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扣式现浇箱梁模板支架计算书(匝道桥)

合集下载

梁模板(盘扣式,梁板立柱不共用)计算书

梁模板(盘扣式,梁板立柱不共用)计算书

梁模板(盘扣式,梁板立柱不共用)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 231-202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一、工程属性平面图立面图四、面板验算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面板承受梁截面方向线荷载设计值:q1=γ0×[1.3×(G1k+(G2k+G3k)×h)+1.5×Q1k]×b=1.1×[1.3×(0.1+(24+1.5)×1.35)+1.5×3]×1=54.321k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q1静=γ0×1.3×(G1k+(G2k+G3k)×h)×b=1.1×1.3×(0.1+(24+1.5)×1.35)×1=49.371kN/m q1活=γ0×1.5×Q1k×b=1.1×1.5×3×1=4.95kN/m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49.371×0.152+0.121×4.95×0.152=0.132kN·m σ=M max/W=0.132×106/37500=3.529N/mm2≤[f]/γR=15/1=1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面板承受梁截面方向线荷载标准值:q2=[1×(G1k+(G2k+G3k)×h)+1×Q1k]×b=[1×(0.1+(24+1.5)×1.35)+1×3]×1=37.525kN/mνmax=0.632q2L4/(100EI)=0.632×37.525×1504/(100×10000×281250)=0.043mm≤[ν]=m in[L/150,10]=min[150/150,10]=1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5=0.393q1静L+0.446q1活L=0.393×49.371×0.15+0.446×4.95×0.15=3.242kN R2=R4=1.143q1静L+1.223q1活L=1.143×49.371×0.15+1.223×4.95×0.15=9.373kN R3=0.928q1静L+1.142q1活L=0.928×49.371×0.15+1.142×4.95×0.15=7.72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5'=0.393q2L=0.393×37.525×0.15=2.212kNR2'=R4'=1.143q2L=1.143×37.525×0.15=6.434kNR3'=0.928q2L=0.928×37.525×0.15=5.223kN五、小梁验算分别计算梁底各道小梁所受线荷载,其中梁侧楼板的荷载取板底立杆至梁侧边一半的荷载。

32m现浇箱梁碗扣式支架计算书

32m现浇箱梁碗扣式支架计算书

附件碗扣式支架计算书1支架设计概况箱梁施工采用碗扣满堂支架浇筑施工,各跨梁段同时施工。

支架基底为砖渣换填,用 18T 振动压路机碾压 6~ 8 遍处理。

支架采用碗扣式钢管架。

支架下垫20cm厚 C25 混凝土垫层,立杆底设可调底托 15×15cm钢板 , 立杆顶端设可调顶托,顶托上方铺设 12×15 ㎝纵向方木(松木)。

横向铺设 10×10 ㎝方木,底模板采用 12 ㎜厚高强竹胶板做模板钉于方木上,侧模采用预制整体钢模,内模采用组合钢模,局部尺寸变化采用木模。

箱梁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

2计算依据2.1.1几何参数钢管外径Φ48mm,壁厚 3.5mm,截面积 A=4.89cm2 , 重量 G=37.6N/m。

2.1.2计算参数截面惯性拒 I 1=12.19cm413截面抵抗矩 W=5.08cm允许均布荷载 Q≤3KN/m允许集中荷载 P ≤2KN/m立杆设计最大荷载: ( 横杆步距指横杆竖向间距 )横杆步距 (mm)600120018002400最大荷载(KN)40302520横杆设计最大荷载:杆距 (mm)6001200150018002400最大集中荷载( KN)65432最大均布荷载 (KN/m2)1210864横杆允许最大挠度: f ≤L/250可调底托、顶托、钢模板支撑托允许最大荷载:p≤50KN机具及冲击动力系数D=1.42.1.3计算桥型计算取 32m跨简支现浇箱梁,计算墩高取本标段最高墩28m。

32m简支现浇箱梁桥型布置图(尺寸单位: cm)本箱梁采用等宽度、等高度简支箱梁,截面形式为单箱单室斜腹板截面。

箱梁顶板宽为 12m,底板宽度为 5.5m,梁高 3.05m;中间段顶板厚度为 30cm,底板厚度为 28cm,腹板厚 45cm,梁端截面加强至顶板厚度为61cm,底板厚度为 70cm,腹板厚 105cm;计算取其最大截面。

箱梁采用3,箱梁设计混凝土方量约为:3C50,梁体自重γ=26.0KN/m335m。

盘扣式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盘扣式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盘扣式板模板支撑计算书盘扣式模板支撑计算书一、模板支架选型由于其中模板支撑架高3.6米,为确保施工安全,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

设计范围包括:楼板,长*宽=8m*8m,厚0.25m。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条件,3#和4#楼地下室区域选择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

二、搭设方案(一)基本搭设参数模板支架高H为3.6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8m,立杆纵距l a取0.9m,横距l b取0.9m。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取0.2m。

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25?.1? =0.275kN/m;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 =1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2kN/m。

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35,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g1 =(x1+x2+x3)?.35=(0.3+6+0.275)?.35=8.876kN/m;q1 =(x4+x5)?.4=(1+2)?.4 =4.2kN/m;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max = 0.08g1l c2+0.1q1l c2 = 0.08?.876?.22+0.1?.2?.22=0.045kN穖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2max= -0.1g1l c2-0.117q1l c2= -0.1?.876?.22-0.117?.2?.22= -0.055kN穖;经比较可知,荷载按照图2进行组合,产生的支座弯矩最大。

M max=0.055kN穖;(2)底模抗弯强度验算取Max(M1max,M2max)进行底模抗弯验算,即σ =0.055?06 /(4.82?04)=1.145N/mm2底模面板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 =1.145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 f m =15N/mm2,满足要求。

盘扣式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盘扣式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盘扣式模板支撑计算书一、模板支架选型由于其中模板支撑架高3.6米,为确保施工安全,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

设计范围包括:楼板,长*宽=8m*8m,厚0.25m。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条件,3#和4#楼地下室区域选择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

二、搭设方案(一)基本搭设参数模板支架高H为3.6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8m,立杆纵距la 取0.9m,横距lb取0.9m。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取0.2m。

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模板底部的方木,截面宽40mm,高80mm,布设间距0.2m。

(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本支撑架使用Φ48 *3mm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上严禁打孔;采用的扣件,应经试验,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方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其中,取与底模方木平行的方向为纵向。

(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所示:(1)荷载计算,按单位宽度折算为线荷载。

此时,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w=1000?72/6=4.82?04mm3;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 =0.3kN/m;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25?4? =6kN/m;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25?.1? =0.275kN/m;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 =1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2kN/m。

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35,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g1 =(x1+x2+x3)?.35=(0.3+6+0.275)?.35=8.876kN/m;q1 =(x4+x5)?.4=(1+2)?.4 =4.2kN/m;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盘扣式梁模板支撑计算书(梁截面600mm×900mm)

盘扣式梁模板支撑计算书(梁截面600mm×900mm)

600mm×900mm梁模板计算书(盘扣式)计算依据: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不共用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 a(mm) 1200梁底两侧立柱间距l b(mm) 1200 支撑架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h(mm)1000支撑架顶层水平杆步距h'(mm) 1000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a(mm)190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 1200、1200混凝土梁居梁底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600板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1(mm)600板底右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2(mm)6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1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梁两侧立柱间距均分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底左侧立柱距离(mm)600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5 小梁两侧悬挑长度(mm) 0,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外露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竹胶合板 面板厚度(mm)1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29面板弹性模量E(N/mm 2)9000取单位宽度1000mm ,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W =bh 2/6=1000×12×12/6=24000mm 3,I =bh 3/12=1000×12×12×12/12=144000mm 4 q 1=[1.2(G 1k + (G 2k +G 3k )×h)+1.4Q 1k ]×b=[1.2×(0.1+(24+1.5)×0.9)+1.4×3]×1=31.86kN/mq2=(G1k+ (G2k+G3k)×h)×b=[0.1+(24+1.5)×0.9]×1=23.05kN/m1、强度验算M max=0.107q1L2=0.107×31.86×0.152=0.077kN·mσ=M max/W=0.077×106/24000=3.196N/mm2≤[f]=29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32q2L4/(100EI)=0.632×23.05×1504/(100×9000×144000)=0.057mm≤[ν]=l/400=150/400=0.375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5=0.393 q1l=0.393×31.86×0.15=1.878kNR2=R4=1.143 q1l=1.143×31.86×0.15=5.462kNR3=0.928 q1l=0.928×31.86×0.15=4.435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5'=0.393 q2l=0.393×23.05×0.15=1.359kNR2'=R4'=1.143 q2l=1.143×23.05×0.15=3.952kNR3'=0.928 q2l=0.928×23.05×0.15=3.209kN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材料规格(mm) 60×8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1.78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64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56 验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为简化计算,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如下图:q1=max{1.878+1.2×[(0.3-0.1)×0.6/4+0.5×(0.9-0.25)]+[1.2×(0.5+(24+1.1)×0.25)+1.4×3]×max[0. 6-0.6/2,0.6-0.6/2]/2×1,5.462+1.2×(0.3-0.1)×0.6/4}=5.498kN/mq2=max[1.359+(0.3-0.1)×0.6/4+0.5×(0.9-0.25)+(0.5+(24+1.1)×0.25)×max[0.6-0.6/2,0.6-0.6/2]/2×1,3.952+(0.3-0.1)×0.6/4]=3.982kN/m1、抗弯验算M max=max[0.1q1l12,0.5q1l22]=max[0.1×5.498×1.22,0.5×5.498×02]=0.792kN·m σ=M max/W=0.792×106/64000=12.371N/mm2≤[f]=15.4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max[0.6q1l1,q1l2]=max[0.6×5.498×1.2,5.498×0]=3.959kNτmax=3V max/(2bh0)=3×3.959×1000/(2×60×80)=1.237N/mm2≤[τ]=1.78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1=0.677q2l14/(100EI)=0.677×3.982×12004/(100×9350×2560000)=2.335mm≤[ν]=l1/400=1200/400=3mmν2=q2l24/(8EI)=3.982×04/(8×9350×2560000)=0mm≤[ν]=2l2/400=2×0/400=0mm 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max[1.1q1l1,0.4q1l1+q1l2]=max[1.1×5.498×1.2,0.4×5.498×1.2+5.498×0]=7.258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5.182kN,R2=R4=7.258kN,R3=5.897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max=max[1.1q2l1,0.4q2l1+q2l2]=max[1.1×3.982×1.2,0.4×3.982×1.2+3.982×0]=5.256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4.497kN,R'2=R'4=5.256kN,R'3=4.278kN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材料规格(mm) Ф48×3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2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0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115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0.78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49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因主梁2根合并,则抗弯、抗剪、挠度验算荷载值取半,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kN·m)σ=M max/W=0.649×106/4490=144.484N/mm2≤[f]=2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kN)V max=5.098kNτmax=2V max/A=2×5.098×1000/424=24.049N/mm2≤[τ]=115N/mm2 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νmax=0.306mm≤[ν]=l/400=600/400=1.5mm满足要求!七、立柱验算钢管类型B-LG-2500(Φ48X3.2)立柱截面面积A(mm2) 450回转半径i(mm) 15.9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4730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0 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 0.15h max=max(ηh,h'+2ka)=max(1.6×1000,1000+2×0.7×190)=1600mmλ=h max/i=1600/15.9=100.629≤[λ]=150长细比满足要求!查表得,υ=0.4751、风荷载计算M w=0.9×1.4×ωk×l a×h2/10=0.9×1.4×0.18×1.2×12/10=0.027kN·m2、稳定性计算根据《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公式5.3.1-2:q1=[1.2×(0.1+(24+1.5)×0.9)+0.9×1.4×3]×1=31.44kN/m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R1=2.224kN,R2=25.98kN,R3=2.224kN立柱最大受力N w=max[R1,R2,R3]+0.15×(3.6-0.9)+M w/l b=max[2.224,25.98,2.224]+0.405+0.027/1.2=26.43kNf=N/(υA)+M w/W=26430.016/(0.475×450)+0.027×106/4730000=123.655N/mm2≤[f]=200N/mm2满足要求!八、可调托座验算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R1,R2,R3]×2=26.29kN≤[N]=30kN满足要求!十、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k = Nk/A ≤fg式中:Pk ——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kPa);Nk ——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值(kN);A——基础底面面积(m2);fg——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采用。

匝道现浇箱梁计算书分解

匝道现浇箱梁计算书分解

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11标项目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业文件文件名称:九和互通D匝道桥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文件编号:SLQL-QEO-C-SZ- 复核人:版号: A/O 审核人:受控状态:批准人:编制人:生效日期:九和互通D匝道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一、箱梁概况及支架设计概况1、箱梁概况端头断面图标准断面图图箱梁横断设计概况图2、支架设计概况1)满堂式碗口支架满堂式碗扣式支架适用于第一联的NO.1~3孔,和第四联的NO.10孔现浇箱。

采用规格为φ48*3.5mm标准杆件进行搭设。

支架间距设置为:①沿横桥向箱梁腹板范围内立杆按间距0.6m布置,底板范围内立杆间距按0.9m布置,翼板下立杆间距按0.9m+1.2m设置;②沿纵桥向立杆间距除中横隔板位置均按0.9m布置,中横隔板下两排按纵距60cm布置;③横杆步距按1.2m设置。

采用落地满堂碗口支架的立杆下部设置螺旋调整底座,底座与地基间摆放一层起分布荷载作用的垫木,垫木厚5cm,按横桥向放置;采用混合支架的立杆直接置于22b#工字钢上。

支架顶部设螺旋调整顶托,顶托上按顺桥向设置纵梁,纵梁采用10#槽钢,连接处设在顶托上,“[”向放置,重叠长度≥20cm。

纵梁上均布10cm*10cm方木,间距30cm。

2)钢管碗扣式混合支架钢管支墩采用φ630mm钢管,壁厚为6mm,高度为9.0m,顶部焊接10mm厚钢板,钢板尺寸为80cm*80cm,并用1cm厚的三角钢板进行加固。

两端排设置三根钢管及其钢管桩基础跨径为4.0m+4.0m布置,中间排采用6根钢管柱和基础,跨径为2.2mn+3.6m+2.2m布局,钢管支墩与基础之间通过钢板焊接连接,焊接时必须保证支墩的垂直度。

横向钢管两侧之间采用[10 "x" 字连接,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具体见附图图号SZJB-11-D7。

钢管支墩顶部横桥向设双拼I25工字钢作为主承重梁,长度980cm,纵向采用单层双排贝雷梁直接架立在工字钢上,定位后贝雷梁两侧设置钢板挡块进行限位固定。

梁模板(承插型盘扣式支撑)计算书(依据JGJ231-2010)

梁模板(承插型盘扣式支撑)计算书(依据JGJ231-2010)

梁模板(承插型盘扣式支撑)计算书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20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一、参数信息梁段:L1。

1.模板构造及支撑参数(一) 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m) 0.4 梁截面高度(m) 0.8楼层高度(m) 6 结构表面要求 隐藏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m)1.2 立杆最大步距(m) 2立杆顶部步距(m) 1 梁底构造横杆形式 扣件式 支撑梁搭设形式独立支撑(2层梁上顺下横) 板的形式 梁2侧有板 混凝土楼板厚度(mm)130(二) 支撑参数立杆钢管类型(mm): A-LG-3000(Φ60×3.2×3000)2.荷载参数新浇筑砼自重标准值(kN/m3) 24钢筋自重标准值(kN/m3)1.5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kN/m2) 19.2梁侧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0.3梁底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 0.343.梁侧模板参数加固楞搭设形式:主楞横向次楞竖向设置;(一) 面板参数面板材料 克隆(平行方向)18mm厚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 18抗弯设计值(N/mm2) 29 弹性模量(N/mm2)11500 (二) 主楞参数主楞材料 2根Ф48×3.5钢管 主楞间距(mm) 100,250*2 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16-40)弹性模量(N/mm2) 206000屈服强度(N/mm2)235 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205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20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N/mm2)325(三) 次楞参数次楞材料 1根100×100矩形木楞次楞间距(mm) 400木材品种 东北落叶松 弹性模量(N/mm2) 10000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 15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7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6(四) 加固楞支拉参数支拉方式 采用穿梁螺栓支拉螺栓直径 M14 螺栓水平间距(mm) 500 螺栓竖向间距(mm) 100,250*24.梁底模板参数搭设形式为:独立支撑(2层梁上顺下横);面板材料 模板宽300面板厚2.30钢面板厚度(mm) 2.3抗弯设计值(N/mm2) 205 弹性模量(N/mm2)206000二、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箱梁模板(碗扣式)计算书

箱梁模板(碗扣式)计算书

箱梁模板(碗扣式)计算书一、工程属性箱梁类型三室梁A(mm) 7500 B(mm) 1 C(mm) 1750 D(mm) 1250 E(mm) 150 F(mm) 350 G(mm) 1850 H(mm) 170 I(mm) 1450 J(mm) 700 K(mm) 370 L(mm) 1100 M(mm) 500 N(mm) 2000箱梁断面图二、构造参数底板下支撑小梁布置方式平行于箱梁断面底板底的小梁间距l1(mm) 200 翼缘板底的小梁间距l4(mm) 200 标高调节层小梁是否设置否可调顶托内主梁根数n 1 立杆纵向间距l a(mm) 600 横梁和腹板下立杆横向间距l b(mm) 600 箱室下的立杆横向间距l c(mm) 600 翼缘板下的立杆横向间距l d(mm) 600 模板支架搭设的高度H(m) 5立杆计算步距h(mm) 1200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a(mm) 350 斜杆或剪刀撑设置剪刀撑符合《规范》JGJ166-2008设置要求箱梁模板支架剖面图三、荷载参数截面惯性矩I=bt3/12=1000×183/12=486000mm4截面抵抗矩W=bt2/6=1000×182/6=54000mm3 1、翼缘板底的面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设计值:活载控制效应组合:q1=1.2b(G1k h0+G2k+G4k)+1.4b(Q1k +Q2k)=1.2×1(26×0.425+0.35+0.3)+1.4×1(2.51+2.1)=20.494kN/mh0--验算位置处混凝土高度(m)恒载控制效应组合:q2=1.35b(G1k h0+G2k+G4k)+1.4×0.7b(Q1k+Q2k)=1.35×1(26×0.425+0.35+0.3)+1.4×0.7×1(2.51+2.1)=20.313kN/m 取两者较大值q=max[q1,q2]=max[20.494,20.313]=20.494 kN/mq静=1.2b(G1k h0+G2k+G4k)=1.2×1(26×0.425+0.35+0.3)=14.04kN/mq活=1.4b(Q1k + Q2k)=1.4×1(2.51+2.1)=6.454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设计值:qˊ=b(G1k h0+G2k+G4k)=1(26×0.425+0.35+0.3)=11.7kN/m计算简图如下:l=l4=200mm1)、抗弯强度验算M =0.1q静l2+0.117q活l2=0.1×14.04×0.22+0.117×6.454×0.22=0.086kNσ=M/W=0.086×106/54000=1.593N/mm2≤f=8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V =0.6q静l+0.617q活l=0.6×14.04×0.2+0.617×6.454×0.2=2.481kNτ=3V/(2bt)=3×2.481×103/(2×1000×18)=0.207N/mm2≤f v=1.6 N/mm2满足要求!3)、挠度变形验算ω=0.677qˊl4/(100EI)=0.677×11.7×2004/(100×800000×486000)=0mm≤[ω]=l/150=200/150=1.333mm满足要求!2、底板底的面板显然,横梁和腹板处因混凝土较厚,受力较大,以此处面板为验算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扣式现浇箱梁支架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B匝道第三联现浇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6500×1800 模板支架高度H(m) 10 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 12 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 90 梁侧楼板厚度(mm) 45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

(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楼板模板 0.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

(kN/m3) 24

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5 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

(kN/m3)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kN/m2) 3

泵送、倾倒混凝土等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2k

(kN/m2)

0.137

其他附加水平荷载标准值Q3k(kN/m) 0.5 Q3k作用位置距离支架底的距离h1

(m) 3.9

风荷载标准值ωk

(kN/m2)

基本风压ω0

(kN/m2) 0.3

非自定义:0.254 地基粗糙程度 C类(有密集建筑群市区) 模板支架顶部距地面高度(m) 9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65 μz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3

风荷载作用方向 沿模板支架横向作用 抗倾覆计算中风荷载作用位置距离支架底的距离h2

(m)

3.9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 梁跨度方向立杆纵距是否相等 是 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la

(mm)

900

梁底两侧立杆横向间距lb

(mm)

6600

支撑架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h(mm) 1500 支撑架顶层水平杆步距h'(mm) 1000 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a(mm) 5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杆间距l'a(mm)、l'b(mm) 900、600

混凝土梁距梁底两侧立杆中的位置 居中 梁底左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mm) 3300 板底左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s1

(mm)

3900

板底右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s2

(mm)

3900

梁底增加立杆根数 8 梁底增加立杆布置方式 自定义 梁底增加立杆依次距梁底左侧立杆距离(mm) 600,1200,2100,3000,3600,4500,5400,6000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2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36 梁底支撑小梁间距 186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 0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梁底支撑主梁左侧悬挑长度a1

(mm)

0

梁底支撑主梁右侧悬挑长度a2

(mm)

0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t(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1.2(G1k+(G2k+G3k)×h)+1.4×Q1k]×b=[1.2×(0.1+(13+1.5)×1.8)+1.4×3]×1=35.64kN/m q1静=1.2×[G1k+(G2k+G3k)×h]×b=1.2×[0.1+(13+1.5)×1.8]×1=31.44kN/m q1活=1.4×Q1k×b=1.4×3×1=4.2kN/m q2=[1×(G1k+(G2k+G3k)×h)+1×Q1k]×b=[1×(0.1+(13+1.5)×1.8)+1×3]×1=29.2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31.44×0.1862+0.121×4.2×0.1862=

0.134kN·m σ=Mmax/W=0.134×106/37500=3.561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32q2L4/(100EI)=0.632×29.2×185.7144/(100×10000×281250)=0.078mm≤[ν]=min[L/150,10]=min[185.714/150,10]=1.238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q1静L+0.446q1活L=0.393×31.44×0.186+0.446×4.2×0.186=2.643kN R2=R4=1.143q1静L+1.223q1活L=1.143×31.44×0.186+1.223×4.2×0.186=7.628kN R3=0.928q1静L+1.142q1活L=0.928×31.44×0.186+1.142×4.2×0.186=6.309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q2L=0.393×29.2×0.186=2.131kN R2'=R4'=1.143q2L=1.143×29.2×0.186=6.198kN R3'=0.928q2L=0.928×29.2×0.186=5.032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截面类型(mm) 100×10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2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166.667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833.333 小梁计算方式 简支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2.643/1=2.643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Max[7.628,6.309,7.628]/1=7.628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2.643/1=2.643kN/m 小梁自重:q2=1.2×(0.3-0.1)×6.5/35 =0.045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2×0.5×(1.8-0.45)=0.81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2×0.5×(1.8-0.45)=0.81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2×(0.5+(13+1.1)×0.45)+1.4×3]×(3.9-6.5/2)/2×1=4.035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2×(0.5+(13+1.1)×0.45)+1.4×3]×(3.9-6.5/2)/2×1=4.035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 =2.643+0.045+0.81+4.035=7.532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7.628+0.045=7.672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2.643+0.045+0.81+4.035=7.532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7.532,7.672,7.532]=7.672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2.131/1=2.131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Max[6.198,5.032,6.198]/1=6.198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2.131/1=2.131kN/m 小梁自重:q2'=1×(0.3-0.1)×6.5/35 =0.037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0.5×(1.8-0.45)=0.675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0.5×(1.8-0.45)=0.675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0.5+(13+1.1)×0.45)+1×3]×(3.9-6.5/2)/2×1=3.2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0.5+(13+1.1)×0.45)+1×3]×(3.9-6.5/2)/2×1=3.2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2.131+0.037+0.675+3.2=6.043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6.198+0.037=6.235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2.131+0.037+0.675+3.2=6.043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6.043,6.235,6.043]=6.235kN/m

为简化计算,按简支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1、抗弯验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