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贫困女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

贫困女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摘要]贫困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
相比于一般贫困大学生,她们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和自身等方面更大的压力,故而比其他女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孤僻和悲观的自卑心理问题。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性别教育、健全帮扶体系、加强贫困观教育、开展心理咨询等途径,引导贫困女大学生积极、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贫困女大学生自卑心理对策贫困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着较其他女生更为突出的优点,她们坚强自立、勤奋刻苦、节俭朴素,但同时,她们面临着经济、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心理上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挫折感和自卑感。
对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帮助贫困女大学生调整心态,重建自信和尊严。
一、贫困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主要表现(一)抑郁贫困女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的重负,从而产生压抑、浮躁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因家庭突遭变故或父母离异所导致的贫困家庭学生,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面对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时,不能较好地调整心态,而是怨天尤人,恨命运不公,有时过于敏感,稍有争执便暴怒,破坏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关系;有的则终日少言寡语,封闭自我,回避社交活动,陷入了无法自我疏导的矛盾中,逐渐形成抑郁心理,终日情绪消沉,缺乏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有的女大学生因为长期的抑郁而出现了经期紊乱、体弱多病等症状,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很有可能会发展为抑郁症。
(二)孤僻有些贫困女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不能融入集体,始终把自己当做“另类”看待,总觉得矮人半截。
对同学与老师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于是,有意无意地与同学疏远,尽量少参加班级活动,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
渐渐地,在别人眼里贫困女大学生总是有点沉默与孤僻。
其实她们内心是十分渴望与人平等交往的。
这种特殊的经历使她们比同龄人更成熟、更要强、也更敏感,稍有不慎,就会被伤害。
在人际交往中,她们不希望被人特殊对待,从而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及矫正

浅谈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及矫正□周静雷鸣【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教育者越来越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对自己做出较为消极的评价,从而使人胆小,不敢进取;自我封闭,智力受到影响,学习成绩下降。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善于发扬其闪光点,还学生一个健康的心理,使之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祖国和社会需要的人。
【关键词】学习动机;自我评价;自卑心理【作者简介】周静(1985 ),女,四川宜宾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基础教育雷鸣(1982 ),男,四川宜宾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学生管理相对于不明自己的短处和不及人之处,同时又把自己的长处看得十分突出、对自己的能力学识评价过高、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自负心理来说,自卑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
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喜欢离群独处。
一切以畏惧退缩、紧锁心灵、封闭自己的方式来保护脆弱的自尊心。
因为它同自负心理一样,也是一种不良的个性。
这种不良个性将抑制学生特殊才智和创造潜能的发挥,极易使他们平庸无能,终其一生。
要实现面向全体,共同提高的教育思想,我们就不能不对存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潜心研究和妥善引导。
一、自卑心理的形成因素(一)自信不足。
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的确存在因自身有某种不尽人意的原因。
比如容貌不好、成绩欠佳、生理缺陷、能力差、家庭经济拮据或社会地位低下等。
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他们命运的客观因素,却在他们心理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定格:自己什么都没希望了。
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他们从来都看不到自己其他方面的优点,也不试图去弥补自身的不足或改变生存状况,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不可能有什么好结果。
同时,在以周围人为参照认识自己时,他们又总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自然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
理?事先应如何才能避免等等书本根本讲不到或者讲不全的知识。
产生自大、自卑的原因

自负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个性心理问题,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不当的家庭教育:自负心理的产生,往往根源于不当的家庭教育。
其中,父母的过分娇宠,常常是导致孩子形成自负心理的温床。
例如,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事事以他为中心,结果使孩子从小就成为家中的“小霸王”,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懂得顾及别人,养成不能容忍挫折的性格。
还有些父母对孩子总是一味地夸奖、表扬,很少指出孩子的缺点,久而久之,使孩子以为“我非常了不起”,“我什么都行”,“我什么都比别人强”,形成盲目自大的心理。
片面的自我认识: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使他们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急迫感,但由于社会阅历的局限,他们的自我认识尚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自我评价尚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往往采用双重标准,对自己十分“宽容”,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对他人则较为“苛求”,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结果以为自己有许多他人没有的优点、长处,因而产生自负。
也有一些人,虚荣心较强,对“现实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度地超估,以至形成虚妄的判定;偶有一得一见,更是自我“膨胀”,以为自己十分了不起。
还有一些人,出于自尊或为了面子,经常自吹自擂或相互吹捧,并常常有使自己的表现超出于实际水平的行为倾向,久而久之形成了“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特征。
顺利的生活经历:生活中的一帆风顺,也容易导致自负心理。
大学生多是“时代的骄子”,他们在小学、中学成绩都好于一般人,而顺利考上大学更是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产生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加之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有些大学生产生“我能力强”、“我什么都行”的自负心理。
(1、过分娇宠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自负心理产生的第一根源。
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他们的自我评价首先取决于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看法,家庭则是他们自我评价的第一参考系。
父母宠爱、夸赞、表扬,会使他们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
大学生如何克服自卑心理论文

大学生如何克服自卑心理论文克服自卑心理论文范文一:大学生怎样克服自卑心理【摘要】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正确地对待自己。
关键词: 自己,那是骄傲;过低估计自己,那是自卑。
要。
自卑感是“一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看看自己潜在的能量到。
有自卑感的人底有多大,审视一下个人追求的目标是否合适。
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
①有自卑心理例如,当确定自己的理想时,对自己的实际情的大学生,往往气质抑郁、性格内向,消极情绪况,应进行综合估计。
想考音乐学院当歌唱家,占主导地位,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对已估计自己的音乐素质如何?乐理知识掌握多少?嗓过低,缺乏信心。
外在表现是行为退缩,想与人音怎么样?是平时爱好,还是一般擅长?是一来往又怕不如别人;想表达自己的见解,又怕别般擅长还是与众不同的专长?如果这些估计与人讥笑……,总是无所作为,甚至悲观失望。
理想目标要求相差甚远,那就不能只凭一厢情愿。
在大学校园,常听一些大学生说自己“不愿地去追求,追也追不到,求也求不来,其结果行”的话,若是谦虚,固然可取,若是觉得没有能往往会产生自卑感。
力又缺乏自信心,就是自卑心理的产生,有的因二是磨砺意志。
一个人的自卑,惧怕困难为身体健康欠佳;有的因学习成绩较差;有的因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而恰恰是各种各样的困不善言辞、表达能力低下;有的因家境较贫困,难能磨砺人的意志。
贝多芬三十岁左右风华正生活较困难等等。
长期被自卑情绪笼罩的大学茂,耳朵聋了,这对于搞音乐创作的人来说,是生,不仅会使自己心理活动失去平衡,而且也会一种灾难性的打击,但他没有在打击和困难面对人的生理产生不良影响,损害身体健康。
前低头,终于功成名就。
自卑感会产生痛苦,自卑感会产生孤独,自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其一生卑感会减弱对理想的追求。
本来有希望成功的的革命历程中,多少次的打击,多少次的艰险,事情,却因为自卑而使成功成为泡影;本来可以从未动摇他的意志。
他以“天下为公”为准则,通过努力能办好的事,却由于自卑而事与愿违。
高职院校大学生自卑心理成因分析与矫治对策

育、 知识 、 心理 、 智力 、 情感等 )
图 1 心 理 取 向 模 式
境 , 与心理取 向有关 的主观事实 的集 合体 , 指 它是心理取
向的基础 , 是对真实环境的主观映射。心理取 向( 系统 ) 则
包 含 着 政 治 、 济 、 化 、 会 、 庭 环 境 以及 大 学 生 自身 经 文 社 家
的阅历 、 育 、 教 知识 、 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心理 、 智力 、 情感 等等各种要素 的复杂影 响 , 强烈地作用于大学生 的心理取 向 目标和方案 2 0 2 l
基 金项 目 :本文系江 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 项 目“ 高职院校 大学生 自卑心理综合治理研 究” 成果之 一, 课题主持人 : 崔永
☆ 成 的偏 差就会越 来越大 。这正是 自卑心 理产生 的直接 原
因。
教 育 研 究 ☆
理 的有效 策略 , 鼓励 学生 去做 自己害怕 的事 , 直到获得 成
功, 比如积极参与校 内社 团活动 、 研究性学习小组。lJ鼓 :m L 励 一位认 为 自己性格怯 懦 、 语言表 达能力差 的学生 , 习 练 面对大庭广众讲话 , 加入演讲 与 口才社 , 加校 内辩论赛 , 参
2 .间接诱 因。间接诱 因是指 高职 院校大学生面 临的 真实环境 , 包括外在 的大环境 和个 体因素两类 。大环境 包
括社会因素 、 家庭 因素 、 学校因素等。个体 因素指个人能力
与个体特征等。
( ) 会 因 素 。近 几 年 , 随 着 全 国高 校 的逐 年 扩 招 , 1社 伴
自卑心理( e- bsmet是指 由于某些生理 、 Sl aae n) f 心理或 社 会 诱 因 引 起 的一 种 不 良 自我 意 识 ,是 一 种 性 格 上 的 欠
大学生常见情绪困扰与对策分析

大学生常见情绪困扰与对策分析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群重要的群体,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面临许多情绪上的困扰。
这些情绪困扰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焦虑焦虑是大学生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之一。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大学生必须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例如学业压力、前途压力、经济压力等。
多年的学习生活也让他们逐渐形成了对自身能力的意识形态,这也会导致他们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对策:首先,大学生应该认识到焦虑的原因,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法。
在学习中,他们可以通过适度的压力、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交流沟通等方式来调节焦虑情绪。
在生活中,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兴趣小组、适当的运动、交友等方式来减轻压力。
二、抑郁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困扰,大学生也不例外。
抑郁情绪的产生往往与生活的困境和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学习中,大学生常常会遭遇一些挑战和困难,如考试不理想、不能如期毕业等;在生活中,他们也会面临着与家庭、朋友、恋人之间的摩擦等。
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便会产生压力、沮丧和失落等负面情绪。
对策:大学生应该采取积极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
可以通过社交、娱乐、读书、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情绪,并在社交中寻求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三、情绪波动对策:大学生应该学会控制情绪,了解自己情绪波动的原因,并寻求适合自己的放松控制方式。
可以通过练习冥想、静坐、运动等方式来减轻情绪波动,帮助自己保持稳定的心态。
四、自卑感和焦虑感自卑感和焦虑感是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之一。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着资质、成绩、外表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产生了自卑感和焦虑感。
对策: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卑感和焦虑感的不良后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
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兴趣、增加阅读量、多进展生活等方式来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
总之,大学生面对着诸多的情绪困扰,在维护自身中不断成长和成熟的同时,要适度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构建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系统来,才能增强自己的心理增值与生命质量。
浅谈大学生自卑感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皿
有 自卑 感 的 大 学 生 在 遇 到 困难 时 便 常 常退 缩 ,并 且 害 怕 面对失 败 。
2 习得 性 自弃 .
进 人 大 学 后 , 高 考 的 压 力 消 失 ,课 业 的 负 担 也 减
轻 了许 多 ,与 高 中相 比无 异 于进 入 了 “ 自由天 堂 ” ,大 学 生 有 足 够 的 时 间 自由支 配 ,但 有许 多 同学 不 适 应 这 样 的 转 型 ,不 知 道 怎样 去 合理 安 排 时 间 ,有 的 终 日无
郁 。
4.固 执 己见
自卑 感 从 某 种 程 度 而 言 是 一 种 心理 挫 折 ,是 一 种
“ 习得性 失 助 ” 现 象 。许 多 大 学 生在 大学 里 为 自己 设置
明确 目标 并 付 诸 努 力 。学 校 也 为 此 提 供 了很 多 机 会 , 比如 开 展 社 团联 谊 活 动 ,学 校 组 织 一些 大 型 活 动 ,这
些 活 动 可 以很 好 地 锻炼 大 学 生 的 能 力。 但 这 里 也 存 在 两 个方 面 情 况 ,一 些 同学认 为 自己孤 陋 寡 闻没 有 特 长 , 于 是 并 不 参 加 活动 ,选 择 封 闭 ,长 此 以 往 会 产 生 心 理
失衡 ;另一种情况 是一些 学生积极参加 ,但 由于大学
一
1 理 想 自我 和 现 实 自我 的 冲 突 .
阿 特 金 森 的 成 就 动 机 理 论 区 分 了动 机 中 的 两 种 不 同 倾 向 :力 求 成 功 的 需 要 和 避 免 失 败 的需 要 。 “ 特 阿
进 入 大学 的 学 生 都是 经 过 了 “ 军万 马 过 独木 桥 ” 千 的 历 练 ,不 少 学 生 在 还 没 进 入 大学 时 便 给 自己 设 定 了 很 高 的 目标 ,对 未 来 生 活 充 满 了理 想 和憧 憬 ,而 一 旦 进 入 大 学 以后 ,由 于设 想 的 目标 过 于美 好 ,这 种 理 想 化 的 色 彩 会 造 成 理 想 自我 和现 实 自我 的 差距 ,当 两 者
自卑形成的原因与消除方法

自卑形成的原因与消除方法1、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
我相信,既使是跳水皇后郭晶晶,如果去跟三流的乒乓球员去比乒乓球,最终也会惨败而归。
郭晶晶如果这样想,作为跳水皇后,我竟然打乒乓不如一个三流的球员,那这样她也会自卑。
所以作为郭晶晶,这时候就没有必要因为自己乒乓球没有打过三流的乒乓球员而沮丧。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强项是跳水,只要自己跳好水就可以了。
可是我们很多人,想处处逞强,结果反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自卑。
2、拿内心感觉到的自己,与看到的别人相比。
很多人,外表看上去很强大,其实内心非常脆弱。
在事业上非常强大,在内心世界却非常自卑。
当我们只看到别人的强大,别人的事业成功,看不到别人的脆弱和自卑的一面,既不客观,也会以为天底下只有自己自卑,只有失败者自卑当然失败者不一定自卑。
在当众讲话第一讲,我们会问大家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绝大部分人会认为,一般,有进步,还好。
第二个问题,你觉得别人的表现如何?绝大部分人觉得,别人表现不错,很好,不像他自己认为的那么差。
通过这个测试充分说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远远高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反过来说,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客观,会习惯性的“小瞧”了自己。
3、只看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我们有位女学员,是一位老师,工作好,家庭条件好,人也长得很漂亮。
可是非常自卑,自卑到请假在家休息不去上班。
恐惧上班,买东西也没有勇气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
在别人看来,她很优秀,各方面条件又好。
这就是典型的,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想着自己的不足,很少甚至几乎不去盘点自己的强项,久而久之,越想就越自卑,越自卑,就会越不愿意与人交往,就会封闭自己。
如果大家能认识到这些,并且从相反的角度来调整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尽管自卑感对所有积极的成长起着一种激励作用,但是它们也会导致精神病症。
一个人能被自卑感弄得心灰意冷,以至达到万念俱灭,百事皆休的地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1l
璺 !
.rIME EDUCATION November
大学生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邓雪娇
摘要:大学生群体同质性高,容易互相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在某方面产生自卑感。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自卑感,可以使其
成为大学生成长的动力;如果任其恶性发展,则可能使个体自怨自艾,一蹶不振。本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自卑感产生的
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战胜自卑感促进自身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自卑感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 ̄.issn.1672—8181.2016.21.062
目前学术界对自卑感的定义多种多样,不尽相同,但对其实 质的认识学者们基本达成了共识,人们认为自卑感具有两个共同 的特点:一是自我评价过低;二是消极的心理体验。而大学生群 体由于自身的独特性,他们的自卑感又具有独特性。大学生是同 龄人中的佼佼者,相对于普通人群其自尊和自信程度较高,并不 会轻易地就否定自己。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O后,他们 中的大多数人认可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之所以自己某 些方面不如别人,是由于受制于客观因素,潜力没有能到充分发 挥。 1大学生自卑感产生的原因 导致大学生产生自卑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客观和主观两个 方面: 1.1客观原因 第一,经济困难。由于高校助学贷款的普及,大部分经济拮 据家庭的学生也能上大学。但是,经济问题却始终困扰着他们。 尤其跟周围生活富裕的同学比较,更显得窘迫,从而产生自卑感。 第二,生理条件不优越。自身的生理条件问题很容易使大学 生产生自卑感。如口齿不清、身材矮小、残疾等,甚至身材偏胖或 者肤色偏黑等都有可能会使大学生产生自卑。 第三,知识结构偏差。大学生群体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组 成,他们的成长环境千差万别,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饮食特点等 均不相同。这使得他们的Et常经验各不相同,尤其是城市与农村 的差别。当有的学生谈论文学作品、电子产品、高级化妆品、服装 品牌、影视作品等内容,而有的学生并不知道时,就可能使得他们 认为自己孤陋寡闻,从而产生自卑感。 1.2主观原因 第一,自我认识不准确。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 识,自我评价过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不足。他们经常会用自己 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进行比较,缺乏对自身优势的自我探索,从 而产生自卑、畏缩等心理问题。 第二,缺乏兴趣特长。有些大学生,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家庭 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他们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文化知 识上,期望能通过考上好大学来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因此没有 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兴趣特长,更没有学习特长所需的经济 能力。进人大学之后,周围同学或舞蹈、或乐器、或绘画等等特长 的对比下,加剧了自卑感的产生与强化。 第三,成绩不如人意。大学的学习特点与初高中有很大区 别,部分学生学习方法转换不及时,致使学习努力成绩却不尽如 人意,甚至出现挂科、重修、留级等严重后果。他们可能因此认为 自己在班级中没有地位,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没有面子,从而产生 自卑感。 第四,对未来缺乏信心。每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各 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大学生不能对失 败或者挫折做出正确的归因,不能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进而 使自己的阅历和能力得到增长和锻炼,而是一味地自怨自艾,忧 郁消极,从而产生自卑感。 2战胜自卑感的有效策略 针对以上导致大学生自卑的原因,提出几点解决策略: 2.1积极的自我暗示 变对客观现实的看法。既然家庭经济困难已经是事实,就不应该
一
味沉浸在为什么命运对自己如此不公平的抱怨当中。既然已
经来到了大学读书,那么就已经完成了改变命运的重要一步。与
其浪费时间抱怨命运、抱怨生活,不如抓紧现在努力学习提升自
己,使自己拥有改变现状的能力。眼睛不能总是盯着自己的短
处,而应该变换看待事物的角度,保持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和其他人一样棒”、“今天的我一定比昨天
更优秀”。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同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2.2正确的自我评价
相当一部分人的自卑感来源于不恰当的自我评价,他们总是
过高的评价他人,同时过低的评价自己。而自卑感就在对他人的
高评价和对自身低评价的对比中产生了。大学生们应该更多的
跟自己比较,不同时期的自己相互比较,自己不同的方面的能力
高低相互比较,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得到结果的比较等等。从这
些比较中找自己进步的地方,再通过别人对其评价的积极方面来
肯定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对自己进步进行奖励以达到强化的目
的,使其成为继续前进的动力。长此坚持下去,就会使他们进入
适当的自我评价和能力进步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身心愉悦、乐
观积极的生活状态。
2_3培养兴趣
进入大学后,相对于初高中时期,学生有了更多能够自由支
配的时间。很多大学生在得到这些自由之后,选择了睡觉、上网、
逛街等,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约束,使得他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而在大学的专业课程学习之余,这些能够被学生自由支配的时
间,应该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利用它们来培养初高中时没有精
力实现的兴趣爱好。探索自己的兴趣,把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兴趣里就可能蕴含了个体优于他人的地方。但是要注意兴
趣爱好与特长之间的区别,兴趣爱好是热爱生活的表现,并不要
求一定要达到多么专业的水平,因此每当个体从那里体验到成
功,都要积极暗示自己“这是我努力的结果”,“我有能力”。体验
自尊感、自信感。
2.4恰当的归因方式
当人们对所做事情结果的归因不同时,会产生不同的自我评
价。个体应该学会如何客观恰当的归因,对于失败不能盲目自
卑,对于成功同样不能盲目自信。对于归因方式的分类,心理学
领域通常认为有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四个方面。在归因
过程中,应使大学生均衡全面地考虑,才能对事情做出正确恰当
的归因。
参考文献:
[1】贾远娥.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基于虚构——真实自我差异的研
究fD1.广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4.
【2】周永卫.大学生自卑心理成因分析及调适Ⅱ】_湖南人文科技学
院学报,2007,(6):163-165.
【3】姜秀华.大学生怎样克服自卑心理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2002,(2):98—99.
[4】赵雅丽.大学生面对自卑的策略U].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客观的现实条件是人们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但是却可以改 作者简介:邓雪娇,白城师范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
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