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
消化道出血护理体会

消化道出血88例患者内科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护理效果,探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
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的护理经验。
结果: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86例,死亡2例。
结论: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空肠悬韧带以上的胃肠道出血以及胰腺、胆道的急性出血死亡较高。
上消化道出血有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常见症状,如不采取适当及时的处理措施,严重者可危及自身生命。
现就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8例患者中,男75例,女13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18~79岁,平均51.6岁。
消化性溃疡65例,急性胃黏膜损伤1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线4例,胃癌6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失血性休克症状,不同程度的发热、血象升高、出血后疼痛、精神软弱乏力等。
经治疗护理治愈55例,好转28例,转入外科手术3例,死亡2例。
2 护理体会2.1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轻度出血者可用一组静脉通道,重者需2组至多组静脉通道。
积极补充血容量,尽快配血。
必要时可先用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但在24h内右旋糖酐不应超过1000ml。
应及早输血,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及有效循环血量。
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min观察1次,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神志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注意呕血、便血的量,性质;一般胃内储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若出血量在50~70ml之间,可出现黑便;若出血量达500~1000ml时,则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昏、心悸、乏力等;发现异常及时请示医生并配合抢救。
2.3 治疗护理2.3.1合理选择止血药及时给予止血药可选用泮托拉唑、垂体后叶素、洛赛克、立止血、止血敏、止血芳酸、善得定等,用止血药过程中,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掌握禁忌证,调节输液速度。
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摘要:目的:归纳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索其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对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从病情观察和护理两方面阐述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
结果:通过密切观察、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36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和正确及时的护理为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保障。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25-02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
本文主要阐述胃、食管的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表现为患者头晕、恶心、呕吐、呕血、大量柏油样便、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
起病迅猛,病死率高。
因此,迅速准确地抢救及细致有效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36例病人。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
男性25例,女性11例。
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
消化性溃疡2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2例,胃癌2例,应激性溃疡1例。
常见临床表现有呕血、柏油样便、精神萎靡、乏力、失血性休克,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原发病。
2 护理2.1 一般护理2.1.1 卧床休息,体位以感觉舒服为宜。
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呕吐。
如伴休克时头和胸需抬高,一般下肢抬高30°,以防脑部缺血。
2.1.2 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室内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光线宜充足,以减轻恐惧的心理,使患者置身于安全、舒适、整洁的环境之中。
2.1.3 保障充足的睡眠,以减少和消除外界不良刺激,可减少出血和促进止血。
2.1.4 注意保暖,勿使患者受凉感冒。
2.1.5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2.1.6 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常规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患者疾病史、服药史、手术史等。
2、症状和体征:呕血和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发热;氮质血症等。
3、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大便隐血等;消化内镜检查。
4、社会心理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家庭经济状况等。
二、护理措施1、执行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紧急处理(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并将下肢略抬高,注意保暖,保持安静。
(2)给予氧气吸入,行心电监护。
床旁备吸引器。
(3)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等措施。
3、药物护理(1)积极补充血容量,保持两条有效的静脉通道,输液开始宜快。
对老年人和心肺功能不全者要控制输液滴速,防止发生心衰、肺水肿。
(2)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宜输新鲜血,以免诱发肝昏迷。
(3)口服或胃内灌注止血药。
(4)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血管加压素、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
遵医嘱经微量泵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4、病情观察及护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及尿量,观察呕血及便血的量、颜色、性质和出血时间,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5、必要时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6、大出血不止者行紧急内镜下止血;术后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7天。
7、饮食护理:急性出血时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血时,给予温凉、清淡的流食,尤其适用于因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因进食可减少胃蠕动并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
三、健康指导要点1、疾病知识指导: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诱因、预防及护理知识,遵医嘱用药,学会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时就医。
2、健康生活指导:出血停止后可进食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生冷硬、粗糙及刺激性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情。
四、注意事项1、排便必须先看后冲,注意观察有无再出血。
2、出血期间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注意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防止跌倒坠床的发生。
3、溃疡病患者要规律进食,少食多餐;肝硬化患者应进食软食,遵医嘱应用药物,如保肝及降低门脉压力药物等,严格交待药物用法及注意事项等,药物应碾成粉末服用。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要 用 热忱 的态 度 、 蔼 的 语 言 去 面 对病 患 , 患 者 消 除 孤 独 感 。 和 使
经常与其沟通 , 使其 情绪 稳定 , 主动关心 , 细心照顾 , 声音温和 .
223 患者原发病的病情观察 。 .. 如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 量出血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有无肝性脑病 、 腹水 、 肾综合征 等 , 肝 对腹水的护理应该注意 每天做好测量 腹围 、 体重 , 记录 出入量
> 0m /, 察 呕 吐物 和粪 便 的性 质 、 色 及 量 。 3 Lh 观 颜
2 . 继续或再次出血 的判断 , .2 2 在病情观察 中出现 下列迹
象 提 示有 活 动 性 再 出 血 或再 次 出血 : ①反 复 呕 血 甚 至 呕 吐物 由 咖 啡 色 转 为 鲜 红 色 ; 黑 便 次 数增 多 且 粪 质 稀 薄 , 泽 转 为 暗 ② 色 大 出血 时患 者 应 绝 对 卧 床休 息 , 平 取 红色, 伴肠 呜音 亢 进 ; 周 围循 环 衰 竭 的 表 现经 补 液 、 血 未 改 ③ 输 善 , 好 转 后 又 恶 化 , 压 波 动 , 心 静 脉 压 不 稳 定 ; 红 细 胞 或 血 中 ④
用, 因此 , 护理人员除了要关心 、 体贴 患者 外 , 还要具备扎实 的 理 论知识和熟 练的操 作技 能 ,这样才能使患者保持 良好 的心
入液量 , 并根据病情调节补液速度和量 , 低血容量时开放两条
静 脉通 路 , 证 尿量 在 3 Lh以上 。 保 0m /
境, 从而愉快地接受治疗并 主动配合治疗 , 降低病死率 , 使患者
21 一 般 护 理 .
21 体 位 与休 息 .. 1
卧位 并 将 下肢 抬 高 , 以保 证 脑部 供 血 。 量 腹水 可取 半 卧位 , 大 以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 呕血与黑便的颜色、性质亦与出血量和速 度有关。呕血呈现红色或血块提示出血量 大且速度快,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未 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如呕血呈棕褐色 咖啡渣样,则表明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长, 经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蛋白所致;当出 血量大且速度快时,血液在肠内推进快, 粪便可呈现暗红色甚至鲜红色,应与下消 化道出血鉴别;反之,空肠、回肠的出血 如出血量不大,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也 可表现为黑便,应与上消化道出血鉴别。
• 概念: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Treitz韧 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 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 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一、上消化道疾病
• 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窒息 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 • 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非 甾体抗炎药如乙酰水杨酸、宝泰康、吲哚美辛 等,或嗜酒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慢性胃 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 肠炎、胃手术后病变(胆汁反流性吻合口炎与 残胃炎、缝线引起吻合口炎、残胃粘膜糜烂、 残胃癌)。
二、门静脉高压 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 裂。 • (1) 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 • (2) 门静脉阻塞:门静脉炎,门静脉血 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 • (3)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三、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 (1) 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 虫病,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 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肝脓肿或肝 动脉瘤破入胆道。 • (2) 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 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 (3) 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 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 • (4) 纵膈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论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

量为1,0 m 左右 ,3 分钟使胃内温度下降,起到止血作用。 0O 0 l 0 ( )在5 0 l 4 0m 生理盐水 中,加去 甲肾上腺素l - 0 g O 2m ,
经胃管缓慢 滴入 ,如 能口服者 ,可每2 口服5m ,以降低 门 h o1 静脉压,从而对 食管胃底静脉 曲张破裂 出血产生止血效果 , 但 对 有 动脉 硬 化 者 应 慎 用 。 ( )如在 紧急情况下 ,进行纤维 胃镜 检查者 ,应做好 5 术前准备。 3 5 做好 口腔和 皮肤的护理 ,因出血 病人 口腔有腥臭味 , . 应 每 日三 次 清 洗 口腔 。浮 肿病 人 应 加 强 皮 肤 护 理 ,防 止发 生 褥疮 。 3 6 严 密 观 察 病 情 . ( )注 意测量体温 、脉搏 、血压 的变化 ,如发热者 , 1 可给物理降温 ,记录2 h 4 出入水量 ,尿 比重。 ( )注 意呕吐物及粪便 的性 状,量及颜色 ,呕血及便 2 血的颜色,取绝于出血量的多少及血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 如 出血量 多,停 留的时 问短 ,颜色 新鲜 或有血块 , 出血 量 少 ,停留时间长则颜色比较暗或黑色 ,伴有呕吐者 ,一般 比 单 纯 黑 便 者 出 血 量 大 , 当 病人 出现 口渴 、烦 躁 , 出冷 汗 、 黑 朦、晕厥等症状 时,应考虑有新鲜 出血 。 ( )如 有 了 血 性 休 克 ,可 按 休 克 病 人 常 规 护 理 。如 出 3 现意识朦胧或烦躁不安时 ,应置床 档,防止坠床 。 ( )上 消化道大量 出血后 , 由于血液 中蛋 白的分解产 4
上 消 化 道 出血 是 指 屈 氏 韧 带 以上 的消 化 道 ,包 括食 管 、
3 上消 化 道 出血 护 理 措施
胃 、 十 二 指肠 或胰 胆 等 病 变 引起 的 出血 , 胃空 肠 吻 合术 后 的 空肠 病变 出血亦属这一 范围。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 一,尤其 是大量 出血来势凶猛,可在 短期 内危及患者生命。 1 上消化道出血 的病 因病理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的病 因很 多,但在外科临床 工作 中以 胃 、 十二 指 肠 溃 疡 和 食 管 、 胃底 静 脉 曲张 破裂 引起 的 出血 最 为 常见 。 1 1 胃、 十 二 指 肠 疾 病 胃溃 疡 、十 二 指 肠 溃 疡 、 急 性 胃 . 粘膜糜烂 、应激性溃疡 、慢性 胃炎、 胃癌、胃息肉、胃平滑 肌 肉瘤 、胃平滑肌瘤 、胃粘膜脱垂、手术 后吻合 口溃疡 、套 叠、胃肉芽肿病变 、十二指肠憩室 。 1 2 食 管疾病 食管 胃底 静脉 曲张 、食 管责 门粘 膜撕裂综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PPT医学课件

7
临床表现
1、呕血、黑便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3、氮质血症 4、发热 5、血象
1、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重 要的临床表现
2、程度随出血量多少而异 3、表现:头晕、心悸、乏 力、出汗、口渴、晕厥、脉
搏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 在80mmHg以下,严重者 呈休克状态
4、老年人死亡率高
编辑版ppt
8
临床表现
呕血先兆便血先兆23三观察出血方式呕血及便血的颜色性质量和次数24成人消化道出血每日510ml粪隐血试验阳性出血量每日5070ml黑便柏油样便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呕血25分分失血量失血量临床表临床表血压血压脉搏脉搏红红蛋蛋白白轻轻度度占全身占全身总血量总血量10101515成人失成人失血量血量500ml500ml一般不一般不引起全引起全身症状身症状或仅有或仅有头晕头晕乏力乏力基本基本正常正常正常正常261反复呕血甚至呕吐物由咖啡色转为鲜红色2黑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色泽转为暗红色伴有肠鸣音亢进3外周循环衰竭经补液及输血后未见改善血压不稳定4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测定继续下降
编辑版ppt
20
病情观察
病情监测: 1、生命体征观察 2、病人出血先兆观察 3、观察出血方式
编辑版ppt
21
病情监测
一、生命体征观察 血压 心率 呼吸 体温 神志
血压心率是关键指标,需动态观察。
如收缩压<90mmHg,心率>120次/分,伴有面色 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则提示 进入休克状态,需积极抢救。 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是估计急性大出血严重 程度最有价值的标准。
1、呕血、黑便
1、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 上升,24~48小时达高峰,3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4天后恢复正常。
消化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消化内科危重患者护理常规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常规(一)按消化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迅速备血,建立通畅的输液、输血静脉通道,尽快补充血容量。
(四)评估1.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防止发生失血性休克。
2.严密观察呕血、便血的量,性质及伴随症状、尿量。
3.皮肤、指甲及肢端色泽和温度的变化。
4.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呕血引起窒息。
5.密切观察血常规及电解质变化。
(五)随时备好急救物品,如氧气、吸痰器以及止血、升压、镇静等药物,必要时插管压迫止血。
(六)做好心理护理,及时清除血迹,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烦躁不安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药。
(七)休克患者注意保暖。
(八)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并发症。
(九)出血期间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清谈无刺激性流质,如是门脉高压引起的出血者禁食硬食和粗纤维食物,给予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低盐、低蛋白质饮食,以防腹水和肝昏迷的发生。
二、重症胰腺炎护理常规(一)按消化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卧床休息,保证睡眠,保持安静。
(三)减少胰腺分泌。
1.禁食,禁饮,以减少胰腺分泌。
2.胃肠减压注意保持导管通畅。
3.应用抑制胃酸分泌或胰酶活性的药物。
(四)疼痛护理1.剧烈疼痛时应注意安全,必要时加床栏。
2.疼痛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解痉剂,禁用吗啡。
3.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帮助患者减少或去除腹痛加重的因素,采用减轻疼痛方法,如松弛疗法、冷敷、镇静剂的应用。
(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出血、腹胀、脱水,使用胃肠减压时,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引起疼痛的原因等。
(六)加强生活护理尤其是口腔护理。
(七)健康指导1.应向患者讲清本病好发的特点及治疗中注意事项,给予鼓励安慰,使患者以稳定的情绪配合治疗。
2.注意饮食卫生。
3.禁食高脂肪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以防疾病复发。
三、肝性脑病护理常规(一)按消化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和体会。
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9例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通过密切监视,及时给药,做好饮食,心理护理,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结论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患者的康复率,护理中注意相关的护理细节。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空肠悬韧带以上的胃肠道出血以及胰腺、胆道的急性出血,死亡率较高。
现将我科在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9例患者。
男51例。
女38例,年龄25~72岁。
其中既往有肝硬化病史39例,胃十二指肠病变29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0例,胃癌11例,呕血量800~1000 ml,入院时已发生失血性休克6例,24 h内出血停止45例,48 h出血停止22例,5例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2 护理体会
2.1 体位
立即置患者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内呕吐物,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凡有重度出血,均应绝对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在室内活动;若出现休克时,应取垂头仰卧位,让下肢抬高30°。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轻度出血者可用一组静脉通道,重者需2组至多组静脉通道。
积极补充血容量,尽快配血。
必要时可先用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但在24 h内右旋糖酐不应超过1000 ml。
应及早输血,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及有效循环血量。
对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及早输新鲜血,由于库血含氨量较多可诱发肝性脑病,在输血输液过程中,切记三查七对,并根据病情调整滴速。
2.3 观察与监护内容
①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每15~30 min测量1次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及时发现休克、肝昏迷等并发症;②准确观察并记录呕吐物、胃管吸出物及大便的颜色、量、症状,用以判断是否再出血,为医疗提供可靠依据;③观察呕血、便血先兆,头晕、口渴、恶心、心率加快常为呕血先兆,腹胀、肠鸣音增强常为便血先兆,一旦上述症状出现应及时处理;④根据临床表现判断出血量,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当失血量达500 ml时,患者表现为怕冷、皮肤苍白、头晕、颈静脉陷落;当失血量达1000 ml时,患者表现为眩晕、口渴、尿少、血压下降、脉搏
快;当血量达1500 ml时,患者表现为躁动不安、出冷汗、尿少、血压下降、失血性休克等;⑤尿量的观察与记录: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是观察出血性休克患者的重要指标。
所以,应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2.4 吸氧病情重者应给予氧气吸入。
尤其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
缺氧易诱发肝性脑病。
2.5 及时给药
可选用甲氰咪胍、洛赛克、立止血、止血敏、止血芳酸、垂体后叶素、善宁等药,用药过程中,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掌握禁忌证,调节输液速度。
2.6 根据病因采取适当的止血方法
可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或胃内降温法止血,前者适用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后者是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减少胃酸分泌和胃蠕动功能而止血,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及胃黏膜病变引起的出血。
2.7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及护理
①协助患者半卧位,清洁鼻腔,嘱患者口服石蜡油20 ml,将管经鼻腔慢慢插人.至咽部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以通过三腔管。
深度约60~65 cm时,用30 ml注射器抽吸胃减压管、吸出胃内容物,表示管端确已人胃;②用50 ml注射器分别向胃囊管注入气体150~200 ml,缓慢向外牵拉三腔管遇有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压向胃底贲门部,再向食囊管注气80~150 ml,用管钳夹住三腔二囊管,再用300~500 g重物牵引;③气囊压迫期间,须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心律的变化、加强护理、经常吸尽患者咽喉部的分泌物,以防吸人性肺炎发生。
因食管气囊压力过高或胃气囊向外牵拉过大压迫心脏.可能出现频繁性早搏,此时应放出囊内气体,将管向胃内送人少许后再充气,胃气囊充气不足或牵引过太,会出现双囊向外滑脱,压迫咽喉,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应立即放气;④放置三腔二囊管的时间不宜持续超3~5 d,否则,可使食道和黏膜因受压迫太久而发生溃烂、坏死。
因此,每隔12 h放气1次,缓解牵引1次;⑤出血停止24 h后可放去食管囊的气体放松牵引,继续观察24 h,确无出血时再将胃气囊放气,嘱患者口服石蜡油20 ml,再缓慢的拔出管子;⑥建立重症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三腔二囊管留置期间的病情,并做严格交接班。
2.8 心理护理患者呕血,黑便时情绪都很紧张、恐惧,部分患者还有绝望心理,护士应陪护在床旁,用娴熟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台,安慰患者,并给患者说明安静会使病情平稳的道理。
同时及时清除一切血迹,以免恶性刺激,并告诉家属不远离患者,允许家属陪伴,使患者有安全感,稳定他们的情绪。
2.9 饮食护理出血期恶心、呕吐时应禁食,少量出血且无呕吐时,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出血停止后,可改为少渣半流质,饮食应少食多餐,易消化、刺激性小的半流质食物,肝硬化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防血氨升高诱发肝昏迷,伴腹水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2.10 出院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及文化程度,给患者讲解一些必要的医学及护理知识,消除各种诱因。
合理饮食,按时服药,适时求医等,做到预防在先,治疗在后。
综上所述,虽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发展急骤,只要就医及时。
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思维敏捷,及时诊治,及时抢救,精心护理,成功的机率是很高的。
参考文献
[1] 王艳华,王芳.上消化道出血诱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册.齐鲁护理杂志,2005,1 1(5):449-450.
[2] 张颖,万晓阳.上消化道出血并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田.实用心电学杂志,2006,15(3):168.
[3] 佟丽杰,石莉.49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l晦床护理叨.中国医药导报,2006,3(36):90.
[4] 金香今.脑出血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整体护理叨.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