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35讲尖子班知识清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5 质数和合数复习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5 质数和合数复习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 培养学生运用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 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2. 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
2. 质数和合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2. 新课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
例题1: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1,29,39,53,66,77,89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交流答案。
例题2:在0、1-50中,有多少个质数?有多少个合数?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3.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31,38,47,58,61,74,83,934.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质数和合数的定义、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八、课后评价通过课后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年级所有科目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所有科目复习知识点五年级的学生即将面临小学阶段的毕业考试,因此复习知识点的掌握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五年级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科目中需要复习的知识点概要:语文1. 汉字书写:掌握常用汉字的书写规则,注意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
2. 词语理解:理解并能够正确使用成语、短语和常用词汇。
3.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意图。
4. 作文:练习写作,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注意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
5. 古诗文:背诵并理解经典古诗词,了解其背景和意境。
数学1. 四则运算:熟练掌握加、减、乘、除运算,包括分数和小数的运算。
2. 分数和小数: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运算和应用。
3. 几何图形: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理解其性质。
4. 面积和体积:掌握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体积的方法。
5. 统计与概率: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初步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英语1. 词汇:扩充词汇量,掌握常用单词的拼写和用法。
2. 语法:理解并正确使用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如时态、语态、名词复数等。
3. 听说: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练习口语表达,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4. 阅读:练习阅读理解,能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并回答相关问题。
5. 写作:练习写作,包括简单的句子和短文,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科学1. 自然科学: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规律,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2. 物理现象:初步了解力、光、声等物理现象,理解其基本原理。
3. 化学基础: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4. 地球与宇宙:了解地球的结构、自然现象以及太阳系和宇宙的基本知识。
5. 科学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分析结果。
社会1. 历史: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认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地理:认识中国的基本地理知识,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5《找质数(认识质数.合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5《找质数(认识质数.合数)》 | 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3.5节《找质数(认识质数.合数)》。
本节内容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区分质数与合数,并能找出一定范围内的质数。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定义,掌握质数与合数的特征,并能找出一定范围内的质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难点1. 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及其区分。
2. 找出一定范围内的质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整数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质数与合数的定义,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和区分质数与合数。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质数与合数案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质数与合数的特征。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找出一定范围内的质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总结:对质数与合数的概念、特征及找质数的方法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5《找质数(认识质数.合数)》2. 教学内容:质数与合数的定义、特征及找质数的方法。
3. 教学目标: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定义,掌握质数与合数的特征,找出一定范围内的质数。
4. 教学难点: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及其区分,找出一定范围内的质数。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总结。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质数与合数的概念、特征及找质数的方法。
小学五年级 语文讲义 35 第6讲提高班教师版

1.根据场景,灵活运用语言;2.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3.把发言稿的内容有目的、有条理地写具体。
[成语万花筒]成语不离“然”,在下列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使每个成语完整无误。
试一试,你准行。
( )然处之 大义( )然 ( )然挺立 ( )然无恙 ( )然不动( )然大物 一目( )然 ( )然一体 ( )然一新 ( )然无存【参考答案】泰然处之 大义凛然 巍然挺立 安然无恙 岿然不动庞然大物 一目了然 浑然一体 焕然一新 荡然无存本节课重点在于灵活运用语言,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根据实际场景说出得体的语言,教师当堂指导;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写情真意切、言辞恰当的发言稿。
[快乐热身]环节重点在积累成语,请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花几分钟的时间帮助学生积累。
[佳作欣赏]中选择了两篇发言稿。
教师可以选择一篇重点分析讲解,另一篇作为赏析。
在文章的分析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与本讲的重点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发言稿的格式及语言特点。
讲义使用参考 第6讲学写发言稿[大显身手]重点在于口头表达。
在口头表达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实战演练]环节分为两部分,一是口头表达,一是书面写作。
在口头表达中,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场合让学生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组织语言,当堂发言。
在书面写作中,进一步指导学生写一份发言稿。
温馨提示:虽然讲义各环节有先后,但在实际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授课需要,灵活调整各环节的顺序。
(一)竞选班长的发言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走上讲台参加竞选班长职务,我相信凭着我的勇气和才干,凭着我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决心,这次演讲带来的必定是下次的就职演说。
我叫杨也,是一个“三心二意”的学生,这里的“三心二意”可不是做事不专心,随随便便的意思。
“三心”是指进取之心、平和之心、宽容之心;“二意”指的是创意和诗意。
因为有了“进取”之心,才能使我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在保证学习成绩优秀的前提下高质高效完成班级工作。
第5讲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尖子班

第5讲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常规计算计算规律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实际应用应用流程图新定义知识点1 常规计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依次进行.【典例】1.计算:(1)(﹣1)3﹣×[2﹣(﹣3)2];(2)﹣22+|5﹣8|+24÷(﹣3)×; (3)×(﹣2)3÷(﹣2)2﹣2×|(﹣1)2017×+1|.【方法总结】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注意:绝对值符号有括号的作用.【随堂练习】1.(2017秋•罗平县期末)计算 (1)[1﹣(﹣+)×24]÷(﹣5);(2)﹣12018+|2﹣11|×(﹣)2﹣(﹣2)÷2.(2017秋•江阴市期末)计算:(1)(+)+(﹣)﹣|﹣3|(2)﹣22+3×(﹣1)2017﹣9÷(﹣3)3.(2017秋•滨海新区期末)计算:(Ⅰ)4×()×5;(Ⅱ)2﹣23÷|﹣2|×(﹣7+5)4.(2017秋•鄂城区期末)计算:(1)×(﹣9)﹣36×()(2)()×(﹣6)+(﹣)2÷(﹣)3知识点2 运算律、规律计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常用的运算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加法对乘法的分配律.【典例】1.计算:(1)﹣14﹣(﹣+)×24;(2)×(﹣5)+(﹣)×9﹣×8;(3)|4﹣4|+()﹣(+5).【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察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分配律的使用,(1)和(3)是乘法分配律的正用,(2)是乘法分配律的逆用,熟练掌握运算律的使用是解本题的关键.2.探索规律:观察下面由※组成的图案和算式,并解答问题.1+3=4=22;1+3+5=9=32;1+3+5+7=16=42;1+3+5+7+9=25=52;(1)试猜想1+3+5+7+9+…+19=_________;(2)试猜想1+3+5+7+9+…+(2n﹣1)+(2n+1)+(2n+3)=_________;(3)请用上述规律计算:1001+1003+1005+…+2015+2017.【方法总结】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等于首尾两个奇数的和的一半的平方,根据此规律可解答(1)(2)两题;用从1开始到2011的和减去从1开始到999的和,然后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第(3)题的答案.本题是对数字变化规律的考查,观察出平方的底数与等式左边首尾两个奇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随堂练习】1.(2018•合肥模拟)阅读材料:求31+32+33+34+35+36的值解:设S=31+32+33+34+35+36①则3S=32+33+34+35+36+37②用②﹣①得,3S﹣S=(32+33+34+35+36+37)﹣(31+32+33+34+35+36)=37﹣3∴2S=37﹣3,即S=∴31+32+33+34+35+36=以上方法我们成为“错位相减法”,请利用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一)棋盘摆米这是一个很著名的故事: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方法放满整个棋盘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就随口答应了,结果国王输了(1)国际象棋共有64个格子,则在第64格中应放_____粒米(用幂表示)(2)设国王输给阿基米德的米粒数为S,求S(二)拓广应用:1.计算:+++…+(仿照材料写出求解过程)2.计算:+++…+=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3.(2017秋•宿州期末)观察下列计算,,,……(1)第5 个式子是_________;(2)第n 个式子是_________;(3)从计算结果中找规律,利用规律计算3.(2017秋•娄星区期末)观察下列等式:=1﹣,=﹣,=﹣.可得:++=1﹣+﹣+﹣=1﹣=(1)猜想并写出:=_____﹣_______.(2)利用上述猜想计算:+++…+.(3)探究并计算:+++…+.知识点3 求代数式的值重要结论: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相反数等于自身的数是0;互为倒数的两数积为1,倒数等于自身的数有-1,1,倒数等于自身的自然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正整数是1,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0;【典例】1.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是最大的负整数,m是绝对值最小的数.试求x2+(a+b+cd)x+(a+b)2017+(﹣cd)2017﹣m2017的值.【方法总结】首先根据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是最大的负整数,m是绝对值最小的数,可得:a+b=0,cd=1,x=﹣1,m=0;然后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随堂练习】1.(2017秋•虎林市校级期中)已知a、b互为相反数且a≠0,c,d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最小的正整数,求m2﹣﹣cd的值.2.(2017秋•泗阳县期中)已知a、b互为倒数,x、y互为相反数,m是平方后得16的数.求代数式(ab)2017﹣﹣m3的值.知识点4 实际应用利用有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 审:审清题意,找出数量关系;2. 列:根据所找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3. 算:根据运算法则计算出算式的结果;4. 答:给出题目要求的答案.【典例】1.小明的妈妈在某玩具厂工作,厂里规定每个工人每周要生产某种玩具140个,平均每天生产20个,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小明妈妈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1)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小明妈妈星期三生产玩具__________个;(2)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小明妈妈本周实际生产玩具__________个;(3)该厂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个玩具可得工资5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个另奖3元;少生产一个则倒扣3元,那么小明妈妈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4)若将上面第(3)问中“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改为“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其他条件不变,在此方式下小明妈妈这一周的工资与按日计件的工资哪一个更多?请说明理由.【方法总结】(1)根据记录可知,小明妈妈星期三生产玩具20﹣4=16(个);(2)先分别把增减的量都相加,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再加上计划生产量即可;(3)先计算每天的工资,再相加即可求解;(4)先计算超额完成了几个玩具,然后再计算工资.本题考查了正数与负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读懂表格数据、根据题意准确列式是解题的关键.【随堂练习】1.(2017秋•无锡期中)小明的妈妈在某玩具厂工作,厂里规定每个工人每周要生产某种玩具140个,平均每天生产20个,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小明妈妈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1)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小明妈妈星期三生产玩具个;(2)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小明妈妈本周实际生产玩具个;(3)该厂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个玩具可得工资5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个另奖3元;少生产一个则倒扣3元,那么小明妈妈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4)若将上面第(3)问中“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改为“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其他条件不变,在此方式下小明妈妈这一周的工资与按日计件的工资哪一个更多?请说明理由.2.(2017秋•简阳市期中)“十•一”黄金周期间,武汉东湖风景区在7天假期中每天旅游人数变化如下表(正号表示人数比前一天多,负号表示比前天少)(1)若9月30日的旅客人数为4.2万人,则10月4日的旅客人数为___万人;(2)七天中旅客人数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_____万人(3)如果每万人带来的经济收入约为100万元,则黄金周七天的旅游总收入约为多少万元?3.(2017秋•天宁区校级月考)气象统计资料表明,某一地区当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就降低大约0.6℃.(1)若测得该地区某山在山脚的气温是2℃,则距离山脚有600米高的山腰气温是____℃.(2)在一次社会实践中,小明和小林欲考证该地区某山顶的海拔高度.他俩进行实地测量,小明在山下一海拔高度为11米的小山坡上测得气温为24℃,小林在最高位置测得气温为14.4℃.根据测量的数据,请你列式计算该山顶的海拔高度.知识点5 流程图计算初中阶段的流程图一般由方框和带箭头的线(直线和折线)组成.方框里是逻辑运算,箭头表示进行运算的顺序.箭头指向某个方框说明需要将上一步的结果进行方框里的逻辑运算.【典例】1.如图,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计算程序,当输入的值为5,则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流程图的计算,解题的关键在于弄懂流程图每一步是做什么运算.注意:流程图的每个逻辑运算都是独立的,一定要按箭头方向一步一步计算.将流程图转化为算式的时候,应该加括号的地方要补上括号,不要弄错运算顺序.【随堂练习】1.(2017秋•港闸区期末)如图,按下列程序进行计算,经过三次输入,最后输.出的数是12,则最初输入的数是_____.2.按如图程序计算:输入x=2,则输出的答案是______3.(2017秋•安徽月考)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值为﹣3,则输出的值为_____.3.(2017秋•台州期中)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用“”表示数据输入、输出框;用“”表示数据处理和运算框;用“”表示数据判断框(根据条件决定执行两条路径中的某一条)(1)①如图1,当输入数x=﹣4时,输出数y=____;②如图2,第一个运算框“”内,应填____;第二个运算框“”内,应填___;(2)①如图3,当输入数x=﹣2时,输出数y=___;②如图4,当输出的值y=26,则输入的值x=____.;(3)某市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决定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价”:当每户每月用电量不超过190度时(含100度),以0.5元/度的价格收费;当每户每月用电量超过100度时,其中100度以0.5元/度的价格收费,超过部分以0.8元/度的价格收费.请设计出一个如题中的“计算框图”,使得输入数为用电量x(度),输出数为电费y(元)知识点6 新定义定义新运算是指用一个符号和已知运算表达式表示一种新的运算.解定义新运算问题,关键是要正确地理解新定义运算的算式含义,然后严格按照新定义运算的计算程序,将数值代入,转化为常规的四则运算算式进行计算.【典例】1.阅读下列内容,并完成相关问题:小明说:“我定义了一种新的运算,叫❈(加乘)运算.”然后他写出了一些按照❈(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的算式:(+4)❈(+2)=+6;(﹣4)❈(﹣3)=+7;(﹣5)❈(+3)=﹣8;(+6)❈(﹣7)=﹣13;(+8)❈0=8;0❈(﹣9)=9.小亮看了这些算式后说:“我知道你定义的❈(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了.”聪明的你也明白了吗?(1)归纳❈(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两数进行❈(加乘)运算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地,0和任何数进行❈(加乘)运算,或任何数和0进行❈(加乘)运算,_________________.(2)计算:[(﹣2)❈(+3)]❈[(﹣12)❈0](括号的作用与它在有理数运算中的作用一致)(3)我们知道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两种运算律在有理数的❈(加乘)运算中还适用吗?请你任选一个运算律,判断它在❈(加乘)运算中是否适用,并举例验证.(举一个例子即可)”【方法总结】(1)根据题目给出的❈(加乘)运算的算式,结合之前所学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即可归纳出❈(加乘)运算的运算法.(2)根据(1)中总结出的❈(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即可求出[(﹣2)❈(+3)]❈[(﹣12)❈0]的值.(3)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两种运算律在有理数的❈(加乘)运算中还适用,任取两个数a,b,通过计算说明a❈b= b❈a(或任取三个数a,b,c,通过计算说明a❈b❈c= a❈(b❈c))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定义新运算,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并注意运算定律的应用.【随堂练习】1.(2017秋•余姚市期末)给定一列数,我们把这列数中的第一个数记为a1,第二个数记为a2,第三个数记为a3,依此类推,第n个数记为a n(n为正整数),如下面这列数2,4,6,8,10中,a1=2,a2=4,a3=6,a4=8,a5=10.规定运算sum(a1:a n)=a1+a2+a3+…+a n.即从这列数的第一个数开始依次加到第n个数,如在上面的一列数中,sum(a1:a3)=2+4+6=12.(1)已知一列数1,﹣2,3,﹣4,5,﹣6,7,﹣8,9,﹣10,则a3=___,sum (a1:a10)=_____.(2)已知这列数1,﹣2,3,﹣4,5,﹣6,7,﹣8,9,﹣10,…,按照规律可以无限写下去,则a2018=____,sum(a1:a2018)=______.(3)在(2)的条件下否存在正整数n使等式|sum(a1:a n)|=50成立?如果有,写出n的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2.(2017秋•朝阳区期末)对于任意有理数a,b,定义运算:a⊙b=a(a+b)﹣1,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例如,2⊙5=2×(2+5)﹣1=13;(﹣3)⊙(﹣5)=﹣3×(﹣3﹣5)﹣1=23.(1)求(﹣2)⊙3的值;(2)对于任意有理数m,n,请你重新定义一种运算“⊕”,使得5⊕3=20,写出你定义的运算:m⊕n=______(用含m,n的式子表示).综合集训1.如图是一个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若输入x的值为2,输入y的值为﹣2,则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2.如图,这是一个运算的流程图,输入正整数x的值,按流程图进行操作并输出y的值.例如,若输入x=10,则输出y=5.若输出y=3,则输入的x的值为___________.3.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为2,则m﹣cd+值为_________.4.计算:(1)﹣|﹣7+1|+3﹣2÷(﹣);(2)()÷(﹣)×;(3)﹣14﹣(1﹣0.5)÷×[2﹣(﹣3)2];(4).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我们知道:=1﹣,=﹣,=﹣,=﹣,……那么:(1)=;(2)用含有n(n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3)计算:+++…….6.观察下列各式:13=12;13+23=32;13+23+33=62;13+23+33+43=102;…(1)请写出第5条等式;(2)说出等式左边各个幂的底数与右边幂的底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利用上述规律,计算13+23+33+43+…+1003的值.7.为了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我市按照居民家庭年用水量实行阶梯水价,水价分档递增.居民用户按照以下的标准执行:第一阶梯上限180立方米,水费价格为5元/每立方米;第二阶梯为181﹣260立方米之间,水费价格7元/每立方米;第三阶梯为260立方米以上用水量,水价为9元/每立方米.如表所示:根据以上材料解决问题:若小明家在2017年共用水200立方米,准备1000元的水费够用吗?说明理由.8.【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 把n a a a a a ÷÷÷÷个相除(a≠0)记作a ⓝ,读作“a 的圈 n 次方”.【初步探究】(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 ,(﹣)⑤=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A 】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 【选项B 】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 【选项C 】3④=4③;【选项D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 【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1)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 (﹣3)④=_____________; 5⑥=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2)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 的圈n 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算一算:122÷(﹣ )④×(﹣2)⑤﹣(﹣)⑥÷33.。
五年级第33讲尖子班知识清单

| Hello English |1Hello English五年级尖子班第33讲知识清单一、词汇复习: 四会词汇: decrease [d ɪ'kriːs] v. 减少,减小 increase [ɪn'kriːs] v. 增加 litter['l ɪt ə]n. 垃圾 produce [pr ə'djuːs] v. 生产 protect [pr ə'tekt] v. 保护 recycling bin [riː'saɪkl ɪŋ] [b ɪn]n. 回收桶 reduce [r ɪ'djuːs] v. 减少 rubbish ['r ʌb ɪʃ] n. 垃圾 throw away ['θrəu ə,wei] phr. 扔掉 waste[we ɪst]v. 浪费wildlife['wa ɪl(d)la ɪf] n. 野生物种阅读词汇: inventor [ɪn'vent ə] n. 发明者 end up[end] [ʌp] phr. 最后来到 wrap up[ræp] [ʌp]phr. 包裹二、语法复习:被动语态A. 用法1:当动作比做这件事的人更重要,或者我们不知道是谁做的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使用被动语态。
1. 结构:be(am/ is / are, was/ were)+ 过去分词(done ) 2. 如何变主动句为被动句:| Hello English |2Hello English1) 找到动词的宾语2) 在新句子中用原来的宾语当主语使用 3) 在新主语后面加上be+过去分词结构B. 用法2:我们常用by+做了这个动作的人/动物/物体等。
注:当说明一个动作是谁做的很重要时,我们使用by.三、课文复述:| Hello English |3Hello English四、家庭作业:1. 背诵Lesson33 单词、语法和课文。
精通版五年级上册英语Lesson35和Lesson36精品课件

Kate: No, they aren’t. They’re lychees.
Mum: Yes, they’re lychees. Kate and boy: Mum, can we have
some longans and lychees? Mum: Sure. Kate and boy: Thank you, Mum!
Can you write them?
What are these? They are grapes. What are those? They are apples.
Play roles
They are lychees.
What are these?
What are those? They are longans.
water
1. 询问近处是某物的句型: — What’s this ? — It’s + a/ an + 名词(coconut, grapefruit…).
例句:妈妈,这是什么? —Mum, what’s this? 它是一个葡萄柚。 —It’s a grapefruit.
2.含有情态动词can的一般疑问句: — Can+主语 + 动词原形+其它? — Yes,主语 + can./No,主语+can’t. 例句:我能吃一个吗?
通过创设真实典型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气氛中,通过小组活动和完成任务的方式,自然运用所学 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Unit 6 It’s a grapefruit.
Revision
精通版·五年级上册
Review
food
noodle(s) peach
第5讲 相交线--尖子班

第5讲相交线知识点1 直线交点个数1. 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典例】1.观察下列平面图形:第一个图2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个交点;第二个图3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第三个图4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像这样,则30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方法总结】根据2条,3条,4条直线相交时最多的交点个数发现规律,根据规律,写出n条相交线交点最多的个数的表达式:1+2+3+4+5+…+(n﹣1),因为1+2+3+4+5+…+(n﹣1)=n(n−1)2,所以n条相交线交点最多的个数为n(n−1)2,令n=30即可求出答案.【随堂练习】1.在平面内,若两条直线的最多交点数记为a1,三条直线的最多交点数记为a2,四条直线的最多交点数记为a3,…,依此类推,则1a1+1a2+1a3+⋯+1a2013=.2.平面上有10条直线,其中4条直线交于一点,另有4条直线互相平行,这10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它们最多能把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知识点2 邻补角与对顶角邻补角1. 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2. 邻补角的模型:∠1和∠3是邻补角,∠1和∠4是邻补角,∠2和∠3是邻补角,∠2和∠4是邻补角,特点:①成对出现;②两个角有公共的顶点;③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3. 邻补角的性质:两个角的和为180°.对顶角1. 对顶角的模型:∠1和∠2是对顶角,∠3和∠4是对顶角.特点:①成对出现;②两个角有公共的顶点;③每个角的两边互为另一个角的反向延长线.2.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典例】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1)直接写出图中∠AOC的对顶角:__________,∠EOB的邻补角:______________; (2)若∠AOC=70°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方法总结】(1)根据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定义直接写出即可;(2)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BOD的度数,再根据∠BOE:∠EOD=2:3求出∠BOE的度数,然后利用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即可求出∠AOE的度数.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定义,牢记“对顶角相等”和“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随堂练习】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BOD=75°,OE把∠AOC分成两个角,且∠AOE=23∠EOC(1)求∠AOE的度数;(2)将射线OE绕点O逆时针旋转α°(0°<α<360°)到OF.①如图2,当OF平分∠BOE时,求∠DOF的度数;②若∠AOF=120°时,直接写出α的度数.2.如图,直线CD与EF相交于点O,∠COE=60°,将一直角三角尺AOB的直角顶点与O重合,OA平分∠COE.(1)求∠BOD的度数;(2)将三角尺AOB以每秒3°的速度绕点O顺时针旋转,同时直线EF也以每秒9°的速度绕点O顺时针旋转,设运动时间为t秒(0≤t≤40).①当t为何值时,直线EF平分∠AOB;②若直线EF平分∠BOD,直接写出t的值.知识点3 垂线垂线1. 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中,当有一个角等于90°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叫做垂足.2. 垂直的模型:说法:①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或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O.②直线a垂直于直线b于点O(或直线b垂直于直线a于点O).结论:两垂直直线形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均为90°.3.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1. 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以这个点和垂足为端点的线段叫做这个点到直线的垂线段.2. 垂线段模型:线段AB是点A到直线a的垂线段.3.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4.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注意:距离是长度,不是线段.【典例】1.如图,点O在直线AB上,点M,N在直线AB外,若MO⊥AB,NO⊥AB,垂足均为O,则可得点N在直线MO上,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2.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OE⊥AB,OF⊥CD.(1)①图中与∠AOF互余的角是___________;②与∠COE互补的角是___________.(把符合条件的角都写出来)小6°,求∠BOD的度数.(2)如果∠AOC比∠EOF的15【方法总结】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已知直线AB,若MO⊥AB,NO⊥AB且垂足为O,则M,O,N 在同一条直线上.方法:求一个角的度数时,若涉及多个有关联的未知角,用方程的思想解题比较简单明了.设所求角度数为x,用x表示出题目中有关联的各个角,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进而求得答案.3.如图,AC⊥CB于C,CD⊥AB于D,下列关系中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_(填序号)(1)AD>CD;(2)CD>BD;(3)BC>BD;(4)AC>AD.4.如图,BC⊥AC,BC=3,AC=4,AB=5,则点C到线段AB的距离是________.【方法总结】注意:垂线段是一条线段,距离是长度,即一个有长度单位的一个数值.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垂线段的长度.一定要分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即直角顶结论: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则斜边上的高为a·bc点到斜边的距离.【随堂练习】1.如图,OA⊥OB,引射线OC(点C在∠AOB外),OD平分∠BOC,OE平分∠AOD.(1)若∠BOC=40°,请依题意补全图,并求∠BOE的度数;(2)若∠BOC=α(0°<α<90°),请直接写出∠BOE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根据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OE⊥AB.(1)过点O画直线MN⊥CD;(2)若点F是(1)中所画直线MN上任意一点(O点除外),若∠AOC=35°,求∠EOF的度数.知识点4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模型:1. 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分别在两直线的同一方,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如∠1与∠8,∠2与∠5.2. 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侧,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如∠1与∠6,∠4与∠5.3. 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如∠1与∠5,∠4与∠6.4. 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完全由那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同位角的边构成“F”形,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 形.【典例】1.如图,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________个.2.如图,用数字标出的八个角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别有哪些?请把它们全部写出来.【方法总结】判断一对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有两种方法:①按定义判断,找到截线(两个角的公共边所在的直线)与被截线,判断两个角的位置关系;②按两个角构成的形状判断,若构成“F”形,则为同位角;若构成“Z”形,则为内错角;若构成“U”形,则为同旁内角.数角的对数的时候,要认真仔细,做到不重不漏.【随堂练习】1.已知:如图是一个跳棋棋盘,其游戏规则是:一个棋子从某一个起始角开始,经过若干步跳动以后,到达终点角.跳动时,每一步只能跳到它的同位角或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位置上,例如:从起始位置∠1跳到终点位置∠3写出其中两种不同路径,路径1:∠1﹣同旁内角→∠9﹣内错角→∠3.路径2:∠1一内错角→∠12一内错角→∠6﹣同位角→∠10﹣同旁内角→∠3.试一试:(1)从起始∠1跳到终点角∠8;(2)从起始角∠1依次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顺序跳,能否跳到终点∠8?2.如图所示,把一根筷子一端放在水里,一端露出水面,筷子变弯了,它真的弯了吗?其实没有,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1)请指出与∠1是同旁内角的有哪些角?请指出与∠2是内错角的有哪些角?(2)若∠1=115°,测得∠BOM=145°,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折弯了多少度?请说明理由.综合运用1.如图,2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能有1个交点,3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能有3个交点,4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能有6个交点,5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能有_________个交点,…,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能有___________个交点(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F=∠DOE.(1)图中的对顶角有___对,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COB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COE的补角是___________;(3)若∠AOC=70°,∠DOE=32°,那么∠BOE=_____,∠DOF=______.3.如图所示,某自来水厂计划把河流AB中的水引到蓄水池C中,问从河岸AB的何处开渠,才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画图表示,并说明设计的理由.4.作图并写出结论:如图,点P是∠AOB的边OA上一点,请过点P画出OA,OB的垂线,分别交BO 的延长线于M、N,线段_______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BO的距离;线段_____的长表示点M到直线AO的距离;线段ON的长表示点O到直线______的距离;点P到直线OA的距离为______.5.如图,点A表示小雨家,点B表示小樱家,点C表示小丽家,她们三家恰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AC⊥BC,AC=900米,BC=1200米,AB=1500米.(1)试说出小雨家到街道BC的距离以及小樱家到街道AC的距离.(2)画出表示小丽家到街道AB距离的线段.6.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直线a,c,d相交于点O,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在图中的∠1~∠9这9个角中,同位角共有多少对?请你全部写出来;(2)∠4和∠5是什么位置关系的角?∠6和∠8之间的位置关系与∠4和∠5的相同吗?7.如图,∠1和∠4,∠2和∠5,∠3和∠5,∠3和∠4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多截成的?它们各是什么角?8.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交于一点,生成∠9,探索∠9与原有角的位置关系.(1)直线b、c被直线a所截,∠9与∠4是_______.(2)∠9与∠5是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_.(3)图中共有几对同旁内角?9.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OE,OF平分∠AOE,∠COF=34°,求∠BOD的度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Hello English |
1
Hello English
五年级尖子班第35讲知识清单
一、词汇复习:
四会词汇:
disgusting [dɪs'gʌstɪŋ] adj. 令人恶心的
dull [dʌl] adj. 无聊的
incredible [ɪn'kredɪb(ə)l] adj. 难以置信的
magnificent [mæg'nɪfɪs(ə)nt] adj. 华丽的
marvellous ['mɑːv(ə)ləs] adj. 不可思议的
reasonable ['riːz(ə)nəb(ə)l] adj. 还算好的
satisfactory [sætɪs'fækt(ə)rɪ] adj. 令人满意的
terrific [tə'rɪfɪk] adj. 极好的
unbelievable [ʌnbɪ'liːvəb(ə)l] adj. 那以置信的
uncomfortable [ʌn'kʌmf(ə)təb(ə)l] adj. 不舒服的
unforgettable [ʌnfə'getəb(ə)l] adj. 难忘的
unpleasant [ʌn'plez(ə)nt] adj. 令人不高兴的
阅读词汇:
pie [paɪ] n. 馅饼
reasonably ['riːznəblɪ] adv. 还算好地
location [lə(ʊ)'keɪʃ(ə)n] n. 地点,位置
二、语法复习:
间接引语之陈述句
1. 用法:当我们告诉别人另一个人说了什么时,我们没有完全使用原话,
这就是间接引语。
为了转述别人说了什么,我们会用said和told, 并且改变动词的时态和
代词。
|
Hello English |
2
Hello English
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一般现在时 Paul:”I travel to London every weekend.” 一般过去时
Paul said that he travelled to
London every weekend.
一般过去时 Lucy:”My friends visited New York in September.” 过去完成时
Lucy said that her friends had
visited New York in September.
现在进行时 Henry:”We’re planning an expedition to the Amazon rainforest.” 过去进行时
Henry said that they were
planning an expedition to the
Amazon rainforest.
现在完成时 Micheal:”Jamie hasn’t been to Paris yet.” 过去完成时
Micheal told me that Jamie hadn’t
been to Paris yet.
will / won’t Jenny:”I’ll phone my mother.” would / wouldn’t
Jenny said that she would phone
her mother.
can / can’t Abby:”I can’t help you with your homework.” could / couldn’t
Abby told me that she couldn’t
help me with my homework.
should / shouldn’t Lily:”We shouldn’t walk home on our own.” should / shouldn’t
Lily said that they shouldn’t walk
home on their own.
| Hello English |
3
Hello English
三、课文复述:
|
Hello English |
4
Hello English
四、家庭作业:
1. 背诵Lesson35 单词、语法和课文。
2. 完成Lesson35 练习册作业。
3. 完成Hello E-lab练习。
4. 完成Hello Library绘本阅读:Birthday Pre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