阻力及列车制动力。

一、牵引力牵引力是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并可由司机根据需要调节的外力。

(一)牵引力的形成与黏着限制1. 牵引力的形成以图2-1分析牵引力的形成机理。

授课过程中,一边在黑板上绘制相应的示意简图,一边分析轮周牵引力的形成机理,说明如何依靠轮轨间的黏着产生由钢轨作用于动轮轮周上的反作用力F 。

得出牵引力的概念——这种由钢轨作用于动轮轮周上的切向外力之和,即为轮周牵引力,简称牵引力。

介绍我国《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规定:牵引力以轮周牵引力为计算标准,即以轮周牵引力来衡量和表示牵引力的大小。

车钩牵引力(或称挽钩牵引力)是指机车(动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动车)全部运行阻力。

2. 轮轨黏着与黏着牵引力的限制先引导学生回忆两个相互运动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原理,在分析轮轨之间产生的摩擦的机理及与常规摩擦之间的区别,引出黏着的概念。

分析轮轨间的摩擦与黏着的机理,得出图2-1 电力机车及电传动内燃机车牵引力的形成黏着牵引力的限制:μμj 1000F P g μ=⨯⨯⨯ (N ) (2-1)(二)牵引特性曲线1. 电力机车牵引特性曲线以韶山3型电力牵引特性曲线为例,讲解牵引特性曲线的意义——表示轮周牵引力(纵轴)与运行速度(横轴)相互关系的曲线,通常由试验得到。

牵引特性曲线因牵引种类而异,牵引种类相同时,多种机车(动车)类型的牵引特性曲线大同小异。

分电力机车的牵引特性曲线各符号、线条的含义。

重点分析特限制条件下的牵引力,说明电力机车的牵引力主要受牵引电动机功率和轮轨黏着力的限制。

黏着牵引力:图中阴影线为韶山 3 型电力机车受轮轨间黏着力限制的牵引力曲线,是根据公式(2-1)和公式(2-2)计算得出的。

电动机牵引力:图中注有1,2,…,8-Ⅲ的类似双曲线的一组曲线,表示电力机车牵引电动机功率所决定的牵引力。

由牵引电动机电机械特性换算到机车动轮轮周后求出。

干线机车一般采用改变电动机端电压和磁通量(削弱磁场)来进行速度调节。

韶山3型机车有8个调压级,故有8条F =f (V )曲线。

在8级位上又有8-Ⅰ,8-Ⅱ,8-Ⅲ共3个削弱磁场级,分别称Ⅰ,Ⅱ,Ⅲ级削弱磁场。

电动机允许电流限制的牵引力:即,受电机发热条件所限制的牵引力。

根据电机发热条件的不同,电机容许电流可分为持续电流、小时电流和最大电流。

持续电流是指电机长时间运转而不致使电机超过容许温度的电流值。

小时电流是指电机在这种电流下运转一小时而不致超过容许温度的电流值。

最大电流是指在短时间(1 分钟)运转而不致出现火花引起电机破坏的电流值;此种电流只用于列车起动,所以称为起动电流。

与上述电流相应的牵引力分别称为持续牵引力、小时牵引力和起动牵引力。

图2-2中斜线AB 表示受电机持续电流发热条件限制的牵引力曲线。

3)机车牵引力取值及有关参数 • 不同速度下的牵引力取值《牵规》规定电力机车牵引力取持续制。

对于韶山3型机车,自起动至机车构造速度,牵引力分别取黏着牵引力(CD 段)、电动机牵引力(DA 段、BE 段)和电动机持续电流限制的牵引力(AB 段)。

• 计算速度和计算牵引力计算速度是计算列车牵引质量所依据的速度,其所对应的牵引力称为计算牵引力。

《牵图2-2 韶山3型电力机车牵引特性曲线规》规定以最高级位满磁场牵引特性上持续电流所决定的速度和牵引力作为最低计算速度和最大计算牵引力。

图2-2中A 点对应的速度与牵引力,即为韶山3型电力机车的最低计算速度(V jmin )与最大计算牵引力(F jmax )。

• 计算起动牵引力起动牵引力是在起动条件下机车所能发挥的最大牵引力。

《牵规》规定的机车起动牵引力是根据限制条件计算或经过专门试验确定的,称为计算起动牵引力。

多数货运机车的计算起动牵引力都是受黏着条件的限制;客运机车则基本上受起动电流的限制。

韶山3型机车进行起动检算时,取速度为零时的黏着牵引力为计算起动牵引力(F q )。

少数机型则取起动电流限制的牵引力为计算起动牵引力。

• 电力机车牵引性能参数我国常用电力机车牵引性能参数见表2-1。

表2-1 电力机车牵引性能参数表表中P 和P μ是机车质量和机车黏着质量,L J 是机车长度。

2. 内燃机车牵引特性曲线在学习电力机车牵引特性曲线的基础上,课堂上简单介绍内燃机车牵引特性曲线的特点,相关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自学。

3. 高速动车组牵引特性曲线以图2-4分析高速动车组的牵引特性曲线。

讲解取值方法。

动车组牵引力的计算可根据牵引特性曲线取值。

不同的生产厂家给出的动车组牵引特性曲线形式有所不同,有的以单辆车牵引特性曲线的方式给出,有的以全列车特性曲线的方式给出。

图2-4为CRH 1动车组的牵引特性曲线。

在低速范围内,动车组的牵引力受起动电流的限制,如CRH 1动车组在0~50的速度范围内,动车组牵引力受起动电流限制为一定值325 kN ;当速度大于一定值后,动车组牵引力受牵引电机功率的限制,随着速度的升高而降低。

图2-4 CRH 1动车组牵引特性曲线我国生产的CRH系列高速动车组的牵引性能参数如表2-5所示。

表2-5 CRH高速动车组牵引性能参数表注:V s为最高运营速度,F s为对应于最高运营速度时的牵引力。

二、列车运行阻力(一)基本概念首先给出相关列车运行阻力的概念,说明各种力的表达方式。

定义——列车运行时,作用在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力,称为列车运行阻力,简称列车阻力,以W表示。

列车阻力W是机车阻力W ' 和车辆阻力W "之和。

单位阻力即单位机车或车辆重量所受的阻力,单位为N/kN;它乘以机车或车辆质量(t),即得机车或车辆所受总阻力(N)。

列车运行阻力分类:(1)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遇到的阻力,该力在列车运行中总是存在的。

基本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

(2)附加阻力,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隧道阻力等。

附加阻力的种类随列车运行的线路平、纵断面情况而定。

(3)起动阻力,列车起动时的阻力。

(二)基本阻力1. 构成基本阻力的因素基本阻力由轴颈与轴承间的摩擦阻力、车轮与钢轨的滚动摩擦阻力、车轮在钢轨上的滑动摩擦阻力、轨道不平顺与车轮踏面擦伤等引起的冲击和振动阻力以及空气阻力构成。

影响基本阻力的因素复杂,难以用纯理论公式求算,只能用通过大量试验综合得出的试验公式来计算。

试验公式都用单位阻力w0的形式表达,其形式为w0=a+bV+cV 2(N/kN)试验条件:我国的基本阻力公式是在运行速度不小于10 km/h、外温不低于-10 ︒C、风速不大于5 m/s的条件下试验得出的。

2. 机车单位基本阻力我国常用机车的单位基本阻力w'试验公式如下:1)电力机车韶山1、韶山3、韶山4采用公式w '=2.25+0.019 0V +0.000 320V 2 (N /kN ) (2-9) 韶山7 0w '=1.40+0.003 8V +0.000 348V 2 (N /kN ) (2-10) 韶山8 0w '=1.02+0.003 5V +0.000 426V 2 (N /kN ) (2-11) 2)内燃机车东风4(客、货)、东风4B (客、货)、东风4C (货)、东风7D 等型w '=2.28+0.029 3V +0.000 178V 2 (N /kN ) (2-12) 东风8 0w '=2.40+0.002 2V +0.000 391V 2 (N /kN ) (2-13) 东风11 0w '=0.86+0.005 4V +0.000 218V 2 (N /kN ) (2-14) 3. 车辆单位基本阻力1)客车单位基本阻力计算公式客车在运用中载重量变化不太大,所以客车不需要分空车、重车;而且中国铁路干线客车已全部是滚动轴承。

客车单位基本阻力公式如下:V ≤120 km /h 时,21、22型 0w ''=1.66+0.007 5V +0.000 155V 2 (N /kN ) V ≤140 km /h 时,25B 、25G 型0w ''=1.82+0.010V +0.000 145V 2 (N /kN ) V ≤160 km /h 时,快速单层客车0w ''=1.61+0.004V +0.000 187V 2 (N /kN ) 快速双层客车 0w ''=1.24+0.003 5V +0.000 157V 2 (N /kN ) 2)货车单位基本阻力计算公式重车:滚动轴承 0w ''=0.92+0.004 8V +0.000 125V 2 (N /kN )滑动轴承 0w ''=1.07+0.001 1V +0.000 236V 2 (N /kN ) 空车: 0w ''=2.23+0.005 3V +0.000 675V 2 (N /kN )4. 高速动车组单位基本阻力计算公式CRH 系列动车组的单位基本阻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CRH 1 0w ''=1.12+0.005 42V +0.000 146V 2 (N/kN ) CRH 2 0w ''=0.88+0.007 44V +0.000 114V 2 (N/kN ) CRH 3 0w ''=0.66+0.002 45V +0.000 132V 2 (N/kN ) CRH 5 0w ''=0.69+0.006 3V +0.000 15V 2 (N/kN ) 5. 列车基本阻力与列车平均单位基本阻力1)普通列车列车基本阻力W 0为机车基本阻力 0W '与车辆基本阻力0W ''之和,即W 0= 0W '+0W ''=(P 0w '+G 0w '')×g (N ) (2-26)式中,P ,G 分别为机车质量、牵引质量(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