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必修2历史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课件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课件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共26张PPT)
鸦片战争后,到1893年,外国列强陆续在中国 设立各种洋行,约有580家。1894年,外国在中国 的制造业约有80家,投资额约合2791万元,航运 企业共21家,投资额约合2643万元。两项合计 5433万元。——《中国近代手工业史》
资金少、规模小、行业发展不平衡
材料2: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 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 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 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 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 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耕织 分离
Hale Waihona Puke 农民、手工业者 破产农产品 商品化
(生产活动) (生产者) ( 生产的产品)
变动二: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
1、洋务运动(洋务企业)
定义: 在19世纪60—90年代,清朝一部分统治者
掀起的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自救运动
背景:清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陷入严重的
政治危机
北京 天津
英法联军
太 平 天 天京 国
封建主义的压迫
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1)先天不足: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和市场,受 重农抑商传统政策的束缚。 2)后天畸形: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以轻工业为 主,工业体系不完整;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受外国资 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制。
4、影响: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奠定了经济与阶级基础,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产生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背景
封建时间:鸦 片19世纪六七十洋年务代运动 人社会物:战 争 后一些官外的僚商刺企 激、业地主、商诱导人
萌芽
封建经济的分解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47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47张PPT)
技术力量薄弱
材料3: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 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 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 者,有抵押洋商者。
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材料4 :1893年,李福明设立机器磨 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发展
坊,京城官员见生意兴隆,存心勒索, 今天令他降价,明天令他捐献,李福 明不甘压迫到官府讲理,反被清政府 作为“不安分”的“刁商”,李福明 的面粉厂也被迫关闭。
评价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和技术雄厚,利用中外之间不平等的经 济秩序榨取超额利润,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为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直接冲击了 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 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并为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自然经济走向解体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东 南沿海较快,内陆缓 慢。在近代,自然经 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自德国订购的“定远”、“镇远”号铁 甲舰,号称“亚洲第一巨舰”
洋务企业的性质
民用工业:
• 基本上是建立在利润、市场和价值规 律基础上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 • 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封建性。
自1872年始,共计120名幼童先后 赴美留学,返回祖国后,多数成为国家有 用之材,其中有7人在中法、中日战争中 为国捐躯;1人成为日后的国务总理;2 人成为外交官;2人当过海军元帅;14 人成为海军军官;14人为铁路专家及官 员;9 人为矿冶专家……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9世纪90年代,“通商大埠,及内地 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 十之七八”。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布、洋货“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 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 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松太布市, 削减大半,丝、茶出口日盛”。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21张PPT)

晚年李鸿章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 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 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不揭破 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 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 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定不了 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 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 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 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 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 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市场、劳动力。 (3)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注意: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只 是开始解体,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 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中年李鸿章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 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 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 也。…
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 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 此则吾所敢断言也。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
1.生产方式 手工劳动→机器生产
2.管理体制 政府管理→市场管理
3.所有制形式 国有→民有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富国强兵为目标 的现代化运动。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都 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诸如此 类开风气之先的业绩,铭刻着筚路蓝缕的开创者的 历史功勋。可是,从全局看,它是失败了的实践。 而这个现代化良机所以丧失,说到底是由于历史积 垢的重负,是中国传统文化封闭性产生的恶果,创 巨痛深。但强者永远注视着未来。
-张研 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问题三: 洋务派的活动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官办或官督商办企业把种种官僚病带进经济活动过程, 使之丧失了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些企业充塞 着腐朽的衙门作风,机构臃肿,冗员甚多,官派的总办、 会办等大员,大部分是不懂经营管理而又不愿认真学习的 庸碌官僚,再加上企业的盈亏盛衰与这些官僚没有直接的 利害关系,营私舞弊倒能饱填私囊,其前途也就不卜而知 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 (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 (共17张PPT)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二: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材料一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 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 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女红失业,而业 冶者多无事投闲”。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 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生丝出口数据
经济结构变动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 在中国设立工厂,是中国近代工业之始。这时期的 外资工业主要是为外商对华贸易服务的。从 1843~1894年,外国在华一共设立了191个工业企 业,其中116个属于船舶修造业和丝茶等出口商品 加工工业。
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
4、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 “柳”分别是指 A.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 C.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D.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 5、1840年以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近代中国的 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表现为①自然经济开始 解体 ②外国资本主义侵入 ③洋务企业出现 ④民族资 本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近代资本主义中“近代”二字的含义,主要是指 A.机器生产 B.受外商企业中的刺激而兴起 C.由私人投资兴办 D.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3、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 乃可益固。”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创办轮船招商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北洋海军 D.创办京师同文馆
——郑观应《盛世危言》
(1)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 批评? (2)你认为郑观应的批评是否有道 理?为什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共29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共29张PPT)
主干梳理 练出高分
主题二
深化探究
深化探究
(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 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 国的联系。 (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 代化的历程。
(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
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知识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二:洋务运动
轻巧识记 洋务运动
知识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阶段 时间 原因 主要史实
(1)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1)上海的发昌机器厂 19世纪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 (2)广东南海的 继昌隆缫丝厂 产生 六七十 的刺激 年代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 (3)天津的贻来牟机器 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磨坊
主题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讲史料 史料一 曾国藩说: “„„ 购买外洋器物 „„ 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 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 勤远略。” 导读 史料反映出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引进
第9 课
近代中国经济 结构的变动
人教课标版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知识点一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知识点二 洋务运动 知识点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1)洋纱输入,取代土纱,造成“纺”与“织”分离。 表现 (2)洋布输入,取代土布,造成“织”与“耕”分离。 (3)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1)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评价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商品经济 的发展。 (3)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

人教版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32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32张PPT)
经济形态
男耕女织图
自然经济:
不是为了交 换,而是为了满 足生产者本身需 要而生产的经济 形式。可简称为 “自给自足”的 经济。它是封建 社会经济的基本 形式。男耕女织 是其鲜明的写照。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
战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 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 4.5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 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 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 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 口。”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这段材料表明,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 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 定的抵制作用。
(3)建立近代海军 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北洋海军章程
北洋海军军旗
(4)开展近代教育
1862年,为培养翻译及外 交人才,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詹天佑等30名 赴美留学儿童
1、背景: 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处于
内忧外患的形势;
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出现。 2、目的:
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 科学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 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构成之后,访 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 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 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创办新学堂(京师同文馆) 派遣留学生(詹天佑等)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时间: 60年代-70年代 口号:自强
江南机器制造总
代表性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25张ppt)

北洋海军章程
北洋海军军旗
4. 在教育方面,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 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 近代教育的先河。
5.结果--失败 (1)标志: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2)失败的根本原因: 只单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彻底变
革封建制度;
6.积极意义
★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要 1、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2、陈启沅在广东开设继昌隆缫丝厂
企业:3、朱其昂在天津经营贻来牟机器磨房
3、特点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
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 ,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 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 不过721.5万元。
市场、劳动力。 (3)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注意: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只 是开始解体,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 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
二、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为了维护 封建统治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 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一场地主阶级自 救运动。 1、背景: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处于 内忧外患的形势;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
纺织分离
纺纱、织布两种纺织业工序中,纱和布又可同时作为 独立商品。在近代生产技术发展过程中,飞梭和珍妮机被 发明以来,纺和织的质与量都得到了质的飞跃。19世纪70 年代,在中国的洋纱价格比土纱价格低三分之一。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农民经过仔细斟酌,发现买纱织布比自己纺纱织布成本低得 多,于是绝大多数农户开始放弃纺纱这道传统工序,而改用进口 洋纱织布。这一过程被称为“洋纱取代土纱”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共19张PPT)

代表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主要实践活动

①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特点:“官办”方 ②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式,不与市场发生
强 ③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联系.
④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求 ❖ ①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

②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武汉、张之洞)
特点:“官督商办”方式,与市场接轨.
——摘编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
材料4: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 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
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
抵押洋商者。 受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材生意料兴5:隆革1,89命存3年心性,勒、李索福,软明今设天弱立令性机他器降和磨价妥坊,,明协京天性城令他官捐员献见
总之:洋务运动作为地主阶级的探索,在 近代化历程中有里程碑意义,它开启了军事, 经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的近代化,当然, 由于其阶级局限,未能将近代化推进到改变 封建制度层面,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呢?
1

4、洋务运动的诱导

国 3、外商企业
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中国民 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
纺 上、两火项柴合等计轻,工不业过。又72创1行.5办万业采元矿和。民业地族20工家域业,发又投多资展半额不集约中2平6在1衡万沿元海,的以通
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 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 主义的依赖。民族工业也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涉外机构
C.政治制度
B.军队建设
D.文化教育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根据题干信息
分析,这场运动学习的是“表面的近代化”的改革,学习 “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说明这场运动存在实质上的缺 陷,由以上分析,应选C项,洋务运动只学习了西方近代 工业技术,而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所以失败。 答案 C
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运动破产。
观点三:它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考点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突破依据:本考点是课标要求内容的深化
(1) 产生原因
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确 立,资本主义国家政局趋向稳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随
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
薪水;股份二万两者,准派一人到局;司产之煤,照市
价先听招商局机器局取用,其余或在津售,或由招运别 处销售等等。材料显示 ( )。
A.开平矿务局属于官僚资本主义
B.清政府放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严重依赖封建势力
D.开平矿务局具有明显资本主义特征
解析 答案 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的详细规定,明显带有近代资 D 本主义企业的特征。
答案
观点一:它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答起积极作用
亦可给分)经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刺 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思想:在“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口号下,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一定程度上为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运动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观点二:它延缓(或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答起消极 影响亦可给分)这场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 导,它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用现代化的手段维护传统 的价值取向,这违反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清政府在
植过来的。
该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提示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考点一
洋务派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特点
突破依据:本考点是课标要求内容的深化
军事工业 属官办,经费全由政府 管理 调拨;衙门化、军事化 方式 管理 由政府调拨军队使用, 不作为商品参与市场交 产品 换;产品不计成本,生 产不讲效率 性质 带有很强的封建性
角度2 从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角度突破 【示范3】► 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 总 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 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 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 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 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 “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问 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有可能 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关于这 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 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任选以下若干角度:运动 的指导思想、结局、经济和思想影响,结合材料简要说 明你的观点。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这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
画。“有了这些洋玩意就可以富国强
兵了”是洋务派的天真想法,而实际 上洋务运动自强不强,求富未富。
想一想: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
达到目的?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 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课程标准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 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课标分解 1.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民用工业 采用“官督商办”形式, 以赚取利润为目的。 产品是商品,并雇佣大批 自由劳动力 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角度 从洋务企业的特点角度突破 【示范1】► 1877年9月李鸿章批准了开平矿务设局招商章程 十二条。章程规定:拟集资八十万两,分八千股,每股 津平足纹一百两,……该局虽为官督商办,但煤铁仍由 商人销售,一切照买卖常规办理,所有各厂司事由商股 中选充;每年所得利是官利一分,后提办事者花红二 成,其余八成按股均分;厂内督匠人等,均凭才干酌给
考点二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突破依据:本考点是课标要求内容的深化
(1)积极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近代科学
生产技术,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启动了中国 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在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失败:洋务运动是由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一场向西方学 习的运动,它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学习,没有 也不可能推动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变革,这是由洋务派 的阶级属性决定的。因此,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
路,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就证明了这一点。
角度1 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角度突破 【示范2】► 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 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
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
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 略了。”这里所说的“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是指 ( )。
略,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加速,这就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②鸦片战争以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 企业丰厚利润的剌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
洋务运动
2.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到:“三十年来 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 派……。” 该材料中的“制造派”是指哪一派? 提示 洋务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 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 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 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 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洋务运动出现的背景、内容及评价。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 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 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 该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 提示 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