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张先《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原文及翻译赏析

张先《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原文及翻译赏析

张先《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原文及翻译赏析帅帅给大家谈谈张先的《河满子》诗词赏析,以及河满子张祜古诗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张祜的《何满子》诗词大意是什么?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原文_翻译及赏析正是破瓜年纪,含情惯得人饶。

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

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

五代·和凝《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正是破瓜年纪,含情惯得人饶。

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

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

婉约,爱慕,写人女子注释①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

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②惯:纵容。

得:语助辞。

人饶:要人相让,宽恕。

饶:饶恕。

这里有怜爱之意。

③桃李精神鹦鹉舌:伶牙俐齿,美丽多姿。

④可堪:哪堪。

赏析一位体态轻盈、艳丽多情的少女,眉目含情,风彩动人。

诗人通过这首小词,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全词描写细腻,抒情委婉。

自是《香奁集》中之佳作。

表现了和凝词的特色。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

字成绩。

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

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

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

梁贞明二年(916)进士。

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

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入后汉,封鲁国公。

后周时,赠侍中。

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

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和凝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

字成绩。

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

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

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

梁贞明二年(916)进士。

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

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入后汉,封鲁国公。

后周时,赠侍中。

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

《和凝传》阅读练习

《和凝传》阅读练习

《和凝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

其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

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

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

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

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

凝曰:“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瑰由此得免。

瑰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因妻之以女。

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知贡举。

是时,进士多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

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

凝彻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

晋初,拜端明殿学士,兼判度支,为翰林学士承旨。

高祖数召之,问以时事,凝所对皆称旨。

天福五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高祖将幸邺,而襄州安从进反迹已见。

凝曰:“陛下幸邺,从进必因此时反,则将奈何?”高祖曰:“卿将何以待之?”凝曰:“先人者,所以夺人也。

请为宣敕十余通,授之郑王,有急则命将击之。

”高祖以为然。

是时,郑王为开封尹,留不从幸,乃授以宣敕。

高祖至邺,从进果反,郑王即以宣敕命骑将李建崇、焦继勋等讨之。

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岁余,罢平章事,迁左仆射。

汉高祖时,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

显德二年卒,年五十八,赠侍中。

凝好饰车服,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板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

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

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

凝举进士及第时第五,后知举,选范质为第五。

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

(选自《新五代史·杂传第四十四·和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B.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C.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D.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宗,五代时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君王死后在太庙被供奉时起的称号,多带有祖、宗等字。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D.婴谓诸将曰/婴不肖不能/立孤谁能/予吾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 随婴攻杵臼/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令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刑白马以盟之。约曰:“秦攻楚,齐、魏各出锐
师以佐之,韩绝食道,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以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 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魏塞午道,赵涉河、漳、 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渐海,韩、魏出锐师以佐之。 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渤海,燕出锐师以住之。诸侯有先背约者 五国共伐之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则伯业成矣!”赵王乃封 苏秦为武安君,饰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
(节选自《战国策·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六国 Nhomakorabea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则 伯业成矣 B.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则 伯业成矣 C.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则 伯业成矣 D.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则 伯业成矣
(节选自《史记·楚世家》) A.鄙语曰/牵牛径入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 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 B.鄙语曰/牵牛径入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 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 C.鄙语曰/牵牛径入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 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 D.鄙语曰/牵牛径入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 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专题11 课外阅读(2022秋·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各题。

①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

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

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中名园之冠。

②及庚申,辛酉间,大乱臶至①,吴下名园半为墟莽。

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

光绪二年,为毗陵②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

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容觞咏其中,都人士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阊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

③方伯求余文为之记,曰:“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

"余叹曰:“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留园记》,有删改)【注】①臶(jiàn)至:相继而至。

②毗(pī)陵:今江苏常州市。

1.用“∕"标出文中划线句的朗读节奏(限两处)方伯求余文为之记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盖是园也___(2)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3)嘉树荣而佳卉茁(4)迤逦相属3.与例句“泉石之胜”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方伯求余文为之记B.菊之爱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山川之美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5.请结合文段,说说“留园”一名的含义有哪些。

(2022秋·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极乐寺纪游袁宗道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3单元《9鱼我所欲也》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3单元《9鱼我所欲也》

课时练第9课鱼我所欲也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所恶.(wù)一箪.食(dān)一豆羹.(gēng)B.蹴.(cù)苟.得(gǒu)不屑.(xiè)C.弗.(fú)勿丧.(sàng)有所不辟.(pì)D.礼义.(yì)万钟.(zhōng)得.我与(dé)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蹴尔而与.之(一起)B.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

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C.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D.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3.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的类比引出中心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B.文章第一段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反地论述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道理。

C.乞丐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从正面论述了“此之谓失其本心”的观点,很令人震撼。

D.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B.川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是由川贝母、枇杷叶等中草药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较小。

C.《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且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D.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昭平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B.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D.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人民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二、情景默写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与“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性学习7.孔子,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孟子,被誉为“亚圣”。

2024中考模拟新题速练17文言文阅读(读书学习类)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中考模拟新题速练17文言文阅读(读书学习类)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新题速练】文言文阅读(读书学习类)(全国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2024·宁夏银川·一模)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①者,诸暨②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踏田者,父怒,挞③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④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宋濂《宋学士文集》)注:①王冕:元末著名画家、诗人。

②诸暨:今浙江境内。

③挞:用鞭棍等打人。

④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

⑤韩性:元末大学者。

【丙】许衡,字仲平。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①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②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③诸义而后发。

古诗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翻译赏析

古诗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翻译赏析

古诗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翻译赏析“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出自文言文《和凝传》,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

其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

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

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

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

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

凝曰:“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瑰由此得免。

瑰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因妻之以女。

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知贡举。

是时,进士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

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

凝彻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

晋初,拜端明殿学士,兼判度支,为翰林学士承旨。

高祖数召之,问以时事,凝所对皆称旨。

高祖将幸邺,而襄州安从进反迹已见。

凝曰:“陛下幸邺,从进必因此时反,则将奈何?”高祖曰:“卿将何以待之?”凝曰:“先人者,所以夺人也。

请为宣敕①十余通,授之郑王,有急则命将击之。

”高祖以为然。

是时,郑王为开封尹,留不从幸,乃授以宣敕。

高祖至邺,从进果反,郑王即以宣敕命骑将李建崇、焦继勋等讨之。

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

出帝即位,加右仆射,岁余,罢平章事,迁左仆射。

凝好饰车服,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板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

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

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

凝举进士及第时第五,后知举,选范质为第五。

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

【翻译】和凝字成绩,是郓州须昌人。

和凝的父亲和矩,嗜酒成性,不拘小节,然而独自喜欢礼遇文士,常常倾其所有来交友,所以和凝能够与文士交游。

人间词话卷下未刊手稿和凝《长命女》词不减夏英公《喜迁莺》也

人间词话卷下未刊手稿和凝《长命女》词不减夏英公《喜迁莺》也

人间词话卷下未刊手稿和凝《长命女》词不减夏英公《喜迁莺》也卷下未刊手稿和凝《长命女》词不减夏英公《喜迁莺》也【原文】和凝①《长命女》词:“天欲晓。

宫漏穿花声缭绕。

窗里星光少。

冷霞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

梦断锦闱空悄悄。

强起愁眉小。

”此词前半,不减夏英公《喜迁莺》也。

此词见《乐府解词》②,《历代诗馀》③选之。

【注释】①和凝:字成绩,被称为“曲子相公”,须昌(今山东东平)人。

著有《红叶稿》等。

②《乐府解词》:当为《乐府雅词》之误,词集选本,南宋曾慥编,正编三卷,《拾遗》二卷,录宋代词人五十家,始于欧阳修,讫于李清照,是宋人选宋词而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因为编选时有涉谐谑者皆去之,故名《乐府雅词》。

③《历代诗馀》:即《御选历代诗馀》,清康熙皇帝领衔主编,侍读学士沈辰垣等编选,共一百二十卷,选录唐五代以迄明代各家词九千零九首。

以风华典丽不失其正为选录原则,分词选、词人姓氏、词话三部分,前一百卷为词选,一○一—一一○卷为词人姓氏,一一一—一二○卷为词话汇辑。

【译文】和凝《长命女》词:“天欲晓。

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

冷霞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

梦断锦闱空悄悄。

强起愁眉小。

”这首词的前半,不减夏英公《喜迁莺》。

这首词见于《乐府雅词》,《历代诗馀》选录了它。

【评析】此则以和凝与夏竦之词为例,说明词的自然风雅之美。

其露出端倪者,在此则最后提及《乐府雅词》和《历代诗馀》曾选录此词。

《乐府雅词》即书名已见其选录的尚雅宗旨,而《历代诗馀》也是以风华典丽而不失其正为选录标准。

和凝《长命女》写女子梦断后所见情景之凄清,以此描写其愁情,在自然而真实的景象中贴切地传达出内心之感受。

夏竦的《喜迁莺》写月夜卷帘凭吊旧时宫殿,亦是以景传情,而且出语自然。

这可能是王国维将这两首词并论的原因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32分)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

其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

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

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

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

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

凝曰: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瑰由此得免。

瑰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因妻之以女。

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知贡举。

是时,进士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

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

凝彻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

晋初,拜端明殿学士,兼判度支,为翰林学士承旨。

高祖数召之,问以时事,凝所对皆称旨。

高祖将幸邺,而襄州安从进反迹已见。

凝曰:陛下幸邺,从进必因此时反,则将奈何?高祖曰:卿将何以待之?凝曰:先人者,所以夺人也。

请为宣敕①十余通,授之郑王,有急则命将击之。

高祖以为然。

是时,郑王为开封尹,留不从幸,乃授以宣敕。

高祖至邺,从进果反,郑王即以宣敕命骑将李建崇、焦继勋等讨之。

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

出帝即位,加右仆射,岁余,罢平章事,迁左仆射。

凝好饰车服,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板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

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

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

凝举进士及第时第五,后知举,选范质为第五。

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

(选自《新五代史杂传和凝》,有删改)
【注】①宣敕:诏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独好礼文士礼:以礼对待
B.每倾赀以交之赀:财物
C.因妻之以女妻:嫁给
D.吾恨未得死所尔恨:怨恨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数召之,问以时事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C.不意晋兵之速也审容膝之易安
D.尔其谨事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凝自幼聪明,考取进士后,被贺瑰召为从事。

当瑰战败逃走时,他不离不弃,独自跟随,并临危不惧,射杀追兵,救了瑰的性命,忠勇可敬。

B.和凝知人识人,为国选拔人才,自信又有胆识,在担任贡举之职时,他敢于破旧规,拆掉荆门,打开省门,所录取的进士均为当时才名杰出之士。

C.和凝深得晋高祖的喜爱,多次被召见询问时事,他有远见卓识,料定已有反心的安从进必将趁高祖幸邺时谋反,于是帮助高祖预先谋划,平定叛乱。

D.和凝作为主考官,乐于行善,喜欢提携在科举考试中排名靠后的进士,如所选进士及第第五名的范质,后来当了宰相,时人都为和凝此举感到荣耀。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

(3分)
译文:
(2)先人者,所以夺人也。

请为宣敕十余通,授之郑王,有急则命将击之。

(4分)
译文:
(3)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

(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4.(3分)D 恨:遗憾(恨在古代语义轻)。

5.(3分)C 之: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以:介词,用/介词,由于;B 于:介词,在/介词,给;D其: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要一定应当/副词,表示婉商语气,还是。


6.(3分)D 好称道后进之士并不是喜欢提携在科举考试中排名靠后的进士,后进是后辈的意思。

7.(1)(3分)不久,有一名骑兵追赶过来,快赶上贺瑰了,和凝大声呵斥,那骑兵仍不停止,和凝就拉开弓射死了他。

(已而1分,几及1分,全句通畅1分。


(2)(4分)先于别人采取行动的人,就能制服别人。

请您写十几封诏书,先授给郑王,有急事就命令将领进攻安从进。

(先人1分,所以1分,将1分,全句通畅1分。


(3)(3分)唐代旧例,主管贡举的官吏在录取进士时,以自己当年及第的名次为最尊。

(故事1分,重1分,全句通畅1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