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11.4讲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合集下载

中职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0-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讲)(含详解)

中职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0-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讲)(含详解)

专题10.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考纲要求】1. 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3. 独立重复试验. 【考向预测】1.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知识清单】1. 离散型随机变量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_随机变量__,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_离散型__随机变量.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性质(1)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不同值为x 1,x 2,…,x i ,…,x n ,X 取每一个值x i (i =1,2,…,n )的概率P (X =x i )=p i ,则表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_概率分布列__(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①p i ≥0(i =1,2,…,n );②∑ni =1p i =_p 1+p 2+…+p n __=1. 3.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1)两点分布:若随机变量X 服从两点分布,其分布列为其中p =P (X =1)称为成功概率.若X 服从两点分布,则E (X )=p ,D (X )=p (1-p ).(2)超几何分布:在含有M 件次品的N 件产品中,任取n 件,其中恰有X 件次品,则P (X =k )=C k M C n -k N -MC n N,k =0,1,2,…,m ,其中m =min{M ,n },且n ≤N 、M ≤N ,n 、M 、N ∈N +,称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4.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1)独立重复试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 次试验称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若用A i (i =1,2,…,n )表示第i 次试验结果,则P (A 1A 2A 3…A n )=_P (A 1)P (A 2)P (A 3)…P (A n )__.(2)二项分布: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用X 表示事件A 发生的次数,设每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则P (X =k )=C k n p k (1-p )n -k(k =0,1,2,…,n ),此时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为X ~B (n ,p ). 若X ~B (n ,p ),则E (X )=_np __,D (X )=_np (1-p )__.【考点分类剖析】考点一 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例1. 某气象站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为80%,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面第2位). (1)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的概率; (2)5次预报中至少有2次准确的概率;(3)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且其中第3次预报准确的概率.【方法归纳】 1.运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求概率,首先要分析问题中涉及的试验是否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若不符合条件,则不能应用公式求解.2.解决这类实际问题往往需把所求的概率的事件分拆为若干个事件,而这每个事件均为独立重复试验. 3.在解题时,还要注意“正难则反”的思想的运用,即利用对立事件来求其概率.【变式探究】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23和34,假设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结果须用分数作答)(1)求甲射击3次,至少1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2)求两人各射击2次,甲恰好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好击中目标1次的概率. 考点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二项分布例.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14题和第15题为选做题.规定每位考生必须且只需在其中选做一题.设4名考生选做这两题的可能性均为12.(1)求其中甲、乙2名考生选做同一道题的概率;(2)设这4名考生中选做第15题的考生人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方法归纳】 解决二项分布问题的两个关注点(1)对于公式P (X =k )=C k n p k (1-p )n -k(k =0,1,2,…,n )必须在满足“独立重复试验”时才能运用,否则不能应用该公式.(2)判断一个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关键有两点:一是对立性,即一次试验中,事件发生与否两者必有其一;二是重复性,即试验独立重复地进行了n 次.【变式探究】一袋中有大小相同的4个红球和2个白球,给出下列结论: ①从中任取3球,恰有一个白球的概率是35;②现从中不放回的取球2次,每次任取1球,则在第一次取到红球后,第二次再次取到红球的概率为25;③从中有放回的取球3次,每次任取一球,则至少有一次取到红球的概率为2627.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 __. 考点三 二项分布的应用例.高二(1)班的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查知,某珍稀植物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发芽成功的概率为13,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又分成两个小组进行验证性试验.(1)第一小组做了5次这种植物种子的发芽试验(每次均种下一粒种子),求他们的试验中至少有3次发芽成功的概率;(2)第二小组做了若干次发芽试验(每次均种下一粒种子),如果在一次试验中种子发芽成功就停止试验,否则将继续进行下次试验,直到种子发芽成功为止,但试验的次数最多不超过5次.求第二小组所做种子发芽试验的次数ξ的概率分布列.【方法归纳】 1.二项分布的简单应用是求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解题的一般思路是:根据题意设出随机变量→分析出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找到参数n ,p →写出二项分布的分布列→将k 值代入求解概率.2.利用二项分布求解“至少”“至多”问题的概率,其实质是求在某一取值范围内的概率,一般转化为几个互斥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和,或者利用对立事件求概率.【变式探究】1.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准备用射击的办法引爆从上游漂流而下的一个巨大汽油罐,已知只有5发子弹,第一次命中只能使汽油流出,第二次命中才能引爆,每次射击是相互独立的,且命中的概率都是23.(1)求油罐被引爆的概率;(2)如果引爆或子弹打光则停止射击,设射击次数为X ,求X 不小于4的概率.2.甲、乙两位同学参加诗词大会,设甲、乙两人每道题答对的概率分别为23和34.假定甲、乙两位同学答题情况互不影响,且每人各次答题情况相互独立.①用X表示甲同学连续三次答题中答对的次数,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②设M为事件“甲、乙两人分别连续答题三次,甲同学答对的次数比乙同学答对的次数恰好多2”,求事件M发生的概率.考点四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超几何分布例1袋中装着标有数字1,2,3,4,5的小球各2个,从袋中任取3个小球,按3个小球上最大数字的9倍计分,每个小球被取出的可能性都相等,用X表示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最大数字,求:(1)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概率;(2)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方法归纳】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求出分布列的前提是必须先准确写出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再依古典概型求出每一个可能取值的概率.至于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应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之和.(2)在求解过程中注重知识间的融合,常常会用到排列组合、古典概率及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等知识.【变式探究】1.从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6个白球,4个黑球和2个黄球的箱中随机地取出两个球,规定每取出1个黑球赢2元,而每取出1个白球输1元,取出黄球无输赢.(1)以X表示赢得的钱数,随机变量X可以取哪些值?求X的分布列;(2)求出赢钱(即X>0时)的概率.2.在心理学研究中,常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评价不同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将参加试验的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一组接受乙种心理暗示,通过对比这两组志愿者接受心理暗示后的结果来评价两种心理暗示的作用,现有6名男志愿者A1,A2,A3,A4,A5,A6和4名女志愿者B1,B2,B3,B4,从中随机抽取5人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5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1)求接受甲种心理暗示的志愿者中包含A1但不包含B1的概率;(2)用X表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的女志愿者人数,求X的分布列.专题10.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考纲要求】1. 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3. 独立重复试验. 【考向预测】1.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知识清单】1. 离散型随机变量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_随机变量__,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_离散型__随机变量.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性质(1)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不同值为x 1,x 2,…,x i ,…,x n ,X 取每一个值x i (i =1,2,…,n )的概率P (X =x i )=p i ,则表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_概率分布列__(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①p i ≥0(i =1,2,…,n );②∑ni =1p i =_p 1+p 2+…+p n __=1. 3.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1)两点分布:若随机变量X 服从两点分布,其分布列为其中p =P (X =1)称为成功概率.若X 服从两点分布,则E (X )=p ,D (X )=p (1-p ).(2)超几何分布:在含有M 件次品的N 件产品中,任取n 件,其中恰有X 件次品,则P (X =k )=C k M C n -k N -MC n N,k =0,1,2,…,m ,其中m =min{M ,n },且n ≤N 、M ≤N ,n 、M 、N ∈N +,称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4.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1)独立重复试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 次试验称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若用A i (i =1,2,…,n )表示第i 次试验结果,则P (A 1A 2A 3…A n )=_P (A 1)P (A 2)P (A 3)…P (A n )__.(2)二项分布: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用X 表示事件A 发生的次数,设每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则P (X =k )=C k n p k (1-p )n -k(k =0,1,2,…,n ),此时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为X ~B (n ,p ). 若X ~B (n ,p ),则E (X )=_np __,D (X )=_np (1-p )__.【考点分类剖析】考点一 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例1. 某气象站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为80%,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面第2位). (1)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的概率; (2)5次预报中至少有2次准确的概率;(3)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且其中第3次预报准确的概率. [解析] (1)记预报一次准确为事件A ,则P (A )=0.8. 5次预报相当于5次独立重复试验,2次准确的概率为P =C 25×0.82×0.23=0.0512≈0.05,因此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的概率约为0.05.(2)“5次预报中至少有2次准确”的对立事件为“5次预报全部不准确或只有1次准确”,其概率为P =C 05×(0.2)5+C 15×0.8×0.24=0.00672≈0.01.所以所求概率为1-P =1-0.01=0.99.所以5次预报中至少有2次准确的概率约为0.99. (3)说明第1,2,4,5次中恰有1次准确.所以概率为P =C 14×0.8×0.23×0.8=0.02048≈0.02,所以恰有2次准确,且其中第3次预报准确的概率约为0.02.【方法归纳】 1.运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求概率,首先要分析问题中涉及的试验是否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若不符合条件,则不能应用公式求解.2.解决这类实际问题往往需把所求的概率的事件分拆为若干个事件,而这每个事件均为独立重复试验.3.在解题时,还要注意“正难则反”的思想的运用,即利用对立事件来求其概率.【变式探究】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23和34,假设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结果须用分数作答)(1)求甲射击3次,至少1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2)求两人各射击2次,甲恰好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好击中目标1次的概率.[解析] (1)记“甲射击3次至少有1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A 1,由题意,射击3次,相当于3次独立重复试验,故P (A 1)=1-P (A 1)=1-(23)3=1927.(2)记“甲射击2次,恰有2次击中目标”为事件A 2,“乙射击2次,恰有1次击中目标”为事件B 2,则P (A 2)=C 22×(23)2=49,P (B 2)=C 12×(34)1×(1-34)=38,由于甲、乙射击相互独立,故P (A 2B 2)=49×38=16. 考点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二项分布例.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14题和第15题为选做题.规定每位考生必须且只需在其中选做一题.设4名考生选做这两题的可能性均为12.(1)求其中甲、乙2名考生选做同一道题的概率;(2)设这4名考生中选做第15题的考生人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解析] (1)设事件A 表示“甲选做第14题”,事件B 表示“乙选做第14题”,则甲、乙2名考生选做同一道题的事件为“AB ∪A B ”,且事件A ,B 相互独立.所以P (AB ∪A B )=P (A )P (B )+P (A )P (B ) =12×12+(1-12)×(1-12)=12. (2)随机变量X 的可能取值为0,1,2,3,4.且X ~B (4,12).所以P (X =k )=C k 4(12)k (1-12)4-k=C k 4(12)4(k =0,1,2,3,4). 所以变量X 的分布列为:【方法归纳】 解决二项分布问题的两个关注点(1)对于公式P (X =k )=C k n p k (1-p )n -k(k =0,1,2,…,n )必须在满足“独立重复试验”时才能运用,否则不能应用该公式.(2)判断一个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关键有两点:一是对立性,即一次试验中,事件发生与否两者必有其一;二是重复性,即试验独立重复地进行了n 次.【变式探究】一袋中有大小相同的4个红球和2个白球,给出下列结论: ①从中任取3球,恰有一个白球的概率是35;②现从中不放回的取球2次,每次任取1球,则在第一次取到红球后,第二次再次取到红球的概率为25;③从中有放回的取球3次,每次任取一球,则至少有一次取到红球的概率为2627.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①③__.[解析] ①恰有一个白球的概率P =C 12C 24C 36=35,故①正确;②设A ={第一次取到红球},B ={第二次取到红球}.则P (A )=23,P (A ∩B )=4×36×5=25,∴P (B |A )=P (A ∩B )P (A )=35,故②错;③每次取到红球的概率P =23,所以至少有一次取到红球的概率为 1-(1-23)3=2627,故③正确.考点三 二项分布的应用例.高二(1)班的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查知,某珍稀植物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发芽成功的概率为13,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又分成两个小组进行验证性试验.(1)第一小组做了5次这种植物种子的发芽试验(每次均种下一粒种子),求他们的试验中至少有3次发芽成功的概率;(2)第二小组做了若干次发芽试验(每次均种下一粒种子),如果在一次试验中种子发芽成功就停止试验,否则将继续进行下次试验,直到种子发芽成功为止,但试验的次数最多不超过5次.求第二小组所做种子发芽试验的次数ξ的概率分布列.[解析] (1)至少有3次发芽成功,即有3次、4次、5次发芽成功.设5次试验中种子发芽成功的次数为随机变量X ,则P (X =3)=C 35×(13)3×(23)2=40243,P (X =4)=C 45×(13)4×23=10243, P (X =5)=C 55×(13)5×(23)0=1243.所以至少有3次发芽成功的概率P =P (X =3)+P (X =4)+P (X =5)=40243+10243+1243=51243=1781.(2)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为1,2,3,4,5. P (ξ=1)=13,P (ξ=2)=23×13=29,P (ξ=3)=(23)2×13=427,P (ξ=4)=(23)3×13=881,P (ξ=5)=(23)4×1=1681.所以ξ的分布列为:【方法归纳】 1.二项分布的简单应用是求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解题的一般思路是:根据题意设出随机变量→分析出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找到参数n ,p →写出二项分布的分布列→将k 值代入求解概率.2.利用二项分布求解“至少”“至多”问题的概率,其实质是求在某一取值范围内的概率,一般转化为几个互斥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和,或者利用对立事件求概率.【变式探究】1.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准备用射击的办法引爆从上游漂流而下的一个巨大汽油罐,已知只有5发子弹,第一次命中只能使汽油流出,第二次命中才能引爆,每次射击是相互独立的,且命中的概率都是23.(1)求油罐被引爆的概率;(2)如果引爆或子弹打光则停止射击,设射击次数为X ,求X 不小于4的概率.[解析] (1)油罐引爆的对立事件为油罐没有引爆,没有引爆的可能情况是:射击5次只击中一次或一次也没有击中,故该事件的概率为C 15·23·(13)4+(13)5,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1-[C 15·23·(13)4+(13)5]=232243. (2)当X =4时记为事件A , 则P (A )=C 13·23·(13)2·23=427.当X =5时,意味着前4次射击只击中一次或一次也未击中,记为事件B . 则P (B )=C 14·23·(13)3+(13)4=19, ∴射击次数不小于4的概率为427+19=727.2.甲、乙两位同学参加诗词大会,设甲、乙两人每道题答对的概率分别为23和34.假定甲、乙两位同学答题情况互不影响,且每人各次答题情况相互独立.①用X 表示甲同学连续三次答题中答对的次数,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②设M 为事件“甲、乙两人分别连续答题三次,甲同学答对的次数比乙同学答对的次数恰好多2”,求事件M 发生的概率.[解析] ①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则P (X =0)=⎝⎛⎭⎫133=127; P (X =1)=C 13·23×⎝⎛⎭⎫132=29; P (X =2)=C 23⎝⎛⎭⎫232×13=49; P (X =3)=⎝⎛⎭⎫233=827. ∴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E (X )=0×127+1×29+2×49+3×827=2或E (ξ)=np =23.②设Y 为乙连续3次答题中答对的次数, 由题意知Y ~B ⎝⎛⎭⎫3,34, P (Y =0)=⎝⎛⎭⎫143=164,P (Y =1)=C 13⎝⎛⎭⎫341⎝⎛⎭⎫142=964,所以P (M )=P (X =3且Y =1)+P (X =2且Y =0) =827×964+49×164=7144. 即事件M 发生的概率为7144.考点四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超几何分布例1袋中装着标有数字1,2,3,4,5的小球各2个,从袋中任取3个小球,按3个小球上最大数字的9倍计分,每个小球被取出的可能性都相等,用X 表示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最大数字,求:(1)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概率; (2)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解析] (1)解法一:记“一次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事件记为A ,则P (A )=C 35C 12C 12C 12C 310=23. 解法二:记“一次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为事件A ,“一次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中有两个数字相同”为事件B ,事件A 和事件B 是对立事件.因为P (B )=C 15C 22C 18C 310=13,所以P (A )=1-P (B )=1-13=23.(2)由题意,X 所有可能的取值为2,3,4,5.P (X =2)=C 22C 12+C 12C 22C 310=130;P (X =3)=C 24C 12+C 14C 22C 310=215; P (X =4)=C 26C 12+C 16C 22C 310=310;P (X =5)=C 28C 12+C 18C 22C 310=815. 所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列为:【方法归纳】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求出分布列的前提是必须先准确写出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再依古典概型求出每一个可能取值的概率.至于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应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之和.(2)在求解过程中注重知识间的融合,常常会用到排列组合、古典概率及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等知识.【变式探究】1.从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6个白球,4个黑球和2个黄球的箱中随机地取出两个球,规定每取出1个黑球赢2元,而每取出1个白球输1元,取出黄球无输赢.(1)以X 表示赢得的钱数,随机变量X 可以取哪些值?求X 的分布列; (2)求出赢钱(即X >0时)的概率.[解析] (1)从箱中取两个球的情形有以下6种:{2个白球},{1个白球,1个黄球},{1个白球,1个黑球},{2个黄球},{1个黑球,1个黄球},{2个黑球}.当取到2个白球时,随机变量X =-2;当取到1个白球,1个黄球时,随机变量X =-1; 当取到1个白球,1个黑球时,随机变量X =1; 当取到2个黄球时,随机变量X =0;当取到1个黑球,1个黄球时,随机变量X =2;当取到2个黑球时,随机变量X =4.所以随机变量X 的可能取值为-2,-1,0,1,2,4. P (X =-2)=C 26C 212=522,P (X =-1)=C 16C 12C 212=211,P (X =0)=C 22C 212=166,P (X =1)=C 16C 14C 212=411,P (X =2)=C 14C 12C 212=433,P (X =4)=C 24C 212=111.所以X 的分布列如下:(2)P (X >0)=P (X =1)+P (X =2)+P (X =4)=411+433+111=1933.所以赢钱的概率为1933.2.在心理学研究中,常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评价不同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将参加试验的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一组接受乙种心理暗示,通过对比这两组志愿者接受心理暗示后的结果来评价两种心理暗示的作用,现有6名男志愿者A 1,A 2,A 3,A 4,A 5,A 6和4名女志愿者B 1,B 2,B 3,B 4,从中随机抽取5人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5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1)求接受甲种心理暗示的志愿者中包含A 1但不包含B 1的概率; (2)用X 表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的女志愿者人数,求X 的分布列.[解析] (1)记接受甲种心理暗示的志愿者中包含A 1但不包含B 1的事件为M , 则P (M )=C 48C 510=518.(2)由题意知X 可取的值为0,1,2,3,4,则P (X =0)=C 56C 510=142,P (X =1)=C 46C 14C 510=521,P (X =2)=C 36C 24C 510=1021,P (X =3)=C 26C 34C 510=521,P (X =4)=C 16C 44C 510=142.因此X 的分布列为。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分布列(一轮复习)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分布列(一轮复习)

答案:D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
[例2] 袋中有4个红球,3个黑球,从袋中随机取球,设 取到1个红球得2分,取到1个黑球得1分,从袋中任取4个球.
(1)求得分X的分布列; (2)求得分大于6分的概率.
[自主解答] (1)从袋中随机取 4 个球的情况为 1 红 3 黑, 2 红 2 黑,3 红 1 黑,4 红四种情况,分别得分为 5 分,6 分, 7 分,8 分,故 X 的可能取值为 5,6,7,8.
[易误辨析] (1)本题由于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取值情况较多,极易 发生对随机变量取值考虑不全而导致解题错误. (2)此类问题还极易发生如下错误:虽然弄清随机变 量的所有取值,但对某个取值考虑不全而导致解题错 误. (3)避免以上错误发生的有效方法是验证随机变量的 概率和是否为1.
1-2q≥0, q2≥0, 12+1-2q+q2=1,
解得
q=1-
2 2.
或由 1-2q≥0⇒q≤12,可排除 A、B、C.
(2)由分布列的性质知0.2+0.1+0.1+0.3+m=1,解
得m=0.3.首先列表为:
ξ
01234
2ξ+1 1 3 5 7 9
|ξ-1| 1 0 1 2 3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
[例1] (1)设ξ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
ξ -1
0
1
P
1 2
1-2q
q2
则q的值为
()
A.1
B.1±
2 2
C.1+
2 2
D.1-
2 2
(2)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 ξ0 1 2 34 P 0.2 0.1 0.1 0.3 m
求:①2ξ+1的分布列;②|ξ-1|的分布列. [自主解答] (1)由分布列的性质,有

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1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1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 专题1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知识点一 随机变量的概念、表示及特征1.概念:一般地,对于随机试验样本空间Ω中的每个样本点ω都有唯一的实数X (ω)与之对应,我们称X 为随机变量.2.表示: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随机变量,如X ,Y ,Z ;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随机变量的取值,如x ,y ,z .3.特征:随机试验中,每个样本点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与之对应,随机变量有如下特征:(1)取值依赖于样本点. (2)所有可能取值是明确的. 知识点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可能取值为有限个或可以一一列举的随机变量,我们称之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判断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法 (1)明确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2)将随机试验的结果数量化;(3)确定试验结果所对应的实数是否可以一一列出,如能一一列出,则该随机变量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否则不是.【例1】((2023•丰台区期末)下面给出的四个随机变量中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为() ①高速公路上某收费站在半小时内经过的车辆数1X ;②一个沿直线2y x 进行随机运动的质点离坐标原点的距离X;③某同学射击3次,命中的次数3X;④某电子元件的寿2命X;4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例2】(2023•从化区期中)袋中有大小相同的5个球,分别标有1,2,3,4,5五个号码,现在在有放回抽取的条件下依次取出两个球,设两个球的号码之和为随机变量X,则X所有可能取值的个数是()A.25B.10C.9D.5知识点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性质1.定义:一般地,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x1,x2,…,x n,我们称X取每一个值x i的概率P(X=x i)=p i,i=1,2,3,…,n为X的概率分布列,简称分布列.2.分布列的性质(1)p i≥0,i=1,2,…,n.(2)p1+p2+…+p n=1.分布列的性质及其应用(1)利用分布列中各概率之和为1可求参数的值,此时要注意检验,以保证每个概率值均为非负数.(2)求随机变量在某个范围内的概率时,根据分布列,将所求范围内各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相加即可,其依据是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例3】(2023•辽宁期末)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则(2)(…)P XA .0.1B .0.2C .0.3D .0.4【例4】(2022•朝阳区开学)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1P X k k k λ===,2,3,4),则λ的值为() A .10B .110C .10-D .110-【例5】(2023•珠海期末)已知某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则(q =)A .13和1-B .13C .12D .1-【例6】(2022•多选•天津模拟)设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15kP ak k ξ===,2,3,4,5),则()A .115a =B .141()255P ξ<<= C .112()10215P ξ<<=D .23()510P ξ=…【例7】(2023•湖北模拟)设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表:则下列正确的是()A .当{}n a 为等差数列时,5615a a += B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可以为109(1)n a n n =+C .当数列{}n a 满足1(1,2,9)2n na n ==时,10912a =D .当数列{}n a 满足2()(1k P k k a k ξ==…,2,10)时,1110(1)n a n n =+知识点四 两点分布如果P (A )=p ,则P (A )=1-p ,那么X 的分布列为我们称X 服从两点分布或0-1【例8】(多选)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常数c 的值为23或13B .常数c 的值为23C .1(0)3P X ==D .2(0)3P X ==【例9】(2023•阜南县期末)从6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随机选出3名同学参加一项竞技测试.(1)求选出的3名同学中至少有1名女生的概率;(2)设ξ表示选出的3名同学中男生的人数,求ξ的分布列.【例10】(2023•崂山区期末)某电视台“挑战主持人”节目的挑战者闯第一关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回答正确各得10分,回答不正确得0分,第三个问题回答正确得20分,回答不正确得10-分.如果一位挑战者回答前两个问题正确的概率都是2 3,回答第三个问题正确的概率为12,且各题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若这位挑战者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分不低于10分就算闯关成功.(1)求至少回答对一个问题的概率.(2)求这位挑战者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得分X的分布列.(3)求这位挑战者闯关成功的概率.同步训练1.(2022•多选•临朐县开学)下列X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A.某座大桥一天经过的某品牌轿车的辆数XB .一天内的温度为XC .某网页一天内被点击的次数XD .射击运动员对目标进行射击,击中目标得1分,未击中目标得0分,用X 表示该运动员在一次射击中的得分2.(2023•上蔡县校级月考)设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列如下表:则(|2|1)(P ξ-==) A .712B .12C .512D .163.(2023•周至县期末)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1,2,3,4,5,6)2kcP X k k ===,其中c 为常数,则(2)P X …的值为() A .34B .1621C .6364D .64634.(2023•多选•宝安区期中)已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如下:则实数a 的值为()A .12-B .12C .14D .14-5.(2023•和平区校级期末)设随机变量与的分布列如下:则下列正确的是()A .当{}n a 为等差数列时,5615a a +=B .当数列{}n a 满足1(12n na n ==,2,⋯,9)时,10912a = C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可以为109(1)n a n n =+D .当数列{}n a 满足2()(1k P k k a k ξ==…,2,⋯,10)时,1110(1)n a n n =+6.(2023•郫都区模拟)甲袋中有2个黑球,4个白球,乙袋中有3个黑球,3个白球,从两袋中各取一球.(Ⅰ)求“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Ⅱ)设ξ表示所取白球的个数,求ξ的概率分布列.。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十一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pptx课件人教B版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十一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pptx课件人教B版

【解析】选B.由分布列的性质知2q2+ 11 -3q+ 1 =1,解得q=1或q= 1 ,
6
6
2
又因为2q2<1,0< 11 3q <1,所以舍去q=1,
6
所以q= 1 .
2
3.(选修2-3 P47习题2-1BT2改编)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列为
X
1
2
3
4
P
1
m
1
1
3
4
6
则P(|X-3|=1)=________.
④一个在数轴上随机运动的质点,它在数轴上的位置记为X.其中是离散型随机 变量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④
2.若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列为
X
x1
x2
P
p1
p2
且p1=
1 2
p2,则p1等于
(
)
A. 1
B. 1
C. 1
D. 1
2
3
4
6
3.某学习小组共12人,其中有五名是“三好学生”,现从该小组中任选5人参加
n
pi
=1.
i1
2.常见的两类分布列 (1)两点分布: 若随机变量X服从两点分布,即其分布列为
X
0
1
P
_1_-_p_
p
其中p= _P_(_X_=_1_)_称为成功概率.
(2)超几何分布
在含有M件次品的N件产品中,任取n件,其中恰有X件次品,则P(X=k)=
C C k nk M NM

CnN
k=0,1,2,…,m,其中m=min{M,n},且n≤N,M≤N,n,M,N∈N*.
【解析】选C.因为P(X=1)= 1 ,所以A,B不正确;

2023年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023年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索引
感悟提升
分布列性质的两个作用 (1)利用分布列中各事件概率之和为1可求参数的值及检查分布列的正确性. (2)随机变量X所取的值分别对应的事件是两两互斥的,利用这一点可以求随机 变量在某个范围内的概率.
索引
考点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例1 (12分)某市某超市为了回馈新老顾客,决定在2022年元旦来临之际举行 “庆元旦,迎新年”的抽奖派送礼品活动.为设计一套趣味性抽奖送礼品的活 动方案,该超市面向该市某高中学生征集活动方案,该中学某班数学兴趣小 组提供的方案获得了征用.方案如下:将一个4×4×4的正方体各面均涂上红色, 再把它分割成6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经过搅拌后,从中任取两个小正方体,记 它们的着色面数之和为ξ,记抽奖一次中奖的礼品价值为η.
索引
6.(2021·郑州检测)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列为
X1 2 34
P
1 3
m
1 4
1 6
5 则P(|X-3|=1)=___1_2____.
解析 由13+m+14+16=1,解得 m=14, P(|X-3|=1)=P(X=2)+P(X=4)=14+16=152.
索引
考点突破 题型剖析
KAODIANTUPOTIXINGPOUXI
索引
P(ξ=1)=CC13·C29 16=1386=12, P(ξ=2)=CC23·C29 06=336=112.
所以ξ的分布列为
ξ 012
P
5 12
1 2
1 12
索引
感悟提升
1.超几何分布描述的是不放回抽样问题,随机变量为抽到的某类个体的个数.超 几何分布的特征是: (1)考察对象分两类;(2)已知各类对象的个数;(3)从中抽取若干个个体,考查 某类个体数X的概率分布. 2.超几何分布主要用于抽检产品、摸不同类别的小球等概率模型,其实质是古 典概型.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数字特征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数字特征

§10.7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数字特征考试要求 1.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2.理解并会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知识梳理1.离散型随机变量一般地,对于随机试验样本空间Ω中的每个样本点ω,都有唯一的实数X (ω)与之对应,我们称X 为随机变量;可能取值为有限个或可以一一列举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一般地,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可能取值为x 1,x 2,…,x n ,称X 取每一个值x i 的概率P (X =x i )=p i ,i =1,2,…,n 为X 的概率分布列,简称分布列.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 ①p i ≥0(i =1,2,…,n ); ②p 1+p 2+…+p n =1.4.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X x 1 x 2 … x n Pp 1p 2…p n(1)均值则称E (X )=x 1p 1+x 2p 2+…+x n p n =∑i =1nx i p i 为随机变量X 的均值或数学期望,数学期望简称期望.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 (2)方差 称D (X )=(x 1-E (X ))2p1+(x 2-E (X ))2p 2+…+(x n -E (X ))2p n =∑i =1n(x i -E (X ))2p i 为随机变量X 的方差,并称D (X )为随机变量X 的标准差,记为σ(X ),它们都可以度量随机变量取值与其均值的偏离程度. 5.均值与方差的性质 (1)E (aX +b )=aE (X )+b .(2)D (aX +b )=a 2D (X )(a ,b 为常数).常用结论均值与方差的四个常用性质(1)E (k )=k ,D (k )=0,其中k 为常数. (2)E (X 1+X 2)=E (X 1)+E (X 2). (3)D (X )=E (X 2)-(E (X ))2.(4)若X 1,X 2相互独立,则E (X 1X 2)=E (X 1)·E (X 2). 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的次数是随机变量.( √ )(2)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中,随机变量取各个值的概率之和可以小于1.( × )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各个可能值表示的事件是彼此互斥的.( √ ) (4)方差或标准差越小,则偏离均值的平均程度越小.( √ ) 教材改编题1.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X 1 2 3 4 5 P112161316p则p 为( ) A.16 B.13 C.14 D.112 答案 C解析 由分布列的性质知, 112+16+13+16+p =1, ∴p =1-34=14.2.若随机变量X 满足P (X =c )=1,其中c 为常数,则D (X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0解析 因为P (X =c )=1, 所以E (X )=c ×1=c , 所以D (X )=(c -c )2×1=0.3.已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X -1 0 1 P121316若Y =2X +3,则E (Y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73解析 E (X )=-12+16=-13,则E (Y )=E (2X +3)=2E (X )+3=-23+3=73.题型一 分布列的性质例1 (1)设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X -1 0 1 P121-qq -q 2则q 等于( ) A .1 B.22或-22 C .1+22D.22 答案 D解析 由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得⎩⎪⎨⎪⎧12+1-q +q -q 2=1,0≤1-q ≤12,0≤q -q 2≤12,解得q =22. (2)(多选)设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P ⎝⎛⎭⎫ξ=k5=ak (k =1,2,3,4,5),则( ) A .a =115B .P ⎝⎛⎭⎫12<ξ<45=15C .P ⎝⎛⎭⎫110<ξ<12=215D .P (ξ=1)=310答案 AB解析 对于选项A , ∵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 P ⎝⎛⎭⎫ξ=k5=ak (k =1,2,3,4,5), ∴P ⎝⎛⎭⎫ξ=15+P ⎝⎛⎭⎫ξ=25+P ⎝⎛⎭⎫ξ=35+P ⎝⎛⎭⎫ξ=45+P (ξ=1) =a +2a +3a +4a +5a =15a =1, 解得a =115,故A 正确;对于B ,易知P ⎝⎛⎭⎫12<ξ<45=P ⎝⎛⎭⎫ξ=35=3×115=15, 故B 正确; 对于C ,易知P ⎝⎛⎭⎫110<ξ<12=P ⎝⎛⎭⎫ξ=15+P ⎝⎛⎭⎫ξ=25 =115+2×115=15, 故C 错误;对于D ,易知P (ξ=1)=5×115=13,故D 错误. 教师备选1.设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X 0 1 P9a 2-a3-8a则常数a 的值为( ) A.13 B.23C.13或23D .-13或-23答案 A解析 由分布列的性质可知⎩⎪⎨⎪⎧0≤9a 2-a ≤1,0≤3-8a ≤1,9a 2-a +3-8a =1,解得a =13.2.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列为P (X =n )=an (n +1)(n =1,2,3,4),其中a 是常数,则P ⎝⎛⎭⎫12<X <52的值为( ) A.23 B.34 C.45 D.56 答案 D解析 因为P (X =n )=a n (n +1)(n =1,2,3,4),所以a 2+a 6+a 12+a 20=1,所以a =54,所以P ⎝⎛⎭⎫12<X <52=P (X =1)+P (X =2)=54×12+54×16=56. 思维升华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的应用 (1)利用“概率之和为1”可以求相关参数的值.(2)利用“在某个范围内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之和”求某些特定事件的概率.(3)可以根据性质判断所得分布列结果是否正确.跟踪训练1 (1)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表,则mn 的最大值是( )A.116 B.18 C.14 D.12 答案 A解析 由分布列的性质, 得m +n =12,m ≥0,n ≥0,所以mn ≤⎝⎛⎭⎪⎫m +n 22=116, 当且仅当m =n =14时,等号成立.(2)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其中a ,b ,c 成等差数列,则P (|X |=1)=______,公差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23 ⎣⎡⎦⎤-13,13 解析 因为a ,b ,c 成等差数列,所以2b =a +c . 又a +b +c =1,所以b =13,所以P (|X |=1)=a +c =23.又a =13-d ,c =13+d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得0≤13-d ≤23,0≤13+d ≤23,所以-13≤d ≤13.题型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字特征 例2 (1)(多选)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若离散型随机变量Y 满足Y =2X +1,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有( ) A .q =0.1B .E (X )=2,D (X )=1.4C .E (X )=2,D (X )=1.8 D .E (Y )=5,D (Y )=7.2 答案 ACD解析 因为q +0.4+0.1+0.2+0.2=1,所以q =0.1,故A 正确;由已知可得E (X )=0×0.1+1×0.4+2×0.1+3×0.2+4×0.2=2,D (X )=(0-2)2×0.1+(1-2)2×0.4+(2-2)2×0.1+(3-2)2×0.2+(4-2)2×0.2=1.8,故C 正确; 因为Y =2X +1,所以E (Y )=2E (X )+1=5, D (Y )=4D (X )=7.2,故D 正确.(2)(2022·昆明模拟)从1,2,3,4,5这组数据中,随机取出三个不同的数,用X 表示取出的数字的最小数,则随机变量X 的均值E (X )等于( ) A.32 B.53 C.74 D.95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X 的可能取值为1,2,3,而随机取3个数的取法有C 35种, 当X =1时,取法有C 24种, 即P (X =1)=C 24C 35=35;当X =2时,取法有C 23种, 即P (X =2)=C 23C 35=310;当X =3时,取法有C 22种, 即P (X =3)=C 22C 35=110;∴E (X )=1×35+2×310+3×110=32.教师备选1.已知随机变量X ,Y 满足Y =2X +1,且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X 0 1 2 P1613a则随机变量Y 的方差D (Y )等于( ) A.59 B.209 C.43D.299答案 B解析 由分布列的性质,得a =1-16-13=12,所以E (X )=0×16+1×13+2×12=43,所以D (X )=⎝⎛⎭⎫0-432×16+⎝⎛⎭⎫1-432×13+⎝⎛⎭⎫2-432×12=59, 又Y =2X +1,所以D (Y )=4D (X )=209.2.已知m ,n 为正常数,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表:若随机变量X 的均值E (X )=712,则mn =________,P (X ≤0)=________. 答案118 13解析 由题意知⎩⎨⎧m +n +14=1,n -m =712,解得⎩⎨⎧m =112,n =23,所以mn =118,P (X ≤0)=m +14=13.思维升华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均值与方差的步骤 (1)理解ξ的意义,写出ξ可能的全部值. (2)求ξ取每个值的概率. (3)写出ξ的分布列.(4)由均值、方差的定义求E (ξ),D (ξ).跟踪训练2 (2022·邯郸模拟)小张经常在某网上购物平台消费,该平台实行会员积分制度,每个月根据会员当月购买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充话费等)的金额分别进行积分,详细积分规则以及小张每个月在该平台消费不同金额的概率如下面的表1和表2所示,并假设购买实物商品和购买虚拟商品相互独立.表1表2(1)求小张一个月购买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均不低于100元的概率; (2)求小张一个月积分不低于8分的概率;(3)若某个月小张购买了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消费均低于100元,求他这个月的积分X 的分布列与均值.解 (1)小张一个月购买实物商品不低于100元的概率为12+14=34,购买虚拟商品不低于100元的概率为16,因此所求概率为34×16=18.(2)根据条件,积分不低于8分有两种情况:①购买实物商品积分为6分,购买虚拟商品的积分为2,3,4分; ②购买实物商品积分为4分,购买虚拟商品的积分为4分, 故小张一个月积分不低于8分的概率为 14×⎝⎛⎭⎫1-13+12×16=14. (3)由条件可知X 的可能取值为3,4,5. P (X =3)=1313+14+14=25,P (X =4)=P (X =5)=1413+14+14=310,即X 的分布列如下:E (X )=3×25+4×310+5×310=3910.题型三 均值与方差中的决策问题例3 (12分)(2021·新高考全国Ⅰ)某学校组织“一带一路”知识竞赛,有A ,B 两类问题.每位参加比赛的同学先在两类问题中选择一类并从中随机抽取一个问题回答,若回答错误则该同学比赛结束;若回答正确则从另一类问题中再随机抽取一个问题回答,无论回答正确与否,该同学比赛结束.A 类问题中的每个问题回答正确得20分,否则得0分;B 类问题中的每个问题回答正确得80分,否则得0分.已知小明能正确回答A 类问题的概率为0.8,能正确回答B 类问题的概率为0.6,且能正确回答问题的概率与回答次序无关.(1)若小明先回答A 类问题,记X 为小明的累计得分,求X 的分布列;[切入点:X 的取值情况] (2)为使累计得分的均值最大,小明应选择先回答哪类问题?并说明理由. [关键点:均值大小比较]高考改编某班体育课组织篮球投篮考核,考核分为定点投篮与三步上篮两个项目.每个学生在每个项目投篮5次,以规范动作投中3次为考核合格,定点投篮考核合格得4分,否则得0分;三步上篮考核合格得6分,否则得0分.现将该班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先进行定点投篮考核,一组先进行三步上篮考核,若先考核的项目不合格,则无需进行下一个项目,直接判定为考核不合格;若先考核的项目合格,则进入下一个项目进行考核,无论第二个项目考核是否合格都结束考核.已知小明定点投篮考核合格的概率为0.8,三步上篮考核合格的概率为0.7,且每个项目考核合格的概率与考核次序无关.(1)若小明先进行定点投篮考核,记X为小明的累计得分,求X的分布列;(2)为使累计得分的均值最大,小明应选择先进行哪个项目的考核?并说明理由.解(1)由已知可得,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4,10,则P(X=0)=1-0.8=0.2,P(X=4)=0.8×(1-0.7)=0.24,P(X=10)=0.8×0.7=0.56,所以X的分布列为(2)小明应选择先进行定点投篮考核,理由如下:由(1)可知小明先进行定点投篮考核,累计得分的均值为E(X)=0×0.2+4×0.24+10×0.56=6.56,若小明先进行三步上篮考核,记Y为小明的累计得分,则Y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6,10,P(Y=0)=1-0.7=0.3,P(Y=6)=0.7×(1-0.8)=0.14,P(Y=10)=0.7×0.8=0.56,则Y的均值为E(Y)=0×0.3+6×0.14+10×0.56=6.44,因为E(X)>E(Y),所以为使累计得分的均值最大,小明应选择先进行定点投篮考核.思维升华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从整体和全局上刻画了随机变量,是生产实际中用于方案取舍的重要理论依据.一般先比较均值,若均值相同,再用方差来决定.跟踪训练3(2021·北京)为加快新冠肺炎检测效率,某检测机构采取“k合1检测法”,即将k个人的拭子样本合并检测,若为阴性,则可以确定所有样本都是阴性的;若为阳性,则还需要对本组的每个人再做检测.现有100人,已知其中2人感染病毒.(1)①若采用“10合1检测法”,且两名患者在同一组,求总检测次数;②已知10人分成一组,分10组,两名感染患者在同一组的概率为111,定义随机变量X为总检测次数,求检测次数X的分布列和均值E(X);(2)若采用“5合1检测法”,检测次数Y的均值为E(Y),试比较E(X)和E(Y)的大小(直接写出结果).解 (1)①对每组进行检测,需要10次;再对结果为阳性的一组每个人进行检测,需要10次, 所以总检测次数为20. ②由题意,X 可以取20,30,P (X =20)=111,P (X =30)=1-111=1011,则X 的分布列为X 20 30 P1111011所以E (X )=20×111+30×1011=32011.(2)由题意,Y 可以取25,30,两名感染者在同一组的概率为P 1=C 120C 22C 398C 5100=499,不在同一组的概率为P 1=9599, 则E (Y )=25×499+30×9599=2 95099>E (X ).课时精练1.一串钥匙有6枚,只有一枚能打开锁,依次试验,打不开的扔掉,直到找到能开锁的钥匙为止,则试验次数X 的最大可能取值为( ) A .6 B .5 C .4 D .2 答案 B解析 由于是逐次试验,可能最后一枚钥匙才能打开锁,即前5次都打不开锁,所以试验次数X 的最大可能取值为5. 2.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X 1 2 3 Paba则X 的均值E (X )等于( ) A .2a +b B .a +2b C .2 D .3答案 C解析 E (X )=1×a +2×b +3×a =2(2a +b ),由分布列的性质可知2a +b =1,所以E (X )=2. 3.已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是则E (2X +a )等于( ) A.53 B.73 C.72 D.236 答案 C解析 由分布列的性质可得12+13+a =1,解得a =16,所以E (X )=1×12+2×13+3×16=53,因此E (2X +a )=E ⎝⎛⎭⎫2X +16=2E (X )+16=2×53+16=72. 4.(2022·南平模拟)某企业计划加大技改力度,需更换一台设备,现有两种品牌的设备可供选择,A 品牌设备需投入60万元,B 品牌设备需投入90万元,企业对两种品牌设备的使用年限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更换设备技改后,每年估计可增加效益100万元,从年均收益的角度分析( ) A .不更换设备 B .更换为A 设备 C .更换为B 设备D .更换为A 或B 设备均可 答案 C解析 设更换为A 品牌设备使用年限为X ,则E (X )=2×0.4+3×0.3+4×0.2+5×0.1=3,更换为A 品牌设备年均收益为3×100-60=240(万元);设更换为B 品牌设备使用年限为Y ,则E (Y )=2×0.1+3×0.3+4×0.4+5×0.2=3.7,更换为B 品牌设备年均收益为3.7×100-90=280(万元).280>240,所以更换为B 品牌设备.5.(多选)(2022·烟台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于2021年9月在陕西省举办.为了组建一支朝气蓬勃、训练有素的赛会志愿者队伍,向全国人民奉献一场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欲从4名男志愿者,3名女志愿者中随机抽取3人聘为志愿者队的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设事件A :“抽取的三人中既有男志愿者,也有女志愿者”,则P (A )=67B .设事件A :“抽取的3人中至少有一名男志愿者”,事件B :“抽取的3人中全是男志愿者”,则P (B |A )=217C .用X 表示抽取的三人中女志愿者的人数,则E (X )=127D .用Y 表示抽取的三人中男志愿者的人数,则D (Y )=2449答案 ABD解析 对于A ,所有可能的情况有C 37=35(种),其中既有男志愿者,也有女志愿者的情况有C 14C 23+C 24C 13=30(种), 故P (A )=3035=67,故A 正确;对于B ,P (AB )=C 34C 37=435,P (A )=C 14C 23+C 24C 13+C 34C 37=3435, 所以P (B |A )=P (AB )P (A )=434=217,故B 正确;对于C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则P (X =0)=C 34C 37=435,P (X =1)=C 13C 24C 37=1835,P (X =2)=C 23C 14C 37=1235,P (X =3)=C 33C 37=135,所以E (X )=0×435+1×1835+2×1235+3×135=97,故C 错误;对于D ,Y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则P (Y =0)=C 33C 37=135,P (Y =1)=C 23C 14C 37=1235,P (Y =2)=C 13C 24C 37=1835,P (Y =3)=C 34C 37=435,则E (Y 2)=0×135+1×1235+4×1835+9×435=247,E (Y )=0×135+1×1235+2×1835+3×435=127,则D (Y )=E (Y 2)-(E (Y ))2=247-⎝⎛⎭⎫1272=2449,故D 正确.6.(多选)(2022·永州模拟)已知14<p <1,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 .P (X =2)的值最大B .P (X =0)<P (X =1)C .E (X )随着p 的增大而减小D .E (X )随着p 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 BD解析 当p =12时,P (X =2)=14,P (X =1)=1-12=12>14,A 错误;因为14<p <1,所以p -p 2=p (1-p )<1-p , 即P (X =0)<P (X =1),B 正确; E (X )=1-p +2p 2=2⎝⎛⎭⎫p -142+78, 因为14<p <1,所以E (X )随着p 的增大而增大,C 错误,D 正确.7.(2022·无锡质检)设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则X 的均值为__________. 答案 1+22解析 由12+1-q +q -q 2=1得,q 2=12,q =22,∴E (X )=12+2-2q +3q -3q 2=52+q -3q 2 =52+22-32 =1+22. 8.某专业资格考试包含甲、乙、丙3个科目,假设小张甲科目合格的概率为34,乙、丙科目合格的概率相等,且3个科目是否合格相互独立.设小张3科中合格的科目数为X ,若P (X =3)=316,则E (X )=__________.答案 74解析 乙、丙科目合格的概率相等,可设乙、丙科目合格的概率均为p , 则P (X =3)=34p 2=316,解得p =12,故P (X =0)=⎝⎛⎭⎫1-12×⎝⎛⎭⎫1-12×⎝⎛⎭⎫1-34=116, P (X =1)=12×⎝⎛⎭⎫1-12×⎝⎛⎭⎫1-34+12×⎝⎛⎭⎫1-12×⎝⎛⎭⎫1-34+⎝⎛⎭⎫1-12×⎝⎛⎭⎫1-12×34=516, P (X =2)=12×12×⎝⎛⎭⎫1-34+12×⎝⎛⎭⎫1-12×34+⎝⎛⎭⎫1-12×12×34=716, 故X 的分布列为E (X )=0×116+1×516+2×716+3×316=74.9.2021年,“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某企业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知识问答活动,该企业收集了参与此次知识问答活动的员工得分情况,得到如下频率分布表:其中样本的平均数是73.6.(假设同一组中的每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 (1)求a ,b 的值;(2)根据此次知识问答活动的得分,评出四个等级,并根据等级给予如下的奖励:每次抽奖的中奖率均为12,每次中奖的奖金都为100元,求参与此次知识问答活动的某员工所获奖金X 的均值.解 (1)因为样本的平均数是73.6,所以45×0.04+55×0.10+65a +75b +85×0.20+95×0.12=73.6, 即65a +75b =37.9,①又a +b =1-0.04-0.10-0.20-0.12=0.54,② 由①②解得a =0.26,b =0.28.(2)当该员工的评定等级为优秀时,奖金的均值为12×4×100=200,当该员工的评定等级为良好时,奖金的均值为12×2×100=100,当该员工的评定等级为合格时,奖金的均值为12×1×100=50,当该员工的评定等级为不合格时,奖金的均值为12×0×100=0,E (X )=0×0.14+50×0.26+100×0.28+200×0.32=105, 故参与此次知识问答活动的某员工所获奖金X 的均值为105元.10.(2022·广州模拟)已知袋中装有大小、形状都相同的小球共5个,其中3个红球,2个白球. (1)若从袋中任意摸出4个球,求恰有2个红球的概率;(2)若每次随机地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摸到白球即停止摸球,这样的摸球最多四次,η1表示停止时的摸球次数;又若每次随机地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不放回,摸到白球即停止摸球,η2表示停止时的摸球次数.分别求出η1和η2的分布列,并计算η1≠η2的概率. 解 (1)设事件A 为“从袋中任意摸4个球,恰有2个红球”, 则P (A )=C 23C 45=35.(2)η1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3,4, 则P (η1=1)=C 12C 15=25,P (η1=2)=3×25×5=625,P (η1=3)=3×3×25×5×5=18125,P (η1=4)=3×3×3×55×5×5×5=27125,η1的分布列为η2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3,4, 则P (η2=1)=C 12C 15=25,P (η2=2)=3×25×4=310,P (η2=3)=3×2×25×4×3=15,P (η2=4)=3×2×1×25×4×3×2=110,η2的分布列为η2 1 2 3 4 P2531015110从而P (η1≠η2)=1-P (η1=η2)=1-⎝⎛⎭⎫25×25+625×310+18125×15+27125×110 =8971 250.11.某公司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生产目标,为答谢各位员工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公司决定召开年终总结联欢晚会,在联欢晚会上准备举行一个抽奖游戏,规定每位员工从一个装有4张奖券的箱子中,一次性随机摸出2张奖券,奖券上所标的面值之和就是该员工所获得的奖励额.若箱子中所装的4张奖券中有1张面值为80元,其余3张面值均为40元,则每位员工所获得的奖励额的均值是( ) A .80元 B .100元 C .120元 D .140元答案 B解析 设每位员工所获得的奖励额为X 元,则X 所有可能的取值为80,120, 且P (X =80)=C 23C 24=12,P (X =120)=C 13C 11C 24=12,所以每位员工所获得的奖励额的均值 E (X )=80×12+120×12=100.12.(2022·榆林模拟)设0<a <12,0<b <12,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则当a 在⎝⎛⎭⎫0,12内增大时,( ) A .E (ξ)增大,D (ξ)增大 B .E (ξ)增大,D (ξ)减小 C .E (ξ)减小,D (ξ)增大 D .E (ξ)减小,D (ξ)减小答案 D解析 由分布列中概率之和为1, 可得a +b =12,∴E (ξ)=-12+b =-12+⎝⎛⎭⎫12-a =-a , ∴当a 在⎝⎛⎭⎫0,12内增大时,E (ξ)减小, 又由D (ξ)=(-1+a )2×12+(0+a )2×a +(1+a )2×b =-⎝⎛⎭⎫a +122+54, 可知当a 在⎝⎛⎭⎫0,12内增大时,D (ξ)减小. 13.(多选)(2022·烟台质检)某学校共有6个学生餐厅,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每人随机地选择一家餐厅就餐(选择每个餐厅的概率相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四人去了四个不同餐厅就餐的概率为518B .四人去了同一餐厅就餐的概率为11 296C .四人中恰有两人去了第一餐厅就餐的概率为25216D .四人中去第一餐厅就餐的人数的均值为23答案 ACD解析 四人去餐厅就餐的情况共有64种,其中四人去了四个不同餐厅就餐的情况有A 46种,则四人去了四个不同餐厅就餐的概率为A 4664=518,故A 正确;同理,四人去了同一餐厅就餐的概率为664=1216,故B 错误;四人中恰有两人去了第一餐厅就餐的概率为C 24×5264=25216,故C正确;设四人中去第一餐厅就餐的人数为ξ,则ξ=0,1,2,3,4.则P (ξ=0)=5464,P (ξ=1)=C 145364,P (ξ=2)=C 245264,P (ξ=3)=C 34×564,P (ξ=4)=164,则四人中去第一餐厅就餐的人数的分布列为ξ 0 123 4 P5464C 145364C 245264C 34×564164则四人中去第一餐厅就餐的人数的均值E (ξ)=0×5464+1×C 145364+2×C 245264+3×C 34×564+4×164=23,故D 正确. 14.已知甲盒内有大小相同的1个红球和3个黑球,乙盒内有大小相同的2个红球和4个黑球,现从甲、乙两个盒内各任取2个球.设ξ为取出的4个球中红球的个数,则P (ξ=2)=______. 答案310解析 由题意可知,P (ξ=2)=C 13C 12C 14+C 23C 22C 24C 26=310.15.(多选)设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表:ξ 1 2 3 … 2 021 2 022 Pa 1a 2a 3…a 2 021a 2 02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a n }为等差数列时,a 2+a 2 021=11 011B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可能为a n = 2 0232 022n (n +1)C .当数列{a n }满足a n =12n (n =1,2,…,2 021)时,a 2 022=122 022D .当数列{a n }满足P (ξ≤k )=k 2a k (k =1,2,…,2 022)时,(n +1)a n =(n -1)a n -1(n ≥2)答案 ABD解析 对于A ,因为{a n }为等差数列, 所以S 2 022=2 022(a 1+a 2 022)2=1,则有a 2+a 2 021=a 1+a 2 022=11 011, 故A 正确;对于B ,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 a n = 2 0232 022n (n +1)=2 0232 022⎝⎛⎭⎪⎫1n -1n +1,则S 2 022=2 0232 022⎝⎛⎭⎫1-12+12-13+…+12 022-12 023 =2 0232 022⎝⎛⎭⎫1-12 023=1, 故B 正确;对于C ,因为a n =12n ,所以S 2 022=12⎝⎛⎭⎫1-122 0211-12+a 2 022=1-122 021+a 2 022=1,则有a 2 022=122 021,故C 错误;对于D ,令S k =P (ξ≤k )=k 2a k , 则a k +1=S k +1-S k =(k +1)2a k +1-k 2a k , 故a k +1a k =k k +2, 所以a na n -1=n -1n +1(n ≥2),即(n +1)a n =(n -1)a n -1(n ≥2),故D 正确.16.(2022·莆田质检)某工厂生产一种精密仪器,由第一、第二和第三工序加工而成,三道工序的加工结果相互独立,每道工序的加工结果只有A ,B 两个等级.三道工序的加工结果直接决定该仪器的产品等级:三道工序的加工结果均为A 级时,产品为一等品;第三工序的加工结果为A 级,且第一、第二工序至少有一道工序加工结果为B 级时,产品为二等品;其余均为三等品.每一道工序加工结果为A 级的概率如表一所示,一件产品的利润(单位:万元)如表二所示:表一表二(1)用η表示一件产品的利润,求η的分布列和均值;(2)因第一工序加工结果为A 级的概率较低,工厂计划通过增加检测成本对第一工序进行改良,假如改良过程中,每件产品检测成本增加x (0≤x ≤4)万元(即每件产品利润相应减少x 万元)时,第一工序加工结果为A 级的概率增加19x .问该改良方案对一件产品利润的均值是否会产生影响?并说明理由.解 (1)由题意可知,η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3,8,5, 产品为一等品的概率为0.5×0.75×0.8=0.3, 产品为二等品的概率为(1-0.5×0.75)×0.8=0.5, 产品为三等品的概率为1-0.3-0.5=0.2, 所以η的分布列为E (η)=23×0.3+8×0.5+5×0.2=11.9.(2)改良方案对一件产品的利润的均值不会产生影响,理由如下:在改良过程中,每件产品检测成本增加x (0≤x ≤4)万元,第一工序加工结果为A 级的概率增加19x , 设改良后一件产品的利润为ξ,则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3-x,8-x,5-x ,所以一等品的概率为⎝⎛⎭⎫0.5+19x ×0.75×0.8=0.3+x 15,二等品的概率为⎣⎡⎦⎤1-⎝⎛⎭⎫0.5+x 9×0.75×0.8=0.5-x 15,三等品的概率为1-⎝⎛⎭⎫0.3+x 15-⎝⎛⎭⎫0.5-x15=0.2, 所以E (ξ)=⎝⎛⎭⎫0.3+x 15(23-x )+⎝⎛⎭⎫0.5-x15(8-x )+0.2×(5-x ) =6.9-0.3x +2315x -115x 2+4-0.5x -815x +115x 2+1-0.2x =11.9,因为E (ξ)=E (η),所以改良方案对一件产品的利润的均值不会产生影响.。

一轮复习配套讲义:第11篇 第4讲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pdf

一轮复习配套讲义:第11篇 第4讲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pdf

X0 1 2 3
P
1 12
5 12
5 12
1 12
1.求分布列的关键是正确求出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值及对应的概率,要注意避
学海无涯
免分类不全面或计算错误. 2.注意运用分布列的两个性质检验求得分布列的正误. 3.求概率分布的常见类型 (1)根据统计数表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由古典概型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3)由互斥事件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及 n 次独立重复试验有 k 次发生的概率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当两条棱相交时,X=0;当两条棱平行时,X 的值为两条棱之间的距离;当两条 棱异面时,X=1.求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 解 若两条棱相交,则交点必为正方体 8 个顶点中的 1 个,过任意 1 个顶点恰有 3 条棱,所以共有 8C23对相交棱, 因此 P(X=0)=8CC12232=141, 若两条棱平行,则它们的距离为 1 或 2,其中距离为 2的共有 6 对, 故 P(X= 2)=C6212=111, 于是 P(X=1)=1-P(X=0)-P(X= 2)=1-141-111=161, 所以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是
-2012,PM2.5 日均值在 35 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为一级;在 35 微克/立方
米~75 微克/立方米之间空气质量为二级;在 75 微克/立方米以上空气质量为超
学海无涯
标.
从某自然保护区 2013 年全年每天的 PM2.5 监测数据中随机地抽取 10 天的数据 作为样本,监测值频数如下表所示: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性质
(1)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 X 可能取的不同值为 x1,x2,…,xi,…,xn,X 取每一个值 xi(i=1,2,…,n)的概率 P(X=xi)=pi,则表

高考数学选修知识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理)

高考数学选修知识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理)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编稿:赵雷 审稿:李霞【学习目标】1.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2.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3.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两个基本性质,并会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4. 理解两个特殊的分布列:“两点分布”和“超几何分布”。

【要点梳理】要点一、随机变量和离散型随机变量1. “随机试验”的概念一般地,一个试验如果满足下列条件:a .试验可以在相同的情形下重复进行.B .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明确可知的,并且不止一个.c .每次试验总是恰好出现这些可能结果中的一个,但在试验之前却不能肯定这次试验会出现哪一个结果.这种试验就是一个随机试验,为了方便起见,也简称试验.2.随机变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X ,Y ,Z (或小写希腊字母ξ,η,ζ)等表示。

要点诠释:(1)所谓随机变量,即是随机试验的试验结果和实数之间的一个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人为建立起来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

例如,任意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正面向上、反面向上这两种结果,虽然这个随机试验的结果不具有数量性质,但仍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它,比如,我们用ξ来表示这个随机试验中出现正面向上的次数,则ξ=0,表示试验结果为反面向上,ξ=1,表示试验结果为正面向上。

(2)随机变量实质是将随机试验的结果数量化 。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如果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例子很多.例如某人射击一次可能命中的环数 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10;某网页在24小时内被浏览的次数Y 也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 1,2,….4. 随机变量的分类随机变量有以下两种:(1)离散型随机变量:(2)连续型随机变量: 如果随机变量可以取其一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要点诠释: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区别:离散型随机变量,它所可能取的值为有限个或至多可列个,或者说能将它的可能取值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连续性随机变量可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我们无法将其中的值一一列举.例如,抛掷一枚骰子,可能出现的点数就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某人早晨在出租车站等出租车的时间(单位:秒)就不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5. 若是随机变量,其中a,b 是常数,则也是随机变量,并且不改变其属性(离散型、连续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最新考纲]1.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2.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应用.知识梳理1.离散型随机变量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性质(1)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可能取的不同值为x1,x2,…,x i,…,x n,X 取每一个值x i(i=1,2,…,n)的概率P(X=x i)=p i,则表X x1x2…x i…x nP p1p2…p i…p n的概率分布列.(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①p i≥0(i=1,2,…,n);②p1+p2+…+p n=13.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1)两点分布:若随机变量X服从两点分布,其分布列为X 0 1P 1-p p,其中p=P(X=1)(2)超几何分布:在含有M件次品的N件产品中,任取n件,其中恰有X件次品,则P(X=k)=C k M C n-kN-MC n N,k=0,1,2,…,m,其中m=min{M,n},且n≤N,M≤N,n,M,N∈N*,称随机变量X服从超几何分布.X 01…mP C0M C n-0N-MC n NC1M C n-1N-MC n N…C m M C n-mN-MC n N学生用书第188页辨析感悟1.离散型随机变量(1)抛掷均匀硬币一次,出现正面的次数是随机变量.(√)(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中,随机变量取各个值的概率之和可以小于1.(×)(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各个可能值表示的事件是彼此互斥的.(√)2.分布列的性质及两个特殊的概率分布(4)如果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由下表给出:(5)从4名男演员和3名女演员中选出4人,其中女演员的人数X服从超几何分布.(√)(6)(教材习题改编)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P(X=i)=i2a(i=1,2,3,4),则P(2<X≤4)=0.7.(√)[感悟·提升]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特点一是在试验之前不能断言随机变量取什么值,即具有随机性;二是在大量重复试验中能按一定统计规律取值的变量,即存在统计规律性,如(1)、(3).2.分布列的两条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指出了随机变量X的取值范围以及取各值的概率,如(6);要理解两种特殊的概率分布——两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如(4)、(5);并善于灵活运用两性质:一是p i≥0(i=1,2,…);二是p1+p2+…+p n=1检验分布列的正误,如(2).考点一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例1】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X 0 1 2 3 4 P0.20.10.10.3m求随机变量Y =|X -1|解 由分布列的性质,知0.2+0.1+0.1+0.3+m =1,∴m =0.3. 列表X 0 1 2 3 4 |X -1|1123∴P (Y =1)=P (X =0)+P (Y =0)=P (X =1)=0.1, P (Y =2)=0.3,P (Y =3)=0.3. 因此Y =|X -1|的分布列为:Y 0 1 2 3 P0.10.30.30.3规律方法 (1)保证每个概率值均为非负数.(2)若X 是随机变量,则Y =|X -1|仍然是随机变量,求它的分布列可先求出相应随机变量的值,再根据互斥事件概率加法求Y 取各值的概率,进而写出分布列. 【训练1】 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X -1 0 1 Pabc其中a ,b ,c 解析 由题意知⎩⎪⎨⎪⎧2b =a +c ,a +b +c =1,则2b=1-b,则b=13,a+c=23,所以P(|X|=1)=P(X=-1)+P(X=1)=a+c=23.答案23考点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例2】(2013·天津卷)一个盒子里装有7张卡片,其中有红色卡片4张,编号分别为1,2,3,4;白色卡片3张,编号分别为2,3,4.从盒子中任取4张卡片(假设取到任何一张卡片的可能性相同).(1)求取出的4张卡片中,含有编号为3的卡片的概率;(2)在取出的4张卡片中,红色卡片编号的最大值设为X,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审题路线(1)编号为3的卡片来源有两类,利用古典概型求事件的概率.(2)根据任取4张卡片的不同情况确定X的所有可能取值,然后求出相应的概率,进而确定分布列、计算数学期望.解(1)设“取出的4张卡片中,含有编号为3的卡片”为事件A,则P(A)=C12C35+C22C25C47=6 7.所以取出的4张卡片中,含有编号为3的卡片的概率为6 7.(2)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3,4.P(X=1)=C33C47=135,P(X=2)=C34C47=435,P(X=3)=C35C47=27,P(X=4)=C36C47=47.所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是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1×135+2×435+3×27+4×47=175.学生用书第189页规律方法 随机变量服从何种概率分布;②求每一个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③列成表格. (2)求出分布列后注意运用分布列的两条性质检验所求的分布列是否正确. 【训练2】 (2014·青岛质检)已知箱中装有4个白球和5个黑球,且规定:取出一个白球得2分,取出一个黑球得1分.现从该箱中任取(无放回,且每球取到的机会均等)3个球,记随机变量X 为取出此3球所得分数之和. (1)求X 的分布列; (2)求X 的数学期望E (X ). 解 (1)由题意得X 取3,4,5,6,且P (X =3)=C 35C 39=542,P (X =4)=C 14·C 25C 39=1021,P (X =5)=C 24·C 15C 39=514,P (X =6)=C 34C 39=121.所以X 的分布列为(2)由(1)知E (X )=3P (X =3)+4P (X =4)+5P (X =5)+6P (X =6)=133.考点三 超几何分布问题【例3】 (2014·哈尔滨调研)PM2.5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3095-2012,PM2.5日均值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为一级;在35微克/立方米~75微克/立方米之间空气质量为二级;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上空气质量为超标.从某自然保护区2013年全年每天的PM2.5监测数据中随机地抽取10天的数据作为样本,监测值频数如下表所示:达到一级的概率;(2)从这10天的数据中任取3天数据.记X表示抽到PM2.5监测数据超标的天数,求X的分布列.审题路线(1)由频数分布表,知10天中仅有3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利用古典概型可求第(1)问中的概率.(2)超标的天数X服从超几何分布.利用超几何分布的概率公式代入求解.解(1)记“从10天的PM2.5日均值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出3天,恰有一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为事件A,则P(A)=C13·C27C310=2140.(2)依据条件,X服从超几何分布,其中N=10,M=3,n=3,且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0,1,2,3.P(X=k)=C k3·C3-k7C310(k=0,1,2,3),∴P(X=0)=C03C37C310=724,P(X=1)=C13C27C310=2140,P(X=2)=C23C17C310=740,P(X=3)=C33C07C310=1120,因此X的分布列为规律方法(1)变量X服从超几何分布.(2)超几何分布描述的是不放回抽样问题,随机变量为抽到的某类个体的个数.超几何分布的特征是:①考察对象分两类;②已知各类对象的个数;③从中抽取若干个个体,考查某类个体个数X的概率分布,超几何分布主要用于抽检产品、摸不同类别的小球等概率模型,其实质是古典概型.【训练3】一袋中装有10个大小相同的黑球和白球.已知从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至少得到1个白球的概率是7 9.(1)求白球的个数;(2)从袋中任意摸出3个球,记得到白球的个数为X,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解(1)记“从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至少得到1个白球”为事件A,设袋中白球的个数为x,则P(A)=1-C210-xC210=79,得到x=5.故白球有5个.(2)X服从超几何分布,其中N=10,M=5,n=3,其中P(X=k)=C k5C3-k5C310,k=0,1,2,3.于是可得其分布列为X 012 3P 1125125121121.求分布列的关键是正确求出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值及对应的概率,要注意避免分类不全面或计算错误.2.注意运用分布列的两个性质检验求得分布列的正误.3.求概率分布的常见类型(1)根据统计数表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由古典概型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3)由互斥事件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及n次独立重复试验有k 次发生的概率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学生用书第190页思想方法11——分类讨论思想在概率中的应用【典例】在一个盒子中,放有标号分别为1,2,3的三张卡片,现从这个盒子中,有放回地先后抽得两张卡片的标号分别为x,y,记X=|x-2|+|y-x|.(1)求随机变量X的最大值,并求事件“X取得最大值”的概率;(2)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解(1)∵x,y可能的取值为1,2,3,∴|x-2|≤1,|y-x|≤2,∴X≤3,且当x=1,y=3或x=3,y=1时,X=3.因此,随机变量X的最大值为3.∵有放回地抽两张卡片的所有情况有3×3=9(种),∴P(X=3)=2 9.故随机变量X的最大值为3,事件“X取得最大值”的概率为2 9.(2)X的所有取值为0,1,2,3.∵X=0时,只有x=2,y=2这一种情况,X=1时,有x=1,y=1或x=2,y=1或x=2,y=3或x=3,y=3四种情况,X=2时,有x=1,y=2或x=3,y=2两种情况.∴P(X=0)=19,P(X=1)=49,P(X=2)=29.则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反思感悟] (1)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值及对应的概率.(2)随机变量X的值是x,y的函数,所以要对x,y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3)分类不全面或计算错误是本题易错点.【自主体验】(2012·江苏卷)设X为随机变量,从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12条棱中任取两条,当两条棱相交时,X=0;当两条棱平行时,X的值为两条棱之间的距离;当两条棱异面时,X=1.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解 若两条棱相交,则交点必为正方体8个顶点中的1个,过任意1个顶点恰有3条棱,所以共有8C 23对相交棱,因此P (X =0)=8C 23C 212=411,若两条棱平行,则它们的距离为1或2,其中距离为2的共有6对, 故P (X =2)=6C 212=111,于是P (X =1)=1-P (X =0)-P (X =2)=1-411-111=611, 所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是X 0 1 2 P411611111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4·武汉模拟)从装有3个白球,4个红球的箱子中,随机取出了3个球,恰好是2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是 ( ). A.435 B.635 C.1235D.36343解析 如果将白球视为合格品,红球视为不合格品,则这是一个超几何分布问题,故所求概率为P =C 23C 14C 37=1235.答案 C2.设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X -1 0 1 P0.51-2q q 2则q 等于A .1B .1±22 C .1-22D .1+22解析 由分布列的性质得:⎩⎪⎨⎪⎧0≤1-2q <1,0≤q 2<1,0.5+1-2q +q 2=1⇒⎩⎪⎨⎪⎧0<q ≤12,q =1±22.∴q =1-22.答案 C3.设某项试验的成功率是失败率的2倍,用随机变量X 去描述1次试验的成功次数,则P (X =0)等于( ).A .0 B.12 C.13 D.23 解析 由已知得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 且P (X =1)=2P (X =0),由P (X =1)+P (X =0)=1,得P (X =0)=13.答案 C4.在15个村庄有7个村庄交通不方便,现从中任意选10个村庄,用X 表示这10个村庄中交通不方便的村庄数,下列概率中等于C 47C 68C 1015的是( ).A .P (X =2)B .P (X ≤2)C .P (X =4)D .P (X ≤4)解析 X 服从超几何分布,故P (X =k )=C k 7C 10-k 8C 1015,k =4.答案 C5.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规律为P (X =n )=an (n +1)(n =1,2,3,4),其中a 是常数,则P ⎝ ⎛⎭⎪⎫12<X <52的值为( ).A.23B.34C.45D.56解析 因为P (X =n )=an (n +1)(n =1,2,3,4),所以a 1×2+a 2×3+a 3×4+a 4×5=a ⎝ ⎛⎭⎪⎫1-12+12-13+13-14+14-15=45a . ∴4a 5=1,则a =54.则P ⎝ ⎛⎭⎪⎫12<X <52=P (X =1)+P (X =2)=a 2+a 6=23a =56.答案 D二、填空题6.(2014·西安质检)已知随机变量X 只能取三个值x 1,x 2,x 3,其概率依次成等差数列,则公差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设X 取x 1,x 2,x 3时的概率分别为a -d ,a ,a +d ,则(a -d )+a +(a +d )=1,∴a =13,由⎩⎪⎨⎪⎧13-d ≥0,13+d ≥0,得-13≤d ≤13.答案 ⎣⎢⎡⎦⎥⎤-13,137.设随机变量X 等可能取值1,2,3,…,n ,如果P (X <4)=0.3,那么n =________. 解析 由于随机变量X 等可能取1,2,3,…,n .所以取到每个数的概率均为1n .∴P (X <4)=P (X =1)+P (X =2)+P (X =3)=3n =0.3,∴n =10.答案 108.口袋中有5只球,编号为1,2,3,4,5,从中任意取3只球,以X 表示取出的球的最大号码,则X的分布列为________.解析X的取值为3,4,5.又P(X=3)=1C35=110,P(X=4)=C23C35=310,P(X=5)=C24C35=35.∴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答案三、解答题9.(2014·长沙调研)某商店试销某种商品20天,获得如下数据:试销结束后(该商品3件,当天营业结束后检查存货,若发现存量少于2件,则当天进货补充至3件,否则不进货,将频率视为概率.(1)求当天商店不进货的概率;(2)记X为第二天开始营业时该商品的件数,求X的分布列.解(1)P(当天商店不进货)=P(当天商品销售量为0件)+P(当天商品销售量为1件)=120+520=310.(2)由题意知,X的可能取值为2,3.P(X=2)=P(当天商品销售量为1件)=520=14;P(X=3)=P(当天商品销售量为0件)+P(当天商品销售量为2件)+P(当天商品销售量为3件)=120+920+520=34.所以X的分布列为10.(2013·重庆卷)摸奖者先从装有3个红球与4个白球的袋中任意摸出3个球,再从装有1个蓝球与2个白球的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根据摸出4个球中红球与蓝球的个数,设一、二、三等奖如下:(1)求一次摸奖恰好摸到1个红球的概率;(2)求摸奖者在一次摸奖中获奖金额X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E (X ).解 设A i (i =0,1,2,3)表示摸到i 个红球,B j (j =0,1)表示摸到j 个蓝球,则A i与B j 独立. (1)恰好摸到1个红球的概率为P (A 1)=C 13C 24C 37=1835.(2)X 的所有可能值为:0,10,50,200,且P (X =200)=P (A 3B 1)=P (A 3)P (B 1)=C 33C 37·13=1105;P (X =50)=P (A 3B 0)=P (A 3)P (B 0)=C 33C 37·23=2105,P (X =10)=P (A 2B 1)=P (A 2)P (B 1)=C 23C 14C 37·13=435,P (X =0)=1-1105-2105-435=67.综上知,获奖金额X 的分布列为从而有E (X )=0×67+10×435+50×2105+200×1105=4(元).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5分钟)一、选择题1.(2014·兰州模拟)从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3人参加演讲比赛,设随机变量X表示所选3人中女生的人数,则P(X≤1)等于().A.15 B.25C.35 D.45解P(X≤1)=1-P(X=2)=1-C14C22C36=45.答案 D2.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列如下表所示:F(x)=P(X≤x),则当x x)等于().A.13 B.16C.12 D.56解∵a+13+16=1,∴a=12.∵x∈[1,2),∴F(x)=P(X≤x)=12+13=56.答案 D二、填空题3.(2014·青岛调研)为质检某产品的质量,现抽取5件,测量产品中微量元素x,y的含量(单位:毫克),测量数据如下:y 7580777081从上述5件产品中,随机抽取2件,则抽取的2件产品中优等品数X的分布列为________.解析5件抽测品中有2件优等品,则X的可能取值为0,1,2.P(X=0)=C23C25=0.3,P(X=1)=C13·C12C25=0.6,P(X=2)=C22C25=0.1.∴优等品数X的分布列为X 01 2P 0.30.60.1答案X 01 2P 0.30.60.1三、解答题4.(2014·广州质检)某班50位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1)求图中x的值;(2)从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中随机选取2人,该2人中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人数记为X ,求X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解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0.006×3+0.01+x +0.054)×10=1,解得x =0.018.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人数为(0.018+0.006)×10×50=12,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人数为0.006×10×50=3. 因此X 可能取0,1,2三个值.P (X =0)=C 29C 212=611,P (X =1)=C 19·C 13C 212=922,P (X =2)=C 23C 212=122.X 的分布列为故E (X )=0×611+1×922+2×122=12.学生用书第191页必记内容: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汇总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y x P ,记:22y x r +=, 正弦:r y =αsin 余弦:rx=αcos正切:xy=αtan 余切:y x =αcot正割:xr=αsec 余割:yr =αcsc 注:我们还可以用单位圆中的有向线段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如图,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MP 、OM 、AT 分别叫做角α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