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北师大版讲解

合集下载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4“大危机”与“新政”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4“大危机”与“新政”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大危机”与“新政”》4课《“大危机”与“新政”》,在本单元中介绍到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面对大危机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了解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3.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评价罗斯福。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导入新课:观看一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真实写照,并提出疑问为什么美国此时会出现此局面?谁可以拯救美国?找到什么独特方法解救人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

学习新课: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原因情景:1929.10.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暴跌(黑色星期四)——成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或是导火线)出示材料:20世纪30年代,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

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罗斯福其人及新政措施、特点、性质、效果、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上述活动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能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去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罗斯福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克服危机的决心,赢得了民心,以压倒多数选票竞选获胜;走马上任后,大刀阔斧实施“新政”,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

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教学难点: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罗斯福新政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解法、表格法教学过程设计:导入:“美国煤矿工人的一家”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一)《美国的悲剧》1.[演示资料] (多媒体演示)[思考问题]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请你分析一下1929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状况如何。

2.[学生活动]教师讲解《美国的悲剧》(二)“黑色星期四”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后面潜伏着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1.[演示资料] 《美国经济的晴雨表》并讲述,使学生了解经济危机为什么会从股票市场开始。

[演示资料] 《股票崩溃时的华尔街》(提醒学生在课文P18划下知识点:“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要求学生]结合以上材料和课文内容列表总结1929-1933年经济危机情况。

(目的:学会列表总结知识的方法。

)[列表总结]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2、[材料阅读]课件展示资料:通过教师和学生互动,使学生了解“相对过剩”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课件展示《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露宿街头的失业者》、《失业者身上的广告牌》等图片。

[过渡] 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西方国家面临着新的改革和动荡。

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北师大版

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北师大版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史实,理解这场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意义。
2. 能力提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3. 情感态度:学生对大危机与新政对美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认识到在困难和危机面前,国家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培养家国情怀。
4. 自主学习:学生在本节课的自主探索环节中,通过阅读预习资料、思考预习问题,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2.教学难点
(1)理解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起因、特点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难点解释:学生可能对经济危机的起因和影响因素理解不深,难以把握危机的全局性和严重性。
(2)把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意义。
难点解释:新政涉及多个领域,内容繁杂,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同时,新政的特点和历史意义也需要深入挖掘。
(2)在讨论区设置若干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配备相应的桌椅和资料夹,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资料整理。

历史九年级下北师大版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课件解读

历史九年级下北师大版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课件解读

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
(1)材料一描述的是罗斯福总统对哪一行业的调整?
工业
(2)为此,罗斯福政府了一部什么法律?
《国家工业复兴法》
(3)在调整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谁?你是如何判断的?
政府
(4)罗斯福政府采取这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材料三:农业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价格过低
图1 纽约股票交易所前
图2 1929~1945年 美国失业率百分比
图3 美国穷人 居住的棚屋区
图4
(1)图片1、2、3反映了历史上哪一事件? (2)图片4中人物是 。 (3)在实行新政的过程中,他采取的核心是什么? (4)请你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指出新政的作用和影响。
组别
展示
㈠美国的悲剧
1—5、6号
2—5、6号
3 —5、6号 4 —5、6号 5 —5、6号 6 —5、6号 7 —5、6号 8 —5、6号 9 —5、6号
㈡黑色星期四1、2
㈡黑色星期四3、4 ㈡黑色星期四5 ㈡黑色星期四6⑴⑵ ㈡黑色星期四6⑶ 罗斯福新政⑴ 罗斯福新政⑵⑶ 罗斯福新政⑷
一、经济大危机
社会 授之以鱼 救济
适用人群 老人、儿童及残疾人 等无劳动能力的人 有劳动能力的人
授之以渔 以工
代赈
问题:你能帮大家解释一下罗斯福解决就业问题的 “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吗?
田 纳 西 水 利 工 程 中 的 水 坝
1929-1939年美国工业生产与失业率变化图表
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与图相关的历史问题。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 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美国总统(1933-1945);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北师大版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一、教学内容分析《“大危机”与“新政”》是初中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到此,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已经历到了发展的历史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1929年爆发了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社会的剧烈动荡。

为了摆脱危机,各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美国实行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克服了经济危机,并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起来;而德、意、日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不顾整体世界的存在和发展,延续传统的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做法,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和发动战争来寻求出路,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所以本课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经济大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

“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要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和评价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分析问题时,举的例子尽量选择贴近现实的经济生活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分析和讲解的理解。

三、设计思想和特点:鉴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本课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教学软件,进行直观教学,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为学生开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设计特点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实现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通过查读《美国的悲剧》,使学生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搜集并处理历史资料信息的能力,充分认识和理解美国悲剧的所在。

2、通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特点及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罗斯福其人及新政措施、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4“大危机”与“新政”课件北师大版20180302137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4“大危机”与“新政”课件北师大版20180302137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2345
1.20世纪20年代美国有一位作家在评论他的著作时说:“这本书整 个来讲是对美国社会制度的一个控诉。”这位作家是( )。 A.德莱塞 B.刘易斯 C.乔伊斯 D.卡夫卡
关闭
A
答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2345
2.“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
关闭
答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2345
4.罗斯福政府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 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
等。国家对企业做出上述具体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发生产过剩
C.消除经济危机
D.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关闭
二、“黑色星期四”
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1924—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 暂的经济繁荣时期。
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爆发时间 1929 年
开始国家 规模
首先在 美国 爆发 由美国开始,并迅速席卷整个 资本主义 世界,形成 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影响
经济危机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既引发了政治与 社会危机,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 矛盾 与冲突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①▲ 竞选总统 ②▲ 渡过危机
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 竞选口号:幸福的日子又到来了;就职演说等 核心措施:③▲ ④▲
关闭
①经济危机;②实施“新政”;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④经济逐 渐恢复,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答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
思考
结合导读提纲快速阅读课本,自学。
二、“黑色星期四”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分析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市场供需出现矛盾是直接原因。。
2.经济危机的爆发
提问: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练习与反馈(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略)
强调补充: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
巧妙设置问题,指导学生自学。
点评并补充: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蓝鹰运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下,资本主义各国都急于寻找出路,那么,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学生回答)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以课件或幻灯出示罗斯福的照片和生平简介)罗斯福身残志坚,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提问:新政首先从哪个生产部门开始?
2.德莱赛的《美国的悲剧》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文学家德莱塞展开了一场反对资产阶级伪善行为和假仁假义的尖锐斗争。他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是对美国社会制度进行控诉的纪实性小说。
由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入课题。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指导自学
补充:20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资本家充分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们造成的优越条件来谋求高额利润,美国工业生产保持世界首位,大大超过了一战前的水平。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动荡与变》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精品教学案 北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动荡与变》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精品教学案 北师大版.doc

学习内容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动荡与变》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精品教学案北师大版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学习目标1、了解德莱塞和《美国悲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

2、体验罗斯福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决心来面对危机和困难的精神。

3、认识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和改革。

学习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学习难点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影响。

学法提示表格归纳法、自主整理法、联系对比法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1、1925年,出版了,震动了整个美国,它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2、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爆发,随即席卷,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3、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

4、试一试,把表格补充完整,相信自已,你能行!罗斯福新政背景时间内容影响(二)质疑问难:二、探究交流:2008年华尔街金融巨头纷纷倒下,这场危机迅速波及全球,影响世界。

在谈到这次金融风波时,人们不由得联想到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那么,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是怎么回事呢?它对我们解决今天发生的金融风暴又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呢?■再现历史:感受经济危机■噩梦重温:1929年10月24日,有读一读:详实的数据,真实的照片,将会把你领入感同身受的历史情境。

人忽然卖掉手中被高估的股票,惊惶和疯狂的抛售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发而不可收。

一天之内,股市崩盘,超过300亿的市值蒸发殆尽。

股市的崩溃只是经济大规模衰退的一个信号。

随之而来的,是800个银行破产,900万个存款账户消失。

人们的生活积蓄在瞬间化为乌有。

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美国的经济危机使14万家企业倒闭,全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失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罗斯福其人及新政措施、特点、性质、效果、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上述活动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能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去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罗斯福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克服危机的决心,赢得了民心,以压倒多数选票竞选获胜;走马上任后,大刀阔斧实施“新政”,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

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罗斯福新政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解法、表格法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美国煤矿工人的一家”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
(一)《美国的悲剧》
1.[演示资料] (多媒体演示)
[思考问题]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请你分析一下1929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状况如何。

2.[学生活动]
教师讲解《美国的悲剧》
(二)“黑色星期四”
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后面潜伏着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1.[演示资料] 《美国经济的晴雨表》并讲述,使学生了解经济危机为什么会从股票市场开始。

[演示资料] 《股票崩溃时的华尔街》
(提醒学生在课文P18划下知识点:“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
[要求学生]结合以上材料和课文内容列表总结1929-1933年经济危机情况。

(目的:学会列表总结知识的方法。


[列表总结]
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
2、[材料阅读]
课件展示资料:通过教师和学生互动,使学生了解“相对过剩”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课件展示《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露宿街头的失业者》、《失业者身上的广告牌》等图片。

[过渡] 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西方国家面临着新的改革和动荡。

如何应对危机,是对西方国家的挑战。

面对严重危机局面,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由此导人罗斯福新政。

(三)“罗斯福新政”
1.[人物介绍]—富兰克林·罗斯福(图片)(多媒体演示)
2.[层层设问]—通过学生的一步步的思考讨论总结来探究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
(1)针对“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一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罗斯福是如何解决的?(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再设问: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组织学生讨论。

(2)针对“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这一问题,罗斯福又是如何解决的?
3.[列表总结] 学生通过表格或框架结构形式总结罗斯福新政。

4.[讨论总结]—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

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小组讨论罗斯福新政的影响,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

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5.[思维拓展]—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总结收获,巩固新课
先对本课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知识小结,再让学生谈谈在这节课上他们有何收获?
布置作业:比较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