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如何理解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

合集下载

浅析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以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浅析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以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浅析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以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作者:左顺余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01期投资是企业使用资本的过程,其目的就是通过投资,为股东创造财富,实现股东财富价值最大化。

但是,投资是有风险的,如何降低投资风险,将有限的资金投到效益最好的项目,就需按照一定的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分析和决策。

目前投资决策的方法有多种,但普遍使用的为净现值法(NPV)和内含报酬率法(IRR),当NPV法与IRR法相矛盾时,以NPV法为准。

NPV法与IRR法,都离不开项目现金流量这个指标,而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对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影响较大,如不准确掌握,进而影响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与否。

为此,现将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以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浅析如下,以便在投资决策分析中,正确识别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从而正确计算项目的现金流量,提高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一、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概念沉没成本是指与项目投资有关联,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已经发生的支出或者已经发生尚未支付的费用。

机会成本,是指在互斥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就必然放弃另一个项目或其他方案,所放弃项目或其他方案的预期收益就形成所采用项目的机会成本。

二、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和联系两者的区别在于:一是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支出或者费用,而机会成本是支出没有发生,不是一种费用;二是沉没成本是过去发生的,现实的,而机会成本是未来预期收益的放弃;三是沉没成本不影响项目未来的增量现金流量,而机会成本影响项目未来的增量现金流量;四是沉没成本在计算项目现金流量时不予考虑,而机会成本应该考虑。

两者的联系是都与所研究的投资项目相关联,发生的支出或费用与所研究的项目无关联的,不是该项目的沉没成本,所放弃的收益与所研究项目无关联的,也不是该项目的机会成本。

三、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一)沉没成本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人们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评价中,在对现金净流量的计算时,因对沉没成本的概念理解含糊,判断不准确,往往将不应计入现金流量的沉没成本计入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从而增加项目现金流出量,减少现金净流量,减少项目的NPV和降低项目IRR,进而影响了项目的投资决策,导致决策失误,失去投资良机。

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和沉没成本(Sunk Cost)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揭示了人们在做出决策时所面临的选择和不可逆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理解并正确运用这两个概念,都能使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最大化我们的利益。

机会成本什么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进行某种活动或决策时所放弃的最佳替代选择带来的成本。

它是我们为了追求某种利益或满足某种需求而放弃的其他潜在收益的价值。

换句话说,机会成本是我们选择A而放弃了B所付出的代价。

为什么会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存在可以归因于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无限性。

由于资源有限,我们必须在各种选择之间做出决策。

而且,一旦我们做出了选择,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其他的选择。

机会成本提醒着我们,在决策时要考虑到被放弃选择的潜在价值。

机会成本的实际应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无论是在购物时选择一种商品而放弃其他商品的机会成本,还是在职业发展时选择某种就业机会而放弃其他机会的机会成本,都是机会成本概念的应用。

假设你有1个小时的空闲时间,你可以选择看电视、玩游戏或者去锻炼身体。

如果你选择看电视,那么你放弃了玩游戏和锻炼身体的机会。

电视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放弃的玩游戏和锻炼身体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

同样地,如果你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了某个方向,这意味着你必须放弃其他可能的发展机会。

这些放弃的机会成本可能包括其他行业的发展机会、更高的薪水或更好的工作环境。

因此,了解机会成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权衡各种选择,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沉没成本什么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且无法被回收的成本,其产生的决策对当前和未来不会有任何影响。

换句话说,沉没成本是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无论我们如何决策,都无法改变的成本。

为什么会有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源于决策的不可逆性。

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策,不论其结果如何,我们都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成本。

面对沉没成本,我们的决策应该基于当前和未来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因素,而不是过去不可改变的事实。

投资中如何理解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

投资中如何理解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

投资中如何理解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投资中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机会成本是指当做出特定决定时所放弃的最佳替代选择的成本。

也就是说,机会成本是指在选择其中一种决策方案时,由于资源有限,必须放弃的其它可行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例如,当我们选择投资A时,就必须放弃投资B,那么投资B作为机会成本就是我们为选择投资A而放弃的成本。

因此,机会成本体现了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代价。

投资中的机会成本可以通过衡量每个选择的成本和收益来进行评估。

在决策时,我们可以将每个可能的选择和其机会成本进行比较,选择带来最大收益或最小成本的方案。

机会成本的概念帮助我们思考选择的机会及其潜在的效益,避免盲目的决策。

其次,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但是无法收回的成本。

这些成本通常是为了投资项目而产生的,无论项目的结果如何,这些成本都无法恢复。

沉没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因为它对我们的决策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人们往往会考虑已经投入的成本,即使这些成本不应该被纳入决策中,当我们已经投入大量成本时,我们往往会选择继续投入,以避免损失。

这种行为被称为"沉没成本谬误"。

例如,当我们购买了一辆车时,即使这辆车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常常会选择继续维修,而不是考虑换一辆全新的车。

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维修费用,我们倾向于相信继续投资能够弥补之前的损失。

在投资决策中,重要的是要了解沉没成本的概念,避免被过去的投资所束缚,并始终基于当前的情况进行评估。

我们不能因为已经投入了大量成本而盲目地继续投资,而应该根据项目的潜在收益来进行决策。

综上所述,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是投资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机会成本帮助我们理解决策的代价,衡量不同选择之间的成本和效益。

而沉没成本则提醒我们要避免被已经发生的成本所限制,正确评估当前的情况,并做出理性的决策。

在投资中,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将有助于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最大程度地提高回报。

漫说“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

漫说“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
f 行 的项 目。 : 可
元 ; 如果 要 建造 写 字楼 , 就 必须 放 楼 , 可 以建 造商 场 、 宅 , 是 它们 而 他 也 住 或
例 如 , 某 开 发 商 在 3年 前 花 费 弃这 5 0 5 0万 元 的 收益 。可 见 , 该 投 中 的任 意组 合 ,那 么可 能 他选 择某 一 就
j 项 目进 行 评价 ,看 建造 写 字楼 是 说 , 计算 建 造 写字 楼 土地 成本 时 , . 该 在 应 增 加而 增加 ” 汪 丁 丁 ) ( 。
可行 , 么这 5 0 那 0 0万元 是 否 还应 该 该 使 用 的 是 5 0 5 0万 元 ,而 不 是 5 0 00 } 支 出 成 本 考 虑 呢 ? 答 案 是 否 定 万 元 。 为 9 因为 , 5 0 。 那 0 0万 元 的成 本净 现 金流 量 , 如 果 开发 商 不建 造 写 字楼 ,而是 把 土 临 两个选 择 : 或不 建 写 字楼 。 果在 建 如
人 而有 可 能 把一 个 好 的投 资 项 目变 为 地 卖 掉 ,那 他 可 以 立 即 获 得 5 0 5 0万 这块 熟 地 上 ,开发 商 既 可 以建 造 写字
殳 本。 成 机会 成本 是 一种 相关 成 本 , 在 写字 楼 在 土地 方 面 的成 本 了呢? 也 不 块 地卖 掉 。 当然 , 只 是 他 的预 期 , 这 实 殳资决 策 时应 该 予 以考 虑 ,它 反 映 了 是 。 这 就 要 涉 及 到 机 会 成 本 的 概 念 际 上他 建 造 写 字 楼 的净 收 益 既可 能 大 5 0万 元 , 也 可 能 小 于 5 0 5 0万 旮 择 一个 特 定项 目而 支付 的 放弃 其 了 。如果 该 块熟 地 目前 的市 场 价格 为 于 5 o 选

沉没成本的定义

沉没成本的定义

沉没成本的定义: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

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

此时你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

比方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

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而且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你留着那辆自行车骑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折旧)。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考虑这件事情。

如果你后悔买票了,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

此时的决定不应该考虑到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作判断。

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而选择前者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沉没成本的产生原因:1、策划或决策失误。

2、前期调研、评估、论证工作准备不足,造成中途出问题而无法进行下去。

3、有良好的策划、计划,但执行中偏离轨道,造成事与愿违。

机会成本是决策相关成本

机会成本是决策相关成本

机会成本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而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应该排除在决策之外。

现实经济中,骑虎难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其原因就在于巨大的沉没成本。

那么,研究什么是沉默成本呢?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在经过调查后得知,可莎蜜尔在2010年时推出了一款蓝莓口味的蛋糕。

据悉,这一款蓝莓味的可莎蜜尔不是很受消费者喜爱,总有大量蛋糕过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但是可莎蜜尔为了生产这种蛋糕已经聘请了专业的技术员工,以及购买了专门的技术设备。

那么,如果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不再生产蓝莓味的蛋糕的机会成本就是继续生产这种蛋糕未来可能获得的净收益。

如果不能产生正的净收益,那么停止生产就是最好的选择。

即使有了正的净收益,也还必须看其投资回报率(净收益/新增投资)是否高于厂商的平均回报。

倘若低于平均回报,那也应当马上停止生产,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果然,可莎蜜尔在半年之后停止销售这种口味的蛋糕。

沉没成本的定义

沉没成本的定义

沉没成本的定义: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

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

此时你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

比方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

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而且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你留着那辆自行车骑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折旧)。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考虑这件事情。

如果你后悔买票了,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

此时的决定不应该考虑到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作判断。

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而选择前者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沉没成本的产生原因:1、策划或决策失误。

2、前期调研、评估、论证工作准备不足,造成中途出问题而无法进行下去。

3、有良好的策划、计划,但执行中偏离轨道,造成事与愿违。

沉没成本与决策

沉没成本与决策

沉没成本与决策机会成本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而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应该排除在决策之外。

现实经济中,骑虎难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其原因就在于巨大的沉没成本。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

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并且两架飞机很快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单机适航证。

这显示中国在干线飞机制造和总装技术方面已达到90年代的国际水平,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

然而就在2000年8月该公司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MD90项目也下马了。

这一决策立时引起广泛争议和反对。

在就该项目展开的大讨论中,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

反对者的惋惜与痛苦心情都可以理解,但这丝毫不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事实上,干线项目下马完全是“前景堪忧”使然。

从销路看,原打算生产150架飞机,到1992年首次签约时定为40架,后又于1994年降至20架,并约定由中方认购。

但民航只同意购买5架,其余15架没有着落。

因此,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下马是果断而理性的最佳选择。

如果从机会成本角度考虑,那么终止干线飞机项目的机会成本就是继续进行该项目未来可能获得的净收益(扣除新增投资后)。

如果不能产生正的净收益,下马就是最好的出路。

即使有了正的净收益,也还必须看其投资回报率(净收益/新增投资)是否高于厂商的平均回报。

倘若低于平均回报,也应当忍痛下马。

市场及技术发展瞬息万变,投资决策失误在所难免,尽可能减少沉没成本的支出无疑是所有厂商都希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是企业使用资本的过程,其目的就是通过投资,为股东创造财富,实现股东财富价值最大化。

但是,投资是有风险的,如何降低投资风险,将有限的资金投到效益最好的项目,就需按照一定的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分析和决策。

目前投资决策的方法有多种,但普遍使用的为净现值法(NPV)和内含报酬率法(IRR),当NPV法与IRR法相矛盾时,以NPV法为准。

NPV法与IRR法,都离不开项目现金流量这个指标,而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对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影响较大,如不准确掌握,进而影响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与否。

为此,现将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以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浅析如下,以便在投资决策分析中,正确识别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从而正确计算项目的现金流量,提高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一.机会成本
1.概念
机会成本,是指在互斥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就必然放弃另一个项目或其他方案,所放弃项目或其他方案的预期收益就形成所采用项目的机会成本。

它反映不选择最佳方案或机会的“成本”,或者说是因选择某一经营项目所牺牲的另一机会可获得的利益。

举个例子: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故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或养鸭等的收益。

假设养猪可以获得9万元,养鸡可以获得7万元,养鸭可以获得8万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养鸡的机会成本为9万元,养鸭的机会成本也为9万元。

2.特点
(1)机会是可选择的项目。

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

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

(1)机会成本是有收益的。

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

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若三者的收益关系为养牛>养猪>养鸡,则养猪和养鸡的机会成本皆为养牛,而养牛的机会成本仅为养猪。

(3)机会成本与资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


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二.沉没成本
1.概念
沉没成本是指与项目投资有关联,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已经发生的支出或者已经发生尚未支付的费用。

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个别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决策。

故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而对企业来说,沉没成本是企业在以前的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的现金,而在经营期间摊入成本费用的支出。

因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沉没成本。

(1)从成本的可追溯性来说,如果沉没成本可追溯到个别产品或部门,则属于直接成本;如果由几个产品或部门共同引起,则属于间接成本。

(2)从成本的形态看,沉没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能是变动成本。

企业在撤消某个部门或是停止某种产品生产时,沉没成本中通常既包括机器设备等固定成本,也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变动成本。

(3)从数量角度看,沉没成本可以是整体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

例如中途弃用的机器设备,如果能变卖出售,获得部分价值,那么其账面价值就不会全部沉没,只有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才会形成沉没成本。

一般说来,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形成沉没的部分就越少。

购置的固定资产、专用性资产和支出的研究开发费用等都容易形成成本沉没,分工和专业化也往往与一定的沉没成本相对应。

三.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和联系
两者的区别在于:一是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支出或者费用,而机会成本是支出没有发生,不是一种费用;二是沉没成本是过去发生的,现实的,而机会成本是未来预期收益的放弃;三是沉没成本不影响项目未来的增量现金流量,而机会成本影响项目未来的增量现金流量;四是沉没成本在计算项目现金流量时不予考虑,而机会成本应该考虑。

两者的联系是都与所研究的投资项目相关联,发生的支出或费用与所研究的项目无关联的,不是该项目的沉没成本,所放弃的收益与所研究项目无关联的,也不是该项目的机会成本。

四.如何减少沉没成本
(1)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的沉没成本。

这就要求企业有一套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要求决策者从技术、财务、市场前景和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对项目做出准确判断。

(2)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减少沉没成本,很多时候沉没成本并不是由企业自身造成的,而是由合作方或供应链的上、下游方中断合作引起的。

由于一项用于某一特定交易的耐用性投资往往具有专用性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交易突然终止,则所投入的资产将完全或很大部分会放弃,从而要产生相当一部分“沉没成本”。

因此,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来确保交易的连续性更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有了契约性或组织性的保障,就可以大大降低投资风险。

从减少沉没成本的角度来看,采用非市场的规制结构对企业是比较有利的,因为这一结构能为交易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风险。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技术合作、策略或战略联盟已经成为重要趋势,其内在原因是从分散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风险、减少沉没成本方面来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