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基础教学与材料技法

合集下载

油画综合材料与技法

油画综合材料与技法

第一部分、材料与技法解析
一、材料 水性材料
(水彩,水粉,丙烯,水溶性材料)
油性材料
(油画颜料,漆,沥青,蜡彩,油
性材料)
二、肌理
自然材质以肌理的真实感、节奏感、随意性、和谐性, 及其天然原始的特性,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 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 纹理特征的感受。
2.晕染、水化法 是一种传统的绘画技法,如中国工笔画和水彩画。指色彩从浅到深的渲 染,也可追求色相的过度变化,以此来塑造和表现图形空间。水画法 可以通过吸湿性较好的纸,如宣纸、水彩纸和刷过粉的纸。
3.吸附法 用墨汁、水彩等水性或油性颜料地入水中,依附水纹在水中渗开、 然后用吸水性较强的纸吸附之。次技法可留住颜料在水中的瞬间变化。
党保华作品 源no.2 依赖材料自身的对比和呼应,依赖材料的形式美感
发掘材料自身的美感 就意味着:脱离题材 或情节等画面之外的 规约和辅助,让语言 走向纯粹,走向自身, 形式效应发挥到极致。
实物和色彩,疾缓之间,动静之间,凹凸之间,一切尽显韵致。
参考书籍
美感的产生源于形象结构材质或色彩组织的艺术 效果。 泥巴材料本身有可能并不漂亮,但用它做成雕塑 就是美的。材料本身不具有形式美,但经过加工 和刻意创作,就能成为具有强烈形式感的艺术作 品。
4.排水法
利用油性和水性颜料的油水互排性,先用油性或者蜡性的颜料在 纸上画出所要的图形或块面,然后再全部涂上水性颜料,水性颜料会 自然的流在原来的空白处。
5.脱胶法
先用胶水或厚颜料画出所要的图形,等完全干后,用柔软的布等 物蘸以油画涂料涂满整个画面,趁油未干,用高压水冲洗画面,便可 显示出斑驳的色彩图像。

油画材料与技法——宾卡斯油画讲解

油画材料与技法——宾卡斯油画讲解

依托材料的选择和三大类胶的准备首先,根据创作需求和依托材料质地的软硬来选择不同的准备方式。

化学合成胶制作依托材料化学合成胶基本上分为两大体系:乙烯和丙烯,这是两种白色的液态粘合剂,也称乳液。

在法国大约有二十几种选择的可能性,它的性能各异,成分复杂。

化学合成胶的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胶性,另一类是粘合剂类。

在绘画中需要的合成胶的性质属于粘合剂类,特点是无色透明、柔软,可形成有韧性的薄膜而不被溶解。

注意:切勿使用胶类性质的合成胶,这类材料有很强的渗透力而不能形成有韧性的薄膜,对画面具有破坏性。

还有一类介乎乙烯和丙烯之间的乳液,音译为:卡巴洛尔,卡巴布莱斯二种(其中卡巴洛尔可用聚醋酸乙烯乳液即乳白胶替代)。

这两种材料是20世纪可用于绘画中的最佳材料。

其特点是透明无色、柔软和坚固、有光泽、有相当的抗光性。

卡巴洛尔较稠,最多可溶8倍水,可与纤维素胶合用,结实牢固,是做依托材料和调色的理想材料。

卡巴布莱斯较稀,可溶4倍水,可替代光油使用,也可用于水彩画。

画布涂料剂的配制:西班牙白粉1份+钛白粉1份+水1份(可根据需要量多少加)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卡巴洛尔1份,充分搅拌匀即可使用。

西班牙白粉可用大白粉替代。

A.画布制作底子的步骤:(1)卡巴洛尔1份+6倍水搅匀,用宽笔与画布成45°度角刷匀画布第一层;(2)待第一层干透,再用画布涂料剂刷第二层或第三层。

涂料剂最多刷两层。

注意,刷每层时如有胶液渗透到画布的背面,马上用海绵吸掉或用调色刀刮掉,使只不影响画布正面的伸缩。

B.木板上制作底子的步骤:(1)卡巴洛尔1份+6倍水搅匀后在板的正反面同时各刷一层;(2)待第一层干透,在板的正面刷5层涂料剂,背面刷3层涂料剂。

注意,每层都须干透后才可刷下一层。

两面刷胶的目的是防止木板变(弓)形。

C.纸上作画的准备:画纸是按重量区分的,从30g到300g纸型不等。

只刷一层卡巴洛尔即可作画,也可以只刷一层涂料剂就作画。

卡巴洛尔具有抗油性,涂料剂属于半吸油性,可根据作画需要和用纸张的薄厚来选择方法。

论油画材料与技法在写实风格油画中的运用实践

论油画材料与技法在写实风格油画中的运用实践

论油画材料与技法在写实风格油画中的运用实践回顾写实油画材料技法的形成和演变就不得不谈到文艺复兴初期,由于透视、解剖和明暗等学科研究的进展,当时的绘画具备了再现视觉真实的基本技术条件,但是主流传统的坦培拉材料和激发却难以表现复杂强烈的光影关系,也无法将色彩画成那种接近真实的鲜艳滋润,当时这种现状直接推动了以干性植物油为主的媒介剂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开始应运而生。

使用干性油做为媒介剂改变了颜料的性质,也使得绘画的工具和技法随着媒介的改变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二、写实风格油画中常用油画层次结构关系以及使用原则不论是写实风格油画还是表现风格油画,任何绘画作品都不仅仅是一个单一色彩表层的平面,油画材料的物质结构是由多重不同材料而构成的复合体,一般分为基底层、绘画层、保护层三个基本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在绘画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尊重材料的物理特性,遵循绘画层次关系的基本原则,就能更好的控制最终的画面效果和作品的寿命。

接下来我们就一般在写实风格油画制作中关于处理各个层次间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来做一些举例。

(一)油画技法的“肥与瘦”。

我们在这里说到技法中的“肥盖瘦”是指在油画层次中底层材料(偏瘦性)应该比覆盖层材料含干性植物油的成分要少。

这是使用油性颜料作画时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只有这样上面含油分比较多的覆盖层材料(偏肥性)中的部分油分就会很容易渗入到底层材料中去,使两个层次之间产生非常好的衔接关系,如果反而为之就会造成表面色层的脱离开裂。

在作画的过程中应该先使用挥发性溶剂例如松节油等媒介来调和颜料来画底层颜色,在中后期逐渐增加亚麻油等干性油的使用比例进行调色用来绘制覆盖层。

(二)油画技法的“快与慢”。

在写实风格油画创作中大部分画家都会采用油画的多层画法,这也是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的层次问题,而非常重要的是底层色通常应该选择干燥速度比覆盖层颜料干燥速度略快的颜料,这就决定了在写实风格油画的绘画过程中先使用快干的颜料画底色,干燥后再用慢干的颜料来画覆盖色层,这样在底层色干燥的过程中就不会影响覆盖层颜料的牢固度,这样的方法也有利于缩短绘画的时间和画面细节的刻画。

油画综合材料与技法ppt课件

油画综合材料与技法ppt课件
n 其次,综合材料具有情感 性。综合媒材的形式语言和 其它语言形式一样,是艺术 家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和内心 情感的一种方式,是表达特 定内涵的中介体。寻找到一 种贴切的媒材传达这种情感, 使媒材自身的属性和相互之 间的属性达到协调统一,是 使综合媒材形式语言成为表 达艺术家情感的必备条件。
.
12
谷文达的《联合国》
.
20
隋建国的《地罡》
.
21
傅中望的《异质同构》
.
22
蔡国强的《草船借箭》
.
23
综合材料在水墨中的运用和表现
《白求恩》
.
24
综合材料在装置作品中的突出表现为材料的创新
陈庆庆妙手织天衣
.
25
尹秀珍的装置作品《思想》
.
26
尹秀珍《集体潜意识》
.
27
第一部分、材料与技法解析
.
油画综合材料与技法
.
1
课程安排
(架上绘画的材料制作与研究) 一、材料解析(综绘概念,水性材料,乳性材料,油性 材料,拓印,肌理,拼贴,堆积,提白) 二、举例分析(基弗,达比埃斯,张国龙,杨劲松,许 江,张杰) 三、实例练习(文化考察(写生)一天,纸浆示范) 四、作业要求(一是材料创作一张,需提供创作设计方 案(报告书),要求创作方案过程研究 与作品实现的展示; 二是自由创作一张,大小手法不限)
.
13
徐冰的《天书》
1987年,徐冰从《康熙字典》 等字典与古书中找出一些偏旁 部首,破天荒地将其毫无规则 地凑在一起,编篡出一套连自 己都不认识的“伪汉字”,之 后再将其一一刻印在木头上, 排列成活字印刷板。这些谁也 不认识的“伪汉字”被视作对 中国千年文化的嘲讽和挑战。 徐冰依靠这个作品领引观众通 过与未知状况的对抗来了解自 身本性,观众被驱使着去重新 思考书面文字的价值和可靠性。 徐冰也是在前卫艺术时代敢于 第一个勇敢说出‘官方语言的 空白和传统文化的无力’的人。

油画技法{初学者综合}

油画技法{初学者综合}

油画技法{初学者综合}一.古典透明画法的方法是怎样的(1)素描初稿。

(一幅好画,开头很重要,初稿不需要太细致,但是主体必须要明确)透明画法主要依赖于清晰、成功的单色底画——素描。

在这个阶段,可以用任何素描媒介——炭条、色粉笔等清楚地确定一个可填充底色的框架——素描稿。

之后,喷一层发胶或上光油。

(2)纯灰画法。

一般用白色与黑色调和的灰色作画,也可用赭石或褐色与白色调和。

基本要求是反差强烈的明暗层次,尽可能用亮色调表现,因为其后每一遍上色都会使画面变暗一点。

根据“肥盖瘦”原则,这一阶段尽可能少用油,古代画家多用铅白,因为铅白在油画颜料中最“瘦”,而黑油画色含油多,因而要少用。

在表现明暗层次反差强烈的肖像时,并不意味着越暗越好,在保持亮度的基础上,最深的调子处于中间灰色即可。

在画灰色画时,应常备一支扇形笔或油画滚子,不断用它把颜料抹平,一般只在确实需要的地方才画稍厚的笔触。

灰色画完成之后,至少要让它干两天以上再涂上一层润色光油,这利于随后的色层上光。

(3)着色。

开始时色层要概括,大面积涂上单纯的经过稀释的上光色是着色过程的第一步。

待一层上光色干后才能覆盖下一层色,间隔约为一至两天。

当然可以采用湿盖湿的画法,但不易控制色彩,所以很多采用透明画法的艺术家同时画几幅画。

(4)薄涂。

透明着色之后,为增加物象的体感、质感,高光及细节部分常采用薄涂方式强调,用大量白色调和大量的调色油涂于干后的上光色上,多加调色油是为了遵守“肥盖瘦”的原则。

注意:这一阶段不要使用松节油。

松节油只在灰色画阶段使用。

在透明画法中,上光着色与薄涂覆盖可以交替进行。

有时两三遍即可,也可能三、四十遍不止。

作品完成后需干燥几个月,然后涂一遍上光油。

有人说:有多少采用透明画法的艺术家就会有多少种技法,可见透明画法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法。

画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探索属于自己的技法风格。

下面再介绍一种古典透明画法:首先用木炭起稿,然后用长锋勾线笔蘸乳胶调和的黑颜料或墨汁准确地勾出轮廓,再用大刷笔蘸“三合一”油(达玛上光油∶亚麻仁油∶松节油=1∶1∶3)调出赭色调的稀薄色,以松散的笔意涂满画面,再用抹布轻擦吸去多余的油。

油画材料与技法

油画材料与技法

油画材料与技法油画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绘画艺术形式,使用油画材料和技法可以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

本文将介绍油画的常用材料和常见技法。

一、油画材料1.颜料:油画颜料是油画创作的基本材料,常见的有水性油画颜料和传统油画颜料。

水性油画颜料相比传统油画颜料更加环保,但使用感受和效果上稍有差异。

颜料的选择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创作风格来确定。

2.画布:画布是油画的载体,常见的有棉布和亚麻布两种。

棉布质地较轻,适合小幅作品和临摹练习;亚麻布质地较粗糙,适合大幅作品和注重质感的画作。

画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持久性和观感效果。

3.画笔:画笔是油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常见的画笔有平头笔、圆头笔、斜角笔等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笔头。

选择画笔时要考虑笔头的硬度、弹性和吸水性等因素,以及适合不同绘画技法的特殊画笔。

4.调色板:调色板用于调配颜料,常见的有木质调色板和塑料调色板。

调色板的选择要根据个人喜好和使用习惯来决定,同时要注意颜料的保存和调配的方便性。

5.溶剂:溶剂用于稀释油画颜料,常见的有矿物油、艺术级调色剂等。

溶剂的选择要注意避免对健康造成损害,尽量选择环保无毒的产品。

二、油画技法1.拓印法:拓印法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油画技法,适合初学者。

通过将图案或物体放在画布上,用颜料浸湿的刷子拍打或擦拭,使颜料沾附在画布上,形成拓印效果。

2.刮挖法:刮挖法是一种创造质感的技法,可以用刮刀或其他工具将颜料刮去,露出底层颜色或纹理,从而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质感。

3.浓淡法:浓淡法是油画中常用的调色技法,通过调配颜料的浓度和稠度,使画面呈现出明暗对比和层次感。

浓淡法的灵活运用可以创造出多种不同的色调和光影效果。

4.湿画法:湿画法是一种快速湿润画布并直接在上面作画的技法,适用于追求色彩流动和柔和过渡效果的作品。

在湿画法中,画家需要迅速完成作品,因为颜料会在画布上迅速干燥。

5.薄涂法:薄涂法是一种油画的传统技法,适用于绘制细节和透明效果的作品。

浅谈油画材料与技法

浅谈油画材料与技法

于成 熟 ,油 画技 法就 产生 了古典技 法 、直 接 、间接 、混 合 、厚 薄 结合 画法 。首先 , 间接 画法 的特 点是 色彩 来自快 、丰 富 ,具 有新 鲜
感 ,从 而达 到形 色兼 备 的效果 。利 用 颜料 的不 透 明性和 覆 盖性 ,
对 于 欧洲 油画 ,从 发展 史 来看 所产 生 的三种 技法 :起 初 便是 利用 色 彩塑 造形 体最 终达 到透 明色 层 综合 美感 。其 次 ,直 接画 法 建 北 欧尼 德 兰 画派 , 以扬 . 凡. 爱 克 ,其后 是南 欧 尼斯 提香 的不 透 明 又 可 以分 为许 多种 :薄涂 、厚涂 、薄 厚对 比,笔触 ,无笔 触 ( 厚涂 技法 ,最 后 以鲁本 斯 为首 的暗 部透 明亮 部 厚涂 且不 透 明 。总 立 在有 笔触 之上 ,最 后 消除 笔触 ) ,具有 覆盖 性 、直 接性 等 。欧 之 ,文艺 复兴 之后 l 7 世纪 画家 ,虽 各 自风格 ,但没 有脱 离这 传 统 洲 传统 的坦 培拉 与树 脂 油混 合技 法 。鲁本 斯 的画法 对 委拉 斯贵 支 的三种 技 法 。 由蜡 画法 蛋胶 画 法产 生 了油 画 。从十 五世 纪初 期 佛 有 很大 的影 响 。他 简化 绘画 制作 过程 ,笔 触 的随机 性 达到 意想 不 兰. 扬. 凡 。 爱. 克研 究 艺术 技 巧 ,取 得 了丰 硕 的成 果 ,从 此 这 个 到 的效 果 。这 同时 也要 求有 很强 的 画面把 控 能力 ,通 过生 动 的笔 新 的绘 画技法 —— 油 画技 法要 将登 上 艺术舞 台,并 为广 泛运 用 , 触 衔接 使得 更 加生 动 。解析 古典 技法 来看 直接 画 法 ,其强 调看 与
大 众 文 艺
・ 美 术 与设 计 ・

课件:油画基础教学

课件:油画基础教学

3.颜料
种类有很多,推荐玛丽牌和温莎牛顿,一般有12 色、24色、36色,根据需要卖弄颜料,基础颜色黄 白普兰熟褐朱红群青钴紫等必备。
4.调色盘 5.画架 6.油壶
油画技法
基本技法
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线条、肌理、 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油画技 法的作用在于将各项造型因素综合地或侧重单项地体现出 来,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运用 油画技法的可能。油画的制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地熟练 地驾驭油画材料、选择并运用可以表达艺术思想、形成艺 术形象的技法的创造过程。油画作品既表达了艺术家赋予 的思想内容,又展示了油画语言独特的美──绘画性。
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彩度、艳度、浓度、饱和度,是指色彩 的纯净程度)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 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二是各 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 蓝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为中间明度。明度会影响纯度
油画基础教学
1.油画基本知识
2.油画初学材料


3.油画技法
4.油画问题解惑
什么是油画?
油画(an oil painting;a painting in oils)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 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 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 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 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 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
2021/5/20
2021/5/20
油画解惑二:怎样学油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画基础教学与材料技法
作者:韩泽明
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31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油画基础教学与材料技法的研究,分析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相关课程现状,阐述这门课程在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这一学科领域的建设与研究值得努力解决现有问题,完善美术教学体制,为推动我国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油画基础材料与技法教学研究
一、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分析
油画基础课程是高校的重要专业课,也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本身与材料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为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首先基于对一定材料的依赖与表达,可以说材料构成了每一种艺术门类的基础。

在教学中探索油画基础课程材料与表现技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油画的理解与创作。

在意识上突破人们对油画的传统认识;其次,从油画艺术表现形式上看,对材料与技法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油画的表现语言,为油画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变化,必将影响油画教学方式的变革。

自20世纪80年代我校创办美术学专业以来开设油画基础课程,是美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开设之初是油画写生课,注重学生写生能力、油画语言表现能力的培养。

2002年,美术学专业升格为本科专业,根据教学培养目标,该课程更名为油画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油画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基础,为学生今后油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油画基础课程教学因其肩负着为培养油画专业人才和美术教育人才打好基础的重任,在我院一直备受重视,院领导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都给予极大的支持和投入,使《油画基础》课程成为伴随着优化专业方向不断成长的我院重要的基础课。

从课程本身发展与改革看,自20世纪初徐悲鸿将西方油画带入中国以来,油画这一画种在中国土地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虽然油画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但形成了以写生为主的教学体系。

油画基础作为一门油画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油画专业必不可少的“敲门砖”,然而由于不同时期该课程对教学理念的侧重点不同,导致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比较单一。

自20世纪80年代后9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脚步加快,中西方文化频繁交流,油画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随之发生转变,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中更注重个体化、个性化培养,而我院油画教学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二、课程设置情况与教学实践
近年来,我院油画基础课程更加注重教学理念的引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倡掌握油画基本技能的同时,发挥个性特点,坚持精讲多练,注重学生油画理论知识和绘画能力的培养,并将文化意识渗透到教学中。

2008年我校实行学分制教学体制改革,收到一定的成效。

尽管如此,在教学中我们和兄弟院校及全国各大美术学院存在差距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之下教学相对单一,油画创作方法仍停留在苏俄时期的直接画法,对油画的材料技法缺乏系统性研究,停留在粗浅的层面。

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摆在我们面前,对这一现状的改变,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油画基础教学与材料技法的研究对开拓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油画语言具有重要意义,对油画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在油画材料技法研究方面,主要以油画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教学实验,在教学中选定一个班为实验班,其他班为常规班。

具体方法是:课题组成员要及时交流意见,把握方向,教师在大纲的基础上加强油画教学改革意识,依据教学情况,广开思路,有目的性地选择写生内容(包括人物、静物、日常生活用品等),根据课题要求,在教学中,实验班的学生除了用常规的材料工具外,尽可能地采用新材料工具进行油画训练,并定期把他们的作业或作品与常规班进行比较分析。

在教学中对重点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加大教学容量,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在实践过程中及时点评和学生互动,强化学生所学内容。

1.实施方法
A.对比法:选择对比班进行试验。

通过油画专业美术学班,与实验班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

B.分析法:按课题分阶段对试验的作业进行分析,通过教学观摩,了解学生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C.列举法:通过参观、幻灯、图片、阅读中外名家画册、分析历代大师油画作品中材料与技法的运用。

D.研究法:通过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了解油画的教学方向,以及在教学中材料与技法的应用,并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取长补短。

2.实验班教学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课程安排,美术学专业三年级油画课程包括人物、静物、风景三个部分,而且课时量和其他美术院校相比较少,再加上学生基础不好,专业能力较弱。

在这种情况
下,实验教师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学进行课题实验增强教学效果,如何把课题研究和教学效果结合得更好呢?课题组成员反复研讨认真分析,一致认为,在课时量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在课余时间加大作业量进行实验。

分单元进行各种材料、工具、技法的实验,包括画布、板材、各种笔、刀具、各种颜料、拼贴、、刮、撕、粘等。

在教学中老师给出相关题目和内容,由于过去很少接触类似作业,开始时学生遇到如何画的问题,面对特殊的对象和布置,过去的知识显然不够用了,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具体感受中寻找个性的理解,并用自己的特殊语言表达出来。

他们实验各种表现手段:油画材料、淡彩、钢笔、用刀刮、实物拼贴及各种纸、板材、色粉等,原来固定的程式被瓦解了,作业过程成了主动积极的探索过程。

过去单一的作业内容很少有机会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锻炼与发展,而个别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往往容易被视为“胡来”。

这次作业安排中激发出来的创造性、主动性则是自然合理的、有根有据的,这是表现的需要,是具体感受的必然结果。

为了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学生主动思考想尽办法,比如:有的学生问老师树皮怎样表现,我一边启发他们,一边鼓励他们用各种材料表现质感、肌理,有的画、有的刮、有的拼贴、有的用塑形膏油画色做肌理等。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设计、思考、提出方案,讨论然后再画出作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过去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积极参与,教师只是组织者,学生是学习和探索的主体。

从作业情况看,差别效果明显,作品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学习效果的呈现超出原来预期。

3.对比结果分析
常规班教学:从作业完成情况看体现了传统教学的循序渐进和规范性,画面完善整齐,全班二十几位学生作画手法雷同,使用单一的油画材料进行训练,注重再现自然的能力,另外,从作业中反映出学生思维不活跃,缺乏个性表现,在作品中看不到学生个体的想法与追求。

实验班教学:从作业完成情况看,作业新颖,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在作业的制作过程中应用多种材料进行个人感受的表达,作业有创意,学生思维活跃,个性表现意识较强,注重“意”的表现。

从作业中可以体会到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与追求,
经过教学观摩及与学生的交流,对比分析,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实验教学是成功的,尽管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教学上重视材料与技法的应用是必要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培养创新的艺术人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推进从以往的教学方式向现代创新教学方式转变。

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为师范类院校,虽然油画课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但在课时量的安排上无法和专业美术学院相比,近年来,随着学校课程的调整,在课时量上又相对缩减,课时量的不足是我们提高
学生造型能力的难题。

在教学方面,美术学专业油画教学沿用以往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式,无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油画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美术学专业油画基础教学材料与技法研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性,使油画教学方向更加明确,创建了比较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模式,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基础与专业结构关系更趋于合理化,使油画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总结与效果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单一的绘画材料工具转向多元(应用各种纸、板材等工具,技法可以拼贴、撕、刮等手段),变原来描摹照抄的被动方式为主动表达方式,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艺术潜能,为进入专业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与学生的交流,以及作业观摩中可以看出实验效果良好。

这一研究成果对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学生的整体水平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成果的合理应用与推广将为自然形态和艺术形态架起一座桥梁,使基础学习阶段的学生更快地进入艺术状态,使学院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尔畅.经典教案系列丛书——油画材料与技法[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