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P

合集下载

第12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非)讲义-高三艺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12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非)讲义-高三艺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12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非)【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了解逻辑联结词【预习清单】【基础知识梳理】1.常用的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有“或”“且”“非”.23【引导清单】考向一: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例1:(1)命题p :若sin x >sin y ,则x >y ;命题q :x 2+y 2≥2xy .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A .p 或qB .p 且qC .qD .﹁p(2)记不等式组⎩⎨⎧x +y ≥6,2x -y ≥0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命题p :存在(x ,y )∈D ,2x +y ≥9;命题q :对任意的(x ,y )∈D ,2x +y ≤①p 或q ②﹁p 或q ③p 且﹁q ④﹁p 且﹁q这四个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编号是( )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③④【解析】(1)取x =π3,y =5π6,可知命题p 是假命题;由(x -y )2≥0恒成立,可知命题q 是真命题,故﹁p 为真命题,p 或q 是真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2)在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D 内取点(7,0),点(7,0)满足不等式2x +y ≥9,所以命题p 正确;点(7,0)不满足不等式2x +y ≤12,所以命题q 不正确.所以命题p 或q 和p 且﹁q 正确.故选A.考向二:由命题的真假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例2:已知p :存在x ∈R ,mx 2+1≤0,q :任意x ∈R ,x 2+mx +1>0,若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析】若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则p ,q 一真一假.当p 真q 假时⎩⎨⎧m <0,m ≥2或m ≤-2,所以m ≤-2;当p 假q 真时⎩⎨⎧m ≥0,-2<m <2,所以0≤m <2. 所以m 的取值范围是(-∞,-2]∪[0,2).【训练清单】【变式训练1】设有下列四个命题:p 1: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p 2:过空间中任意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p 3:若空间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p 4: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m ⊥平面α,则m ⊥l .则下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是________.(填序号)①p 1且p 4 ②p 1且p 2 ③﹁p 2或p 3 ④﹁p 3或﹁p 4【解析】对于p 1,由题意设直线l 1∩l 2=A ,l 2∩l 3=B ,l 1∩l 3=C ,则A ,B ,C三点不共线,所以此三点确定一个平面α,则A ∈α,B ∈α,C ∈α,所以AB ⊂α,BC ⊂α,CA ⊂α,即l 1⊂α,l 2⊂α,l 3⊂α,所以p 1是真命题.以下同方法一.答案:①③④【变式训练2】已知命题p :关于x 的方程x 2-ax +4=0有实根;命题q :关于x 的函数y =2x 2+ax +4在[3,+∞)上是增函数.若p 或q 是真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命题p 等价于Δ=a 2-16≥0,即a ≤-4或a ≥4;命题q 等价于-a 4≤3,即a ≥p 或q 是真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知,命题p 和q 一真一假.若p 真q 假,则a <-12;若p 假q 真,则-4<aa 的取值范围是(-∞,-12)∪(-4,4).【巩固清单】1.已知命题p ,q ,则“﹁p 为假命题”是“p 且q 是真命题”的( )条件。

高中数学__选修2-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课件

高中数学__选修2-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课件

思考:命题 p∨q的真假如何确定? 观察下列三组命题,命题p∨q的真假与p、q 的真假有什么联系? P:27是7的倍数; q:27是9的倍数; p∨q :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 P:等腰梯形对角线垂直; q:等腰梯形对角线平分; p∨q:等腰梯形对角线垂直或平分. P: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q: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p∨q:三边对应成比例或三角对应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相似.
P: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q:等腰三角形三条中线相等; p∧q: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且三条中线相等. P:6是奇数; q:6是素数; p∧q:6是奇数且是素数.
命题p∧q的真假判断方法:
填空:一般地,我们规定:当p,q都是真命 题时,p∧q是 真命题 ;当p,q 两个命题 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q是 假命题 . 一句话概括: 全真为真,有假即假. p q p∧q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活动探究 探究:逻辑联结词“且”的含义与集合 中学过的哪个概念的意义相同呢?
对“且”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 “交集”的概念.
A∩B={x︱x∈A且x∈B}中的“且”, 是指“x∈A”、“x∈B”这两个条件都 要满足的意思
例题分析
例1: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 断他们的真假: (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p:35是15的倍数, q:35是7的倍数.
命题p∨q的真假判断方法:
一般地,我们规定:当p,q两个命题中 有 一 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 真 命题; 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q 是 假 命题.

2020高考艺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第3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存在量词与全称量词

2020高考艺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第3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存在量词与全称量词

事物的
在陈述中表示所 形如“对 M 如“存在集
∀x∈ 全体 ,逻辑 述事物的 个体 中的所 x,合 M 中的元 ∃x0∈
M, 中通常叫做全 或 部分 ,逻辑 p(x)”的全 素 x,q(x)” M, p(x0)
p(x)
称量词,并用 中通常叫做
称命题,可 的特称命题,
符号
存在量词 ,并用 以用符号简 可以用符号
所以- 2≤sin x+cos x≤ 2,所以 D 错误.]
2.已知 a>0,函数 f(x)=ax2+bx+c,若 m 满足关于 x 的方程 2ax +b=0,则下列选项中的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
A.∃x0∈R,f(x0)≤f(m) B.∃x0∈R,f(x0)≥f(m) C.∀x∈R,f(x)≤f(m) D.∀x∈R,f(x)≥f(m)
高考总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3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存在量词与全称量词
艺考生数学
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命题中的 且 、 或 、 非 叫做逻辑联结词.
(2)命题 p 且 q、p 或 q、非 p 的真假判断
p
q p且q p或q 非p
真 真 真真

真 假 假真

假 真假 真

假 假假

3.(2019·咸阳市一模)已知命题 p:“存在 x0∈[1,+∞),使得
(log23)x0>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0∈-π2,π2,tan x0≥sin x0 B.∃x0∈-π2,π2,tan x0>sin x0 C.∃x0∈-π2,π2,tan x0≤sin x0 D.∃x0∈-∞,-π2∪π2,+∞,tan x0>sin x0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知识点一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用联结词“且”联结命题p和命题q,记作p∧q,读作“p且q”.2.用联结词“或”联结命题p和命题q,记作p∨q,读作“p或q”.3.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綈p,读作“非p”或“p的否定”.4.命题p∧q,p∨q,綈p的真假判断:p∧q中p,q有一假为假,p∨q有一真为真,p与非p必定是一真一假.必备方法逻辑联结词与集合的关系“或、且、非”三个逻辑联结词,对应着集合运算中的“并、交、补”,因此,常常借助集合的“并、交、补”的意义来解答由“或、且、非”三个联结词构成的命题问题.[自测练习]1.(2015·枣庄模拟)如果命题“p∨q”与命题“綈p”都是真命题,则()A.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B.命题p不一定是假命题C.命题q不一定是真命题D.命题p与命题q真假相同解析:由綈p是真命题,则p为假命题.又p∨q是真命题,故q一定为真命题.答案:A知识点二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1)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作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2)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作全称命题.(3)全称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x∈M,p(x),读作“对任意x属于M,有p(x)成立”.2.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1)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作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2)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作特称命题.(3)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0,使p (x 0)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x 0∈M ,P (x 0),读作“存在M 中的元素x 0,使p (x 0)成立”.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命 题 命题的否定 ∀x ∈M ,p (x ) ∃x 0∈M ,綈p (x 0) ∃x 0∈M ,p (x 0)∀x ∈M ,綈p (x )易误提醒(1)对于省略量词的命题,应先挖掘命题中隐含的量词,改写成含量词的完整形式,再写出命题的否定,否则易出错.(2)p 或q 的否定易误写成“綈p 或綈q ”;p 且q 的否定易误写成“綈p 且綈q ”. 必备方法 不管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若其真假不容易正面判断时,可先判断其否定的真假.[自测练习]2.(2015·郑州预测)已知命题p :∀x >2,x 3-8>0,那么綈p 是( ) A .∀x ≤2,x 3-8≤0 B .∃x >2,x 3-8≤0 C .∀x >2,x 3-8≤0D .∃x ≤2,x 3-8≤0解析:本题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依题意,綈p 是“∃x >2,x 3-8≤0”,故选B. 答案:B3.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x 0∈Z,1<4x 0<3 B .∃x 0∈Z,5x 0+1=0 C .∀x ∈R ,x 2-1=0 D .∀x ∈R ,x 2+x +2>0解析:1<4x 0<3,14<x 0<34,这样的整数x 0不存在,故A 为假命题;5x 0+1=0,x 0=-15∉Z ,故B 为假命题;x 2-1=0,x =±1,故C 为假命题;对任意实数x ,都有x 2+x +2=⎝⎛⎭⎫x +122+74>0,故D 为真命题.答案:D考点一 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1.(2016·石家庄一模)命题p :若sin x >sin y ,则x >y ;命题q :x 2+y 2≥2xy .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A .p 或qB .p 且qC .qD .綈p解析:取x =π3,y =5π6,可知命题p 不正确;由(x -y )2≥0恒成立,可知命题q 正确,故綈p 为真命题,p 或q 是真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故选B.答案:B2.给定下列三个命题:p 1:函数y =a x +x (a >0,且a ≠1)在R 上为增函数; p 2:∃a ,b ∈R ,a 2-ab +b 2<0;p 3:cos α=cos β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α=2k π+β(k ∈Z ). 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为( ) A .p 1∨p 2 B .p 2∧p 3 C .p 1∨綈p 3D .綈p 2∧p 3解析:对于p 1:令y =f (x ),当a =12时,f (0)=⎝⎛⎭⎫120+0=1,f (-1)=⎝⎛⎭⎫12-1-1=1,所以p 1为假命题;对于p 2:a 2-ab +b 2=⎝⎛⎭⎫a -12b 2+34b 2≥0,所以p 2为假命题;对于p 3:由cos α=cos β,可得α=2k π±β(k ∈Z ),所以p 3是真命题,所以綈p 2∧p 3为真命题,故选D.答案:D判断一个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的三个步骤(1)判断复合命题的结构;(2)判断构成这个命题的每个简单命题的真假;(3)依据含有“或”、“且”、“非”的命题的真假判断方法,作出判断即可.考点二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真假判断|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存在x 0∈R ,sin 2x 02+cos 2x 02=12B .任意x ∈(0,π),sin x >cos xC .任意x ∈(0,+∞),x 2+1>xD .存在x 0∈R ,x 20+x 0=-1解析:对于A 选项:∀x ∈R ,sin 2x 2+cos 2x2=1,故A 为假命题;对于B 选项:存在x=π6,sin x =12,cos x =32,sin x <cos x ,故B 为假命题;对于C 选项:x 2+1-x =⎝⎛⎭⎫x -122+34>0恒成立,C 为真命题;对于D 选项:x 2+x +1=⎝⎛⎭⎫x +122+34>0恒成立,不存在x 0∈R ,使x 20+x 0=-1成立,故D 为假命题.答案:C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m 0∈R ,使函数f (x )=x 2+m 0x (x ∈R )是偶函数B .∃m 0∈R ,使函数f (x )=x 2+m 0x (x ∈R )是奇函数C .∀m ∈R ,函数f (x )=x 2+mx (x ∈R )都是偶函数D .∀m ∈R ,函数f (x )=x 2+mx (x ∈R )都是奇函数解析:由于当m =0时,函数f (x )=x 2+mx =x 2为偶函数,故“∃m 0∈R ,使函数f (x )=x 2+m 0x (x ∈R )为偶函数”是真命题.答案:A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 命题名称 真假 判断方法一 判断方法二 全称命题真 所有对象使命题真 否定为假 假存在一个对象使命题假否定为真考点三 利用命题的真假求参数范围|(2015·高考山东卷)若“∀x ∈⎣⎡⎦⎤0,π4,tan x ≤m ”是真命题,则实数m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由已知可得m ≥tan x ⎝⎛⎭⎫x ∈⎣⎡⎦⎤0,π4恒成立.设f (x )=tan x ⎝⎛⎭⎫x ∈⎣⎡⎦⎤0,π4,显然该函数为增函数,故f (x )的最大值为tan π4=1,由不等式恒成立可得m ≥1,即实数m 的最小值为1.[答案] 1根据命题真假求参数的方法步骤(1)先根据题目条件,推出每一个命题的真假(有时不一定只有一种情况); (2)然后再求出每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参数的取值范围; (3)最后根据每个命题的真假情况,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已知命题p :∃m ∈R ,m +1≤0,命题q :∀x ∈R ,x 2+mx +1>0恒成立,若p ∧q 为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易知命题p 为真命题, 若命题q 为真命题,则Δ=m 2-4<0, 即-2<m <2.当p ∧q 为真时,有⎩⎪⎨⎪⎧m +1≤0,-2<m <2.∴-2<m ≤-1, ∴p ∧q 为假时,m 的取值范围为{m |m ≤-2,或m >-1}. 答案:(-∞,-2]∪(-1,+∞) 2.全称命题的否定不当致误【典例】 设x ∈Z ,集合A 是奇数集,集合B 是偶数集.若命题p :∀x ∈A,2x ∈B ,则( )A .綈p :∀x ∈A,2x ∉B B .綈p :∀x ∉A,2x ∉BC .綈p :∃x ∉A,2x ∈BD .綈p :∃x ∈A,2x ∉B[解析] “∀x ∈A ”的否定为“∃x ∈A ”,“2x ∈B ”的否定为“2x ∉B ”,故原命题的否定为“∃x ∈A,2x ∉B ”,故选D.[答案] D[易误点评] 此类题目常易犯下列三种错误:(1)否定了结论,并没有否定量词. (2)否定了条件与结论,没有否定量词. (3)否定了条件,没有否定结论.[防范措施] (1)弄清楚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尤其是省略了量词的命题.(2)全(特)称命题的否定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量词变化,“∀”与“∃”互换;二是否定命题的结论,但不是否定命题的条件.[跟踪练习] (2015·高考全国卷Ⅰ)设命题p :∃n ∈N ,n 2>2n ,则綈p 为( ) A .∀n ∈N ,n 2>2n B .∃n ∈N ,n 2≤2n C .∀n ∈N ,n 2≤2nD .∃n ∈N ,n 2=2n解析:命题p 是一个特称命题,其否定是全称命题,故选C. 答案:CA 组 考点能力演练1.已知命题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则綈p 是( ) A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B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C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D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解析:綈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答案:C2.已知命题p :∃x ∈R ,x 2-3x +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綈p :∃x ∈R ,x 2-3x +4>0,且綈p 为真命题 B .綈p :∃x ∈R ,x 2-3x +4>0,且綈p 为假命题 C .綈p :∀x ∈R ,x 2-3x +4>0,且綈p 为真命题 D .綈p :∀x ∈R ,x 2-3x +4>0,且綈p 为假命题解析:因为x 2-3x +4=⎝⎛⎭⎫x -322+74≥74,所以命题p 为假命题,所以綈p :∀x ∈R ,x 2-3x +4>0,且綈p 为真命题,故选C.答案:C3.(2016·珠海一模)命题p :5的值不超过2,命题q :2是无理数,则( )A .命题“p 或q ”是假命题B .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C .命题“非p ”是假命题D .命题“非q ”是真命题解析:因为5≈2.236>2,故p 为假命题,2是无理数,故q 是真命题,由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法则可知B 正确.答案:B4.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命题“∃x ∈R ,x 2-x ≤0”的否定是“∃x ∈R ,x 2-x >0”B .命题“p ∨q 为真”是命题“p ∧q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命题“若am 2≤bm 2,则a ≤b ”是假命题D .命题“在△ABC 中,若sin A <12,则A <π6”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解析:A 中命题的否定是:∀x ∈R ,x 2-x >0,故A 不对;B 中当p 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时,p ∨q 为真,p ∧q 为假,故B 不对;C 中当m =0时,a ,b ∈R ,故C 的说法正确;D 中命题“在△ABC 中,若sin A <12,则A <π6”为假命题,所以其逆否命题为假命题.故选C.答案:C5.(2016·太原模拟)已知命题p :∃x 0∈R ,e x 0-mx 0=0,q :∀x ∈R ,x 2+mx +1≥0,若p ∨(綈q )为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0)∪(2,+∞)B .[0,2]C .RD .∅解析:若p ∨(綈q )为假命题,则p 假q 真.命题p 为假命题时,有0≤m <e ;命题q 为真命题时,有Δ=m 2-4≤0,即-2≤m ≤2.所以当p ∨(綈q )为假命题时,m 的取值范围是0≤m ≤2.答案:B6.命题“存在x ∈R ,使得|x -1|-|x +1|>3”的否定是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了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命题“存在x ∈R ,使得|x -1|-|x +1|>3”的否定是“对任意的x ∈R ,都有|x -1|-|x +1|≤3”.答案:对任意的x ∈R ,都有|x -1|-|x +1|≤37.命题p :若a ,b ∈R ,则ab =0是a =0的充分条件;命题q :函数y =x -3的定义域是[3,+∞),则“p ∨q ”、“p ∧q ”、“綈p ”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解析:依题意知p 假,q 真,所以p ∨q ,綈p 为真. 答案:p ∨q ,綈p8.命题:“存在实数x ,满足不等式(m +1)x 2-mx +m -1≤0”是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依题意,“对任意的实数x ,都满足不等式(m +1)x 2-mx +m -1>0”是真命题,则必须满足⎩⎪⎨⎪⎧m +1>0,(-m )2-4(m +1)(m -1)<0,解得m >233.答案:⎝⎛⎭⎫233,+∞ 9.已知命题p :关于x 的方程x 2-ax +4=0有实根;命题q :关于x 的函数y =2x 2+ax +4在[3,+∞)上是增函数.若p 或q 是真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命题p 等价于Δ=a 2-16≥0,即a ≤-4或a ≥4; 命题q 等价于-a4≤3,即a ≥-12.由p 或q 是真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知,命题p 和q 一真一假. 若p 真q 假,则a <-12; 若p 假q 真,则-4<a <4.故a 的取值范围是(-∞,-12)∪(-4,4). 10.设p :实数x 满足x 2-4ax +3a 2<0,其中a >0.q :实数x 满足⎩⎪⎨⎪⎧x 2-x -6≤0,x 2+2x -8>0.(1)若a =1,且p ∧q 为真,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 (2)綈p 是綈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由x 2-4ax +3a 2<0,a >0得a <x <3a , 即p 为真命题时,a <x <3a ,由⎩⎪⎨⎪⎧ x 2-x -6≤0,x 2+2x -8>0,得⎩⎪⎨⎪⎧-2≤x ≤3,x >2或x <-4,即2<x ≤3,即q 为真命题时2<x ≤3.(1)a =1时,p :1<x <3.由p ∧q 为真知p ,q 均为真命题,则⎩⎪⎨⎪⎧1<x <3,2<x ≤3,得2<x <3, 所以实数x 的取值范围为(2,3).(2)设A ={x |a <x <3a },B ={x |2<x ≤3},由题意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B A ,有⎩⎪⎨⎪⎧0<a ≤2,3a >3,∴1<a ≤2,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B 组 高考题型专练1.(2014·高考辽宁卷)设a ,b ,c 是非零向量,已知命题p :若a·b =0,b·c =0,则a·c =0;命题q :若a ∥b ,b ∥c ,则a ∥c .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p ∨qB .p ∧qC .(綈p )∧(綈q )D .p ∨(綈q )解析:对命题p 中的a 与c 可能为共线向量,故命题p 为假命题.由a ,b ,c 为非零向量,可知命题q 为真命题.故p ∨q 为真命题.故选A.答案:A2.(2014·高考安徽卷)命题“∀x ∈R ,|x |+x 2≥0”的否定是( ) A .∀x ∈R ,|x |+x 2<0 B .∀x ∈R ,|x |+x 2≤0 C .∃x 0∈R ,|x 0|+x 20<0 D .∃x 0∈R ,|x 0|+x 20≥0解析: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否定结论. 答案:C3.(2015·高考浙江卷)命题“∀n ∈N *,f (n )∈N *且f (n )≤n ”的否定形式是( ) A .∀n ∈N *,f (n )∉N *且f (n )>n B .∀n ∈N *,f (n )∉N *或f (n )>n C .∃n 0∈N *,f (n 0)∉N *且f (n 0)>n 0 D .∃n 0∈N *,f (n 0)∉N *或f (n 0)>n 0解析: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因此命题“∀n∈N*,f(n)∈N*且f(n)≤n”的否定形式是“∃n0∈N*,f(n0)∉N*或f(n0)>n0”.答案:D4.(2015·高考湖北卷)命题“∃x0∈(0,+∞),ln x0=x0-1”的否定是()A.∀x∈(0,+∞),ln x≠x-1B.∀x∉(0,+∞),ln x=x-1C.∃x0∈(0,+∞),ln x0≠x0-1D.∃x0∉(0,+∞),ln x0=x0-1解析:该命题的否定是将存在量词改为全称量词,等号改为不等号即可,故选A.答案:A。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想一想:命题 “菱形的对角线垂直且互相平分” 中使用的逻辑 联结词是 ,所以此命题是 形式的命题.(抢 答)
【解析】命题中出现了逻辑联结词“且”,是 p 且 q 形式的 命题. 【答案】且 p 且 q
1.已知 p,q 是两个命题,若 p∧q 为假,���p 为假,则( A.q 为真命题 B.q 为假命题 C.p,q 同为假命题 D.q 的真假性不能确定
【变式设问】针对本例(1)中的命题,你能否写出“p∨q”形 式的命题? 提示:能,48 是 16 或 12 的倍数. 【针对训练 1】指出下列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含逻辑联结词 的命题,若是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写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1)两个角是 45°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 x∈{x|x<1 或 x>2},则 x 是不等式(x-1)(x-2)>0 的解.
(2)用联结词“或”把命题 p 和命题 q 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 新命题,记作 p∨q,读作“p 或 q”. (3)对一个命题 p 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读 作“非 p”或“p 的否定”. 议一议:逻辑联结词“或”与生活用语中的“或”的含义 是否相同?
【解析】生活用语中的“或”表示不兼有,而在数学中所研 究的“或”则表示可兼有但不一定必须兼有.
4.分别指出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 或 q”“p 且 q”“非 p”形 式的命题的真假. (1)命题 p: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命题 q:正方形的两条 对角线相等. (2)命题 p:“x2-3x-4=0”是“x=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命题 q:若函数 f(x)=sin(2x+φ)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则φ= .
全国名校高中数学优质学案汇编(附详解)
第 4 课时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高三数学逻辑联结词和四种命题2

高三数学逻辑联结词和四种命题2
舍也,王者於大败,诛首恶,赦其众,不则皆函阴气,厥水流入国邑,陨霜杀叔草”桓公元年“秋炁大水”。董仲舒、刘向以为桓弑兄隐公,民臣痛隐而贱桓。后宋督弑其君,诸侯会,将讨之,桓受宋赂而归,又背宋。诸侯由是伐鲁,仍交兵结仇,伏尸流血,百姓愈怨,故十三年夏复大水。 一曰,夫人骄淫,将弑君,阴气盛,桓不寤,卒弑死。刘歆以为桓易许田,不祀周公,废祭祀之罚也。严公七年“秋,大水,亡麦苗”。董仲舒、刘向以为,严母文姜与兄齐襄公淫,共杀桓公,严释父仇,复取齐女,未入,先与之淫,一年再出,会於道逆乱,臣下贱之之应也。十一年“秋, 宋大水”。董仲舒以为时鲁、宋比年为乘丘、鄑之战,百姓愁怨,阴气盛,故二国俱水。刘向以为时宋愍公骄慢,睹灾不改,明年与其臣宋万博戏,妇人在侧,矜而骂万,万杀公之应。二十四年,“大水”。董仲舒以为夫人哀姜淫乱不妇,阴气盛也。刘向以为哀姜初入,公使大夫宗妇见,用 币,又淫於二叔,公弗能禁。臣下贱之,故是岁、明年仍大水。刘歆以为先是严饰宗庙,刻桷丹楹,以夸夫人,简宗庙之罚也。宣公十年“秋,大水,饑”。董仲舒以为,时比伐邾取邑,亦见报复,兵仇连结,百姓愁怨。刘向以为,宣公杀子赤而立,子赤,刘出也,故惧,以济西田赂齐。邾 子玃且亦齐出也,而宣比与邾交兵。臣下惧齐之威,创邾之祸,皆贱公行而非其正也。成公五年“秋,大水”。董仲舒、刘向以为,时成幼弱,政在大夫,前此一年再用师,明年复城郓以强私家,仲孙蔑、叔孙侨和颛会宋、晋,阴胜阳。襄公二十四年“秋,大水”董仲舒以为,先是一年齐伐 晋,襄使大夫帅师救晋,后又侵齐,国小兵弱,数敌强大,百姓愁怨,阴气盛。刘向以为,先是襄慢邻国,是以邾伐其南,齐伐其北,莒伐其东,百姓骚动,后又仍犯强齐也。大水,饑,谷不成,其灾甚也。高后三年夏,汉中、南郡大水,水出流四千馀家。四年秋,河南大水,伊、雒流千六 百馀家,汝水流八百馀家。八年夏,汉中、南郡水复出,流六千馀家。南阳沔水流万馀家。是时,女主独治,诸吕相王。文帝后三年秋,大雨,昼夜不绝三十五日。蓝田山水出,流九百馀家。汉水出,坏民室八千馀所,杀三百馀人。先是,赵人新垣平以望气得幸,为上立渭阳五帝庙,欲出周 鼎,以夏四月,郊见上帝。岁馀惧诛,谋为逆,发觉,要斩,夷三族。是时,比再遣公主配单于,赂遗甚厚,匈奴愈骄,侵犯北边,杀略多至万馀人,汉连发军征讨戍边。元帝永光五年夏及秋,大水。颍川、汝南、淮阳、庐江雨,坏乡聚民舍,及水流杀人。先是一年,有司奏罢郡国庙,是岁 又定迭毁,罢太上皇、孝惠帝寝庙,皆无复修,通儒以为违古制。刑臣石显用事。成帝建始三年夏,大水,三辅霖雨三十馀日,郡国十九雨,山谷水出,凡杀四千馀人,坏官寺民舍八万三千馀所。元年,有司奏徙甘泉泰畴、河东后土於长安南北郊。二年,又罢雍五畤,郡国诸旧祀,凡六所。 [标签:标题] 经曰“羞用五事。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艾,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休征:曰肃,时雨若。艾,时阳若。哲,时奥若。谋,时寒若。圣,时风若。咎征。曰狂,恒雨若。僭,恒阳若。舒,恒奥若。急, 恒寒若。霿,恒风若”传曰“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厥咎狂,厥罚恒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时则有龟孽,时则有鸡祸,时则有下体生上之痾,时则有青眚青祥。唯金沴木”说曰:凡草木之类谓之妖。妖犹夭胎,言尚微。虫豸之类谓之孽。孽则牙孽矣。及六畜谓之祸,言其著也。及人,谓 之痾。痾,病貌,言浸深也。甚则异物生,谓之眚。自外来,谓之祥,祥犹祯也。气相伤,谓之沴。沴犹临莅,不和意也。每一事云“时则”以绝之,言非必俱至,或有或亡,或在前或在后也。孝武时,夏侯始昌通《五经》,善推《五行传》,以传族子夏侯胜,下及许商,皆以教所贤弟子。 其传与刘向同,唯刘歆传独异。貌之不恭,是谓不肃。肃,敬也。内曰恭,外曰敬。人君行己,体貌不恭,怠慢骄蹇,则不能敬万事,失在狂易,故其咎狂也。上嫚下暴,则阴气胜,故其罚常雨也。水伤百谷,衣食不足,则奸轨并作,故其极恶也。一曰,民多被刑,或形貌丑恶,亦是也。风 俗狂慢,变节易度,则为剽轻奇怪之服,故有服妖。水类动,故有龟孽。於《易》,“巽”为鸡,鸡有冠距文武之貌。不为威仪,貌气毁,故有鸡祸。一曰,水岁鸡多死及为怪,亦是也。上失威仪,则下有强臣害君上者,故有下体生於上之痾。木色青、故有青眚青祥。凡貌伤者病木气,木气 病则金沴之,冲气相通也。於《易》,“震”在东方,为春为木也。“兑”在西方,为秋为金也。“离”在南方,为夏为火也。“坎”在北方,为冬为水也。春与秋,日夜分,寒暑平,是以金木之气易以相变,故貌伤则致秋阴常雨,言伤则致春阳常旱也。至於冬夏,日夜相反,寒暑殊绝,水 火之气不得相并,故视伤常奥,听伤常寒者,其气然也。逆之,其极曰恶。顺之,其福曰攸好德。刘韵貌传曰有鳞虫之孽,羊祸,鼻痾。说以为於天文东方辰为龙星,故为鳞虫。於《易》,“兑”为羊,木为金所病,故致羊祸,与常雨同应。此说非是。春与秋,气阴阳相敌,木病金盛,故能 相并,唯此一事耳。祸与妖、痾、祥、眚同类,不得独异。史记成公十六年,公会诸侯於周,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告公曰“晋将有乱”鲁侯曰“敢问天道也。抑人故也”对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吾见晋君之容,殆必祸者也。夫君子目以定体,足以从之,是以观其容而知其心矣。目 以处谊,足以步目。晋侯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矣。目、体不相从,何以能久。夫合诸侯,民之大事也,於是乎观存亡。故国将无咎,其君在会,步、言、视、听必皆无谪,则可以知德矣。视远,曰绝其谊。足高,曰弃其德。言爽,曰反其信。听淫,曰离其名。夫目 以处谊,足以践德,口以庇信,耳以听名者也,故不可不慎。偏丧有咎。既丧,则国从之。晋侯爽二,吾是以云”后二年,晋人杀厉公。凡此属,皆貌不恭之咎云。《左氏传》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驭曰“莫嚣必败,举止高,心不固矣”遽见楚子以告。楚子使赖人追 之,弗及。莫嚣行,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人军之,大败。莫嚣缢死。釐公十一年,周使内史过赐晋惠公命,受玉,惰。过归告王曰“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於受瑞,先自弃也已,其何继之有。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二十 一年,晋惠公卒,子怀公立,晋人杀之,更立文公。成公十三年,晋侯使郤绮乞师於鲁,将事不敬。孟献子曰“郤氏其亡乎。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郤子无基。且先君之嗣卿也,受命以求师,将社稷是卫,而惰弃君命也,不亡何为”十七年,郤氏亡。成公十三年,诸侯朝王,遂从刘 康公伐秦。成肃公受脤於社,不敬。刘子曰“吾闻之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礼义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惇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 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五月,成肃公卒。成公十四年,卫定公享苦成叔,甯惠子相。苦成叔敖,甯子曰“苦成家其亡乎。古之为享食也,以观威仪省祸福也。故《诗》曰: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匪儌匪傲,万福来求。今夫子傲,取祸之道也”后三年,苦成家亡。襄公七 年,卫孙文子聘於鲁,君登亦登。叔孙穆子相,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今吾子不后寡君,寡君未知所过,吾子其少安。孙子亡辞,亦亡悛容。穆子曰“孙子必亡,为臣而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十四年,孙子逐其君而外叛。襄公二十八年,蔡景侯归自晋,入於郑。郑伯享之, 不敬。子产曰“蔡君其不免乎。日其过此也,君使子展往劳於东门,而敖。吾曰:犹将更之。今还,受享而惰,乃其心也。君小国,事大国,而惰敖以为己心,将得死乎。君若不免,必由其子。淫而不父,如是者必有子祸”三十年,为世子般所杀。襄公三十一年,公薨。季武子将立公子裯, 穆叔曰“是人也,居丧而不哀,在戚而有嘉容,是谓不度。不度之人,鲜不为患。若果立,必为季氏忧”武子弗听,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衰衽如故衰。是为昭公。立二十五年,听谗攻季氏。兵败,出奔,死於外。襄公三十一年,卫北宫文子见楚令尹围之仪,言於卫侯曰“令尹似君矣, 将有它志。虽获其志,弗能终也”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诗》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无则焉。民所不则,以在民上,不可以终”昭公十一年夏,周单子会於戚,视下言徐。晋叔向曰“单子其死乎。朝有著定,会有表,衣有襘,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於表著之位,所以 昭事序也。视不过结襘之中,所以道容貌也。言以命之,空貌以明之,失则有阙。今单子为王官伯,而命事於会,视不登带,言不过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不道不恭,不昭不从,无守气矣”十二月,单成公卒。昭公二十一年三月,葬蔡平公,蔡太子朱失位,位在卑。鲁大夫送葬者归告昭 子。昭子叹曰“蔡其亡乎。若不亡,是君也必不终。《诗》曰:不解於位,民之攸塈。今始即位而适卑,身将从之”十月,蔡侯朱出奔楚。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於翟泉,将以城成周。魏子莅政,卫彪傒曰“将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谊也。大事奸谊,必有大咎。晋不失诸侯,魏子其不免乎” 是行也,魏献子属役於韩简子,而田於大陆,焚焉而死。定公十五年,邾隐公朝於鲁,执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赣观焉,曰“以礼观之,二君者皆有死亡焉。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将左右周施,进退俯仰,於是乎取之。朝祀丧戎,於是乎观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心已 亡矣。嘉事不体,何以能久。高仰,骄也。卑俯,替也。骄近乱,替近疾。君为主,其先亡乎”庶征之恒雨,刘歆以为《春秋》大雨也。刘向以为大水。隐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大雨,雨水也。震,雷也。刘歆以为三月癸酉,於历数春分后一日,始震电之时也, 当雨,而不当大雨。大雨,常雨之罚也。於始震电八日之间而大雨雪,常寒之罚也。刘向以为周三月,今正月也,当雨水,雪杂雨,雷电未可以发也。既已发也,则雪不当复降。皆失节,故谓之异。於《易》,雷以二月出,其卦曰“豫”,言万物随雷出地,皆逸豫也。以八月入,其卦曰“归 妹”,言雷复归。入地则孕毓根核,保藏蛰虫,避盛阴之害。出地则养长华实,发扬隐伏,宣盛阳之德。入能除害,出能兴利,人君之象也。是时,隐以弟桓幼,代而摄立。公子翚见隐居位已久,劝之遂立。隐既不许,翚惧而易其辞,遂与桓共杀隐。天见其将然,故正月大雨水而雷电。是阳 不闭阴,出涉危难而害万物。天戒若曰,

高三数学逻辑联结词和四种命题

高三数学逻辑联结词和四种命题

§5 逻辑联结词和四种命题【知识要点】一、逻辑联结词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2.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叫做逻辑联结词.3.简单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常用小写拉丁字母p、q等表示.4.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分或命题(p或q)、与命题(p且q)和非命题(非p).5.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1)非p形式:当p为真时,非p为假;当p为假时,非p为真.记忆方法:非p和p的真假相反.(2)p且q形式:当q、q都为真时,p且q为真;当p、q中至少有一为假时,p且q为假.记忆方法:一假必假.(3)p或q形式: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记忆方法:一真必真.二、四种命题1.若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 和¬q表示p和q的否定,则四种命题的形式可写为:p⇒.原命题:若p,则q.即qq⇒.逆命题:若q,则p.即p否命题:若¬p,则¬q.即¬p⇒¬q.逆否命题:若¬q,则¬p.即¬p⇒¬q.2.四种命题的关系是:3.四种命题的真假有下列结论:(1)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2)原命题为真,其否命题不一定为真;(3)原命题为真,其逆否命题一定为真;(4)逆命题为真,否命题一定为真.三、反证法1.定义:因为命题“p”与它的否定“非p”的真假相反,所以要证一个命题为真,只要证它的否定为假即可,这种证明命题的否定为假,进而证明命题为真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2.证题步骤:反设→归谬→下结论.3 .适用范围:(1)用直接证法较困难的命题;(2)待证命题的结论以否定形式出现或涉及“至多”、“至少”、“唯一”等词;(3)某些定理的逆定理或某些存在性问题的证明等.【考试要求】1.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3.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4.能用反证法证明较简单的问题.【课前训练题】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是“p 或q “形式的为( ) A.25> B.2是4和6的公约数C.{}0≠φD.B A ⊆2.与命题“若p 则q ”的逆否命题的否命题同真假的命题为( )A.若p 则qB.若q 则pC.若¬p ,则¬qD. 若¬q ,则¬p3.如果命题“p 或q ”是真命题,“p 且q”是假命题.那么( )A.命题p 和命题q 都是假命题B.命题p 和命题q 都是真命题C.命题p 和命题“非q ”真值不同D.命题q 和命题p 的真值不同4.对于命题q :“若a<3,则a>1”,则p 和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0 B.1 C.2 D.3二、填空题5.命题“若实数y x ,满足1222+++x y x=0,则1-=x 且0=y ”的否命题为6 .复合命题“矩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的形 式为7.命题“若0=ab ,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的逆否命题为【例题分析】例1下列各组命题中,满足“p 或q”为真,“p 且q ”为假,“非p ”为真的是( )A.p:Φ∈Φ=0:;0qB:.sin :;,2cos 2cos ,: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则若中在x y q B AB A ABC p ===∆ C.),(2:R b a ab b a p ∈≥+:q 不等式x x >的解集为()0,∞-D.p:圆()1)2(122=-+-y x 的面积被直线1=x 平分;q:椭圆13422=+y x 的一条准线方程是x=4例2 以下列命题为原命题,分别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1) 垂直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的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2) 设d c b a ,,,是实数,若d c b a ==,,则d b c a +=+.例3 已知p :012=++mx x 有两个不等的负根,q :01)2(442=+-+x m x 无实根.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m 的取值范围.例4大小不等的三个圆两两相外切,半径成等差数列,以各圆心为顶点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能否组成等差数列?为什么?【小结归纳】1.对于几个复合命题真假同时发生的问题,应根据复合命题真值表先对每个复合命题进行判断,再综合考虑.2.当一个命题的真假判断出现困难时,通常转化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这是因为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反证法的实质就是证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成立”.3.一个命题(若p则q)的否定与它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若p则¬q”,后者是“若¬p则¬q”.【巩固训练题】一、选择题1.已知全集,,U A R U ⊆=如果命题p:B A Y ∈3,则命题“非p”是( )A. 非p:A ∉3B. 非p:B C U ∈3C. 非p:B A I ∉3D. 非p:)()(3B C A C U U I ∈2.给出以下四个命题(1)若0232=+-x x ,则21==x x 或(2)若0)3)(2(,32≤--<≤-x x x 则(3)若0==y x ,则022=+y x(4)若x 、y *∈N ,y x +是奇数,则x 、y 中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则( )A.(1)的逆命题真B.(2)的否命题真C.(3)的逆否命题假D.(4)的逆命题假3.与命题“若M m ∈,则M n ∉”等价的命题是( )A. 若M m ∉,则M n ∉B. 若M n ∉,则M m ∈C. 若M m ∉,则M n ∈D. 若M n ∈,则M m ∉4.若p 、q 是两个简单命题,且“p 或q ”的否定是真命题,则必有( )A.p 真q 真B.p 假q 真C.p 真q 假D.p 假q 假5. 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Φ=B A I ,则Φ=A 或Φ=B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U B U A U U B A ===或则为全集),(IE.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互补.二、填空题6. 在空间中,(1)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2)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这两个命题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7. 命题“若ab=0,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的逆否命题是8. 已知命题p :不等式m x x >-+1的解集为R ,命题q :x m x f )25()(--=是减函数,若“p 或q ”为真命题,“p 且q ”为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9.写出下列命题的非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 p :对任意实数x ,都有0122≥+-x x (2)q :存在一个实数x ,使092=-x10.设b a ,是两个实数,{,),(n x y x A == }Z n b na y ∈+=,,{,),(m x y x B ==}Z m m y ∈+=,1532,{+=2),(x y x C}1442≤y 是平面xOy 内的点的集合.求证:不存在b a ,使得Φ≠B A I ,且点C b a ∈),(同时成立.。

高中数学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

高中数学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知识点一由简单命题写出复合命题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1)p:2是无理数,q:2大于1;(2)p:N⊆Z,q:0∈N;(3)p:x2+1>x-4,q:x2+1<x-4.解(1)p∨q:2是无理数或大于1;p∧q:2是无理数且大于1;綈p:2不是无理数.(2)p∨q:N⊆Z或0∈N;p∧q:N⊆Z且0∈N;綈p:N⃘Z.(3)p∨q:x2+1≠x-4;p∧q:x2+1>x-4且x2+1<x-4;綈p:x2+1≤x-4.知识点二从复合命题中找出简单命题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1)96是48与16的倍数;(2)方程x2-3=0没有有理数解;(3)不等式x2-x-2>0的解集是{x|x<-1或x>2};(4)他是运动员兼教练员.解(1)“p且q”形式,其中p:96是48的倍数,q:96是16的倍数.(2)“非p”形式,其中p:方程x2-3=0有有理数解.(3)“p或q”形式,其中p:不等式x2-x-2>0的解集是{x|x<-1},q:不等式x2-x-2>0的解集是{x|x>2}.(4)“p且q”形式,其中p:他是运动员,q:他是教练员.知识点三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命题的真假.(1)p:3>3,q:3=3;(2)p:∅{0},q:0∈∅;(3)p:A⊆A,q:A∩A=A;(4)p:函数y=x2+3x+4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q:方程x2+3x-4=0没有实根.解(1)因为p假q真,所以“p∨q”为真,“p∧q”为假,“綈p”为真.(2)因为p真q假,所以“p∨q”为真,“p∧q”为假,“綈p”为假.(3)因为p真q真,所以“p∨q”为真,“p∧q”为真,“綈p”为假.(4)因为p假q假,所以“p∨q”为假,“p∧q”为假,“綈p”为真.知识点四非命题与否命题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及命题的否命题:(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2)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解(1)命题的否定:存在一个菱形,其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否命题:不是菱形的四边形,其对角线不互相垂直.(2)命题的否定:存在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是全等三角形.否命题:面积不相等的三角形不是全等三角形.考题赏析1.(广东高考)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綈p)∨q B.p∧qC.(綈p)∧(綈q) D.(綈p)∨(綈q)解析不难判断命题p为真命题,命题q为假命题,从而上述叙述中只有(綈p)∨(綈q)为真命题.答案 D2.(如皋联考)已知命题:p:若实数x,y满足x2+y2=0,则x,y全为0;命题q:若a>b,则1a<1b.给出下列四个复合命题:①p且q;②p或q;③綈p;④綈q.上述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解析p为真,q为假,故p或q,綈q为真命题.答案②④1.如果命题“非p或非q”是假命题,则在下列各结论中,正确的为()①命题“p且q”是真命题;②命题“p且q”是假命题;③命题“p或q”是真命题;④命题“p或q”是假命题.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 C解析因“p且q”的否定为“綈p或綈q”,即綈(p且q)等价于綈p或綈q,所以“綈p或綈q”是假命题等价于“綈(p且q)”是假命题,即p且q为真命题.故选C.2.条件p:x∈A∪B,则綈p是()A.x∉A或x∉B B.x∉A且x∉BC .x ∈A ∩BD .x ∉A 或x ∈B 答案 B解析 因x ∈A ∪B ⇔x ∈A 或x ∈B ,所以綈p 为x ∉A 且x ∉B ,故选B.3.对于命题p 和q ,若p 且q 为真命题,则下列四个命题: ①p 或綈q 是真命题; ②p 或綈q 是假命题; ③綈p 且綈q 是假命题; ④綈p 或q 是假命题, 其中真命题是(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 C解析 因为p 且q 为真,所以p 与q 都为真,所以綈p 且綈q 为假.所以只有①③是真命题,所以选C. 4.若命题“p ∧q ”为假,且“綈p ”为假,则( ) A .p ∨q 为假 B .q 假C .q 真D .不能判断q 的真假 答案 B解析 綈p 为假,则p 为真,又p ∧q 为假,所以q 为假.所以选B. 5.“a ≥5且b ≥2”的否定是________. 答案 a <5或b <2解析 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p 或q ”的否定是“綈p 且綈q ”,“p 且q ”的否定是“綈p 或綈q ”. 6.命题p :{2}∈{2,3},q :{2}⊆{2,3},则下列对复合命题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的序号)①p 或q 为真;②p 或q 为假;③p 且q 为真;④p 且q 为假;⑤非p 为真;⑥非q 为假. 答案 ①④⑤⑥解析 由题可知p 为假,q 为真,所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非p 为真,非q 为假.答案为①④⑤⑥.7.已知p :3-x ≤0或3-x >4,q :5x +2<1,求p ∧q .解 由3-x ≤0或3-x >4,解得p :x ≥3或x <-1; 由5x +2-1<0,即3-x x +2<0, 解得q :x <-2或x >3.所以p ∧q :x <-2或x >3.8.已知a >0,a ≠1,设p :函数y =log a (x +1)在x ∈(0,+∞)内单调递减;q :曲线y =x 2+(2a -3)x +1与x 轴交于不同的两点.如果p 与q 有且只有一个正确,求a 的取值范围.解 当0<a <1时,函数y =log a (x +1)在(0,+∞)内单调递减;当a >1时,y =log a (x +1)在(0,+∞)内不是单调递减,曲线y =x 2+(2a -3)x +1与x 轴交于不同的两点等价于(2a -3)2-4>0,即a <12或a >52.若p真q 假,则a ∈(0,1)∩⎩⎨⎧⎭⎬⎫⎣⎡⎭⎫12,1∪⎝⎛⎦⎤1,52=⎣⎡⎭⎫12,1. 若p 假q 真,注意到已知a >0,a ≠1,所以有 a ∈(1,+∞)∩⎩⎨⎧⎭⎬⎫⎝⎛⎭⎫0,12∪⎝⎛⎭⎫52,+∞=⎝⎛⎭⎫52,+∞. 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为⎣⎡⎭⎫12,1∪⎝⎛⎭⎫52,+∞.讲练学案部分知识点一 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构成将下列命题写成“p ∧q ”“p ∨q ”和“綈p ”的形式: (1)p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p :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定为5,q :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定为0. 解 (1)p ∧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p ∨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或平分. 綈p :菱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2)p ∧q :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定为5且一定为0; p ∨q :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定为5或一定为0;綈p :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定不为5.【反思感悟】 简单命题用联结词“或”、“且”、“非”联结得到的新命题是复合命题,联结后可以综合起来叙述,但综合叙述不能叙述成条件复合的简单命题或叙述成结论复合的简单命题.如(2)中的p ∨q 不能叙述成: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定为5或0,因为p 、q 都是假命题,则p ∨q 也为假命题.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是复合命题并说明理由.(1)2是4和6的约数;(2)不等式x 2-5x +6>0的解为x >3或x <2.解 (1)是“p 且q ”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中p :2是4的约数;q :2是6的约数.(2)是简单命题,而不是用“或”联结的复合命题,因不等式x 2-5x +6>0的解为x >3是假命题,不等式x 2-5x +6>0的解为x <2也是假命题,而命题(2)是真命题,这与p 、q 都假,则p ∨q 一定假矛盾.命题“不等式x 2-5x +6>0的解为x >3或解为x <2”是p ∨q 的形式.知识点二 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分别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命题,并判断真假:(1)相似三角形周长相等或对应角相等; (2)9的算术平方根不是-3;(3)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段弧.解 (1)这个命题是p ∨q 的形式,其中p :相似三角形周长相等,q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因为p 假q 真,所以p ∨q 为真.(2)这个命题是綈p 的形式,其中p :9的算术平方根是-3,因为p 假,所以綈p 为真.(3)这个命题是p ∧q 的形式,其中p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q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段弧,因为p 真q 真,所以p ∧q 为真.【反思感悟】 判断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关键是对应p 、q 的真假及“p ∧q ”“p ∨q ”为真时的判定依据,至于“綈p ”的真假,可就p 的真假判断,也可就“綈p ”直接判断.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1是偶数或奇数;(2)2属于集合Q ,也属于集合R ; (3)A ⃘(A ∪B ).解 (1)此命题为“p ∨q ”的形式,其中p :-1是偶数,q :-1是奇数,因为p 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所以“p ∨q ”为真命题,故原命题为真命题.(2)此命题为“p ∧q ”的形式,其中p :2属于Q ,q :2属于R ,因为p 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所以“p ∧q ”为假命题,故原命题为假命题.(3)此命题为“綈p ”的形式,其中p :A ⊆(A ∪B ).因为p 为真命题,所以“綈p ”为假命题,故原命题为假命题.知识点三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的综合应用已知p :函数y =x 2+mx +1在(-1,+∞)上单调递增,q :函数y =4x 2+4(m -2)x +1大于零恒成立.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m 的取值范围.解 若函数y =x 2+mx +1在(-1,+∞)上单调递增,则-m2≤-1,∴m ≥2,即p :m ≥2;若函数y =4x 2+4(m -2)x +1恒大于零, 则Δ=16(m -2)2-16<0, 解得1<m <3,即q :1<m <3.因为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所以p 、q 一真一假,当p 真q 假时,由⎩⎨⎧m ≥2m ≥3或m ≤1,得m ≥3,当p 假q 真时,由⎩⎨⎧m <21<m <3,得1<m <2.综上,m 的取值范围是{m |m ≥3或1<m <2}.【反思感悟】 由p 、q 的真假,可以判断“p ∨q ”“p ∧q ”“綈p ”的真假.反之,由“p ∧q ”“p ∨q ”“綈p ”的真假,也能推断p 、q 的真假,如“p ∧q ”为假,则包括“p 真q 假”“p 假q 真”“p 假q 假”三种情况.已知p :方程x 2+mx +1=0有两个不等负根.q :方程4x 2+4(m -2)x +1=0无实根.(1)当m 为何值时,p 或q 为真? (2)当m 为何值时,p 且q 为真?解 由已知可知:p 真时m >2,q 真时1<m <3, (1)若p 或q 为真,只需m ∈{m |m >2}∪{m |1<m <3} ={m |m >1}.(2)若p 且q 为真,只需m ∈{m |m >2}∩{m |1<m <3} ={m |2<m <3}.课堂小结:1.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且”“或”“非”. 设命题p :x ∈A.命题q :x ∈B. 则p ∧qx ∈A 且x ∈Bx ∈A ∩B ;p ∨q x ∈A 或x ∈B x ∈A ∪B ;2.对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性的判断 当p 、q 都为真,p ∧q 才为真;⌝p 与p 的真假性相反且一定有一个为真.当p 、q 有一个为真,p ∨q 即为真; 3.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否定(1)“x=0或x=1”的否定是“x ≠0且x ≠1”而不是“x ≠0或x ≠1”; (2)“x 、y 全为0”的否定是“x 、y 不全为0”,而不是“x 、y 全不为0”;(3)“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的否定是“全等三角形一定不是相似三角形”而不是“全等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一、选择题1.p :点P 在直线y =2x -3上,q :点P 在抛物线y =-x 2上,则使“p ∧q ”为真命题的一个点P (x ,y )是( )A .(0,-3)B .(1,2)C .(1,-1)D .(-1,1) 答案 C解析 点P (x ,y )满足⎩⎪⎨⎪⎧y =2x -3,y =-x 2.可验证各选项中,只有C 正确.2.如果原命题的结论是“p 且q ”的形式,那么否命题的结论形式为( ) A .綈p 且綈q B .綈p 或綈q C .綈p 或q D .綈q 或p 答案 B解析 注意逻辑联结词的否定,“或”的否定是“且”,“且”的否定为“或”,所以p 且q 的否定为綈p 或綈q .所以选B.3.命题p :函数y =log a (ax +2a )(a >0且a ≠1)的图象必过定点(-1,1);命题q :如果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3,0)对称,那么函数y =f (x -3)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有( )A .“p 且q ”为真B .“p 或q ”为假C .p 真q 假D .p 假q 真 答案 C解析 由于将点(-1,1)代入y =log a (ax +2a )成立,故p 真;由y =f (x )的图象关于(3,0)对称,知y =f (x -3)的图象关于(6,0)对称,故q 假.4.若p 、q 是两个简单命题,p 或q 的否定是真命题,则必有( ) A .p 真q 真 B .p 假q 假 C .p 真q 假 D .p 假q 真答案 B解析 因为p 或q 的否定綈p 且綈q 为真命题,所以綈p 与綈q 都是真命题,所以p 与q 都为假命题.所以选B.5.下列命题中既是p ∧q 形式的命题,又是真命题的是( ) A .10或15是5的倍数B .方程x 2-3x -4=0的两根是-4和1C .方程x 2+1=0没有实数根D .有两个角为45°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 D解析 A 中的命题是条件复合的简单命题,B 中的命题是结论复合的简单命题,C 中的命题是綈p 的形式,D 中的命题为p ∧q 型. 二、填空题6.由命题p :6是12的约数,命题q :6是24的约数.构成的“p ∨q ”形式的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q ”形式的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綈p ”形式的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6是12或24的约数 6是12和24的约数 6不是12的约数7.若“x ∈[2,5]或x ∈{x |x <1或x >4}”是假命题,则x 的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2)解析 x ∈[2,5]或x ∈(-∞,1)∪(4,+∞), 即x ∈(-∞,1)∪[2,+∞),由于命题是假命题,所以1≤x <2,即x ∈[1,2).8.已知a 、b ∈R ,设p :|a |+|b |>|a +b |,q :函数y =x 2-x +1在(0,+∞)上是增函数,那么命题:p ∨q 、p ∧q 、綈p 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答案 綈p 解析 对于p 当a >0,b >0时,|a |+|b |=|a +b |,故p 假,綈p 为真;对于q ,抛物线y =x 2-x +1的对称轴为x =12,故q 假,所以p ∨q 假,p ∧q 假.这里綈p 应理解成|a |+|b |>|a +b |不恒成立,而不是|a |+|b |≤|a +b |.三、解答题9.判断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假:(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2)x =±1是方程x 2+3x +2=0的根; (3)A ⃘(A ∪B ).解 (1)这个命题是“p 且q ”的形式,其中p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q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于底边,因为p 真q 真,则“p 且q ”真,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2)这个命题是“p 或q ”的形式,其中p :1是方程x 2+3x +2=0的根,q :-1是方程x 2+3x +2=0的根,因为p 假q 真,则“p 或q ”真,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3)这个命题是“非p ”的形式,其中p :A ⊆(A ∪B ),因为p 真,则“非p ”假,所以该命题是假命题. 10.已知p :x 2+4mx +1=0有两个不等的负数根,q :函数f (x )=-(m 2-m +1)x 在(-∞,+∞)上是增函数.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 p :x 2+4mx +1=0有两个不等的负根⇔⎩⎪⎨⎪⎧Δ=16m 2-4>0-4m <0⇔m >12.q :函数f (x )=-(m 2-m +1)x 在(-∞,+∞)上是增函数 ⇔0<m 2-m +1<1⇔0<m <1.(1)若p 真,q 假,则⎩⎪⎨⎪⎧m >12,m ≤0或m ≥1.⇒m ≥1.(2)若p 假,q 真,则⎩⎪⎨⎪⎧m ≤120<m <1⇒0<m ≤12综上,得m ≥1或0<m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