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建水、石屏等地文物古迹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建水古建筑构件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水古建筑构件的调研报告

建水古建筑调研报告----斗拱及部分装饰姓名:学号:班级:日期:关于建水古建筑构件—斗拱的调研报告摘要:建水古称临安,自元代以来就是滇南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文化发达,人才辈出。

这里有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文庙,以及朝阳楼、朱家花园等一大批古建筑,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堪称“古建筑博物馆”。

我们于10月12日到建水县城进行了实地调研,我通过对古城、部分县城民居和团山民居的各种斗拱以及其他特色建筑构件的收集,对其造型和用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古建筑,民居,斗拱,装饰引言斗拱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弓形的承重结构叫做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做斗。

合称斗拱。

由斗、拱、翘、昂、升组成。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

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中国的古建筑处处都透出中国独有的文化,除了建筑及其细部还有许多颇为讲究的装饰,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建筑文化。

概况我在建水所收集的这些斗拱中,有些是起到承重作用的,有些是仅仅具有美观作用的,这与建筑的内部结构有关。

这些斗拱形态各异,有的大,有的小,花纹装饰也各不相同,除了与当地的风俗文化有关,不同的建筑规模斗拱也各不相同。

斗拱的作用1.它位于柱和梁之间,屋顶的重量主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台基,起到承上启下、传递重量的作用。

2.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屋檐挑出一定距离,出挑更加深远、壮观,并使柱子、门窗防雨防潮。

3.它造型精巧、美观,如盆景、似花兰,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斗拱的结构斗昂升拱翘坐斗斗拱的大小用“跳”来表示。

斗拱中的拱或昂每挑出一层叫做一“跳”,斗拱跳数越多,说明等级越高。

建水古城调研报告

建水古城调研报告

建水古城调研报告建水古城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我从调研了解到,建水古城于公元1382年建立,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下面是我对建水古城的调研报告。

首先,建水古城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

进入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城墙和古色古香的街道。

城墙呈方形设计,高12米,长约2.6公里,由城墙外部、内部和居民居住区组成。

城墙上还有士兵与农民的雕塑,栩栩如生,增添了古城的韵味。

其次,建水古城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地方。

在古城内部,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比如马帮道、东关街、西关街等。

马帮道是连接西南边疆与内地的重要道路,其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至今仍然保持着当初的原貌。

东关街和西关街是市区的主要商业街,古建筑保存完好,均具有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再次,建水古城是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聚集地。

建水县是哈尼族和彝族民族聚居的地方,古城内的居民多为哈尼族和彝族,他们世代遵守传统习俗,保留了很多独特的民俗文化。

在古城的街巷上,可以看到哈尼族和彝族的传统民居、手工艺品店和手工艺人创作的纪念品等。

此外,古城还每年定期举办民族文化活动,如哈尼族火把节和彝族三月三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与参与。

另外,建水古城也注重发展旅游产业。

古城内设有多个旅游服务中心,提供导览服务和旅游咨询。

此外,在古城附近还有许多旅游配套设施,如酒店、餐馆、民宿等,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住宿和就餐条件。

总之,建水古城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族文化。

其独特的古城风貌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参观。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当地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车辆进入古城、修缮古建筑等。

相信在未来,建水古城将继续发展壮大,成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云南建水古城千年城建史、特色边地文化形成研究

云南建水古城千年城建史、特色边地文化形成研究

建水历史发展文化专题一、建水历史发展长卷建水的古地名“步头”(意为水边的码头)、”惠历”(彝语,意为大海)因水而名,这里群山环绕,田连阡陌,商旅兴荣,文化昌盛,风雅俗良,自古以来,就是许多民族迁徙的途经之路和聚居地点,国际交流的交通要道和咽喉地带,历代王朝的军事前哨和边徼重地,民族文化融合的纽带和传播走廊。

(一)历史时间剪影1、远古——因水而得其名古称“步头/惠历”历史上的建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个相当宽广的山间大湖,宛如一片汪洋。

即使到了南诏时期,建水坝子中间的低洼地带仍是一片烟波浩荡的”大海”。

从建水古地名称中“步头”(意为水边的码头)、”惠历”(彝语,意为大海)中,可想象出当时建水古海柳绿烟波,桃红碧水,浪拍早舟,鱼跃“步头”的大体情形。

2、先秦——民族迁徙的途经之路和聚居地云南素有“亚洲水塔”之称,是红河、循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东南亚著名河流的上游地带,建水地域频临于哀牢山脉和红河中游,又与越南、老挝相邻,地域中的横断山脉和红河河谷,根据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由西北髙原南下的氐羌族群,西进的百越族群和北上的百襥族群(如今的彝族、哈尼族、傣族、苗族等),通过长途的跋涉汇聚于建水,共同融合、混居、生活形成特色多民族聚集文化。

3、汉唐——国际交流的交通要道和咽喉地带建水虽然地处边陲的极边之地,但自唐代以来,就一直是兵家屯兵重地和历代王朝控制滇南的军事前哨。

据有关史料记载:建水又叫步头,亦称巴甸,汉代属益州郡母綴县地,西晋属宁州兴古都之胜休(今建水、石屏、峨山),唐初属南宁州都督府,属东爨乌蛮地。

唐天宝年间,唐王朝和南诏地方政权发生了战争。

结果唐王朝战败。

南诏自摆脱了唐王朝的羁绊,为占领历来为中国封建政府所控制的安南(今越南)地区,便于公元806— 820年之间,在建水修筑“惠历”城方便其进行扩张。

惠历城,是建水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它不但是以后建水城建的立城之基,而且也是雄镇东南发祥之地。

建水考察报告

建水考察报告

建水考察报告为了能够收集到更多的资料学习美术史,学校安排了我们出去考察,地点就是云南的建水。

云南的建水可谓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哪里有著名的朱家花园、张家花园还有中国第二大孔庙等。

在去建水的路上我看了许多建水周边的风景,感觉那里总体的地势很平,不像云南的大部分地方。

听说建水的石榴特别好吃,我想这和它的地势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吧。

在进了建水以后我很惊讶,那和我想的相差很大,里边竟然还有古城,有好多的古街道。

顿时我对建水的好奇又增加了几分。

建水的古街道大多建筑使用木头,是比较传统的中国古建筑,只不过现在我们所看到大多建筑都只是仿古建筑,而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当地人为了维护这一文化而去营造了这样一种景象。

其实对于一些以前的东西人们常常回去怀恋,因为人都是这样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而这点在我们中国人就更加的明显。

建水的古街道以棕、青、红三个色为主,看起来更加怀旧,华丽中又带着朴实。

建筑雕花以龙凤、牡丹、梅兰竹菊为主,还有一些小动物。

从花纹中也可以看到传统中国的信仰。

造型是传统的对称造型,看起来更加的大气和庄严。

设有东西城门,东门有一口古井,西门有烧豆腐。

东西城门看似会使建水变得更加的封闭,但其实不然,建水的城是一层又一层,古城外还有更大的天地,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街道。

而建水文庙又是这城里的一道文化景象和风景线。

建水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第二大孔庙。

也是最漂亮的孔庙,因此很多人慕名而来,来感受一下孔夫子的文学世界。

建水文庙分七进空间,一层又一层的空间把孔庙分割起来,仿佛学习一般只有走过重重阻碍才能学有所成,五进庭院正中是专为纪念孔子办学设教建造的杏坛,建筑非常地精美。

亭子的中间是一块刻有孔子教学场景的碑,据说这块碑的历史很悠久了,我们仔细地上下打量了一番。

台阶和围栏上都刻有论语。

我想如果每天来这里看一看,那论语一定背的滚瓜烂熟了吧。

亭梁上的花纹很耀眼,那青色就如玉一般,整个地方非常的庄严而又很儒雅。

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孔子教学时候的场景,可以想像那个时候的文化氛围。

参观建水文庙的感受作文

参观建水文庙的感受作文

参观建水文庙的感受作文
早就听说建水文庙大名鼎鼎,这次终于有机会去参观一番,感受那独特的
文化魅力。

刚走进文庙,我就被那气势恢宏的建筑给震住了。

红墙黄瓦,雕梁画栋,
古色古香的,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古代。

我心里忍不住嘀咕:“这古人可真会
享受,读书的地方都弄得这么气派!”
沿着中轴线一路走,各种各样的殿宇让人目不暇接。

什么先师殿、大成殿,名字听起来就特别有文化。

看着那些供奉着的孔子像和先贤牌位,我不禁肃然
起敬。

我也在想,要是这些先贤们知道现在的我们这么敬仰他们,会不会在天
上偷着乐呢?
文庙里面还有好多石碑,刻着密密麻麻的字,我凑近看了半天,也没看懂
几个。

这时候我就感慨了,还是得多读书啊,不然连古人写的啥都不知道,多
丢人!
最有意思的是那泮池,据说走过泮桥就能学业有成。

我心里那个美啊,赶
紧大步流星地走过去,想着这下考试肯定能拿高分。

旁边的朋友笑着说:“你
这走一趟泮桥就能变学霸啦?”我白了他一眼:“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
了呢!”
整个参观过程中,我看到好多游客都一脸虔诚,有的还在那里默默祈祷。

我就想,大家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望还真是不分古今啊。

走出文庙的时候,我心里满是感慨。

这一趟参观,不仅让我见识到了古代建筑的精美,更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以后啊,我可得多来这种地方转转,给自己充充电,也沾沾这文化的灵气!
怎么样,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心动了,想来这建水文庙感受感受呢?。

来石屏欣赏古建筑之美

来石屏欣赏古建筑之美

来石屏欣赏古建筑之美石屏古建筑之美石屏,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发达,科甲鼎盛,是滇南的文献名邦、历史文化名城。

石屏古建筑,是古代文明的载体,是社会发展主要的历史印记,是研究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证。

尤以遍布城乡的古民居特别引人注目,建造精良,巍峨社观,星罗棋布。

明初,江南和中原的汉族大批军屯、民屯到石屏,使边疆的文化、经济有了很大地发展。

汉族的合院式住宅在石屏落地生根。

清朝至民国初年,石屏的汉族通过开矿、经商,积累了丰厚的财富,一院一院的华屋豪宅在城镇、乡村拔地而起。

这些历史的杰作历经百年风雨,仍屹立在县城(含周边的符家营、陶村、张家村、冒合村和松村等)、宝秀镇、坝心镇、龙朋镇等地。

古建筑石屏的古民居大多建于清代及民国初年,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矿主、富商的豪宅。

这类民居建筑质量最好,建筑面积也较大,门头、额枋、花牙子、柱头、柱础、门窗都有很精美的雕刻,属豪华型的深宅大院。

二是文人、官宦的住宅。

文人、官宦重个人修养、情操,门头和庭院内一般少雕刻,不以华丽张显,属淡雅清丽型的宅院。

三是乡绅、地主的农村大院。

这类民居建筑质量中等,建筑面积较大,门头和庭院的雕刻装饰较简朴,属实用富裕型的农家大院。

“百代皆沿秦制”,中国古建筑在历朝的发展下,改变不大,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

举世瞩目,这种没有断代的文明相当可贵。

石屏古建筑与先秦古建筑一脉相承,正因为此,石屏丰富的古建筑群,就好比一座天然的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

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必然符合本国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典哲学自春秋战国开始,从百家争鸣形成了不断融合发展的儒、释、道三家,中国古建筑背后的哲学与法则亦不脱离儒、释、道之思想精髓,而阴阳五行也渗透其中。

中国建筑的外在形式得自孔孟与佛学较多,而空间架构则得自老庄之道较多。

以住宅与宫殿为例,其布局常以中轴做左右对称,中为主,旁为从,左昭右穆,主从尊卑序位分明,体现儒家人伦之序。

历史文化名城建水调研报告

历史文化名城建水调研报告

历史文化名城建水调研报告*名:**学号:***********班级:景观建筑设计指导老师: 扬子江日期: 2014年12月26号目录一、实习目的二、实习时间三、实习地点四、实习前准备五、实习内容六、小结一、实习目的1.通过此次去建水实习,对建水及其周边古建筑群做进一步深入了解,首先对建水古建筑群进行现状分析,对其现有的保护措施有所了解,并从中总结其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对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2.通过去建水调研实习,对古建筑的保护开发有所了解,巩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深入探究,更全面的认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3.通过此次实习能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名城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自己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实习时间2014年11月8、9日三、实习地点建水古城、团山村四、实习前准备实地调研,首先就得对其有所了解,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后续实习工作,实习效果已将是最佳的。

对此,我们首先对建水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发展历史等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了解。

1、地理位置:建水县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县之一,该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北岸,地理坐标为23°37′N ,102°50′E,总面积为3940平方千米。

县境东临开远市,西与石屏县接壤,北依通海县,南临元阳县。

1988年建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1994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2、地形:建水地处滇东高原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南北分布有建水、曲江两个盆地,境内东西走向的山脉分南北两支,将建水和曲江两个坝子隔开。

3、气候:建水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穿南境,光照时间长,无霜期长,有效积温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季节和地形变化影响,呈现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立体气候特征。

4、文化背景:建水历史悠久,自唐元和年间设县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

云南游建水总结

云南游建水总结

云南游建水总结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美丽小城,建水一直以来都是旅游者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坐落于云南保山市西南部,建水以其古老的城镇风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在这里游览,你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欣赏到险峻的山峦和清澈的水流以及品尝到地道的云南美食。

建水古城是建水旅游的核心景区,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布局,是一处体现中国古代城镇文化的博物馆式景区。

古老的城墙、石板路、青瓦白墙的建筑以及古井、古桥等都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

在这里漫步,可以欣赏到古色古香的建筑和街巷、品尝到各种传统美食、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

此外,建水还有其他的景点值得游览。

比如说壹方山景区,这里风景秀丽,山峦连绵,植被繁茂,还有小溪流水,空气清新,在这里可以体验到纯正的大自然风光。

还有壹方村,这是一个藏族村寨,将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还有新平楼梯田景区,这里有壮美的山峦和绵延的梯田,是拍摄美丽照片的好地方。

建水还是云南美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美食有烤乳猪、烤鸡、烤鸭以及各种好吃的糕点等等,让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云南美食。

总之,建水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它的古城、自然景观和美食文化都值得我们去体验和探索。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水、石屏等地文物古迹考察报告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十X大清真寺。

此次参观考察活动,组织严谨有序,安排紧凑得当,委员们通过考察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情况简介
1、瓦窑村建水紫陶
建水紫陶,历史悠久。

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一起被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如今,随着原料的枯竭,市场上大品牌紫砂煲出现了制假现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建水紫陶,情况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此行第一站,委员们实地走访了建水的做陶名家,参观了制陶工艺。

建水紫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瓦窑村。

这是一个位于建水北部距县城2公里的村落,村内一溜排开有几十X大规模的修缮、扩建。

清康熙初年,知州刘维世和学正罗天柱主持又进行全面修缮。

文庙原占地4257平方米,坐北朝南,临街有“礼门”、“义路”两道券门,背面刻有“玉振”、“金声”。

北进是一座四柱三门,高13.5米,宽43米的大牌坊。

正中悬挂红底金字横匾“棂星门”,左右悬挂“德配之地”、“道冠古今”横匾。

背面正中悬挂“洙泗渊源”横匾。

皆由清乾隆年间石屏州学正,蒙化人张瑞亮书写。

大牌坊不但斗拱、客枋、雀替等构件雕刻精美,前面的一对石狮,正中两根门柱、前后的石雕,有抱鼓石上的团龙图和基石上的麒麟图。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